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一中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黄冈市一中2020届高三6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黄州区一中 2020 届高三年级六月模拟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 15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 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都市化进程在深刻改变与重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同时,也为当代中国美学带 来了新的课题, 提供了新的学术生长空间。都市化进程使当代人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活动发生 了巨大变化,应对这一来自理 论与实践两大方面的挑战,是中国美学的重要使命。 都市化进程给中国美学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以审美对象为例——审美对象即人与世 界的一切审美 现象和审美活动——古典美学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大自然与乡村,中国古代的田 园诗是这方面最典范的创造; 现代美学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反思、批判工业化及其对古典精神 世界的异化,这集中体现在西方现代哲学美 学思潮与现代派文学艺术对现代人类异化困境的 深刻揭示上。与此不同,当代都市社会与都市生活中出现 了大量的新型精神文化消费品与审 美实践活动,如超级市场、广告文化、模特文化、汽车文化、选秀文化、 景观设计等,即使 作为美学最直接、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与其传统形态相比也发生了重要的 变迁, 并具体再现于以物质和肉体消费为中心的大众文化话语与影像上。 都市化进程给中国美学带来的影响推动了都市美学的理论研究,以当代都市社会中的精 神文化消费生态、审美文化及文学艺术为基本研究对象而构建的都市美学的理论研究具有重 要意义,也是当下一项亟待 开展的研究。在都市美学的研究中,当代中国美学的学术转型与 理论创新是关键。 与以和谐为最高理想的古典美学、以反抗资本主义文明异化为主题的现代美学相比,都 - 2 - 市美学的一些 审美活动与都市人日益膨胀的感性欲望和物质消费冲动互相纠缠在一起,并在 当下经常成为古典美学和现 代美学"审判"乃至''辱骂'‘的对象。当下有两种倾向值得关注: 一是以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资源为背景 对都市审美现实进行“审判"与“辱骂";二是部分现 代美学研究者以“怎么都行”和“放任自流”的态 度对待都市审美意识存在的某些混乱现 象。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回避了美学对当代都市审美问题应负的责任。 在这种状况下,以“都市化进程”为现实背景、以“都市文化研究”为学术语境,来探 讨都市美学既有框 架的改造与当代形态的建构可以说正在变得日益迫切。具体来说,只有在 性质、对象、范围、理论框架、范畴体系、价值理念等基本层面上,对作为中国美学“当代 形态与当代问题”的都市美学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系统的研究,才能为一些过度娱乐化、欲望 化的都市审美活动提供理性的评价观念与认识工具,并实现 美学作为人的自由与解放之学的 当代意义。 与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这两种话语特征及态度截然不同,都市美学的主要理论任务有二。 首先,由于 部分主体的想象力与个性在都市社会中正走向越来越严重的异化与沉沦的道路, 因而它的一个重要的批判 任务是如何拯救人性中固有的审美想象力与艺术创造力的诗性智 慧机能;其次,由于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 传统的影响及其对都市审美经验的隔膜与敌视,因 而它的另一个同等重要的启蒙任务是如何培养出当代个 体生命健康的都市审美趣味与审美 判断力。 (选编自刘士林《都市化与中国美学的当代发展》)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都市化进程影响了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也为中国美学提供了机遇并提出了挑战。 B. 现代美学不再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而是反思、批判工业化及其对古典精神世界的异化。 C. 在都市化背景下,美学岀现了新的审美对象,而文学艺术依旧是美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 D. 都市美学的主要理论任务包括批判任务与启蒙任务,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但具有同等重要 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审美对象为例,论证了都市化进程给中国美学带来了多方 面的影响。 B. 第四段分析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在对待都市美学审美问题上的局限性,论证了都市美学研 究的迫切性。 C. 文章从两个方面对都市美学理论研究进行了阐述,在具体阐述第二个方面的观点时釆用了 - 3 - 并列式结构。 D. 文章以都市化进程为背景,立足于当代都市美学的现状,重点论述了都市美学的现实意义 与发展前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好声音”“新丝路模特大赛”等选秀节目可以作为都市美学的研究对象,陶渊明的 代表作可以 作为古典美学的研究对象。 B. 与现代美学和古典美学的审美对象相比,当代都市美学的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远不如它们 高雅、健康 和具有创造力。 C. 由于一些都市美学的审美活动与感性欲望、物质消费冲动互相纠缠,因而都市美学在当下 常成为被“审 判”与“辱骂”的对象。 D. 只要在各个基本层面对都市美学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系统的研究,就能为其审美活动提供理 性的评价观 念与认识工具。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 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 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B 项,“现代美学不再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错误,原文第②段只是说古典美学的主要审美对 象是大自然、乡村,没有指岀现代美学是否存在大自然这个审美对象,所以不存在现代美学 “不再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的说法。 故选 B。 【2 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 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 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 项,“发展前景”不是文章重点论述的内容。结合“都市化进程给中国美学带来的影响是多 方面的”“都市化进程给中国美学带来的影响推动了都市美学的理论研究”“都市美学的主 要理论任务有二”等句子可知,文章重点论述的是都市美学的现实意义。 故选 D。 - 4 -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 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 为正确项。 B 项,“当代都市美学的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远不如它们高雅、健康 和具有创造力”推断错 误,原文第 2 段有“古典美学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大自然与乡村,中国古代的田园诗是这方面 最典范的创造; 现代美学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反思、批判工业化及其对古典精神世界的异化”, 文章论述两者之间的审美对象有不同,而没有评价价值的高低; C 项,“由于……因而”错误,强加因果,原文在第 4 段“都市美学的一些 审美活动与都市 人日益膨胀的感性欲望和物质消费冲动互相纠缠在一起,并在当下经常成为古典美学和现 代 美学‘审判’乃至‘辱骂’的对象”,可见二者为并列关系; D 项,“只要……就”逻辑关系错误,原文第四段是“只有……才……”的必要条件。 故选 A。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 (※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 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 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 性,望同学们认真甄别。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3 月 18 日,化湿败毒颗粒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复的首个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临床批件。中 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说:“与化生药物研发流程不同,化湿败毒颗粒直接来自临床,是‘边 救治、边总结、边优化'逐步形成的。化湿败毒颗粒能抗击病毒,消除炎症,在新冠病人救治 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全世界应对新冠肺炎重大事件的特殊时期,化湿败毒颗粒临床试验批件,传承与发扬 中医药防治疫病经验理论,用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携编自严玉洁《首个治疗新冠肺炎中药临批件通过》,中国日报网 2020 年 3 月 19 日) 材料二: 知名健康节目《奥兹医生秀》的主持人奥兹说:“中国为世界贡献了许多财富。中医药 - 5 - 是其中之一。比如西医没有办法回答我们‘为什么人会感到疲倦',中医可以给出一些答案。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人体所感也与之有关。 奥兹认为,中医药应进一步重视药理研究。揭开“神秘面纱”,让公众更好理解。 2019 年 5 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 首次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外感病、脏腑证等中医病证名称,成为国际疾病“通 用语言”,这让奥兹也感到非常振奋。他说:“中医药已经迎来走向世界的最好时机。” (携编自孙亚慧《“中医药迎来走向世界最好时机”》,《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 年 1 月 14 日) 材料三: 第十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布达佩斯举行,来自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800 名代表齐聚 一堂。 匈牙利国会副主席亨德·乔鲍表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非常睿智,值得世界学习。 在产品展区,一批先进的中医脉诊仪、舌诊仪等信息化、智能化产品吸引了大批参观者。 而在大会的工作坊中,乏欧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马赞提正在演示针灸治疗。“针灸是中 国送给世界的神奇礼物,”马赞提一边讲解,一边分享自己在意大利的工作感受,30 余年间, 他接待了上万名患者,“针灸不仅减轻了疼痛,还有效避免了长期服用止痛药的副作用。” 德国第一家中医院的负责人施道丁格尔对此深表认同。“中西医结合的疗效一次次给我 们惊喜,中西医可以相互配合,更好地造福人类。” “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才能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世界中医 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桑滨生说,“中医药‘走出去’前景光明,但还存在文化、法规等多重 困难。实现中医药教学、诊疗等全流程的规范化,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 到 2020 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将基本形成,中医药将为促进人类健 康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于洋《造福人类,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人民日报》2019 年 11 月 19 日 材料四: 诞生于中华大地的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卓越贡献,它凝注在中华儿女的血 液之中,成为跨地域、跨文化交流的载体,也为世界人民的健康和文明交往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代,进一步对外阐释、传播好中医药文化,不但是中医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更 好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价值观、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中医药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悬壶济世”等理念,渗透着国人与自然、与社 - 6 - 会的和谐共处之道。其“治未病”的医学思想,贯穿着中国人对于小到人体各脏器间、大到 天地草木间的整体性思维,体现着以和为贵、顺应环境、协作共赢的精神禀赋。中医药文化 凝聚、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和生命观,是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抓手。 目前,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依然存在,需要世界各国协力攻克, 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纽带作用,如扩大和创新传播方式, 借助携手培育中医药人才、开办中医学院、搭建体验平台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 文化中崇尚自然、崇和向善的文化理念以及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合作精神。 在多元文化交织共生的时代,文化有融合,也有冲突.但对话和交流无疑是最佳渠道。特 別是在应对疾游、获取健康这一人类其网课题前,弘扬中医药文化绝不是与西医对抗,而是 以 中医药文化为纽带。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流经验.其享成就.让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责遗 产更 好地造福世界人民。 (摘编自秦毅《让中医药文化路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文化报》2019 年 11 月 1 日) 4. 下列关于“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的精神属性,依托于中医药并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 B. 中医药文化渗透着国人的和谐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与生命观。 C. 中医药文化可以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从而构建世界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 D. 中医药文化的闸释传播,既是发展中医药的需求,也是造福世界的举措。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化湿败毒颗粒在救治新冠病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医药防疫经验理论的结晶,是可以 助力于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B. 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不仅纳入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章节,还采用外感病、脏腑证 等中医名称,使之成为国际疾病“通用语言”。 C. 西医并不能回答所有问题,比如它不能解释“人为什么会感到疲倦” ,而中医可以;西 医也不能消除所有病痛,而中医可以帮助缓解。 D. 可以预见,随着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的逐步形成,中医和西医的交流会 进一步深入,世界医学的发展会进一步提升。 6. 请结合材料,谈一谈中医药走向世界如何“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答案】4. C 5. C 6. ①守正:坚守中医药“治未病”、“阴阳平衡”、直接来自临床等思想、观念、方法;② - 7 - 创新:进一步重视药理研究,实现教学、诊疗等全流程规范化,融入现代高新科技;③守正 为创新之基,创新是守正之义,交流中西经验,共享医学成就,造福世界人民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概念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 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题干, 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 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 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C 项,“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从而构建世界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错误,原文材料四表述为“需 要……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纽带作用……让更多的人了 解中国传统文化……,两者没有“从而”的逻辑关系。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 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 项,“而中医可以”错误,原文材料二表述为“中医可以给出一些答案……人体所感也与之 有关”,“可以”表述绝对化,于文无据。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 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 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 作答。材料三,“匈牙利国会副主席亨德•乔鲍表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非常睿智,值得 世界学习”,材料四“中医药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悬壶济世’等理念,渗透着 国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之道”,可知是守正,坚守中医药“治未病”“阴阳平衡”, 直接来自临床等思想、观念、方法;材料二,“奥兹认为,中医药应进一步重视药理研究”, 材料三“中医药‘走出去’前景光明,但还存在文化、法规等多重困难。实现中医药教学、 诊疗等全流程的规范化,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在产品展区,一批先进的中医脉诊仪、舌 - 8 - 诊仪等信息化、智能化产品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可知是创新,进一步重视药理研究,实现 教学、诊疗等全流程规范化,融入现代高新科技;材料四,“弘扬中医药文化绝不是与西医 对抗,而是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流经验。其享成就。让中国传统 文化的宝责遗产更 好地造福世界人民”,可知守正为创新之基,创新是守正之义,交流中西 经验,共享医学成就,造福世界人民。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 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 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 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 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 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伯乐(节选) 萧红 一个说: “到了汉口,你应该买块膏药贴上。” 一个说: “到了汉口,你应该买瓶虎骨酒喝了。” 大概这船,用不了一个钟头,就可以靠岸的。但是人们都不怎么高兴,人们的嘴里都在 嘟嘟着。 有的说: “这样的船,就不该载客。” 有的说: “这样的破船,还不如老水牛,还要船票钱…… 另一个接着说:“不但要船票钱,好嘛!船底一朝天还带要命的。” 在舱里的船老板,听到他们嚷嚷好些时候了,最后,他听到他们越嚷嚷越不像话了,且 - 9 - 有牵涉到这船要出乱子的话。船老板就把头从舱底的小扶梯间探了出来。开初他静静听了一 会,而后他发表了一篇演说: “咱们是用木船的国家呀!咱们只配用木船。现在有了汽船了,虽然不好,但总算是汽船 呀!虽然说是太慢,但总比木船快呀!诸位不要凭感情用事,要拍一拍良心,人总是有良心的。 吹毛求疵,那是奸徒之辈。在我全国上下一心抗敌的时候,不怕任何艰苦,有钱出钱,有力 出力,这才是我伟大中华民族的精神,才配做黄帝的子孙。” 船老板的演说,演完了,把头缩回去了,刚刚下到了舱底。 刚睡醒的马伯乐瞪着通红的眼睛问着: “什么事?” 船老板把两手指放在自己的鼻子尖上,笑得端着肩膀缩着脖,说: “我两千块钱兑过来的这小破船,我保了八千块钱的险呢。这船翻了,我去领保险费。 这船不翻,跑一趟就对付二三百……老弟,你说够本不够本……” 船老板还在马伯乐的肩膀上拍了一下。 马伯乐本来要骂一声“真他妈的中国人”,但经过一拍,他觉得老板是非常看得起他, 于是他觉得船老板这人是多么坦白呀!是一个非常正大光明的敢做敢为的有什么就说什么的 一个天真的人。于是马伯乐就问: “是哪一家保险公司呢?像这样的船,保险公司肯保吗?” “通融啦!中国的事,一通融还有不行的吗?”船老板说得高兴了,于是又拍着马伯乐的 肩膀,甜蜜蜜地自信地说:“中国无论什么事,一通融是没有不行的哪,老弟!” 正说得热闹之间,马伯乐太太来了,她抱着小雅格,牵着约瑟,从小扶梯上扑扑腾腾地 走下来了。走下来一听,他们正谈着这船的问题。 太太是很胆小的,坐火车就怕车出轨,乘船最忌讳船翻。但船老板说完之后,却很冷静 的,似乎把生命置之度外了。她向马伯乐说: “保罗,你看看人家,人家有两千块钱,一转眼就能够赚两万……你就不会也买这样一 条便宜的船,也去保了险。不翻,一趟就是二三百,翻了就去领保险费。” 马伯乐说: “这是良心问题。” 太太说: “什么良心问题?” 马伯乐说: - 10 - “船翻了不淹死人吗?” 太太说: “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逃起难来还怕死吗?” 船老板在一边溜着缝说: “说得对呀,买一只船做做好事,多救几条命也是应该的。” 马伯乐转转通红的眼睛说: “也是!” 这时候在甲板上又有些人在骂着,在说着疙疸话。船老板越听越不入耳,又从扶梯上去, 又要发表谈话。 这时候有几位伤兵弟兄,就首先招呼着说: “听老板发表演说啦!” 于是果然展开了一个很肃静的场面。老板第一句就说: “我为的什么?”而后很沉静他说了第二句,“诸位是为的逃难,是想要从危险的地方逃 到安全的地方去。而我呢,南京一趟,汉口一趟,我是为的什么?我是为的诸位呀!换句话说, 我就是为的我们的国家民族,若不然,我们何必非干这行子不可呢?就说我这只船吧,载点别 的什么货物不行吗?难道不载客人就烂到家里了吗?不过就是这样,在国难的时候,有一分力 量就要尽一分力量,有枪的上前线,没枪的在后方工作。大家在逃难的时候,忍耐着一点, 也就过去了,说三道四,于事无补,白起摩擦,那是汉奸行为。人要有良心,不然我为的什 么?” 船老板一边说着,一边拍着胸脯,凛然一股正气,把船上所有的人都说服了,说得个个 目瞪口呆,有的感动得悲从中来,含着两泡眼泪,说: “中国亡不了……” 听了船老板这样反复的坚强的宣言,人们都非常感动。至于这船的“破”,这船的“慢”, 那些小节目,人们早抛开了,只是向着中国整个的远大的前程迈进着。 这时候,大江上的波浪一个跟着一个滚来,翻着白花,冒着白沫,撞击着船头。从正面 望去,这江也望不到尽头,那遥远的地方也是一样起着白烟,那白色的烟雾,也是沉默不语 的。它已经拟定了,假若来了“难船”,它非吞没了它不可。 1941 年 1 月(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的场景描写,生动直接,既让读者可以快速地进入故事设定的情境之中,也表现 - 11 - 了船上旅客的辛苦和不满。 B. “良心”一词在人物对话中多次出现,有的是本心流露,有的虛情假意,其中马伯乐说:“这 是良心问题”属于前者。 C. 小说节选部分将主要情节安排在一艘逃难的破船上,情节紧凑集中,一波三折,随着矛盾 的缓和活画出一幅众生相。 D. 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是一幅迷茫静寂的画面,有象征意味,“它非吞没了它不可”暗含绝 望,暗示人们的不幸命运。 8. 本文语言描写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有人评论说萧红的这部作品写出了当时大众的国民性,请结合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 【答案】7. D 8. ①文章大量运用对话描写,有利于推进故事情节,展现人物个性。②船 老板大段的演讲,符合他看似正义凛然,实则虚伪无耻的人物特征,使其形象更鲜明。③文 中语言描写大多具有幽默讽刺的艺术效果,如“听老板发表演说啦!”“人要有良心,不然我 为的什么?” 9. ①船老板:正气凛然的表演之下却是利欲熏心的猥琐,发国难财还要给自己戴一顶爱国的 “帽子”,表里不一,自私虚伪。 马伯乐:遇事时在本能上有未泯的良知,但人云亦云,冷漠逃避。 马伯乐太太:凡事胆小但利益面前却冷漠贪婪,自私自利。 乘船众人: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会不满、抱怨,但极易被愚弄、蒙骗。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 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 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 得出正确结论。 D 项,“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是一幅迷茫静寂的画面”说法错误。“静寂”不恰当,结合“这 时候,大江上的波浪一个跟着一个滚来,翻着白花,冒着白沫,撞击着船头”分析可知,小 说结尾的景物描写的是迷茫而又暗涛汹涌的画面。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思路:找角度——扣内容,析效 - 12 - 果——剖感情。常见角度:1.从表现手法(写景写人写物及抒情)、修辞(比喻、拟人、夸张、 对偶、借代等)、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2.从句式的角度:长短句的交错运 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3.从词语 使用的角度:例如动词的作用,形容词的作用,副词的作用,数词的作用,叠词的作用等等。 4. 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 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 份等。本题题干“本文语言描写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结合“一个说:‘到了 汉口,你应该买块膏药贴上。’一个说:‘到了汉口,你应该买瓶虎骨酒喝了。’”分析可 知,文章大量运用对话描写,有利于推进故事情节,展现人物个性。结合“‘咱们是用木船 的国家呀!咱们只配用木船。现在有了汽船了,虽然不好,但总算是汽船呀!虽然说是太慢, 但总比木船快呀!诸位不要凭感情用事,要拍一拍良心,人总是有良心的。吹毛求疵,那是奸 徒之辈。在我全国上下一心抗敌的时候,不怕任何艰苦,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才是我伟 大中华民族的精神,才配做黄帝的子孙。’”“‘我两千块钱兑过来的这小破船,我保了八 千块钱的险呢。这船翻了,我去领保险费。这船不翻,跑一趟就对付二三百……老弟,你说 够本不够本……’”分析可知,船老板大段的演讲,符合他看似正义凛然,实则虚伪无耻的 人物特征,使其形象更鲜明。结合“听老板发表演说啦”“人要有良心,不然我为的什么” 分析可知,文中语言描写大多具有幽默讽刺的艺术效果。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中的人物形象。人物塑造的写作方法包括两个方面,直接刻画和间接刻画。直接 刻画是指对人物的外貌(肖像、衣着)、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直接描写以表现人物特征; 间接刻画更多的是通过环境描写与他人的言行来体现、烘托、反衬人物的性格命运。可以先 到文中找到丁向东的言行举止,再分析从中体现出的性格特点。本题题干“有人评论说萧红 的这部作品写出了当时大众的国民性,请结合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分析”,作答本题,首先要 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分析。结合“‘咱们是用木船的 国家呀!咱们只配用木船。现在有了汽船了,虽然不好,但总算是汽船呀!虽然说是太慢,但 总比木船快呀!诸位不要凭感情用事,要拍一拍良心,人总是有良心的。吹毛求疵,那是奸徒 之辈。在我全国上下一心抗敌的时候,不怕任何艰苦,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才是我伟大 中华民族的精神,才配做黄帝的子孙。’”“‘我两千块钱兑过来的这小破船,我保了八千 块钱的险呢。这船翻了,我去领保险费。这船不翻,跑一趟就对付二三百……老弟,你说够 本不够本……’”分析可知,船老板表里不一,自私虚伪,正气凛然的表演之下却是利欲熏 - 13 - 心的猥琐,发国难财还要给自己戴一顶爱国的“帽子”。结合“‘保罗,你看看人家,人家 有两千块钱,一转眼就能够赚两万……你就不会也买这样一条便宜的船,也去保了险。不翻, 一趟就是二三百,翻了就去领保险费。’”“马伯乐说:‘这是良心问题。’”分析可知, 马伯乐遇事时在本能上有未泯的良知,但人云亦云,冷漠逃避。结合“太太是很胆小的,坐 火车就怕车出轨,乘船最忌讳船翻。但船老板说完之后,却很冷静的,似乎把生命置之度外 了。她向马伯乐说:‘保罗,你看看人家,人家有两千块钱,一转眼就能够赚两万……你就 不会也买这样一条便宜的船,也去保了险。不翻,一趟就是二三百,翻了就去领保险费。’” 分析可知,马伯乐太太凡事胆小但利益面前却冷漠贪婪,自私自利。结合“大概这船,用不 了一个钟头,就可以靠岸的。但是人们都不怎么高兴,人们的嘴里都在嘟嘟着”“有的说: ‘这样的船,就不该载客。’有的说:‘这样的破船,还不如老水牛,还要船票钱……’另 一个接着说:‘不但要船票钱,好嘛!船底一朝天还带要命的。’”“听了船老板这样反复的 坚强的宣言,人们都非常感动。至于这船的‘破’这船的‘慢’,那些小节目,人们早抛开 了,只是向着中国整个的远大的前程迈进着”分析可知,乘船众人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会不 满、抱怨,但极易被愚弄、蒙骗。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 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 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 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耿恭字伯宗,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①,请 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破降之。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② 部金蒲城。 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会显宗崩., 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 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衣屦穿决,形容枯槁。恭与士推 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 “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 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 - 14 - 真可畏也!”遂解去。 明年,迁.长水校尉。其秋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 骑将军马防讨西羌恭屯袍罕数与羌接战。明年秋,烧当羌降,防还京师,恭留击诸未服者, 首虏千余人,获牛、羊四万余头,勒姐、烧何羌等十三种数万人,皆诣恭降。初,恭出陇西, 上言:“故安丰侯窦融昔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 三军。宜奉大使,镇抚凉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由是大忤于防。及防还, 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 坐征下狱,免官归本郡,卒于家。 (《后汉书·耿弇传附耿恭》,有删节) 【注】①车师,古西域国名,与下文“疏勒”同属西域都护府。②后王,即国王。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秋/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 羌/恭屯袍罕/数与羌接战/ B. 其秋/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 羌/恭屯袍罕数/与羌接战/ C. 其秋/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 羌/恭屯袍罕/数与羌接战/ D. 其秋/陇西羌反/恭上疏言方略/诏召入问状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 羌/恭屯袍罕/数与羌接战/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是古代重要的军职,汉武帝时置大司马;隋唐以后,司马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B. 崩是指帝王或王后死去,周代称诸侯死为薨,士人死称为不禄,卿大夫死称为卒。 C. 迁,古代指官职的升迁、改任或降职。“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中的“再 迁”指第二次升迁。 D. 大鸿胪是中国古代朝廷掌管诸侯及藩属国事务的官职,秦及汉初为九卿之一。 12.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耿恭忠诚勇敢,不受名利诱惑。匈奴派人许以高官、美女招降他,耿恭把毒药涂到箭头上, 借着暴风骤雨,耿恭率领将士杀伤很多敌人。 B. 耿恭为国建言,却遭无端弹劾。耿恭曾上书朝廷令车骑将军马防驻防汉阳,坐镇安抚凉州, 这违忤了马防的心意。耿恭后被弹劾下狱审治。 C. 耿恭战功卓著,降者数以万计。他作为副将出征西羌,马防还京后,耿恭歼敌千余人,几 - 15 - 万人都到耿恭军中投降。 D. 耿恭为人正直,坚守节操道义。耿恭与士兵真诚相待,同患难共生死:作战勇猛,不惜牺 牲生命;坚持正义,不怕冒犯权贵。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2)及防还,监营谒者李谭承旨奏恭不忧军事,被诏怨望。 【答案】10. A 11. C 12. B 13. (1)过了几个月,粮食吃光了,陷入窘迫的境地,就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和弦筋。 衣服破烂,形体容颜憔悴不堪。 (2)等到马防回京,监营谒者李谭按照马防的意思劾奏耿恭,说他不以国事为忧,接到出征 诏书时有埋怨之辞色。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 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 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句意为:同年秋天,金城、陇西羌叛汉。耿恭上表陈述方法谋略,皇帝下诏召他入宫咨询。 于是派他率领五校(越骑、屯骑、步兵、长水、射声)士卒三千人,作为车骑将军马防的副 将出征西羌。耿恭驻军袍罕,多次与敌作战。 “诏”的主语应该是“皇帝”,前面句子主语为“耿恭”,“诏”前应断开,排除 C 项;“乃” 为连词,于是、就,连接前后两个句子,“乃”前应该断开,排除 D 项;“数”是多次的意 思,修饰“战”,前面不应断开,排除 B 项。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 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 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 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 项,“‘再迁’指第二次升迁”理解错误。“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意为:任命他做郎 中,后来又提升为太史令。此处“再迁”应指“两次迁升”。 - 16 - 故选 C。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对读选项和 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B 项,“令车骑将军马防驻防汉阳,坐镇安抚凉州”分析错误。依据原文“故安丰侯窦融昔 在西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其子孙:前击白山,功冠三军。宜奉大使,镇抚凉 部。令车骑将军防屯军汉阳,以为威重”可知,耿恭上书建议窦固“坐镇安抚凉州”,而不 是建议马防“坐镇安抚凉州”。 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 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 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 实。 (1)中,“穷困”,陷入窘迫的境地;“穿决”,缺损、破裂;“形容”,形体容颜。 (2)中,“承旨”,按照;“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忧;“怨望”,埋怨、怨 恨、心怀不满。 【点睛】参考译文: 耿恭字伯宗,从小就死了父亲。他为人慷慨,多有远大的谋略,具备将帅的才能。永平 十七年冬季,骑都尉刘张带兵去攻打车师国,请耿恭担任他的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一起打 败了车师国并使他们投降。(朝廷)开始设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于是任命耿恭为戊己校尉, 屯驻在车师国后王部的金蒲城。 第二年三月,匈奴北单于派遣左鹿蠡王两万骑兵攻打车师。最终打败并杀了车师后王安 得,接着进攻金蒲城。正巧这时显宗皇帝去世,救兵没有来到,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 一起攻打耿恭,耿恭激励士卒打退了他们。车师后王夫人的祖辈是汉人,因而常悄悄地给耿 恭通报敌人军情,并私下供给汉军粮饷。过了几个月,城中粮食吃光了,陷入窘迫的境地, 就煮铠甲弓弩,吃上面的皮革和弦筋。衣服破烂,形体容颜憔悴不堪。耿恭一向与将士们坦 诚相待,同生共死,所以大家都无二心,但是人却不断地死去,只剩下几十人。匈奴单于探 知耿恭已陷入困境,一心要招降他。就派人来诱降耿恭说:“如果投降的话,当封你为白屋 王,并且配美女给你做妻子。”耿恭登上城墙拼搏作战,他把毒药涂到箭头上,于是拉开强 - 17 - 弓射出毒箭,中了箭的匈奴兵,看着创口都溃烂了,于是大惊失色。恰巧这时刮起了暴风, 下起了大雨,耿恭趁着风雨反击匈奴,杀伤了很多敌人。匈奴人很震惊害怕,相互传说道: “汉兵真是神人啊,太可怕了!”于是解兵离去了。 第二年,耿恭任长水校尉。同年秋天,金城、陇西羌叛汉。耿恭上表陈述方法谋略,皇 帝下诏召他入宫咨询。于是派他率领五校(越骑、屯骑、步兵、长水、射声)士卒三千人,作 为车骑将军马防的副将出征西羌。耿恭驻军袍罕,多次与敌作战。第二年秋天,烧当羌(西羌 之一支)投降,马防还京师,耿恭留驻攻打尚未平服者,歼敌千余人,获牛、羊四万多头,勒 姐、烧河羌等十三种羌几万人,都到耿恭军中投降。当初,耿恭出陇西时,曾上书朝廷,说: “故安丰侯窦融昔在凉州,甚得羌胡腹心。今大鸿胪固(即窦固),即其子孙。前时窦固出兵 天山,战功卓著,为全军之冠,适宜赐予大使职任,坐镇安抚凉州。可令车骑将军马防驻防 汉阳,作为重要的威慑力量。”由于这个建议违忤了马防的心意。等到马防回京,监营谒者 李谭按照马防的意思劾奏耿恭,说他不以国事为忧,接到出征诏书时有埋怨之辞色。(因此) 获罪被朝廷征召回京,把他下狱审治,后来,免除他的官职,责令他还归本郡。不久,耿恭 死于家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渡易水 陈子龙①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塞上曲 戴叔伦②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③。 【注释】①陈子龙:明末人,当时建州女真已多次打败明军,对明王朝虎视眈眈。②戴叔伦: 唐代中期著名诗人。③班超出使西域 30 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 但愿生入玉门关”。 14.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渡易水》是怀古诗,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言近旨远。 B. 《塞上曲》语言质朴,吟咏壮士一去不须还的豪情壮志,语气坚决,很有气势。 C. 两首诗尾句均化用典故,而《塞上曲》反用其意,这是戴叔伦这个唐代诗人基于班超爱国、 思乡精神的升华。 - 18 - D. 两首诗均语言深沉,苍凉悲切,见出诗人激荡的内心情感和饱满的爱国激情。 15. 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作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4. D 15. 相同之处:都表达了清除边患、抵御外侮、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不 同点:①《塞》诗整首诗都洋溢着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表达义无反顾、舍身保国的豪情。 《渡》诗则由易水故事,抒发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慨。②《渡》诗后两句对比, 写物是人非,表达对国家危机四伏、强敌虎视眈眈的担忧,忧国伤时。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 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 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 项,“两首诗均语言深沉,苍凉悲切”错误,《塞上曲》通俗明晓,并不“深沉”,壮怀激 烈,并不“苍凉悲切”。D 错误。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比较鉴赏诗歌基调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 分析作者的心情;其次根据诗歌的类型,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还要结合全诗内容,分析 诗歌主旨,进行恰当的鉴赏。 相同之处:从诗歌的情感方面,都表达了清除边患、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渡》诗以并刀夜 鸣,写出报国志向,诗人途经“燕赵”旧地,想起荆轲,渴望效命疆场;《塞》诗写大唐军队 敢叫胡儿有来无回,士兵们以身报国,表达了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 不同之处:《渡》诗隐含忧国伤时之情,而《塞》诗昂扬向上。 《渡》诗后两句与前两句进行对比,感叹物是人非,山河破碎。抒情二句:“易水潺潺云草 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情因景生,忧世忧时之情由所见易水景象引出。诗人借易水兴感, 显然是为了说明那些统治者醉生梦死,意志消沉,一味宴安享乐,早就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可怜”一词,仿佛是为荆卿惋惜,其实,是为了抒发那种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愤懑。在 荆轲活着的年代,对强敌的怒火,可以“指冠”,可以“嗔目”;诗人却只能用“可怜”来 表达英雄失路的悲哀,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由易水故事,想到目前女真入侵,国家危机四 伏,却无英雄挺身救国,触动胸中浓郁的懊丧与失望,从而产生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 - 19 - 的愤慨。 《塞》诗中“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候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 30 多年,老时思归 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 30 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 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 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 “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是了。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 好的,义无返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总觉得不是那么太近人情。知道 了这个典故,全诗也就没啥费解的了。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 而后就是方才说过的那个典故,不回玉门关了,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 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 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 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 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 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穷其一生追求美政,在《离骚》中说虽然人各有所乐,但“________”, 即使粉 身碎骨也不改变,“______”。 (2)“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 ______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3)我国历代文人中大多数都具有忠君爱国的情怀,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 _______”就写了将士为报答君恩,甘愿血战到死的决心。 【答案】 (1). (1)余独好修以为常 (2). 岂余心之可惩 (3). (2) 冰泉冷涩弦 凝绝 (4). 凝绝不通声暂歇 (5). (3) 报君黄金台上意 (6). 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 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 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惩”“凝”“暂”“携”。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20 -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们在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里深情品味中华文化的醇香, ( )。端午节与中秋节、春节一样,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它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心中“长 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国忧民情怀;是苏东坡眼中“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 挂绿云鬓”的幸福观;是老人们手中的粽子叶,是小孩们项间悬挂的幸运石。家国情怀与民 族精神 ,风土民情与传统民 俗 。传统文化就这样丝丝缕缕浸入人们心田,融入 民族性格。 中国文化向来讲究 ,在历史长河的荡涤中获得 更大张力。恰如清明节从慎终追远的情愫中走来,融入绿色祭扫、踏青远足等内容;至若端 午节,丰富的现代化、信息化载体为其注入现代气质,使其可玩可嚼、可观可赏、可思可想。 正是循着这些不断创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从少儿捧 读《离骚》《天问》,到荆楚碧水龙舟竞速,再到“端午文化”走向国际舞台,你会发现,时 光流转, ,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 标识从未变换。 17. 下列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家国情怀思接千古,前行的力量在其中积蓄 B. 前行的力量也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 C. 也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前行的力量 D. 也在积蓄前行的力量,从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之中 18.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水乳交融 相得益彰 包罗万象 物是人非 B. 水乳交融 交相辉映 兼容并蓄 物换星移 C. 浑然天成 相得益彰 包罗万象 物换星移 D. 浑然天成 交相辉映 兼容并蓄 物是人非 19.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B. 人们正是循着这些不断创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C. 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D. 人们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得以绵远流传。 【答案】17. C 18. B 19. A - 21 -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 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本题中,根据前文 可知,括号中的内容承接前文,讲人们在端午节的收获,即“品味中华文化的远香”“积蓄 前行的力量”,据此可知,括号中的句子的主语应是“人们”,“人们”承前省略,据此排 除 A 项、B 项;对比 C 项、D 项,C 项的句式与前文保持一致,更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所以 C 项更合适。 故选 C 。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 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本题中, 水乳交融:形容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浑然天成:形容诗作、文章的结构严谨自然, 或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能、品德完美自然。句中形容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 的关系,应用“水乳交融”。 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 自的好处。由上文“风土民情与传统民俗”可知,应用“交相辉映”。 兼容并蓄: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结 合下文可知,用“兼容并蓄”更符合语境。 物换星移: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指节令变化,时间推移。物是人非:景物依 旧,而人的情况却完全不同了,多用来表示对故人的怀念或对世事变化的慨叹。句中形容时 间推移,应用“物换星移”。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 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 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画线句中存在两处错误:“不断创新、植根传统”语序不当,可 改为“植根传统、不断创新”;介词滥用造成主语残缺,应删除“使”。 B 项,第二处错误未修改; C 项,第一处错误未修改; - 22 - D 项,中途易辙,应删除“人们”。 故选 A。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 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 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 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 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 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 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水果和蔬菜都含有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等营养,但①_____。蔬菜尤其是 深色蔬菜,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含量都高于水果,因此水果不 能代替蔬莱;②_______ 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有机酸、芳香物质比新鲜蔬菜多,且食用方 便、不需烹调加热,营养成分不会因烹调而受损。维生素补充剂不能代替水果和蔬菜,维生 素 C 片营养过于单一,即使是复合维生素片,③_______各种水果加工制 品如果汁、水果罐 头、果脯、干果等,营养价值也不能与水果相提并论。 【答案】 (1). 两者营养价值优势不同 (2). 蔬菜也无法代替水果 (3). 营养还是 不如水果和蔬菜全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要准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 文段的主旨,因为文段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围绕主旨表达展开的。重点则是瞻前顾后,前勾后 连,灵活推断。根据横线前的“但”,表明与前一句构成转折关系,又根据后文的分号看出 第一个横线处是总领句,应填“两者营养价值优势不同”之类的句子。根据分号可以判断第 二个横线处应填与分号前的句子相对应的中心句,应填“蔬菜也无法替代水果”之类的句子。 根据前文“维生素 C 片营养过于单一”及关联词“即使”,再根据后文“营养价值也不能与 水果相提并论”,第三个横线处应填“营养还是不如水果和蔬菜全面”之类的句子。 21.下面是我校老师绘制的一张思维导图,描绘了“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的作用”,请把这 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 - 23 - 【答案】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通过关键词产生连接,促进理解与创新,形成整体认知;它 通过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促进意义学习,建立对书本的知识架构;它通过颜色、图像、 线条有效地刺激大脑,加深读者的记忆和理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解答思维导图类试 题,要分清导图各分支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内在顺序,保持内容的完整性,同时注意字数要 求。题中整本书思维导图式笔记分为整体认知、建立知识架构和有效刺激大脑三个分支,思 路清晰可以依次表述;但在表述每一个分支的形成时要注意结合导图中箭头、括号等标示的 顺序先由细枝再到主干即可。 【点睛】。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世界是一个整体。山火焚烧,破坏的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物种;地震、海啸、蝗虫 袭来,也不仅仅是某一个地区的灾难;病毒横行,跨越五洲四海,侵袭不同肤色的人群。—— 网络文摘 ②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王阳明 ③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合则俱利,分则全伤。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假如 今年九月在中国哈尔滨举办第一届关于世界气候、卫生、安全的综合性大会,各国代表共商 大计,为达成公平而有效的协议而努力,但某国代表却发表了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言论。 (1)作为中方发言人的你,想发表什么样的观点?请写一篇发言稿。 (2)作为一名收看电视转播的中学生,你想反驳某国代表的言论,请写一篇驳论文。 (3)大会结束后,作为一名随行记者,你想写一篇日记,记录今天的所闻所思所感。 - 24 - 要求:以上任务任选其一,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和任务;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同呼吸,共命运 尊敬的各国代表: 大家好!再次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沈阳,我谨代表中方特作如下发言。 约翰·邓恩曾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叫做地球;有一个共 同的名字,叫做人类。 从贝加尔湖畔,到尼罗河边,从密西西比河以东,到多瑙河以西,从珠穆朗玛峰,到安 第斯山脉,从非洲草原,到欧洲平原,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遍及人类的脚步,闪耀人类 的光芒。这是全世界的收获,也是全人类的幸福!但,挑战与危机如影随形,天灾与人祸纷 至沓来。 当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持续上涨,低陆城市岌岌可危时,当山火、地震、海啸云集而 来时,当全球空气和水污染加剧,资源日益枯竭时,当恐怖主义横行,战争与杀戮肆虐泛滥 时……我想,不会有一个国家能幸免于难!而且,如今没有一个国家能独自处理好所有的危 机和挑战,无论是 2008 年的金融危机,还是年初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亦或是此刻全球气候、 卫生、安全等危机重重,紧靠一个或几个国家,妄想解决所有问题,无异于天方夜谭!曾经、 现在乃至未来,应对、解决问题的主体应该是、也必须是所有国家和所有民众! 唇亡齿寒,巢倾卵破。某些国家仍执迷不悟,沉醉于单边主义带来的“财源滚滚”,奉 行所谓的独立和自由,将自己幻化成一座孤岛,妄想着与外界隔离,认为团结一心都是在为 别国谋福利,此举实为无知、短视和倒退!须知,“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亚马逊雨林 中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远隔千里的大洋彼岸可能迎来一场飓风。六大洲在几万年前,也曾 紧紧相连。而联合国的成立,G20 峰会的举办,一带一路的重启等,都是为了让这个美丽的家 园更加团结。在全球化联系如此紧密的今天,一件高端商品的完成需要多个国家的相互协作, 一次未知领域的探索更是需要全世界的通力合作,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世界轻易分割! 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亩林。每个国家既是单独的个体,也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 只有汇入整体的洪流才能拥有更大的发展和更强的力量,这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心。 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兼收并蓄的气度,来消除与他国的隔阂,与世界携手共 进!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分国别,不论肤色,我们都深刻认识到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和紧 - 25 - 迫性。西方伟大的智者拉封丹曾大声疾呼: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所以,我们应 该坚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亚当子孙皆兄弟”!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全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然的手中, 更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唯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写作的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想要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应该阅读材料并要读懂 材料。我们只有在掌握材料的范围、含意后才能进行写作。其次,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要求 考生去发表议论的主题,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种主题。所以,考生可以从命题者给出的 论题里找到中心词,关键语句,防止离题。往往这样的命题材料不止一个,所以要仔细分析 材料间的异同,为写作做好准备。第三,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既然是先“读”后“写”,是 读后有感而发,那么,“读的内容”和“感的内容”要有机地联系起来,开头要引述材料, 后面要针对材料,联系写作任务而写作。就材料的范围而言、就写作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 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说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较辨析,就要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最后,写作任务是什么?一定分析透彻,否则累死也无功。这是一次涉及宏大 主题的写作,考生综合三则材料和提示性话语,并由平日对社会时政的关注,不难推导出,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作文题的写作核心。材料一是说,当灾难来临时,所有国家、所有人 群都会受到影响。材料二则重点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人与人)之间是有机关联的整体。两则 材料既暗示着不同国家、人群之间祸福相依、休戚相关的联系,也暗示着全人类都应该风雨 同舟,生死与共,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材料三则以中国先贤的政 治文化理念,指明建设的方式或具体做法,即以德为先,友善处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 系。可以说,三则材料分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措施之一),共同指向“人类命 运共同体”这一写作的核心。在行文时,最好能适当引用、概述或诠释三则材料的内容,以 更好地从材料出发,得出相关观点。提示性话语中的“全球化”“相互依存”等,则进一步 明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写作内容。在具体写作时,既可以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此为核心进行构思,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具体做法,提出解决措施等,以此构 思成文。题目设置了三个写作任务,并有身份限制。涉及发言稿、驳论文、日记三种不同文 体的写法,既注重文体的具体应用和情境交际,也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参考立意: - 26 - (1)风雨同舟,共克时艰 (2)全球共通,相互依存 (3)“单边主义”可休矣 (4)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素材: (1)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威胁也 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习 近平主席 (2)全球化的红利可期,但“疫情红利”的想法既疯狂,也不现实。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在武 汉发生疫情后,不是想着与中国共同抗疫,而是想着这场疫情,美国如何做到火中取栗,声 称这场疫情有利于美国就业和制造业的回归……在中国全力抗疫的关键时刻,美国政府的冷 嘲热讽与美国民间对华的帮扶热形成了巨大反差,凸显了美国一些政客的冷战思维。这种以 邻为壑的政策不利于全球共同抗疫。美国一些专家严肃指出,“中国为国际社会争取的宝贵 时间白白浪费了”。这场疫情因为美国政府合作精神的欠缺,正在反噬自身,这不能不是这 次抗疫的悲剧。——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李群英 (3)今天,在中国举办的这次世界综合性大会中,我看到了各国的诚意,呵护我们的地球, 联手应对各类世界性难题,已成共识。但遗憾的是,我也看到了一出闹剧,惊讶于某国的无 稽之谈与无理取闹。是的,他们有首屈一指的高端技术,有领先全球的先进武器,还有,那 旁若无人的姿态和藐视一切的神情……我一瞬间错认为,他们可以独挡一面,称霸宇宙,似 乎,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他们为什么就不懂?西方哲人左 伊默所说的“谁要是蔑视周围的人,谁就永远不会是伟大的人”,他们怎么也没听过? (4)在此,我渴求一个充满和平鸽的世界,让它们自由飞翔,传递世界各国团结友爱的信息! 我们,共处在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中,在强大自我的同时,要多伸出援手,去帮助那些饱受天 灾蹂躏、战争摧残和疾病缠身的人,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肤色!中国古代先贤 孔子曾说:“德不孤,必有邻。”让我们联起手,献出自己火热的爱心,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建成、为全人类日后的友好相处而不懈努力,共创一片不被疾病的阴霾与战争的硝烟所侵 染的蓝天,共同勾勒一幅温暖、和平、光明的盛世画卷! (5)世界是一个整体,山火焚烧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国家,一个物种;灾害来袭,受难的不仅 是一个地区,一块空间;病毒肆虐,侵袭的不仅是一种肤色,一个人群。当你之前诋毁我们 的时候,我们才真正体会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已”的必要,谢谢你,为我们树立一个鲜明 - 27 - 的错误形象,引导我们反思自己。 结构层次: 文章以发言稿的形式展开构思,以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先肯定全人类的成 就并提出人类面对的共同危机,再深入论证构建“命运共同体”可有效抵御灾难、解除危机、 让本国变得更加强大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辅之以古今中外众多名人已有的对于人类团结的认 知,最后以呼吁结尾,紧扣标题和文章中心。全文有理有据,用语得体,气势轩昂。 【点睛】写发言稿时注意几点: ①立场观点鲜明。陈述观点、表明态度的发言,宜开门见山,不宜东拉西扯。汇报性的发言, 则要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 ②行文条理清楚。可谈几方面的问题,应安排得有条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 ③语言简洁明快。面向的是听众,最好不用太深奥的词句,运用大众语言。 ④基本写作格式。和演讲稿一样,可以有称谓和结束语,也可以写成一般论述性文章。和演 讲稿一样,不必要在文末署名(在场读给别人听的,可不用署名,写给别人看的书信,则要 有落款)。 - 2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