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归园田居其一课后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归园田居(其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求贤令》是曹操的一篇散文,文章以开国中兴的历史经验,总结人才的重要,表达了他求贤若渴的情感。 B.陶渊明洁身自好,他毅然决然告别龌龊的官场,欣然回到自己向往已久的田园,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 C.曹操不但是东汉末年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作品种类繁多,题材广泛,令人目不交睫。 D.识才爱才和选人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功,也是体现领导者水平高低的标尺。作为一名领导者,当有“周公吐哺”的重才之情。 答案 C 解析 C项,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不合语境。A项,求贤若渴:形容寻求贤才的心情非常迫切。使用正确。B项,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使用正确。D项,周公吐哺: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曹操有辉煌的政绩,比如统一北方,实行屯田制,恢复农业生产;延揽天下英雄,不拘一格降人才:他是开一代风气。 B.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地方。其实,在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期,类似“桃花源”那样的地方,是有很多的。 C.在文化上,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学的灵魂,他们继承大汉遗风,上袭春秋战国文化灵脉,下承隋唐文化先河,拓荡盛唐浩气。 D.陶渊明的外祖母是陶侃的女儿,一个外祖母是很可能向外孙谈起自己父亲的,那么陶侃的一生可能对陶渊明有很深的印象,不也很自然吗? 答案 B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枭雄”。C项,搭配不当,可将“下承”改为“下开”。D项,主客颠倒,相应部分应改为“陶渊明可能对陶侃的一生有很深的印象”。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陶渊明不是一位完全超脱生死、完全放弃名利的人, 。 , , 。 , 。而这一切,均源自于他对自然人生的不懈追求。 ①找到了暂时解决矛盾与痛苦的路径 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人生体味 ③他只是一位“悲欢忧喜,出于自然”的旷达之人 ④是陶渊明为后人贡献的巨大精神财富 ⑤他的伟大在于,通过“导发意气”的诗文,展现了人生的矛盾与痛苦 ⑥从而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与心灵的安慰 A.⑤④①⑥③② B.⑤①③⑥②④ C.③⑤②④①⑥ D.③⑤①⑥②④ 5 答案 D 解析 通过分析可知,③承接前文,对陶渊明的形象进行概括。⑤①概括陶渊明的伟大之处。⑥承接⑤①的分析,升华了题旨。②④指出陶渊明的人生体味的意义。 4.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对酒当歌,酒,被泉水不停润泽,朦胧中任风月穿越了时空,依然能看到智者对酒当歌时的潇洒。酒,让人回味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诗人的不凡气魄,回味着“酒酣胸胆尚开张”时文人的豪兴傲气, , ……如今,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佳酿制成的诗句,倒是历久弥香,愈发芳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回味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时武士的壮行捐躯 回味着“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时逸士的洒脱睥睨 解析 仿写的句子应紧扣“潇洒”这个中心,并引用与“酒”有关的诗句,且应注意诗句内容与风格的协调统一。 5.请参照示例形式,为曹操或陶渊明写一则人物短评。 示例:屈原——世人皆醉,唯你独醒。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壮志可与日月争辉。于是,孤独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感;于是,死亡成为一种唯美的跨越。自你归去,汨罗江畔的正气弥漫了千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曹操——三国群雄,首推曹操。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国舞台上独领风骚。 (示例二)陶渊明——你捧着一把菊花走来,带来一阵天人合一的哲学清香。背离庙堂之高,你选择了江湖之远,选择了自然的恬适和舒畅。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追求“落英缤纷”“阡陌交通”的意境。你绽放了内心的那份自然,并且馨香久远。 解析 人物短评的写作,关键是要能找出针对人物的恰当的、深刻鲜明的“评点”,并且找到支撑这一“评点”的论据,然后使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二、阅读素养培优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5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下列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前四句用“神龟”“螣蛇”从正面设喻,说明不管寿命多长,总有终结的一天,揭示出人的精神面貌之重要。 B.诗中“老骥伏枥”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C.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与整首诗的内容并无关系,而是在配乐时加上去的。 D.从这首诗看出曹操对人生的看法,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答案 A 解析 “正面设喻”错误,应是反面设喻。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这样的人生态度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精神?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人生有限,要不停地奋斗拼搏,即使到了晚年,胸中也要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保持永不消沉的勃勃雄心。 ②寿命长短,不能被动地让天决定;事在人为,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种人生态度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奋斗不息、乐观豁达的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 ①将:岂。②纪:经营。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全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的意思是邻人间互相招呼饮酒。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答案 AC 解析 5 A项错误,通过“农务”“力耕”等词,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表达生活感受的诗歌。C项“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错误,应该是“披上衣服,去找人谈心”。 9.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哪种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解析 本诗写诗人移居之后,与邻人融洽相处的情味。这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带来的乐趣是通过对与邻人交往的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①烟景有谁争? [注] 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这里是指诗人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0.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上句渲染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深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不是东风送我还,而是我送春归去。 B.颔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诗人造语新奇,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深的意境,不愧为传诵不衰的名句。 C.“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暗用典故,写故乡五湖风光幽美,表达了自己将归隐田园的愿望。 D.本诗前四句重在对春夕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虽未明言思乡,而一片乡情跃然纸上;后四句重在抒情,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答案 C 解析 C.“自己将归隐田园”,理解错误。这句用反问的语气说故乡五湖风光是美好的,故乡的风景是没有人和我争夺的,假如我要回去,便能够回去,只是我自己抱负未展而不能回去呀! 11.颔联手法精妙,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 ①运用典故:分别借用了庄周梦蝶和杜鹃啼血的典故,使诗歌言简义丰,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思念与孤苦。②对比手法: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梦中自己变成蝴蝶回到家乡的快乐与现实中子规啼叫、月色冷清、凄凉的思乡之苦的对比。③渲染(烘托):由梦中回到故乡,醒来后却只听得子规啼,只看见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以景传情,表达作者的思乡之苦。④虚实结合:上句虚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所以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下句实写梦醒之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只有“子规”“月”相伴,家园依旧远隔万里,空虚和失望更加触动了思乡之情。(答出其中三种手法并进行分析即可,每点2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的答题关键词是“颔联”“多种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点明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在古诗鉴赏中,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本题所用表现手法主要是用典、对比、烘托、虚实结合等,在具体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还要指出诗句相关内容表达的作者的孤苦和思乡之情。 白话诗歌 水不停地流走,花儿不断地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 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杜鹃在树枝上凄厉地啼叫。 家乡的来信动辄几年都收不到;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 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的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抢的。 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