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第04课新题含解析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第 04 课 新题 一、(四川省自贡市 2017 年高三年级三诊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琐寒窗·春思 王沂孙 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疏疏过雨,洗尽满阶芳片。 数东风、二十四番,几番误了西园宴。认小帘朱户,不如飞去,旧窠双燕。 曾见。双蛾浅。自别後,多应黛痕不展。扑蝶花阴,怕看题诗团扇。 试凭他、流水寄情,潮红不到春更远。但无聊、病酒厌厌,夜月荼蘼院。 【注】①二十四番:指应花期而来的二十四番花信风。②题诗团扇:用汉宫班婕妤失宠事,表现女子 的闺愁。③“试凭他”句,反用红叶题诗事以言想凭流水寄情,可惜流红不能漂到更远。凭:犹仗也。④ 荼蘼:暮春时节开花,为二十四番华信风中居后之信。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篇“趁酒梨花,催诗柳絮”描写梨花绽放、柳絮飘飞的春景,景中含情。 B.“一窗春怨”照应题目“春思”,着一“怨”字,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C.“数东风、二十四番”,一个“数”形象地描摹出抒情主人公闲适的生活情趣。 D.“旧窠双燕”用燕喻人,双燕犹能飞还旧巢,游子却不能返回故里,大有人不如物之感。 E.这首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片由眼前景色写起,是实写,下片则是虛写。 15.词的下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CD 15.从对方落笔,想象闺中人愁眉不展、怕看旧物、想借流水寄情、百无聊赖、病酒恹恹、月下独自徘徊 的生活情状。表达了词人对闺中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二、(四川省宜宾市 2017 年高三年级三诊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临江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齑盐 ③何处是? 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南宋词人。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代指养老之处。 14.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因,具有统领全词的作用。 B.“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诗人的落魄形象,也点出“客 心惊”的缘由。 C.“送老”一词承上启下,上承 “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应吴兴”“别 愁”“孤影”。 D.“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以景结情,营造迷离恍惚的气氛,寄托词人难言的苦衷,含不 尽之意。 E.这首词感情真挚,巧设意象,意境深美,语言清新淡雅,浅处皆深,读来韵味十足感人至深。 15.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BE 15.①亡国之悲愤。词人作此词时,中原已沦陷,兵临建康,作者面此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满腔忠愤 溢于言表。②年华已逝之悲恨。“岁华销尽”,鬓发如雪,作者对自己年华老去、无法驰骋疆场深表遗恨。 ③对安居生活的渴望。词人生逢乱世,侨居异乡,渴望能归老吴兴。④离别的哀愁。词人想归老吴兴,但 又对建康的老朋友依恋不舍,离愁别绪笼罩心头。 15. 这是南宋词人陈克所作的一首忧念时势、感叹迟暮的爱国寻归之词。词的上片强烈地抒发了词人老骥 伏枥、壮志不已的爱国情怀;词的下片描写词人对自己归宿的寻找。这首词抒发了作者面对国家的危亡痛 心疾首,而又力不从心,无可奈何的悲凉情绪,又抒发了对友人的眷恋。全词悲慨沉郁,满腔忠愤溢于言 表,感情真挚。 三、(四川省成都市 2017 年高三年级三诊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万里桥江上习射① 陆游 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看射及春晴。 风和渐减雕弓力,野迥遥闻羽箭声。 天上欃枪端可落,草间狐兔不须惊。 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 【注】①万里桥,在成都锦江上。淳熙四年正月孝宗有诏:沿江诸军,岁再习水战。②胡床:交椅, 最初从域外传入。③欃枪,彗星的别名。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定有兵乱。这里代指金兵。④笴,箭杆。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是( ) A. 首联上句写景,诗人眼中高高低低的丘陵犹如起伏的波涛奔流而下,别具壮阔的气势。 B. 首联下句点题,诗人在晴朗的春天观看江上将士们演习射箭,陶醉于春日的闲适和愉悦。 C. 颔联上句写春风和软,弓箭力量减弱;下句写将士们膂力不凡,长箭的声响远处可闻。 D. 颈联将天上的“欃枪”与草间的“狐兔”对举,以警告金人不要像狐兔一样得意猖狂。 E. 本诗紧扣“射”字,以景起兴,继而叙事,再转入议论抒怀,有陆游豪迈雄健的诗风。 15. 本诗尾联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BD 15.诗人以反问的语气,用豪壮的结语,使全诗的思想得到升华,精神为之一振,大大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同时表达出了诗人打败南犯金兵的必胜信念、对不思进取的小人的不屑,以及不甘无所作为、渴望收复江 山、建功立业的慷慨斗志。 四、(四川省广元市 2017 年高三年级三诊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 1185 年)前后,约为 45 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14.下面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声色形神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B.“鼠”是“饥”的,可见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 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作响,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 C.下片抒写词人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不能安然入睡,浮想联翩,焦急万分, 怎不更加衰老呢? D.感慨不等于悲观,梦中醒来“眼前万里江山”,看似闲愁实则旷远雄劲。 E.本词语言平淡,纯用白描,笔墨干练,真切自然,别具一格,生动感人。 15.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BD 15.诗人用饥鼠,蝙蝠,风雨,窗纸等意象,描写了一幅萧瑟破败的意境,抒发了(1)诗人平生为了国事 操劳奔走,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辛酸;(2)他半夜惊觉,梦中和现实落差之大,表现出诗 人志在千里的理想和崇高的报国热情。 五、(四川省遂宁市 2017 年高三年级三诊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女冠子•元夕 蒋捷①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 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②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③。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 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④。 【注】①蒋捷:宋末元初人,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②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 的饰物。③灺(xiè):灯烛的残灰。④夕阳西下:指南宋康与之(一说为范周)《宝鼎现》咏元夕词,其 首三句为“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风罗绮”。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全词起笔两句从静态方面极度描写过去元宵节日如画的迷人景象,目的在于为后文实写现在元宵的 冷清暗淡,形成今昔的强烈对比。 B.上片三至六句从动态方面极力实写春风吹到精美的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琉璃灯彩光四 射、满城笑语欢声的热闹繁华场景。 C.“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三句写遍地彩灯高挂,灯光明亮照彻元夜,与“琉璃 光射”相照应,写出了元宵节日的繁华。 D.“江城人悄初更打”一句以动衬静,从灯市时间的短促写夜晚冷落,寂静无声,鼓点悄然响起才知 是初更,并点明词人度元宵所在地——江城。 E.这首词风格较为自然,词意始终在流动中,无一凝滞。对过去元夕的铺叙不惜篇幅,浓墨重彩,或 直接描绘,或间接叙写,或以梦境加以再现。 15.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BC 15.①请问谁能向天公借回往日繁荣,表达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伤感、对复国无望的无奈与悲愤;②梦中 又见往日元宵繁华,想用笔记下故国元夕景象,表现出对故国的深深眷念之情;③听到邻家的少女还在倚 窗唱着南宋的元夕词,禁不住苦笑,表达出词人内心的一丝欣慰和无限酸楚之情。 15.这是南宋词人蒋捷创作的一首词。词用今昔对比手法抒元夕感怀,表现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上片前 半写往日元夕之盛况,后半写今日之清冷及自己心情之郁闷。下片写往昔之繁华不再重来的无奈,包含着 复国无望的深深的眷恋之情。这首词风格较为自然,词意始终在流动中,无一凝滞。在追琢中显出自然之 本色 。或直描,或问写,或借梦境,着力处皆词人所钟之情,情韵兼胜,沉痛感人。下片“江城人悄初更 打”,从灯市时间的短促写今宵的冷落,并点明词人度元宵所在地——江城。下面数句直至词末,一连用 了“问”、“但”、“待把”、“笑”等几个领字,一气直下,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悲恨酸楚。“问繁华谁 写成文字,以寄托自己的拳拳故国之思。银粉砑,碾压上银粉的纸。旧家风景,借指宋朝盛事。听到邻家 的少女还在倚窗唱着南宋的元夕词。现在居然有人能唱这首词,而这歌词描绘的繁华景象和“琉璃光射”、 “暗尘明月”正相一致。心之所触,心头不禁为之一动,略微感到一丝欣慰,故而以一“笑”字领起。但 这“笑”中实在含有无限酸楚。,因为“繁华”毕竟是一去不返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