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版解析汇编 语文——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考真题+高考模拟题 专项版解析汇编 语文——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师版)

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年高考】‎ 一、【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 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答案】‎ ‎1.C ‎2.A ‎3.C ‎【解析】‎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错误;从第三段“‘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中可见,“社会伦理制度”在家庭伦理规范之上。‎ B项,“‘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表述有误,“古代社会特有的”‎ 不准确。根据最后一段“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突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可见,现代社会中,“孝”仍有其家庭伦理意义;‎ C项,正确,原文第四段有“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项,“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错误,根据最后一段“‘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可见,是“某些形式”,而不是所有“传统‘孝’的形式”。‎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误,“《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说明孝道是天地常规通则,目的是为了论证“‘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而“《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是论证“孝”成为社会伦理制度的哲理根据。‎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 C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以‘亲亲’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而并没有提到“自觉自愿”。‎ 故选C。‎ ‎【点睛】‎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技巧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1.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特别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基本上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2.看标题,先将文章大致看一下,然后去看题目,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样比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 ‎3.不管是题目还是文章都要将关键字圈起来,特别是时间,概括性词语。例如:几乎,大概,一般,全,都,凡是这类词 ‎4.找出文章表程度的词语。例如:总共、基本、大致、最等。‎ ‎5.找出有逻辑性的关联词。例如:表转折,表因果,分层分类,举例子,并列或递进。‎ ‎6.文章反复出现的句子,特别注意跟文章一样的句子,因为有可能张冠李戴。‎ 二、【2020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 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功能说,它们从宣扬皇权的政治性作品转化为私家收藏中的纯粹山水画;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是形状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 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 B.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都是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 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 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的思路,富有启发意义。‎ B.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艺术品在历史流传中可能发生的形式、形态、功能、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C.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 D.文章末尾一段举例阐明,一些外表没有发生变化的艺术品所经历的转化,也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关注的课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并不好自动地显现于它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来加以重构。‎ B.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 C.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属性和意义。‎ D.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 ‎【答案】‎ ‎1.B ‎2.C ‎3.D ‎【解析】‎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错误,所谓“原物”根据第二段“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可见,是指画家在创作画作时的原始状态,而非艺术品有“真实”与“虚假”的区别;‎ C项,“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即使形态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但并没有提到其原初状态“不可考”;‎ D项,“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于文无据,文章最后一段只说“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但并未提及这种生命比原初状态“更有价值”,而应该是另一种不同的价值。‎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是为了证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错误,应该是为了证明“实物”不能等同于“原物”,根据第二段“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可见,“原物”要探究其原始绘画形式、空间,而故宫博物馆的《早春图》已经不再具备这些,以实例来证明“实物”并非“原物”。‎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 D项,“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错误,根据最后一段“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可见,美术馆的布展方式也有其转化的意义,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 故选D。‎ ‎【点睛】‎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三、【2020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那时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对偶、声律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这种主张是进步的。《古文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严格讲起来,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变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命令编选《古文渊鉴》,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它有六十四卷,篇幅太多了自然不易推行。‎ 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点发议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二、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选文所选《史记》,像《伯夷》《管晏》,这些传记议论多而不致力于刻画人物。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唱叹和转折,反而把最好的文章漏掉了。‎ ‎(摘编自振甫《谈谈<古文观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主张,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 B.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的 《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 C.《古文观止》在体例和篇幅上的特点,一是选文按照时代先后排列, 不另分类:二是篇幅较为适当,并不浩繁。‎ D.《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论偏颇且占比失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一般说来”“严格讲起来”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 B.文章第三段列举多篇《古文观止》的选文,证明选本的经典性经得起历史检验。‎ C.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学术视野较为开阔。‎ D.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主要观点分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文观止》借用季札“观止”的说法命名,显现了编选者的自信,以及对所选古文思想内涵与艺术境界的赞誉。‎ B.《古文观止》的编者对“古文”的理解基本贯彻了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以来古文家的主张,但也有一定的变通。‎ C.有人评价《古文观止》存在“论策为多,又取便于科举”的倾向,这种看法与文章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D.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答案】‎ ‎1.C ‎2.C ‎3.D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其中“都有”表述错误,文章第二段将《古文观止》与《文选》进行比对,比对的是二者的文选主张,而不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第三段谈到《古文观止》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比较高,但并没有与《文选》进行比对,所以说二者“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这一说法不成立;‎ B项,“真德秀编选的 《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错误,“选文的时代范围窄”“分类复杂”错误,文章在第三段和第五段都涉及对《古文观止》和真德秀《文章正宗》的比对,第三段说“‎ 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这展现的是真德秀选文的道学气息严重,第五段说“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分类并不复杂。但“选文时代范围窄”错误,第三段说“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可见选文的时代范围并不窄;‎ D项,“《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编者识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后人怀疑《答苏武书》是后人伪托,而《古文观止》的编者却选入这篇文章,只能证明编者的识别力不高,不能说明编者就是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错误,“均与”一说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最后一段谈论《古文观止》的缺点,如“编者识力不高”“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都是直接阐述其缺点,并没有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项,“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有误,原文只是说“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由“但”可知,《古文观止》无法选文体例和标准的变化。‎ 四、【2020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谈诗歌朗诵 朱光潜 近来听到一些诗人、演员、业余爱好者朗诵了许多旧体诗和新诗,其中风格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占优势的风格是用演员念台词的声调和姿势。那慷慨激昂的调子,有时不完全与诗歌的内容相称。这不免令人有美中不足之感。‎ 人民为什么爱诗歌?理由也许很多,我想其中之一就是诗歌具有音乐美。这个道理从我国一些传统剧种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许多旧剧的台词并不那么完美,可是演唱起来,却有极大的迷人的力量。不妨把《霸王别姬》《林冲夜奔》的台词改成白话,请最好的演员用话剧的方式去表演,那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话剧本不要求语言的音乐化,而诗歌按照它的本质却要求语言的音乐化。诵诗如果不见出语言的音乐美,那就很难把诗的韵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浸润到听众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可以优游涵泳,长久受用不尽。在我看来,朗诵诗歌是不宜用演话剧念台词的声调和姿势的。‎ 理想的诗歌朗诵,必须要既能表达感情,又有音乐美。其中,表达感情是基础,顺着自然的倾向,是自发的,倾泻的,无控制的,容许金粒与泥沙俱下的;而音律的形式按照规律的要求却是自觉的,有控制的,不但要披沙拣金,而且要用一定的模型把金粒熔成一定的形象。这样通过音律形式对思想感情的洗练、节制和熔铸,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就不是生糙自然的思想感情,而是经过形象化和音乐化而洗练和提高的思想感情。对于朗诵诗歌来说,做到这一步,才能算到表达感情与音乐美的统一。‎ 这只是理想。要实现这种理想,还要凭实践中的辛苦摸索才可以获得。在摸索之中要做的事很多,其中一项重要的事是向民族传统学习。我国历代诗人都特别重吟咏的功夫,过去诗文评家教人读诗,也强调要懂诗就必须学会诵诗。有人甚至以为一个人如果不会诵诗,即对诗“终身为门外汉”。传统的旧诗朗诵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声音拖长。《书经》里就已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永言”就是《乐记》里所说的“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式的朗诵能维持到两千年左右,不能单是凭习惯的惰力,因为诗歌所要表现的情调是比较深永的,低徊往复的,走曲折线而不是走直线的,所以表现方式也要有相应的低徊往复和曲折。长言才能在低徊往复之中把诗的“意味”“气势”“骨力”和“神韵”玩索出来,咀嚼出来,如实地表达出来。假如这个看法略有一些道理,我们也就可进一步认识到诗歌的朗诵不宜用演话剧念台词的办法。‎ 目前诗歌朗诵不少是侧重表达感情的,有时是近于表演的。在节奏上大半不但不是“长言”‎ ‎,而且比语言的自然节奏还要快一点,急促一点,低徊往复的少。这和我们过去朗诵的传统有很大的距离。责任当然不能完全在诵诗人,毛病恐怕大半还是在诗本身。如果诗本身见不出音乐美,诵诗人当然就不能凭空添上音乐美。这就要求诗人们在语言和音律上多下更严肃的功夫。诗歌朗诵已经把诗歌的语言和音律问题很突出地提出来了。‎ ‎(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戏曲中的台词与话剧台词要求不同。‎ B.朗诵中低徊往复是表达深永情感的需要。‎ C.过去的诗文评家认为诵诗是懂诗的前提。‎ D.旧诗在形式上的不足是由长言来弥补的。‎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直接指出了诗歌朗语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了全文的论题。‎ B.文章举《霸王别姬》之例,是为了说明演员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C.未经音律形式的洗练、节制和熔铸,诗歌朗诵表达出的感情易流于生糙。‎ D.诗歌朗通的成败不完全取决于朗诵者,诗歌本身的音乐美也非常重要。‎ ‎17.如何纠正诗歌朗诵中“演话剧念台词”的倾向?请简要概括。‎ ‎【答案】‎ ‎15.D ‎16.B ‎17.体现出诗歌语言的音乐美;做到表达感情与音乐美的统一;向民族传统学习,借鉴“长言”。‎ ‎【解析】‎ ‎【分析】‎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原文内容的能力。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本题属于词语理解错误。‎ D项,“在形式上的不足是由长言来弥补的”错误,原文“言之不足,故长言之”的意思是言语说话不足以表达,所以用拉长声调歌唱来表达。而不是“旧诗形式上的不足是由长言来弥补的”。‎ 故选D。‎ ‎1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根据选项的表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解答此类题目,还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B项,“是为了说明演员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作用”错误,是为了说明“诗歌具有音乐美”;从第二段“理由也许有很多,我想其中之一就是诗歌具有音乐美。这个道理从我国一些传统剧种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可见。‎ 故选B。‎ ‎17.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该题,可以结合文中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根据题干要求,回到原文中筛选关键信息,分点概括作答即可。‎ 从“诗歌具有音乐美”“诗歌按照它的本质却要求语言的音乐化。诵诗如果不见出语言的音乐美,那就很难把诗的韵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浸润到听众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可以优游涵泳,长久受用不尽”可见,首先要理解诗歌语言的音乐美,把诗的韵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从而进入到听众的心灵深处,使他们长久受用不尽;‎ 从“理想的诗歌朗诵,必须要既能表达感情,又有音乐美。其中,表达感情是基础……而音律的形式按照规律的要求却是自觉的,有控制的……通过音律形式对思想感情的洗练、节制和熔铸……是经过形象化和音乐化而洗练和提高的思想感情……才能算到表达感情与音乐美的统一”可见,其次,必须要使诗歌表达感情与音乐美达到统一,在理解诗歌感情的基础上,以自觉、有控制的音律对思想感情进行洗练、节制和熔铸,从而达到思想感情与音乐美的统一;‎ 从“要实现这种理想,还要凭实践中的辛苦摸索才可以获得……其中一项重要的事是向民族传统学习……懂诗就必须学会诵诗”“传统的旧诗朗诵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声音拖长……诗歌所要表现的情调是比较深永的、低徊往复的,走曲线而不是走直线的,所以表现方式也要有相应的低徊往复和曲折。长言才能在低徊往复之中把诗的‘意味’‘气势’‘骨力’和‘神韵’玩索出来,咀嚼出来”可见,还需要进行实践,并向民族传统学习旧诗吟咏的方法“长言”,用低徊往复的表现方式把握诗歌中的“意味”“气势”“骨力”和“神韵”。‎ ‎【点睛】‎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然后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整体处理。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在具体的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概括时,要提取精要,独立归纳。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不一致,这时,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要注意防止要点遗漏。‎ ‎【2019年高考】‎ 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现象和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上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者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 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 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 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A. 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 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答案】‎ ‎1.B 2.D 3.D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曲解文意,且“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说法过于绝对,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为“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C项,强加因果,“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与“普通劳动者才是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相关信息在文章第四段,原文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D项,“无须考虑人民的娱乐和消费需求”曲解文意,原文第五段说“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故选B。‎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对最后一段的论证中心理解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论述的中心应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故选D。‎ ‎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D项,“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推断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是好不好、精不精”,强调文学家的创作重点在“精”也就是“质上”,而没有说“少”。故选D。‎ 二、【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以感性见长,或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答案】‎ ‎1.B 2.D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故选B。‎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故选D。‎ ‎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文中找对应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要扣住题干要点结合原文逐项判断。A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无中生有,原文第一段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人。B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做出革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列举一系列诗人要论证的观点是“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截取,尽其所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C项,“作者在情感上一视同仁”曲解文意,从第三段的论述看,作者列举“逃避”和“被击败”这两种回应危急的方式,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对杜甫“正面担荷”这种应对方式的欣赏和肯定。故选D。‎ 三、【2019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 ‎,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遺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特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規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B.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台舞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C.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D.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B.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C.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D.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B.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C.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D.活态保护致力于保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答案】‎ ‎1.C 2.C 3.D ‎【解析】‎ ‎1.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C项“以防失去原有风格”分析错误,对传统艺术进行西式改编,将会失去的是“本真的艺术特性”。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文章没有对“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作比较,因为二者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都不是保护。故选C。‎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项,“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使其‘雅化’)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对能否获得成功,并未有明确的说明。B项,“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说法缺少根据,文章中只是说“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 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并非所有的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C项,“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说法错误,原文说这样“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故选D。‎ 四、【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书家和善书者 沈尹默 ‎“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前人是这样说过。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已。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 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则。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力。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 有天分、有休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监察一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四号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是毫无成就可期的。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遗。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一个人一味地从心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却是最高的进境。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 ‎(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 B.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 C.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 D.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不能称之为笔法。‎ B.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别有风致。‎ C.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 D.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17.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 ‎15.B 16.C ‎17.是否尽合笔法;能否诸体皆工;是否适宜学习。‎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B项,“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错误,原文是“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故B错误。ACD准确。故选B。‎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原文是“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故C错误。ABD正确。故选C。‎ ‎17.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本题要结合文本第3、4两段内容概括即可。‎ 五、【2019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信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因此,注意在为进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5.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的不能贮存、节约。‎ B.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C.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 D.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6.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 )‎ 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7.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 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 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 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的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答案】‎ ‎5.D 6.B 7.C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比对。本题中,D项,“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错误,“必须”一词过于绝对化,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选项忽略了“有效”一词,并非必须拥有,而是有了“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可以让人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要求选出“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注意力”重要性的内容,再分析选项,看哪一项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从文中来看,“注意力”具有定向性,具有选择性和指向性。ACD三项都能体现“注意力”的重要性,如“右手画圆,左手化方,不能两成”说明注意力不能分散;“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是说明注意力具有定向性,不能分散;“用心一也”也是表明注意力的指向性。只有B项,“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说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与注意力“定向性”不一致,不能体现“注意力”的重要性。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题中,A项,“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错误,文章第一段只是把人类资源分为两个部分,而“注意力”和“物质、能量等能源”分属两大类,文中没有提到二者可以相提并论,选项前后内容之间强加因果。B项,“在任何时候,……”错误,“任何时候”这一说法太绝对,扩大范围。D项,“‎ 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错误,这一说法太绝对。文章最后只是说“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但没有说不合理使用会如何。故选C。‎ ‎【2018年高考】‎ 一、【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答案】‎ ‎1.D ‎2.A ‎3.B ‎【解析】‎ ‎1.【精准分析】此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D项混淆是非。“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误,原文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而且结合“照着讲的意义,在于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可知,“新子学”是通过“照着讲”得到“理论之源”的。‎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精准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根据原文信息“‘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文章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没有涉及正反对比论述。‎ ‎【考点定位】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精准分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A项,“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曲解文意,根据原文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可知二者并不是互相隔膜的。C项,“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说法绝对。原文有条件限制是“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 无助于思想的创新”。D项,“从 ‘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错误,曲解文意,从原文第五段“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 “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可推知。‎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二、【2018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答案】‎ ‎1.A ‎2.D ‎3.B ‎【解析】‎ ‎1.【精准分析】‎ 此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B项将第一段“数字化记忆……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和第四段“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进行简单拼接,强加因果。C项“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曲解文意,原文第一段表明了“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D项曲解文意。原文最后一段可推知,“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的行为本身属于数字化记忆霸权,而且明确表示“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属于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本题所给四个选项中,A项和B项对应信息在文章第一段,C项对应信息在文章第二段,D项对应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通过与原文比对,即可找出答案。‎ ‎2.【精准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D项混淆时态。“可能”错误,文章分析的是已然发生的问题。‎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论证手法的能力,延续了2017年课标卷题型。要求考生基于文本内容,对文本的论证前提、论证手法、论证逻辑和论证内容的关系形成认识。解答此类题目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然后进行判断即可。本题D选项对文章论述的内容理解偏颇,文章并没有重点论述“我们的认同问题”,同时此选项还运用混淆时态的方法的设误,考生仔细辨析可得出答案。‎ ‎3.【精准分析】此题侧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B项以偏概全。原文说“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选项去掉了“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属于论述类文本阅读传统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主要查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找出答案。本题B项去掉了原文中“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混淆了范围,以偏概全。‎ ‎【2019高考展望】2018年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和2017相比较,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保持一致,充分体现了试题的连贯性。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仍会体现试题的连贯性,选材会更加贴近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命题会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论证结构和手法的基础上,洞悉立论背后的动机与目的,最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判断,题目会更加侧重于理解,重点考查考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B.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C.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 D.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A.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 B.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 C.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一个城市体有更好的空间弹性和制度弹性时,其意义弹性也会相应变好。‎ B.城市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会有不同危机,制度的主要功能也会因此不同。‎ C.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纳能力和发展潜力,就应平衡各种主义的关系。‎ D.城市盛衰自有其规律,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的和谐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 ‎1.B ‎2.C ‎3.A ‎【解析】‎ ‎1.【精准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意的能力。命题者选取文本中含有比较重要词语的句子,经处理(即在三个选项中设置不同陷阱)后,组成各选项;解题时一般要先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意思相关的区间,以之同选项表述进行比较,发现异同,最后据之确定正误。同A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二自然段,根据文本,当前城市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空间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而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缺乏有机统一”。同C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三自然段,文本原文为“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不是如该项所说的“抽象的意义共同性”。同D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四自然段,根据文本可知,空间弹性不足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意义弹性不足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制度弹性并无此“根本原因”的表述。正确答案是B。‎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属于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尤其要注意的是,找出命题者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无中生有(把文本没有的内容悄悄加进去,比如题中C项)、偷梁换柱(部分改换文本说法,比如题中A项)、增删内容(把文本内容偷偷减少或增多,比如题中A项)等。‎ ‎2.【精准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特别注意考察各项表述中对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和论证层次的分析是否正确。A项的相关内容在文本第二自然段,表述正确。B项的相关内容在文本第三自然段,表述正确。D项表述是针对全问的,表述正确。C项中,“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的说法是正确的,在文章中有体现,但“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则无明显依据,因此C项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论证手法的能力,延续了2017年课标卷题型。要求考生基于文本内容,对文本的论证前提、论证手法、论证逻辑和论证内容的关系形成认识。解答此类题目首要的就是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提炼整合。如果某选项表述只涉及文本部分内容,可先迅速读完文本的有关部分;如果某选项表述关系全部文本,就要提高观察角度进行整体分析。‎ ‎3.【精准分析】此题整体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一般要先在文本中找出同该选项意思相关的答题区间,以之同选项表述进行比较,考察其说法是否正确,最后据之确定正误。同B项相关的内容在第三段,原文中“正在兴起的城市,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注重稳定功能”,对应该项表述中“不同的发展阶段”的说法,可见此项表述是正确的。同C项相关的内容在文本第四段,该段中“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当一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的说法可印证此项表述的正确。正确不当选。D项的干扰性较强,相关内容在文本第四段,“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当一个城市只允许一种……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可见,城市的盛衰与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总体上和谐有关系,但并不是直接的。所以此项说法也是正确。只有A项说法在文本中找不到根据,因此此项是正确答案。‎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属于论述类文本阅读传统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主要查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无中生有、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找出答案。本题A项就属于无中生有。‎ ‎【2019高考展望】2018年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和2017相比较,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保持一致,充分体现了试题的连贯性。2019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仍会体现试题的连贯性,选材会更加贴近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命题会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论证结构和手法的基础上,洞悉立论背后的动机与目的,最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判断,题目会更加侧重于理解,重点考查考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201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中国建筑的希望 梁思成 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候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解等复杂情况总影响所产生。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遠传和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数千年来的匠师们,在他们自己的潮流内顺流而下,如同欧洲中世纪的匠师们一样,对于他们自己及他们的作品都没有一种自觉。‎ ‎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如郎世宁辈在圆明园建造西洋楼等事为先驱,于是“洋式楼房”“洋式门面”,如雨后春笋,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乱。正在这个时期,有少数真正或略受过建筑训练的外国建筑家,在香港、上海、天津……乃至许多内地都邑里,将他们的希腊罗马哥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过来,同时还有早期的留学生,敬佩西洋城市间的高楼霄汉,帮助他们移植这种艺术。这可说是中国建筑术由匠人手中升到“士大夫”手中之始;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来对外人颂扬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则仍非常缺乏了解。现在中国各处“洋化”过的旧房子,竟有许多将洋式的短处,来替代中国式的长处,成了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这些亦正可表示出他们对于中国建筑的不了解态度了。‎ 欧洲大战以后,艺潮汹涌,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统,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这种建筑现在已传至中国各通商口岸,许多建筑师又全在抄袭或模仿那种形式。但是对于新建筑有真正认识的人,都应知道现代最新的构架法,与中国固有建筑的构架法,所用材料不同,基本原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抄袭我们的形式,乃因结构使然。我们若是回顾到我们古代遗物,它们的每个部分莫不是内部结构坦率的表现,正合乎今日建筑设计人所崇尚的途径。这样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竟融洽相类似,在文化史中确是有趣的现象。‎ 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我认为,他们是最有希望的。‎ ‎(有删改)‎ ‎17.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出现的原因。(6分)‎ ‎18.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是什么?(6分)‎ ‎19.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6分)‎ ‎【答案】‎ ‎17.社会上有崇洋媚外的风气;一部分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国建筑感兴趣,但缺乏真正的了解。‎ ‎18.承认机械及新材料的主要地位;有极诚实的精神观念;其构架法的基本原则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 ‎19.数千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真正的艺术成就,有其一贯的基本方法及原则;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正赶上强旺更生的时期;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正在产生。‎ ‎【解析】‎ ‎17.【试题分析】透过要求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出现的原因,这是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作答时先从材料中筛选出相关信息,答题区域主要集中在材料第二段,如“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来对外人颂扬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则仍非常缺乏了解。”然后将这些筛选好的信息,按照题干要求进行整合,分点概况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信息筛选概括分析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江苏高考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一题多年以来都在考查论证思路,如2017年“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2016年“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2015年“简要概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只是有的考查全篇的思路,有的考查局部的思路,今年变成了筛选概括题,相对来讲,降低了难度,但筛选概括并非简单的抄写文中的句子,要注意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2019年的高考应该还会考查论证思路,毕竟把握一篇文章的思路应该是阅读文本必备的条件,也是写作理清文章结构的必备条件,更能体现一个考生的能力水平。‎ ‎18.【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分析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这是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材料的第三段,作答本题可以立足于文本,从中筛选相关信息。从材料的第三段看,“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統,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基本原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然后将这些筛选好的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按照题干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整合,最后分点概况即可。‎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点评】“重要概念的含义”即“重要概念”的属性、内涵和外延。由于一般论述类文本的选文多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艺术、文字、审美、建筑等诸多领域,这里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文中主要阐述的专业性的概念。重要概念是作者论述说明的重点,考生要注意把握它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要注意辨别与其相近的概念。首先要借助语境推断概念,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考查概念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因此考生要学会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句中的“重要概念”‎ ‎。其次利用上下文辨析概念,一般论述类文本中的某些概念运用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极为广泛。要辨析概念的意义,考生应从概念的上下句入手,由近及远地从上句到下句中找到它指代的具体对象,从而理解它的指代义。辨析那些非代词类概念的指代义,也应该利用上下文。一般来说,在这类概念的上下文里,一般会有阐释这些概念的句子,找到了这些阐释性语句,答案也就出来了。第三要把握内涵理解概念,文章中一些概念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述的概念比较复杂,替代了一些必要的内容,换句话说,概念的意义不仅有概念本身的意义,同时也蕴涵有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等。阅读文章时,要分析词语出现的段落的意思,分析具体的描写所阐释表达的思想意义,如果没有准确完整地把握住概念的内涵,就可能对概念所包含的对象作出错误的判断。‎ ‎19.【试题分析】题干问“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要求联系全文,简要概述。这是考查考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第一段“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材料第二段“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材料第四段“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即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正在产生。作答时将这些信息按照题干要求进行整合,分点概况即可,注意使用概括性是语言组织答案。‎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相比较前三年的高考,2018年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第三题的难度降低。2015年要求“结合文章,阐释文末‘开向生命的窗子’的内涵”,2016年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西天取经’的寓意”,2017年要求“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都是倾向于对句子内涵的考查,而2018年则是“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更侧重对学生筛选概括信息能力的考查。今年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把难度放在了第二题,第一题和第三题的难度自然降低了,2019年的高考应该还会延续2105.2016.2017这三年的考查模式。‎ 五、【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載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 ‎5.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6.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7.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强大,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级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 ‎【答案】‎ ‎5.C ‎6.B ‎7.D ‎【解析】‎ ‎5.【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C项,曲解文意,“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化,该题的设题区域在第三段,文中的表述是“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由“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可知,“始终不会动摇”一说错误。‎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点评】对于文章重要概念的考查,题干一般会设置为“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如本题即为“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或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此题的选项C就是在对文章第三段内容理解概括的基础上命制的选项,将文中“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的信息理解成“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说法过于绝对化。‎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曲解文意,“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错,原文是说“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C项,说法太绝对,“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中“完全被”说法绝对,原文是“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D项,说法绝对,“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错,原文是“这使它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的对信息处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只是猜测。‎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点评】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是对文章第四段内容的理解概括,文中原句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选项变成“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曲解文章的意思。C项是对文章第五段内容的理解概括,经过比对可以发现选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化。D项是对文章第六段的理解概括,文中只是一种猜测。‎ ‎7.【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能力考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运用文章内容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本题D项,关于“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原文中说的是“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的对信息处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强调的是“被奴役者”,而D项中“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并没有奴役,被控制,而是运用把握了这些信息化手段,所以选D项。‎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好教育云平台(www.jtyhjy.com)‎ ‎【试题点评】本题与一般的概括作者观点题不同,“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一般的概括题都是考查学生对文中作者观点的理解概括能力,而本题不但考查理解概括能力,还考查实际运用能力,即先要找到倒数第二段中“科学艺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理解这一矛盾关系,然后再分析每个选项,把不能体现这一矛盾关系的选项挑选出来,这就增加了答题的难度。这就需要考生找到答题的突破点,如文中用一个疑问句的形式给出了“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即人类可能会面临被科学技术“奴役”‎ 的命运,而D项,这些职业棋手是采用智能软件来辅助训练提高水平,并没有被科学技术所奴役,而是运用了科学技术。‎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