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专题三第四讲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专题三第四讲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鉴赏散文的语言与表达技巧 规范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人生树下 王开岭 ①“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 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 蚕食、具器用者也。”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 称。 ②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 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 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 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这是祖辈赠予子嗣最简朴 最牢固的遗产了。 ③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 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 “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 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 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 ④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⑤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 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 是好食材。 ⑥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民谣中唱,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 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 远远眺见的也是它。 ⑦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 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 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 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 鬓厮磨,像丫鬟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⑧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⑨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 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东西越来越少,“不动产”越来越 少,“祖宗”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 ⑩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我们的双手不 再沾染泥土,我们不再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最大的身份是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 我们彻底“脱农”了。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 折朵撷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 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 ⑪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 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 ⑫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 (选自《古典之殇》,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内容与手法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人生树下”,既点明了文章所写的内容——树与人生,又提示了全文所用的 手法——象征。 B.“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一句中的引号起强调的作用,以此突出 家园与树密不可分。 C.“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一句表达的不是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而是对女儿美 好人生的祝福期盼。 D.为了表达对树的敬畏、感恩,作者行文时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咏物抒怀便是其 中之一。 解析:A 项,“又提示了全文所用的手法——象征”分析错误。“人生树下”不能提示 出象征的手法。C 项,“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一句表达的正是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 D 项,“为了表达对树的敬畏”理解错误。整篇文章,作者一直在表达对树的感恩,没有敬 畏之意。 答案:B ★2.联系文章,简要概述哪些内容能体现“这样的树,犹若亲属”一句的内涵? 答: 解析:“这样的树,犹若亲属”体现的是树和人的亲密关系。在第三段,写祖宅院子里 粗壮的枣树,犹如亲人一般见证了一辈辈人的成长;第五段,写树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材, 帮助人们度过灾年。第六段写人在离家和返乡时对树的依赖。第七段,写江南人家种植香樟 树,使之成为女儿的终身陪伴。这些内容都是对人和树关系的例证。 答案:①故乡的枣树见证家族的繁衍生息。②树是饥荒年代人们果腹的食材。③树是人 们离家或返乡时的精神寄托。④香樟树是江南女儿生命成长的终身陪伴。 ★3.请赏析文中第⑦段中画线的语句。 答: 解析:本句“窸窸窣窣”属于叠音词,表达了女儿“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的情感。 “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鬟一样贴身随嫁”是比喻的修辞,“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 么亲昵”是排比。这些修辞的使用,可使树和人的亲密关系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答案:①叠音词,写出了女儿对香樟树甜蜜而矛盾的微妙情感。②比喻、排比,表达了 女儿与树的亲密关系。③句式整散结合,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人生如旅行 李永海 ①出门旅行,难避漂泊。 ②静静地候车,静静地等待。时而也在候车室的壁图或铁路列车时刻表前流连,时而掐 指计算车次及行程。候车室是一个小天地,囊括各色人等,也包容各种不同的遭遇和人生。 购票、检票、上车,仿佛领取了一张公民认可证,凭着它,就可以堂堂正正乘上这次列车, 去想要去的地方,开始人生奇妙的旅行。待坐定后,探头窗外,长长的站台渐行渐远,更增 添了浓浓的离情别绪。单身旅行,无牵无挂,冷眼窗外,那里没有与自己相关的人和景;此 时此刻,心境坦荡如水,人生有多少这样的小站,不知哪趟车才是自己想乘的,不知哪个座 位真正属于自己。 ③同在旅途,个中滋味,因人而异。每每勾起我同情的是蜷在候车室里,或卧或躺的那 些疲惫不堪的人,他们大多是离家打工外出的农民工,为了生活,四处漂泊。一样的行程, 一样的方向,同是旅途中人,遭遇却大相径庭。 ④人在旅途,看着时光从指缝间溜走,心里的无助就像原野上的草一样疯狂生长着。在 午后刺眼的阳光下,只感觉到刺骨的风,不知道该用什么姿态去面对,该用什么样的热情去 燃烧,木讷地做着所谓该做的事,如一粒尘埃,已经湮没在不知喟然的时光里。 ⑤人在旅途,过客匆匆。人生的驿站,或伤感或欣喜,欲下笔却无从写起,所以许多时 候我选择无语。然而无语的时候又很凌乱,像一堆扔不掉却又整理不了的旧物一般侵占着每 个角落,生命中的某种本能在缓缓消失,迟钝的刀刃划在心上,血慢慢涌出来却把握不了, 只能有心无力地去面对。 ⑥人的一生,犹如旅行。纵使踏遍千山万水,也仍是途中人。原以为自己早已经习惯了 停滞的状态,不会再斤斤计较地去寻求那些心里遗落了太久的东西。快节奏的工作、纷繁复 杂的人际交往,周围的人们多了浮躁、少了温情,多了竞争、少了感悟。一路走来,从部队 到地方,从军人到税官;从农村到县城,从青年到壮年。蓦然回首才发现其实一直是渴望着 被在乎的,只是逼着自己放弃,一次次希望,一次次失望。终于有一天,我们都会想不起来, 曾经心痛的感觉……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要经历许多事情,也要承受太多的苦难。行 走在这个布满荆棘同时也开满鲜花的人生之旅中,我们的心里才会充满希望和阳光。 ⑦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在 名利中穿行的芸芸众生,让生命的节拍慢下来,给心情放个假,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这需要一种豁达、率真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需要经过一番历练。岁月汩汩流淌的是青春的 激情与率性,我们每个人都要以积极向上的思想、健康阳光的情感去面对生活的每一天。 ⑧岁月不居,天道酬勤。我以一种深情、豪迈的姿态整理好行李,理了理思绪,盼望走 向人生的下一个驿站,以虔诚的心去迎接新的挑战。 ⑨细雨暮色中,放慢匆匆的步履,我已不是过客,是归人。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②③两段写了旅行时人们候车及乘车的情形,既表达了对人生际遇不同的感 慨,又表现了作者的迷茫心态。 B.文章以“人生如旅行”为主线进行选材剪裁,写了人生旅途的种种情况,从而抒发 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C.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看似闲笔,实则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彻悟:时光易逝, 自己会调整好心态,勤勉地走向下个旅程。 D.文章融抒情、议论为一体,将旅行与人生相结合,由此抒发自己的感悟,文章内蕴 丰富而深厚,可读性强。 解析:B 项,“从而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错,应该是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新 看法,也就是说“人生如旅行”。 答案:B ★5.请赏析文中的画线部分。 答: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文章的表现手法。从画线部分的文字看, 这段文字主要的手法是 比喻,将人生旅途中的悲喜往事比喻成扔不掉也整理不了的旧物,将生活的创痛比喻为刀刃, 形象地表现人在生活中的无奈、无助。符合这个意思即可。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人生旅途中的悲喜往事比喻成扔不掉也整理不了的旧物, 将之具象化,写出了它们占满回忆的空间凌乱而无序的状态。“刀刃划在心上,血慢慢涌出 来却把握不了”写出了作者在面对往事时的无助、无力。 6.作者认为“人生如旅行”,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由于“人生如旅行”,一生都要漂泊,难以安定, 要接触各色人、各种事,所以要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坚忍的品格、淡然的心态。学会承受, 学会感悟,学会砥砺自己。能从三个方面来谈即可。 答案:①旅行意味着人生的漂泊,但唯有旅行才能让人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甘苦,才能不 断地迎接新的挑战,最终找到精神的家园。②人生旅途中,我们要经历很多事情,包括幸福 的和苦难的,它们都是我们人生的财富,能带给我们希望的阳光。③人生如旅行,重要的是 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的心情,不要被名利蒙蔽了眼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