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19-2020 学年上学期 2019 级期末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 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 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 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 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 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 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 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 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 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 “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 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 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 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 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 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 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 - 2 - 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 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 (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就作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既包括见物起兴又涵盖因事象而引起感动。 B. 就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感动。 C. 子贡从切磋琢磨句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无疑当在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之列。 D. 王国维“为学”境界的读诗感发,证明了中国诗歌中的“兴”的重要作用。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十分紧密,如中间四段的段首句都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 B. 文章既援引古代经典中的言论,又以《诗经》及唐宋诗词为例,论证方式灵活。 C. 文章论述“兴”的作用,主要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展开,并且重点论述后者。 D. 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中读者兴发感动的重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 B. 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 C. 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 D. 陆游的《钗头凤》和晏殊的《蝶恋花》,这都是能够使读者产生感动的好词。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 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 出错等。 B 项,“就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感动”范围扩大, 表述错误。本文所论述的是“诗”的“兴”,不是关于作者的“兴”。结合文本内容“第二 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分析可知,读者对于作者的感动应是从作品中来的,不是源于作 者本身。 故选 B。 - 3 -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 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 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 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 D 项,“对比论证”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兴” 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 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 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 的”分析可知,东西方文学理论是并列关系,没有形成对比。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 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 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 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 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 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 确率 。 A 项,“越背离……越能体现……”的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内容“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 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 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受生命的读者”分析可知,题干曲解文意, 表述错误。 B 项,“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中“都”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 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 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分析可知,第二,第三层次的读者也能够做到这一点。 C 项,“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表述错误。结合文本内容 “《诗经》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分析可知,孔子说的“诗可以兴”,是说从诗歌所表达的本意中读出其他的含意,而不是感 动的读者众多。 - 4 - 故选 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 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 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 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 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 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 “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 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 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 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 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 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 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 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 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 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 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 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 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边是众多买不起正规抗癌药患者的治病需求,一边是走私仿制抗癌药面临的刑罚风 险——一个售卖保健品的小商贩,在情与法的矛盾中,会如何抉择? 将于 6 日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因触及抗癌药昂贵的国情现实,展现我国推进医药 改革的显著成就,引发强烈关注。7 月 3 日点映两小时即取得 4798 万元票房,成为当日全国 票房冠军。影片导演文牧野介绍,《我不是药神》根据我国“抗癌药代购第一人”陆勇的经历 - 5 - 改编,主人公程勇本是一个保健品商贩,为交房租、抚养儿子,冒法律风险为白血病患者从 印度走私仿制抗癌药“格列宁”,因售价比同类正规进口药便宜很多,被患者称为“药神”, 却触犯了正规药商的利益,也遭到警方的追查…… 近年来,我国抗癌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大,但患者面临正规进口药昂贵的现实。陆勇是无 锡一名慢粒性白血病患者,曾长期购买印度仿制的抗癌药,2014 年因“销售假药罪”等被公 诉,上百名白血病患者联名写信请求对其免予刑事处罚,次年公诉机关撤诉,成为颇受关注 的一个法律案件。 影片中,程勇在审判席上对法官说:“我犯了法,该怎么判,我都没话讲。但是看着这 些病人,我心里难过,他们吃不起进口的天价药,他们就只能等死,甚至是自杀。不过,我 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好的。希望这一天,能早一点到吧。” 程勇的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2015 年 6 月 1 日,我国开始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绝大部分 药品政府定价取消;2018 年 5 月 1 日,我国开始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药价有望进一步 降低。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2018 年 7 月 5 日) 材料二: 图表 1:2003-2021 年全球抗肿瘤药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美元,%) 图表 2:2008-2020 年我国抗肿瘤药市场销售额及预测(单位:亿元,%) - 6 - (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 材料三: 很多人一边看《我不是药神》一边擦眼泪,估计还会一边骂这药怎么就那么贵,谋财害 命啊!医药界人士听到这个话,估计多半会摇头,并感叹“真是两难”啊。如果药价下降, 对患者利好,但是对制药公司来说,没有利润就意味着再也没有动力去研发药品,将来或将 无药可用;如果药价不降,医保来埋单,国家财力有限,降了这个药,其他疾病群体利益就 被“挤出”,究竟给谁埋单好?如何降价、怎么降、降幅多少,这需要政府、制药公司、医 保、医生、患者多方面的博弈。同时,各国对全球创新专利药的政策差异,也影响着价格高 低。 一片不起眼的创新专利药,背后是一场制药公司的豪赌。高达数十亿美元的研发投入、 长达十几二十年的研发周期、一期接一期不允许失败的临床试验,只为了“赌”其有效、特 效,换来 20 年的专利保护期,实际上等到新药上市后,基本只剩七八年专利期。业内有一句 话概括了这种“豪赌”:“第一片药生产出来需要花费 10 亿美元。” 今年 4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提出制定鼓 励仿制的药品目录,并从研发、生产、采购、支付、使用全链条,为高质仿制药替代原研药 铺平落地路径。一边要首创,一边要高质量仿制,前方的路还很长。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 年 7 月 6 日) 材料四: 《我不是药神》在引起公众关注的层面上功不可没,但国家对抗癌药的关注并非由电影 而发。“这几年,国家慢慢把癌症看作慢性疾病管理起来,所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抗癌 药的新政策。”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肺癌专家吴一龙说。 2018 年 1 月 30 日,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由全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合力完成 的全球癌症生存趋势监测报告。报告表明,大多数国家的癌症 5 年生存率稳步上升,但国家 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等发达国家的癌症 5 - 7 - 年生存率普遍较高,而中国仍然较低。 究竟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病人说:越便宜越好,应该 像印度那样仿制进口抗癌药。肿瘤内科医生说:新药越多越好,再加上标准的联合治疗手段。 制药业人士说:发展国产创新药,保护创新,才能真正把价格降下来。社科院的研究人员说: 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通过商业保险、慈善救助以及社会公益等众多渠道,解决患者 的用药问题。 中国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抗癌药?答案看似非常简单:安全、有效、便宜、多样。吴一 龙说:“这个简单的答案,其实非常难。” (摘编自《三联生活周刊》2018 年第 32 期)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06-2009 年,全球抗肿瘤药市场规模增长率有较明显下降,但 2010 年有所回升,2011 年又下降到 6%左右。 B. 从整体上看,2008-2021 年,全球抗肿瘤药占药品市场比重均在 8%以上,并且要高于全球 抗肿瘤药市场规模增长率。 C. 虽然 2015 年我国抗肿瘤药市场销售额比前一年有所增长,但增长率却出现大幅回落,增 长率为 2009-2017 年中最低的。 D. 2008-2017 年,全球和我国抗肿瘤药市场规模均持续上升,这可能是因为肿瘤患者人数增 加、抗肿瘤药市场需求巨大。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正规进口抗癌药非常昂贵,陆勇不得不冒着巨大的风险代购印度仿制药,而公诉机关 在白血病患者的联名呼吁下撤诉,则体现了温情的光辉。 B. 创新专利药研发成本巨大,药价升降或保持稳定,事关政府、制药公司、医保、医生、患 者等多方面的权益,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简单命题。 C. 降低抗癌药的价格,新型专利药研发和高质量仿制相结合,把癌症看作慢性疾病管理,提 高癌症五年生存率,首先需要国家和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 D. 材料一和材料三都以电影《我不是药神》为背景,介绍了我国近年进行的医药改革,可见 关注民生是推动我国医疗改革的重要动力。 6. 材料一、三、四报道的内容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C 6. ①材料一侧重介绍癌症患者的生存困境:金钱、生命与法律的冲突。②材料三侧重介绍抗 - 8 - 癌药昂贵的原因:政府、制药公司、医保、医生、患者多方面的博弈。⑨材料四侧重介绍不 同人在解决我国 5 年癌症生存率较低问题上的办法。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 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 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 B 项,“均在 8%以 上”错,根据图表 1,2008、2009 年没到 8%,2010 年二者占比基本持平。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 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 为正确项。本题 C 项,“提高癌症五年生存率”“首先需要国家和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强 加条件关系。“新型专利药研发和高质量仿制相结合”是制药公司的职责,“首先需要国家 和政府发挥其主导作用”中的“首先”和“主导”于文无据。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定向信息的整合和对定向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 C。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逐则材料加以概括,可借助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等进行概括。材 料一据“一边是众多买不起正规抗癌药患者的治病需求,一边是走私仿制抗癌药面临的刑罚 风险——一个售卖保健品的小商贩,在情与法的矛盾中,会如何抉择”“近年来,我国抗癌 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大,但患者面临正规进口药昂贵的现实”可概括出“侧重介绍癌症患者的 生存困境:金钱、生命与法律的冲突”;材料三据“如何降价、怎么降、降幅多少,这需要 政府、制药公司、医保、医生、患者多方面的博弈”可概括出“侧重介绍抗癌药昂贵的原因: 政府、制药公司、医保、医生、患者多方面的博弈”;材料四据“究竟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 题?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病人说”可概括出“侧重介绍不同人在解决我国 5 年癌症 生存率较低问题上的办法”。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 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 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 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 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丁大厨 金泓 “爸,你就出山一回吧,否则,我怎么买房子啊?”儿子丁盛说。 “老丁,不是我说你,上个电视节目有这么难吗?咱们家那点存款,离买新房还悬空八只脚 呢!”老婆梅阿姨叹着气。 丁大厨看看他俩,又摸摸早磨掉了黑漆的椅子,瞧瞧被烟火熏得发黑的白墙,墙上挂着丁 大厨与著名评弹演员老顾、著名画家老章的合影。他掏出一包皱巴巴的“红双喜”香烟,抽出 一根,点燃了,猛吸了几口,说话了:“豁出去了。为了盛盛,参加!” 丁大厨决定参加的是电视台搞的民间厨艺达人秀,年度总冠军可以赢取房地产商赞助的 一套新房。丁大厨退休前只是一家单位食堂的烧菜师傅,他的师父倒曾在松鹤楼、得月楼等著 名餐馆里当过厨师,他也得了些真传。过年的时候,桃花坞的木刻年画张贴在木门上,苏式红灯 笼高挂在门口,客厅里高朋满座热热闹闹,丁大厨一个人在厨房里煎炒烹炸焖溜熬炖,也不觉 得累。凡是到过丁大厨家的亲戚朋友,无不夸他的苏帮菜地道,味道好。 丁大厨报了名就后悔了。万一自己烧的菜不被评委认可,一世英名可就毁了。想了半天, 他想不出好法子,便把小舅子梅教授请来喝酒。梅教授啜了一口丁大厨泡的青梅酒后,缓缓道: “现在饭店里的苏帮菜已经不正宗了,你只有返璞归真,烧最最正宗的苏帮菜,才有机会获 胜。”丁大厨笑了:“不瞒你说,我只会烧苏帮菜,其他的,我也不太会。”梅教授说果真如此, 便已成功一半。 丁大厨又问梅教授烧哪个菜。梅教授问“苏”字的繁体字怎么写,丁大厨说草头下面一个 鱼一个禾。梅教授激动地拍了下桌子道:“没有鱼没有米,就不是苏州了。如今烧菜,自然是 烧鱼啦!” 比赛倒也顺利,丁大厨凭借一道“火夹鳜鱼”拿了周冠军,又凭着一道“红烧划水”拿了 月冠军,接下来便是漫长的等待。丁大厨依旧侍弄侍弄花草,喝喝老酒听听评弹,偶尔给上门的 朋友做几个菜。 年度总冠军比赛那天,除了自家亲戚,老顾、老章都亲临现场为丁大厨加油,引得人群一阵 激动。丁大厨准备烧“松鼠桂鱼”,这道菜是苏帮莱的经典名菜,丁大厨的师父得过名家真传, 也是丁大厨的拿手绝活。可当他去取鱼时傻眼了,定好的鳜鱼变成了鲈鱼。他立刻找到主持人 说明情况,主持人一听也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丁大厨急忙跑下台想叫儿子去换鱼, 但时间明 显已经来不及了。这时,一旁的老顾说:“老丁啊,你也别着急,我们苏州老话不是说‘甜中意, - 10 - 成欢喜’吗?鳜鱼也好鲈鱼也好,都是鱼,只要年年有鱼,日子就好过……” 丁大厨点头笑了笑,返回到了台上。看着盆里悠游的鲈鱼,想到烧菜的快活逍遥,他从容地 开始操作起来…… 轮到丁大厨介绍自己的菜了,原来他烹制的是“清蒸鲈鱼”。底下有观众发出了嘘声,因 为这道菜简单易行,堪称家常菜。他让评委尝尝味道,评委说,这“清蒸鲈鱼”做得太妙了。 鱼的味道酸甜苦辣咸都有,似乎用了特殊的调汁,太与众不同了。丁大厨缓缓道:“这便 是家乡的味道。亲人朋友离世了谓之酸,大家一起喝酒聊天谓之甜,朋友远离家乡谓之苦,生活 艰辛谓之辣,说点风趣的话谓之咸。我做的这道‘清蒸鲈鱼’,好多朋友都品尝过。我有位画 家朋友老章,曾经到外国去打拼,但是有一天,他说忽然想吃我烧的鲈鱼,于是就回来了,现在 他就在现场。”观众们的视线都投向老章,他立刻站起来,向丁大厨鼓掌致意。现场随即响起 了热烈的掌声。 主持人宣布得分时,丁大厨的后援团开始紧张了,台上的丁大厨倒是一脸坦然。分数出来, 丁大厨以 0.1 分之差屈居亚军,获得了十万元的奖励。 回到家,在老顾的评弹声里,丁大厨啜了口老酒,呵呵笑道:“我爸在世时,曾与我说过一 幅对联: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便是称意。能拿到亚 军,还有十万元奖金,我已经很知足了。过几天,让盛盛拿着这钱去付个首付,房子小一点没关 系,够住就行。” 老章举起了酒杯,说:“丁大厨不愧是丁大厨。干杯!”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通过磨掉漆的椅子、熏黑的白墙的描述道出了丁大厨家境一般的现状,又通过抽烟的 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丁大厨心理变化过程。 B. 总冠军比赛时,文中说“松鼠桂鱼”是经典名菜,丁大厨的师父得过“真传”,是丁大厨的 “拿手绝活”,看似闲笔,实则为情节陡转做铺垫。 C. “火夹鳜鱼”等一道道传统的苏帮名菜、苏州评弹、苏州木刻年画以及苏式红灯笼等构成 了一幅地方风情画,也营造出了醇香浓厚的人文氛围。 D. 丁大厨为“房子”出山参赛,一路过关斩将,虽技艺高超,最后却因突发状况没得到冠军。 一波三折的情节反映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主题。 8. 小说结尾处老章为何说“丁大厨不愧是丁大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中划线的这段话有何好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7. D 8. 老章说丁大厨不愧是丁大厨,表达了他对丁大厨由衷的敬佩与赞叹,因为 - 11 - 丁大厨:①厨艺精湛:凡是到过丁大厨家的亲朋好友,对他的厨艺无不交口称赞;②乐观知足: 他专注于烧菜的快乐,错失冠军也能坦然面对;③继承传统,丰富传统:他不仅注重传统苏帮菜 的传承,还赋予传统更加丰富的情感与文化内涵,有大厨风范。 9. ①这段话是丁大厨介绍他做的“清蒸鲈鱼”,解释了清蒸鲈鱼味道的“与众不同”,让故事 更添波澜;②对五味的解说不仅展示了丁大厨对生活、烹饪的独到理解,也丰富了丁大厨热爱 乡土的性格特点;③深化了小说的思想内蕴,看似简单易做的家常菜却包含各种滋味,引发读 者对生活哲理、乡土情怀、美好传统的思考。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 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 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D 项,一波三折的情节不是反映世事难料、人生无 常的主题,而是反映不管人生面临何种意外,都应乐观坦然、知足常乐的主题。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注意直接要求概括情节,通过哪些情节 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心理或感情的变化过程怎样等提问方式,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进 行简单的段落划分,并注意重点语句。本题中,文章结尾,老章举起了酒杯,说:“丁大厨不 愧是丁大厨。干杯!”表达了他对丁大厨由衷的敬佩与赞叹,因为丁大厨:①厨艺精湛:凡是到 过丁大厨家的亲朋好友,对他的厨艺无不交口称赞,如原文提到“凡是到过丁大厨家的亲戚朋 友,无不夸他的苏帮菜地道,味道好”;②乐观知足:他专注于烧菜的快乐,错失冠军也能坦然 面对,如原文中有“能拿到亚军,还有十万元奖金,我已经很知足了”;③继承传统,丰富传统: 他不仅注重传统苏帮菜的传承,还赋予传统更加丰富的情感与文化内涵,有大厨风范,如“这 便是家乡的味道。亲人朋友离世了谓之酸,大家一起喝酒聊天谓之甜,朋友远离家乡谓之苦,生 活艰辛谓之辣,说点风趣的话谓之咸”。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中句子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答出句子的基本含义,然后从 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等角度分析作用。本题中,稳重的划线句子是:“这 便是家乡的味道。亲人朋友离世了谓之酸,大家一起喝酒聊天谓之甜,朋友远离家乡谓之苦,生 活艰辛谓之辣,说点风趣的话谓之咸。我做的这道‘清蒸鲈鱼’,好多朋友都品尝过。我有位 - 12 - 画家朋友老章,曾经到外国去打拼,但是有一天,他说忽然想吃我烧的鲈鱼,于是就回来了,现 在他就在现场。”这段话是丁大厨介绍他做的“清蒸鲈鱼”,解释了清蒸鲈鱼味道的“与众不 同”,让故事更添波澜;本句中丁大厨对五味的解说不仅展示了丁大厨对生活、烹饪的独到理 解,也丰富了丁大厨热爱乡土的性格特点;③深化了小说的思想内蕴,看似简单易做的家常菜 却包含各种滋味,原文有“鱼的味道酸甜苦辣咸都有,似乎用了特殊的调汁,太与众不同了”, 引发读者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如文中说“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富贵贫贱,总难 称意,知足便是称意”,也能引起读者对乡土情怀、美好传统的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归崇敬,字正礼,苏州吴人。治礼家学,多识容典,擢明经..。遭父丧,孝闻乡里。调国 子直讲。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对策第一,迁四门博士。有诏举才可宰百里者,复策高等, 授左拾遗。肃宗次灵武,再迁起居郎、史馆修撰,修国史、仪注。以贫求解。未几,有事桥 陵、建陵,召还参掌仪典。代宗幸陕,召问得失,崇敬极陈:“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 则国富而兵可用。”时百官朝朔望..,皆服袴褶,崇敬非之,建言:“三代逮汉无其制,隋以 来,始有服者,事不稽古,宜停。”诏可。时有方士巨彭祖建言:“唐家土德,请以四季月 郊祀天地。”诏礼官儒者杂议。崇敬议:“《礼》以先立秋十八日祀皇帝,黄帝于五行为土。 彭祖牵纬候说,事诡不经,不可用。”事皆施行。大历初,充吊祭册立新罗使。海道风涛, 舟几坏,众惊,谋以单舸载而免,答曰:“今共舟数十百人,我何忍独济哉?”少选,风息。 先是,使外国多赍金帛,贸举所无,崇敬囊橐惟衾衣,东夷传其清德。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 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畏邪遂往。皇太子欲临国学行齿 胄礼,崇敬以学与官名皆不正,乃建议:请以国子监...为辟雍省。祭酒、司业之名,非学官所 宜。请以祭酒为太师氏,位三品;司业为左师、右师,位四品。有诏尚书省集百官议。皆以 习俗久,制度难分明,国学非世官,不得名辟雍省、太师氏。大抵惮改作,故无施行者。坐 史给禀钱不实,贬饶州司马。德宗立,召还,复拜国子司业,稍迁翰林学士、充皇太子侍读。 田悦、李纳禀命,持节宣慰,称旨,宠赐缯帛,儒先以为荣。迁工部尚书,仍前职。年老, 以兵部尚书致仕..。卒,年八十八,赠尚书左仆射,谥曰宣。论撰数十篇。 (选自《新唐书·归崇敬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 畏邪遂往 - 13 - B. 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 畏邪/遂往 C. 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 畏邪遂往 D. 八年遣祀/衡山未至/而哥舒晃乱广州/监察御史惮之/请望祀而还/崇敬正色曰/君命岂有 畏邪/遂往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经:是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意思是通晓经学,考试时以通经的比例来决定等第。 B. 朔望:即朔日和望日。中国先民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农历每月十 五为望,农历每月初一为晦,每月最后一天为朔。古代每逢朔望常行朝谒之礼。 C. 国子监:又称“太学”,在元、明、清三代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D. 致仕:“致仕”是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 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一般致仕的年龄是七十岁,有疾患则会提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崇敬科考优异,对策出众。他先是考中明经科,天宝年间又考中博通坟典科;两次对策, 分别名列第一和获得优等。 B. 归崇敬学识渊博,熟悉典制。桥陵、建陵有事,他参与掌管礼仪典章;方士巨彭祖建议在 四季月郊祀天地,他据礼制予以反驳。 C. 归崇敬建言献策,均被采纳。百官上朝时穿袴褶,他建议停止;他认为国学与官名都不正 规,建议修改。这些建议都得到实施。 D. 归崇敬临危不惧,义不独生。出使新罗,遇到风暴,船只几乎被毁,众人打算用小船载他 先走,而他要与大家同生共死,不愿独自偷生。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人疲敝,当以俭化天下,则国富而兵可用。 (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答案】10. B 11. B 12. C 13. (1)百姓困苦穷乏,应当用节俭教化天下,那么国家就会富强而且军队可以任用。 (2)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解析】 【10 题详解】 - 14 -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 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 对称 、反复、辨句式。句首状语“八年”表示时间,一般独立成句;“衡山”作“祀”的宾 语,“遣祀衡山”句意完整,故“衡山”后应断开,排除 C、D;“岂…邪”是反问句式,故 应在语气词“邪”后断开,所以排除 A。 故选 B。 本题大意为:大历八年,朝廷派遣他祭祀衡山,(还)没到目的地,哥舒晃就在广州叛乱了, 监察御史害怕了,请求遥望祭祀衡山就回去,归崇敬表情严肃地说:“有皇帝的命令难道也 畏惧吗?”于是前往(衡山)。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 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 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课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本题 B 项,“农 历每月初一为晦,每月最后一天为朔”表述错误,“晦”指的是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 指的是农历每月第一天。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 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 本类题型设陷阱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 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 C 项, “建言献策,均被采纳……他认为国学与官名都不正规,建议修改。这些建议都得到实施” 不合文意, “均被采纳”“这些建议都得到实施”不正确。建议修改国子学名和官名就“故 无施行者”,选项以偏概全。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 15 - 落实。关键点:(1)生人:百姓。疲敝:疲劳不堪、困苦穷乏,也作“疲弊”,《出师表》“益 州疲弊”中的“疲弊”意为“人困财乏”,由此推断此处为“困苦穷乏”。化:教化。(2) 所以:用来。游、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舒展,使…放开。极:穷尽、极尽。信:实在。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 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崇敬,字正礼,苏州吴县人。他研究家传礼学,精通多种礼容法则,考中明经科。碰上 父亲去世,以孝闻名乡里。调任国子直讲。天宝年间,考中博通坟典科,对策名列第一,升 任四门博士。皇帝下诏举荐才能可以治理百里地方的人,再次对策获得优等,授任左拾遗。 肃宗暂驻灵武,二次升迁为起居郎、史馆修撰,修撰国史、仪注。因贫穷请求解除官职。不 久,桥陵、建陵有事,被召回朝廷参与掌管礼仪典章。代宗驾临陕地,召他询问得失,归崇 敬极力陈说:“百姓困苦穷乏,应当用节俭教化天下,那么国家就会富强而且军队可以任用。” 当时百官每月初一和十五上朝,都上穿褶下着裤,归崇敬批评这种做法,建议说:“三代到 汉没有这种制度,隋朝以后,才有穿这种服装的,此事没有考察古制,应当停止。”皇帝下 诏同意。当时有方士巨彭祖建议说:“唐家是土德,请在春夏秋冬四季的第三个月在郊外祭 祀天地。”皇帝下诏让礼官儒者一起讨论。归崇敬说:“《礼》以立秋前十八天祭祀黄帝, 黄帝在五行中为土德。巨彭祖附会纬候的说法,事情诡怪荒诞不经,不能采用。”他提议的 事情都被施行。大历初,充任吊祭册立新罗的使者。海上风大浪高,船几乎被毁坏,众人吃 惊,商量用一只小船载他先走以免身死,他回答说:“如今同船的有几十上百人,我怎么忍 心独自渡海呢?”一会儿,风停了。此前,出使外国的人都携带很多金帛,用来购买自己没 有的东西,归崇敬的行囊里只有衣被,东夷人传颂他清廉的德行。大历八年,朝廷派遣他祭 祀衡山,(还)没到而哥舒晃在广州叛乱,监察御史害怕了,请求遥望衡山祭祀就回去,归崇 敬表情严肃地说:“有皇帝的命令难道也畏惧吗?”于是前往。皇太子要到国子学举行齿胄 礼,归崇敬认为国子学与官名都不正规,于是建议说:“请把国子监作为辟雍省。祭酒、司 业的名称,不适合学官。请把祭酒作为太师氏,官位为三品;司业作为左师、右师,官位为 四品。”皇帝下诏让尚书省召集百官商议。都认为习惯已久,制度难分辨清楚,国子学不是 世官,不能叫做辟雍省、太师氏。大概是害怕变更,所以没有施行。因佐吏发放官钱不实受 - 16 - 牵连,被贬为饶州司马。德宗即位,召回,再次授任国子司业,逐渐升任翰林学士,充任皇 太子侍读。田悦、李纳接受王命,他拿着符节宣诏安抚,符合皇帝旨意,受到宠爱并赐予丝 帛,儒士们认为这很荣耀。升任工部尚书,沿袭前职。年老,以兵部尚书退休。去世时,享 年八十八岁,追赠尚书左仆射,谥号“宣”。有论著几十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①三边:泛指边疆。 危旌:高挂的旗帜。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写诗人登上燕台,耳闻目睹汉营笳鼓声声,喧天动地,气势非凡,心中不由得升 起一股惊惧之感。 B. 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登台远眺汉将军营,蓟城重镇,临台俯望万里雪原,而尾联 则抒发“望”中感受。 C. 诗歌尾联借用班超投笔从戎和终军请缨杀敌的典故,表现了诗人要效法古人,为国立功的 雄心壮志。 D. 全诗意境辽阔雄壮,格调高昂,充满阳刚之美,带有浓郁的盛唐时期的慷慨之气,读来振 奋人心。 15. 诗歌颔联和颈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①动静结合,颔联“积雪”与“危旌”红白相衬,动静相生。在这无 边的战场上,万里雪原白茫茫一片,寒光夺目。朔风劲吹,曙色中高悬的军旗迎风招展,飒 飒作响。动静结合,描摹出边塞辽阔壮观的景象。②比拟,颈联写烽火遍地,狼烟四起,铺 天盖地把胡天月色遮掩;海风劲吹,高天流云如山簇拥蓟城。“侵”字写出攻之猛,“拥” 字写出守之稳,写活了“烽火”、“流云”。③情景交融,融情于景。这雄壮豪迈的边塞之 景寄托着诗人雄心勃勃,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解析】 【14 题详解】 - 17 -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 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 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 A 项,“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惊惧之感”解读有误,结合诗歌“客心惊”中的“惊”是“惊 叹”,不是“惊惧”之意。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写景手法的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 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内容涉及对诗歌的表达技技巧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 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 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 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诗歌颔联 和颈联是如何写景的。 首先看所写景物特点,颔联中“积雪”是静态景物,颜色是白色,“危旌”前面加一“动”, 表明它是动态景物,旗帜以“曙色”形容,说明它是红色,所以这里是红白相衬,动静结合。 把这一景物放到辽阔无垠的边塞背景中去,表现了边塞风光的辽阔壮美;颈联中说“沙场烽 火”“侵胡月”,同时“海畔云山”“拥蓟城”,巧用比拟,同时“侵”字写出攻势之猛, “拥”字写出防守之稳,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烽火”、“流云”的特点。从传情达意方面来 看,整首诗歌气势雄壮豪迈,而这两联景物描写取境壮阔,富有气势,寄托着诗人的勃勃雄 心和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所以说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氓》中“_____,______” 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2)《离骚》中,面对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钻营逢迎的污浊社会,诗人看不到希望而忧愁 烦闷,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表现贤才久别重逢,欢饮畅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中,用远景镜头描绘出村庄的平静、朦胧和安详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 18 - (5)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侧面烘托了箫声的作用 和力量。 【答案】 (1). 尔卜尔筮 (2). 体无咎言 (3). 忳郁邑余侘傺兮 (4). 吾独穷 困乎此时也 (5). 契阔谈䜩 (6). 心念旧恩 (7). 暧暧远人村 (8). 依依墟里 烟 (9).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10). 齐彭殇为妄作 (11). 舞幽壑之潜蛟 (12). 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 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本题为情境默写,注意易错字形:(1)筮、咎(2)忳、 侘傺(3)契、䜩(4)暧暧、墟(5)虚诞、彭殇(6)幽壑、潜蛟、嫠。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法国巴黎圣母院的一场大火,给全世界的文物安全工作都敲响了警种。它让我们更为深 刻地意识到,除了要在文博场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也极为重要。从 理论上说,我们不论怎么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都难以避免地会被破坏或者遗失。但 数字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能更好地通过整理、收集、记录等方式保存文化遗产的信息,安全 和长久地保存__________的文化遗产。 可见,( )。刚刚卸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曾分享过让故宫成为“网红”的秘笈: 对于文物保护和复原,故宫专门成立了故宫文物医院,并配备了三维打印、具备物理冷热性 能的先进设备,让原有技术__________。与此同时, 故宫拥有 200 名修复医生,有一半是自 然科学家,他们通过仪器设备分析检测,碎了几千片的绘画、碎了 200 多片的先秦铭文青铜 器、25 层堆绣 32 种材料的珍贵唐卡都__________。 文化遗产是世界的宝藏。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相当于给文化遗 产保护多加了一份保险,也拓宽了其交流和影响范围,可以让古老的文化变得更“酷”,让 穿越时间的智慧能够不断传承,__________。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美轮美奂 为虎添翼 重见天日 历久弥新 - 19 - B. 弥足珍贵 如虎添翼 重获新生 历久弥新 C. 美轮美奂 如虎添翼 重见天日 经久不息 D. 弥足珍贵 为虎添翼 重获新生 经久不息 18.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理论上说,不论我们怎么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都难以避免地会被损坏或者 遗失。 B. 从理论上说,尽管我们怎么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都难以避免地会被损坏或者 遗失。 C. 从理论上说,我们不论怎么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都难以避免地会被损坏或者 遗失。 D. 从理论上说,尽管我们怎么保护文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都难以避免地会被损坏或者遗失。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数据留存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是实现物保护和水续利用的必要手段。 B. 利用先进技术对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进行数据留存。就能实现文物保护和永续利用。 C. 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被先进技术数据留存,是实现文物保护和永续利用的必要手段。 D. 利用先进技术对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进行数据留存,是实现文物保护和永续利用的必要手 段。 【答案】17. B 18. A 19. D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 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 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第一组:弥足 珍贵是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美轮美奂是用来形容房屋等建筑高大华丽,也形容装饰、 布置等美好漂亮。由前文语境可知,此处是强调像巴黎圣母院这样珍贵的文物越来越需要保 护,而不仅仅是建筑类的文物。此次应选“弥足珍贵”。第二组:为虎添翼的意思是替老虎 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是贬义。如虎添翼的意思是如同老虎长了翅膀, 比喻强大的事物更加强大了,含有褒义。从感情色彩可知用“如虎添翼”要准确些。第三组: 重获新生指开始新的生活;重见天日是指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阳。比喻脱离黑暗,重见光明。 由语境可知,经过修复后,故宫的文物被挽救,重新焕发光彩,所以应用“重获新生”。第 - 20 - 四组:历久弥新是指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经久不息是指 长时间不停息,多形容掌声或欢呼声。分析可知,B项成语全都恰当。故选B。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 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 意。“不论……都”是条件关系,“尽管”是表示转折关系,且不与“都”搭配,所以可排 除 BD 两项;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一致,所以“我们”应在“不论”的前面,这样排除 C。 分析可知,A 项病句修改的最恰当。故选A。 【19 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 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 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A 项,表达不完整,“数据留存”的方式是通过需要利用先进技术; B 项,“就能”表述绝对。 C 项,表述不连贯;“数据留存”的方式是通过需要利用先进技术; D 项,此处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强调了下文利用技术手段来保护文物的必要性。 故选D。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 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 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 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 内容重复。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 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我国文学史上有着众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人物,他 们书写着历史和时代,弘扬着伟大的中国精神。 沙市中学校刊准备登载“中国精神”系列文学人物推介,请你从必修 1 必修 2 所学的篇目中 任选一位作者或者作品中的人物(如毛泽东、鲁迅、屈原、陶渊明、荆轲、项羽等),写一段 评介文字,结合作品内容展现其“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中的一方面或兼而有之的 - 21 - 特点。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具体,表述准确,使用两种修辞手法。100 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屈原,当众人皆醉、举世混浊时,当君王疑忌、众女谣诼时,当世俗工巧、 绳墨歪曲时,渺小的个人能做什么?他,屈子,出淤泥而不染,伏清白以死直,展现着兰芷 之清香、松竹之筋骨,体解未改,九死不悔。世界以痛吻他,他却报之以长歌——《离骚》! 示例二:鲁迅,棱角分明、横眉冷对,执着匕首和长枪向病态社会、丑陋人性作韧性攻击: 这是作为斗士的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呐喊“救救孩子”,在《故乡》中悲悯苦难的闰土, 在《孔乙己》中对知识分子心灵被戕害的同情:这是满含温情的鲁迅。“无情未必真豪杰”, 这样的先生让人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本题要求考生写具有“中国精神”的文学人物的评介文字, 内容上要求展现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特点。有筋骨,就是有思想立场,有信 仰坚持;有道德,就是教人向上向善;有温度,就是情感价值取向上具有感染力。内容上, 可以具体展现其中一点或多点,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具体;语言上,可使用对偶、比喻、排 比等修辞手法,做到语言生动。如选择屈原,可联系所学课文《离骚》及与屈原相关的名句,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 巧兮,偭规矩而改错”“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等来展现其人格品质。 四、写作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家书”是中国人祖辈承续、情感融通的传统渠道。林觉民的《与妻书》用最深情的文 字,谱就一阕痛彻心扉的千古绝唱,饱含书者顶天立地的家国情怀,可以说“一封《与妻书》, 千古家国情”;《傅雷家书》字里行间无处不体现这位翻译家对儿子浓浓的父爱,满满的舐犊 深情,被称作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写给女儿的一本书《靠自己去成 功》,他那独到精辟的视角犹如智慧之光,照亮孩子通往成功的道路。“家书”是思念、亲情、 感恩的载体,承载着许多人的温暖记忆;“家书”也是“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 品质的载体,承载着自己与父母长辈在家庭教育中的各种经历和故事。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一封家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手法;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自 选角度,自拟标题;④不少于 800 字;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例文: 写给女儿的一封信 - 22 - 亲爱的女儿: 爸妈首先祝你在学校身体健康!学习愉快! 时光真如白驹过隙,转眼临近期末,我们回想你半年来的刻苦努力和取得的巨大进步, 总结你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用心给你写一封饱含鼓励和期待的家书,希望女儿能再接再厉, 一鼓作气实现自己的目标! 你用勤奋努力证明了“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的真谛,从你踏进高中开始,我们就看 到了你可喜的变化: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积极主动;在时间上充分抓紧;写作业 认真、效率提高;会主动复习和预习;能理智的取长补短,扬长补缺,努力提高了英语和历 史、政治的成绩;最值得表扬的是学的越多越能虚心,能针对难题和新课和爸爸请教、探讨。 这样的努力换来了成绩上的突飞猛进,从班级的 41 名前进到 16 名,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 定,成了我们的骄傲,更增强了你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在一次考试一次飞跃当中,我们通过对比全班同学的各科成绩,发现你的潜力仍在,数 理化年级排名均在前 100 名甚至前 50 名之内,其他科目反差较大,都排在 200 名之外,这就 传递给你一个进步空间还很大的信息,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别人提高数理化成绩的空间远远 要比你提高副科的难度大得多,所以你要静下心来,做到对优势学科心中有数:即使考题再 千变万化,也离不开你已熟练掌握的课本知识,只要在考前这段时间中逐章节的踏实复习, 不留死角就可以保证拿到满意的分数!对背诵的其它科目要拿出比平时更多的精力,进行理 解性记忆,语文考试范围内的古诗文要保证不丢分;英语要抛开胆怯心理,越是不会的专项 题越是要咬牙拿下,克服一个是一个,争取拉小和英语强手的差距;历史和政治要理解记忆, 学会运用专业词句答题,有条理的答题,找到答题技巧。 女儿,最后还是要说说你最嫌啰嗦的事情:最重要的还是身体!天气变冷,注意保暖, 形象远没有健康重要!冬季干燥,为了不上火不感冒一定要保证喝水,三餐注意不吃垃圾食 品,保证营养和水分,只有保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才能保证时间和精力去学习! 爸妈总有千言万语,也叮嘱不完对你的生活和学习的惦念,欣慰的是我们的女儿越来越 懂事,我们相信我们的女儿一定行!坚持就是胜利!让我们一起鼓足干劲,冲刺一回! 爱你的爸爸妈妈 X 年 X 月 X 日 【解析】 【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题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一封家 书”写一篇作文,这有话题作文的性质,题中所给的文字材料,又使其具有材料作文的特点, - 23 - 写作时应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家书是中国人祖辈承续、情感融通的传统渠道,是维系家 人情感的一种联系方式,其中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和普通的信一样,就是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给指定的对象(亲戚、朋友等)看,因而,写书信语言要朴实、自然,说话要亲切、得体, 要把自己的想法真实地传达给对方。固定格式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 日期六部分。材料中列举的林觉民的《与妻书》《傅雷家书》以及刘墉写给女儿的《靠自己去 成功》都是家书中的典范,这里既传达出浓浓的亲情,又展示了优秀的家风,这些是中华传 统文化的闪光点,考生要注意发掘,在审题时要明白命题者的用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 承优良家风。写作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要做到有真情实感。 立意; 1.父母对在外求学的子女(也可以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子女)的关爱与期待; 2.远离家乡的子女对家中父母的感激、牵挂; 3.长辈对晚辈的谆谆告诫,殷殷嘱托;优秀家风代代传。 素材: 1.“当你以为神抛弃你的时候,其实他正看着你,在你疲惫不堪时给你一处地方休息,而后 又催促你前行。” 这是电影《少年派》中的一段内心独白,近来却时时唤醒着我的内心;而另一种声音在 夜深人静时也在打雷。 寝室隔墙不远处就是铁路,不多一会,就会有一列火车呼啸而过,那刻钢铁的撞击声在 我灵魂上击鼓,此刻我心中起潮了,我知道其中深夜有一趟匆匆而去的列车是奔向彩云之南 的,我知道我父女俩见面的日子不远了。 人恍惚永远在一个小站候着那趟车,它时而绝尘而去,时而又狂啸于前,正因为这种若 即若离,才生发了生活本真的动力——原来人生追寻的终点永远在旅程中。 心在攀登时,铁轨就是竖起的天梯;心在坠毁时,天堂也变成坠落的滑梯。 2.亲爱的爸爸妈妈,女儿希望你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从细微处做起,形成一种习惯,不管 在生活和工作中,提醒他人安全是一份责任,一份真诚,提醒自己安全是一份关爱。这样, 我们家人的幸福就会不断延伸。安全就像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和水,虽然弥足珍贵,但人们 总是在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所以我也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提醒你们:请多珍重,注意安全。 3.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带着家庭风气的影响;而家庭风气不是想 出来的,是由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生活和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如果父母的言谈举止有失规 范,即使是精心研究出来的教育方法也无济于事。只有正当的家风,才能给我们创造良好的 - 24 - 成长环境,良好的家风是我们终身的财富。 4.孩子,以后,希望你用你的眼睛看这个世界,不要用你的耳朵听这个世界,用你的心感受 世间的美好。你可以付出,但是不是所有的付出一定有回报,所以,你都要有心理准备。学 会微笑,任何情况下微笑着泰然处之,发生任何事情都微笑着面对,微笑,会成为你人生道 路上的一道风景。学会原谅伤害你的人,宽容是一种美德,会让自己变得开朗豁达,魅力阳 光。学会担当,一个出现问题就为自己找借口开脱的人,是不值得人尊重的。不要吝啬金钱, 不要吝啬并不是允许你挥霍,大方慷慨的男人,是让人欣赏的。有时间多去旅游,用心感受 美丽的风景,开拓你的视野。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珍惜爱你和值得你珍惜的人。 行文结构:这是一封父母写给女儿的家书,家书围绕“爱”字展开行文,先对女儿的进步和 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然后帮女儿分析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一起研究解决方案,这里没有 严厉的批评说教,取而代之的是鼓励和开导,最后由关心孩子的学习过渡到关心孩子的身体, 这样安排能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父母之爱,同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阳光自信、乐 观向上,让读者能感受到家庭的和谐温馨。全文首尾呼应,主题明确。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 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 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 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 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 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 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 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 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 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