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9周)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二)(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9周)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二)(含解析)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二)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1.【2016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成人不自在 郭英德 《西游记》记录了孙悟空从出生、成长、奋斗,直到成为“斗战胜佛”的曲折过程,揭 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人不自在。 孙悟空的出生,和普通人大不一样,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摆脱了人与生俱有的社 会关系。用小说的话,就是“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拘束”。那么,作 为一个原生态的人,他是不是就获得了真正的“自在”呢?这还不行。他发现自己生活的环 境太狭隘了,来来回回就在花果山上,交往的就是些个猴兄猴弟。他想要拥有更大的空间和 世界,所以去寻仙问道,有了种种法力。一个筋斗云翻出十万八千里,生活空间如此之大, 可以为所欲为,来去自如。有了这么广阔的生存空间,就获得真正的“自在”了吗?还是不 行。孙悟空有一天突然悲叹起来,他看到老猴死去,想到自己迟早也要死去,于是到阎罗殿 去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中勾掉,从而拥有了绝对意义上的“自在”。 但是对社会人来说,这却触犯了规范,社会不允许没有经过任何修炼就得到这种绝对自 由。孙悟空扰乱了正常的秩序,这必定要受到惩罚。社会要么剿灭他,要么改造他。小说采 取了寓意性的写法,用“如来佛的掌心”代表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个人有再大的能耐 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个体人”一旦步入社会,就不可能再有绝对的自由自在了。 孙悟空遇到唐僧,投身西天取经的事业,这是偶然的事情吗?不完全是。小说有一个寓 意性的写法 ——“紧箍儿”。紧箍儿是有形的东西,但却有无形的含义。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儿是怎么戴 上的?是他自己戴上的。他看到藏着紧箍儿的花帽子漂亮,就自己给自己戴上了。这说明孙 悟空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社会规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紧箍咒”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 “定心真言”。只有把孙悟空的心“定”住,他才能真正地长大成人。 于是,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西天取 经赋予孙悟空的任务,就是保护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跋山涉水,不能偷懒。这是一种 人生的命题,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西天取 经的八十一难,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那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不过是 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 任何社会中的人都面临着“自在”和“成人”的两难处境。你生活在社会当中,一方面 希望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 处境当中找到最佳位置。在这个意义上,孙悟空是成功的。 (节选自《中国四大名著的文化价值》,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第一层(第 1 段):提出全文观点,成人不自在。第二层(第 2、3 段):揭 示人一旦踏入社会,就没有绝对自由。第三层(第 4、5 段):说明人的成长是一个接受各 种规范、不断修行的过程。第四层(第 6 段):收束全文,强调成功的人生就是在约束与自 由的两难处境中找到最佳位置。 2.【2015 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 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 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 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 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 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 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 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 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 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 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 力。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 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 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 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 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 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品营造的精神空间。 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 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 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 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 年 4 月 23 日) 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 文章开篇指出了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接着从自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 阐述阅读对于养成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最后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 才能成为心灵丰富、心智成熟的人。 技巧点拨 1.粗读全文,看文章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什么事情,把握大致内容及作者的情 感倾向,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这一步的作用是把握文章全貌。 2.以段为单位仔细读,然后用一两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这一步的作用是把整篇文 章浓缩成几句话,梳理文章的脉络。 3.分析段落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这一步的作用是厘清脉络,把握全文的结构。根 据本论部分各分段所用材料的性质、内容,分清它们之间是并列结构关系、转折结构关系,还 是递进结构关系;引论、本论、结论三者之间,也可根据观点和材料的性质、内容,分清是总 分式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还是破立式结构(先破后立、先立后破、边破边立 等)。 4.寻找标志性词语。这些标志词主要有:(1)关联词。如表并列的“和”“并且”“以及”, 表递进的“而且”“甚至”,表转折的“然而”“但是”“不过”“其实”“与其相反”,表因果的“因 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2)顺序词。顺序词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 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如“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 方面……”“此外、同时”等。(3)总结词。“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蕴含了分总的结构 关系。 5.寻找关键语句。论述类文章常运用各类句子来提示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能及 时找出,将可以更好地厘清结构、把握思路。如:设问句表示领起下文,展开下一层的论述; “另一方面……”表示下文与上文存在并列关系;“总而言之……”表示由分到总或得出结论。 另外,还有起统领作用的领起句、总起句,起总结作用的小结句,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 以及其他前后呼应的句子,各段的中心句等。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用仪式为时间贴上标签 路 畅 在现代都市快节奏的洪流之中,人们越跑越快,心灵也难免焦躁不安,离生活内在的充 实与宁静越来越远。面对这种困境,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让身体回到生活的日常,而一个办法, 就是适当搞“仪式”。周末时,和家人一起说笑着去菜市场买菜,回来给老人孩子烧一顿美 味的午餐;带着孩子一起去书店寻觅书香,对孩子的读书习惯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甚至, 只是在家里慢慢沏一壶热茶,让茶的香气慢慢氤氲在整个房间……这些带着仪式意味的行 为,促使我们放慢脚步,回归生活,仔细品味生命的美好和温暖。 心灵需要减负。仪式最大的功能,就是通过身体的参与,让心灵更加专注,归于平静、 重回主体。例如在完成重大工作任务之后,人们常常一起聚餐,庆祝任务完成。在这种仪式 性的庆祝中,多日来的紧张和压力得以宣泄,如紧绷的弹簧般的心灵放松下来,为继续完成 新的工作做好准备。有位专家习惯在每天上班前,利用十分钟的时间将自己的文件和资料分 门归类,按序整理,同时烧好一壶茶备用,正是这些简单的准备工作,使他为一上午的高强 度工作做好了物质和心理的双重准备。 然而,有人认为仪式感强的人很“作”,还有人认为搞仪式是浪费时间。一分钟就可做 好的事情,为什么非要那么多步骤呢?殊不知,仪式的意义就在于过程。生活大多数时候是 平淡无奇的,今天和昨天、明天很少有质的不同,但是因为有元旦、春节这些节日的存在, 因为有节日的仪式存在,让时间多了一个节点,以此沉淀岁月、感恩生活、沉思生命,在仪 式中开始一段新的征程。 仪式往往就是这样,它利用一系列或简约或繁琐的步骤,帮助我们为时间贴个标签,让 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导演陈 晓卿利用食物制作的仪式,充分表达了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他用大量镜头讲述了人们 如何通过身体的劳动寻找原料、加工食材,将食物的制作、享用过程变成一种仪式:在窑洞 里吃着面片汤的老黄,载满芋头的归舟上哼着小曲的老夏,沏一杯浓茶就着紫菜的老李,在 这里,食物超越了它本身的温饱功能,以采集、加工、食用的仪式,成为凝聚着无数中国人 情感的乡愁,成为中国千年积淀的美食文化的象征。 因此,对于个体来说,仪式是安抚灵魂、放松身心的好方法;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仪式 是沉淀文化、形成民族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唯有保持生活中的仪式感,才能使我们在现代化 的快车上不迷失、不盲从,形成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2.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题目。 优秀的文学都具有故乡意义 杨光祖 纵观文学史,故乡与作家的关系,隐秘而关键。故乡,造就每一位作家的特殊的感觉、 特殊的眼光,那种童年时期的人生体验,是他们文学成长的酵母,是他们持续创作的永恒的 营养源。有人说,文学的故乡是每个作家精神之河的神秘发祥地,对故乡的从不自觉到自觉 的感悟,关系到作家艺术生命的长短高低。这话是极对的。 但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学的兴起,“故乡”这个词,似乎 离我们很遥远,而且多余了。消费主义时代,文学艺术的创作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创作似乎 成了制作,文学似乎与作家没有了生命联系,一些新锐作家很骄傲地宣称自己就是一个码字 匠。这是一批没有“故乡”的作家。 有的作家,他们觉得一写乡村,似乎就获得了一种天然的道德优越感。经常看到一些作 家自负地谈到自己的创作,说自己多么熟悉乡村,多少次去体验生活,或者还在某村镇挂职 半年,云云。对这种自信,说实话,我很反感,创作不是因为挂职了多长时间、体验了多少 次生活而必然有所改进,关键是如何去“体验”,如何去“挂职”。 相反,另一类作家则宣称自己没有故乡,他们常常以为自己是全人类的代言人,是普世 价值的先锋。比如有人明明生在长在这片土地上,却对“乡土”二字很抵触,似乎说他是“乡 土作家”就辱没了他。 作为作家,并不因为写的是乡村或是城市,就比别的作家优越或是低下。但文学写作, 一定是有根性的指向。文学,只与创作出的那个文本有关。 鲁迅来自绍兴那个小地方,他的小说也充满着那个小地方的气味,但这并没有限制他成 为一个大作家。他来自绍兴,却早已超越地域局限,而成为人类的、世界的。没有别的原因, 唯一的原因就是他的小说钻探人性,达到了伟大的程度。 真正的作家都是有根的,不是水上浮萍。至于乡村、城市的区分,当不得真,用佛家的 话说,是方便法门,不可以“刻舟求剑”地去理解。但是,没有故乡的作家肯定写不出真正 优秀的作品,他们是无根的。当然,说一个作家没有故乡,不是他真的没有故乡,而是他还 没有“发现”故乡,没有“找到”故乡。作家刘亮程曾说:“文学写作,就是一场从家乡出 发,最终抵达故乡的漫长旅程。”一位作家讳言故乡,不愿意在作品中呈现故乡的落后,或 羞于提及故乡,那是不成熟的表现。 我们“西部”在一些人的眼里,似乎是落后、愚昧的象征,但这片土地的文化积淀,养 育了多少伟大的作家。现在没有出现伟大的作家,与这片土地无关;作家应该明白你首先是 故乡的,才会是世界的。 作家可以超越故乡的地域限制,却无法脱离故乡而存在。一个没有“故乡”的作家,是 没有出路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1.首先指出适当搞“仪式”是解决现代人快节奏生活中心灵焦躁困境的方法;然后分析仪式的 两大主要功能,即让心灵减负和让时间变得有意义;最后重申仪式对个体和民族的意义。 2.首先提出故乡与作家的创作有密切关系的观点;然后列举当今社会一些与故乡没有真正联系 的文学创作倾向;接着以鲁迅为例说明真正的作家应该有根并善于“发现”自己的故乡;最 后重申作家无法脱离故乡的观点。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分析议论文的论述层次 的前提是了解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特征,即先提出观点或问题(当然包括以什么方式提 出),然后具体(举例)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具体作答时,可先概括每段大意,然后 合并同类项,最后按照议论文的一般结构特征分点表述即可。 今 日 收 获 如 何 ? 总 结 一 下 吧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