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重难点突破复习测试题连贯+科普、新闻阅读练习(含答案)+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重难点突破复习测试题连贯+科普、新闻阅读练习(含答案)+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第二轮重难点突破复习测试题 连贯+科普、新闻阅读练习(含答案)+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第二轮重难点突破测试题 (附参考答案) 【高考原貌再现】 1.(2013 新课标全国Ⅰ,15,3 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 代 艺 术 博 物 馆 近 日 举 办 名 为 “ 风 物 ” 的 展 览 , 展 出 了 几 位 画 家 、 摄 影 师 的 作 品。 , 。 , , , ,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 ②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 格特点 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 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 的记录 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 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 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 B.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⑥⑤①③②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善于使用排除法,要注意第二个横线后面是句号, 这表明前两个横线上所填句子按意思分成两层。按照主语一致的原则,②④两句可做起始句。②句介绍艺 术风格,而④句介绍内容。六句话中介绍内容的还有⑤句,所以④⑤两句可连在一起放在前两个横线处;而 第③句与“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一句话衔接最恰当,由此可得出答案。 2.(2013新课标全国Ⅱ,16,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字。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 ①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 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 ② ,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③ ,是因为在 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 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答案】①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②固定植株的位置③之所以称其为假根(每写出一句给 2分,意思答对 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连贯要看语境,“瞻前顾后”。比如①处填写内容,由下句开 头“这两项”可知,填写句子是两个概念,而根据“作用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推知,“水分”“养料” 是两项基本内容。那么②③处仍然从语境中寻找信息。 3.(2013大纲全国,18,4分)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部分内容,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 并改正,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语意连贯。 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自费订阅贵刊。我之所以如此,除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 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因为贵刊今年第 1 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一文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 合,况且还有一些科学性错误,让我大感意外。 【答案】①“一位”改为“一个”;②“先生”改为“医生”或其他职业性称谓;③“也”改为“还”; ④“因为”改为“不过”;⑤“况且”改为“而且”。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以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 本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所提供的语言材料,把握具体的语境;然后找出语段中存在语病或表达不够得体、 衔接不够连贯的词语,注意题干中有“五处”的提示:最后用心思考,更换合适的词语。①“一位”含有尊 敬之意,一般用于称呼别人,不用于自己。“一位”应改为“一个”。②“先生”一般不用来称呼自己,应改 为“医生”或其他职业性称谓。③“也”应改为“还”,才能与前面的“除了……之外”意思相符。④“因 为”后面的内容意思上与前面是转折关系,应改“因为”为“不过”。⑤“况且”后面的内容意思上与前面 是递进关系,应改“况且”为“而且”。 4.(2013 湖南,4,3 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 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 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 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第一处画横线处应是对“闲情” 进行解释,由后面的“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可知,该处应说会做什么,故应填④句,据此可排除 A 和 D 两 项。第二处画横线处由后面的“去水边品茗”可知,该处应交代行为人,故应填①句,据此可排除 B 项。因 此答案为 C 项。第三处画横线处由前面的“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中交代时间的词语可知,该处应交 代夜晚,故应填③。第四处画横线处揭示丰子恺画作的意境,应填②句。 5.(2013 山东,16,4 分)在下面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要求:语意连贯,合乎逻辑。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 ① 我们只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改善,对自然 资源盲目开发, ② 竭泽而渔,势必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从而断送可持续发展的前 景。 ③ ,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是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战略目标将难以实现。 【答案】①如果 ②甚至 ③因此 ④否则[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及词语(虚词)运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特别注意结合语境,弄清楚前 后分句的关系。①处之后所说的内容只是一种假设,所以必须填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假如”“如果” 等。②处之后的“竭泽而渔”与此处之前的“对自然资源盲目开发”,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恶化,所以应用表 示程度更深一层的“甚至”等词。③处之后的结论,是从上文得出来的,存在因果关系,所以此处应用表示 因果关系的“因此”。④处之后,应该是指按照上一句话所说的去做的后果,所以此处应为“否则”。 6.(2013 北京,4,3 分)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经活动 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场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④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 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通读所给句子可知,4 个句子都是围绕“人的大脑和神经会受 到电磁波的影响”这个话题来阐述的,②句提出了话题,应作为首句;④句紧承②句,讲强电磁波对人的影响, 接下来应是③句,讲弱电磁波对人的影响,①解释原因,所以排列为③①,故应选 D。 7.(2013 广东,4,3 分)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过度的欲 望, 。 ,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 。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 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 , 。 ,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尽可 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下生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更有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 ①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是人类的观念 ③科学技术的发达 ④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 重要作用 ⑤以至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 ⑥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 A.④①⑤②⑥③ B.④③⑤⑥②① C.⑤①④⑥②③ D.⑤③④②⑥①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做此题需要先通读文段,了解文段的大致意思及句间关系,然 后才能确定正确的选项。⑤句中有“维持生存的需要”,紧承第一句中的“过度的欲望”,故⑤句排首位。 据此可排除 A、B两项。文段第三句中有“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而第一句中有“生产能力的增强”, 缺少与第三句照应的“科学技术”,而③是“科学技术的发达”,可知第二空应填③,据此即可确定前两空 的顺序为⑤③,排除 C 项,确定答案为 D 项。 8.(2013 辽宁,15,3 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 产物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 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校教育 A.③②⑥④①⑤ B.④①⑤⑥②③ C.④⑤②③①⑥ D.③②④⑤⑥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从大的方面给这六个句子划分一下句群关系: ①④⑤一组,说的是如何衡量教育;②③⑥一组,讲的是什么是教育。按照逻辑关系,再进一步细分即可。如 本题的选项中首句有③和④,根据文段意思来看,③是一个统领句,“人是教育的产物”,由此引起下面关于 教育的论述,所以③符合首句的要求,排除 B、C 两项。根据语意来看,④中有“不但要用”,①中有“更要 用”,明显应该是④①紧密承接,由此排除 D 项,选择 A 项。 【过关演练】 说明:本试题满分 100 分,每小题 5 分;测试用时为 45 分钟。 1.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而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 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 20 个字。 “我靠故里”,“故里”靠名人! ① 势利精明者、胆大妄为者、厚颜无耻者的确名利双收。 旅游文化营销和文化产业大战使“故里文化”资源日益稀缺,中国古代人、近代人不够用,文学作品里的 名人及其“故里”不“硬气”,于是, ② 一旦某个海外华裔当选所在国政要,被任命为高 官,或成为文体明星,某些地方立即追根溯源,奉送“故里”,拉扯“人杰”, ③ 。值得注意的 是,在“故里文化”伪造与炒作中,某些势利政客和无良名人也乐于“加盟”所谓名人“故里”,共谋“我 靠故里”与“故里靠我”,套近乎,谋私利。 ] 2.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 12 字。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______①__________。一切美术都是“望”, 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 ______②__________,也同样要“望”。一切亭台楼阁, 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 ___③_________,有 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 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 ____④____________,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 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以小见 大,从而获得了______⑤__________。 3.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 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 20 个字。 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 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 5 000 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 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 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个世纪 50 年代,考古工作者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 3 500 多年,这个 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 ②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 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 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 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 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 A.②⑥⑤④③① B.②③①④⑤⑥ C.④⑤②①⑥③ D.④⑥⑤①③②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群之中,物欲横流,谁料得到何时何地会滋生出一种针对自己的折磨来呢? ②既然这样,经过努力使其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能量,就成为人之不选之选。 ③坦然走过荆棘,就必然置身于另外一重天地。 ④料不到又必须承受,承受又不想使自己一蹶不振地消沉。 ⑤生命因磨炼而美丽,不仅仅因为生命需要在磨炼中成长,更在于磨炼对生命的不可回避性。 ⑥虽然阶梯的旁边充满荆棘,但在阶梯尽处却充满鲜花。 ⑦这时候的磨炼对生命来说,已经变作美丽的阶梯。 A.①④⑤②⑦③⑥ B.⑤①④②⑦⑥③ C.①⑤④②⑥⑦③ D.⑤①②⑦④⑥③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先生说,北方和南方的雪不同,同样的雨也大不相同 ①在南方,雨是缠绵的使者,丝丝细雨都化作了无限闲愁 ②直到飘到头顶,你才发现那是片片阴云,随后便是隆隆的雷声 ③阳春三月,万物早已是另一番景象了 ④远远地,你就可以看到多个大团似的灰色的气球,随风漂浮 ⑤之后,就是北方的雨季来临的时刻 ⑥这时候如果你还不去避雨,那我保证你会成为一个雨人 A、③⑤④②⑥① B、③①⑥⑤④② C、①④⑥③⑤② D、①⑥③④⑤②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学创作离不开技巧和形式,但是,它又不仅仅是技巧和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发挥文学对文明进步、社会进步的作用 ②技巧再高超,形式再华丽[] ③没有对人的心灵的震撼和提升 ④也只能使作品停留在“悦耳悦目”的初级阶段 ⑤文学更核心的力量和价值来源于它所提供的精神内涵 ⑥而不能“悦心悦意”“悦神悦志” A.①④⑥②③⑤ B.②③④⑥⑤① C.③④⑥②①⑤ D.⑤③②④⑥①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时近傍晚,立于河的上游遥望: 。不久,太阳如红球一般摇晃着落到山后,残照 把树林上空抹得一片通红,河水也映出红光。 ①太阳已挂在小坪山峰 ②潮水上涨,满河的水花,如白雪浮游,溯流而上 ③河对岸,张着提网,渔夫躲在青芦之中,不见人影 ④落日在村庄的远方徐徐下沉 ⑤网每提一次,网上映着夕阳,闪着紫金色光芒,水珠如玉,点点滴人河中 ⑥村里郁郁苍苍的树梢上,露出又青又紫的山色 A.④①⑥②③⑤ B.①④⑥②③⑤ C.⑥④②③⑤① D.④⑥③⑤②①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语言的时代性和规范性统一是个大课题,我们既要讲究包容,又要注重规范,二者不可偏废。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同时,也要维护公共领域的语言文字规范,防止语言运用低俗之风泛滥成灾 ②比如写小说,那肯定得用新词 ③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包括“火星文”在内的语言现象 ④同时,语言的应用和发展,也是具有一定的规范的,如果失去规范,也必然带来无序和混乱,妨碍 社会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⑤从语言史上看,语言在其发展历程中常常是兼容并包的,几乎没有任何语言是在自生自长的状态下 发展到今天的[中 ⑥考虑到维护语言表达的多元化与活力,不妨对新词保持宽容的心态,不应干预个人的语言使用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10.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岳麓书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 别是各处悬挂的历代楹联,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①院落格局中轴对称、层层递进 ②给人一种庄严、幽远的厚重感 ③它集教学、藏书、祭祀于一体 ④主体建筑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于中轴线上 ⑤门、堂、斋、轩、楼,每一处建筑都很古朴 ⑥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专祠等排列于 两旁 ⑤门、堂、斋、轩、楼,每一处建筑都很古朴 ⑥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专祠等排列于 两旁 A.②③④⑥⑤① B.②⑥④①⑤③ C.③①④⑥⑤② D.③②⑥④①⑤ 1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人是有机的,当我们重新组合自己,就会有新的创造。 ② 但是他虽然始终用同一个名字,在性格上,他在任何一个时刻,都不是他原来那个人。 ③ 不仅是身体,心灵也是如此。 ④ 我们常以为一个动物在一生中只是同一个东西。比如说,一个人从小到老,都只是他一个人。 ⑤ 他的心情、见解、欲望、快乐、苦痛和恐惧,也都不是常住不变的,有些在生,有些在灭。 ⑥ 他继续不断地在变成新人,也继续不断地让原来的人死灭,比如他的发、肉、骨、血,乃至全身 都常在变化中。 A.④②⑥③⑤① B.①④⑥⑤②③ C.④①②⑥③⑤② D. ①②⑥③⑤④ 12.我生长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口的小县 城, 。 。 。 。 。 ,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 ①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 ②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 一方面 ③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 ④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 ⑤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 ⑥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 A.④⑤①⑥③② B.②①⑥④⑤③ C.④①⑤③②⑥ D.②⑥③①④⑤ 1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唐代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让人感受到阅读时 的闲适与宁静。“青灯有味似儿时”,是南宋陆放翁对儿时读书情景的追念。至于流传千古的“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等典故,“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那种对书的迷恋则让人心生敬畏。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两三竿竹见君子,十万卷书思古人 C.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D.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纸面”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③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④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已往细 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⑤新媒介使昔 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⑥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A.③④⑤①⑥② B.⑥②④⑤①③ C.⑥②⑤③④① D.③④⑥②①⑤ 15.根据语境和上下句衔接,下面语句语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可见把一切社会现象硬塞到“阶级观点”的框子里,会得出多么荒唐的结论! ②比如说“美”吧,不同的阶级当然有不同的审美观。 ③阶级社会里的现象,也并非都是阶级斗争的现象。 ④然而不同的阶级有时也有共同的美。 ⑤再如语言,那是没有阶级性的,已有公论。 ⑥过去封建皇帝、皇后休憩的园林,今天不是成了劳动人民游览的场所,并给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吗? A.①②④⑥⑤③ B.③②④⑥⑤① C.①⑥②④③⑤ D.③②⑤①⑥④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船 向 南 驶 出 不 远 , 又 一 条 东 西 向 的 大 水 横 在 船 头 , 这 是 著 名 的 苏 北 灌 溉 总 渠。 , , , 。 , 。在它们的 汇聚与缠绵中,我们的船无声无息地驶入新的航程。 ①两条水相互接济补充 ②我发现,运河之水与总渠的水处在同一水平面 ③西来的水与北来的水交融在一起, ④而且交叉处形成了一片广大水域 ⑤在淮安城外古老的蓼儿洼畔进行了一次友好的汇聚 ⑥有的分流东入黄海,有的南下与长江相连 A.⑤①④②③⑥ B.②④③⑥①⑤ C.③②①⑤⑥④ D.④⑥③①②⑤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以短篇小说闻名全球,其影响巨大的《逃离》2004 年出版,她被称为“当 代短篇小说大师”,以其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清晰与心理现实主义是门罗的写作特色,因此获得 2013 年诺贝尔文学奖。每个喜爱她的读者都知道,门罗是一位非常低调的作家,实际上 , , 她只是不断地在写,写加拿大普通人的生活。她精确地记录女人们从少女到人妻与人母,再度过中年与 老 年 的 历 程 , 尤 擅 贴 近 女 性 心 理 的 波 折 与 隐 情 , 以 及 由 此 而 来 的 身 心 重 负, , , , 。 ①细致入微 ②也很少出现在签售会上 ③她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④看似脆弱 ⑤又复杂难解 ⑥却又坚忍顽强。 A.②③⑤①④⑥ B.②③④⑥①⑤ C.③②④⑥⑤① D.③②①⑤④⑥ 18.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经活 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场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④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强电磁辐 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19.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过度的欲望, ______。______,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______。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 力和科学技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 自然的情况下生 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更有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 ①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是人类的观念 ③科学技术的发达 ④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⑤以至于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 ⑥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 A.④①⑤②⑥③ B.④③⑤⑥②① C.⑤①④⑥②③ D .⑤③④②⑥① 20.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②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③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 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 ④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⑤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 受到影响。 ⑥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⑥④②③⑤ C.④①⑥②⑤③ D.④②①⑥⑤③ 答案及解析 1. ①追名旨在逐利!②有些人便将目光转向海外华裔。③以自夸“地灵”。(做这道题应结合语境, 筛选信息,依据有关句子内容归纳概括。依据“‘ 我靠故里’,‘故里’靠名人”和“势利精明者、胆 大妄为者、厚颜无耻者的确名利双收。”可以得出①处答案。依据“……于是”可以得出②处答案。“奉送 ‘故里’,拉扯‘人杰’”可以得出③的句子。意思对即可。) 2.①“望”最重要 ②即便是“居” ③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 ④景色都不相同 ⑤丰富的 审美感受 (解答本题要审清题目要求,理解整个语段含意,抓住关键词“可游、可居、可望”之间的关 系,注意层次条理。同时还要注意形式的特点,如一些关联词“不但、也、都是、而且、从而”等在行文 中的提示作用。答题时不能离开“居、望、游”三个关键词。) 3.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 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 我国至迟在夏晚 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 (补写句子要注意前后语境及前后句式特点。结合第一段的内容,补写第一处; 第二处补写时要注意“但是”一词和最后一句“可以确信”;结合前面的“因此”推断第三处要补写总结 句,并照应第一段的论点“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4.C (解答此题要注意第二个横线后面是句号,这表明前两个横线上所填句子按意思分成两层。按 照主语一致的原则,②或者④两句有主语,可作为起始句。②句介绍艺术风格,④句介绍内容。根据“看 语气语脉,考虑语意的粘连性”的原则,④中的“他们”照应“几位画 家、摄影师”,所以④应该放在 首句,②应放在第三句。⑤的“内容”是“作品的内容”的省略,呼应④,①的“微不足道”呼应②中的 “细节”,由此可以选出答案。) 5. B (⑤引出话题,①④②是解说原因,⑦⑥③在交待结果。) 6. A (呼应首句,按照先北方再南方的顺序,⑤中的“之后”对应③,②中的“飘到”对应④中的 “漂浮”,⑥中的“这时候”对应②,之后是写南方的雨。) 7. D (根据语境,⑤承接上文比较合适,然后就③②④,这比较容易看出来。最后以⑥①结尾。) 8. A(先分析六个句子描写的大致内容:落日、树林、河面、捕鱼,最后一句话就可以看作是对上 文的总结。这样,就要先从落日写起,选④;接着“落日下沉”的位置,后面应该接①,由山到树梢头漏 出的山色,接⑥。后面几句,先是河面,再渔人张网,再收网——②③⑤。) 9.D (⑤句紧承首句话题所述的语言的时代性,说语言的发展;④句承接上句和首句的“包容”, 谈语言的规范;③句紧承上句的“规范”,列举“火星文”现象;⑥句承接所举例子来阐明作者的态度; ②句举例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态度;①句倡导维护语言文字的规范。) 10.C (本题所给的文段,第一个横线前写岳麓书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 史,根据“看陈述对象,考 虑话题的一致性”的原则,紧跟其后的应该是对岳麓书院的整体说明或描述;最后一个横线后用“特别” 一词引出历代楹联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所以前一句应该与文化气息有关。而所给的六句话,①写院落 的格局,②写岳麓书院给人的印象,③写岳麓书院的功能,其中的“它”这个代词值得思 考,④写书院 的主体建筑的布局,⑤写书院建筑的古朴特征,⑥写各类建筑物的方位。由此可以判定:③应该放在首位, 作为对岳麓书院的解说;②是对书院的整体概括,指出其人文性,应该放在“特别是”一句的前面。由此 可以通过排除法快速得出答案。) 11. A ( ④句为话题句,理应放在段首,②句逻辑上紧承④句,③句为承上启下句,理应紧跟⑥ 句,①句为总结句,放在结尾。) 12.A(④是总说,⑤从年节角度切入,①⑥③具体展开,②与①并列,还与后文相合。) [中教网] 13. C (解答此题,要根据“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的意思来选择诗句。A项突出诗人读 书不倦、乐在其中;B项突出读书而思古人;D 项说读书的作用。三项均不恰当。) 14. A(③中心句;④“随之”指代的是“网络阅读”,应该紧接其后;第①句“然而”可以把第⑤ 句与其前后联系起来;第②句是总结性话语,所以应该放在第⑥句的后面。) 15. B (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 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纵观全段,③提出观点,放段首;①中“可见”可知应放 段尾。从“比如”、“再如”可知②在⑤前。④中“然而”表转折,它只能与②构成转折关系,故放②后。 ⑥从句间顺序看,应放④后。所以选 B。) 16.B (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层级为E。句②承前句总说;由“而且”及该句内容可知,④在② 句之后;由“交融”可知,③在④之后;由“有的……,有的……”可知,⑥排在③的后边;由“两条” 推知,①排在⑥后边;最后是句⑤。) 17.D (②、③体现低调,看关联词可知先③后②;①⑤、④⑥分别是两组反义词。) 18. D (根据逻辑顺序可知,所给句子中④应在②后,因为④中的“这种强电磁波”指②中的“周 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①是对③的解释,应在③后;③①是对②④的补充说明,故选 D。) 19.D (根据句式一致原则,②⑥很明显应该连在一起,而且⑥在后面,因为“运用它们”放在前 面没有具体的指代内容,据此可排除 B、C两项;首句的“生产能力的增强”对应⑤,由此可以选出答案。) 20.C (本题重点考察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作此题宜结合排除法,先通读 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顺序。④提出“人们的习见如何” 总观点,①单独解释“艺术家” ,乃“分说”的一部分,语段为“先总后分”的结构,所以,④应为最 先;④先提及“艺术”后提及“科学” ,所以, 在分说“人们的习见”的部分,需要先阐明“艺术家” , 后阐明“科学家” ,因此①紧跟④; 而这种观点是被反对的,因此, “这种观点”指的是④①⑥,接 ②顺理成章;接下来再按顺序分述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共同点;所以排序最恰当的是④①⑥②⑤③。) 专题 15 科普、新闻阅读(附参考答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鸡,为什么要叫? 瘦 驼 ①鸡为什么要叫?这个问题看上去显然比不上“鸡为什么要过马路”那样充满哲思。不过如果拿这个 问题问保罗·西格尔,他可能会给出你并不少于“鸡为什么要过马路”的理由来。西格尔是研究鸡的博士, 他听得懂鸡的语言。虽然对于大多数人,鸡的语言无非就是母鸡下蛋“咯咯哒”和公鸡打鸣“咯咯咯”, 但是西格尔博士大概能听懂 30 种不同的“鸡话”。这一点儿也不奇怪,鸡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一夫多妻 的它们总有一大堆家庭琐事要处理。特别是作为家长的公鸡,更是要担负很多指挥和决策任务。 ②至于公鸡打鸣,鸡语专家告诉我们,那是一种“主权宣告”,一方面提醒家庭成员它至高无上的地 位,另一方面警告邻近的公鸡不要打它家眷的主意。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佛洛等人就曾尝试解码公鸡的打 鸣声。他们的研究不太像是在做生物学实验,反而是像给明星灌唱片。佛洛他们动用了高灵敏度定向麦克 风、高档录音机、音频分析软件和苹果电脑。至于“歌手”,那是 20 只一岁大的雄性原鸡,也就是家鸡 的野生种。经过录音和分析,佛洛他们发现,雄鸡的鸣叫与它们体内雄激素的水平密切相关,雄激素水平 越高,鸣叫声越洪亮,同时这样的雄鸡鸡冠越大,体型越健硕,战斗力越强。 ③公鸡什么时候打鸣?当然是早上了,金鸡报晓嘛。对不起,你错了。实际上,公鸡很多时候都打鸣。 有人统计过,白天里,一只公鸡大概每小时打鸣一次,只不过早上那第一声鸡叫划破了黎明的宁静,邻近 的公鸡不甘示弱纷纷宣示主权,如此接力下去,让人印象深刻;而嘈杂的白天,人们忙着各种各样的事, 就不会太留意这些打鸣的公鸡了。 ④早上公鸡为什么打鸣?首先我们要知道,一般情况下,夜里,鸡都在睡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需 要进一步做一下解剖,深入到鸡的脑袋里去看一看。鸡的大脑里有一个小小的区域叫做松果体,松果体可 以分泌一种称为褪黑素的物质。松果体是受光线影响的,只有伸手不见五指,松果体才会分泌褪黑素,如 果有光射入眼睛(其实眼皮并不能挡住太多光线),褪黑素的分泌便被抑制。褪黑素有着复杂的生物学功能, 它能抑制性激素的分泌。一天之中,当晨光乍现,褪黑素的分泌受到抑制,雄鸡便不由自主地“司晨”。 ⑤“牝鸡司晨”,也就是母鸡打鸣。一般情况下,母鸡体内只有左侧的卵巢输卵管发育,右侧的保持 着未分化的状态。如果它左侧的卵巢发生了故障,右侧那个未分化的卵巢就会发育成睾丸,并且产生雄激 素。在雄激素的刺激下,母鸡,哦不,它现在已经是个合格的公鸡了,就会操起“司晨”的任务来。 ⑥在过去,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公鸡也可以安享黑暗静谧的夜晚。不过有时候遇到满月,皎洁的 月光偶尔也会刺激太过敏感的公鸡“起夜”。而到了战乱时候,鸡犬不宁,被声音和火光惊扰的公鸡夜啼 的概率大大增加,于是古人以“雄鸡夜鸣”为战争的凶兆。 ⑦现代社会,尤其是广大城市,人工照明的普及早已消弭了昼夜的区别,与 100 年前相比,目前人们 的“黑夜”普遍缩短了好几个小时。不但人本身深受“人工白昼”带来的褪黑素水平下降引发的种种健康 问题(诸如儿童性早熟,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高发,以及更普遍的情绪波动)的困扰,跟着人混的其他动物也 跟着遭殃。经常有报道说某小区里“无德居民”擅自养鸡,结果半夜鸡叫不断,引发邻里纠纷。英国的国 鸟是欧亚鸲,这种俗称“知更鸟”的小鸟现在完全不“知更”了,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称,在英国很多 地方它们彻夜鸣叫,都是路灯惹的祸。 ⑧由此可见,给地球熄灯一个小时,不管对人类还是包括鸡在内的其他动物,都是远远不够的。但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我们还回得去吗? (选自《新京报·新知周刊》,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对于鸡叫,一般人会认为很简单,其实,这种现象非常复杂,它包含了鸡们的多种意思,有的属 “发起挑战”,有的属“提醒四邻”。 B.公鸡大脑中的松果体受到光线影响,黑夜中没有任何光线时,松果体会分泌出一种叫做褪黑素的 物质,它能抑制性激素的分泌。 C.公鸡一般在一天的早晨,其体内的褪黑素的分泌受到抑制,就会出现“雄鸡报晓”的情况。“雄 鸡夜鸣”多数是受声音和光线的影响。 D.母鸡体内左侧的卵巢发生了故障,右侧那个未分化的卵巢就会发育成睾丸,并且产生雄激素。在 雄激素的刺激下,这样的鸡就会操起司晨的任务来。 E.“人工白昼”导致种种健康问题,所以我们要下大力气改变这种状况,只要我们努力,这种世外 桃源的美好生活就一定会实现。 【答案】AE 【解析】A 项,“有的属‘发起挑战’”在文中没有根据。E 项,“只要我们努力,这种世外桃源的 美好生活就一定会实现”的说法错误。 (2)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鸡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一夫多妻的它们总有一大堆家庭琐事要处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我们还回得去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揭示了“鸡话”内涵丰富的原因,说明了鸡的 社会属性和日常活动的特征。②此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作者借助动物们的遭遇来说明人类生活环境 的今非昔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的“桃花源”式的生活环境的向往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人 类破坏自然规律引发的环境、健康等问题的担忧。 (3)第⑧段中作者说:“给地球熄灯一个小时……都是远远不够的。”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人工照明的普及,消弭了昼夜的区别,现代社会中人们的“黑夜”比过去普遍缩短了几个 小时;②“人工白昼”不但给人类带来种种健康问题,还影响到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规律。 (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举例子。如文章中举城市某小区“无德居民”擅自养鸡,结果半夜鸡叫不断的例子及英国 “知更鸟”不“知更”的反常表现,说明人工照明给动物带来的危害之大。②打比方。例如文章把给公鸡 录音,说成“给明星灌唱片”,将鸣叫的公鸡比喻成歌手,形象生动,使内容通俗易懂。③作比较。如把 过去公鸡可以安享黑夜的静谧和现代社会城市的半夜鸡叫连连做比较,从而说明人工照明的危害之大。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矮象和硕鼠 方舟子 提起庞然大物,我们往往会想到象。象是现存最大的陆地动物,最大的非洲丛林象的身高能超过 4 米, 体重能达到 12 吨。象刚生下来时的体重通常就有 120 千克。它们是如此庞大,以至于我们习惯充满敬畏 地称之为“大象”。 但是有一种象的形象很难让人给它冠以“大”字,它们成年时身高还不到 1 米,体重大约只有 100 千 克,和猪的大小差不多——猪鼻子插葱有时的确是可以装象的...............。这样的矮象一定很可爱,可惜它们只生活 在更新世,已在大约 1万年前灭绝了。 矮象并不是大象的祖先,在它们之前大象早已进化出来了。相反,矮象是从大象进化来的。这些矮象 的化石是在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发现的。在地中海的其他岛屿,也有类似的矮象化石出土。大约 600 万年前,地中海的海水被部分或全部蒸发了,生活在大陆的大象得以迁移到这些岛屿。后来随着海平 面的上升,这些大象的后代与世隔绝,在岛上进化成了猪一般的矮象。 为什么大象的后代变成“猪”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问一下,为什么大象要把身体 弄得..那么庞大呢?原因很简单,身体庞大是它们保护自己的法宝。当大象的身体大到连老虎、狮子也望而 生畏时,大象就没了天敌,可以自由自在地吃草。但是身体庞大也意味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一头成年大 象每天要吃一两百千克的植物。而一个大象群体为了避免近亲繁殖,通常有几百头大象,它们消耗的食物 量大得惊人。 在地中海的岛屿上,没有大型的肉食动物需要抵御,大象身体庞大的优势消失了,劣势暴露了出来。 在岛上,资源非常有限,没有足够的食物来维持一个大象群体,身体大的象饿死,身体小的象由于需要的 食物量也少,反而容易生存下来。要维持一个 500 头大象的群体,可能至少需要几千平方千米的空间,但 是要维持一个同等数量的矮象群体,有几十平方千米的地盘可能就足够了。这样,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 大象的身体就变得越来越小。 不仅大象如此,其他大型食草动物到岛上繁衍后,由于没有天敌,也由于缺乏食物,它们后代的身体 也会逐渐变小。 但是对俗称老鼠的啮齿动物来说,情形却正好相反。老鼠体型小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被天敌吃掉,因 为身体小容易躲藏。到了岛上以后,没有那么多天敌,甚至根本就没有了天敌,没有必要再躲躲藏藏,身 体小的劣势就暴露出来了,因为身体太小,热量容易散失,而且能吃的食物种类有限,比如粗一点的植物 就咬不动。对老鼠来说,身体大一些反而更有优势。在岛上生活的啮齿动物的身体通常要比在大陆生活的 大很多。例如弗洛里斯岛上原来生活着一种窟山鼠(已灭绝),和猫一样大。 不过,和在乌拉圭发现的一种豚鼠相比,窟山鼠就是小巫了:这种乌拉圭豚鼠比牛还大,体长 3米, 高 1.5 米,重达 1 吨,比矮象还要大得多。幸运的是这种可怕的硕鼠生活在 200~400 万年前。在当时, 巴拿马地峡还未出现,南美洲和北美洲还是分离的,南美洲实际上是一个大岛,北美洲的剑齿虎等天敌还 不能过去享用这些硕鼠。现在还生活在南美洲的花背豚鼠是硕鼠的近亲,而花背豚鼠的体长只有 80 厘米, 体重只有 15 千克,这在现在的啮齿动物中已经算是大的了。 当大型的哺乳动物迁移到岛屿,它们的身体通常会逐渐矮化,而小型的哺乳动物则相反,它们的身体 会逐渐巨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岛屿法则”。这个进化速度会非常快。对 88 种岛屿哺乳动物的调查表明, 它们的进化速度要比大陆哺乳动物快两倍。 人类的文化进化其实也存在类似的“岛屿法则”。对人类社会来说,“岛屿”并不一定是地理意义上 的。开放的岛国可以包容世界,自我封闭的大陆国家却是文化的岛屿。一个国家如果闭关锁国成了世界的 孤岛,那么由于缺乏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文化交流,也会很快地导致伟人矮化,鼠辈巨化。这样的国家, 会一时成为“矮象”和“硕鼠”的天堂。但是不论是可爱的矮象还是可怕的硕鼠,终究还是都灭绝了。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科普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历史上曾经有过一种象,成年时身高还不到 1 米,体重大约只有 100 千克,因此它是一种实质上 不能称为象的象。 B.矮象曾经生活在地中海的西西里岛、马耳他岛以及其他许多岛屿,这是由那里被发现的大量矮象 化石推断出来的。 C.大象身体庞大有利于保护自己,因为当身体大到连老虎、狮子也望而生畏时,大象就没了天敌, 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D.动物进化受地理环境影响巨大,如同种动物在大陆和岛屿上进化的结果迥异,而所有动物在岛屿 上的进化结果则趋于一致。 E.本文通过对矮象与硕鼠的进化背景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环境对进化所起到的作用,即环境的改 变一定会使生命体发生变化。 【答案】BC 【解析】A 项,“它是一种实质上不能称为象的象”错误,它实质上还是一种象。D 项,“所有动物 在岛屿上的进化结果则趋于一致”错误,如通常,象在岛屿上会变小,啮齿动物在岛屿上会变大。E 项, 夸大了环境的作用,不准确。 (2)在岛屿上生活的大象的后代,为什么会进化成“矮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岛屿上,大象不需要抵御大型的肉食动物,它身体庞大的优势消失,劣势也随之暴露出来, 那里资源非常有限,身体小的象由于需要的食物量也少,反而容易生存下来。这样,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 大象的身体就变得越来越小了。 (3)本文的语言除了准确严谨之外,还具有什么特色?请结合文中加点的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动有趣。如“猪鼻子插葱有时的确是可以装象的”,活用歇后语,表现矮象之矮小;“猪”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矮象之矮小;“弄得”口语化,通俗易懂,大象的身体大小本是自 然选择的结果,而这样说好像结果是大象自己选择的一样,耐人寻味。 (4)“岛屿法则”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我国一直坚持实行开放政策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想生存,必须开放。一个国家如果不对外开放,就会缺乏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文化交流, 而缺乏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和文化交流,就会盲目自信,导致经济和文化建设缺乏动力和创新,轻则影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重则导致国家的灭亡。我国一直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就是避开“岛屿法 则”的正确做法。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66%的人认为保健品业滥用孝心绑架消费者 本报记者:肖舒楠 实习生:刘雅琴 近年来,保健品市场鱼目混珠、夸大宣传等乱象丛生。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 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 1891 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47.0%的人表示对保健品的信任度降低,其中 20.3% 的人对保健品“完全不信任了”。另外,47.0%的人表示“一直对保健品有怀疑”。受访者中,71.5%的人 购买过保健品。 保健品到底有没有用 武汉市市民吴先生坦言,自己一直对保健品的功效不大了解,“据说燕窝的营养价值不如鸡蛋,只是 被贴上了营养圣品、保胎圣品、美容圣品等各式‘圣品标签’而已,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调查发现,受访者对当前保健品的功效普遍持怀疑态度——51.0%的人感觉保健品“没什么作用”; 21.0%的人担心保健品“反而有害”。另有 36.0%的人确信保健品“有一些作用”,2.5%的人认为“作用很 大”。 北京某高校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周爱琴认为,大多数人买保健品就是买个“安慰”和“放心”。周爱 琴参加高考前,母亲曾为她买过保健品,据说“每天一瓶可以舒缓神经,增加记忆力”。她“吃了之后觉 得轻松了许多”,但现在想来那只是一种心理作用,“因为当时身体其实没有明显变化。”调查中,30.5% 的人觉得很多人购买保健品就是一种“安全感消费”。另有 44.9%的人认为,保健品市场火热是因为人们 对健康越来越重视,39.0%的人觉得很多人“生活习惯不健康,希望用保健品来弥补”。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食品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提出,有针对性地服用保健品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保健品的 一个明显优势是本身有营养,有的还具有医疗辅助作用。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保健品市场的繁荣 还将继续。当前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规范保健品市场。 76.6%的人呼吁加大对虚假宣传的惩罚力度。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凤指出,如今保健品市场火热,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消费者对健康高度关注。 很多商家正是抓住了这个契机,通过广告宣传等形式向消费者传递信号,比如“小孩子一定要补钙、补锌 才能成长”,“成年人要补充各种维生素”等,以此来操纵消费者的购买观念。此外,保健品广告还会通 过视觉上的冲击、明星的代言来诱导消费者。 保健品市场存在什么问题?调查中,87.5%的人首选“虚假和夸大宣传的情况较多”;66.0%的人认为, 滥用“孝心”宣传的情况较多,有绑架消费者之嫌。 周爱琴认为,当前保健品宣传主打“孝心牌”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商家在广告和促销过程中将顾客 买不买直接与孝不孝顺挂钩。一些保健品的广告上,还经常描述一个孝子拿着保健品送给父母,一家其乐 融融的场面,这是一种变相的“滥用孝心”现象。 调查中,76.6%的人呼吁加大对虚假和夸大宣传的惩罚力度。 《保健品监督管理条例》一直未能出台 对于当前保健品市场存在的问题,73.3%的人直指“市场鱼龙混杂”。业内人士张先生告诉记者,要 解决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关键在于完善制度。国家在 2009 年出台的新《食品安全法》虽然规定, 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一致,但 具体的《保健品监督管理条例》一直未能出台。保健品市场没有具体的行业规范,因此相关的监测和监管 工作也无法展开。 张先生说,在一些发达国家,保健品类属于食品,与药品界限明晰。但我国很多东西都是药食同源的, 比如枸杞子,既可以作为食材,也具有保健作用。所以在我国,保健品介于食物与药品之间,如果相关的 界定和审批标准不够完善,会导致界限不明晰。这样一来,很多厂商会将保健品当作药品来宣传,且虚假 宣传比较多,从而误导消费者;有的厂商则为节省成本,不走保健品的审批程序,但在售卖时极力宣传其 保健功能。 中国保健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政府应尽快出台《保健品监督管理条例》,同时保健品行业应建立安 全诚信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成为企业自觉自愿的行为;另外,国家还应加强营养保健知识的科普宣 传和教育,让消费者树立“只吃对的,不吃贵的”的消费观念。 (选自《中国青年报》) (1)下列对报告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购买过保健品的 1891 人进行调查, 结果,47.0%的人表示对保健品的信任度降低,20.3%的人对保健品“完全不信任了”。 B.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保健品市场的繁荣还将继续。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 规范保健品市场。 C.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凤认为,当前消费者对健康高度关注是当今保健品市场火热的唯一原因。 很多商家正是抓住了这个契机,操纵了消费者的购买观念。 D.我国很多东西都是药食同源的,既可以作为食材,也具有保健作用。在我国,一些相关的界定和 审批标准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了那些介于食物与药品之间的保健品归属不好界定。 E.规范保健品市场,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应尽快出台《保健品监督管理条例》,保健品行业应建立 安全诚信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消费者则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答案】AC 【解析】A.20.3%应包含在 47.0%之中。C.“唯一原因”错。 (2)这次调查反映了购买保健品的中国消费者存在着哪些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把购买保健品当成一种“安全感消费”,买个“安慰”和“放心”。①觉得自己的生活习 惯不健康,希望用保健品来弥补。②对健康高度关注,相信包括明星代言在内的广告宣传。 (3)目前中国的保健品业存在哪些问题?请分条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虚假和夸大宣传,市场鱼龙混杂,没有具体的行业规范,相关监测监管工作无法展开。 (4)对于本次调查所反映出的问题,你有什么样的认识?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于消费者而言,保健意识增强,固然是件好事,但不能一味听信商家的宣传,盲目跟风, 而应有针对性地服用保健品。对于保健品业而言,应学会自律,建立安全诚信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应尽快出台相关条例,使监管落到实处。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节选) 广州日报: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你怎么能写出那么清新淡雅的文字? 林清玄:其实,这是从我个人的需求出发的。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很穷,跟一般年轻人一样, 一心想要成功,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当时看来,所谓成功就是成为有钱、有权、有影响力的人。后来, 我在报馆工作,又做了报社主管;还在电视台主持节目;文章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书很畅销。按照世俗 的眼光来看,我应该是蛮成功的。但当时我并不快乐也不满足。于是,我开始思考成功的意义何在。慢慢 地,我发现,如果成功却失去快乐,这种成功还不如不要。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人们一心只顾着赚钱,一 味追求物质和现实的享受,其实内心充满迷惘。所以只能说是我个人需求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的需求。 广州日报:你一直处于非商业性的写作状态,但作品一直热卖,对此,你自己有什么看法? 林清玄:作品能受到什么样的理解或欢迎,是没办法预期的。我举个例子,去年下半年,深圳一所小 学的校长写信邀请我前去演讲,因为小学课本里选了我三篇文章。当时我很感动,20 多年前写那三篇文章 时根本不会想到它会入选小学课文,也不会想到小学生们希望我前去演讲。在创作时,你可以掌握的,只 是自己作品的方向。 广州日报:你的作品常常涉及茶道和佛教智慧,这跟周作人的作品似乎有相似之处? 林清玄:某些部分有相似,但实际上很不同。我读过周作人的全集,也很喜欢他的文章,但我没有受 到他的影响。他太喜欢掉书袋,自己的意见只有一点点;另外,他的文字也没有伸缩性,一般都只有短短 的几百字。我呢,不喜欢掉书袋,自己不感动的东西不会去写。 广州日报:那么,哪些作家对你的影响比较大? 林清玄:在中国作家里,苏东坡对我影响最大,还有辛弃疾、杜牧、李白等,他们都是些潇洒自在的 人。苏东坡的作品里有很多生活的元素,而且,不管处在什么状态下都能写出好文章。另外,在外国作家 里,泰戈尔、纪伯伦、惠特曼等对我影响也比较大。我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比较生活化; 二是有点自由派;三是有些哲学和思想,而不是纯粹好看而已。当然,我并不是刻意去学习他们,而是他 们慢慢对我形成了影响——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东西。我觉得文章应该很浅白,在浅白中有感动、 向往等美好的东西。 广州日报:近些年,国学热逐渐升温,一些地方还会给学生举行开笔礼啊之类的传统仪式,你怎么看? 林清玄:我觉得这些都是好事啊,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才会有信心。如果完全放弃传 统,我们就无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缺乏自信。不过,一个教授在中央台讲《论语》竟然可以 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我开始觉得不可理解。这可能是传统文化在承续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一段断层,是压抑 太久之后的爆发。 广州日报:记者生涯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帮助? 林清玄:10 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一般的作家写了 3000 字可能你还不知道他到底 要写什么,但我写文章时会马上进入主题、进入重点,这是新闻从业经历对我的启发,因为突出重点是新 闻写作的本质所在。还有,记者常常是把深奥的东西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家都能了解,我写文章 时不会故弄玄虚,而是尽量使文字浅显易懂。很显然,一篇文章 10 个人看了之后鼓掌与 100 个人都能读 懂这两者之间,后者的意义更大。 广州日报:可以说,你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慢生活的生活方式,但快节奏的都市中,生活似乎慢不下 来? 林清玄:慢生活常常会被曲解为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其实,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时间的进程,而是 做这件事情时,你的内心是否从容。我以前在电视台讲慢生活,有人就骂我说慢生活让年轻人没有斗志。 其实,你泰然自若也可以很有斗志,你很紧张也不见得你有斗志。比如,你看奥运会上的那些最了不起的 选手,他们内心都很从容,他很轻松却完成了很困难的事情,反而那些功夫不好的选手很紧张。所谓从容, 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 广州日报:对于现在出版界的商业炒作,你怎么看? 林清玄:我对此比较宽容。其实,很快做成的东西也会很快消失,以前的作家是把脚印刻在石头上, 而商业炒作一本书,就像在沙滩踩脚印,潮水一来,脚印就消失了。时间会筛选作家和作品,对于各种炒 作现象,其实不必太在意。 (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林清玄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认识到成功的意义在于快乐,这给予人们深深地思索:怎样才算是 一个成功的人。 B.周作人喜欢掉书袋,他的作品中只有一点点自己的思想,所以林清玄喜欢却不认同他的作品,周 作人也没有对林清玄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 C.林清玄认为慢生活其实指的是内心的从容,也就是有定力,有定见,有对人生的长久规划。“慢 生活”并不是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它同样可以让人充满斗志。 D.林清玄觉得人应该站在传统上,这样内心才会深刻,才会有信心;而一旦放弃传统,那么,我们 就无法理解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没有自信。 E.对于如今出版界的各种商业炒作现象,林清玄持宽容的态度,觉得不必太在意它,他认为时间是 “裁决家”。 【答案】BD 【解析】B 项,概括不全面,林清玄之所以不认同周作人的作品,原因里还有周的文字没有伸缩性;D 项,原文是说“如果完全放弃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缺乏自信”。 (2)这篇访谈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是林清玄是如何进行文学创作的;二是林清玄是如何看待国学热的问题的;三是林清玄是 如何理解生活的;四是林清玄是如何看待商业炒作的。 (3)从访谈的内容看,哪些因素对林清玄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林清玄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认识到快乐是比成功重要的东西,他的作品也很好地反映 了这一点; ②苏东坡、泰戈尔等古今中外作家对他的创作理念产生了较大影响,注重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 东西; ③十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对他的写作帮助很大,使其文字浅显易懂; ④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林清玄能够保持内心的从容、淡定,使他的作品有清新淡雅的风格。 (4)在林清玄另一本书《平常茶非常道》这本禅茶文化散文中,他说:“我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 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来更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人生需要 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其中,“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考示例一:认同。这句话是说,人生不需要准备太丰富的物质条件,而需要准备从容的心 态。林清玄早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不能一味追求物质与现实的享受,而应该追求内心的丰盈和快乐。(或: 尽管都市生活节奏是很快的,但并不妨碍一个人追求内心的从容,也即做事时要有定力、有定见,也要有 对人生的长久规划。) 参考示例二:不认同。我不认同林清玄的观点,我觉得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人只有拥有足够 多的物质财富,才能满足生活的各种所需,比如买书、旅游等。而物质缺乏的人,无论如何他的生活质量 都不会高。 专题 8 文言文阅读(附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 题。 郝士美,字和夫,兖州金乡人。父纯,字高卿,举进士、拔萃、制策皆高第,张九龄、李邕数称之。 自拾遗七迁至中书舍人。处事不回,为宰相元载所忌。时鱼朝恩以牙将李琮署两街功德使,琮恃势桀横, 众辱京兆尹崔昭于禁中,纯曰:“此国耻也。”即诣载请速处其罪,载不纳,遂辞疾还东都,号“伊用田 父”,十年不出。德宗立,崔秸甫辅政,召为太子左庶子、集贤殿学士,不拜,以老乞身。改詹事,听致 仕。帝召见,褒叹良久,赐金紫,世高其节。 士美年十二,通《五经》、《史记》、《汉书》,皆能成诵。父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与相论绎,尝曰: “吾曹异日当交二都之间矣。”未冠为阳翟丞,佐李抱真路州幕府。以才,历王虔休、李元,皆留不徒。 久乃进房州刺史、黔中经略观察使。溪州贼向子琪以众八千山且山剽劫,士美讨平之,加检校右散骑常侍, 封高平郡公。迁京兆尹,天子多所咨逮。 出为鄂岳观察使。时安黄节度使伊慎入朝,其子宥主后务,偃蹇,母死京师不发丧,欲固其权。士美 知之,使府属过其境,宥出迎,因以母讣告之,即为办装,宥惶遽上道。 改河南尹,捡校工部尚书,充昭义节度使。昭义自李抱真以来皆武臣,私厨月费米六千石、羊千首、 酒数十斛,潞人田甚。士美至,悉去之,出禀钱市物自给。又卢从史时,日具三百人膳以饷牙兵,士美曰: “卒卫于牙,固职也,安得广费为私恩?”亦罢之。讨王承宗也,遣大将王献督万人为前锋,献恣横逗挠, 士美即斩以徇,下令曰:“敢后者斩!”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 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宪宗喜曰:“固知士美能办吾事。”承宗大震惧。亡几,会诏班师,然威震两河。以 疾召拜工部尚书。后拴校刑部尚书,为忠武节度使。卒,年六十四,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景。生平与人交, 已然诺,以是名重于世。 (节选自《新唐书·郝士美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B.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C.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D.亲鼓之/大破贼/下三营环柏乡时/诸镇兵合十余万绕贼/多玩寇犯法/独士美兵/锐整最先有功/ 【答案】B 2.对下列句子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拔萃”在清代叫“拔贡”,科举制度中由地方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 B.太子是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中国古代社会的承袭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 女性没有继承权。 C.古代以做官为委身事君,称请求辞职为乞身。 D.《五经》、《史记》、《汉书》均属于二十四史。 【答案】D 【解析】《五经》不属于二十四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郗士美少年聪慧,被人称赞。他 12 岁时,就能背诵《五经》《史记》《汉书》。他的父亲郗纯以及 父亲的好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都很赞赏他。 B.郗士美才干突出,深受领导重视。他开始为官的时候,担任阳翟丞;先后在李抱真、王虔休、李 元等人手下任职,不管在谁的手下,都深受信赖。 C.郗士美为民着想,一改前任积习。他在担任昭义节度使以后,废除了每月花费繁多、使百姓困乏 的私厨制度。 D.郗士美号令严明,功勋卓著。他在讨伐判军王承宗的战斗中,先是斩首逗留不前的前锋王献,然 后亲自击鼓,大败叛军。 【答案】A 【解析】A 项“他的父亲郗纯以及父亲的好友萧颖士、颜真卿、柳芳都很赞赏他”错误,赞赏他的是 萧颖士、颜真卿、柳芳,不包括他的父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诣载请速处其罪,载不纳,遂辞疾还东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卫于牙,固职也,安得广费为私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当即到元载那里请求迅速论处李琮的罪行,元载没有听取,于是郗纯以有病为由辞官回 到东都。 (2)士兵护卫官衙府门,本来就是应尽的职责,怎么能大肆花费作为私恩? 【参考译文】 郗士美,字和夫,兖州金乡人。父亲郗纯,字高卿,参加进士、拔萃、制策科举考试都取得高等级, 张九龄、李邕多次称赞他。自拾遗七次升迁做到中书舍人。他处理事务正直,被宰相元载所忌恨。当时鱼 朝恩派牙将李琮任两街功德使,李琮依仗势力凶暴蛮横,在禁中当众污辱京兆尹崔昭,郗纯说:“这是国 耻啊。”当即到元载那里请求迅速论处李琮的罪行,元载没有听取,于是郗纯以有病为由辞官回到东都, 号“伊川田父”,十年不出来任官。德宗即位,崔祐肃任宰相,召郗纯担任太子左庶子、集贤殿学士他不 接受宫职,以年老请求退休。改任詹事,听任退休。皇帝召见他,褒奖赞叹很久,赐金紫,世人崇尚他的 名节。 郗士美十二岁时,精通《五经》《史记》《汉书》,并且都能背诵。父亲的友人萧颖士、颜真卿、柳芳 与他讨论,曾经说:“我们以后应当交往于二郗之间了。”郗士美未成年时担任阳瞿丞,为李抱真潞州幕 府佐僚。因为他有才干,先后在王虔休、李元那里任职,都留用不迁徙。很久才晋升房州刺史、黔中经略 观察使。溪州贼向子琪率领八千人依据山险进行剽劫,郗士美讨伐平定他们,加检校右散骑常侍,封高平 郡公。升任京兆尹,天子多次向他征询。 郗士美出任鄂岳观察使。当时安黄节度使伊慎入朝,他的儿子伊宥留守,很傲馒,母亲死在京城他不 发丧,想要巩固他的权位。郗士美知道这件事后,派幕府属吏到他的境内,伊宥出迎,于是把他母亲去世 的事情告诉他,当即为他置办行装,伊宥十分惶恐地上了路。 郗士美改任河南尹,检校工部尚书,担任昭义节度使。昭义自李抱真以来都是武臣担任节度使,私厨 每月花费米六千石、羊一千头、酒几十斛,潞州百姓很困乏。郗士美到任以后,全都废除,拿出俸钱购买 物品自己供给。另外,卢从史在位时,每天准备三百人的饭菜来慰劳卫兵,郗士美说:“士兵护卫官衙府 门,本来就是应尽的职责,怎么能大肆花费作为私恩?”也废除了。讨伐王承宗时,他派遣大将王献督领 一万人作为前锋,王献恣意横行逗留不前,郗士美就斩杀他来示众,下令说:“胆敢落后的人斩!”他亲 自击鼓,大败贼兵,攻下三营包围柏乡。这时,诸镇兵力合并十余万包围贼兵,大多玩忽敌寇违犯法令, 唯独郗士美的军队精锐肃整,最先有功。宪宗高兴地说:“本来就知道郗士美能为我办事。”王承宗十分 震惊恐惧。不久,适逢皇帝下诏班师,然而他的声威震慑两河。郗士美因病召入授任工部尚书。后来为检 校刑部尚书,担任忠武节度使。去世,终年六十四岁,追赠尚书左仆射,谥号叫景。他生平与人交往,许 诺的事情都能办到,因此在当时很有名望。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8 题。 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也。德威姿貌魁伟,颇以干略见称。大业末,从左光禄大夫裴仁基讨贼淮左,手 斩贼帅李青珪。后与仁基同归李密,密素闻其名,与麾下兵,令于怀州镇守。 武德元年,密与王世充战败入朝,德威亦率所部随密归。高祖嘉之,授左武侯将军,封滕县公。及刘 武周南侵,诏德威统兵击之,又判并州总管府司马。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 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贼。武周获德威,令率其本兵往浩州招慰。德威自拔归朝,高祖亲 劳问之,兼陈贼中虚实及晋、绛诸部利害,高祖皆嘉纳之。改封彭城县公。未几,检校大理少卿。从擒建 德,平世充,皆有功,转刑部侍郎,加散骑常侍,妻以平寿公主。 贞观初,历大理、太仆二卿,加金紫光禄大夫。俄出为绵州刺史,以廉平著称,百姓为之立碑。寻检 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十一年,复授大理卿。太宗尝问之曰:“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德威奏言: “诚在主上,不由臣下。人主好宽则宽,好急则急,律文失入减三等,失出减五等。今则反是,失入则无 辜,失出便获大罪。所以吏各自爱,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陛下但舍所急,则‘宁失 不经’复行于今日矣。”太宗深然之。数岁,迁刑部尚书,兼检校雍州别驾。十七年,至濮州,闻祐杀长 史权万纪,德威入据济州,斩杀李佑,遣使以闻。诏德威便发河南兵马,以申经略,会遭母忧而罢。十八 年,起为遂州刺史,三迁同州刺史。 永徽三年卒,年七十一。赠礼部尚书、幽州都督,谥曰襄,陪葬献陵。 (《旧唐书·刘德威传》) 5.对下列句子中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一指先祖称谓,二为皇帝庙号之一。在文中是庙号。 B.南北朝以他官派办某事,加“检校”。隋、唐时入衔,如魏征撰《九成宫醴泉铭》,系衔为“检校 侍中”。唐肃宗时有检校郎官,使用范围扩大。凡带此字样者均系诏除的加官。 C.文中“以申经略”中的“经略”指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 D.“母忧”指母亲去世。 【答案】C 【解析】“以申经略”中的“经略”指抱负。 6.下列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投 贼。 B.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 投贼。 C.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 投贼。 D.俄而/裴寂失律于介州/齐王元吉弃并州还朝/留德威总知府事/元吉才出/武周已至城下/百姓相率 投贼。 【答案】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德威有才干有谋略,武德元年,李密和王世充作战失败后归附朝廷,德威跟随李密归附朝廷, 并屡次受到唐高祖的提拔,死后在献陵陪葬。 B.刘武周抓获刘德威后,下令德威率领自己的士兵前往浩州招抚百姓。德威逃回朝廷,得到唐高祖 的亲自慰问。 C.唐朝法律条文规定,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要减三等处罚,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要减五等处罚, 而唐太宗时期法律则刚好相反,出现了“宁失不经”的局面。 D.刘德威占据济州后,皇帝让刘德威任意调遣黄河以南的兵马,借以施展刘德威的抱负,但恰逢刘 德威的母亲去世而作罢。 【答案】C 【解析】唐太宗时法律严苛,与之前相对宽松的法律刚好相反,“宁失不经”的局面并未实现。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汉语。 (1)太宗尝问之曰:“近来刑网稍密,其过安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吏各自爱,竞执深文,非有教使之然,畏罪之所致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太宗曾经询问他说:“近来法律略微严格,其中的过错在哪里呢?”(2)官吏各自怜爱自 己,争相执行严格的法律的原因不是有命令使他们这样的,是害怕被治罪所导致的。 【参考译文】 刘德威,是徐州彭城人。德威身姿魁梧、伟岸,以有才干有谋略而著称。大业末年,跟从左光禄大夫 裴仁基在淮左讨伐贼人,亲手斩杀敌人的头领李青珪。后来和裴仁基一同归顺李密,李密向来听过他的名 字,给他军队,让他在怀州镇守。 武德元年,李密和王世充作战失败后归附朝廷,刘德威也率领部队跟随李密归附朝廷。唐高祖嘉奖他, 授予左武侯将军的头衔,封为滕县公。等到刘武周南侵,下诏书让刘德威带领军队迎击他们,又授予并州 总管府司马的官职。不久,裴寂在介州战败,齐王李元吉丢弃并州回到朝中,留下刘德威管理府中事情。 李元吉才走,刘武周就到城下,百姓相继投靠刘武周。刘武周抓获刘德威,让他率领自己的士兵前往浩州 招抚百姓。德威逃回朝廷,唐高祖亲自慰劳问候他,刘德威同时又陈述敌人部署的情况以及晋、绛等部的 利害关系,高祖都嘉奖并接纳了他。改任彭城县公。不久,升任检校大理少卿。跟从唐高祖擒拿建德,平 定王世充,都有功劳,转任刑部侍郎,加任散骑常侍,把平寿公主嫁给他。 贞观初年,历任大理、太仆二卿,加授金紫光禄大夫。不久外调担任绵州刺史,因为廉洁、公平而著 称,百姓为他立碑。不久升任检校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贞观十一年,又授予大理卿的官职。太宗曾经询问 他说:“近来法律略微严格,其中的过错在哪里呢?”德威上奏说:“确实在于皇上,不在于臣子。人主 喜好宽松,法律就宽松,喜好严格,法律就严格。法律条文中规定: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减三等入罪, 因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减五等入罪。如今现状却和法律条文相反,因过失判人入罪的官吏不受责罚,因 过失判人出罪的官吏获大罪。官吏各自怜爱自己,争相执行严格的法律的原因不是有命令使他们这样的, 是他们害怕被治罪而导致的。陛下只需舍弃严格的法律条文,‘宁失不经’就又在今天实行了。”太宗认 为这很正确。几年后,刘德威升迁担任刑部尚书,兼任校雍州别驾。贞观十七年,到濮州,听说李佑杀害 长史权万纪,刘德威进入占据济州,斩杀了李佑,派遣使者让皇帝知道这件事。皇帝下令让德威任意调遣 黄河以南的兵马,来施展抱负,恰逢刘德威母亲去世而作罢。贞观十八年,起任遂州刺史,三次升迁至同 州刺史。 永徽三年死去,71 岁。赠与礼部尚书、幽州都督的名号,谥号襄,在献陵陪葬。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侭,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科给事中。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束言:“尚文为将,忠义自许。曹 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 死事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 都察院议。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唯疏狂当治。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已,刑部坐束奏事 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廷,仍锢诏狱。时束入谏垣 ① 未半岁也。逾年,俺答 ② 薄都城。司业赵贞吉以请 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 束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后同邑沈练劾嵩,嵩疑与束同族为报复,令狱吏械其手 足。徐阶劝,得免。迨嵩去位,束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臣夫家有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 寻.,朝不计夕。往臣因束无子,为置妾潘氏。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乃相与寄居旅舍,纺 织以供夫衣食。岁月积深,凄楚万状。欲归奉舅,则夫之饘粥无资。欲留养夫,则舅又旦暮待尽。辗转思 维,进退无策。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送父终年,仍还赴系,实陛下莫大之德也。”法司亦为请,帝终不 许。 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食息,谓之监帖。或无所 得,虽谐语亦以闻。一日,鹊噪于束前,束谩曰:“岂有喜及罪人耶?”卒以奏,帝心动。会户部司务何 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杖之,锢诏狱,而释束还其家。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丧除,召为都给事中。旋擢南 京右通政。复辞疾。布衣蔬食,终老于家。束系狱凡十八年,比出,竟无子。 (《明史》列传第九十七) ①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②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部落。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B.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C.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D.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答案】B 10.对下列句子中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授予官职的意思。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征”“辟”“举”“拜”“擢”等。 B.“恤典”即朝廷对去世官吏给予追封、赠谥等典例。 C.“庙祀”立庙奉祀。 D.《周易》即《易经》,是传统重要经典之一,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答案】A 【解析】“擢”是升官。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沈练是沈束的同族在报复他,于是命令狱官将沈练的手脚铐起来。 B.沈束要求表彰周尚文、董旸、江瀚等这些忠臣,赐予他们爵位,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 C.沈束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相关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然没有同意赦免沈束。 D.沈束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终老于家。 【答案】B 【解析】混为一谈,应该是要求赐予周尚文爵位,祭祀董旸、江瀚。 12.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至京师,束已系狱,潘矢志不他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给与或者剥夺,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 励军心呢? (2)等到达京师,沈束已经被拘囚下狱,潘氏坚守志向不改嫁他人。 【参考译文】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亲沈侭,做邠州知州。沈束考上明嘉靖二十三年进士,被授予徽州推官。 被提升为礼科给事中。当时大学士严嵩独揽政权。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去世,沈束请求朝廷给予“恤典”(即 朝廷对去世官吏给予追封、赠谥等典例),严嵩却阻挠不给予。沈束向皇帝上书说:“周尚文作为大将, 以忠义自许。曹家庄那一战役,他建立了奇功,应该赐封爵位给他并延及他的子孙。其他的董旸、江瀚, 努力抗击敌人,甚至为国而死。虽然已经立庙祀,但应该赐祭,来表彰为国而死的忠心。现在当权的臣子, 任意给与或者剥夺,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疏章奏入,严嵩怀恨, 故意激怒皇帝,将疏章下到吏部都察院讨论。闻渊、屠侨等人说沈束没有其他居心,只是不受拘束应当治 罪。皇帝越发恼怒,夺去了闻渊、屠侨二人的俸禄,还将沈束下了诏狱。之后,刑部判处沈束奏事没有事 实根据,交钱赎还本职。特命在朝廷杖打沈束,但结果他仍然被关在诏狱里。这时沈束做谏官不到半年。 过了一年,俺答迫近都城。司业赵贞吉因请求赦免沈束而获罪,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替他说话了。 沈束被拘囚了很久,衣食多次断绝,只有天天读《周易》自为疏导缓解。后来他的同乡沈练弹劾严嵩, 严嵩怀疑沈练是沈束的同族,为同族进行报复,下令狱卒官将沈练的手脚铐起来。因徐阶的劝阻,才得以 免去。等到严嵩被解除职位时,沈束在狱中已经被关了十六年,他的妻子张氏向皇帝上书说:“我的夫家 有年老的父亲,年纪八十九岁,衰弱抱病不断相侵,已朝不保夕。过去我因为沈束没有儿子,给他纳妾潘 氏。等到达京师,沈束已经被拘囚下狱,潘氏坚守志向不改嫁他人。于是,我与她一起寄居在旅舍,靠织 布来供沈束的衣食。这种日子过了很长时间,非常凄苦。想回家侍奉公公,那么丈夫的稀粥就无法供给。 想留下来供养丈夫,但是公公又将不久于人世。翻来覆去地考虑,觉得进退无策。我愿代替丈夫被拘囚入 狱,让丈夫能够为父亲养老送终,之后再回来被拘囚,这实在是陛下莫大的恩德。”法司也为沈束请求, 皇帝还是不许。 皇帝非常痛恨言官,用廷杖、戍边的手段还不足以遏止他们,就长期拘囚来困住他们。但天天让狱卒 上奏他们的语言吃食休息等情况,这叫做监帖。有时无所得,即使是戏言也要向皇上报告。一天,一只喜 鹊在沈束的面前鼓噪,沈束谩骂地说:“难道有喜事降临到我这个罪人身上吗?”狱卒将这向皇帝奏报, 皇帝心有所动。正巧户部司务何以尚正上疏营救(也被关在诏狱里的)主事海瑞,皇帝大怒,用杖责打,并 将何以尚禁锢在诏狱中,而把沈束释放回家。 沈束回到家,父亲已经去世了。沈束枕土块饮水,假装癫狂自我颓废。刚刚两个月,世宗死,穆宗继 位。起用沈束为原官职,沈束不到任。服孝期满,被召为都给事中。不久又提升为南京右通政。又以病辞 官。穿粗布衣服吃粗食,终老在家。沈束被囚入狱共十八年,等到他出狱,最终也没有子嗣。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6 题。 云南,滇国也。汉武帝时始置益州郡。蜀汉置云南郡。隋置昆州,唐仍.之。后为南诏蒙氏所据,改鄯 阐府。历郑、赵、杨三氏,至大理段氏,以高智升领.鄯阐牧,遂世其地。元初,置鄯阐万户府。既改置中 庆路,封子忽哥为云南王镇之,仍录段氏子孙守其土。忽哥死,其子嗣封为梁王。自沐英平云南,在镇十 年,恩威著于蛮徼。每下片楮,诸番部具威仪出郭叩迎,盥而后启,曰:“此令旨也。”沐氏亦皆能以功 名世其家。每大征伐,辄以征南将军印授之,沐氏未尝不在行间。数传而西平 ① 裔孙当袭侯守臣争之谓滇 人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 ② 。孝宗以为然,许之。自是,遂以公爵佩印,为故事..。诸土司之进止予夺, 皆咨禀。会张献忠死,其部将孙可望率余众由遵义入黔,称黔国焦夫人弟来复仇。民久困沙兵 ③ ,喜其来, 迎之。定洲解楚雄围,迎战于草泥关,大败,遁阿迷。可望破曲靖及交水,俱屠之。遂由陆凉、宜良入云 南城,分遣李定国徇迤东诸府。而可望自率兵西出,畏知 ④ 御于启明桥,兵败,被执。可望闻其名,不杀, 语之曰:“吾与尔共讨贼,何如?”畏知要.以三事:“不用献忠伪号,不杀百姓,不掳妇女,吾从尔。” 可望皆许之。即折箭相誓,乃以书谕天波如畏知言,天波亦来归。始定洲归,屯兵洱革龙,且借安南援自 固。会可望与定国不协,声其罪,杖之百,责以取定洲自赎。定国既至,定洲土目杨嘉方迎定洲就其营宴。 定国侦知之,率兵围营,相拒数日,乃出降。遂械定洲及妻万氏数百人回云南,剥其皮市中。可望遂据滇, 而天波卒走死于缅甸。 (节选自《明史·卷三百十三·列传第二百一·云南土司传》) 【注】①西平:在今云南、贵州交界一带,现在的云南镇雄及贵州威宁县境内。②黔国公、西平侯: 皆沐英的封爵。因镇守云南有功,封黔国公;1376 年(明洪武九年)以副帅之职随邓愈征讨吐蕃,因军功被 封西平侯。沐英一支后裔袭封黔国公,另一支袭封西平侯。③沙兵:沙定州之父沙源,时号沙兵。④畏知: 金沧副使杨畏知。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隋置昆州,唐仍.之 仍:因袭 B.以高智升领.鄯阐牧 领:统领 C.自是,遂以公爵佩印,为故事.. 故事:旧例 D.畏知要.以三事 要:约定 【答案】B 【解析】领:兼任。 1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数传/而西平裔/孙当袭侯守臣/争之谓滇人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 B.数传而西平/裔孙当袭侯守臣争之/谓滇人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 C.数传而西平裔孙/当袭侯守臣争之谓/滇人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 D.数传而西平裔孙当袭侯/守臣争之/谓滇人知有黔国公/不知西平侯也。 【答案】D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南被南诏蒙氏占领后,经历了郑氏、赵氏、杨氏三大家族的统治,到大理的段氏时,段氏便世 袭该地。 B.沐英每次一下小令,各番人部落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到城郭外叩头迎接,浇水洗手之后才启开来 看,沐氏家庭也都能继承沐英的功名。 C.孝宗皇帝认为守臣言之有理,便答应封沐英的后代为黔国公。从此以后,沐氏家族佩公爵印符, 各土司的进退予夺,都要向他们咨询禀报。 D.此时正逢张献忠死亡,他的部将孙可望率领余众从遵义进入贵州,声称自己是黔国焦夫人的弟弟 前来报仇。 【答案】A 【解析】原文是“高智升世袭该地”。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折箭相誓,乃以书谕天波如畏知言,天波亦来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可望与定国不协,声其罪,杖之百,责以取定洲自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孙可望于是折箭向他发誓,孙可望如同杨畏知所说的那样传书信告诉沐天波,沐天波也 来归降孙可望。(2)正逢孙可望与李定国有矛盾,孙可望宣布了李定国的罪行,打了他一百杖,责成他捉 拿沙定洲替自己赎罪。 【参考译文】 云南,就是滇国。汉武帝时开始设置益州郡。三国的蜀汉设置云南郡。隋唐两朝设置昆州。后来被南 诏的蒙氏所占领,改为鄯阐府。该地经历了郑氏、赵氏、杨氏三大家族的统治,到大理的段氏时,高智升 兼任鄯阐牧,便世袭该地。元朝初年,该地设置了鄯阐万户府。不久又改为中庆路,封忽哥为云南王镇守 该地,忽哥仍录用段氏子孙守卫该地。忽哥死后,其儿子继嗣,被封为梁王。自从沐英平定云南,镇守云 南的十年间,恩惠与威势著称于蛮族边地。每次一下小令,各番人部落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到城郭外叩头 迎接,浇水洗手之后才启开来看,说:“这是令旨啊。”沐氏家庭也都能继承沐英的功名。每次有大的征 伐行动,朝廷总是把征南将军的印信授予他们,而出征的队伍中也未尝没有沐氏家族的人。传了几代后, 西平侯的后代子孙要继承侯爵,当地守卫大臣说云南人只知道有黔国公,不知道有西平侯。孝宗皇帝认为 此话有理,便答应封沐英的后代为黔国公。从此以后,沐氏家族佩公爵印符,成为惯例。各土司的进退予 夺,都要向他们咨询禀报。此时正逢张献忠死亡,他的部将孙可望率领余众从遵义进入贵州,声称自己是 黔国焦夫人的弟弟前来报仇。百姓长期被沙兵困扰,对孙可望的到来很高兴,都跑去迎接他。沙定洲解除 了对楚雄的包围,在草泥关迎战孙可望,被打败后,逃往阿迷。孙可望攻破曲靖和交水,屠杀了那里的人 民。于是从陆凉、宜良进入云南城,又派遣李定国去夺取略往东方向的诸府。孙可望自己率兵向西出发, 杨畏知在启明桥抵御孙可望,兵败后被抓。孙可望听说过杨畏知的名声,不杀他,对他说:“我和你共同 讨伐贼人,怎么样?”杨畏知提出三个条件:“不使用张献忠自封的国号,不杀百姓,不掳掠妇女。能做 到这三点,我听从你的安排。”孙可望都答应了他。孙可望于是折箭向他发誓,孙可望如同杨畏知所说的 那样传书信告诉沐天波,沐天波也来归降孙可望。当初沙定洲返回,屯兵洱革龙,并借重安南的支援巩固 自己。正逢孙可望与李定国有矛盾,孙可望宣布了李定国的罪行,打了他一百杖,责成他捉拿沙定洲替自 己赎罪。李定国到了后,沙定洲的土目杨嘉正在迎接沙定洲到他的军营中吃宴席。李定国侦察到这情况后, 马上率兵包围了该军营,双方相持了几天以后,沙定洲出来向李定国投降。李定国便将沙定洲和他的妻子 万氏等数百人戴上刑具押回云南,在闹市中剥了沙定洲的皮。孙可望于是占领了云南,而沐天波最终逃亡 他乡死于缅甸。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0 题。 长孙平,字处均,河南洛阳人也。平有器干,颇览书记。仕周,释褐卫王侍读。时武帝逼于宇文护, 谋与卫王诛之,王前后常使平往来通意于帝。及护伏诛,拜乐部大夫。高祖龙潜注时,与平情好款洽,及 为丞相,恩礼弥厚。尉迥、王谦并称兵内侮,高祖深以淮南为意。时贺若弼镇寿阳,恐其怀二心,遣平驰 驿往代之。弼果不从,平麾壮士执弼,送于京师。开皇三年,征拜度支尚书。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 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因上书曰:“臣 闻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命,劝农重谷,先王令轨。去年亢阳,关右饥馁,陛下运山东之粟,置常平之官, 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大德鸿恩,可谓至矣。然经国之道,义资远算,请勒诸州刺史、县令,以劝农积谷 为务。”上深嘉纳。自是州里丰衍,民多赖焉。后数裁,转工部尚书。时有人告大都督邴绍非毁朝廷为愦 愦者,上怒,将斩之。平进谏曰:“川泽纳污,所以成其深;山岳藏疾,所以就其大。愿陛下弘山海之量, 茂宽裕之德。邴绍之言,不应闻奏,陛下又复诛之,臣恐百代之后,有亏圣德。”上于是赦绍。其后突厥 达头可汗与都蓝可汗相攻,各遣使请援。上使平持节宣谕,令其和解。平至突厥所为陈利害遂各解兵可汗 赠平马二百匹及还平进所得马上尽以赐之岁馀,除汴州刺史。其后历许、贝二州,俱有善政。邺都俗薄, 旧号难治,前后刺史多不称职。朝廷以平所在善称,转相州刺史。甚有能名。在间数年,会正月十五日, 百姓大戏,画衣裳为鍪甲之象,上怒而免之。俄而念平镇淮南时事,进位大将军。仁寿中卒官。 (节选自《隋书·长孙平传》) 【注】高祖龙潜:指隋文帝杨坚未登基时。 17.对下列句子中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B.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尚书是其中之一部。 C.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D.可汗,又称大汗,或简称为汗。最初,这个称呼是部落里部众对首领的尊称。中国古代西北少数 民族等族的君长的称号。 【答案】B 【解析】“尚书是其中之一部”错。 1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平至突厥所/为陈利害/遂各解兵/可汗赠平马二百匹/及还/平进所得马/上尽以赐之/ B.平至突厥/所为陈利害/遂各解兵/可汗赠平马二百匹/及还/平进/所得马上尽以赐之/ C.平至突厥所/为陈利害/遂各解兵/可汗赠平马二百匹/及还/平进/所得马上尽以赐之/ D.平至突厥/所为陈利害/遂各解兵/可汗赠平马二百匹/及还/平进所得马/上尽以赐之/ 【答案】A 【解析】结合语境,弄懂大意,根据大意去划分。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孙平颇有才干,深得上司信任。他在北周为官时,就受到当时丞相杨坚的礼遇;及至尉迥等人 起兵作乱时,他果断擒拿了贺若弼,解除了杨坚的大患。 B.长孙平深谋远虑,应对各地灾荒。他倡建义仓,请求皇帝下令各家各户,每到秋收时节,无论贫 富,均交一石以下的粮食,储存在村巷的公共粮仓中。 C.长孙平为人正直,敢于犯言进谏。当皇帝想要杀掉被人诬告的大臣邴绍时,他能站出来晓之以理, 劝谏皇帝要宽宏大量;否则,恐今后有损仁德之名。 D.长孙平为官称职,善于排忧解难。他曾受皇帝派遣,成功地调解了突厥两部落的争执;也因为广 受称誉被调任相州刺史,去管理历来“难治”的邺都。 【答案】C 【解析】邴绍并非被人“诬告”,而是被人告发。诬告的意思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陷害他人。邴 绍的确说过批评朝廷的话,这可以从下文中“邴绍之言,不应闻奏”看出来。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武帝逼于宇文护,谋与卫王诛之,王前后常使平往来通意于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经国之道,义资远算,请勒诸州刺史、县令,以劝农积谷为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当时武帝受宇文护的威逼,图谋与卫王一起诛杀宇文护,卫王先后经常派长孙平往来与 武帝互通信息。 (2)但治国之道,应该依靠长远规划,请下令各州刺史、县令,以鼓励农耕积储粮食为急务。 【参考译文】 长孙平,字处均,是河南洛阳人。长孙平有器量和才干,读书很多。任职于北周,出仕任卫王侍读。 当时武帝受宇文护的威逼,图谋与卫王一起诛杀宇文护,卫王先后经常派长孙平往来与武帝互通信息。等 到宇文护被诛杀后,拜授长孙平乐部大夫。高祖杨坚未登基时,与长孙平情投意合,等到做了丞相,对他 礼待恩遇更深。尉迥、王谦都先后兴兵轻慢朝廷,高祖特别担心淮南地区。当时贺若弼镇守寿阳,高祖怕 他怀有二心,派遣长孙平兼程赶往替代他。贺若弼果然违命不从,长孙平就指挥强壮的军士逮捕他,押送 到京城。开皇三年,朝廷征调长孙平任度支尚书。长孙平见当时天下州县多遭水旱灾害,百姓不能自给, 上奏建议令民间在每年秋收后各家交出粟米麦子一石以下,按贫富区别等级交纳,储存在村巷公仓,以防 备灾害之年,称之为义仓。接着呈递奏书说:“臣下听说国家以民为本,黎民以粮食为命脉,鼓励农耕重 视粮食,是前代君王的法令常规。去年大旱,关右发生饥荒,陛下调运山东的粮粟,设置平抑物价的部门, 打开仓库,广泛予以赈济恩赐,大德洪恩,可以说到了极致。但治国之道,应该依靠长远规划,请下令各 州刺史、县令,以鼓励农耕积储粮食为急务。”皇上大为嘉许采纳。从此州县乡村粮食充足,百姓多得益 于此。几年后,长孙平改任工部尚书。当时有人告发大都督邴绍,说他毁骂朝廷昏愦,皇上盛怒,将要斩 杀他。长孙平进谏说:“河流大泽容纳污物,所以能成就其深广;山岳能藏纳疾疠之气,所以能成就其高 大。望陛下发扬高山大海的洪量,推广宽恕优容的大德。邴绍的言语,本不应奏闻圣上,陛下又再加诛杀, 我担心千秋后世,有损圣上仁德之名。”皇上于是赦免了邴绍。后来突厥达头可汗与都蓝可汗相互攻伐, 都派使者来请求援助。皇上派遣长孙平持符节宣告旨意,要他们和解。长孙平到了突厥人的地方,为他们 陈说利害关系,于是各自罢兵。可汗赠送长孙平二百匹马。回来后,长孙平进献所得的马,皇上全部赐给 了他。一年多后,授任汴州剌史。其后历任许州、贝州刺史,都有好的政声。邺都风俗薄恶,素来号称难 治,先后几任刺史大多不称职。朝廷因为长孙平在各处都有称誉,改任他为相州刺史。他很有贤能的美名。 在任几年后,遇正月十五,百姓肆意玩乐,把衣服画成头盔铠甲的样子,皇上大怒,罢免其官职。随即又 感念他平定镇守淮南时的功绩,升官位为大将军。仁寿年间在任上去世。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1~24 题。 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母丧里居,遵义杨隆喜反,斥家财募壮士 八百捍乡里。服阕,会苗、教蜂起,巡抚蒋霨远奏留军,特旨授编修,增募至四千人,复平越、独山诸城。 十年,除知岳州府,始罢遣所募兵。亏饷巨万,乃陈五百金案上,语众曰:“与诸君共事久,今库馈诎., 徒手归,奈何?”众泣曰:“公毁家纾难,我等敢他求乎?”遂去。 同治二年,擢山东按察使。会僧格林沁治兵鲁、豫间,令击河北宋景诗。旋劾其擅议招抚,部议降三 级。又明年,迁布政使。僧格林沁战殁曹州,坐法再干.议,皆得恩旨留任,于是言者复摭他款弹之,事下 曾国藩,国藩白其无罪。巡抚阎敬铭夙高其能,至是乞休,举以自代,遂拜巡抚之命。时捻①趋海澨,李 鸿章建议筑墙胶莱河,宝桢会军蹙.之。六年,东捻走潍河,东军王心安筑垒方成,而堤墙未竣,捻长驱渡 河,宝桢以闻。上怒,鸿章交部议,宝桢亦褫 ② 职留任。先是东军守潍河,本皖将潘鼎新汛地。皖军甫南 移,而北路遽失。诏斩心安,宝桢抗辩,乃宥心安而责鸿章;宝桢复屡疏相诋,于是上益责鸿章忌刻纵寇 矣。明年,西捻趋定州,近畿震动。宝桢闻警,即驰至东昌,率骑旅千、精卒三千,赍五日粮,倍道北援, 捻遂南溃。是役也,朝廷遣宿卫之旅出国门备寇,统兵诸将帅皆获谴让,而上独以宝桢一军猝出寇前,转 战雄、任、深、祁、高、肃间,复饶阳,功最盛,数降敕褒嘉,加太子少保。 而其诛安得海事尤著.人口。安得海者,以奄人侍慈禧太后,颇用事。八年秋,乘楼船缘运河南下,旗 缯殊异,称有密遣。所过招纳权贿,无敢发者。至泰安,宝桢先已入告,使骑捕而守之。安得海犹大言, 谓:“汝辈自速辜耳!”传送济南,宝桢曰:“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奏上, 遂正法。 光绪二年,代吴棠署四川总督。成都将军恒训核覆堤工,亦摭及盐运病商民、流弊大,宝桢抗辩。上 虑宝桢惑浮言,敕勿易初念。寻予实授。宝桢弥自警勖,益兴积谷,严督捕。治蜀凡十年,初莅事时,郭 内月有盗劫,至是诛匪几尽,声为道不拾遗。十一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文诚,予山东、四川、贵州 建祠。 宝桢严刚有威。其初至山东也,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 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敬铭闻之,大称异,至之日,亲迓于郊。自是事无大小,皆咨宝 桢而后行。至今言吏治者,常与沈葆桢并称,尤励清操。丧归,僚属集赙,始克成行云。子五人,体常尤 著名,官广东布政使。 (节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①捻:“捻”即“捻军”,是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②褫:剥夺。 2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诸君共事久,今库馈诎. 诎:穷尽,匮乏。 B.坐法再干.议 干:干预,干涉。 C.宝桢会军蹙.之 蹙:逼迫,逼近。 D.而其诛安得海事尤著.人口 著:登录、登记。 【答案】D 【解析】“著”应是“显扬”之意。 2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 /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 B.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 /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 C.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 /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 D.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 /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 【答案】C 【解析】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弄懂其大意是丁宝桢对僧格林沁不卑不亢,文段先写僧格林 沁的倨傲,接着写丁宝桢的傲骨铮铮。于是据此理解断句。参考标点符号: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 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 2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宝桢散尽家财招募壮士拱卫乡里,在遣散壮士时,他直言亏钱的饷银无法偿付,大家有感于丁 宝桢毁家纾难的无私付出,纷纷放弃饷银离开。 B.丁宝桢早年宦海浮沉,多次被贬,曾因与捻军长期对垒时修筑防御工事不利,被革职留任,因为 直言上谏,保护了王心安,却使皇帝错误处罚了李鸿章。 C.同治七年,西路捻军进攻到京城附近,丁宝桢率领一千骑兵,三千步兵,火速北上,转战数地, 收复失地,得到皇帝的屡次褒奖,加官为太子太保。 D.丁宝桢性情刚正严明有威严,不屈服于权贵,磨砺自己清廉的节操,家无余财,后世说起官吏的 作风和治绩,经常把他和沈葆桢放在一起来称赞。 【答案】B 【解析】无中生有。处罚李鸿章一事称不上是错误处罚。文中无据。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巡抚阎敬铭夙高其能,至是乞休,举以自代,遂拜巡抚之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虑宝桢惑浮言,敕勿易初念。寻予实授。宝桢弥自警勖,益兴积谷,严督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山东巡抚阎敬铭向来推崇丁宝桢的才能,到这时就请求退休,举荐丁宝桢来代替自己, 于是朝廷就任命他做山东巡抚。 (2)皇帝担心丁宝桢被流言困惑,亲自下令告诉丁宝桢不要改变当初的想法。不久就正式授予他实职, 丁宝桢也更加的自我警惕勉励,更加注重储存粮食,严厉进行督责搜捕。 【参考译文】 丁宝桢,字稚璜,是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考中进士,被选作庶吉士。因母亲去世在乡间居住,恰逢 遵义的杨隆喜造反,丁宝桢倾尽家财招募了八百壮士保卫家乡。服丧终了,恰逢苗民教匪叛乱蜂拥而起, 巡抚蒋霨远上奏朝廷,申请让丁宝桢部留在平乱军中,皇帝特别下令授予他编修一职。丁宝桢又增加招募, 士兵总数到了四千人,收复了平越、独山等诸多城池,咸丰十年,被授予岳州知府,才遣散了招募的军队。 亏欠的饷银非常之多,就把五百两银子放在桌案上,对大家说:“我和各位在一起共事很久了,现在府库 的钱粮短缺,你们空着手回家,怎么办?”大家流着泪说:您不惜捐献所有家产,解救国难,我们还怎么 敢有另外的请求,于是纷纷离开。 同治二年,擢升山东按察使,恰逢僧格林沁在鲁、豫两地统帅军队,命令丁宝桢攻击河北宋景诗,不 久丁宝桢被弹劾擅自倡议招抚,兵部审议决定将其降职三级,又到了第二年升迁做布政使。僧格林沁在曹 州战死,因干预朝议而犯法,都得到皇上的恩典赦免留任原职,于是谏官们又搜集罗织了其他的罪名来弹 劾他,此事投送到曾国藩处,曾国藩向皇帝禀告说他无罪。山东巡抚阎敬铭向来推崇丁宝桢的才能,到这 时就请求退休,举荐丁宝桢来代替自己,于是朝廷就任命他做山东巡抚。当时捻军逼近了海澨,李鸿章建 议在胶莱河修筑长墙防御,丁宝桢会合军队迫近警戒,同治六年,东路捻军逃到潍河,东路军王心安刚刚 筑成营垒,但是堤墙尚未完成,捻军长驱直入渡过了潍河,丁宝桢把这件事禀告给皇帝,皇帝大怒,将李 鸿章交付兵部审议,丁宝桢也革去职务暂时留任,这之前东路军镇守潍河,本是安徽将领潘鼎新驻防地段, 安徽军刚刚南移,而北路就立即失利。皇帝下令将王心安斩首,丁宝桢上书直言辩驳,皇帝就宽宥了王心 安而斥责李鸿章,宝桢又屡次上书揭发,皇帝于是越发斥责李鸿章为人刻薄善妒、放纵寇敌,第二年,西 路捻军奔赴定州,京畿附近大为震动,丁宝桢听到军情示警,立即快马奔驰到东昌,率领一千骑兵,三千 精锐步兵,带着五天粮食,日夜兼程,援助北方,捻军于是向南溃逃,这场战役,朝廷派遣禁军到京城外 防备捻军,统领士兵的各位将领都受到责备,而皇上只因为丁宝桢这一支军队突然出现在敌人之前,转战 雄、任、深、祁、高、肃各州间,收复饶阳,功劳最大,多次降下圣旨褒扬嘉奖,加太子太保一职。 而他杀掉安德海的事件尤其被民众称道,安德海,以太监身份侍奉慈禧太后多年,颇为擅权,同治八 年秋天,安德海乘坐楼船沿着运河南下,旗帜与众不同,自称有秘密的派遣,所过之处,结交权贵,收取 贿赂,没有人敢告发,到了泰安,宝桢已经先入朝告发,派遣骑兵逮捕安德海并看押起来。安德海还说大 话,说道:“你们这些人是自己招来祸端罢了!”传递解送到济南,丁宝桢说:“太监私自出京,是不符 合祖制的。况且大臣们没有听说有这样的(秘密派遣的)命令,一定有诈确定无疑。”禀明皇帝,于是将安 德海就地正法。 光绪二年,代替吴棠担任四川总督。成都将军恒训再次核查堤防工程,又挑剔指摘到盐运祸害商贾民 众,流弊很大,拒绝责难,进行争辩。皇帝担心丁宝桢被流言困惑,亲自下令告诉丁宝桢不要改变当初的 想法。不久就正式授予他实职,丁宝桢也更加的自我警惕勉励,更加注重储存粮食,严厉进行督责搜捕。 丁宝桢治理四川共十年,刚刚到任履职时,城内每月都有盗窃抢劫的案件,到这时几乎把匪徒诛杀干净, 宣称为路不拾遗,光绪十一年,在任上去世,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文诚,给予山东四川贵州三地建立祠堂 的殊荣。 丁宝桢性情刚正严明有威严,他刚到山东时,僧格林沁正在淄川围剿捻军,自觉地位高贵,十分倨傲, 见省级以下官员不设座位,丁宝桢投递名帖求见,说低级武官丁某投书王爷,给予座位就觐见,不给座位 就不见,身边的侍从人员都大惊失色,僧格林沁佩服他的强硬不屈,为丁宝桢改变仪容礼敬有加。敬铭听 说这件事后,大为称奇,丁宝桢到任的那一天,亲自在郊外迎接,从此后无论大小事务,都先咨询丁宝桢 之后才实行,到今天说起官吏的作风和治绩,常和沈葆桢一齐被称道。尤其磨砺清高节操,死后灵柩归乡, 身边的随从随员们聚集在一起拿出钱帮助办理丧事,扶柩回乡才能够成行。有五个儿子,丁体常尤其著名, 官至广东布政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