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5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专题五传记阅读习题 (1)
专题五 传记阅读 一、练高考·明考向 (2016·全国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 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 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 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 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 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 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 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 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 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 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 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 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 “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 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 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 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 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 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 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 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 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 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 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 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 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 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 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 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 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 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梁启超《中国近 三百年学术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但更 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 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材料, 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 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 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崇备至。 他的弟子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 E.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 的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解析:选 BD 本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的能力。A 项,“不顾家庭,离家 出游”的说法不恰当,原文表述为“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C 项,原文第一段表 述为“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则编为 《肇域志》”;有关《日知录》,原文表述为“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而《音学五书》 原文并没有提及著述时间。E 项,原文第四段表述为“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 暮年独居北方……”,所以“一生奔走”的说法不恰当。“以豪杰自视”,文中并未明确指 出。 2.[形象事迹概括题]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 料简要概括。 答: 解析: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文本的分析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 第二段中的关键词句:“严谨笃实”“学术创新”“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以 ‘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他又 不断增改”“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 书”“供后人研讨”。据此分条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①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②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 求真;③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 3.[原因分析题]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 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评价人物形象的前提是找准评价点, 本题是要求考生评价顾炎武,具体要求回答他被称为经学大师和世人楷模的原因。题目要求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考生需要从文中找出能体现顾炎武为学和为人特点的内容,如顾炎武 “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顾炎武把……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 之道”“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等等。根据这些关键信息进一步提炼整合,即可 得出答案。 答案:①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②经世致用, 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③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4.[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 解析: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章 观点深入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体现了顾炎武什么样的精神,并联系现实,即 强调这句话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如可与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相联系,从整 体上做出理性分析。 答案: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 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 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 二、练模拟·验能力 (2017·衡水中学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黄德鸿:“学者”的意义 “成为一名学者”,是黄德鸿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在广雅中学就读高中时,黄德鸿受 国文老师梁同寅的影响颇深。一个人的生命有限,荣华富贵及身而止,但学术之成就,可以 垂及久远,嘉惠后人——梁同寅这样强调做学问的 好处。此番声情并茂的讲解深深感动了黄德鸿,他内心开始憧憬学术之光。 大学时代,黄德鸿在求学志愿表上填上了“学者”二字,入读中山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 “以为社会学就是一门改造社会的科学,于是就报了社会学。”毕业后,他考上了当时的“重 庆国民政府行政院社会部”,从事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研究。 之后,他又从社会学转到经济学研究,黄德鸿的说法是:“在当时一穷二白的条件下, 对经济学的研究比社会保险更有意义。”鉴于当时国家正处于抗战的社会环境,面对着社会 保障在中国真正实行非常困难的残酷现实,他认为所学的理论都是舶来品,还存在一个中国 化的问题,理论层面上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用武之地。黄德鸿师从的卓炯老师,既是著名的社 会学家,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在他的影响下,我对经济学比较了解,所以学校很自然安 排我进行工业经济的教研工作。” 1948 年,黄德鸿还曾获得去联合国工作的机会:“我投考联合国社会福利机构,一百 多名应试者中我的排名是第六,年末我就接到联合国正式的任命通知。”可是,“当时经济 凋敝、民不聊生,我们还要建设国家,我希望我学到的东西能够用在这上面。”于是,黄德 鸿放弃了高工资和优越的研究条件留在了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黄德鸿先后执教于中山大学、中南财经学院、湖北大学、暨南大学,撰 写了许多学术论文,这些文章后来结成论文集出版,书名为“社会事业与社会行政”。 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面对变幻莫测的经济风云,黄德鸿积极探索广东经济发展方 向。他目光如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论文一篇篇分量十足,对我国和广东省的 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黄德鸿就开始研究工业投资效果问题,提出了影响社会主义 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经济效果的四大因素。80 年代初期,他又具体地提出了提高工业经济效 益的六大基本途径,在充分肯定了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成就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广东工业 发展“大而不强”的整体判断,从技术、资源、体制、文化和发展模式上提出了促进广东工 业发展由大到强的战略构想和对策措施。 黄德鸿十分重视对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及企业活力的研究,他在《论增强企业的活力》一 文中提出了五项战略措施,同时注重对珠江三角洲现实经济问题和南中国区域经济及产业结 构等问题的研究。 1985 年,黄德鸿担任《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编委兼分编《计划管理与经营决策》 主委及条目撰写人,这是我国首部企业管理百科全书。1988 年,他参加《中国工业经济管 理》高校文科教材的编写,该书 1991 年获“光明杯”社科著作荣誉奖。 黄德鸿潜心研究华南经济区域,他认为这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既不同于欧盟那样的 区域联盟,又不同于一国之内各地区间的经济联合,以往的区域经济理论和经济一体化理论 不能解释这个区域现存的经济整合,必须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他建议把这个特殊的区域称 为“沿海地区经济长龙”,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这个提法,不但有利于区域各成员扩 大市场、增进贸易,也有利于加强区内分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对推行联合开发 计划,实行联合研究发展,促进科技交流也有帮助。 在暨南大学,黄德鸿建立了产业经济学博士点。他说:“没有这个点,广东的经济发展 就会少很多精兵强将。”从事高教工作 70 余年,他培养了一届又一届产业经济学专业的高 级专门人才。即使年事已高,他也仍然坚持在教研第一线,经常带着研究生们挤公共汽车, 顶着烈日暴雨跑工厂。 学术生涯七十余载,且漫且长,黄德鸿不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而且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培养人才的系统思想与方法。他主张要先学做人,后学做学问。黄德鸿经常告诫学 生,为人处事要谦虚,治学更要谦虚,骄傲自满在学问这部字典中是永远查不到的。他以身 作则,甘当人梯。他常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要树立青出于蓝而胜于 蓝的思想。 历经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一生倾注学术研究的黄德鸿教授,为广东经济发展指明了方 向。他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又如清澈见底的泉水,观之可以鉴照世人。 (选自 2015 年 6 月 4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广雅中学就读高中时,黄德鸿在自己的国文老师梁同寅的引领下,开启了自己的 学术之路;“成为一名学者”,自此成为他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B.大学时代,黄德鸿就读于中山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之所以选择社会学,是因为他 认为社会学就是一门改造社会的科学,这个专业符合他的志向。 C.黄德鸿之所以从社会学转到经济学研究,主要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所学的理论都是舶 来品,不合乎当时中国的国情,理论层面上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D.由于黄德鸿的论文分量十足,显示了对中国企业管理、工业经济管理的广博学识和 高深见解,所以他被邀请参与编写了《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等书。 E.文章以黄德鸿立志做一名学者开篇,按时间顺序概述了他一生的事迹。新中国成立 之前的,侧重于写其人生选择,之后的侧重于写其经济方面的贡献。 解析:选 BE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 项,“黄德鸿在自己的国文老师 梁同寅的引领下,开启了自己的学术之路”错误,原文说“此番声情并茂的讲解深深感动了 黄德鸿,他内心开始憧憬学术之光”,可见黄德鸿只是被老师的言语感动,而非“引领”“开 启”;C 项,“理论层面上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错,此说法太绝对。原文说“理论层面上 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用武之地”;D 项,原文没有相关信息。 6.[艺术手法鉴赏题]文中的两处引用(画线句)在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这两处引用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分析 语句的意思及其与上下文的关系以及体现传主的品格等。第一处,交代了黄德鸿报考社会学 系的具体原因,他认为“社会学就是一门改造社会的科学”,表达了他希望改造社会的理想。 第二处,交代因为当时的中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黄德鸿要建设我们的国家,所以他有到 联合国工作的机会,却放弃了这个机会,表现了他的爱国热忱。作用方面,注意分析这两句 话对刻画人物、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文章引用他自己的话,从传记本身来说,是增加文章 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答案:作用:第一处引用交代了黄德鸿报考社会学的原因,体现了他求学“改造社会” 的社会理想与责任感。第二处引用交代了放弃到联合国工作的机会的原因,为了建设国家而 选择放弃,表现了他的爱国热忱。好处:引用传主自己的语言,夫子自道,使文章更鲜活, 更真实,更有说服力。 7.[事迹形象概括题]改革开放以来,黄德鸿取得了哪些“对我国和广东省的经济体制改 革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请简要回答。 答: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关注全文,注意两个方 面:一是题干给出的具体要求,特别注重题干中的时间限制“改革开放以来”;二是注重筛 选在这个时间段中传主的研究成果。第七段“80 年代初期,他又具体地提出了提高工业经 济效益的六大基本途径……从技术、资源、体制、文化和发展模式上提出了促进广东工业发 展由大到强的战略构想和对策措施”。第八、十段中说“他在《论增强企业的活力》一文中 提出了五项战略措施……他建议把这个特殊的区域称为‘沿海地区经济长龙’”,把这些信 息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①提出了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六大途径;②提出了促进广东工业发展由大到强的 战略和对策措施;③提出了增强企业活力的五项战略措施;④提出了把华南经济区域称为 “沿海地区经济长龙”的建议。 8.[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作者说,黄德鸿“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 智”,你从黄德鸿的学术生涯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及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 和时代精神的能力。回答此题,要结合文本,搜索全文,从黄德鸿的人生经历中吸取精神营 养。文章第一句话“成为一名学者”,是黄德鸿一生的追求,由此我们要学习他对学术矢志 不渝的追求的品质,后来,他有到联合国工作的机会,但放弃了,立志报国,这一点很值得 人们佩服。第十段中写到黄德鸿创造性地提出了“沿海地区经济长龙”这一概念,说明他的 创新意识较强。另外他的为人也令人敬佩,虚怀若谷,修养深广。注意答题时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①要有矢志不渝的追求。“成为一名学者”,是黄德鸿一生的追求,他将自己的 毕生精力倾注在学术研究之中。②要有报国的志向。黄德鸿立志改造社会,报效国家,甚至 不惜放弃到联合国工作的机会。③要理论联系实际。黄德鸿认识到舶来的理论有局限性,存 在一个中国化的问题。④要有创新精神。黄德鸿研究华南经济区域,认识到必须从新的角度 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沿海地区经济长龙”这一概念。⑤做学问要先学做人。黄德鸿为人 处事谦虚,治学更谦虚。他甘当人梯,主张要青出于蓝。 通过[课前·自测诊断]环节,我们已基本上熟悉了传记阅读的常考题型。从中也不难发 现:传记阅读可归纳为以下 3 大方面、4 大题型: 3 大方面 4 大题型 文章写 了什么 事迹形象概括题 原因分析题 文章是怎样写的 艺术手法鉴赏题 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 这些题型,考生在复习时,往往会出现读文抓不住关键,答题缺乏信息的筛选、整合技 巧,思路混乱,脱离文本架空分析等问题,下面从怎么读文和怎样答题两方面为考生提供备 考策略: [专题薄弱环节] [二轮备考策略] 读文没有关键词意识,读文无方向 读文求高效——3 大思维主线来串联 (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筛选不准,要点不全 答题求准全——3 步系统推导保完善 (审题干→明题型→知角度) 照抄原文,不会整合 角度单一,思路不清 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上面已经提到,高考传记命题有 3 大方面:文章写了什么、文章是怎样写的、文章这样 写的意图是什么。这 3 大方面即是阅读的 3 大思维主线——“因为这样考,所以这样读”。 考场时间紧,加之全面透彻地把握传记不现实,也无必要,为高效阅读,提高阅读的针对性, 故读文时应重点关注高考命题的信息点。具体来说,要遵循以下读文 3 大步骤: [典例印证] (2016·福建单科检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永远的丰碑 金 涛 ①“人们不得不对人类中居然有以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深深 的敬意。”这番对史蒂芬·霍金的评价,用在高士其身上也是恰如其分的。 ②高士其 1925 年进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翌年夏天,转入芝加哥大学化学系。 1927 年入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1928 年,高士其在实验时不慎受甲型脑炎病毒感染, 留下严重后遗症,但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医学博士课程,并加入美国化学学会和美国公 共卫生学会。 ③高士其于 1930 年秋学成归国,但他已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从事科学研究了。于是,这 位细菌学家从此离开了实验室,用手中的笔与读者交流,开始了科普创作的生涯。 ④自 1935 年发表第一篇科学小品《细菌的衣食住行》以来,高士其进入了创作的旺盛 期,《我们的抗敌英雄》《抗战与防疫》等科学小品集相继出版。高士其认为:“好的科学小 品能给人以智慧和力量,点燃理想的灯和希望的火花;培养读者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开阔眼 界,启发思想,引导他们幻想未来,激励他们向科学技术进军。”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 定了科学小品在科学文艺中的地位。这种小巧玲珑、随笔式的文章,以其独特的视角,融科 学知识与社会人文于一体,深入浅出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论,受到公 众的普遍欢迎。 ⑤高士其对科普创作特别是科学文艺的巨大贡献之一,是率先倡导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 的理念,开创了科学诗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这是一种突破传统的创新。 ⑥高士其对科学诗的探索,对于广大的科普作家来说,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是,科普创作 也如艺术创作一样,贵在创新。这里最重要的是科普形式的创新,切忌故步自封,因循守旧。 诸如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诗等,都需要跟上时代步伐,善于从其他文学艺术中汲取营 养,创造出别开生面的作品。科普创作往往因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内容的陈旧而需要 不断更新,这是所有的科普作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高士其的科普作品也不例外。但是,高 士其的有些作品却有着长久的生命力,这也是客观的事实。当“非典”肆虐之时,他早期的 作品如《菌儿自传》,以极为生动的笔调揭露这些危害人类的“小魔王”的真面目,引起人 们对于病菌、病毒的高度警惕,使很多初次接触其作品的年轻读者感到亲切。 ⑦抗战时期,高士其以笔为武器,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高士其曾说过:“我写 这些科学小品,以抗战救亡为主题。一方面,向读者普及科学知识;一方面,唤起民众保卫 祖国,保卫民族。”1937 年高士其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奔赴延安投入革命的洪流。 ⑧高士其对中国科普界的重大影响,还在于他的人格魅力。他的坚强意志和对生活的热 爱,他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支撑着他数十年如一日地献身于向大众传播科学的事业。我有 幸多次见过高老,他永远是那样和蔼可亲,眸子里闪动着慈爱的光芒,尽管他无法用语言表 达自己的想法,但他却用文字,用他的行动,关爱中国的科普事业,关心年轻一代科普作家 的成长。 ⑨高士其胸襟广阔,热情似火,善于团结所有热心科普事业的人,也宽待与自己学术观 点不同的人。他深知中国的科普事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科普队伍,他向党中央建 言成立中国科普研究所。他的一切努力,绝不是以科普之名谋个人之私利,都是出自发展壮 大中国科普事业的公心。 ⑩不论是文学家还是科普作家,都是以作品奉献社会,以作品与读者心灵沟通,而不是 像鲁迅当年批评的那种拿不出一本像样的作品,却像奴隶总管那样作威作福、鞭笞他人的空 头文学家。高士其是科普作家的领头人,也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⑪高士其在我的心目中是永远的丰碑,是中国科普界的一面光辉的旗帜。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他由美国留学回来,在上海贫病交加时,发表的第一篇著名的科学小品《细菌的衣食 住行》,没有用真实姓名“高仕錤”,而是用了一个新的笔名“高士其”。他说道:“去掉 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李宗浩《永远的高士其》) ②进入到科普信息化时代,加强受众的研究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科普 方式应该成为一种必然选择。(王大鹏《为受众量体裁衣的科普》) 读文关注点一:写了什么 1.传主 这篇传记介绍了高士其的人生、学习经历,着重介绍了他作为细菌学家和著名科普作家 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为祖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描述了他在逆境中与各种困难抗争 的毅力和恒心,他顽强拼搏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 (1)第②段叙写高士其的求学经历,重点写了他的不幸遭遇,迫使他不得不选择走科普 创作的道路。 (2)第⑦段写抗日战争时期,高士其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奔赴延安投入革命的洪 流。 (3)⑧~⑩段写他身残志坚、意志坚强、热爱生活,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诚忠心以及宽广 的胸襟,团结协作的精神。 2.事迹 传记在介绍传主事迹时,着重介绍了高士其作为微生物学家、科普作家所取得的伟大成 就和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 (1)第④段叙写高士其开始科学小品的创作,并创作了非常多的佳作。他的创作奠定了 科学小品在科学文艺中的地位。 (2)第⑥段重点写高士其科普创作上的创新。倡导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理念,开创了科 学诗的艺术形式等。 (3)第⑦段抗日战争时期,他以笔为武器,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一方面向读者 普及科学知识,一方面唤起民众保卫祖国、民族。 (4)第⑧段写了高士其成为中国科普界的榜样,不仅是在科普上的贡献,还在于他高尚 的人格、宽广的胸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3.原因 传记中介绍了高士其科普创作取得成功的原因,如第③段,作为细菌学家的他虽然离开 了实验室,却以饱满的热情用手中的笔与读者交流,开始了科普创作的生涯等;文中还介绍 了高士其成为科普作家的领头人的原因,如④⑥段高士其创作科学小品,有非常多的佳作, 并不断开拓创新等。 读文关注点二:怎样写的 1.传主形象的塑造技巧 传记在对传主的形象塑造上,注重文字叙述,发掘人物精神品质,重视别人的评价和传 主语言的引用。第①段运用对霍金的评价语言来评价高士其;第②段运用叙述性语言,简述 人物求学经历,赞颂其才能;第⑧段直接描述“他和蔼可亲,眸子里闪动着慈爱的光芒”。 2.传主事迹的介绍技巧 传记在选材上详略得当。详写传主为何选择走科普创作的道路,传主在科普创作领域的 成功与贡献等方面的事迹;略写传主的人生经历和个人品质。 3.传记的语言特色 本文采用第三人称来叙述传主,语言自然流畅。作者以饱含感情的语句对高士其在科普 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和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传主作为“永远的丰 碑”的敬佩、爱戴之情。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高士其在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学习期间,因实验时不慎感染甲型脑炎病毒, 无法正常从事科学研究,于是开始了科普创作生涯。 B.高士其早期的作品《菌儿自传》至今仍能赢得很多年轻读者的喜欢,就是因为它以 生动的笔调揭示了“非典”病毒危害人类的真面目。 C.作者引述当年鲁迅对作威作福、鞭笞他人的空头文学家的批评,反衬出高士其作为 一名科普作家的谦逊,这样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D.“高士其”这一笔名始于他发表第一篇科普作品《细菌的衣食住行》,从他对笔名的 解说,可以看出其淡泊名利、不慕权贵的个性。 E.本文评价高士其有三种方式:一是借用对其他人的评论从正反两面来评价;二是结 合他的言论来评价;三是直接评价其作品和品行。 考查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涵盖传主事迹、形象以及传记技巧等多个命题点。 解题提示:选 ED A 项,“在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学习期间……于是开始了科普 创作生涯”错误,文中说高士其完成了博士课程回国后才开始科普创作;B 项,“揭示了‘非 典’病毒危害人类的真面目”错误,《菌儿自传》是以生动的笔调揭露危害人类的病菌、病 毒等的真面目,不是揭示“非典”的真面目;C 项,“反衬出高士其作为一名科普作家的谦 逊”错误,文章引用鲁迅的话主要是批判空头文学家的,以此表现高士其不是这类人。 2.高士其科普创作取得成功的主观因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考查点:传主成就原因分析。对应读文关注点一中的“原因”。 解题提示:回答本题,要注重把握高士其在科普创作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比如高士其 因为感染病毒,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从事科学研究,但他对科学没有放弃,开始了科普创作; 他在创作科普作品时,倡导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理念,开创了科学诗的艺术形式等;特别是 抗日战争期间,他以笔为武器,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一方面向读者普及科学知识, 一方面唤起民众保卫祖国、民族。 参考答案:①始终对科学抱有热情。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从事科学研究, 但对科学的热爱并未消退,主动拿起笔进行科普创作。②勇于创新科普创作。率先倡导并践 行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创作理念。③自觉地服务时代和社会。抗战期间,顺应时代和社会的 要求,创作很多科普佳作,服务时代和社会。 3.文章说高士其是“中国科普界的一面光辉的旗帜”,请结合材料简要阐述。 答: 考查点:概括分析传主的事迹。对应读文关注点一中的“事迹”。 解题提示:回答本题,要注重通过高士其的表现,分析“中国科普界的一面光辉的旗帜” 的具体含意。“科普界”主要指高士其在科普界的作为,“一面光辉的旗帜”表明高士其的 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回答的内容与高士其在科普上的贡献以及高士其的品格等有关。比如 高士其的科普作品受到大众的喜爱,提出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理念,有着高尚的人格等。 参考答案:①佳作众多,受到公众的普遍欢迎。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科普作品,奠 定了科学小品在科学文艺中的历史地位,是科普作家的领头人。②理念先进,影响广大科普 作者。他的创作实践和创作主张,勇于突破传统,对广大科普作者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是科普界的典范。③人格高尚,是科普界的精神楷模。他身残志坚,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 难献身科普事业,是其他科普作家学习的榜样。 4.高士其有些作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这对今天的科普创作有哪些启示?请结合 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 考查点: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应读文关注点三“写作 意图”。 解题提示:回答本题,要注意分析高士其在科普创作中做了哪些工作,使他的科普作品 有了“长久的生命力”。结合文章分析可以看出,高士其在科普创作中,注重艺术形式的创 新,比如科学诗;能够顺应科技的发展,更 读文关注点三:写作意图 本文通过叙述高士其的求学、人生经历,在科普理论、传记创作上的成就以及他对科普 事业做出的贡献,赞颂了高士其先生用自己传奇的一生谱写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为了祖国、 为了人民,终身不懈地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的生命奇迹,给我们民族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 财富。高士其先生是科技工作者自觉肩负向人民群众传播科学的社会责任的杰出代表,这篇 传记引导科技工作者要以他为榜样,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新科普 的内容;研究读者,写出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胸怀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等。 参考答案:①要创新科普形式,要善于从其他文学艺术中汲取营养,融科学知识与社会 人文于一体。②要积极顺应科技发展,更新科普内容;同时,要关注永恒的主题,创作出像 《菌儿自传》那样的跨越时代的佳作。③要加强受众的研究,努力满足不同受众的心理期待, 创作的形式和内容要能为受众喜闻乐见。④要有扎实的科学素养、雅正的美学品位和高尚的 情趣,练就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认识和生动的文笔。⑤要胸怀祖国,情系人民,热爱科普事 业,创造出更优秀的新作奉献给社会和时代。 [传记高效读文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 ①少年时代的于敏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 惨痛的记忆,也激发了他为国解难的愿望。上大学后,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 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 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 核理论,他就拼命学习,很快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 沿。 ②60 年代初,有关部门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原子弹研究一步。于是, 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让他参加氢弹原理研究。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意味着自己必 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但是,于敏欣然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开始新 的研究。从原子弹到氢弹,按照突破原理试验的时间比较,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前苏 联用了四年零三个月,其中主要一个原因就在于计算的繁复。再加上我们的设备不足,国内 当时仅有的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有 95%的时间是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的,只 留下 5%的时间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于是,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就人手一把计算尺,废 寝忘食地计算,直至获得所需的数据。从 1960 年到 1965 年初,在艰难的科研攻关中,于敏 带领同事们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 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5 个多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试验圆满成功。从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 氢弹的世界纪录!爆炸成功后,于敏接着对氢弹的小型化、提高比威力等作了优化设计,并 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装备部队。 ③20 世纪 80 年代,在原子弹、氢弹等技术相继突破后,一些曾经和于敏共同奋战在核 武器研制一线的骨干相继离开九院[注]。于敏也曾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回去做基础研究。 但是,他稍加权衡就放弃了离开九院的想法。他对别人说:“虽然下面还有不少人,但掌握 物理设计全面的也就是自己了。在这个时候把任务全交给下面,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他知 道,第一代热核武器虽然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性能还需提高,必须发展第二代核武器。于 是,他留了下来,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正是由于于敏等科学家们的先见之 明,中国在禁止地上核试验后,及时转入地下核试验,随即又在全面核禁试前取得了应有的 试验数据,使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可以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 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④于敏为人谦虚,待人诚恳。他给同事讲东西从来不保留,从来不怕别人超过自己。改 革开放后,一些中青年科学工作者在他的启迪下,写出一些颇有见地的论文,写上他的名字 请他审阅时,他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抹掉。由于极为平易近人,于敏私下里被同事和晚辈们亲 切地称为“老于”“于老爷子”。目前,88 岁高龄的于敏仍是单位的重要“顾问”。每每 遇到难题或重大决策时,就会想到要请“于老爷子”出山,以他平生所学,继续为祖国的核 物理事业提供宝贵的咨询和建议。 [注] 九院:第九研究院,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前身。1965 年 1 月,于敏奉命调 入此。 相关链接 ①于敏记忆力惊人,平时很少记笔记,但他满脑子装的都是数据。靠大量的数据,他能 很快对一个事物做出物理判断。这是一项特殊的本领,被简称为“粗估”。这种“粗估”方 法被何祚庥院士称为理论研究的灵魂。(摘自《我所了解的“氢弹之父”于敏》) ②1955 年,以朝永振一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 面的代表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大为惊叹。回日本撰文,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 土专家一号”。对此,于敏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 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摘自陈海波《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③“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 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1988 年被正式解封的于敏, 这样对记者说。 (摘自余晓洁《绝密忠诚——记中国氢弹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 院士》) 读文关注点一:写了什么 1.传主 这篇传记简单叙述了于敏的人生经历和谦虚、诚恳待人的品格,着重介绍了他在氢弹研 制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歌颂了他为祖国的核事业不计个人得失,服从安排,调整研究方向, 长期留在九院,隐姓埋名近三十年,从事核武器事业研究的无私奉献精神。 (1)第①段交代人物生存环境及社会背景,叙写传主特殊的才能以及从事“原子核理 论”研究的事业。 (2)第②段写于敏在氢弹研制中服从组织安排,勤奋刻苦,探索钻研的精神。 (3)第③段写于敏淡泊名利,为人谦虚,待人诚恳,有开放的胸襟,为核事业出谋划策 和培养中青年科学工作者。 2.事迹 这篇传记介绍传主事迹比较集中,着重介绍了于敏为我国氢弹的发射等核事业方面取得 的成就和所做的贡献。 (1)第①段叙写于敏学习刻苦,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 国际前沿。 (2)第②段重点写于敏和他的团队克服多方面的困难,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 成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并在较短的时间里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颗氢弹。 (3)第③段写于敏为突破第二代核武器技术和中子弹技术所做出的贡献。 3.原因 传记中介绍了于敏在氢弹研制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他 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团结协作,不慕名利,甘于奉献的品质等。 读文关注点二:怎样写的 1.传主形象的塑造技巧 采用第三人称,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传主事迹,重在发掘传主的精神品质。第①段运用 叙述性语言简述人物经历;第③段运用细节描写和引用传主语言塑造传主形象。 2.传主事迹的介绍技巧 选材详略得当。详写传主在氢弹研制取得成功等方面的事迹,略写传主的人生经历和个 人品质。 3.传记的语言特色 本文叙述平实自然,准确生动,饱含感情。作者对于敏的成就和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的赞颂、热爱、敬佩之情。 读文关注点三:写作意图 本文通过介绍于敏的学习、掌握理论物理及核物理理论,在氢弹原理研究、研制方面取 得的巨大成就和为祖国核事业做出的贡献,赞颂了于敏勤奋拼搏、学识广博、探索钻研、为 国解难、淡泊名利、为人谦虚、甘于奉献的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于敏为榜样,努力 为祖国的核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于敏认为,科学需要开放,应该交流,互相启发。所以,他主张所有的科学研究工 作者都应该出国,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于敏重视对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他积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发展的平台,为了使 年轻人的论文便于发表,他常常在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 C.于敏不但有科学的直觉,也不乏战略的眼光。他预见到世界核武器发展的趋势,加 快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的进程,从而保证了我国核武器事业的顺利发展。 D.作为一名优秀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人员,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深得物理学界的赞誉, 在学界曾有“国产土专家一号”的美誉。 考查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 解析:选 C A 项,“他主张所有的科学研究工作者都应该出国”于文无据;B 项,“为 了使年轻人的论文便于发表,他常常在论文上署上自己的名字”不当,文中说的是“一些中 青年科学工作者……他常常把自己的名字抹掉”;D 项,“在学界曾有‘国产土专家一号’ 的美誉”不当,这只是日本人朝永振一郎在文中的说法。 2.[传主事迹概括分析题]文中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 要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于敏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 答: 考查点:事迹概括分析。 解析:解答筛选概括性的题目,宜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找 答题的区间。比如本题,“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就 要在文中找出于敏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的要求、做法以及别人的评价等。解答这类题的 步骤一般是: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 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 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 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 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分 析合成段意。 答案:①他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形 完整的设想,起到了关键作用;②带领他的团队,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研制成功我国第 一颗氢弹,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③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使中国的核武 器事业始终没有受到影响。 3.[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作为一名“不为人知的氢弹功臣”,于敏有哪些精 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 考查点:探究传主的人生价值及时代精神。 解析:此类题目看似是问答题,实际上是探究题,因此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答题时,首 先根据文章内容,确定一个探究点,并明确观点。如本题,首先要明确文章写了于敏:①探 索钻研的精神、广阔的学术视野,在原子核理论研究、氢弹研制中进行开创性研究;②对国 家忠诚,有甘心奉献的精神,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为了核事业,不计个人得失,服 从安排调整研究方向,长期留在九院,隐姓埋名近三十年,从事核武器事业研究;③淡泊名 利、为人谦虚,待人诚恳,有开放的胸襟,不遗余力,为核事业出谋划策和培养中青年科学 工作者;④勤奋刻苦的精神,于敏领导下的工作组就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直 至获得所需的氢弹研究的数据。然后根据观点从文中寻找依据,分条论述。 答案:①有探索自主创新之路的精神,在原子核理论研究、氢弹研制中进行开创性研究; ②有淡泊名利,甘心奉献的精神,为了核事业,不计个人得失,隐姓埋名近三十年;③有广 阔的学术视野和开放的胸襟,不遗余力,为核事业出谋划策和培养中青年科学工作者;④有 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服从安排调整研究方向,长期留在九院,从事核武器事业研究。 第 1 课时 传主事迹形象题——文章写了什么人和事 传主事迹形象题是高考常考题型,备考重视程度极高。传主事迹形象题中包含两方面内 容:一是传主事迹概括,二是传主形象特点概括。这两种题型可归纳为概括分析类题目。传 主的事迹,构成了传记材料的主体,直接对表现人物形象特点、品质以及思想风貌起到至关 重要的作用。阅读传记,首先应围绕传主的事迹来进行梳理,看看写了有关传主的哪些事迹, 再进行概括归纳。传记本身就是以写人为主的,其目的就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概括分析 传主的形象,应建立在对传主事迹概括的基础上。 对于传主事迹形象题我们可采用“审题干→明题型→知角度”的 3 步系统推导法加以 突破。运用这种 3 步系统推导法,需把握和熟记以下表格中的要点。表格按“常考题型→审 题定向→答题角度”顺序梳理,为符合考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做题时则应按“审题干→明 题型→知角度”的顺序来检索。 常考题型 (明题型) 审题定向(审题干) 答题角度(知角度) 概括分析 传主事迹 常见 设问 1.×××的事迹主要有哪些?请简 要概括。 2.文中写了有关传主的几件事?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介 绍)×××的? 4.×××在×××领域取得了哪些 方面的成就?请结合全文概括说 明。 (1)找出时间变化的词语; (2)画出地点变化的词语; (3)标出职位(工作)变化的语 句; (4)抓住传主在时间、地点、工 作等变化时发生的相应事件,运 用合并同类项法,概括出主要事 迹。审题 关键 1.题干中有“事迹(事)”“人生经 历”“成就”等字样。 2.题干中有“文中”“概括”“哪 些”“几件”“表现”等字样。 概括分析 传主形象 常见 设问 1.通过文章可以看出×××具有怎 样的性格特点? 2.通过×××事件,反映出传主怎 样的性格? 3.从文中看出×××是一位怎样的 (1)从传主在事件中的表现,尤 其是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 性格或形象。 (2)从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 中概括传主的性格或形象。 人? (3)从文章中引用的他人对传主 的评价中洞悉众人眼中的传主 形象。 (4)从细节描写中把握传主形象 (性格)。 (5)把握传主与时代、他人的关 系,关注传主生活的时代、社会、 家庭背景,从而把握传主性格。 (6)关注传记中引用的传主自己 的语言,从中概括传主的性格特 点。 审题 关键 1.题干中有“性格”“形象”“特 点”等字样。 2.题干中有“文中”“具有”“反 映”“怎样”“哪些”等字样。 [典例印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良镛:筑梦人生 ①1922 年的春深时节,吴良镛出生于南京一个普通职员家庭。年少的他,目睹了收账 人无情揭走自家的屋瓦,凄风苦雨中一家人被迫告别祖居。1937 年南京沦陷前,他先后到 武汉、重庆求学;1940 年在重庆合川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时,他亲历了日军战机对大半座城 市的轰炸。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血泪,促使青年吴良镛默默许下宏愿,在内心树立起“谋 万人居”的理想。 ②1950 年,吴良镛结束在美国的研读深造,投身于新中国建设,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 华大学建筑系。此后,风雨数十载,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导向,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到 教书育人,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孜孜探求着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之路。他指出,西方 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而中国古代建筑史是“土木的历史”,因此,北京旧城这个世界 城市史上无与伦比之杰作的保护工作尤为不易。随着一批批新建筑、一座座新城市的拔地而 起,吴良镛的心头却日益萦绕着浓密的困惑。他认为,旧城的改造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的舒 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结合。 ③“自古太守多诗人。”在吴良镛看来,作为城市规划者的市长,不仅要具备革命家的 情操,还应具有诗人的情怀、史学家的渊博。“衣服破了一定要扔掉吗?是不是想想办法, 例如打个漂亮补丁或绣上图案。”相对于大拆大建,吴良镛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和建造 “类四合院”住房体系的构想。他的这一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 菊儿胡同居民曾一直被危房、积水等问题困扰着。由于许多改造方案与旧城风貌保护相冲突, 改造项目一直停滞在规划层面。吴良镛说:“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 最核心的内容。”他不辞辛劳,反复修改施工方案,每天拖着装满资料的小车到建筑馆工作, 或奔波于尘土飞扬的工地。改造后的菊儿小区白墙黛瓦,与周边的老房子浑然一体。在这样 一座“类四合院”里,邻里进出打招呼,有了困难互相帮,北京城原有的历史环境和生活情 境得以延续。 ④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情画意般栖居在大地上,这是吴良镛一生不 变的梦想。提到这个梦想时,他的脸上总是带着欣慰的笑容。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线的他, 言传身教,桃李芬芳。他常常对学生说:“建筑师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每个时代对 建筑师的要求又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改变,一定要牢记对人的关切,同时建筑业需要赴汤 蹈火的热情和无限的忠诚。” ⑤针对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吴良镛提出了以城市规划、建筑与园林为核心,整合工 程、社会、地理、生态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模式。融贯多学科研究成果,他创建了“广义建筑 学”理论,并出版了同名专著,将建筑从单纯的“房子”概念拓展为“聚落”的概念。在 1999 年国际建协第二十届建筑师大会上,作为中国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领军者,吴良镛 宣读了由他起草的《北京宪章》并获得通过。这标志着“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学说 已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⑥2008 年,86 岁的吴良镛在工地视察时突发脑梗,被医生判断为难以再行走。但他按 照科学方法刻苦锻炼,努力坚持,很快就可以走路了。出院那天,满头银发的他亲笔完成了 一幅书法作品。苍劲有力的字迹,与绚烂的晚霞交相辉映。医生说,吴老不仅给建筑界留下 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也创造了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奇迹。 ⑦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曾说过:“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 良镛。”中国两院院士、2011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数不清 的荣誉和成就并未让吴良镛停下前行的步履。他每每凝思:“人们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我 觉得建筑更是遗憾的艺术……我们将把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交给子孙后代?” (摘编自田雅婷《吴良镛:筑梦人生》) 吴良镛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6 分)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审读题干“吴良镛在建筑领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可以转换为另一种说法“吴良 镛在建筑领域做了哪些事”,由此可以确定本题属于“概括分析传主事迹”题。 第二步:依角度→列要点→找对应 依据前面技巧点拨中“概括传主事迹题”的解题流程,确立答题角度,并从原文中找到 对应点。 时间、地点、事 件所在段落 找对应 第②段 1950 年,吴良镛结束在美国的研读深造,投身于新中国建设,协助梁 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人才培养方面) 第③④段 北京旧城改造期间,他提出了“有机更新”理论和建造“类四合院” 住房体系的构想。他的这一理论,被成功应用于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 改造工程。 第③④段 辛勤耕耘在教育第一线的他,言传身教,桃李芬芳。(实践教育方面) 第⑤段 融贯多学科研究成果,他创建了“广义建筑学”理论与“人居环境” 学说,于 1999 年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理论建树方面) 第⑦段 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的评价;中国两院院士、2011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 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数不清的荣誉和成就。(声望与影响 力方面) 答案:①理论建树方面,主要有“广义建筑学”理论、“人居环境”学说等;②实践业 绩方面,如菊儿胡同改造工程;③声望和影响力方面,如中国两院院士、2011 年度国家最 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等;④人才培养方面,参与创建清华建筑系,桃李芬芳。 (每答出一方面给 2 分,答出三个方面即可。意思答对即可) [传主事迹形象题增分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学 界 典 范 冯鹏生 启功先生的一生就像展现于人间的一道彩虹,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增添了无限的光辉。现 在他已离我们远去,但人们仍在深切地怀念他。启功先生逝世于 2005 年 6 月 30 日,寿年 96 岁。他是闻名遐迩的书画家、鉴定家、训诂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厚 的遗产。尤其他那种卓荦大气、蔼然待人的风尚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心中。 记得在 1963 年的秋天,聆听过先生关于“董其昌书画作品鉴析”的讲座,那时我 12 岁。后来,在“文革”中又有幸聆听先生教诲,即使在那种缄口齐喑的情况下,先生仍显示 出了实事求是、坚持真理、雅然风趣的品尚。虽认识先生很早,但一般情况下,不敢前往问 学打扰。大概是在 1978 年左右,先生为出版二十四史事,在中华书局校点“清史”。忘记 了是一种什么机缘,先生通知我将一篇关于《装潢历史沿变》的稿子送去。当我骑车来到中 华书局的传达室时,先生已在那儿等候。我那个时候写的稿子值得请先生斧正吗?真是不知 天高地厚!尽管如此,过了几日,先生竟通知我到他的小乘巷寓所见面。几位兄长陪我到了 小乘巷先生的一间狭小的卧室兼工作室,室内到处堆放着书籍和纸张,我们只好坐在先生的 卧床上。未等寒暄,先生便伏案翻开了我那篇所谓文章,逐字逐句地念,随之以铅笔改谬。 当看到书画形式沿变的段落时,先生说:“立轴条幅画,唐时已定型,不是有杜甫为王 宰山水图的题诗吗?‘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当时的书画形式,并不完全是 横卷。”在座的几位都为先生顺手拈来的诗句所折服。因稿子冗长,先生边看边改,已近午 饭时刻,我们几个起身告辞,记得当时都没说声感谢的话。倒是先生,有些歉意似的说:“到 吃饭的时候,走啦。”接着他又像哄孩子要给些糖果似的说:“等等!”先生挑选了一幅法 书,挥笔题上了我的上款,随之卷起十多幅他的字说:“这是最近写的,送给孩子们的老师, 他们会喜欢。”我惭然接了过来。因为赐我的那幅墨宝有上下款,先生过于自谦,故而一直 置之书橱,30 年来,从未敢张挂。 后些年先生身兼多职,诸事繁多,我再未有过名为“看望”、实为“打扰”的举动。但 凡经我向先生索取“赐墨”或题写书名堂号的,我多是请人代办,且一一应愿。记得 1986 年的一天,先生还着人转来一幅写给我的法书,诗意含蓄,并有题记数行,经反复咀嚼,方 领悟到,其诗是在鞭策我于事业上应图精进。其边题褒责皆有:我曾有出语不当处,应自省, 反映了先生对人的真淳之意;所指我的“擅长”,褒奖有过,故而此幅也未曾示人,折叠置 书架 20 多年矣。 如今回想起来,我烦劳先生的事情太多了,不知耽误了他多少宝贵的时间。即是在“稿 酬”通行的情况下,凡我托办的事情,并没给过一次报酬,我也未有一杯热茶敬给先生,反 倒让先生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的精力。先生病中,多次拟随他人去医院看望,总是唯恐“添乱” 而作罢,只是请人带去祝愿。在先生仙逝 4 年后的今天,尤感深深的愧疚和忏悔。 先生逝世,四方哀吊。我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所设置的灵堂。早早起床,沐浴更衣,怀 抱 96 朵白色康乃馨,奔向了北师大。把花束置放在祭台上,后退几步,便不自觉地双腿跪 下,含着泪水,虔诚地三叩首。因为时间尚早,灵堂里只有我和守灵者,便无所顾忌地像孩 子似的向先生说:“总想去看望,唯恐添乱,如今后悔,启功先生安息吧,晚生永远怀念您!” 先生旅途漫长,艰难坎坷,但心胸坦荡,意气骏爽,宏著等身,吐纳自深,酌处万机, 适度得宜,令人仰慕,堪称学界之楷范。揣其成因,我认为恰如宋王安石云:“不畏浮云遮 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摘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将《装潢历史沿变》的稿子给先生看时,心中想到自己资历尚浅,不值得让启功 先生为我斧正,但先生却很细致地修改校对。 B.启功先生治学严谨、博学强识,在为我修改文章过程中,看到书画形式沿变的段落, 立刻想到前人有关诗句,并与我的观点发生很大分歧。 C.文中表达了我对启功先生的敬仰与怀念之情,启功先生蔼然待人,曾着人转来一幅 写给我的法书,赞扬我的优点同时也指出我的缺点。 D.这篇文章大量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方式,表达我对启功先生的深切怀念,特别 是在得知先生逝世后,我哀恸万分、悲痛欲绝。 解析:选 C A 项,“资历尚浅”这种说法文中没有依据,作者年轻时也许并没有这种 想法。主观臆测,观点欠妥。B 项,“并与我的观点发生很大分歧”,说法错误,文中没有 提及。D 项,两处错误,文中没有大量议论,主要是记叙和抒情,此外,“哀恸万分、悲痛 欲绝”表述错误,作者内心的悲痛是含蓄表达的,只是“不自觉地双腿跪下,含着泪水,虔 诚地三叩首”。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启功先生的形象。 答: 解析: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审读题干“分析启功先生的形象”,题干中有“形象”一词,可以确定本题属于“概括 分析传主形象”题。 第二步:依角度→列要点→找对应 依据前面技巧点拨,就可确立答题角度,从原文中找到对应点。 列要点 找对应 传主的言行 “先生便伏案翻开了我那篇所谓文章,逐字逐句地念,随之以铅笔改 谬”“立轴条幅画,唐时已定型,不是有杜甫为王宰山水图的题诗吗?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当时的书画形式,并不完全是横 卷。”“先生挑选了一幅法书,挥笔题上了我的上款,随之卷起十多幅他 的字说:‘这是最近写的,送给孩子们的老师,他们会喜欢。’”可见先 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 对传主的议 论性描述 “他那种卓荦大气、蔼然待人的风尚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心中”“先生还 着人转来一幅写给我的法书,诗意含蓄,并有题记数行,经反复咀嚼,方 领悟到,其诗是在鞭策我于事业上应图精进”,可知先生和蔼待人、关心 后辈。 引用的他人对 传主的评价 用作者自己的话评价“心胸坦荡,意气骏爽,宏著等身,吐纳自深,酌处 万机,适度得宜,令人仰慕,堪称学界之楷范”,借用王安石的话“不畏 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来评价。 传主与时代、与 他人的关系,关 注传主生活的时 代、社会、家庭 背景 “在‘文革’中又有幸聆听先生教诲,即使在那种缄口齐喑的情况下,先 生仍显示出了实事求是、坚持真理、雅然风趣的品尚”“几位兄长陪我到 了小乘巷先生的一间狭小的卧室兼工作室,室内到处堆放着书籍和纸张, 我们只好坐在先生的卧床上”,可知先生生活简朴、坚持真理、学识渊博。 答案:①学识渊博。他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还是书画家、鉴定家,在多个领 域都有所建树,宏著等身。②治学严谨。在修改文章时字斟句酌,逐字逐句修改校对。③实 事求是、坚持真理。即使在“文革”那种缄口齐喑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这种品格。④待人真 诚周到。去拜访他时送上墨宝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法书中真诚地鞭策我事业上应图精进。⑤ 关心后辈,不求回报。无论有多忙都会答应后辈的请求,此外,在稿酬通行的情况下,但凡 我托办的事情,并未索取一次报酬。(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3.请结合文章探析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 答: 解析:结合文章,可以分析出作者写作此文的三点意图。首先,对启功先生的怀念,这 是最基本的情感和意图。其次,由“如今回想起来,我烦劳先生的事情太多了,不知耽误了 他多少宝贵的时间……先生病中,多次拟随他人去医院看望,总是唯恐‘添乱’而作罢,只 是请人带去祝愿。在先生仙逝 4 年后的今天,尤感深深的愧疚和忏悔”,可知是以文凭吊表 愧疚。最后由“先生旅途漫长,艰难坎坷,但心胸坦荡,意气骏爽,宏著等身,吐纳自深, 酌处万机,适度得宜,令人仰慕,堪称学界之楷范”,可知是对后来者的勉励。 答案:①仰慕先生学问,敬佩先生的人格,启功先生一生艰难坎坷,但心胸坦荡,宏著 等身,在与我的交往中对我有深远影响,学术研究中与我讨论切磋,让我受益良多;②心中 充满愧疚和忏悔的情感,多次烦扰先生,耽误先生宝贵时间,先生生病时没有前去探望,如 今先生仙逝,唯有以文凭吊表愧疚忏悔之情;③缅怀学界典范,勉励后进,先生一生酌处万 机,适度得宜,令人仰慕,堪称学界之楷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勉励后进学人向他学习。 (其他答案只要紧扣“怀念、愧疚、勉励”等词分析即可) 第 2 课时 原因分析类试题——“成就”人和事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概括传主做出贡献、成就或其个性品质形成的原因题,是高考传记阅读的常考题型 之一,纵观近几年高考,此类题目考查频率非常高。解答原因分析题,需要从主观原因和客 观原因两个方面入手,可采用“审题干→明题型→知角度”的 3 步系统推导法加以突破。 常见设问 审题定向(审题干) 答题角度(知角度) 1.从全文看,×××为什么会 坚持×××?请结合材料简 要分析。 2.是什么原因让传主走上了 ×××路径?请结合材料简 要分析。 3.结合全文分析×××成为 ×××的原因。 4.文中认为×××,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题干中有“为什 么 ”“ 原 因 ”“ 理 由”等字样。 2.题干中往往提到 传主在某一方面或 某一领域的成就、贡 献。 1.从背景及相关链接中分析原因。了 解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可 以使我们对人物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 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 人物。 2.从传主的心路历程中分析原因。深 刻地认识人物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 路历程,注重分析人物的先天禀赋和 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 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 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3.从传主与他人关系中分析原因。传 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 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 人的关系去把握其个性品质及成因。 [典例印证] (2016·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 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 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 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 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 之”,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 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 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直到 1946 年 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 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吴先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 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 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 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 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 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 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 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 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 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 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发现了数学的不同 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 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 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 钩,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 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 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 的思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我 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他喜欢看 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贪玩”,他却说:“读历史书籍、看历 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 37 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 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我 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 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外 国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 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①1974 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 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 统,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 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 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 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 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陈省身为吴 文俊颁发杰 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中“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可以转换为“吴文俊在数学 研究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的原因是什么”;由原题干中的“为什么”一词,可以确定本题属 于传主成就“原因分析题”。 第二步:依角度→列要点→找对应 依据前面技巧点拨,确立答题角度,从原文中找到对应点。 列要点 找对应 背景及相 关链接 为了生活他“必须报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 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 系”“摆在中国面前的是,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 得巨大成功,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相关链接中“吴教授的工 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陈省身语),他在数 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得益于他 的独辟蹊径。 传主的心 “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 路历程 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 的养分”,“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对基础教育,他认为“数 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 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培养了他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他眼 光独特,重视人文修养。 传主与他 人关系 他的一生中,遇到了许多对他人生有转折意义的导师,“物理教师赵 贻经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数学教师武崇林帮助 他……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在中学担 任数学教员,直到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他才由一个普通 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培养了兴趣,为取 得成就奠定了基础。 答案:①不蹈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②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 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学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 答对即可) [原因分析类试题增分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李佩:中科院最美的玫瑰花 她见过清末民初的辫子、日本人的刀、美国的摩天大楼,以及中国百年的起起伏伏,她 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年轻的老年人”,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李 佩。 郭永怀李佩夫妇从美国回国,是钱学森邀请的。回国后,郭永怀在中科院的力学所担任 副所长,李佩在中科院做外事工作。 1968 年,郭永怀在青海试验基地,为中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从事试验前的准 备工作。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后,他当晚急忙到兰州乘机回北京,不料飞机失事。 在烧焦的尸体中有两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把他们分开时,才发现两具尸体的 胸部中间,一个保密公文包完好无损。最后,确认这两个人是 59 岁的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 郭永怀曾在大学开设过没几个人听得懂的湍流学课程,而彼时失去丈夫的李佩正经历着 人生最大的湍流。 据力学所的同事回忆,得知噩耗的李佩极其镇静,几乎没说一句话。她整晚醒着,躺在 床上几乎没有任何动作,偶尔发出轻轻的叹息,克制到令人心痛。在郭永怀的追悼会上,被 怀疑是特务,受到严重政治审查的李佩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长椅上。在当时的环境里,敢于 坐在李佩旁边,说一句安慰的话,都需要莫大的勇气。 郭永怀走后 22 天,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 此后的几十年来,李佩先生几乎从不提起“老郭的死”,只是,她有时呆呆地站在阳台 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更大的生活湍流发生在 20 世纪 90 年代,唯一的女儿郭芹也病逝了。没人看到当时近八 旬的李佩先生流过眼泪。老人默默收藏着女儿小时候玩的能眨眼睛的布娃娃。几天后,她像 平常一样,又拎着收录机给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上英语课了,只是声音沙哑。 “生活就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李佩的老朋友、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同事颜基义先 生,用米兰·昆德拉的这句名言形容李佩先生。 1999 年 9 月 18 日,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郭永怀先生是 23 位“两弹一星” 元勋中唯一的烈士。该奖章用 99.8%的纯金铸造,重 515 克——见到的人都感慨,“确实沉 得吓人”。4 年后,李佩托一个到合肥的朋友,把这枚奖章随手装在朋友的行李箱里,捐给 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在李佩眼里,没什么是不能舍弃的。钱、年龄对她而言,都只是一个数字。 一次,李佩去银行,没有任何仪式地把 60 万元捐给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 30 万,就像处理一张水费电费单一样平常。“捐就是捐,要什么仪式。”老太太谈及此事,这 样说道。 她一生都是时间的敌人。70 多岁学电脑,81 岁那年,创办中关村大讲坛,开设了 600 多场比央视“百家讲坛”还早、还高规格的“中关村大讲坛”。在 90 多岁时,她还组织了 20 多位专家,把钱学森在美国 20 年做研究用英文发表的论文,译成中文,出版《钱学森文 集(中文版)》。 1987 年,李佩退休了,她高兴地说,坐公交车可以免票了。可她没一天退休,她接着 给博士生上英语课,一直上到 80 多岁。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马石庄是李佩的学生。 如今,他在大小场合发言、讲课,都是站着的。他说,这是跟李佩先生学的,“李先生 70 多岁在给博士生讲几个小时的课时,从未坐过,连靠着讲台站的姿势都没有”。 可“不老”的李佩先生确实老了,曾经在学生眼里“一周穿衣服不重样”、耄耋之年出 门也要把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的爱美的李佩先生,已经顾不上很多了。早些年,有人问她什么 是美。她说:“美是很抽象的概念,数学也很美。”如今,她直截了当地说:“能办出事, 就是美!” 马石庄不喜欢用“玫瑰”形容李佩先生,“太轻太花哨了,李先生是永远微笑着迎接明 天的人”。 (选自《中外文摘》2016 年第 6 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李佩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把精力奉献给了教育事业。1979 年中美建交,李佩就向 学生介绍美国大学招收研究生的办法,鼓励学生申请自费留学。她还推动了中美联合培养物 理研究生项目,帮助国内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 “文革”结束,人才匮乏,李佩就找到那些曾被打成“右派”甚至进过监狱的英语人才, 从事教学工作。事实证明,她眼光很准。她请出山的“右派”许孟雄,是邓小平同志 1979 年出访美国时英文文件的把关人。 李佩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后更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英语系,培养了新中国 最早的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当时国内没有研究生英语教材,她就自己编写,这些教材被沿 用至今。她做英语教学改革,被称作“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百度百科) ②“文革”期间,留学美国的经历让李佩成为“美国特务”,在单位要接受隔离审查, 监督劳动,连来往的信件也要被检查,只是没有人贴她的大字报。(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郭永怀在为中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做准备工作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 连夜从青海乘机回北京,不料飞机失事。他用生命保护了重要文件,为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 试验获得成功做出巨大贡献。 B.郭永怀飞机失事的噩耗给李佩带来巨大的打击,她克制自己的悲痛,表现出极其的 镇静,以致在追悼会上,没有人敢坐在孤零零的李佩旁边,说一句安慰的话。 C.作者在记叙李佩先生面对丈夫飞机失事和女儿的病逝的“人生湍流”时,都运用了 令人动容的细节描写来表达她内心的悲痛和强忍悲痛的坚强。 D.李佩认为,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人才,为此她把精力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十 分注重人才培养,比如,中美建交后,她向学生介绍美国大学招收研究生的办法,鼓励大家 申请自费留学。 解析:选 C A 项,“从青海乘机回北京”错,原文为“到兰州乘机回北京”;B 项, “以致”错,“不敢说安慰话”的原因是“当时的政治环境”;D 项,认为“国家发展的当 务之急是培养人才”不准确。 ★2.颜基义先生为什么用米兰·昆德拉的名言“生活就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形 容李佩先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答题区域,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题干“颜基义先生为什么用米兰·昆德拉的名言‘生活就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形容 李佩先生”可以转换为“‘生活就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在李佩先生身上的表现”;答 题时要立足全文,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注意从“丈夫、女儿去世,自己被迫害”的角度进 行概括。 答案:①丈夫郭永怀飞机失事的噩耗,留给李佩先生巨大的悲痛,她从不提起“老郭的 死”,克制着内心的痛苦,内心坚强;②唯一女儿的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打击,李 佩先生选择默默流泪,以工作疗养内心的悲痛;③“文革”期间被怀疑是特务、接受严格政 治审查而失去自由的巨大痛苦煎熬着李佩先生,她默默忍受。 3.马石庄谈及李佩先生时,不喜欢用“玫瑰”形容先生,觉得“太轻太花哨了,李先 生是永远微笑着迎接明天的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 解析:解答本题,先解释句子的含意,然后从“人生坎坷,内心坚强”“淡泊名利,无 私奉献”“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角度作答。 答案:同意他的看法,玫瑰花太轻太花哨了,不足以形容先生的高贵品格。①李佩先生 人生坎坷,内心坚强。在经历丧夫失女甚至“文革”中失去自由的坎坷时,她强忍悲痛,昂 首前行,努力工作。②李佩先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她为国家、社会捐钱捐物,没有任何 仪式,比如她将贵重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随手装在朋友的行李箱里,捐给了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③她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勇于改革,为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④她弘扬科技文 化,推动科技进步,年过 80 还创办讲堂,组织、出版《钱学森文集(中文版)》。 第 3 课时 艺术手法鉴赏题——文章是怎样写的 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记叙类文体,它的表现技巧与小说类似,如修辞手法、表 达技巧中的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的自传、第三人称的他传)、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人物描写手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等,表现手法 中的渲染、抑扬、对比等,结构章法中的铺垫、过渡、呼应、引出下文、总结上文、深化主 旨等。但传记的文体特征决定了高考往往从“选材与组材”“其他人物对传主的映衬”“细 节描写”“引用”这四个方面命题。对此,拟采用“审题干→明题型→知角度”的 3 步系统 推导法对这四种题型加以突破。 常考题型 (明题型) 审题定向(审题干) 答题角度(知角度) 选 材 组 材 类 常 见 设 问 1.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角 度来选材的? 2.本文在组材方面给你的 写作什么启示? 3.传主一生事迹很多,作 者为什么只选这些? (1)选材类 ①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 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 突出的人物。 ②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 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 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 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 说服力。 ③传记的材料可以是重大事件, 也可以是日常生活小事。 (2)组材类 ①从时序角度思考。通过抓时间 词语,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 审 题 关 键 1.题干中有“材料”“事 迹”“贡献”等字样; 2.题干中有“组织”“选 择”“选取”“选 材”“组材”等字样。 把握传主的生活经历及思想演 变过程。 ②从详略方面思考。传记的组材 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 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 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 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 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 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续表 常考题型 (明题型) 审题定向(审题干) 答题角度(知角度) 映 衬 类 常 见 设 问 1.文章多处提到××, 这对写传主有什么作 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 析。 2.本文的传主是××, 为什么还要写另一人物 ××? 3.“自传”顾名思义应 该写自己,为什么还写 其他(同学、学生、国际 友人、西方)的材料? (1)内容方面 ①从侧面表现传主。表面上看似 乎不是写传主本人,但通过写与 传主相关的人、事、物,从侧面 表现传主性格、特点、品性等, 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 的力量,可以塑造丰满的传主形 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 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 的作用,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 读性。 ②内容和情节的需要。不交代其 他相关的人、事、物,内容情节 就不完整,就无法更好地表现传 主。只有把传主放到一定的环境 中,他的行为、性格才显现其合 理性。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作者 的写作意图,丰富文章内容,增 强文章内涵,增强文章文化底蕴 等。 ③由点及面,揭示除传主之外更 深的主题。作者要揭示某种社会 道理或者一个大的群体,比如整 个民族的某种品质,仅凭借传主 一个人无法全面地展现,就必须 拓展,除了写传主之外,还写其 他的人、事、物。这样传主再加 其他的,点面结合,就可以更全 面、更深刻地表现主题。 (2)表达方面 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感染力、 审 题 关 键 1.题干中有“传 主”“主要写××”等 字样; 2.题干中有其他人物; 3.题干中有“为什 么”“作用”等字样。 说服力;增强文章的文学色彩; 给人丰富的想象,发人深省,耐 人寻味,等等。 常 见 设 问 1.本文追述传主往事时 有几个细节,举例说说 这些细节的写法体现了 传记什么样的特色。 2.××细节在刻画传主 形象中有何作用?请分 析。 3.传记一般要写大的事 件,文中为什么提传主 的日常生活小事? (1)让传主形象更全面完整,更 立体化 传主形象是由多个侧面组成的, 只表现其伟大的一面,而不展现 其普通的一面,人物形象就不能 立体化。 (2)让人物真实可信 要把人物写好,就要写其普通的 一面,因为读者是普通的公民, 他愿意接受伟人身上普通的一 面。这样的人物会让读者觉得真 实亲切,易于接受。 (3)符合读者心理需要 对于大人物诸如政治家、艺术 家、影视明星等,读者已经从媒 体中了解了一些他们在本行业 内的成就、事迹。对于传记作品, 读者更渴望了解一些花絮。因 此,一些细节正能解决这一问 题。 (4)表达情感或主题的需要 细 节 类 审 题 关 键 1.题干中有“细 节”“小”等字样; 2.题干中有“为什 么”“作用”“意 图”“效果”等字样。 常 见 设 问 1. 文 中 大 量 引 用 了 ×××的诗词文章,有 什么表达效果? 2.传记的最后援引了 ×××的描述,这样写 的作用是什么? 3.这篇评传中,作者多 处引用×××书信中的 原话和他人的评语,简 要 分 析 这 样 引 用 的 作 (1)传主: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 加丰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 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 (2)文本:丰富文章内容,增强 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典雅性, 增添文学底蕴。 (3)结构:照应(呼应)标题、设 置悬念、埋下伏笔、对比衬托、 总结上文、深化主旨。 (4)读者: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 用。 刻地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 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 注意:引用内容不同,其作用也 不同。 ①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 材料——引用,可以增加作品真 实性,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 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 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②引用诗 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 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 古朴文雅的风格。③引用故事, 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 更具有可读性。 ④引用传主在 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可以印证 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 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⑤引用他 人的评述(话):评述更加全面客 观,真实可信;从侧面塑造传主 的品质;与作者的评述相结合, 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 传主的精神和影响等。 引 用 类 审 题 关 键 1.题干有“引用”“引 述”“援引”等字样; 2 . 题 干 中 有 “ 为 什 么 ”“ 意 义 ”“ 作 用”“效果”等字样。 [典例印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 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 生,极其认真。 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 他每天最多写 500 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写得太慢。《荷塘月色》中提到了 蝉鸣。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他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 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 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 自己的外语水平。 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 生。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 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 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 人。”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 23 年,担任系主任 16 年,开了 16 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 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 一抹人文色彩。 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 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 个问题。1916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 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 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女,温柔贤惠,善于持家。作为结婚礼 物,父亲为朱自华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然而,在大学期 间,为了买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 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 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 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他的日记, 几乎就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朱自清从 1924 年 7 月 28 日开始记日记。翻开日记第一 页,就是两条借贷记录:1924 年 7 月 29 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 30 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 “七七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昆明时期,物价奇 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 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的文字;穿,则常年不添新衣, 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则是拼 命写文章、做兼职。因为经常借不到钱,朱自清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在 1942 到 1943 年间, 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 皮管、墨盒、皮外衣、窗帘。为此,朱自清没少受奸商的气。 1945 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 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 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 1948 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朱自清每月的薪 水仅够买 3 袋面粉。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 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 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 退还购物证。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 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48 年 8 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 38.8 公斤。1948 年 8 月 12 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 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 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 6 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 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去世降 半旗志哀。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 “完美的人格”(叶圣陶)。 相关链接 《声明》原文:“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 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 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 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特此声明。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文中作者较多地引用材料,其中有传主自己的话以及他人对传主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6 分)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中有“引用”“作用”等词,并且用“传主自己的话以及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作限 定,可以确定本题属于“引用作用类题”。 第二步:依角度→列要点→找对应 依据前面技巧点拨,确立答题角度,从原文中找到对应点。 列要点 找对应 直接采用 原始材料 “1924 年 7 月 29 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30 日,午后向张益三 借五元,甚忸怩!”直接引述朱自清日记中的内容表现他生活清贫, 保持节操的高尚品格。(正面描写) 引用传主 自己的话 “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 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 辱性的施 引用 传主 自己 的话 舍!”“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以 及相关链接中的话“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 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表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正面描写) 引用他 人的评 述(话) “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 人格”(叶圣陶),用他人的评价表现了朱自清的人格。(侧面描写) 答案:①作者引用传主自己的话直接突出传主的形象:做事有原则,做人有气节。 ②引用沈从文、叶圣陶等名人对传主的评价,从侧面表现其高尚气节。 ③引用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感染力。 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意思对即可) [艺术手法鉴赏题增分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贝聿铭: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 10 岁时就对建筑产生浓厚兴趣。1935 年他到美国留学,1939 年以优异的成绩从 麻省理工学院毕业。1948 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 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担任建筑研究部主任。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 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并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他对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 建造。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 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 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的赏识。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 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图书馆在当时的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 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卢浮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可在 20 世纪 80 年代 初期的时候,卢浮宫内标志不清,仿佛迷宫。每年 370 万名游客大多都会迷失在 224 间昏暗 的屋子里,试图找寻赫赫有名的 3 件作品: 米洛斯的“维纳斯”、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和透过防弹玻璃对着参观者微笑的 “蒙娜丽莎”。密特朗总统许诺:“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随即,总统邀请了世界上 15 位博物馆馆长评选征集的改建方案,结果有 13 位馆长同时选中了同一个方案——在拿破 仑广场上建一个“金字塔”入口,从地下通入卢浮宫内。方案的设计者便是贝聿铭。 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 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1983 年,贝聿铭参观了卢浮宫 4 次,在他眼中卢浮宫正处于一种 “可怜”的境地。8 个世纪的不同用途和多次外貌改动使它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建筑。贝聿 铭的构想是建造一座约 23 米高的金字塔,理论上每小时可以吸纳 1.5 万名参观者。在得知 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时,法国人不分昼夜地表达他们的不满。人们认为这一方案“既毁了卢浮 宫又毁了金字塔”。因此他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了一个 1∶1 的模型,邀请 6 万巴黎人前往 参观并投票。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态度,同意了这个玻璃金字塔的设 计方案。有人回忆,“金字塔”落成那天,记者采访贝聿铭时,“他的脸亮得像金字塔”。 他说,等这一刻等了很久了。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 20 世纪 70 年代,贝聿铭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回到大陆。他应中国政府的邀请设计了北京 香山饭店。以贝聿铭的世界级名望来说,香山饭店只是一个小小的单子,但他却看重这个报 效祖国的机会。他的步履遍及江南一带的大小城市,他参观了无数的园林和庭院,要为自己 设计的建筑风格注入新的生机。最终,贝聿铭确立了香山饭店这幢建筑必须体现中国建筑艺 术的理念。香山饭店设计的层次感很强,逐渐展开,引人入胜。贝聿铭说:“在西方窗户就 是窗户,它要放进阳光和新鲜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窗户是镜框,那里总有园林。” 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中银大厦。他强调说,香港在 1997 年要交还中国,这幢建筑必须使福斯特的银行大楼和其他殖民统治的标志相形见绌, 使香港著名的老公司放心,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香港会继续繁荣昌盛。它应该代表“中国人 民的抱负”。 贝聿铭有三子一女。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三个儿子的名字里都含有一个“中”字, 寓意是: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贝聿铭原本不希望子女继承自己的志向,他告诉 儿子们:建筑师是一种老年人的职业,只有到了四五十岁,才能取得成绩。但三个儿子都继 承了父亲的事业。1990 年,他和儿子贝礼中还因合作设计洛杉矶比利华山庄办公大厦而获 得“洛杉矶美化奖”。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贝聿铭是在多重文化架构下孕育而成的建筑艺术家。他的衣着等择取了西方的范式 ——现代建筑、几何学等,他的血脉和基因却是东方华夏民族的自然融通、刚柔相济。(《“拥 有两个世界的精华”贝聿铭》) ②贝聿铭深知法国人对美国文化的不信任,他没有立即表示对这一计划的热情,而是礼 貌又决绝地回复:“我年纪大了,不想再为了一个项目去搞竞争,要么直接把项目交给我, 要么我放弃。”密特朗当机立断把这个项目单独交给贝聿铭。(《贝聿铭:建筑界的外交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肯尼迪家族最后采用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最主要的原因是贝聿铭能够生动地描述自 己的理念,并且受到肯尼迪遗孀的特别赏识。 B.纽约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而聘用贝聿铭,让贝聿铭在美 国建筑界崭露头角,变得小有名气。 C.由于法国人的反对,迫于压力的贝聿铭对卢浮宫的改造既要考虑“让卢浮宫恢复原 来的用途”,又要做到两种建筑艺术的对接。 D.贝聿铭虽然身在外国,但仍心系祖国,骨子里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眷念情怀,同时对 祖国的发展与未来充满信心。 解析:选 D A 项,由原文可知,最主要的原因是贝聿铭设计方案中所表现出来的唯美 世界打动了肯尼迪遗孀,贝聿铭“能够生动地描述”不是最主要的原因;B 项,“让贝聿铭 在……小有名气”表述不准确,原文并没有明确讲贝聿铭因被柴根道夫聘用而崭露头角;C 项,对卢浮宫的改造方案一直是贝聿铭自己的主张,并不是因为法国人的反对才有的。 ★2.本篇传记在选材、人物塑造、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握人物传记本身的特点,比如从选材的角度分析,人物传记 从一个人一生中选取相关内容来写,其中有详有略;从刻画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人物传记 注重刻画人物的方法,比如正侧面描写等;从传记的语言特色角度分析,人物传记注重语言 的平易,更多地使用引用等。 答案:①选材详略得当,侧重表现贝聿铭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与成就,其他方面略写。 ②人物塑造上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既具体写贝聿铭的言行,又用别人的 评价进行侧面烘托。③语言平易直接,略带幽默,多处引用。如“透过防弹玻璃对着参观者 微笑的‘蒙娜丽莎’”“卢浮宫正处于一种‘可怜’的境地”等语言幽默。 3.贝聿铭在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中表现出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 解析:回答文本体现的传主的精神品质,可以从传主的语言,对事物的看法以及传主的 做法等角度分析。比如,贝聿铭设计、建造了很多经济实用的大众公寓,表现了他对平民的 关心;在改造卢浮宫时,他四次到卢浮宫参观,并建造模型让巴黎市民亲自体验,表现了他 对工作的态度等。 答案:①关心平民的利益。他为平民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 寓,受到好评。②不纸上谈兵,注重实地考察。改造卢浮宫时,参观了卢浮宫四次;设计北 京香山饭店时,步履遍及江南一带的大小城市,并参观了无数的园林和庭院。③耐心坚韧, 有策略。耐心坚韧地说服法国人接受自己的设计方案。④爱国,有中华赤子情怀。以报国热 情进行香山饭店和中银大厦的设计。 第 4 课时 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文章写作意图是什么 传记阅读在“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作者的写作背景与写作意图”“对某个 问题提出个性化见解”三个探究点上,高考命题点一般放在“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上。为此,命题者常常从以下两个角度切入:一是发现传主身上优秀的品质和价值,尤其是 那些足以影响他人的思想、品格的;二是探求传主取得成功、成就,做出贡献的原因,从而 发掘传主精神、人格的闪光点。 对于传主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我们可采用“审题干→明题型→知角度”的 3 步系统推导法加以突破。 常见设问 审题定向(审题干) 答题角度(知角度) 1.作者写作此文有何用意或 目的? 2.怎样评价传主产生的影 响? 1.题干中有“为什 么”“原因”“理 由”等字样。 2.题干中往往提到 (1)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特别关注详细记 叙传主的某个人生阶段——因为这一阶 段是传主成长过程的一个关键时期,最 能突出作者写作意图,也是评价传主社 3.×××取得重大成就,给 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结合 文章分析。 传主在某一方面或 某一领域的成就、 贡献。 会价值和影响的一个入口。 (2)关注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 境。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 合实际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揭示 传主的典型社会意义和影响。 (3)理解文中某些抒情性、议论性的句 子。这部分语句多是作者在传主身上得 到的关于人生或社会的独特感悟,和传 记的主题密切相关。 [典例印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晦暗时代下的真勇士——钱玄同 1887 年,钱玄同出身于一个举人家庭。当其他幼童还在玩着泥巴追逐打闹时,钱玄同 被关在家中勤奋苦读。3 岁随父背诵《尔雅》,5 岁上私塾读经书,老来得子的父亲将下一代 中举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有一次偷看《桃花扇》被老师发现,一戒尺打来,眉心便永远留 下了疤痕。稍长些,他被很多人称为“神童”,但他终究不快乐,这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后 来参与《新青年》,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决定。 11 岁时父亲去世,身为妾的母亲生性善良,难免受到欺负,他当时的理想是考举人走 仕途之路。15 岁时母亲病逝,过去的人生逐渐关闭,未来的门窗逐渐打开,他渴望接受新 的事物,改变陈旧滞重的生活状态。16 岁那年冬天,朋友送他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 书》和邹容的《革命军》,读后思想受了大刺激,以前的尊清见解为之动摇了。17 岁那年, 他把辫子剪了,以表示反对清朝的决心。 1906 年 9 月,钱玄同以优异的成绩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期间随章太炎学习声韵训 诂之学,思想上深受章太炎提倡复古的影响。辛亥革命之前,他主张革命以后应复古礼,曾 写了《深衣冠服说》,并做了一套复古的礼服穿戴,这在朋友中传为笑柄。辛亥革命后的洪 宪帝制和 1917 年的复辟运动两件事,对钱玄同产生巨大轰击,他的复古思想全然消灭,转 向了反对复古。北洋军阀的倒行逆施以及政府中旧文人打着“保存国粹”旗号来抵制科学和 新知识,使他决定踏上两条路:一是文学革命,主张用白话;二是思想革命,主张反对礼教。 在五四文学革命的前驱中,钱玄同自诩“小卒”,却是一名比任何人都勇猛的“急先 锋”,他不是革命运动的发起者,但当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 论》后,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新青年》,与陈、胡二人并肩作战。1917 年,他开始积极投 稿,用通信的方式发表了很多文章,其中寄给陈独秀、胡适、刘半农的最多,讨论的内容是 怎样建立新的文学,主要贡献是从文学发展的趋势和语言文字的学理上说明新文学建立的必 要和可能,同时,他积极参加国语运动,加入了国语研究会,主张文化教育改革。 在此期间,他提出了“选学妖孽,桐城谬种”的口号,明确了新文学革命的对象,再次 奋力呼出推翻复古派的口号。作为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得意门生又身为古文大家的钱玄同,毅 然从旧文化的营垒中突围出来支持文学革命,其影响力巨大。最初的文学革命,只是在《新 青年》上说说而已,没有产生号召性力量。“其后钱玄同、刘半农参加进去,‘文学运动’‘白 话运动’等旗帜口号才明显地提出来,这时形成的力量才有凝聚力。”(周作人语) 当《新青年》提倡文学革命时,中国思想界一片沉闷,新旧思想没有交锋,不利于把新 文化运动推向前。于是钱玄同化名王敬轩,装扮成反对新文化的顽固派,写信攻击《新青年》, 刘半农则针锋相对加以驳斥,故意在社会上造成论战,以引顽固派出洞,这就是新文学史上 有名的“双簧戏”,它成功地推动了新文学、新文化运动。 除了自己写文章,钱玄同还甘当“求稿”小卒。最著名的例子是他向鲁迅求稿,其中最 经典的对话如下:(鲁迅)“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 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 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 们么?”(钱玄同)“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谈话的结 果是鲁迅从消沉中醒来,开始为《新青年》写文章,第一篇就是《狂人日记》。 五四高潮后,《新青年》团体解散,钱玄同退回书斋,致力于学术研究和国语运动。不 过在 1925 年女师大事件中,他同鲁迅等人一起,发表了同情学生、反对杨荫榆的宣言。“一 二·九”运动期间,儿子钱三强参加游行,也得到他的关心和赞许。日本占领北平后,他改 名为“夏”,与“夷”相对,表示绝不做敌伪顺民。晚年的钱玄同因国事蜩螗,外寇侵凌, 常满腔孤愤,抑郁难语。1939 年 1 月 17 日,因突发脑溢血猝然离世,终年 52 岁。北平师 大的祭文,可算是对他一生的最为精确的评价: 呜呼先生,一代宗师;学出余杭,不囿藩篱。文字音韵,博采群规;金石甲骨,剖难析 疑。不惟阐古,抑且开今;编《新青年》,满纸瑶林,作狮子吼,发海潮音;鼓吹学子,一 扫阴沉;五四运动,赖有指针,文艺复兴,匪异人任。 (摘编自甘徐梅《晦暗时代下的真勇士——钱玄同》) 相关链接 ①钱玄同,浙江吴兴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语文改革家、文字音韵学家、“五四”新 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启蒙思想家。在新文化运动、国语运动、古史辨运动和音韵学诸方面都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②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用崭新的文学表现手法蕴载了崭新的反封建的内容,而钱玄 同鼓励鲁迅起来加入推倒铁屋子的行列,表现了强烈的启蒙意识。事实上,他一生都在身体 力行,这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吴锐《钱玄同评传》) ③“别忘记,你是属牛的,要拿出一股牛劲来。”这是钱玄同鼓励钱三强时经常说的一 句话。正是这一句话,给了钱三强极大的勇气和动力,让他一次又一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从而不断地攀登科学高峰,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父亲的榜样——名家教子书》) 材料以钱玄同为核心,涉及上下三代,试探究钱氏家风嬗变的过程,并谈谈对你的启发。 (8 分)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 审读题干中的“钱玄同为核心”“上下三代”“钱氏家风嬗变的过程”“启发”,可以 发现题目要求以钱玄同为主线人物,涉及三代人、家风的变化等,这些变化中的事件对我们 有什么样的启发,由此确定本题属于“传主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 第二步:依角度→列要点→找对应 依据前面技巧点拨,确立答题角度,从原文中找到对应点。 列要点 找对应 作者为传 主作传的 意图 文中着重写了钱玄同“五四”前夕,走用白话反对礼教的革新道路;“他积 极参加国语运动,主张文化教育改革”,倡导文学革命,推动新文学、新文 化运动,甘当“五四”文学革命的马前卒。体现他追求开放、自由,敢于反 抗和爱国的思想,形成典型的五四知识分子的家风。 传主生活 的时代背 景和社会 环境 他出身于举人家庭,幼童时被关在家中勤奋苦读。3 岁随父背诵《尔雅》,5 岁上私塾读经书,是父亲中举希望的寄托;母亲生性善良,他希望考举人走 仕途之路,后来渴望接受新的事物,改变陈旧滞重的生活状态。这些构成了 他典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家风。“‘一二·九’运动期间,儿子钱三强参加 游行,也得到他的关心和赞许”“日本占领北平后,他改名为‘夏’,与 ‘夷’相对,表示绝不做敌伪顺民”,体现他重视对子女自由开放、爱国的 教育。 抒情性、议论 性句 子 用剪辫子以示反对清朝的决心,“在五四文学革命的前驱中,是勇猛的‘急 先锋’”“从文学发展的趋势和语言文字的学理上说明新文学建立的必要 和可能”“晚年的钱玄同因国事蜩螗,外寇侵凌,常满腔孤愤,抑郁难语”, 这些语句对读者都有较强的启发,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 相关链接 “别忘记,你是属牛的,要拿出一股牛劲来。”这是钱玄同鼓励钱三强时经 常说的一句话。正是这一句话,给了钱三强极大的勇气和动力,让他一次又 一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从而不断地攀登科学高峰,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答案:嬗变过程:①钱玄同父亲对子女要求严格,重视教育,依据晚清社会现实和自身 认识,坚持让钱玄同走科举道路;钱玄同母亲卑微善良,激发了钱玄同科举尽孝的愿望。这 是典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家风。②钱玄同在父母去世后,接受新思想、新教育,看清社会和 自身的缺点,勇于反抗、革新;在子女教育上自由开放,同时不忘传承爱国、坚韧等传统美 德。这是典型的五四知识分子的家风。 启发:①家风对子女性格的养成和整个社会风俗的形成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家风 应当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题增分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李佩甫:“过程是不可超越的” 孔会侠 2015 年 8 月 16 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李佩甫的《生命册》获此殊荣。河南省作 协主席、勤恳笔耕了三十八年的李佩甫成为河南本土作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第一人。“过程 是不可超越的”,这是佩甫常挂在嘴边的话。回望李佩甫六十二年的人生经历和三十八年的 创作过程,似乎都准确而形象地印证着他的这句话。 1953 年 10 月,在许昌市的一个大杂院里,李佩甫出生了。同许多穷人家的孩子一样, 佩甫生在草木灰上。后来,这个城市的街道、学校、人群,以及乡下的田野、村民,也逐渐 融入他的生命。李佩甫对生活的体验,从大杂院开始。那时候,大杂院的人们整天忙忙碌碌, 有拉煤卖炭的,有挑担剃头的,也有像李佩甫父亲那样在工厂上班的。父亲工资低,不够维 持家用,母亲就在街道上干活挣钱,补贴家用。所以,佩甫这个工人家庭出身的孩子,对穷 人的体恤和认识就成了他生命的“底色”、他作品的“底色”。 1960 年,佩甫入读小学。佩甫班里有个男同学的父亲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他家 柜子里锁着许多书,调皮的孩子们将那些书偷出来,交换其他孩子的螺丝糖、蝈蝈笼和橡皮 等。就这样,佩甫读了许多书,有苏联作家的作品,有鲁迅的作品,还有《三侠五义》等。 读书的日子,佩甫感到充实而愉快,他常常读到深更半夜,这习惯保持到现在。从此,他进 入了丰富的文字世界,那世界与现实生活不一样,吸引了他的心。这是文学对他最初的浸润, 也是冥冥中命运悄然打开的一扇门。 1971 年 3 月,佩甫怀揣壮志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到许昌县苏桥镇侯王村 当知青。在侯王村的时候,他亲身经历了农村所有的劳动,真实体验了农民生计的各种苦累。 这段日子里,佩甫与村人们打交道,从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真切地感知并理解着村庄。后来, 在不断的继续行走和了解中,蒋马、侯王就成了李佩甫文字中的大李庄、画匠王、扁担杨…… 1978 年至 1985 年是佩甫创作的起始阶段,他左突右奔、苦苦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写作领 地。习作的摸索期迷茫、痛苦、压抑。佩甫这拨“50 后”作家,在马尔克斯和福克纳的影 响下,开始了以地理上的家乡位置为中心的火热的“圈地运动”:莫言找到了“高密东北 乡”,贾平凹划定了“商州”,内秀而要强的佩甫压力很大,每天晚上像狼一样满大街乱走, 他不断地变化着、苦苦寻找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寻到并推开了自己文学领地的大 门。1986 年,佩甫在《莽原》上发表了《红蚂蚱绿蚂蚱》,这是他创作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他沉睡的乡村记忆和乡村情感被唤醒,在文字间氤氲出动人的诗意。1987 年,下乡积累写 作素材后,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李氏家族第十七代玄孙》发表,其创作抵达第一个高峰。 1999 年,佩甫的长篇小说《羊的门》出版,随即引起了轰动。 2012 年,佩甫经过八年时间的准备和调整,写出了《生命册》。这是他付出心力最多的 一部作品,这部作品给他带来一生的盛誉和报偿。写作之前他频繁地下农村,了解新变化, 沉淀新感受,着意弥补自己新农村生活经验和认识的匮乏。他还拿出一部分钱去炒股,只为 了解炒股的常识,体会书中人物的心态起伏。这部作品的立足点是未来中国,佩甫在检省我 国社会五十多年发展的过程中思考前途,试图在困厄中为未来寻找“让筷子立起来”的方 法。 将《生命册》放在佩甫的创作过程中,翻看他的每一部作品,就像铺展开了一幅动态的 图谱,会发现过程就是这样不可超越,每次努力都是一层台阶的递进,佩甫一步步、踏踏实 实地走了过来,走到了今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作为“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李佩甫花甲之年出版的《生命册》几乎倾注了他全 部的心血。李佩甫说,整部作品写了 3 年,但积累的时间用了 50 年。创作过程中,李佩甫 废掉了已经写了七八万字的初稿,原因是“没有找到开头的第一句话”。 (《江南时报》) ②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我开始编故事找素材,后来突然发现我自己最熟悉的这个领域 没有动用。我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对熟悉的生活不用去编,我最终把平原当作自己的 写作领地,这是一步一步实现的,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一直到 90 年代才完成。 (《河南时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李佩甫在创作上注重积累,在侯王村做知青的时候,就主动体验农村的各种苦累, 与人们打交道,从各方面了解村庄。 B.李佩甫在《莽原》上发表的《红蚂蚱绿蚂蚱》,标志着他寻找到了自己的文学领地, 他开始以自己熟悉的环境——平原为中心进行写作。 C.《生命册》是李佩甫付出心力最多、花费时间最长的一部作品,是他年近花甲完成的 作品,也是给他带来一生盛誉和报偿的成功作品。 D.对穷人的体恤和认识之所以能成为李佩甫生命的“底色”与作品的“底色”,与他 的家庭出身、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等是密不可分的。 解析:选 D A 项,“主动体验”说法不准确,他在侯王村做知青时的一些做法并不是 为了积累素材;B 项,“标志着他寻找到了自己的文学领地”错,相关链接中,李佩甫说“我 最终把平原当作自己的写作领地,这是一步一步实现的,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一直到 90 年代 才完成”;C 项,“花费时间最长”没有依据,李佩甫说“时间用了 50 年”,强调的是积 累。 2.李佩甫文学创作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题目要求对李佩甫文学创作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相对比较容易,因为整篇文章 都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的,对全文进行相关信息的筛选整合即可。如李佩甫深入农村生活、 亲身实践孜孜以求、勤奋苦读、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均应成为本题的筛选点。 答案:①深入生活,感悟人生:他上山下乡,深入农村,亲自炒股,体验生活。②勤奋 读书,孜孜以求:他博览群书,苦读勤读,从小至今,从不懈怠。③锲而不舍,精益求精: 创作起始阶段,他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写作领地,在写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直到满意为止。 ★3.李佩甫说,《生命册》整部作品写了 3 年,但积累的时间用了 50 年。请结合全文并 联系现实谈谈对你的启示。 答: 解析:解答本题,要先理解李佩甫这句话本身的含意,即李佩甫成功的秘诀为厚积薄发。 答出这个启示后,再结合文本具体阐释李佩甫是怎样厚积薄发的,最后“联系现实”,选择 现实中厚积薄发的事例进行阐释即可。 答案:启示:厚积薄发方能成功。①李佩甫是在深厚积累之后才开始创作的。他从小阅 读广泛,插队农村后深入而真实地体验了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都成为他写作的基础。 ②李佩甫的重要作品是经过多年的准备和调整才写出来的。李佩甫在写《生命册》过程中常 下乡寻找素材,并经过 50 年的积累才获得《生命册》的成功。③古今中外,厚积薄发而取 得成功的人不胜枚举。曹雪芹批阅十载,删减五次,终成《红楼梦》;屠呦呦能够提取青蒿 素,也与她在中医研究上的积累分不开。 “传记阅读”专题检测(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人生当架几座桥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谈起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 10 岁那年, 叔叔送我一本地图。在中国地图一页,我看见台湾地区用墨涂黑了。我问:‘为什么台湾要 用墨涂黑呢?’叔叔说:‘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因为我国和日本打仗打输了,被日本人占 了。’我当时很气愤,心想,中国的领土为什么被日本人抢占了呢?一定要把台湾夺回来!” 从此,茅以升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知识,掌握本领,报效国家。 茅以升从小天资聪慧,但他更得益于后天的勤奋刻苦。中学时,祖父教他读古文。祖父 先将文章抄录一遍,要求他在第二天上课前背熟。没想到,祖父刚抄录完,茅以升已能背诵 出来。茅以升锻炼记忆力的故事很多,最著名的是他背诵圆周率的故事。1940 年,茅以升 任职的唐山工程学院迁到贵州平越县。校庆那天举行游艺会,同学们欢迎茅院长表演个节目。 茅以升不会唱歌、跳舞,就说:“我表演背圆周率吧。”他一口气背到小数点后一百位,同 学们热烈鼓掌,赞叹不已。 1933 年春天,茅以升受命在钱塘江上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大桥。当时在杭州民间流传一 句谚语,叫作“钱塘江上造桥”,意思是指不可能做成功的事。因为钱塘江的潮水和流沙都 是别处罕见的。潮水来时,潮头壁立,毁坏力惊人。流沙是极细极轻的沙粒,一遇水流即被 冲刷走。江底流沙覆盖,深达 40 多米。所以,杭州人说“钱塘江无底”,在钱塘江上造桥 被认为是异想天开。而当时,中国所有的现代化大桥都是外国人修的。经过调查研究之后, 茅以升认为在钱塘江上造桥是可以成功的。 钱塘江大桥正式开工后,遇到的困难一个接一个。外面传着闲言碎语,说什么“这样干 下去,哪里会成功?”银行也中断了贷款。茅以升的母亲听到这些事后对他说:“唐僧取经, 八十一难;唐臣(茅以升的号)造桥,也有八十一难。只要有孙悟空,有他那如意金箍棒,你 也同样能渡过难关。”那时的“孙悟空”就是造桥的全体员工,“如意金箍棒”就是科学里 的一条法规:利用自然规律,克服自然界的一切障碍。茅以升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和建桥 工人的智慧,先后攻克了 80 多个难题,发明了“射水法”“沉箱法”等施工方法,大大提 高了工程效率。 钱塘江大桥既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又是我国桥梁工程师的摇篮。茅以升 把工地办成学校,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 人才。我国一些重要桥梁工程,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一些负责人都曾经历过钱 塘江大桥建设的洗礼。建国后,茅以升又参与修建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 大桥,先后担任专家组组长、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总设计师,为武汉长江大桥的顺利 建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桥讲究处处平衡与和谐。一座瘸腿、不平衡的桥梁,怎能让车辆行人平安到达彼岸? 同样,人架设知识的桥梁也是如此。茅以升既通晓工程技术,在文史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他一生学桥、造桥、写桥,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 200 余篇。他写的《桥名谈往》《二十四桥》, 博古通今,文笔极好。特别是他在《人民日报》上连载的《桥话》,更是难得的文学佳作。 毛泽东曾对茅以升说:“你的《桥话》我看了,写得很好。你不仅是个科学家,而且也是个 文学家哩!” 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和平的日子,茅以升都始终如一地勤奋工作,即便到 了晚年仍然壮心不已。他说:“我还有一桩心事,就是台湾问题。1945 年,台湾光复后, 我曾到台湾去参加过一次学术会议,看到了台湾的迷人景色,还看望了那里的老同学和朋友。 1955 年,我到日本访问,恰好住在下关(原名马关)的‘春帆楼’。当年,李鸿章签字把台 湾割让给日本就是住在‘春帆楼’。看到李鸿章住过的房子,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我要尽自 己最大的努力,去架设连接海峡两岸人民的大桥。这是我在有生之年想要完成的一件大事。” (取材于《郭梅尼人物通讯选》) 相关链接 ①茅以升(1896-1989),中国桥梁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 科学院外籍院士。茅以升于 30 年代打破外国人的垄断,在自然条件比较复杂的钱塘江上主 持修建了一座基础深达 47.8 米的双层公铁两用桥。钱塘江桥的建成,成为中国桥梁史上的 一个里程碑。(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②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茅以升内心有一种预感。他下令在大桥南 2 号 桥墩上留下一个长方形大洞,对于这个原设计中没有的重大改变,茅以升没有向任何人解释 原因。持续 3 个月的淞沪会战终以上海陷落结束,11 月 16 日,南京政府决定炸桥以阻断敌 人,深明大义的茅以升心情沉重地点了点头:“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一语未竟, 热泪夺眶而出。原来在桥下预留的大洞,就是为这一天预备的。12 月 23 日,茅以升正式接 到炸桥的密令。当晚,他来到书桌前,奋笔写下 8 个大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这一 愿望终于在抗战胜利后得以实现,在茅以升的亲自主持下,钱塘江大桥又得以成功修复。(摘 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天资聪慧,茅以升从小就过目成诵,记忆力惊人。他协助祖父抄录古文,不待 祖父抄完,他就能全文背诵;多年以后,他背诵圆周率,能一口气背到小数点后一百位。 B.茅以升的母亲是一位知书达礼、颇具识见的老人,她对茅以升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在建造钱塘江大桥的困难时刻,正是母亲的鼓励和点拨,才使得茅以升能够坚持下去。 C.钱塘江大桥“建成-炸毁-修复”的经历,说明大桥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茅以升虽然不是政治家,但他对当时国家面临的内忧外患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提前做好了应 对的准备。 D.茅以升的一生,就像桥梁一样,讲究处处平衡与和谐。他不仅在桥梁科学方面取得 了突出的成就,而且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他都勤奋工作,并始终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 一。 解析:选 C A 项,“协助祖父抄录古文”于文无据,“不待祖父抄完”错误,原文第 二段说“祖父刚抄录完”;B 项,母亲的鼓励和点拨的确起到了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但说 “正是母亲的鼓励和点拨,才使得茅以升能够坚持下去”,恐怕也夸大其词;D 项,“讲究 处处平衡与和谐”不当,且“始终关注社会的发展”于文无据。 2.为什么材料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茅以升对台湾的关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解析:对于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 引下到文中找到题干涉及的内容。本题题干问的是“为什么材料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茅以升 对台湾的关注”,这是考查句段的作用。从题干的提问中已经暗示了一个作用,既然开头和 结尾都写到了相关的内容,自然是前后照应。答题的时候,应先从内容上回答,写了……, 表现了……;然后再从结构上看与上下文的关联。 答案:①开头写茅以升关注台湾,是为了点明少年茅以升立下报效国家誓愿的思想基础, 为下文作铺垫。②结尾写晚年的茅以升回忆与台湾有关的往事,说明台湾问题为其一生的牵 挂,进一步揭示了人物的品格。③文章首尾呼应,结构更加完整。(意思答对即可) 3.你认为可以从茅以升身上获得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解析: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对从茅以升身上得到的启示进行探究。我们可以从材料所记叙 的多个事件中进行不同角度的发掘。如茅以升在专业技术方面的钻研精神,他对于国家民族 的热爱之情,他对于不同学术的融会贯通的学习精神,以及他主持修建大桥时的规划组织能 力及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的能力,等等。 答案:从茅以升身上,我们可以获得以下有益的人生启示: ①要热爱祖国,报效国家。茅以升从小就立下报效国家的志愿,并为之发奋学习;他自 觉服从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亲手炸毁历经千辛万苦建成的钱塘江大桥;祖国的统一问题成为 他一生的牵挂,到晚年还念念不忘这件大事。 ②在青少年时期要勤奋努力,为终身发展打牢基础。茅以升从小天资聪颖,博闻强记。 但他不满足于此,仍然刻苦求学,掌握了过硬的本领。 ③要不畏困难,勇于创新。修建钱塘江大桥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茅以升迎难而上,不 断探索,勇于创新,最终战胜了重重困难。 ④要有团队意识,注意激发集体的智慧。在修建钱塘江大桥的过程中,茅以升注意发挥 团队的力量,和工程技术人员、建桥工人一起解决了大量的施工难题。 ⑤要有长远的眼光,做到未雨绸缪。茅以升在建造钱塘江大桥的过程中,注意吸收土木 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的后备人才;他对当时的形势 有着清醒的认识,提前做好了炸桥的准备。 ⑥要文理均衡,全面发展。茅以升既通晓工程技术,在文史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写 的很多文章,科学性和文学性俱佳。(以上六个要点答出四个即可。考生作答只要言之成理 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驯 火 者 火箭如喷着火舌的莽兽巨龙,梁思礼这些第一代中国“驯火者”就要为这头巨兽套上笼 头,绑上马鞍,驾着它从战争的废墟驰向航天的大门。 中国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出生在“文革”最乱的年代。“生于乱世,先天不足”,注 定了这枚火箭多舛的命运。 那时,留美归国的梁思礼担任该型号火箭的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远程运载火箭要求精 度更高,控制系统也要更进一步,原有的分离元件组成的计算装置,体积、重量过大,必须 做出小型弹上计算机。这在当时,是个棘手难题。 梁思礼大胆决策,决定采用“惯性平台—计算机方案”。但这种方案必须用到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在当时技术成熟度并不高,对于导弹研制和发射来说,这块神秘莫测的区域虽然诱 人却少有人染指。当时只有美国的一款洲际导弹用过,但元器件经常出问题。 梁思礼和负责制导控制的同志,决定从系统设计上解决集成电路稳定性问题。他们重新 推导了制导方程和关机程序,最后拿出了一个方案,减少了三分之一集成电路,不仅为计算 机“瘦了身”,还解决了可靠性的问题。 然而,与政治上的压力比起来,技术上的压力还只是小儿科。 1969 年底,军管会与北京市联合组织“705”大会战,提出了“改革研制程序,不搞烦 琐哲学”的口号,用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抓科研。大会战虽然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但是以群 众运动方式研制导弹,使大部分设备在试验时问题百出,有的不得不回厂返修,甚至重做。 梁思礼被逼无奈,想出了另一个对策。他说:“当时我留了一个后手,我没敢把弹上所 有的东西拿去会战,仅仅同意把地面设备、电源设备,这些不是太重要的东西拿去会战了。 结果会战表面轰轰烈烈,其实回来以后还得返修整顿,搞得非常被动。” 就在这样的闪转腾挪中,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步步进行着。 1971 年春天,远程运载火箭各个分系统完成,送到 211 厂做总装测试。测试中,梁思 礼发现笔录仪上出现了一个不应该有的“毛刺”干扰,而且时有时无。为了查明原因,梁思 礼带领技术人员“守株待兔”等了几个小时,最后发现是相邻车间用电载荷瞬间突变造成 的。还有一次,因为脱落插头里的一颗小钢珠不见了,梁思礼就要带着大家趴在厂房里找上 几个小时。总装阶段中,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 后来,在解决航天的可靠性问题上,梁思礼提出了“十倍理论”,意思是在概念设计阶 段,花一块钱能解决的问题;拖到方案设计阶段,就要花十元钱才能解决;到了出样阶段, 要花一百元钱…… 而在当时的实际情况中,最后的问题又何止十倍?为了搞掉这些“毛刺儿”,梁思礼带 着同事在 211 厂不分昼夜拼命干,一干就是五十天,最后把自己累得尿血住院。 1977 年,远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走上正轨,连续六次试验都取得成功。1980 年,梁 思礼带领九人精度小组,对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的设计、工艺、环境和可靠 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精度分析工作。1985 年,他摘取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桂冠。 倘若时空能像纸张一样轻松折叠,用铅笔在上面戳个洞,再展开:美国普渡大学模拟电 网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梁思礼,五院里夜夜鏖战的梁思礼,酒泉发射基地里做着发射前最后检 查的梁思礼,站在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领奖台上的梁思礼……在每一个节点,梁思礼眸子里 不变的热情抵御着时间的轮番攻击。时间夺去了他的青春,却没能撼动他的初心——对中国 航天不倦地追索。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他住的地方并不大,房子的装修也很简单、朴实。这栋房子还是 20 世纪 70 年代的老 房子,还有唐山大地震时留下的裂缝。 (黄奔《我和梁启超之子梁思礼的交往》) ②梁思礼说:“我们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爱国’。父亲生前曾说过, ‘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这一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 (《梁思礼院士自述》) ③梁思礼坦言,真善美需要坚持,有时候还要吃些苦头。“吃苦头就吃吧!”他爽朗地 笑着说,自己最喜欢萧伯纳的一句话:“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 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刘茜《访梁启超之子梁思礼》)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梁思礼深受父亲爱国热情的激发,他看到了当时中国航天事业筚路蓝缕的艰辛,成 为第一代“驯火者”,也因此成了他留美归国的动力。 B.梁思礼在工作中有着“拼命三郎”的美誉,他带领 211 厂的同事不分昼夜地处理着 层出不穷的问题,以至于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 C.作品以“驯火者”为题,新颖生动,既突出了远程运载火箭难以驾驭的特点,更凸 显了航天工作者无畏的勇气和强大的力量。 D.梁思礼笑看人生,淡泊名利,提倡继承先辈的业绩,尽己所能,将之发扬光大,然 后从事教育工作,言传身教,薪火相传,努力培养莘莘学子。 解析:选 C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 项,“因此成了他 留美归国的动力”于文无据;B 项,“他带领 211 厂的同事不分昼夜地处理着层出不穷的问 题”是在搞掉“毛刺儿”阶段;D 项,“从事教育工作”文中没有提及此事。 5.梁思礼身上体现了中国第一代“驯火者”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传主的个性特征的能力。“那时,留美归国的梁思礼担任该型号火 箭的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表现了他的勇于担当;从链接①“他住的地方并不大,房子的装 修也很简单、朴实”中可分析他生活简朴,物质要求低;从链接②“我们从父亲那里继承的 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爱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这 一句话,影响了我的一生”中可分析出他的爱国情怀;“梁思礼大胆决策,决定采用‘惯性 平台—计算机方案’。但这种方案必须用到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在当时技术成熟度并不高, 对于导弹研制和发射来说,这块神秘莫测的区域虽然诱人却少有人染指”写出了他具有前瞻 性的眼光,决策果断;“当时我留了一个后手,我没敢把弹上所有的东西拿去会战,仅仅同 意把地面设备、电源设备,这些不是太重要的东西拿去会战了”写出了他的机智与冷静。 答案:①有爱国心,无私地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祖国的航天事业;②生活朴素,豁达乐 观,勇于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坎坷和挫折;③具有前瞻性的科研眼光,能大胆决策,谨慎实施, 耐心执着,重视细节;④能排除外界干扰,冷静应对,专心致志地从事科研工作。(以上四 点,任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6.梁思礼提出“十倍理论”的背景和意图是什么?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答: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十倍理论”的提出有 它产生的背景,从文中“在解决航天的可靠性问题上”“在当时的实际情况下”可分析出, “实际情况”指的是“当时处于‘文革’的动乱年代”和“军管会与北京市联合组织 ‘705’大会战,提出了‘改革研制程序,不搞烦琐哲学’的口号,用搞群众运动的方式抓 科研”。从“在概念设计阶段,花一块钱能解决的问题;拖到方案设计阶段,就要花十元钱 才能解决;到了出样阶段,要花一百元钱……”可分析出“十倍理论”的实质是要节约资源, 防止问题一拖再拖,成本越来越高,得不偿失;同时也是为了杜绝小错误,要求科研人员注 意细节,防止小错误酿成大灾难。 答案:背景:在当时动乱的社会背景下,以群众运动方式研制导弹造成诸多干扰;为了 保证航天的可靠性,需要在总装测试阶段费时费力,解决许多原本不应该出现的琐碎问题。 意图:①要用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实践,这样才能尽量减少损失;②要重视工程的系统性, 上一个环节解决不好,会严重影响下一个环节;③要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拖得越久,付 出的代价就越沉重;④要重视细节,不要让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传记阅读”专题检测(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几何学中的哥白尼 1893 年,喀山大学树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为数学家雕塑的塑像。这位数学家就是俄国 伟大的学者、非欧几何的重要创始人——罗巴切夫斯基。 罗巴切夫斯基出身贫寒,中学时代遇上了一个知识渊博又循循善诱的数学老师,受其影 响,很早就迷上了数学。升入喀山大学后,他就与这所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大学生到教 授,从系主任到校长,他在这里度过了 40 个春秋。 罗巴切夫斯基从 1815 年着手研究欧几里得几何的平行线理论,从 1823 年起更是全身心 地投入其中。1826 年 2 月 11 日是数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日子。这一天,在喀山大学物理数 学系会议上,罗巴切夫斯基以平静无畏的姿态,宣读了他的学术报告《平行线理论和几何学 原理概论及证明》,向世界公开了自己的新观点。这一天被公认为“非欧几何诞生日”。 在这次会议上,他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话”,让台下几位著名数学家听得目瞪口呆。诸 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两直角”“锐角一边的垂线可以和另一边不相交”等等,这些命题 不仅与欧几里得几何相冲突,而且还与人们的日常经验相背离。“罗巴切夫斯基是向一个公 理挑战。”后来,爱因斯坦总结道。 走下讲台后,这位喀山大学图书馆兼博物馆馆长,试图同与会者交流看法,但所有人都 不愿评论这篇“荒诞离奇”的论文。而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罗巴切夫斯基还需要静下心来, 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整理得有条不紊。由于没钱雇助手,他得亲自给图书分类编目,给矿 物标本掸去灰尘,给鸟类标本清除害虫,必要时还得拖地板。 这种习惯,他在担任校长后也依旧保持着。有一次,他脱下外衣正在干活,一位外宾误 认为他是工作人员,请他带自己参观图书馆和博物馆。罗巴切夫斯基欣然答应,带着客人参 观馆里最珍贵的藏品,并做了详细讲解。当晚,在省长的宴会上,外宾发现白天的“向导” 竟然与自己同桌,才惊奇地发现了他的校长身份。 也正是校长身份,让罗巴切夫斯基的数学论文得以流传。他当年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提交 的论文被弄丢了,他又根据自己的研究进展写了论文《几何学原理》。或许出于对校长的“尊 敬”,《喀山大学通讯》发表了这篇论文。在校长的请求下,校方将论文送到圣彼得堡科学 院。“看来,作者旨在写出一部使人不能理解的著作。他做到了。”受命负责评审的知名院 士在鉴定书中写道,同时强调这篇论文“不值得科学院注意”。一些数学家开始嘲笑非欧几 何学是一种“笑话”,甚至与数学毫不相关的作家歌德,也在《浮士德》里对非欧几何进行 了一番嘲弄。 在创立和发展非欧几何的艰难历程中,罗巴切夫斯基始终没能遇到他的公开支持者。其 实早在 1792 年,也就是罗巴切夫斯基诞生的那一年,德国数学家高斯就已经产生了非欧几 何思想萌芽,到了 1817 年已初步成熟。但高斯向来主张“宁可少些,但要成熟些”“不留 下进一步要做的事”。同时,他也害怕新几何会激起学术界的不满和社会的反对,会影响自 己作为“数学王子”的尊严和声望,因而一直没敢把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世。当高斯看到罗巴 切夫斯基的非欧几何著作后,内心是矛盾的,他私下在朋友面前高度称赞罗巴切夫斯基是 “俄国最卓越的数学家之一”,却又不准朋友向外界泄露他对非欧几何的看法;他积极推选 罗巴切夫斯基为哥廷根皇家科学院通讯院士,但他所写的推选通知书却避而不谈罗巴切夫斯 基最卓越的贡献——创立非欧几何。 罗巴切夫斯基为非欧几何的生存和发展奋斗了三十多年,尽管饱受非难,但他从来没有 动摇过对新几何远大前途的坚定信念。在临去世的前一年,即使已经双目失明,他还通过口 述的方式完成了巨著《论几何学》。 历史是最公允的,它终将会对各种思想、观点和见解作出正确的评价。随着非欧几何的 进一步发展,罗巴切夫斯基的独创性研究早已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赞美,而罗巴切 夫斯基也被人们赞誉为“几何学中的哥白尼”。 相关链接 ①1830 年夏天,瘟疫席卷俄国,喀山城几乎十室九空。当时细菌理论还没有建立,落 后的卫生习惯使霍乱菌横行无阻。罗巴切夫斯基组织教职工和他们的家属,采取了严格的隔 离治疗的措施,这远远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在瘟疫流行期间,整个大学只有 16 人丧生。(《罗 巴切夫斯基传略》) ②哥白尼和罗巴切夫斯基之间有一种相似的关系,两人在科学思想和科学观点方面都引 起了一次革命,一次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宇宙的革命。 (《数学分支巡礼》)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喀山大学为罗巴切夫斯基树立塑像,是因为他是俄国伟大的学者、非欧几何的重要 创始人,也因为他曾经担任过该校校长。 B.作品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明欧几里得几何在当时是不容挑战的权威,暗示罗巴切 夫斯基宣布创立非欧几何有点操之过急。 C.作品插入罗巴切夫斯基整理物品和当“向导”这两件事情,突出了传主在行政管理 岗位上的高度责任感,丰富了传主形象。 D.歌德效仿一些数学家的所作所为,在《浮士德》里对非欧几何进行了一番嘲弄,这 表明非欧几何理论在当时饱受争议。 解析:选 C A 项,表述不完全正确,喀山大学树立罗巴切夫斯基雕塑的原因除了题干 上说的,可能还有其他的;B 项,爱因斯坦的话是赞美罗巴切夫斯基的勇气;D 项,“歌德 效仿一些数学家的所作所为”错误。 2.罗巴切夫斯基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几何学中的哥白尼”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中学时代迷上数学,1815 年着手研究欧几里得几何的平行线理论;②1826 年 发表学术报告《平行线理论和几何学原理概论及证明》,宣告非欧几何诞生;③担任校长后 发表论文《几何学原理》并送交圣彼得堡科学院进行评审和鉴定;④始终未曾动摇对非欧几 何的坚定信念,晚年在失明的情况下口述完成巨著《论几何学》;⑤经过时间的考验,罗巴 切夫斯基的独创性研究终于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与赞美。(意思答对即可) 3.本文为什么详细介绍高斯拒绝公开支持非欧几何一事?这件事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答: 答案:第一问:①以高斯的怯懦来反衬传主的坚毅,突出传主孤军奋战的无畏气概,从 而升华文章的主旨;②指出高斯力求稳健、追求完美的作风,既可能促进科学的研究,也可 能妨碍科学的发展与传播;③侧面表明当时的社会甚至科学界保守势力非常强大,对新生事 物缺乏宽容。(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 度,酌情给分) 第二问:①不要让已有的荣誉成为前进路上的负担;②要勇于坚持真理,不因外在的压 力而犹豫退缩;③要重视理论尚未完全成熟或现实意义尚未显露的科研成果;④应当共同参 与,营造一个对于科研创新较为宽容的社会环境。(意思答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 蒋 勋 1875 年,卡蜜儿成为莫奈的爱人已经超过十年,他们第一个孩子生于 1867 年,已经八 岁,他们正式登记结婚已经五年。而此时,卡蜜儿检查出罹患绝症,身体明显衰弱下来。这 一年,莫奈画下了卡蜜儿在家中做针线活的一张肖像。 这件小小的作品很不同于莫奈同一时期的画作。卡蜜儿坐在室内一角,对着窗口阳光做 针线。一个相爱相处了十年的女人,成为妻子,成为母亲,在莫奈的笔下可能已经不再是当 初那个娇美艳丽的模特儿。一个女性,有了妻子与母亲的身份,似乎原始女性如鲜花绽放一 般的诱惑华美消失了一些,却又生长出一些如同果实一般安静饱满的神情。 莫奈处理这一幅画作时也似乎不再是一个知名画家,拥有印象派命名者的头衔,而是回 来扮演一个忠实丈夫与父亲的朴实角色。 光的跳跃不见了,莫奈坐在卡蜜儿旁边,认真看妻子做针线,看窗外的光透过纱帘树荫 在室内流动,室内幽静隐约的光线,照亮卡蜜儿的脸孔,照亮她衣服长袍上织绣的图案。 不知道莫奈在得知卡蜜儿罹患重病后的心情如何,这一件小小作品却使人沉思起那艰难 的一年——1875 年——对两个人都特别艰难的一年。 这一年莫奈还是留下了不少以卡蜜儿为主题的作品,特别是撑着阳伞站立在草坡上的卡 蜜儿肖像。 也许不应该用“肖像”来称呼这一系列作品,因为在奥塞美术馆面对好几幅同一主题的 画作,我们知道画中的人物有的是卡蜜儿,有的是 1886 年卡蜜儿逝世以后莫奈以继女苏珊 为模特儿画的。这两个人都撑着阳伞,在阳光下站立着,更换着不同的角度。 我们不禁会发问:卡蜜儿或苏珊在烈日阳光下站了多久?莫奈要求卡蜜儿或苏珊变换了 多少次姿势? 无论是卡蜜儿还是苏珊,在这一系列作品中都不再是一个被关心的主题,如同这一段时 期,莫奈所有画里的人物或许都只是他用来观察光与色彩的媒介而已。 他看得见卡蜜儿吗? 或者他只是看到阳光的跳跃,看到伞布上端与下端的明暗对比,看到风吹起的纱巾与衣 裙下摆裙裾里透明的光,光在跳跃,在云端,在草坡上,在发上,在风里,一瞬间一瞬间的 光,令莫奈迫不及待,快速地用画笔捕捉着。他不知道卡蜜儿(或苏珊)站了多久,他忘了她 们变换了多少次姿势,他看不到人物,他只看到一片一片的光,如此华丽,如此闪烁,如同 神迹,如同不可思议的宇宙最本质的奥秘。 莫奈要为瞬间的光留下肖像,每一个短暂的瞬间,他或许忽然想到站在面前的女子也只 是短暂的光,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都只是无法把握的一瞬间的光。 我特别喜欢莫奈 1875 年最早的一幅《撑阳伞的女人》。画里的卡蜜儿姿态不太僵硬,在 云天的背景里一转身,一回眸,风吹着草,吹着云,仿佛即刻也要在风中吹散卡蜜儿,整个 人像要幻化而去,令人无限感伤。旁边是莫奈与卡蜜儿八岁的儿子让,这是画家对一个自己 深爱的人的最后一瞥吗? 也许不是,卡蜜儿还有四年的时间,她的身体饱受折磨,而那折磨也是莫奈一起要做的 功课,他想要留下每一瞬间的光,然而光一直在消失,从来不会为他的惋惜哀伤停留。 1878 年卡蜜儿生下第二个孩子,这一次生产更加重了她的病情,终于在 1879 年逃不过 病魔死神的手掌,卡蜜儿要在光里消逝了。 1886 年,在卡蜜儿逝世七年以后,莫奈以继女苏珊为模特儿,用同样场景,同样姿态, 连色彩与光都几乎一样,重复画了一系列《撑阳伞的女人》。 莫奈在怀念什么吗?他刻意重新安排的同一名字、同一主题、同一形式的绘画,深藏着 他对逝去的光、逝去的岁月、逝去的人物刻骨铭心的记忆吗? (节选自《蒋勋破解莫奈之美》,北京 联合出版公司 2015 年 7 月版) 相关链接 ①莫奈,印象派代表画家,他的油画所散发出的光线、色彩、运动和充沛的活力,超越 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主义。在绘画风格受到权威排斥时,一直 坚持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光和影的色彩描绘是莫奈绘画的最大特色。(摘编自王莉函《谈 莫奈的光与色》) ②莫奈与妻子卡蜜儿在巴黎相识,很快坠入爱河,但莫奈的家人看不起这位模特儿,逼 迫他们分手,并中断了莫奈的经济来源。莫奈一如既往地爱着卡蜜儿,卡蜜儿也给予莫奈星 火燎原般的创作灵感。当莫奈的作品被贬得一文不值时,卡蜜儿简直是用自己的生命喂养着 莫奈,她无怨无悔地跟着他勇敢地活下去,家徒四壁却充盈着爱的光芒。(摘编自孙君飞《爱 是莫奈的另一种光》)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1875 年,莫奈创作了卡蜜儿在家中做针线活的一张肖像,画中的卡蜜儿已没有了做 模特时的娇美艳丽,失去了如鲜花绽放一般的诱惑华美,年近半百,饱经风霜的她如同成熟 的果实一般安静饱满。 B.莫奈创作了《撑阳伞的女人》系列画作,有的以卡蜜儿为模特儿,有的以继女苏珊 为模特儿,画面上,用同样场景,同样姿态,连色彩与光都几乎一样。 C.为了莫奈画出好的作品,卡蜜儿有时需要在烈日阳光下站很久,变换多种姿势,以 至于罹患绝症。 D.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其画作深藏着他对逝去的光、逝去的岁月、逝去的卡 蜜儿刻骨铭心的记忆。 解析:选 B A 项,把或然当已然,原文是说“可能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娇美艳丽的模 特儿”,且“年近半百,饱经风霜”在文中没有依据;C 项,强加因果,“卡蜜儿在烈日阳 光下站很久”并不是她“罹患绝症”的原因;D 项,过于绝对,文中对莫奈画作深藏着的记 忆只是一种猜测,且“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只是一种抽象的说法,实际上他还为其 他人画过像。 5.本文是一篇评传,请结合文本,归纳评传的一般写作特点。 答: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评传的写作特点有哪些。从表达方式来看,评传本身就包含 了议论和记叙,有时还有对人物的描写。本文兼有议论和记叙,且结合紧密,相辅相成。再 分别来看,议论方面,本文对人物的评价客观公正,不掺杂个人主观色彩;记叙方面,本文 叙写莫奈为妻子画像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且其中详细描述了作画时的光和色的对比,具有 学术性,而对莫奈作品背后的思考,又具有思想性,整体来看,具有浓郁的学术研究特征。 答案:①“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或答“夹叙夹议,叙议结合”;②熔历史 性、学术性和思想性于一炉,具有浓郁的学术研究特征;③客观公正。 6.莫奈一生中并不只为一个女人画过像,为何作者却以“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 像”为标题?“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的莫奈终成一代大师,这给你什么启示? 答: 解析:解答第一问要理解本文标题的含义,莫奈“只为一个女人画像”,是强调这个女 人,即他挚爱的妻子,在他心中的重要地位,哪怕后来为其他女人画像,也是把她当作了妻 子的化身。第二问是开放性试题,重在引导考生从一代大师身上学习可贵的精神品质,考生 可结合文本概括莫奈在学术方面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就其中的一点或几点,联系自身实际, 深入谈谈自己的感想。 答案:第一问:对莫奈来说,挚爱的妻子是美的化身,为其他女人画像,实际上是把别 的女人当作他曾经挚爱的妻子、美的化身来画的。第二问:可围绕下列关键词作答:①执着; ②专注;③创新;④坚守;⑤不迷信权威;⑥坚毅(不惧压力与挫折);⑦将生命体验融入到 绘画事业之中(心中有爱)。(答出三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