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练案五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含解析 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练案五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含解析 人教版

练案五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20分)‎ 陆九龄,字子寿。父贺,以学行为里人所宗。九龄幼颖悟端重,稍长,补郡学弟子员。时秦桧当国无道程氏学者九龄独尊其说久之闻新博士学黄老不事礼法慨然叹曰此非吾所愿学也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是时,吏部员外郎许忻有名中朝,退居临川,少所宾接,一见九龄,与语大说,尽以当代文献告之。自是九龄益大肆力于学,翻阅百家,昼夜不倦,悉通阴阳、星历、五行、卜筮之说。性周谨,不肯苟简涉猎。入太学,司业汪应辰举为学录。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桂阳军教授,以亲老道远,改兴国军,未上,会湖南茶寇剽庐陵,声摇旁郡,人心震慑。旧有义社以备寇,郡从众请以九龄主之,门人多不悦。九龄曰:“文事武备,一也。古者有征讨,公卿即为将帅。士而耻此,则豪侠武断者专之矣。”遂领其事,调度屯御皆有法。寇虽不至,而郡县倚以为重。暇则与乡之子弟习射,曰:“是固男子之事也。”岁恶,有剽劫者过其门,必相戒曰:“是家射多命中,无自取死。”及至兴国,九龄不以职闲自佚,益严规矩,肃衣冠,如临大众。不满岁,以继母忧去。服除,调全州教授。未上,得疾。一日晨兴,坐床上与客语,犹以天下学术人才为念。至夕,整襟正卧而卒,年四十九。宝庆二年,特赠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九龄尝继其父志,益修礼学,治家有法。九龄与弟九渊相为师友,和而不同,学者号“二陆”。有来问学者,九龄从容启告,人人自得。或未可与语,则不发。尝曰:“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未必不自悟也。”‎ ‎(节选自《宋史·陆九龄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秦桧当国无道/程氏学者九龄独尊其说/久之/闻新博士学黄老/不事礼法/慨然叹曰/此非吾所愿学也/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 B.时秦桧当国无道/程氏学者九龄独尊其说/久之/闻新博士学黄老/不事礼法/慨然叹曰/此非吾所愿学也/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 C.时秦桧当国/无道程氏学者/九龄独尊其说/久之/闻新博士学黄老/不事礼法/慨然叹曰/此非吾所愿学也/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 D.时秦桧当国/无道程氏学者/九龄独尊/其说久之/闻新博士学黄老/不事礼法/慨然叹曰/此非吾所愿学也/遂归家从父兄/讲学益力/‎ ‎2.(识记文化知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阴阳,指中国古代文明中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并推动其发展变化的两个根本因素。‎ - 8 -‎ B.进士第,指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登进士第就是考中了进士。‎ C.军,唐代指在设兵戍守之地设置的军事机构,宋代则变成行政区划名,与府、州同属于路。‎ D.谥,指旧时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死后,据其生前事迹评定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文中是亲友依其生前行为给出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陆九龄聪颖勤奋,遍学百家之说。他自小聪慧,深受父兄的熏陶,后来得到许忻帮助后,更加发奋攻读,昼夜不知疲倦,因而知识十分渊博。‎ B.陆九龄虽为儒生,但勇担备寇之责。湖南茶寇掠夺庐陵郡,他应众人之求,领导义社布防,调遣屯兵防御有章法,闲时让众人习射,震慑了贼寇。‎ C.陆九龄自律担当,死后享有殊荣。在兴国任上比较闲暇,却并不放任自己,依然衣冠整肃;死前仍牵挂全国的学术人才,死后被追封为朝奉郎、直秘阁。‎ D.陆九龄致力礼学,潜心训导后学。他继承父亲志向,修习礼学,与弟陆九渊以师友相处,相互学习;对前来求学的人,他都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满岁,以继母忧去。服除,调全州教授。未上,得疾。‎ ‎(2)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未必不自悟也。‎ - 8 -‎ ‎5.陆九龄如何讲究方法做到循循善诱?请简要说明。(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20分)‎ 谭纶,字子理,宜黄人。历职方郎中,迁台州知府。纶沉毅知兵。时东南倭患已四年,朝议练乡兵御贼。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倭复由松门、澶湖掠旁六县,进围台州,不克而去。转寇仙居、临海,纶擒斩殆尽。进海道副使,益募浙东良家子教之。倭自象山突台州,纶连破之。加右参政,会忧去。四十二年春再起纶。道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倭屯崎头城,都指挥欧阳深搏战中伏死,倭遂据平海卫,陷政和、寿宁,各扼海道为归计。纶环栅断路,贼不得去,移营渚林。纶自将中军,大破贼,复一府二县。诏加右副都御史。纶以延、建、汀、邵间残破甚,请缓征蠲赋。又考旧制,建水寨五,扼海口,广东境内悉定。纶上疏请复行服,世宗许之。纶练兵事,朝廷倚以办贼,遇警辄调,居官无淹岁。迨南寇略平,而边患方未已。隆庆元年,给事中吴时来请召纶练兵。诏征纶还部,进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纶相度边隘冲缓,道里远近,分蓟镇为十二路,路置一小将,总立三营。诸将以时训练,互为掎角,节制详明。是岁秋,蓟、昌无警。异时调陕西、河间、正定兵防秋,至是悉罢。纶初至,按行塞上,谓将佐曰:“秣马厉兵,角胜负呼吸者,宜于南;坚壁清野,坐制侵轶者,宜于北。”遂筑敌台三千,起居庸至山海,控守要害。纶召入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协理戎政。会台工成,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以功进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协理如故。其冬,予告归。万历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襄敏。‎ ‎(节选自《明史·谭纶传》,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 - 8 -‎ B.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 C.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 D.纶亦练千人/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分数既明/进止齐一未久/即成精锐/倭犯栅浦/纶自将击之/三战三捷/‎ ‎7.(识记文化知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倭,我国古代对日本人的称呼,明代常有日本海盗船到我国沿海武装掠夺,史称“倭寇”。‎ B.中军,古代军制有左、右、中或上、中、下三军,中军为主力,主将在中军指挥发令。‎ C.行服,就是服丧、守孝,尊亲死后,在服满以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D.赠,指皇帝给在位任职的官吏本人或其父祖等授予爵位、官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谭纶沉着刚毅,懂得用兵。他在总督蓟、辽、保定的军务期间,考察研究地形,分路建营,形成掎角之势,确保了蓟、昌地区的稳定。‎ B.谭纶不畏凶险,身先士卒。尽管倭寇伏击了都指挥欧阳深,攻陷多地,但他毫无畏惧,围起栅栏截断其海上退路,亲率军队进攻,收复了失地。‎ C.谭纶仁爱宽厚,体恤民生。他担任右副都御史后,看到延、建、汀、邵地区民生凋敝,十分残破,于是请求朝廷缓征、减免其赋税。‎ D.谭纶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他担任边帅,一方面修筑防备敌人的楼台控制要害地区,另一方面又增招浙江兵士驻守,使边境防备得到增强。‎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纶练兵事,朝廷倚以办贼,遇警辄调,居官无淹岁。‎ ‎(2)秣马厉兵,角胜负呼吸者,宜于南;坚壁清野,坐制侵轶者,宜于北。‎ - 8 -‎ ‎10.文中是如何体现谭纶公而忘家的?试举例说明。(3分)‎ 练案五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1.C 画线句子中“秦桧”是人名,在句中作主语,“当国”是“秦桧”的行为,故“时秦桧当国”后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B两项。再比较C、D两项,“其”是代词,代指上文的“程氏”之学,所以“其说久之”翻译不通,据此可知D项断句错误。‎ ‎2.D D项,“文中是亲友依其生前行为给出的”不正确。文中“宝庆二年,特赠朝奉郎、直秘阁,赐谥文达”的意思是“宝庆二年,朝廷特地赠陆九龄为朝奉郎、直秘阁,赐谥号为文达”,所以文中不是亲友的私谥,而是朝廷赐谥。‎ ‎3.D D项,“对前来求学的人,他都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不正确。由原文“有来问学者,九龄从容启告,人人自得。或未可与语,则不发”可知,有求学的人来咨询,九龄从容地告诉他们,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获取的。有的人没有什么和他交谈的,他就不阐说。不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4.参考答案 (1)不到一年,因为继母去世而离开。服丧期满,调任全州教授。还没上任,就得病了。(2)人的疑惑有时难以用话语争辩,言辞激烈,恰好加固他们的想法;过一会儿,未必不自己明白过来。‎ 解析 - 8 -‎ ‎ 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满岁”,一年;“以”,因为;“继母忧”,继母去世;“服除”,服丧期满;“调”,调任;“上”,上任;“疾”,病。(2)第一个“之”,助词,的;“惑”,疑惑;“以”,介词,用;“难以”,古今异义词,难以用;第二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适”,恰好;“固”,使动用法,使……稳固,可译为“加固”;“其”,代词,他们的;“少需”,过一会儿;“悟”,明白。‎ ‎5.面对求学的人,他等待他们自己主动提问,启发他们自悟其道,不强以为师,不固执己见。‎ 参考译文 陆九龄,字子寿。九龄的父亲陆贺,凭借学问品行被乡里人尊崇。陆九龄年幼时聪颖端庄持重,年纪大了些,补为郡学弟子。当时秦桧把持朝政,没有人讲程氏之学,只有九龄尊崇程氏的学说。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听说新博士学习黄老之术,不遵循礼法,陆九龄感慨叹息说:“这不是我乐意学的。”于是他回到家里,跟着父兄更加努力地讲论问学。这个时期,吏部员外郎许忻在朝廷里很有名望,退隐居住在临川,(许忻)很少接待宾客,一见到陆九龄,跟他说话觉得很愉快,就把当时的文献全部告诉他。从此以后陆九龄更加努力地学习,翻看百家书籍,日日夜夜不知疲倦,对阴阳、星历、五行、卜筮这些学说都很熟悉。陆九龄性格周密严谨,对学问不肯苟且简单涉猎。进入太学,司业汪应辰推举陆九龄为学录。陆九龄在乾道五年中进士,调任为桂阳军教授,因为父母年迈路途遥远改任兴国军教授,还没上任,正赶上湖南的茶寇到庐陵剽掠,风声传到了邻郡,人心惶惶。旧时有义社来防备盗寇,郡县长官听从众人请求,让九龄主持义社,他的门人学生大多不乐意。九龄说:“文事武备,是一致的。古时候有征战讨伐,公卿就是将帅。士人如果以此为耻,那么豪侠武断的人就专横了。”于是他接受任务,调遣屯兵防御都有法度。盗寇虽然没有来,但郡县把陆九龄作为重要的依靠。陆九龄有空闲时就与乡里的子弟练习射箭,他说:“这本来就是男子的事情。”年岁荒恶时,有剽掠抢劫的人经过陆九龄家门口,必定互相告诫说:“这家射箭命中率很高,不要自己找死。”等到了兴国,九龄不因为政事少而自我放松,(反而)规矩更严格了,他随时都整理好衣服帽子,好像要面对很多人一样。不到一年,因为继母去世他离职。服丧期满,调任全州教授。他还没上任,就得病了。一天早晨起来,陆九龄坐在床上和客人聊天,仍旧把天下的学术人才作为惦记的事情。到了晚上,他整理好衣襟正面躺着就去世了,去世时四十九岁。宝庆二年,朝廷特地追赠陆九龄为朝奉郎、直秘阁,赐谥号为文达。陆九龄曾经继承他父亲的志向,更注重研修礼学,治家有法。陆九龄和弟弟陆九渊互相做师友,相处友好而见解各异,学者号称“二陆”。有求学的人来咨询,九龄从容地告诉他们,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想获取的。有的人没有什么和他交谈的,他就不阐说。陆九龄曾经说:“人的疑惑有时难以用话语争辩,言辞激烈,恰好加固他们的想法;过一会儿,未必不自己明白过来。”‎ ‎6.B 句中的“未久”是时间词,作句首状语,故应在其前停顿,排除A、D两项。“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的意思是:从副将以下,一级控制一级。句中的“自”作句首状语,故应在其前停顿,排除C项。‎ ‎7.D D项“给在位任职的官吏本人”错误,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官员或其亲属加封。‎ - 8 -‎ ‎8.D D项,“另一方面又增招浙江兵士驻守”错误,从原文来看,“益募浙兵九千余守之”时,谭纶已被召到京城担任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不再担任边帅了。‎ ‎9.参考答案 (1)谭纶熟悉兵事,朝廷依靠他来对付贼寇,遇到紧急的情况就调动他,他担任官职没有满一年的。(2)喂饱战马,磨利兵器,于呼吸之间决出胜负的方法,在南方适宜;加固营垒,疏散人口、财物,以逸待劳制服侵犯之敌的方法,在北方适宜。‎ 解析 第(1)句关键点:省略句“倚(之)以办贼”,依靠他来对付贼寇;“辄”,就;“居官”,担任官职;“淹”,滞留。第(2)句关键点:“秣”,喂饱;“厉”,磨利,使……厉;“坚”,加固,使……坚;“清”,疏散;状语后置“宜于南”“宜于北”分别译为在南方适宜、在北方适宜;“壁”,营垒。‎ ‎10.谭纶的父亲去世后,他多次因抗倭斗争的需要被朝廷起用,直到倭患被彻底清除后才回家服丧。‎ 参考译文 - 8 -‎ ‎ 谭纶,字子理,宜黄人。他曾任职方郎中,调任台州知府。谭纶沉着刚毅而懂得用兵,当时东南地区已经遭受了四年的倭患,朝廷商议训练乡兵来防御贼寇。谭纶也训练了一千人。他制定了约束队伍的纪律,从副将以下,一级控制一级,职分明确以后,行动整齐划一,不久就成为精锐部队。倭寇侵犯栅浦,谭纶亲自率领军队迎击他们,三战三捷。倭寇又从松门、澶湖劫掠附近的六个县,进而围攻台州,没有攻克只得离去。倭寇转而侵犯仙居、临海,谭纶几乎将他们全部擒拿、斩杀。谭纶升任海道副使,招募更多浙东地区的良家子弟并训练他们。倭寇从象山突袭台州,谭纶接连打败他们。谭纶晋升为右参政,遇上丧事离职而去。嘉靖四十二年春天,朝廷再次起用谭纶。谭纶上任途中被升为右佥都御史,任福建巡抚。倭寇驻扎在崎头城,都指挥欧阳深战斗时中埋伏而死,倭寇就占据了平海卫,攻陷政和、寿宁,各自控制海道作为回去的计谋。谭纶围起栅栏截断他们的退路,倭寇不能逃走,就将营地移到了渚林。谭纶亲自统率中军进逼,大败倭寇,收复了一府二县。诏令加封他为右副都御史。谭纶认为延、建、汀、邵地区残破不堪,请求缓期征收、减免赋税。他又考察旧制,建立了五座水寨,扼守海口,广东境内全部平定。谭纶上奏再次请求回乡服丧,世宗同意了。谭纶熟悉兵事,朝廷依靠他来对付贼寇,遇到紧急的情况就调动他,他担任官职没有满一年的。等到南方的倭寇大致平定后,边关的祸患却没有停止。隆庆元年,给事中吴时来奏请征召谭纶训练兵马。诏令谭纶回兵部,升任他为左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的军务。谭纶考察研究边境关口地形的冲要和平缓,道路的远近,将蓟镇分成十二路,每路设置一名小将,全军总共建立三个营。各位将领按时训练,互为掎角,管辖责任非常清楚。这年秋天,蓟、昌地区没有紧急的情况。过去调集陕西、河间、正定的兵马在秋天加强防卫,到这时候全部停止。谭纶刚刚上任,巡视塞上,对身边的将领说:“喂饱战马,磨利兵器,于呼吸之间决出胜负的方法,在南方适宜;加固营垒,疏散人口、财物,以逸待劳制服侵犯之敌的方法,在北方适宜。”于是修筑了三千多个屯兵御敌台,从居庸关到山海关,控制着要害地区。谭纶被召到京城担任右都御史兼任兵部左侍郎,协助处理军务。到了御敌台修成,他增加招募了九千多名浙兵驻守。边防经过此番大整治,敌人不敢前来侵犯。他因功升任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仍像原来那样协理军务。这年冬天,朝廷允许他告假回去。万历五年,谭纶死于任上。谭纶被追封为太子太保,谥号襄敏。‎ - 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