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微案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古代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鉴赏 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其次是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 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以下几点为考查重点: 微点突破一 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古人写诗,十分讲究 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 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和叠词等。 分类 示例 传神显旨的词 “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人的可耻嘴脸, 他们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这一字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 愤。 以动衬静的词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喧”和“动”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 更为幽深,更好地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 以动写静的词 “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破”字,将静物动态化,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 动感。 以实写虚的词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 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 神情。 分类 示例 以乐衬哀的词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中的“碧 江”“白鸟”“青山”“艳花”等词写出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与下句“何 日是归年”的思乡伤感形成对比,以乐景衬哀情。 叠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中的“迢迢”写牵牛星之远,“皎皎”写织 女星之明。 表颜色的词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红”一“绿”,将春光 渐渐消逝于初夏的来临中的这个过程充分表现出来,暗示时序的转换,青 春不再。 拟声形象的词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的“嘈嘈”“切切”等拟声词, 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 境的逼真感受。 例题 (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 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 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 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 请作简要分析。(4 分) 答: 剖析 解答此题,可按照阐释词义、明确表现手法、描绘“斗”“攒”所展现的图景、 概括景物特征四个步骤进行。“斗”“攒”两字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斗”字将高耸的 山崖人格化,江流回转曲折,两岸山崖遥望对峙,如同相互争斗一样;而“攒”字将群峰人 格化,描绘了太阳被遮挡时群峰聚集的画面。 答案 ①“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 势。(2 分)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2 分) 技法透视 1.常见题型 (1)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这首诗(词)中的某字可否换为另一字?请阐述理由。 (3)请对某句中某字的妙处加以赏析。 (4)某句中的某字换为另一个字,你认为哪个更恰当?为什么? 2.联系语境巧炼字 (1)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 (2)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 (3)联系整首诗歌的感情或主旨进行分析。 3.答题步骤 第一步 指明要鉴赏的字,并简明解释这个字在具体诗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 判断该字所使用的手法,首想修辞。 第三步 把该字还原到诗句中,展开想象和联想描述这个字(与整个诗句)所展现的景象。 第四步 简明指出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或者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口诀 结合语境先释义,明确手法需细辨,展开想象描画面,结合语境谈情感。 针对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问题。 临江仙①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 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陵:与下文“建康城” 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 灯预赏谓之试灯。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整首词几乎以口语入词,明白晓畅,又极准确深刻地传达了词人彼时的心理状态。 B.“云窗雾阁常扃”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门虽设而常关”同出机杼,都表现了 孤傲高洁、恬然自适之情。 C.“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青,一片早春风光。写 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线,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D.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 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E.“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 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答案 BC 解析 B.本词表现“孤寂之心,忧愤之情”。C.词人在上片中表现的是哀情,是怕见 春景,而不是高兴看到春景。 (2)试解析这首词上阕中的三个“深”字的含义及三个字叠加在一起的作用。 答: 答案 三个“深”字,前两个为形容词,状庭之幽深曲折;后一个“深”字为动词,协 助疑问。三个“深”字叠加,不仅渲染出庭院的幽冷深邃,而且收到了跌宕回环的声情效果。 解析 题干暗示了答题的方向,解答第一问时既要注意表象,即庭院幽深;又要结合人 物的心境,最后一个“深”流露出的是疑问。三个“深”字即叠词,所以第二问既要结合叠 词增强诗歌韵律的作用,又要结合叠词所描绘的事物——庭院的特点作答。 微点突破二 炼句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炼句,“炼句”中的句子是指诗人精心提炼出的名句、警句,它是诗 中最富有艺术魅力,非常精确地表现主旨或情感,具有高度典型性,能引起后人共鸣的句子。 古人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说,即讲炼句的艰辛。 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在诗句结构上变化多样而又有规则可循。有时出于格律上的 需要或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突破常规语序,采用倒装句式,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在赏析句子时,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诗进行,要善于结合语境概括基本内容,从 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例题 (2017·太原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归王官次年作 [唐]司空图 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①。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②久,不必门多长者车③。 [注] ①鹤疏:即鹤书,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②逃名:《后汉书·逸民 列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时人谓之逃名。③长 者车:指达官贵人之车。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6 分) 答: 剖析 这是一道炼句题,首先要写出诗句的丰富内涵,然后答出其在遣词造句或艺术手 法等方面的特殊之处,并结合作者的情感。如诗句中“涨”字化静为动的手法分析。 答案 这句话描写了午时雨后初晴,池塘里溢满了春水,小小花圃中鲜花盛开的生机盎 然的清丽景色,两句诗精炼又形象生动,富有韵味,透露出作者离开复杂官场,自得其乐的 心情。(4 分)一个“涨”字,化静为动,隐约写出了那油油的春雨飘飘洒洒,溢满了春池, 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愉快心情。(2 分) 技法透视 1.常见题型 (1)结合全诗(词),简要分析某句诗的妙处。 (2)某句诗的含意和作用是什么?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诗(词)的某一联或某一句。 (4)某一联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答题步骤 针对练习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问题。 西江月① 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 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 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障泥: 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 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 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一句写词人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少休”。 “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 D.“杜宇一声春晓”一句通过描写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 龙点睛的提示,生动地表现了空山春景的喧闹和生机。 E.词人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图,把自己 的身心完全融化到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 畅适愉悦。 答案 BD 解析 B.应是借喻,不是借代。D.“喧闹和生机”错,应为以杜宇声衬托空山春晨的 “万籁俱寂”。 (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 答: 答案 ①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 月光朗照,月色美好。②借景抒情。通过写“浅浪”“层霄”之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 凸显词人的愉悦之情。③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朗朗 上口,声声悦耳。④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 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 解析 因为诗句精妙,所以答题时要把诗句中运用的术语挖掘出来,既然精妙,所以表 达技巧不止一种。因为这是写景句,根据“一切景语皆情语”,可想到“情”“景”的关系 术语;由“弥弥”“隐隐”可想到叠词;由表达效果看,可想到侧面描写,因为这些景物描 写是为了衬托环境的美好;当然,还可以联系诗词的根本特点——对仗来分析。在指出术语 后,要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要重点突出意境的特点和人物的情感。 微点突破三 鉴赏语言风格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 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 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例题 (2013·湖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临江仙 欧阳修①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 ①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 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 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 析。(5 分) 答: 剖析 题干中“此词‘飘逸’”明确了语言风格和鉴赏的角度,“两句”明确了鉴赏的 范围。要从写法、效果及景情的关系角度入手,对句子进行赏析。下阕承上阕宦海之悲、离 多聚少之愁写起,由“闻说”而入传说,对友人远去之地赋予神话般的美丽,以虚幻之景慰 藉友人,同时又以远望不见君家而寄离恨,其飘逸之感、灵动之意全面展现。 答案 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 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 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 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技法透视 1.常见题型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词)的语言特色。 (2)这首诗(词)的语言风格是什么?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 (3)这首诗(词)是如何体现某一语言风格的?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4)这首诗(词)的某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5)前人对这首诗(词)的评价是……,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2.积术语赏语言 熟知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在日常学习中,应该有目的地研究并掌握一些重要诗(词) 人的语言风格。这样不仅有助于对他们的作品做宏观的把握,还有助于探究他们所创作的不 为人知的诗歌的思想感情。 常见、常考的诗歌的语言风格有: (1)平实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平易近人;或用口语,情真 意切;或朴素自然,宛如民歌。总之,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 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 20 个字,毫无难解之处。表面看来句句平淡,但平淡之中 蕴含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2)清新雅致(也称之为“清新自然”“清新”) 具有此种语言风格的诗常为写景诗,诗中景物优美,色彩明丽,诗人描写景物的手法也 常多样,多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景物描写或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常表达作者怡然喜悦 的感情。如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语新颖别致,不 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美。类似的还有王维与孟浩然等的山水诗。 (3)飘逸绚丽 诗歌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缤纷的色彩,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 是绚丽飘逸之美。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 两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4)婉约含蓄 这种风格的诗往往不直接把意思说出来,或借景抒情,用景物的色彩与特征暗示(烘托) 个人的情感;或语意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或用典故,借古人的事抒自己的情;或在对比 中表达个人情感态度;或托物起兴,寄托个人情感(或讽喻等)。如李清照《如梦令》:“昨 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瘦!”“绿”“红”代指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 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开的惋 惜之情。 (5)豪放雄浑 这种风格的诗气势豪放,意境雄浑,立意高远,笔力雄健,气概恢宏。在具体作品中, 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的《大风歌》;有的慷慨悲壮、视死如归,如项羽的《垓 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唐诗中李白是诗歌豪放风格之集大 成者,他的诗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轼、辛弃 疾为杰出代表。 (6)沉郁顿挫 此类诗往往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里笼 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并配以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之诗,为沉郁之极致。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 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人民的、国家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 使其沉郁获得了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 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3.答题步骤 针对练习 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横波亭为青口帅赋① 元好问 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②。 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 疏星淡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 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 [注] ①本诗是诗人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②元龙百尺 楼:元龙指三国时的陈登,刘备赞扬他有文才武略。“元龙百尺楼”指抒发壮怀的登临处。 有人评此诗,称其具有“豪迈”之风,请分析。 答: 答案 一是思想情感之豪迈,如在首联和颔联中,诗人以横波亭的孤高气势,周围山川 的雄壮烘托青口帅之豪情;尾联写倚剑高歌,慷慨豪饮,遥想西北神州,表现出诗人重整河 山、收复中原的豪迈气概。 二是用词不凡,如“插”“压”形象地写出横波亭下临飞流的险要之势;颔联“万 里”“千年”分别从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悠远的角度,表现了景之壮观与人的豪情。 解析 在审本题时需要转换一下题干的问法: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豪迈之风的?答题范围 是全诗,需要结合诗句作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