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三论述类文本阅读三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集训提升练三论述类文本阅读三新人教版

专题集训提升练 三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 一、(2017·保定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中国史学原本注重图像。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记录了很多地理、物产、民俗、宗教、 山川鸟兽等内容,本来也有图像,只是在流传的过程中日渐遗失,最终只剩下文字。中国史 学,素有“左图右史”的传统。宋代的郑樵在《图谱略》中说:“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 于左,置书于右,索像于图,索理于书。”当然,图像不仅指平面的图画,凡是在平面或是 空间构成图形、实体的物体都可以称之为图像。 宋以后,文字气场越来越大,在表现思想方面的长处凸显,与此同时,由于传播相对困 难、表意欠缺深度和准确性,图像的重要性日渐式微。这之后,出现过一个可以重拾图像地 位的机会,那就是形成于北宋、发达于清朝后期的金石学。金石学是以器物上的铭文和石刻 碑碣上的碑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但它的缺憾在于,没有将器物本身的造型、位置 等作为历史资料或者思想观念的表述来看待。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讲,书法也是一种图像,但 远远不够,毕竟那些古代的铜器、石刻,包含了丰富的图像和历史文化信息。 与传统史学不同,国内现代史学始于 20 世纪初,可以梁启超《新史学》的问世作为标 志。梁启超强调史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并推崇史料的价值。王国维、陈寅恪等 国学大师呼吁重视甲骨文献、简牍文书等地下史料。此外还发现了一批档案文献,包括敦煌 莫高窟藏经洞经卷及“八千麻袋”的清宫大内档案等,都将史料利用及史学研究往前推了一 大步。 虽然在迭出的新史料中,文学大家们也对图像流露过浓厚的兴趣,但图像在史料中的地 位并未发生突破性变化。郑振铎就批评过“轻图像而重文字”的习惯。即便这样,郑氏所编 写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也免不了只是个“插图本”。直到上个世纪 80 年代,历史研究有 了较为宽松的叙述研究环境,图像和历史的交流融合渐趋深入。时下,伴随着图像证史渐成 风气,图像作为历史留存的证据,逐步得到史学界的回应,以图像为研究对象的“图像史学” 呼之欲出。 图像和文字能够相互印证。作为史科,文字能蕴含丰富的信息,而图像明显的优点是形 象直观。几年前陕西潼关发现一座隋代大墓,后来根据列戟的数量,推断出墓主人为隋太子 杨勇。戟是一种武器,也可作为仪仗器、礼器使用。唐代列戟制就是通过施戟杆数的多少来 表示其主人身份、地位、等级及权力。《唐六典》中记载:太庙、太社及诸宫殿门,各二十 四戟:东宫诸门,施十八戟;正一品门,施十六戟……目前已知的墓穴发现都跟文献完全对 应,列戟形状也一目了然,对还原当时礼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图像还能让我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的历史。并非历史的各个方面都有文字描 述,这个缺陷就要用视觉资料来填补,比如行人、小贩、工匠、茶客、剃头师、算命先生等 三教九流,并非都能载入史册、留下文字印记,而许多画作却能让人体会到芸芸众生之貌、 熙熙攘攘之景。 (摘编自孙振华《中国古代图像史料的运用》,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史学研究原本重视图像,一些具有史料价值的书稿原本有图像,古代的学者常从图中 “索像”,从文字中“索理”。 B.宋朝以后,图像在史学中的重要地位逐渐衰落,是因为图像传播起来比文字困难,并且在 表意方面欠缺深刻性和准确性。 C.20 世纪 80 年代,重文字轻图像的习惯有所改变,伴随着图像证史渐成风气,以图像为研 究对象的“图像史学”呼之欲出。 D.形象直观是图像作为史料的明显优点,如果图像和文献能够完全对应,就会清晰而具体地 还原文字所表现的史学内容。 【解析】选 C。时间范围错,“‘图像史学’呼之欲出”是时下的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金石学过于注重文字、书法的研究,却忽视了丰富的图像和历史文化信息,所以金石学的 兴起没有使图像重拾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B.“轻图像而重文字”的习惯受到了郑振铎的批评,可见郑氏对图像史料的重视,但他编写 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仍未将图像作为编著主体。 C.戟作为礼器,在唐代可以表示主人的身份、地位、等级及权力,研究人员依据《唐六典》 的文字记载推断出陕西潼关的隋代大墓应列十八戟。 D.普通百姓的面貌、市井生活的具体情形,很难载入史册,诸如《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画 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字资料的欠缺。 【解析】选 C。不是依据《唐六典》推断大墓列戟数目,而是根据列戟数目和《唐六典》记 载推断墓穴主人身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代以来,甲骨文献、简牍文书等地下史料,敦煌藏经洞经卷,清宫大内档案等史料的发 现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史学的科学化的发展。 B.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史学大师都注重史料,并且史学大师们对图像有着浓厚兴趣,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图像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 C.20 世纪初新史学科学的理念、史学大师的呼吁倡导、改革开放后较为宽松的叙述研究环 境,促使中国史学的研究不断变更、发展。 D.作为史料,文字能够蕴含丰富信息,图像能够直观再现历史情境,二者相互印证,可以让 人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的历史。 【解析】选 D。文字和图像二者相互印证,并不能“让人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的 历史”。 二、(2017·皖江区域省级示范高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生态文明美: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 陈望衡 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迄今为止,人类主要经历过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 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是生态 文明美。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兼顾了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 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 化。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 义,综合起来就是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观认为自然环境美,美在生 态文明(以生态为载体的文明)。 生态文明时代前的自然环境审美,强调自然环境中的生命意味。这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 人的生命,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 的意味。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虽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重视生态,但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 一般的重视生命的意味,不会强调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关系,更不会考虑 到地球上诸多生命良性的发展。生态着眼于生命的整体性与相关性,关注的是种群的生命, 种群的生命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它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 的自然条件。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较一般的生命观深刻得多。 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自然环境审美,自然环境的美在生态与文明的统一即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审美视界较之自然生命的审美视界主要有五个方面不同:第一,强调并凸显自然 环境美中的生态性。自然性是自然美得以存在的基础,是其区别于社会美的关键。生态文明 视界下的自然环境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第二,将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到生 态平衡的高度。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失去生态平衡, 就是对美的否定,它迟早会给人类带来灾难。第三,将生命意味的美提升到生态意味的美。 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而生态意味的美则让人的审美视 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生态的网络系统只存在于人的理解与想象之中,它的审美实现 呈不断的发散状态。第四,生态审美导入生态公正理念,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传统审美张 扬人的主体性,而在生态文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受到尊重。第五,荒野的审美价 值为人们所重视。当荒野被人们接纳并视为生命之根时,其实它已经“人化”了。正是凭借 工业文明提供的物质基础和科技成就,加上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生态文明为人们提供的 视野与观念,人们才能欣赏荒野的美。 (选自《光明日报》2015 年 07 月 15 日 14 版)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经历过的三种文明类型,这三种文明类 型的环境审美观各有其独特属性。 B.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这两 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 C.人的生命是生命意味的立足点,凡是从自然物身上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感受到了人的生 命,那对象就具有了生命的意味。 D.按生态文明审美观,必须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平衡意义。打破生态平衡,就是对美的 否定,它早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解析】选 A。偷换概念。原文是“迄今为止,人类主要经历过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 文明三种文明类型”。“主要”一词说明人类除了经历过这三种文明类型外,还经历过其他文 明类型。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环境审美观具有历史性,生态文明美是当代环境审美的新形态。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 明,这是当代自然环境审美观的观点。 B.生态观对生命的理解是,种群的生命受制于与它相关的其他种群生命和非生命的自然条 件,实际上并不是由种群自身所决定的。 C.自然美能够存在的基础和它跟社会美区别开的关键是自然性,生态文明视界下的自然环境 审美更强调并凸显自然性中的生态性。 D.生命意味的美让人的审美视界扩展到生命的联系与网络,然而生态意味的美却是让人的审 美视界专注于某一生命的形象展现。 【解析】选 D。该项对“生命意味的美”和“生态意味的美”理解和分析恰好与原文第四段 中“第三”内容意思相反。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视角下,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 的意义,两者结合则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 B.因为生命意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命,所以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不仅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重 视生态,而且它们的实质也是基本相同的。 C.所谓自然环境审美,从生态文明的视界来看,就是自然环境美在生态文明;自然环境的美, 应当体现通常所说的生态与文明的统一。 D.传统审美张扬人的主体性,生态审美导入生态公正思想,体现出生态的兼容性,在生态文 明审美视界下,审美对象的地位也获得尊重。 【解析】选 B。原文第三段为“重视自然的生命意味,虽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重视生态,但 它们的实质是不同的”。 【加固训练】 (2017·黄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漫话中国历史上的改革 在讨论作为历史事件的改革之前,有必要先梳理一下“改革”的含义。此词首见于《后 汉书》之《梁统传》和《黄琼传》,皆指对已有成规的改动变易。自此以后,“改革”遂成习 见之词,而且其词义越来越宽泛,凡对原有制度、惯例、习俗,甚至文体、文风的改易变革, 均可称之为改革。不过,近代以前,改革是一个中性词,既可用于革故鼎新的正面场合,也 可用于变好为坏的负面场合。近代以来,改革演化为一个纯褒义词,《现代汉语词典》的释 义就体现了这种趋向:“把事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 不过,今人所言历史上的改革,所用显然并非上述宽泛的词义,而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 念,特指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比较重大的除旧布新。对于这种形式的历史事件,今天概 以“改革”称之。具体到某次事件,则或称之为“变法”,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 变法等;或称之为“新政”,如王莽新政、庆历新政等;或称之为“改革”,如孝文帝改革、 张居正改革等。这些称谓,有的当时就有,更多的则是后人所加。如同改革本是中性词一样, 说某人“变法”,也未必就是正面评价。古代典籍中甚至常将“变法”与“坏纪”连用,意 为变乱成法、败坏纪纲。 正因为“改革”含义宽泛,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其范围相差悬殊。有人将改革的范围划 得很大,几乎是“江山代有改革家”;也有人将改革的范围划得很窄,认为真正称得上改革 的事件没有几次。具体到某人某事,看法更加纷纭。比如,引发“国人暴动”的周厉王,在 历史上向来形象不佳,但有人称他是中国历史上见诸记载的最早的改革家。再如王莽新政, 有人说是“托古改革”,有人说是“复古改制”。又如张居正,多数人认可他是改革家,但也 有人说他的政策并无新意,算不上改革。即便当事人自己的说法,也不一定可以为据。如管 仲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今人称之为“改革”或“革新”,他自己却说是“修旧法”。事实上, 要给改革下一个严谨、周密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更不可能提出一套量化指标。 改革之事,古今中外皆有。从改革的原初推动力看,既有自上而下的改革,也有自下而 上的改革,但前者占绝大多数。在中国漫长的王朝史上,君主一直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 力,没有君主的发动或支持,就不可能出现改革。所以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全部都是自上而 下,即由统治阶层中的一部分人发起和推行的。平民大众没有推动改革的途径和机会,当他 们忍无可忍时,只能揭竿而起,发动以改朝换代为目标的暴力革命。 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很多,用人是否得当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战国时期各国的 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积极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君大力招贤、大胆任用。王安石变 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虽然认识到“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但却不善于识人用 人,所倚任者多为反复无常的奸佞小人,给改革造成很大的伤害。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能像管仲那样一帆风顺,或像孝文帝那样基本成功者,并不多 见。大多数改革都遭遇了挫折或失败,如商鞅变法是政存身败,张居正改革是人亡政息,王 安石变法是半途而废,戊戌变法是昙花一现。若观察君主之外的改革者的命运,能够善始善 终者可谓凤毛麟角,绝大多数身败名裂,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如吴起乱箭穿身,商鞅惨遭 车裂,王安石忧愤而死,张居正死后抄家,戊戌六君子喋血刑场。改革之难,于此可见。篡 用明太祖的一句话说:“犹行荆棘中,寸步不可移,纵得出,体无完肤矣。” (节选自《博览群书》) 1.下列关于“改革”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改革”一词首见于《后汉书》之《梁统传》和《黄琼传》,都是指对已有成规的改动变 易。 B.自《后汉书》之后,凡对原有制度、惯例、习俗,甚至文体、文风的改易变革都可称之为 改革,词义越来越宽泛了。 C.“改革”一词感情色彩的变化是以近代为分界线的。近代以前,改革是一个中性词,而近 代以来改革演化为一个纯褒义词。 D.现在所说的改革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特指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比较重大的除旧布 新。 【解析】选 C。C 项答非所问,不是“改革”的含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如同改革本是中性词一样,“变法”也是一个中性词,古代典籍中甚至常将“变法”与 “坏纪”连用,意为变乱成法,败坏纪纲。 B.“改革”一词含义宽泛,所以不同的人所认为的改革范围差异极大,具体到某人某事,看 法更加多样化。 C.引发“国人暴动”的周厉王,在历史上向来形象不好,但有人称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改 革家。 D.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的改革看法不同,即使是当事人自己的说法,也未必可以为据。所以, 给改革提出一套量化指标是不可能的。 【解析】选 C。C 项范围太大。原文第三段说“但有人称他是中国历史上见诸记载的最早的 改革家”。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在中国漫长的王朝史上,因为平民大众只能发动以改朝换代为目标的暴力革命,所以改革 都是由君主发动或支持的。 B.改革必须用人得当,否则会给改革造成很大的伤害。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能够取得显著成 效,就是因为国君大力招贤、大胆任用。 C.古今中外的改革既有自上而下的改革,也有自下而上的改革,但前者占绝大多数。 D.纵观中国历史上君主之外的改革者的命运,能够善始善终者非常少,绝大多数都身败名裂, 甚至有的还付出生命的代价。 【解析】选 D。A 项强加因果;B 项“就是因为国君大力招贤、大胆任用”不对,原文第五 段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君大力招贤、大胆任用”;C 项由原文第四段“所以中国历史 上的改革,全部都是自上而下”可知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