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教案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教案6

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 第5课 荆轲刺秦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 ‎2、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 ‎3、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较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教材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古代叙事散文,都具有情节的生动性、人物的形象性,适合做高一学生学习文言文起始材料。文章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用法规范,学习这本文,能为高中文言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是典型的历史著作,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人物,都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为学生以后学习文言文做好铺垫。本文在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又能体现大著的特点,学生学习之后,可以举一反三。‎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1、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叙事脉络,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方法:1、诵读感知法2、讲解法3、自主合作法 ‎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关于《战国策》 ‎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 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二、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 三、整体感知: ‎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 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 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 划分大致的结构。 ‎ ‎3、《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 ‎ 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 ‎ 4、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 作业: ‎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 ‎3、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第二课时 一、帮助学生积累古汉语知识 ‎⑴重点词 微 、信 、诚 、以 、购 、迟、 顾、 遗 举 、就 、引。‎ ‎⑵通假字 说、 淬、 以、陵、 反、决、振、 宾、‎ 见、还、奉、卒。 ‎ ‎⑶文言多义实词 兵、私、穷、为、就、引、见、意、使、还、陈、顾、提。‎ ‎⑷、词类活用 ‎ 北、 函、前、 远、闻、 迟、上、怪 、箕踞、 旦暮、生。‎ ‎⑸、古今异义 ‎ 涕、穷困、长者、 有意、遇、深、于是、 不顾。‎ ‎⑹、文言特殊句式。‎ ‎⑺、文言固定结构: ‎ ‎【足下】对对方的敬称,你/您 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 ‎【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奈何】怎么办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 ‎【何如】怎么样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 ‎【乃今】现在,这才 乃今得闻教 ‎ ‎【顷之】不久 顷之未发 ‎ ‎【所以】表原因,……的原因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所”+动词】荆轲有所待 意为:有……的人 ( 东西 )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宾语。‎ ‎【岂……乎】将军岂有意乎 表反问,是否……呢。 ‎ ‎【岂……哉】荆卿岂无意哉 表反问,难道……吗。‎ 二、作业:复习本课的文言知识。‎ 第三课时 一、品读第三段:樊荆会面 ‎ 1、 荆轲是如何劝说樊於期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将奈何?” “……何如?” “……将军岂有意乎?”三个问句,先激之以仇,次探之以义,三 询之以谋,层层深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中可以看出作为燕赵之士的荆轲,真诚细致,勇敢果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其侠肝义胆跃然纸上。‎ ‎2、在这个场面中,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明确:通过对话(精练传神的人物语言)及人物的举止神态等。‎ 二、品读第九段:易水诀别 ‎1、探究: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明确:荆轲赴秦刺杀秦王,是件极难办到的事,是要付出血的代价,不论成功与否,其结果都是可悲的,故太子及宾客 “皆白衣冠以送之”,表示这是生离死别,是永诀,也以此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同时渲染了送行时的悲壮气氛。‎ ‎2、探究:“易水诀别”这段文字的音乐描写有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音乐描写使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比较充分的展现,使这一场面更悲壮,情节更感人。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对高渐离等知己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的壮烈情怀。音乐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奋、激励,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 ‎3、探究:由此体现了荆轲什么性格?‎ 明确:(不惧死,不为己)忠、勇、义(侠肝义胆,为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 赏析完毕,要求学生深情朗诵。播放背景音乐苏格兰风笛《勇敢的心》。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跟上音乐节奏。指导他们学会留白停顿的诵读技巧。‎ 三、品读13—18段:廷刺秦王 ‎1、探究:这几段文字是如何塑造荆轲这一人物形象的?‎ 明确:⑴“年十二”就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的勇士秦武阳,在关键时刻,竟然“色变振恐”,说明他临阵怯场,非真正勇士,和荆轲在朝廷上的表现一对照,孰怯孰勇,判然分明。这对刻画荆轲的形象起了衬托作用。‎ ‎⑵在秦武阳“色变振恐”的情况下眼看事情就要暴露,在这生变的节骨眼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顾笑武阳”,又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这几句话既掩饰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的动作,表现出荆轲沉着机智、镇定自若的步履神态,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 ‎⑶“刺秦”是整个故事的高潮。在这一情节中、,全文的矛盾冲突最为激烈,荆轲这一任务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中,一方是身佩长剑的强秦的君主及戒备森严的满朝文武,一方则是一人、一匕首,力量的对比悬殊。在同秦王进行的生死搏斗中,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引-起-拔-走-击”,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则“取-奉-发-把-持-逐-提”,双方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 ‎⑷荆轲在同秦王的生死较量中,虽身受重伤完全失去了战斗力,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充分显示了荆轲英勇顽强、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和豪迈气概。‎ ‎⑸荆轲被斩以后,秦王“目眩良久”。这是以秦王的虚弱、惊恐,来反衬荆轲的威武壮烈形象。‎ ‎2、表演:要求学生结合上面刺秦场面的分析,在课堂上表演刺秦场面。‎ 四、总结人物形象特点及鉴赏方法 ‎1、总结人物形象——(忠、义、勇、智……)‎ ‎2、总结鉴赏方法——‎ ‎①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为、神态等来分析人物形象。‎ ‎②在场面中分析人物。(通过分析环境及周围人物来分析人物)。‎ ‎③在情节的发展中分析人物。‎ 五、作业:你认为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根据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随笔。 ‎ 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