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5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2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解析
- 1 - 第二部分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教师用书] 备考方略一 立足高考前沿,研究考题特点 考查 内容 试题年份 选文出处 涉及的考点 2019·全国卷Ⅰ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①文言断句;②文化常识;③文意概括分析; ④文言翻译。 2019·全国卷Ⅱ 《史记·商君列传》 ①文言断句;②文化常识;③文意概括分析; ④文言翻译。 2019·全国卷Ⅲ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①文言断句;②文化常识;③文意概括分析; ④文言翻译。 2018·全国卷Ⅰ 《晋书·鲁芝传》 ①文言断句;②文化常识;③文意概括分析; ④文言翻译。 2018·全国卷Ⅱ 《后汉书·王涣传》 ①文言断句;②文化常识;③文意概括分析; ④文言翻译。 2018·全国卷Ⅲ 《宋史·范纯礼传》 ①文言断句;②文化常识;③文意概括分析; ④文言翻译。 选材 特点 阅读材料均选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作品。传主多为忠直爱民,治政有方或力主 改革,有很大影响力的人物。如贾谊、商鞅、吴起等等。 备考 建议 (1)强化基础,迁移联想。文言文的命题往往是“选文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因此,应 该扎扎实实进行初高中语文教材文言基础的梳理与积累,熟而能化,联想迁移。 (2)广泛阅读,拓展视野。加强课外阅读的广度,了解古代文化常识,了解历史掌故、政 治制度、变法革新以及文化习俗、地理沿革等。 (3)聚焦考点,强化训练。以高考试题为样本,精选类似文章,针对训练。 一、(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 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 2 -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 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 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 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 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 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 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 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 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 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 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 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 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 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 下/甚幸爱/ C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于 郡中”是介词结构,前面有谓语动词“闻”,“闻于郡中”是状语后置句,中间不可断开,据此排 除 D 项。“吴廷尉”是“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据此排除 A 项。“门下”是状语,应 为“置(于)门下”,“甚幸爱”的主语是“吴廷尉”,而非“门下”,故“甚幸爱”前应断开,排除 B 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A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考查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 - 3 - “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错,在诸子百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 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 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 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 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 提升的学科素养。“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错,事件顺序颠倒,从原文来看,是孝文帝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然后才任命他为自己 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译文: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译文: 解析: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1)“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说人的坏话。 “初学”,学识肤浅。“擅”,独揽。“纷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纷乱诸事”即“使 诸事纷乱”,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2)“数”,屡次,多次。“连”,接连。“或”,有的。 “稍”,逐渐。 答案: (1)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 复杂混乱。” (2)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 [参考译文] 贾生名为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闻名。吴廷 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来置于自己门下,非常器重他。孝文帝刚 即位,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治下政治清明,为全国第一,(吴公)以前和李斯是同乡,又经常向李 斯学习做事,于是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说贾谊虽年轻,却很精通诸子百家的典籍。汉 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此时贾谊年纪才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 孝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 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诸生因此都认为才能比不上贾谊。孝文帝也非常高兴,对他破格 - 4 - 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孝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 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设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初步制 定了所有这些事项的礼仪法度,崇尚黄色,官印数字用五,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 制。孝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各项法令的修改审定,以及诸侯全都到自己的封 地上去,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出的。于是孝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 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 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于是,孝文帝后来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 意见,而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贾谊向孝文帝告辞之后前往长沙,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 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三年。一年多之后,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 时孝文帝刚刚接受过神的降福保佑,坐在宣室(接见贾谊)。孝文帝因为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 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趁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 分,孝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孝文帝说:“我 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孝文帝任命贾 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受孝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让贾谊当他 的老师。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贾生 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孝文帝没有听 从。过了几年,梁怀王骑马时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为 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 二、(2019·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 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 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 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 “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 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 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 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 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 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 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 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 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 5 -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教师用书] 大一轮复习讲义·语文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 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 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 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 /必杀之/无令出境/ B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比较四个选项的不 同之处,结合上下文,通过分析语意和句子结构进行判断,从而排除干扰项。“公孙鞅年虽少” 意为“公孙鞅虽然年轻”,句意、结构均完整;“奇才”即“杰出的才能”,作“有”的宾语。故“少” 和“有奇才”中间应该断开,排除 A 项。“愿王举国而听之”意为“希望大王把国家的政务全部交 给他处理”,“而”表修饰,其前不可断开,排除 D 项。“听用”即“听从任用”,“王即不听用鞅” 意为“大王如果不听从任用公孙鞅”,“不听用鞅”为“必杀之”的前提,故“必杀之”前应断开,排 除 C 项。]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B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由原文“汤武下循古而王”可知,“汤 武”二人均为国君,即商汤和周武王。孙武是有名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 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 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 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 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 6 - 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错误。由 原文可知,太子犯法,并未施以刑罚,而是处罚了太傅公子虔和太师公孙贾。]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译文: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关键词“苟”(如果)、“法”(效法)、 “循”(遵守)。(2)关键词“期年”(一年)、第一个“之”(到),状语后置句“令行于民”。 答案: (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 旧制。 (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儿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卫鞅年轻时就喜 欢循名责实、慎赏明罚的刑名之学,侍奉魏国宰相公叔座。公叔座知道他贤能,还没来得及 向魏王推荐。正赶上公叔座得了病,魏惠王亲自前往慰问他。公叔座说:“公孙鞅虽然年轻, 却有杰出的才能,希望大王把国家的政务全部交给他处理。大王如果不听从任用公孙鞅,就 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离开国境。”公叔座死后,卫鞅听说秦孝公下达命令在全国内寻求 有才能的人,将要重整秦穆公时代的霸业,向东收复失地,卫鞅就西去进入秦国,通过孝公 的宠臣景监求见孝公。孝公与他交谈,谈了好几天都不觉得厌倦。景监说:“你用什么打动 了我们的国君呢?我们国君高兴极了。”卫鞅回答说:“我用富国强兵的方法劝说他,他特 别高兴。”孝公任用卫鞅后,卫鞅想要变更法度,孝公担心天下人议论自己。卫鞅说:“行 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名声,做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效果。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 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孝公说:“好。”“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 变的方法,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必效仿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称王天下,夏、 殷不更改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度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制的人不值得赞扬。”孝公 说:“好。”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法度的命令。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 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正当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 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人触犯它。”将要依新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 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太傅公子虔,以墨刑处罚了太师公孙贾。第二天,秦人就都遵照新法 执行了。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掉的东西没有人捡拾,山林里也没了 盗贼,家家富裕人人富足。百姓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镇大大安定。于是任 命卫鞅为大良造。过了五年,秦国富裕强大。孝公派遣卫鞅率领军队攻打魏国。卫鞅埋伏士 兵突然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卬,趁机攻打他的军队,彻底打垮了魏军后回到秦国。魏惠王的 - 7 - 军队多次被齐、秦击败,国内空虚,一天比一天削弱,(魏惠王)害怕了,就派使者割让河西地 区献给秦国用来求和。然后魏惠王离开安邑,迁都大梁。魏惠王说:“我真后悔当初没采纳 公叔座的意见啊。”卫鞅打败魏军回来以后,秦孝公把於、商十五个邑封给了他,封号叫作 商君。 三、(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 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 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 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 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 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 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 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武侯曰:“善。” 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 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 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 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 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 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 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 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 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 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 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学科素养。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 法。画线句中的两个“则”领起下文的推论句或结论句,其前均应断开,据此可以排除 C、D 两 项;根据句子大意,应该是鲁君怀疑吴起,“疑”的主语是“鲁君”,“鲁”前应断开,据此排除 A 项。] - 8 -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C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考查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 “韩、赵、燕”错,应为“韩、赵、魏”。春秋末年,三家分晋,成为战国时的韩、赵、魏三国, 史称“三晋”。]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 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 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 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 害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他 深表不满”错,无中生有。]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译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译文: 解析: 涉及特殊句式、一词多义等文言知识点。(1)“此……也”,判断句。“所以”,…… 的原因。“弗如”,不如,比不上。(2)“及”,等到。“走”,逃跑。“之”,到。“伏”, 面向下俯卧。 答案: (1)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 (2)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 [参考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侍奉鲁国国君。齐人攻打鲁国,吴起率军攻打齐国,大败齐军。鲁国 有人说:“鲁国是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 卫国是兄弟般的国家,而鲁君起用吴起,就是舍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就)罢免了吴起。 吴起这时听说魏文侯贤德,想去侍奉他。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领,攻打秦国,攻克了五座城 - 9 - 池。吴起做将领,同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替士兵分担劳苦。有个生毒疮 的士兵,吴起替他吮吸毒汁。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哭了起来,说:“往年吴公替他父亲吮 吸毒疮,他父亲作战时不退缩,于是死在敌人手里。吴公现在又替我儿子吮吸毒疮,我不知 道他会死在哪里啊。”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廉洁公正,能得所有士卒的欢心,于是任 命吴起为西河郡守,来抵御秦国、韩国。魏文侯死后,吴起侍奉他的儿子武侯。武侯在西河 泛舟顺流而下,行到中途,回头对吴起说:“太美了,山川是如此险要,这是魏国的瑰宝啊!” 吴起回答说:“从前殷纣的国土,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 经它的南面,他不施行德政,武王杀了他。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推行德政而不在于地理 形势险要。”武侯说:“好。”吴起做西河郡守,很有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为 相国。吴起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跟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国君年轻, 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处在这个时候,是应把政务交给你呢,还是应 交给我呢?”吴起沉默了许久,说:“应该交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 上的原因啊。”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田文死后,公叔任相国,娶了魏国公主,却妒忌吴 起。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到了楚国。楚悼王一向听说吴起贤德,吴起一到 楚国就被任命为令尹。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击退三晋的军队;向 西讨伐秦国。诸侯都为楚国的强大而忧虑。楚国昔日君主的内外亲族都想加害吴起。等到悼 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攻击吴起的那些人 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悼王下葬后,太子即位,于是让令尹把射杀吴 起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因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备考方略二 紧抓文言基础,打牢阅读根基 打牢文言基础(一) 文言实词 近几年高考试题没有直接对文言实词进行考查,而是把对实词的理解融入文章阅读、文 言断句、文言翻译等各个题型中,进行综合考查。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三 应试复习,应该从打牢应试基础做起。 (一)一词多义 1.填一填。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 (2)秦贪,负.其强(《廉颇蔺相如列传》) - 10 - (3)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 (5)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 (6)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7)忘恩负.义 (8)负.隅顽抗 (9)久负.盛名 - 11 - (10)不分胜负. 答案: (1)背负 (2)依仗 (3)辜负 (4)失败 (5)违背 (6)使……担负 (7)辜负 (8)依仗 (9)享有 (10)失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闻业(孟业)名行.,复召为法曹。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 鄙其渺小,笑而不言。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其年,麦一茎五穗,其馀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人以为政化所感。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拜{清河王岳拜.司州牧 拜.送书于庭 上堂拜.阿母 (2)行{闻业名行. 余嘉其能行.古道 赵王畏秦,欲毋行. (3)寻{寻.迁东郡守 后寻.业断决之处 既窈窕以寻.壑 (4) 过 {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答案: (1)拜:任职 行礼,表恭敬 拜见 (2)行:行为 实行,践行 前往 (3)寻:不久 寻找 沿着,顺着 (4)过:超过 过错 责备 (二)古今异义 1.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 今义: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答案: 使者,出使的人。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答案: 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 今义:程度副词。 答案: 意外变故。 - 12 - (4)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 今义:指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或祖国。 答案: 随水流而消逝。 (5)蹑履相逢迎.. 古义: 今义:奉承、拍马。 答案: 迎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 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 而终身自以为..九石。岂不悲哉?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其实..所用不过三石( ) (2)左右..皆引试之( ) (3)所用不过..三石( ) (4)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 答案: (1)他实际上 (2)近臣,随从 (3)不超过 (4)认为 (三)词类活用 1.填一填。 (1)籍.吏民,封府库( )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3)吾得兄.事之( ) (4)相如廷.斥之( ) (5)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 (6)稍稍宾客..其父( ) (7)侣.鱼虾而友.麋鹿( ) 答案: (1)登记 (2)游泳 (3)像对待兄长一样 (4)在朝廷上 (5)使……为王 (6) 把……当做宾客 (7)以……为伴,以……为友 2.请找出画线句中的活用词,并翻译句子。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 送资贿甚盛。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 - 13 - “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即奉承君子,唯命是从。”宣笑曰:“能如是, 是吾志也。” (1)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 活用词:________________ 译文: (2)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 活用词:________________ 译文: 答案: (1)活用词:奇,以……为奇 译文:少君的父亲为他的清贫刻苦而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少君出嫁时)嫁妆陪送 得非常丰厚。 (2)活用词:“富骄”,形容词作名词,富贵人家。 译文: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可是我实在贫穷低贱,不敢担当大礼。 [参考译文] 渤海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 为他的清贫刻苦而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少君出嫁时)嫁妆陪送得非常丰厚。鲍宣不高 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可是我实在贫穷低贱,不敢 担当大礼。”妻子说:“我父亲因为您修养品德,信守约定,所以让我拿着毛巾梳子(服侍您), 既然侍奉了您 ,(我)听从您的命令 。”鲍宣笑着说: “(你)能这样,这是 我的心意 了 。 ” 一、实词 5 大命题点探析 命题点 1 一词多义 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把握 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应根据具体的语境仔细辨别。 比如“兵”的字形表示“双手持斤”,本义为“士兵”,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义项: 兵器;士卒,军队;兵法;战争,战乱等。如“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的“兵”则解释为 “兵器”。 1.本义 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是最原始、最具体的意义,称之为本义。如“兵”的 本义是“兵器”,“道”的本义是“道路”。 2.引申义 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者相关联的关系。 - 14 - 如: 3.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它使用比喻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色 彩鲜明。 如: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 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以北边丧乱,避地中山, 为葛荣所获。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建明初,出为荆州新 野镇将,带.新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节选自《周书·独孤信传》,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进行解释。 (1)北州咸.敬服之( ) (2)服章有殊.于众( ) (3)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 ) (4)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 ) 答案: (1)咸:全都;(2)殊:不同;(3)带:兼任;(4)迁:升职。 命题点 2 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同形)的词语的意思不同 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 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类型 解释 1.词义扩大 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 2.词义缩小 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如“谷不可胜食也” 中的“谷”,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 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 15 - 3.词义转移 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孙子膑脚”中的“脚”,古义 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4.词义弱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弱。如“羞”, 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 5.词义强化 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今天表示的语义增强。如“宣言”, 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6.感情色彩变化 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如“逢迎”,古义是“迎 接”,中性义;今义是“迎合”,贬义。 2.(1)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 答案: 旷远的样子。 (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数词。 答案: 十分之一。 (3)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颜料或染料。 答案: 神态、脸色、姿容。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寄理想、情感于某人或某事物上。 答案: 安置,安身。 (5)阮籍猖狂..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肆无忌惮。 答案: 狂放,不拘礼法。 (6)众人..匹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多数人,大家。 答案: 一般人。 - 16 - (7)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答案: 申诉,诉说。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 关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 而终身自以为..九石。岂不悲哉?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①其实..所用不过三石( ) ②左右..皆引试之( ) ③所用不过..三石( ) ④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 答案: ①他实际上 ②近臣,随从 ③不超过 ④认为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此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 译文: 答案: 此弓(的强度)不少于九石,除非大王,谁能使用它? [参考译文] 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说自己能用强弓。他曾经用过的弓,都不超过三石(的强度)。 把(他用过的弓)给群臣看,群臣就都试着拉弓,拉弯一半就不再拉了,都说:“此弓(的强度) 不少于九石,除非大王,谁能使用它?”宣王很高兴。宣王的实际情况是,用过的弓都不超 过三石,然而(他)终生认为自己能拉九石(的强度),这岂不是可悲的吗?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周经,字伯常,刑部尚书瑄子也。天顺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经刚介方正..,好 强谏,虽重忤旨不恤。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太监李广死,帝得朝臣与馈遗簿籍,大怒。 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有及经者。经上疏曰:“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阑入臣名。虽蒙恩 不问,实含伤忍痛,无以自明。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陛下试思广在时, 曾言及臣否。且交结馈遗簿籍具在,乞检曾否有臣姓名。更严鞫广家人,臣但有寸金、尺帛, 即治臣交结之罪,斩首市曹,以为奔竞无耻之戒。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庶得展布四体, 终事圣明。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帝慰答之。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①改庶吉士,授检讨..( ) ②经刚介方正..( ) - 17 - ③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 ) ④若无干涉..( ) 答案: ①官职名称 ②正直 ③结交、交往 ④关联牵涉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虽重忤旨不恤。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 译文: 答案: 即使深深触怒皇上的旨意也不顾及。宦官、贵戚都害怕他并且忌恨他。 [参考译文] 周经,字伯常,刑部尚书周瑄的儿子。天顺四年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授予检讨职务。 周经倔强耿直,喜欢勉力劝谏,即使深深触怒皇上的旨意也不顾及。宦官、贵戚都害怕他并 且忌恨他。太监李广死了,皇帝得到朝中大臣参与赠送李广财务的账簿,非常生气。科道官 员趁机弹劾大臣交结勾通李广的情状,有人提到了周经。周经上疏辩解说:“昨天科道官员 弹劾大臣争着投靠李广,擅自写上了我的名字。虽然蒙受皇上恩德没有过问,我实在是感到 无比冤枉,含伤忍痛,没有办法来自己说明情况。人们争相投靠李广,希望他能在皇帝面前 多说好话,图的就是您的宠幸眷顾啊。陛下您试着想想李广活着的时候,曾经谈到我没有。 况且交结李广馈赠物品的账簿就在您的跟前,请求检查有没有我的姓名。还应该严厉审问李 广的家人,我只要有寸金、尺帛财务进献李广,就惩治我交结李广的罪过,在集市上斩首, 作为对争着投靠李广等无耻行为的警戒。如果没有关涉牵连,也请皇上替我洗脱耻辱,或许 能让我舒展四肢,终生侍奉圣明的主上。如果让我带着侮辱忍受诟骂,即使我死了,我的眼 睛也不能闭上。”皇帝安慰并答复了他。 命题点 3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有少量数词)的特殊 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有了新的意义。如:名词用作动 词、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动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用作 名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中的“活”是不及物动 词,不能带宾语,但后面跟了宾语“之”,成为使动用法。“活之”即“使之活”,可译为 “救了他”。理解了词类活用对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大有裨益的。 [提示:本知识点将在后面“打牢文言基础(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中重点讲解]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顾佐,字礼卿,太康人。建文二年进士。除庄浪知县。端阳日,守将集官僚校.射。以佐 文士,难.之。持弓矢一发而中,守将大服。 永乐初,入为御史。七年,成祖在北京,命吏部选御史之才者赴.行在,佐预焉。奉命招 庆远蛮,督采木四川。从北征,巡视关隘。迁江西按察副使,召为应天尹。刚直不挠,吏民 - 18 - 畏服,人比之包孝肃。北京建,改尹顺天。权贵人多不便.之,出为贵州按察使。洪熙元年召 为通政使。 (节选自《明史·顾佐传》)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端阳日,守将集官僚校.射 校:比较 B.以佐文士,难.之 难:刁难 C.命吏部选御史之才者赴.行在 赴:前往 D.权贵人多不便.之 便:方便 D [“便”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命题点 4 通假字 通假字,指古代汉语中音同音近的字可以通用。因为古代汉字的数量少,语言里有这个 词,但是没有记录这个词的字,就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分类如下: 类别 释义 示例 通用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 在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①失其所与,不知. ( ) ②天生我材.必有用( ) 假借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 字,在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古今字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 分,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 一个或几个意义。 ⑤至莫.夜月明 ( ) ⑥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答案: ①通“智”,明智 ②通“才”,才干 ③通“早”,早一些 ④“倍”通 “背”,背叛 ⑤通“暮”,夜晚 ⑥通“授”,传授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状.不必童而智童,智不必童而状童。圣人取童智而遗童状,众人近童状而疏童智。状与 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 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飞伏走,谓 之禽兽;而禽兽未必无人心。虽有人心,以状而见疏矣。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 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夏桀、殷纣、鲁桓、楚穆,状貌七窍, 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而众人守一状以求至智,未可几.也。 (节选自《列子·黄帝》)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9 - A.状.不必童而智童 状:外形 B.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 童:儿童 C.戴.发含齿 戴:顶着,(头上)长着 D.未可几.也 几:通“冀”,希望 B [B 项,“童”通“同”,相同。] 7.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 “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1)找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越王勾践反国 ②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 ③女忘会稽之耻邪 ④厚遇宾客,振贫吊死 答案: ①“反”通“返”,返回 ②“坐”通“座”,座位 ③“女”通“汝”,你 ④“振”通“赈”,救济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 译文: 答案: (勾践)自己亲自下田耕种,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加肉,穿衣服从不穿两种颜色 以上的衣服,屈身接待有才能的贤士。 [参考译文] 吴王赦免了越王之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就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放到座位上, 坐卧即能仰头看到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勾践)自己亲自 下田耕种,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加肉,穿衣服从不穿两种颜色以上的衣服,屈身接待有才 能的贤士。优厚地对待宾客能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 8.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 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 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 不弗牛酒,弱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 请之。 (1)找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 - 20 - ②不者,且有火患( ) ③主人嘿然不应( ) ④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 ⑤乡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 ) ⑥曲突徙薪亡恩泽( ) ⑦主人乃寤而请之( ) 答案: ①“傍”通“旁”,旁边 ②“不”通“否”,否则 ③“嘿”通“默”,沉 默 ④“息”通“熄”,灭 ⑤“乡”通“向”,从前 ⑥“亡”通“无”,没有 ⑦“寤” 通“悟”,醒悟,觉悟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译文: 答案: 重新造一个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就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 [参考译文] 有一个过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 说:“重新造一个弯曲的烟囱,将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就会有发生火灾的忧患。”主 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后,家中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 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 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 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 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命题点 5 偏义复词 在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意却偏在其中一 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类型 举例 偏义 复词 语素意义 相同或相近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中的“舟楫”,只有“舟” 的意义,而没有“楫”的意义。 语素意义 相反或相对 “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中的“去来”,只有“去”的 意义,却没有“来”的意义。 同义复词 是指构成双音节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如“根本”中 “根”“本”都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谤讥”中 “谤”“讥”都是“批评”的意思。 - 21 -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昼夜勤作息..(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渊明《桃花源记》) C.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古乐府《孔雀东南飞》) 是芙蕖(花名)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李渔《芙蕖》) D.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苏轼《石钟山记》)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林嗣环《口技》) D [A.“异同”偏在“异”;“作息”偏在“作”。B.“出入”偏在“入”,“出”是衬字;“远近”偏在“远”。 C.“父兄”偏在“兄”;“耳目”偏在“目”。D.“浅深”偏在“深”;“中间”,中间夹杂,不是偏义复词。] 10.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 (1)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 (2)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3)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 (4)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 (5)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 答案: (1)偏义复词,偏指“成”,成功 (2)同义词连用,“疲”“敝”都是疲劳之意 (3)偏义复词,偏指“目”,眼睛 (4)偏义复词,偏指“深”,深度 (5)偏义复词,偏指“开”, 张开 11.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句子。 二十九日,皇上召见杨锐,遂赐衣带诏,有“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 救”之诏。君(谭嗣同)与康先生捧诏恸哭,而皇上手无寸柄,无所为计。时诸将之中,惟袁世 凯久使朝鲜,讲中外之故,力主变法。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词极激切。 (选自《谭嗣同传》) (1)而皇上手无寸柄,无所为计。 译文: (2)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 译文: 答案: (1)可是皇上手里没有一点权柄,毫无办法。 (2)谭嗣同就秘密奏请皇上,请皇上用优厚的待遇笼络他,希望在危急时或许能得到救助。 [参考译文] 二十九日,皇上召见杨锐,就给他一道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内有我皇帝几乎保不住 了,命令康有为与‘军机四卿’及同志们赶快设法筹谋援救等话。谭嗣同与康有为捧着诏书 - 22 - 痛哭。可是皇上手里没有一点权柄,毫无办法。当时在许多将领中,只有袁世凯长时间出使 朝鲜,研究中国和外国的国情,极力主张变法。谭嗣同就秘密奏请皇上,请皇上用优厚的待 遇笼络他,希望在危急时或许能得到救助,言词十分激烈直率。 二、文言实词词义的 6 种推断方法 (一)语境分析法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 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 实词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这个语境来确 定词义。利用语境分析法应注意“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结 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进行解释。 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 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后不复至。 (1)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 (2)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 答案: (1)以……为苦 (2)放开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进行解释。 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 公戒而舍.之。 (1)老吏曾腆侮法粥狱..( ) (2)以公少年易.之( ) (3)首.得其重罪( ) (4)公戒而舍.之( ) 答案: (1)买卖官司 (2)轻视 (3)揭发 (4)宽免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进行解释。 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才五月,会荆襄贼流劫入夔,焚巫山县治。是时同知.苏州 王公授碟捕贼,性柔怯而狡猾,故托疾不敢出一兵。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 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即代勒.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巫山已破,贼方聚山中,索击之, 杀渠桀三十三人,余尽遣。 (1)始公以大学生除.夔州府通判( ) - 23 - (2)是时同知.苏州王公授碟捕贼 ( ) (3)即代勒.部民兵昼夜行( ) 答案: (1)拜受官位 (2)主持、管理 (3)统率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进行解释。 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 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 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 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 名臣。 (1)以太夫人忧.去官( ) (2)阅数人不能究.( ) (3)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 ) 答案: (1)指父母之丧 (2)查出真相 (3)扩充,增强 (二)据形索义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字多能直接反映出其本义;形声字占 汉字总量的 80%,它的形旁往往是表意的,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个词的本 义和引申义。 例如: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言”与说话有关; “隹(zhuī)”与鸟雀有关; “尸”与身体有关; “冖”与笼罩有关; “系”与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有关; “页”与首有关; “自”关鼻,“目”关眼; “攴(pū)”与敲击有关。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从“讠(言)、辶(走)、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5.根据字形,试猜猜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 24 - (1)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 (2)抚军厚赉.成( )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 (4)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 (5)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 (6)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 (7)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 (8)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磴.,其有七千有余( ) (9)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 (10)可以独飨.白粲.( ) 答案: (1)双目失明 (2)赏赐 (3)句中的“组”以“纟”为偏旁,可以知道词义和绳索 有关,前边有“系”(捆绑),由此可以推知“组”的意思为“带子,绳索” (4)卖出米 (5) 句中的“析”字由“木”和“斤”两部分组成,而“斤”在古汉语里是 “斧子”的意思,用 斧子把木头劈为两半,再结合前边“分”“离”这些字的意思,就可推断出“析”的意思为 “分开” (6)句中的“饷”字从字形上看,是以 “饣”为偏旁,前有“不”字,再对应后面 的“食”字,可知道这是一个动词,并可以推断出“饷”的意思是“给饭吃” (7)渡口 (8) 石阶 (9)到……去 (10)食用 米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 ) (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粜.粮食。( ) (3)有牧.人御众之才。( ) (4)“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的“策”,从“竹”,凡形旁从“竹”的字,本 义都与竹条有关,据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5)“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 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理”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6)“ 襟 三 江 而 带.五 湖 ”( 王 勃 《 滕 王 阁 序 》 ) 中 “ 带 ” 字 的 意 思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籴”:买进粮食 (2)卖出粮 食 (3)统治,治理 (4)(竹质)马鞭 (5)治玉 (6)“带”,象形字,上半部分像带纽和左右佩, 下半部分像垂带形,本义是腰带,这里是“以……为腰带”的意思 (三)结构分析法 怎样根据结构推测词义?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讲求对仗(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甚 - 25 - 至采用互文的修辞格)。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思相 近、相对或相反。这样我们就可以据之进行判断,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的分析,来 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我们往往可以根据其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如:“生 之有.时而用之亡.度”这句话前后正好语意相对,由此,可推断“亡”与“有”的意思也应相 对,当“无”讲。 另外,有时亦可借助整齐的句式,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正确意 思。如:“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含义,可根据句式整齐这一特点, 由“地”推出“固”也应为名词,可译为“险固的地势”。 另外,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也可以利用 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 7.细辨句子结构,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4)追亡逐北.。( ) (5)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 ) (6)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 (7)讲章句,课.文字而已。( ) (8)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 (9)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 (10)通五经,贯.六艺。( ) (1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 答案: (1)“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 灭”的意思 (2)安乐(跟“忧劳”相对) (3)半步(跟“步”并列) (4)败逃的军队(跟“亡”相 对) (5)大体,大的方面 (6)遭受(根据“被”的意义“遭受”猜测) (7)学习(根据“讲”对举 猜测) (8)“忠”和“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忠”和“贤”同义,那么“用”和 “以”同义,故“以”的意义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 (9)从“圣明之君”,推测出“治 国”为“治平之国” (10)根据“通五经”,推测出“贯六艺”的“贯”为“贯通” (11)从 后文“举臣秀才”倒推前文的“察”应为“推荐” 8.利用成语的结构特性,推测加点词的意义。 (1)含义相同相近。 - 26 - ①求全责.备( ) ②民殷.国富( ) ③登峰造.极( ) ④文.过饰非( ) ⑤扶危济.困( ) ⑥比.肩接踵( ) ⑦怜香惜.玉( ) ⑧心驰神往.( ) 答案: ①要求 ②富裕 ③登上,到达 ④掩饰 ⑤扶助 ⑥紧接着,紧挨着 ⑦爱惜、爱 ⑧向往 (2)含义相反相对。 ①党.同伐异( ) ②夙.兴夜寐( ) ③寤.寐求之( ) ④溯洄.从之( ) ⑤避重就.轻( ) ⑥欲盖弥彰.( ) 答案: ①伐,攻击;党,偏袒。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跟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 ②夜,晚;夙,早;兴,起来。早起晚睡,形容勤奋 ③寐,睡觉;寤,醒来 ④溯,逆流 而上;洄,顺流而下 ⑤避,躲避;就,接近、趋向 ⑥盖,掩盖;彰,彰显 (四)语法分析法 怎样利用语法推测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子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 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 由副词充当等。 另外,可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 义。 在判断词义的时候还可以遵从下面的规律: 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 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 字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 3.两个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是第一个词)要解释为动词。 - 27 - 9.细细研究下句,填空。 将军身披坚.执锐. 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坚”解释为 “____________”“锐”解释为“____________”才能搭配。 答案: 坚硬的盔甲 锐利的兵器 10.解释加点的词语。 (1)范增数目.项王( ) (2)有飞骑犯法,善才(人名)绳.之( ) (3)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4)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 答案: (1)用眼睛示意 (2)制裁 (3)视力 (4)句为对仗句,“帽”与“环”相对,“带” 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腰佩”之意 11.猜一猜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是否正确。 (1)(福建)D.履.苍莽中 履:鞋子( ) (2)(广东)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官:官职( ) (3)(安徽)D.先生赎而归.之 归:归还( ) 答案: (1)(×)“履”在本句中充当谓语,应该解释为动词“踏” 。(2)(×)官:谓语, 动词,做官。(3)(×)“归”的对象是人,这里作使动用法,“让……回家”的意思。 12.辨析下列“信”字的意义和用法。 (1)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 (3)信.义著于四海( ) (4)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 (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6)欲信.大义于天下( ) 答案: (1)作状语,是副词,解释为“确实” (2)作定语,是形容词,解释为“真实的, 诚信的” (3)作主语,是名词,解释为“信用,信誉” (4)作宾语,是名词,解释为“信使, 使者”这里指媒人 (5)作定语,是形容词,解释为“可靠的” (6)作谓语,是动词,通“伸”, 解释为“伸张” 13.根据语法位置,推测加点词的词义。 (1)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 (2)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 - 28 - (3)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 ) (4)不意.乃在朝列( ) (5)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 ) (6)意.季布匿其所( ) (7)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 ) 答案: (1)名词,险固的地方 (2)动词,抬高 (3)名词,旅人 (4)动词,料想 (5)动词, 祭祀 (6)动词,料想 (7)动词,降下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 C [“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可以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 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 ] (五)通假分析法 怎样利用通假推测词义? 通假是文言文使用词语的特殊语法现象之一。对于一个词,当我们用本义及其引申义无 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时,我们就应该考虑一下它是否被借用为与其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另一个词。 通假字在古代汉语中运用相当普遍,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通“才”。 二是形近通假,如“说”通“悦”,“谕”通“喻”。 如果用其他方法无法准确对词语释义时,不妨从通假的角度去理解,说不定会柳暗花明。 根据字音,推测下列加点字的意义。 15.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 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 幕府赞军事。 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 答案: 通“掌”,执掌 16.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 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 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 - 29 - 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 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 答案: 通“猝”,仓促 17.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景”用本义在此解释不通,借助读音推断其通“________”,名词作状语,豁然开朗。 答案: 影 18.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取”,会意字,从手,从耳,像手牵耳而割取之。古代抓到俘虏,割取左耳,作为记 功的凭据。引申为“拿取”“夺取”等义。在此这些解释都讲不通,可推断“取”通 “________”。 答案: 娶 19.利用通假推断法推测加点词的词义。 (1)群臣百官皆畔.( ) (2)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 ) (3)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4)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 (5)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 ) (6)举筑朴.秦皇帝( ) 答案: (1)同“叛” (2)同“胸” (3)同“譬” (4)同“债” (5)同“媾”,讲和 (6)同“扑” (六)联想推断法 1.联想课内语句推断 高考一般采用“课外材料考课内”的方法,所以要推断词义就必须广泛地联想迁移,将 考点与自己所熟知的课内语句等联系起来,借助常见词语的语素,根据语境来推求古汉语实 词词义。运用此种方法的前提是:对课本上学过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要善于归纳总结,分类 记忆。记忆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多记例句,对于典型语句,一般要能做到出口成句,并对其意 义、用法等特点了如指掌。这样,在遇到某个文言词语的时候,就可借助所学知识进行比照 推断。 2.联想成语推断 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其中的字词在意义和用法上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可借助 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 30 - 20.联想成语,填空。 (1)“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同成语“__________”中的“恪”意同,是 “__________”之意。 (2)“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__________”中的“副”意同,为“__________” 之意。 (3)“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__________”中的“妄”意同,为“________”之意。 答案: (1)恪守不渝 谨慎而恭敬 (2)名副其实 符合 (3)轻举妄动 胡乱 21.成语联想演练。试填出含有加点词的成语,并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 (2)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3)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 (4)轲自知事不就.( ) (5)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 (6)赵奢之伦.制其兵( ) (7)势拔.五岳掩赤城( ) 答案: (1)殚精竭虑 尽 (2)欲盖弥彰 清楚 (3)若即若离 接近 (4)一蹴而就 成功 (5)文过饰非 掩饰 (6)不伦不类 类 (7)出类拔萃 超出 22.猜一猜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是否正确。 (1)唯当就.蚁封耳 就:留下( ) (2)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 劫:劫持( ) (3)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 答案: (1)(×)靠近。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荆轲刺秦王》 中“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2)(×)胁迫。《六国论》中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哉” (3)(×)改变。成语“矢志不渝.”,立誓绝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23.联想教材猜一猜,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 (2)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 (3)籍.之以为厢兵( ) (4)不以外夷见.忽( ) (5)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 答案: (1)招请,邀请(秦人开关延.敌。《过秦论》) (2)停止(学不可以已.。《劝学》) (3) 登记(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4)代指“我”。[要理解此句,关键是“见”。我们可以联 想课文中的句子:兰芝初来时,府吏见.叮咛。(《孔雀东南飞》)(指代“我”)可推断为第一人称 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此句句意为:不因为我是外夷而轻视我。] (5)句中的“薄”字, - 31 - 可借助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之意, 那么句中的“薄”字也可用“接近”试解。 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C [A.拔:(“其后伐赵,拔石城”)攻取、攻下。B.附:(“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致”)使…… 归附。C.乘:(“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登上。D.北:(“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败退的人。] 25.联想教材,解释加点词的意义。 (1)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 (2)引次.江北( ) (3)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 (4)铨简.秀士( ) (5)进之布指算,不爽.( ) (6)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 ) 答案: (1)(“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3)(“顾.吾念之”)只是,只不过 (4)(“简.能而任之”)选拔 (5)(“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差 错 (6)(“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杀 26.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瓯 喻 人有置.瓯道旁,倾侧.坠地,瓯已败。其人方.去之,适.有持瓯者过,其人亟拘执.之,曰: “尔何故败.我瓯!”因夺其瓯,而以败瓯与之。市人多右.先败瓯者,持瓯者竟不能直而去。 噫!败瓯者向.不见人则去矣。持瓯者不幸值之,乃以其全瓯易其不全瓯。事之变如此! 而彼市人亦失.其本心也哉!(选自归有光《震川先生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人有置.瓯道旁 沛公则置.车骑……道芷阳间行 B.其人方.去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C.适.有持瓯者过 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 D.败瓯者向.不见人则去矣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C [A.前句是“放(在)”的意思,后句是“丢下、扔下”的意思。B.前句是“刚要”的意思,后 句是“矩形、方形”的意思。C.都是“恰逢、正赶上”的意思。D.前句是“假使、假若”的意思,后 句是“刚才、先前”的意思。] - 32 -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倾侧.坠地,瓯已败 侧:侧面,一侧 B.其人亟拘执.之 执:捉住,抓住 C.尔何故败.我瓯 败:打破,毁坏 D.市人多右.先败瓯者 右:通“佑”,袒护,偏向 E.而彼市人亦失.其本心也哉 失:失去 A [A.“侧”在句中是“侧翻”的意思。] 2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 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 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 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 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 以剑带徐君墓树即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选自《新序·杂事卷七》,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聘:聘问,诸侯之间、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者问候致意 B.带宝剑以过.徐君 过:经过 C.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伪:欺骗 D.延陵季子兮不忘故. 故:故人,故旧 B [B 项,过:拜访。] (2)下列各句中的“许”,与文中“然其心许之矣”中的“许”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问渠那得清如许. D.高可二黍许. B [B 项中的“许”和题干“然其心许之矣”中的“许”都为动词,答应,允许;A 项,地方, 处所;C 项,如此,这样;D 项,左右,上下。] [参考译文] 延陵季子(奉命)向西出使晋国,佩带宝剑拜访了徐国国君,徐国国君观赏季子的宝剑,嘴 上没有说什么,但脸色流露出想要宝剑的意思。延陵季子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把 宝剑)献给徐国国君,但是他心里已经答应给徐国国君了。(季子)在晋国完成了出使任务,返 回,可是徐国国君却已经死在楚国,于是(季子要)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随从人员阻 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物,不是用来作赠礼的。”延陵季子说:“我不是送给他的,前些 日子我经过这里,徐国国君观赏我的宝剑,嘴上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的脸上流露出想要这把 宝剑的意思,我因为有出使上国的任务,就没有献给他。虽然如此,我在心里已经答应给他 - 33 - 了。如今他死了,就不再把宝剑进献给他,这是欺骗我自己的良心。 因为爱惜宝剑就欺骗 自己的良心,正直的人是不这样做的。”于是(他)解下宝剑送给了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 国国君说:“先前国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了徐国国君 坟墓边的树上就走了。徐国人赞美延陵季子,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啊,不忘故人,解下千 金的宝剑啊,挂在坟墓边的树上。”打牢文言基础(二) 文言虚词 (1)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指的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 “而、何、乎、乃、其、且 、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 者、之”这 18 个文言虚词是高考的考查范围。考查这些虚词,不是要求学生死板地记忆,而 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2)所谓“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就是说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 意义,在文中的作用也不同。就拿文言虚词“以”来说,它有时充当介词,有时充当连词。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在新课 标全国卷中,往往融合到翻译题和断句题中隐性考查。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 (1)图穷而.匕见________《荆轲刺秦王》 (2)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________《伶官传序》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游褒禅山记》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劝学》 (5)盛以锦囊,负而.前驱________《伶官传序》 (6)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_______《游褒禅山记》 答案: (1)连词,表承接“来”“就”。(2)连词,表并列“和”“并且”。(3)连词,表 转折“却”。(4)连词,表递进“而且”。(5)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6)连词,表因果“因 而”。 2.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2)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________《伶官传序》 (3)今日之事何.如________《鸿门宴》 (4)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________《庄暴见孟子》 (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________《阿房宫赋》 答案: (1)疑问代词。“什么原因”。(2)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多么”“怎 么这样”。(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 - 34 - 样”。(4)疑问代词。“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凭什么”。(5)复 音虚词。“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3.乎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_______《陈涉世家》 (2)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________《庄暴见孟子》 (3)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________《捕蛇者说》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________《师说》 (5)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________《庖丁解牛》 答案: (1)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为“吗”“呢”。(2)助词,表测度,可译为“吧”。 (3)助词表感叹,可译为“啊”“呀”。(4)介词,相当于“于”。(5)形容词词尾。 4.乃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________《曹刿论战》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_____《桃花源记》 (3)臣乃.敢上璧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________《赤壁之战》 (5)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________《伶官传序》 答案: (1)表示顺承,可译为“就”“于是”等。(2)副词,可译为“却”“竟(然)”“反 而”“才”等。(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4)用在判断句中, 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5)只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 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5.其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________《六国论》 (2)独其.为文犹可识________《游褒禅山记》 (3)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_______《游褒禅山记》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________《游褒禅山记》 (5)其.皆出于此乎________《师说》 (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________《伶官传序》 (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________《游褒禅山记》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________《伶官传序》 (9)入之愈深,其.进愈难________《游褒禅山记》 答案: (1)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2)第三人称代词“他 们”“它”。(3)第一人称代词“我”。(4)指示代词“那”“那些”。(5)表示推测、估计语气 “恐怕、大概”。(6)表示祈使语气“应当”。(7)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8)形容词之 前,起强调作用。(9)句中无实义,凑足音节。 - 35 - 6.且 (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________《六国论》 (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________《古诗十九首》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________《鸿门宴》 (4)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________《师说》 (5)不出,火且.尽________《游褒禅山记》 (6)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________《石壕吏》 (7)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________《孔雀东南飞》 答案: (1)况且,表补充说明。(2)表并列。(3)尚且,表让步。(4)复音虚词“犹且”,还。 (5)将要。(6)姑且。(7)暂且。 7.若 (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___《师说》 (2)以为莫己若.者________《庄子秋水》 (3)若.属皆且为所虏________ 《鸿门宴》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 (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________《诗经》 (6)望洋向若.而叹________《庄子·秋水》 答案: (1)如同、像、相似。(2)比得上。(3)你、你的。(4)表假设,假如,如果。(5)助词, 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的样子”。(6)海神的名字。 8.所 (1)某所.,而母立于兹________《项脊轩志》 (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________《游褒禅山记》 (3)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________《信陵君窃符救赵》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_______《六国论》 (5)所.以遣将守关者________《鸿门宴》 (6)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________《信陵君窃符救赵》 答案: (1)名词,场所、位置。(2)“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3)“所”字结构做 定语。(4)“为……所”表被动。(5)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的原因。(6)所以,表示 手段或凭借。 9.为 (1)君家妇难为.________《孔雀东南飞》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________ 《鸿门宴》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_______ 《六国论》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________《伶官传序》 - 36 - (5)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________《屈原列传》 (6)慎勿为.妇死________《孔雀东南飞》 (7)为.有源头活水来________《观书有感》 答案: (1)动词,做、干。(2)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献。(3)第一个动词, 治理;第二个,被。(4)介词,表被动。(5)语气助词,呢。(6)介词,为了。7.连词,因为。 10.焉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___ 《愚公移山》 (2)盘盘焉.,囷囷焉.________《阿房宫赋》 (3)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________《师说》 (4)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游褒禅山记》 (5)且焉.置土石________《愚公移山》 (6)永之人争奔走焉.________《捕蛇者说》 答案: (1)句末语气词,一般可不译。(2)语气助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 (3)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4)代词,相当于“之”。(5)疑问代词,“哪里”“什 么”“怎么”。(6)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11.也 (1)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________《鸿门宴》 (2)公子畏死邪?何泣也.________《信陵君窃符救赵》 (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 (4)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5)其闻道也.亦先乎吾________《师说》 (6)岂独伶人也.哉________《伶官传序》 答案: (1)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2)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3)用在句末, 表示祈使语气。(4)表示感叹语气。(5)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以舒缓语气。(6)“也哉”语 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12.以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________《六国论》 (2)不赂者以.赂者丧________ 《六国论》 (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________ 《登泰山记》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________《伶官传序》 (5)夫夷以.近,则游者众________《游褒禅山记》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________《游褒禅山记》 (7)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归去来兮辞》 答案: (1)介词,用。(2)介词“因为”“由于”。(3)介词“在,从”。(4)介词“拿,用, - 37 - 把,凭”。(5)连词,表并列。(6)连词,表因果。(7)连词,表修饰。 13.因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________《过秦论》 (2)不如因.而厚遇之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4)相如因.持璧却立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5)于今无会因.________《孔雀东南飞》 (6)蒙故业,因.遗策________《鸿门宴》 答案: (1)依靠,凭借。(2)趁着,趁此。(3)通过,经由。(4)于是,就;因而。(5)原因, 缘由,机缘。(6)沿袭,继续。 14.于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________《劝学》 (2)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________《游褒禅山记》 (3)君幸于.赵王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4)燕王欲结于.君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5)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________《捕蛇者说》 答案: (1)从。(2)在……方面。(3)被。(4)与,跟,同。(5)比。 15.与 (1)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________《屈原列传》 (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________《六国论》 (3)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________《论语》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________《鸿门宴》 答案: (1)表疑问。(2)动词,亲近。(3)动词,赞同。(4)连词,和。 16.则 (1)此则.寡人之罪也________《勾践灭吴》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论语》 (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孟子》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________《师说》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________《师说》 答案: (1)副词,就是、乃。(2)连词,就,表承接。(3)连词,假使、如果,表假设。(4) 连词,就,表因果。(5)连词,表转折,却。 17.者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________ 《六国论》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________ 《鸿门宴》 - 38 -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________《游褒禅山记》 (4)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马说》 答案: (1)代指人、物、事、时间、地点,可译作“……的、……的人、……的事情” 等。(2)用在“今、昔”等时间用语后,“……的时候”。(3)放在主语之后,表判断。(4)主语 之后,引出原因。(5)定语后置的标志。 18.之 (1)辍耕之.陇上________《陈涉世家》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师说》 (4)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劝学》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________《师说》 答案: (1)动词“到……去”。(2)指示代词“这”。(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定语后置的标志。(5)宾语前置的标志。 一、18 个文言虚词一遍通 《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 18 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名称速记: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与焉,于其 乃且若)。 下面对 18 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结合例句予以说明并进行针对性训练。 (一)而 1.代词 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如: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 本纪》) 2.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师说》) ②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承接关系。不译或译为“就”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始得西山宴游 记》) 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⑤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⑥表因果关系。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 - 39 - 禅山记》) ⑦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 译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 人之于国也》) 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 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 说》) 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 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 太宗十思疏》) ③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 墓碑记》) 1.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而”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兵者,诡道也,须勠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 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 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7)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 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8)________ (9)________ (10)________ (11)________ 答案: (1)连词,表并列。(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表假设。(4)代词,通“尔”。你,你的。(5)连词,表转折。(6)连词,表递进。(7) 连词,表修饰。(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9)连词,表承接。(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 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参考译文] 兵法,(是一门讲究)变幻莫测的学问,(并且)需要齐心协力。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钳子,(但 是)(它是)(一种)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法藏身的动物,更何况是兵法呢?所以冯婉贞说:“大家 如果有抗敌的想法,看我的马头(就)可以了。”婉贞,你的父亲就是一位英雄豪杰,但是(你)(就 像)靛青,从兰草中提取却比兰草的颜色更深。婉贞博学多才而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不知 效仿读书人整天地枯坐思考啊。大家回应她。不久,婉贞率领众少年穿戴好服装出来,果然 大获全胜。众人都赞叹:婉贞,(只是)小女子罢了;她的行为,却是巾帼豪杰啊。 (二)何 - 40 - 词性 用法 释义 代词 ①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 为什么,什么原因 ② 作宾语,代处所,事物 什么,哪里 ③ 作定语 什么,哪 副词 ④ 表示提问(动词前) 为什么 ⑤ 表示程度(形容词前) 多么,怎么,怎么这么 2.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何”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 乃爱之深也。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 良策,何如..(7)?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答案: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 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3)代词,做宾语,什么。(4)用 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5)代词,做定语,相当于“什么”。( 6)即“以 何”,介宾短语,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7)即“如何”,表 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 [参考译文] “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这样说)本来是错误的,但他的妻子这样说,为什么呢?她 依据什么(才这样说)呢?推究其中的道理,(是)爱自己的老公很深啊。哎,感情造成的谬误多 么大啊!但是什么人能够忘情呢?拿什么消除这种弊端,希望您能教给我(一个)好办法,怎么 样? (三)乎 词性 用法 释义 助词 ① 表示疑问语气 吗,呢 ② 表示反问语气 呢 ③ 表示推测语气 吧 ④ 表示感叹语气 啊 ⑤ 表示句中停顿 不译 ⑥ 形容词、副词词尾 的,地,或不译 介词 ⑦ 相当于“于” 在,或不译 - 41 - 3.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乎”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1)。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多人死乎.(2)是,而操 此业不辍,问其故,曰:“可塞赋敛也。”嗟乎.(3),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而王胡为乎.(5) 好乐甚?若王专于理事,必恢恢乎.(6)而有余,则王之所为其胜乎.(7)好乐者也。臣之驽顿,所 言者谬,王能谅之乎.(8)?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8)________ 答案: (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2)介词,相当于“于”,“在”。 (3)(4)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5)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6)形容词词 尾,相当于“……的样子”“……地”。(7)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8)句末语气助词, 表疑问。 [参考译文] 大王喜欢音乐太投入了,那么齐国治理得(也)差不多了吧。但是我曾经看到一个人,他家 世代捕蛇,有多人死在这件事上,却仍然做这件事不停下来,问他原因,(他)说:“(捕蛇)可 以应付赋税啊。”哎,赋税的危害真是比毒蛇还厉害啊!然而大王您为什么还如此沉溺于音 乐呢?如果大王在治理国事上专心致志,一定会游刃有余的,(这样的话)大王的作为真是比沉 溺于音乐强百倍啊。为臣愚钝,所说的话难免有误,大王能原谅我吗? (四)乃 词性 用法 释义 副词 ① 表示承接 就,于是 ② 表示结果 才 ③ 表示出乎意料 竟,竟然,却 ④ 表示判断 是,就是 ⑤ 表示递进 甚至 代词 ⑥ 表示第二人称 你,你的 ⑦ 指示代词 这,这样 4.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乃”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 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 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 42 -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答案: (1)副词,表承接,于是。(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3)副词, 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5)副词, 表条件,相当于“才”。(6)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 怕……吧”。 [参考译文] 曾经听说陆放翁的节操气节,全都表现在《示儿》这首诗里,于是读了读它。读到“王 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深深地受到感动并佩服他,(陆放翁)(真是)忠诚正直 的臣子啊!然而也有人瞧不起他,竟然说:“这只是沽名钓誉罢了。”大家向他询问道理, 他无话可说,才不得不道歉。推究他说的话,恐怕是借炒作来抬高自己(的名气)吧。 (五)其 词性 用法 释义 代词 ① 表示第三人称 他(她),他(们)的;它,它(们)的 ② 活用为第一人称 我的,我(自己) ③ 表示第二人称 你,你的 ④ 远指代词 那,那些 ⑤ 指示代词(后面多为数词) 其中的 副词 ⑥ 表示推测语气 大概,或许,恐怕 ⑦ 表示反问语气 岂,难道 ⑧ 表示商量语气 还是 ⑨ 表示祈使语气 一定,应当,千万 连词 ⑩ 表示假设关系 假如,如果 ⑪ 表示选择关系 是……还是…… 助词 ⑫ 用在句中,无义 不译 5.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其”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 “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 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 (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 43 - (7)________ (8)________ (9)________ (10)________ (11)________ (12)________ (13)________ 答案: (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或表感叹语气,多么,真。(2)连词,表假 设,如果。(3)指示代词,其中的。(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 (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9)第三人称代词,它 们。(10)指示代词,那种。(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还是”。 (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参考译文] 狐狸对狼说:“羊肉真鲜美啊!”您如果想尝一尝,叼来其中的一只吃掉它,就能够一 饱自己的口福了。狼说:“那如何对付猛犬呢?”狐狸就到猛犬那里离间说:“羊好多次说 你坏话,他们说的话不堪入耳,您却一点不生气 ,是没听到呢,还是害怕主人呢?等到他们 嬉戏打闹的时候,我想为您把这耻辱全部洗刷掉。希望您答应我!”猛犬笑着说:“想要给 他加上罪名,难道还怕没有借口吗?”猛犬于是明白了狐狸的野心,知道守护羊群的道路很 漫长,守护羊群更加谨慎。狐狸与狼就离开了。 (六)且 词性 用法 释义 连词 ① 表示并列 又,并且,一边……一边…… ② 表示递进 况且,而且 ③ 表示假设 如果,即使是 副词 ④ 表示让步 尚且,都,还 ⑤ 表示将要 将, 将要 ⑥ 表示暂时 暂且,姑且 ⑦ 表示将近 将近,将要 6.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且”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存者且.(1)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 笙歌,且.(2)委政奸佞之人,则李唐且.(3)亡,必矣。且夫..(4)志士且如..(5)河水清且.(6)涟矣,于斯 世则无进身之途。纵有“死且.(7)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何用?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答案: (1)副词,暂且、姑且。(2)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3)副词,将要。(4)复音 词,用在句首,表示下文要进一步议论,况且,再说。(5)复音词,就像。(6)连词,表并列关 - 44 - 系,又。(7)连词,表让步关系,尚且、还。 [参考译文] “活着的人姑且苟活着吧,死去的人就永远逝去了。”这难道只是石壕一个地方的现象 吗?中晚唐王朝全都这样啊。(国家治理得都)像这个样子(了),皇帝仍然每天玩乐,而且把朝 政委托给奸佞的人,因此李唐将要灭亡,(是)一定的了。再说有志之士就像河水那样清澈见底, 在这样的世道上就没有入仕做官报效国家的道路了。纵使他有“连死都不躲避,一杯酒怎么 值得拒绝”的勇气,(却)没有用武之地,又有什么用呢? (七)若 词性 用法 释义 连词 ① 表示假设 如果,假如 代词 ② 表示第二人称 你,你们,你的 动词 ③ 表示比拟,比较 像,如,好像 7.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若”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 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若夫..(6) 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答案: (1)连词,表假设,如果。(2)指示代词,此,这个。(3)副词,表推测,好像。(4) 第二人称代词,你。(5)连词,相当于“或”。(6)和“夫”连用,构成复音虚词。句首语气词, 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有“在说”“至于”的意思。(7)连词,表示另提一件 事,相当于“至”“至于”。 [参考译文] “如果能够化身为千亿个自我,那就散到那无数的山峰上眺望故乡。”(真是)奇妙啊!这 个人的想象,(就)像石破天惊,铁树开花一样,并不是你们这些平常的人能够赶得上的。我也 是这样。恐怕我们这些人只能够作鱼的一片鳞龙的一只爪了。至于一般人思念家乡,常常是 眺望明月怀念远方,(或者)登上高处吟诗作赋,至于柳子厚就不这样,(他)凭借超过一般人的 思路,抒发难以抑制的感情,绝了。 (八)所 - 45 - 词性 用法 释义 助词 ① 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 …的人,……的事,……的情况 ② 所+介词+动词,表示处所 ……的地方,……的办法(原因) ③ 为+所,表示被动 被 ④ 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 或依据 用来……的,……的凭借 ⑤ 所+以,表示原因 ……的原因 代词 ⑥ 表示处所 处所,地方 8.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所”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吾所以..(1)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2)钦。 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钓誉矣。与之相 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 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答案: (1)助词 ,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 (缘故)”。(2)助词,与“为”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3)(5)助词,“所+ 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4)(6)助词,与“以” 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可译为用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参考译文] “我这样做的缘故,(是)把国家的危机放在前面而把一己的私怨放在后面。”蔺相如的这 句话,值得使他被天下人钦佩。凭借他所居的官位,能够这样说这样做,难道是别人能比得 上的吗?仔细研究他的言行,就知道他并不是凭此沽名钓誉了。与他不相上下的人,是信陵 君。侯生在大庭广众之间,不应该有过访(朋友)的事情的时候,前去拜访朱亥,(而信陵君始 终面不更色),这气度难道是一般人吗?这两个人都是教人向上的榜样啊。 (九)为 词性 用法 释义 介词 ① 表示对象 替,给 ② 表示原因,目的 因为,为了,因此 ③ 表示被动 (常和“所”搭配) 被 助词 ④ 表示疑问语气 呢 - 46 - 动词 ⑤ 表动作行为 认为,做,是,治理等 9.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为”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天行有常,不为.(1)尧存,不为.(2)桀亡。”此为.(3)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 (5)巫所惑。巫者,以诡为.(6)业,其所为.(7)皆为.(8)利也。故为.(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 用心。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8)________ (9)________ (10)________ (11)________ 答案: (1)(2)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3)非虚词用法,动词,是。 (4)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5)介词,与“所”构成固定结构“为…… 所……”,表被动,相当于“被”。(6)(7)动词,作为,做。(8)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 相当于“为了”。(9)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当”“等到”。(10)介词,表示 动作、行为的替代,相当于“给”“替”。(11)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 [参考译文] “上天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不会因为圣君尧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暴君桀就灭亡了。” 这是真理,应当对世人说说它,千万不要让他们被巫师迷惑。巫师,拿骗人当职业,他所做 的事情都是为了利益。所以当他来到的时候,就用这个道理斥责他,揭露他的用心。替社会 清除坏的风气习俗,(这是)我们的分内之事,为何推辞拒绝呢? (十)焉 词性 用法 释义 代词 ① 表示第三人称 他(她),它 ② 表示疑问语气 什么,何,怎么 兼词 ③ 相当于“于+之” 对它,对他(她) ④ 相当于“于+是” 在这里,对这件事 ⑤ 相当于“于+何” 在哪里,从哪里 助词 ⑥ 表示各种语气 了,呢,啊,或不译 ⑦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地 10.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焉”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 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 - 47 - 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8)________ 答案: (1)(2)形容词词尾,约同于“然”,相当于“……的样子”。(3)兼词,相当于“于 彼”,在那里。(4)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停顿。(5)语气助词,不译。(6)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7)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8)代词,相当于“之”,他们。 [参考译文] 秦军路过崤山,看到那里山势陡峭狭窄,没有料到晋国在那里设有埋伏,将士们虽然全 力拼搏,无奈进退两难,不久,差不多都战死了,所以导致大败。对这件事我很有感慨,如 此骄傲轻敌,怎么能不打败仗?(即使)千军万马对他们又有什么益处呢?就因为他们骄傲,斥 责他们,他们一定没脸在世上活着了。 (十一)也 词性 用法 释义 助词 ① 表示判断语气 不译 ② 表示肯定语气 不译 ③ 表示疑问语气 不译 ④ 表示感叹语气 啊,呀,吧 ⑤ 表示句中停顿 不译 11.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也”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师道之不传也.(1)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2)?”“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3)。”“汝之 言,金玉也.(4)。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哉..(5)!”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答案: (1)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2)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 反诘语气。(3)句末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4)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5)句末语气助词, 与“哉”连用,表感叹语气。 [参考译文] “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你凭什么能恢复它呢?”“我将劝勉并监督(大家和 我一起)来践行它。”“你的话,如同金玉;你的心胸,我们怎么能比得上啊!” (十二)以 词性 用法 释义 - 48 - 介词 ① 表示工具、手段 拿,用,凭 ② 表示对象 把 ③ 表示时间、处所 在,于,从 ④ 表示原因 因,因为,由于 ⑤ 表示方式 按,或不译 连词 ⑥ 表示并列、递进 而,而且,并且 ⑦ 表示承接 而,来,或不译 ⑧ 表示目的、结果 用来,以便 ⑨ 表示原因 因为 ⑩ 表示假设 如果,假如 ⑪ 表示修饰 而,或不译 动词 ⑫ 表动作行为 认为,做,用 12.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以”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 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 勇,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 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 乐。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 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8)________ (9)________ (10)________ (11)________ (12)________ (13)________ (14)________ (15)________ 答案: (1)名词,原因。(2)动词,认为。(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 方法及其他,凭借。(4)介词,把。(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6)连词,相当于“而”, 表承接关系。(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8)连词,表目的关 系,可译为“来”。(9)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 因,可译为“因”“因为”。(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12)介词,引进动作、行 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13)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14) 助词,与“上”组合,表界限或范围。(15)动词,可译为“用”。 [参考译文] “古代的人秉烛夜游,的确是有原因的啊。”如果认为自己比潘安还英俊潇洒,那么出 - 49 - 来走走也没什么妨碍;否则,凭借我这幅面容出现在街市上,就恐怕要吓到人了。所以我自 己应当把书卷作为伙伴,消除掉因为危险而遥远就不敢到达的怯懦,仰慕“拿着火把进入深 穴(探险)”的勇气,陶醉在“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的美景之中……畅游于书海之中 来穷极那天地之间的快乐,像这样,(即使)把皇帝的位子给我,我也会弃之不顾的,难道(我 会)因为一顶皇冠就抛弃精神的悠然闲逸吗?(正)因为我有这样的志向,所以才能够长久地享 受闲逸和快乐。我虽然在康熙六年(就)到京城(了),但是始终没有跟权贵交往。以上就是我内 心的表白,希望你能体察,因此没必要有“忠臣贤能之人不被任用”的感叹。 (十三)因 词性 用法 释义 介词 ① 表示依据 依靠,凭借 ② 表示条件 趁着,趁机 ③ 表示方法 通过,经由 连词 ④ 表示原因 因为,由于 ⑤ 表示结果 因此 副词 ⑥ 表示承接 于是,就 动词 ⑦ 表示动作行为 沿袭,接着 13.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因”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3)。其常因.(4)人不备, 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6)许 攸之力而得。途经绍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8)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 天下。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8)________ (9)________ 答案: (1)介词,根据,依靠,凭借。(2)动词,沿袭。(3)名词,原因。(4)介词,趁着, 趁此。(5)副,于是,就。(6)介词,凭借。(7)介词,经由,通过。(8)介词,因为。(9)连词,连 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参考译文] 根据才能授予官职,不依据出身高低录用人才,而且不沿袭旧制度,这就是曹操成就大 业的原因。他常常趁敌人没有准备,突袭击败他们,例如乌巢火烧粮草。这一次战役,动摇 了袁绍的军心,于是就趁着有利的时机打败了袁绍,取得官渡一战的大胜。这一战的胜利也 是凭借许攸的帮助而取得的。后来曹操路过袁绍的坟墓,通过守墓人来到坟前拜祭他。这气 量难道是一般人能比的吗?因为这些他得到大家的拥戴,从而统一天下。因为曹操有非同一 - 50 - 般的胸怀气量,所以他能够成就非凡的事业。 (十四)于 词性 用法 释义 介词 ① 表示时间,处所 在,到,从 ② 表示对象 对,向,对于 ③ 表示对象 与,跟,同 ④ 表示被动 被 ⑤ 表示比较 比 ⑥ 表示原因 由于 14.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于”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3) 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 誉于.(5)四方。世人皆欲老于.(6)吾乡,此乃多人言于.(7)我也,非吾杜撰耳。于.(8)是吾等畅饮抒 怀,陶然醉于.(9)是,不亦乐乎?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8)________ (9)________ 答案: (1)助词,动词词头,不译。(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于。(3)介词,引 进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到。(4)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程度的比较。(5)介词,引进动作 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被。(6)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地点,在。(7)介词,引进动作行为 的对象,对,向。(8)与“是”构成复音虚词“于是”,相当于“对此”。(9)介词,引进动作 行为相关的处所,在。 [参考译文] “黄雀缓缓地飞,美丽的翅膀参差翩然”,多么美好啊。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是长久没 有看到的了。自从十年前偶而见过一次,到如今已经十年没有看到它们的身影。如今造林还 草,生态渐渐恢复,黄鸟又可以见到了,它的鸣叫比以前美一倍。我们乡的美已经闻名于四 方。世界上的人都想在我们这里养老,这是好多人对我说的,不是我杜撰的。在这时候我们 畅饮几杯酒来抒发情怀,陶醉在这里,不是很好吗? (十五)与 词性 用法 释义 介词 ① 表示对象 跟,替,同 连词 ② 表示连接 和,及 - 51 - 副词 ③ 表示范围 都,整个 助词 ④ 表示疑问、感叹语气,同“欤” 动词 ⑤ 表示动作行为 结交,亲附 15.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与”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朝过夕改,君子与.(1)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2)古人孰智,庙堂与.(3)坊间之识,相去甚 远。为国者,与.(4)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 不至于彼百姓者,独何与.(5)?吾等与.(6)君建言,又恐君自与.(7)吾复算耳。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答案: (1)动词,赞许。(2)与“孰”组成文言固定结构“与……孰……”,相当于“跟…… 比较,哪一个……”。(3)连词,表并列,和,跟,同。(4)动词,结交,亲附。(5)通“欤”,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6)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为”。 (7)介词,和,跟,同。 [参考译文] (一个人如果)在早上犯了过错到晚上就能改正,(那么)君子就会赞许他,我也赞同。但是, 现代人与古人谁更有智慧,(对此)朝廷与百姓的认识,相差很大。治理国家的人,亲近清正廉 明的君子,远离奸邪而善于谄媚的小人,(凡事)以身作则亲身实践,事业才会成功。如今(您 的)恩德足以惠及外邦,但功德却不能使那里的百姓沾光,(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给您提建 议,又害怕您跟我们算账啊。 (十六)则 词性 用法 释义 连词 ① 表示承接 就,于是,便 ② 表示转折 却,反而,然而 ③ “则……则”并用,有加强对比的作用 副词 ④ 表示确认 就,就是 16.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则”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此则.(1)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 则.(2)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范希文若不应邀作赋,文播寰宇,则.(3)岳阳楼能名 扬天下与?当世之风,位卑则.(4)足羞,官盛则.(5)近谀,范氏则.(6)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众人避之惟恐不及。及知,赶至河边,则.(7)已在舟中 - 52 - 矣,足见其性情之笃。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答案: (1)副词,表示肯定,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2)连词, 表让步转折关系,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倒是”。(3)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用在后 一句句首,表示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4)(5) 连词,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 个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译为“就”,或不译。(6)连词,转折,可译为“却”。 (7)连词,表承接,第一件事不发生在第二件事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发生第二件事, 译为“原来是”“原来已经”。 [参考译文]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观啊”,(这句话)说出了岳阳楼的壮美,但是岳阳楼名满天下, 并非只凭借这个;如果这样,那么普天之下像岳阳楼的(建筑)多了,为什么只有岳阳楼天下闻 名呢?范希文如果不应邀作赋,文章散布天下,岳阳楼能名闻天下吗?当今的风气,与地位 低的人交往就认为这是值得羞耻的事情,遇到官职高的就追随着阿谀奉承。范希文却不是这 样,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调子。(他的)朋友被贬官,没有和他道别就离开了,没有 和他道别就离开了,大家躲避他都恐怕来不及。等到(他)知道了,急忙追赶到河边,朋友已经 在船上了,可见他性情的忠厚。 (十七)者 词性 用法 释义 助词 ① 形容词、动词+者,组成名词性短语 ……的人(事物、情况) ② 表示判断 不译 ③ 表示停顿 不译 ④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译 ⑤ 数词+者 个,样,件 17.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者”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李白者.(1),诗仙也。为当国者.(2)所拒,遂游于此山。今者.(3),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 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者.(4)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 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5)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答案: (1)助词,用在判断句主语的后边,起提顿作用,不译。(2)助词,附在别的词或 - 53 - 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的东 西”“的想法”“的做法”。(3)助词,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气助词作用,不译。(4)助词, 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方面”“……样东西”“个”“样”之类。(5)助词,定语后置 标志。 [参考译文] 李白,是诗仙啊。被统治者拒之门外,就在这座山中游赏。如今,(他)在山中与远离尘嚣 的人对饮,是(为了)抒发心中的郁结之情啊。让高力士为他脱靴,让杨国忠为他捧墨,写诗讽 刺杨贵妃,这几件事是他得罪统治者的根源,也是他个性张扬的表现。所以他虽然仕途上不 如意,却仍然不放弃伟大的志向,(并)在诗歌里抒发出来,他流传后世的诗篇不可计数,于是 成就了他万世英名。 (十八)之 词性 用法 释义 代词 ① 代人、物、事 他,他们,它,它们 助词 ② 表示近指 这,这种 ③ 表示修饰,限制 的 ④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不译 ⑤ 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不译 ⑥ 作宾语前置标志 不译 ⑦ 补足音节 不译 动词 ⑧ 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 往,去,到……去 18.读下面的小故事,写出各句中“之”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4)二策, 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挠,实 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8)________ (9)________ 答案: (1)动词,可译为“到”“往”。(2)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3) 代词,可译为“他”。(4)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8)结构助 词,可译为“的”。(9)人称代词,表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参考译文] 一个僧人想要去南海,向唐僧询问(打算邀请他同去),过了很久,唐僧也不回应他。是独 - 54 - 自去呢,还是等待(唐僧答应他一起去)呢?均衡了一下这两个想法,这个僧人凭借着很简陋的 条件到达了南海,(回来后)向唐僧夸耀说:“这件事有什么困难的呢?”唐僧说:“你百折不 挠的精神的确值得钦佩 。但是你的话也有些过分了吧,你要骄傲地笑话我吗?” 二、文言虚词的 7 大推断技法 技法一 标志识别法 有 些 虚 词 是 构 成 特 殊 文 言 句 式 的 标 志 词 , 其 用 法 是 固 定 的 。 如 用 “者”“也”“乃”“为”表判断,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 “之”“是”表宾语前置。例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和“何陋之.有”。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知弗若欤?曰: 非然也.。 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虚词的翻译。 (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2)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 译文: 答案: (1)让他教两个徒弟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徒弟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 (2)难道是他的智慧比不上另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 [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善于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徒弟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徒弟专心致志,一心 一意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心里却老想着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要拉开弓 将它射下,虽然他和另一个人一起跟弈秋学习,却比不上人家。难道是他的智慧比不上另一 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 技法二 代入检验法 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 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如“不与.市中儿嬉敖”和“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两句,判断“与”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 同。我们首先关注第二句,第二句话出自《赤壁赋》,句中的“与”连接了“水”和“月”, 是连词,译为“和”,把这个用法代入第一句中,句意不通,可以判断两句中的“与”意义 和用法不同。结合语境判断,第一句中的“与”是介词,译为“跟”。 - 55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 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 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 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 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 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 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 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 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虚词的翻译。 (1)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译文: (2)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译文: (3)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 译文: 答案: (1)诸葛亮知道荆州将是第二个受敌(的地方),但刘表性格比较和缓,不通晓军事。 (2)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 (3)将军认为刘镇南(刘表)和曹操相比谁厉害? [参考译文] 《魏略》上说:刘备驻军于樊城。当时曹公(曹操)刚刚平定黄河以北(袁绍),诸葛亮知道 荆州将是第二个受敌(的地方),但刘表性格比较和缓,不通晓军事。诸葛亮于是往北去见刘备, 刘备与诸葛亮不是旧交,又因为他年纪轻,(刘备)把他当作一般书生看待。军内升帐完毕,其 他的宾客都走了,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他想要说什么。刘备喜好制作饰物,当 时正好有人把牦牛尾送给了刘备,刘备于是自己动手编织。(于是)诸葛亮进言说:“英明的将 军应当有更远大的志向,怎能只是制作饰物呢!”刘备知道诸葛亮不是一般的人,于是扔下 毦回答说:“和你怎么说呢!我姑且用它来忘记忧愁罢了。”诸葛亮于是献言说:“将军认 为刘镇南(刘表)和曹操相比谁厉害?”刘备回答说:“(刘表)比不上(曹操)。”诸葛亮又说: “将军自己认为(和曹操相比)如何呢?”刘备说:“我也不如(曹操)。”诸葛亮说:“如今都 比不上(曹操),而且将军的部众不过几千人,凭借这些对付敌人,恐怕不是办法吧!”刘备说: “我也为这个发愁,应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现在荆州不是总的人口少,而是登记在 户的人少,一般的住户都有很苛刻的赋税,于是人们心中不满;可以和刘表说,让荆州城内 没有登记的住户,都自行登记,这样的话,荆州的人口就多了,就可以征军抵御曹兵了。” - 56 - 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计谋,于是军队就强多了。刘备由此知晓诸葛亮有过人的谋略,于是以 上等宾客的礼节对待诸葛亮。《九州春秋》所说的也是这样。 技法三 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 学》)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兼词 “于之”“于此”,“兴焉”即“在这里兴起”。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 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呜呼!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朽矣! 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是即孔子“老安 少怀”之.学也。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而何必舍之以他求?文恭,相公也;子之大父,布 衣也。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挟相公以自尊,则甚陋。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 “一瓢先生非名医乎?”虽子之仇,无异词也。又问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学乎?”虽子之 戚,有异词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之 说为斤斤乎?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精求之,何艺非道?貌袭之,道艺两失。医之为艺, 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今天下医绝矣,惟讲学 一流转未绝者,何也?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子不 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 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虚词的翻译。 (1)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 译文: (2)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 译文: (3)又问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学乎?”虽子之戚,有异词也。 (4)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 译文: 答案: (1)我正想辑录他主要的医学成就以便使他长存不朽,却没想到您寄来的墓志铭 没有一字谈及他的医术。 (2)最高明的学问没有什么比得上仁学,先生能用医术爱他的民众,使他们不因疾病而早 丧,这就是孔子的“老年人要使他们安宁、青年人要使他们怀归”的学问。 (3)又问他们说:“一瓢先生他是理学家吗?”即使是您的亲戚,也会有不同的意见。 (4)您不把先人放在百无一人的名医之上加以尊崇,却将他摆到比比皆是的村儒学究中予 - 57 - 以轻贱,实在是重大的错误啊! [参考译文] 您的祖父一瓢先生,是不朽的医家,高寿去世。我正想辑录他主要的医学成就以便使他 长存不朽,却没想到您寄来的墓志铭没有一字谈及他的医术,反而假托于陈文恭先生讲学等 等。唉!自此而一瓢先生不被传扬了,磨灭了! 学问贵在身体力行,不在空谈。最高明的学问没有什么比得上仁学,先生能用医术爱他 的民众,使他们不因疾病而早丧,这就是孔子的“老年人要使他们安宁、青年人要使他们怀 归”的学问。不居官位却能奉行仁学,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又何必舍弃此而追求其他呢? 陈文恭是高官,您的祖父是平民。高官借百姓来抬高自己,名声就高雅;可是百姓倚仗高官 来抬举自己,就很卑下了。如果您随意拉住过路人问他们说:“一瓢先生不是名医吗?”即 使是您的仇人,也不会有不同的说法。又问他们说:“一瓢先生他是理学家吗?”即使是您 的亲戚,也会有不同的意见。您不用人们都相信的事来为过世的祖父作传,却用人们共同怀 疑的理学空言为先人立传,恐怕是被“艺成而下”的说法拘泥了吧?不知道技艺就是仁道的 具体体现。精心地探索它,哪种技艺不是仁道?如果只是从表面上仿效它,仁道、技艺都会 失去。医学作为一门技艺,更是不可轻易谈论,神农氏首创它,黄帝使它昌盛,周公派冢宰 统管它,它的理论通达到神圣的境地。现在天下名医缺乏,唯独讲学一流反而不缺乏,为什 么呢?医生的治疗效验是立即显现的,所以名医一百个中没有一个;理学的空谈无从查考, 所以才学浅陋的文人比比皆是。您不把先人放在百无一人的名医之上加以尊崇,却将他摆到 比比皆是的村儒学究中予以轻贱,实在是重大的错误啊! 技法四 对称分析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 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 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再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 秦论》)中“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 也是“趁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 曰巧伪不如拙诚。学问不倦,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所以治人也。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 变而.合时也。(选自《说苑》) 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虚词的翻译。 (1)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孝敬忠信之.事立,虽死而不悔。 译文: - 58 - (2)所以贵虚无者.,得以应变而.合时也。 译文: 答案: (1)士大夫的志向不因为受到利益的诱惑而转移,不因为祸患灾难而改变初衷, 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忠于职守、信义为先,这四种美好的品德建立起来,即使死了也不会 感到后悔。 (2)因此认为虚静无为的人,能够应付复杂多变的形势而合乎时代的要求。 [参考译文] 士大夫的志向不因为受到利益的诱惑而转移,不因为祸患灾难而改变初衷,孝顺父母、 尊敬长辈、忠于职守、信义为先,这四种美好的品德建立起来,即使死了也不会感到后悔。 拥有大智慧而用来谋取私利,比不上那些勇于为公共利益的愚钝,所以说虚假巧妙的伪装比 不上守拙的诚心。不厌倦地求学和发问,是用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原则;辛勤地教诲他人,是 用来要求别人的原则。因此认为虚静无为的人,能够应付复杂多变的形势而合乎时代的要求。 技法五 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般 作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在句首还常作语气副词(表 反问或揣测),如“其.(表揣测语气)皆出于此乎”(《师说》)。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 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表商量、期望、 祈使语气),如“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金履祥字吉父,婺之兰溪人。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比长,益自策励。 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基则学于.黄榦,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者也.。 自是讲贯益密,造诣益邃。 时宋之国事已不可为,履祥遂绝意进取。然负其经济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会襄樊 之师日急,宋人坐视而不敢救,履祥因进牵制捣虚之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则襄 樊之师,将不攻而自解。且备叙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岛,难易远近,历历可 据以.行。宋终莫能用。及后朱瑄、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由海道,视履祥先所上书,咫尺无 异者,然后人服其精确。 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虚词的翻译。 (1)基则学于.黄榦,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者也.。 译文: (2)且备叙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岛,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 译文: 答案: (1)何基则是师学于黄榦,而黄榦是朱熹的亲传弟子。 - 59 - (2)并且详细地叙述海船途经的地方,凡是州郡县邑,下到大洋孤岛,难易远近,都标记 得清清楚楚,可以根据他的策略来前行。 [参考译文] 金履祥,字吉父,是婺州兰溪县人。金履祥少时聪敏明睿,父亲和兄长稍微教授给他一 点文字,他就能默记背诵。等到长大以后,他更加自我鞭策激励。等到他壮年之后,知识方 面崇尚周敦颐、程颐、程颢的理学,师事同郡王柏,随从王柏向何基请教。何基则是师学于 黄榦,而黄榦是朱熹的亲传弟子。从此他的讲习更加谨密,学术造诣越发精深。 当时宋朝的国势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境地,金履祥于是断绝了进取功名的念头。但是他 身怀经世济民的韬略,也不忍心立刻就遗忘这世间生活。恰逢襄樊的蒙古军队一天天地逼近, 宋朝的官兵坐看祸乱发生却不敢援救,金履祥于是进献牵制敌人乘虚而击的策略,请求派大 量兵力从海道直奔燕、蓟二州,那么襄樊的蒙古军队,将会不攻而自破。并且详细地叙述海 船途经的地方,凡是州郡县邑,下到大洋孤岛,难易远近,都标记得清清楚楚,可以根据他 的策略来前行。宋朝当权者最终没能采用他的谋略。等到后来朱瑄、张清献上海运的好处, 而他们所经由的海道,跟金履祥先前所呈献的奏疏相比,没有一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后人才 敬服他的谋划精确。 技法六 语法切入法 根据虚词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判断其大概含义。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 性和用法,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 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 作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 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助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楚人卞和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 为诳,而刖(砍掉)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 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 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 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虚词的翻译。 (1)王以.和为诳,而刖(砍掉)其.左足。 译文: (2)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译文: - 60 - 答案: (1)厉王认为卞和是说假话,于是叫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2)天下被砍掉脚的还有很多,你为什么哭得如此悲痛呢? [参考译文] 楚人卞和在楚山得到一块璞,捧着它去献给厉王。厉王让玉人察看那块璞,玉人说:“这 是块石头。”厉王认为卞和是说假话,于是叫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脚。等到厉王死去,楚武王 即位,和氏又拿着那块璞去献给武王。武王让玉人察看那块璞,玉人又说:“这是块石头。” 武王也认为卞和是说假话,于是就叫人砍掉了他的右脚。武王死后,楚文王即位后,卞和抱 着璞在楚山脚下哭,哭了三天三夜,泪水流干了,接着又流出血泪来。文王听说后,派人特 意前来询问其中的缘故,说:“天下被砍掉脚的还有很多,你为什么哭得如此悲痛呢?”卞 和说:“我不是为自己被砍掉的双脚而感到悲痛,我是为先王把宝玉当成石头,把忠贞的人 当成骗子而感到悲痛。”文王于是叫匠人雕琢那块璞,果然得到一块璧,命名为“和氏璧”。 技法七 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 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兰亭集序》中的两个句子“及其所之.既倦”和“不能不以 之.兴怀”,前一个“之”是动词,“往、到达”,后一个“之”是代词,代指“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 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 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 改) 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虚词的翻译。 (1)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译文: (2)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译文: 答案: (1)应当割开手臂到受伤处,刮去骨头上的余毒,然后这种病痛才能消除。 (2)而关羽却切肉饮酒,谈笑自若。 [参考译文] 关羽曾被乱箭射中,箭穿过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每当阴雨天气,左臂常常 疼痛。医生说:“箭头上有毒,毒素深入到了骨头里面,应当割开手臂到受伤处,刮去骨头 上的余毒,然后这种病痛才能消除。”关羽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开刀。当时关羽正好请了将领 们宴饮,手臂上的血往下流,滴满了一盘子,而关羽却切肉饮酒,谈笑自若。 - 61 - 常见兼词 诸 1.用于句中,“之于”的合音,其中“之”为代词,“于”是介词。 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②穆公访诸.蹇叔。(《崤之战》) 2.用于句尾,“之乎”的合音。“之”为代词,“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①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②闻强氏授甲攻子,子闻诸.?(《左传》) 盍 “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问代词,“不”为否定副词。 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焉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在其中”“从这里”“在这件事上”。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②青麻头伏焉.。(《促织》) 2.相当于“于何”,译作“在哪里”“从哪里”。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旃 “之焉”的合音,其中“之”是代词,“焉”是语气词。 ①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 ②无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左传》) 叵 “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可”。 ①居心叵.测(成语) ②马岱曰:“曹操心怀叵.测……”(《三国演义》) 耳 “而已”的合音词,可译作“罢了”。 ①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②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鸿门宴》) - 62 - 打牢文言基础(三) 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近年来,高考对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不单独命题考查,往往通过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来考 查。这种隐性的考查方式,要求考生对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的词类活用或句式的“采 分点”认真分辨,迅速准确解题。而熟练掌握这些文言基础知识,是准确解题的前提。本讲 将细致讲解常见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以及翻译技巧,并回顾教材,举一反三,为解答翻译题 奠定基础。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说出活用类型并翻译句子。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5.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答案: 1.事:名词用作动词,意为侍奉。礼:名词用作动词,礼遇。译文:用侍奉秦国 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 2.鄙:名词用作动词,意为以……为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郑国)。译 文: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 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3.封:名词用作动词,意为以……为边界。东、西:名词做状语,向东、向西。译文: (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后,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 4.能: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有才能的;善: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好的。译文:选拔 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 5.固:使动用法,使稳固。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泉 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 二、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6.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 答案: 省略句 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7.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译文: 答案: 主谓倒装 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8.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译文: - 63 - 答案: 定语后置、省略 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 9.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译文: 答案: 无标志的被动句 我被拘留不能回来,国家的事情于是无法收拾。 一、掌握词类活用的 6 大类型 同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的语法构造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词类活用,也属于语法范畴。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 词、形容词的活用,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请阅读下文知识介绍,然后再在横线上翻译句子。(请自行翻阅教材查找答案,后文不附 答案)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 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规律: (1)名词后带了补语,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译句: ②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译句: 上述两例中,“舍”后带了介词结构“于其址”充当补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 定居”;“寿”后带了“毕”充当补语,活用为动词“祝寿”。 (2)几个名词连用,不构成并列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活用作动词。如: 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译句: ②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译句: ③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译句: 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 译句: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主谓关系,那么后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王”即活用为 动词“称王”。 - 64 -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动宾关系,那么前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刑、籍、瓮、 绳”都与后面的名词组成动宾关系,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杀、登记造册、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的意思。 (3)名词前如有结构助词“所”,则一起组成“所字结构”,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①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译句: ②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 译句: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译句: 例中,“罾、志、虏”本来都是名词,意思是“鱼网”“志向”“俘虏”,与“所”一 起组成“所字结构”,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捕捉”“立志”“虏获”。 (4)名词用在“之、其、尔、汝、我”等代词前面,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①汝幸而偶.我。(《与妻书》) 译句: ②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译句: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译句: 上述几例中,名词“偶、蹄、名”用在代词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为“嫁给、 用脚踢、命名”。 (5)如果一个名词前面有“敢、未”等状语,这个名词也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如: ①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译句: ②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译句: ③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译句: 上述几例中,名词“毒、果、前”均活用作动词,译为“憎恨、实现、走上前”。 2.名词用作状语 (1)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 彩。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 65 - 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从旁边)(《游褒禅山记》) 译句: ②使不上.漏。(从上边)(《项脊轩志》) 译句: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愚公移山》) 译句: ②失期,法.皆斩。(依法)(《陈涉世家》) 译句: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①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像蛇一样)(《战国策》) 译句: ②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 译句: ●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如客人)(《过秦论》) 译句: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来)(《鸿门宴》) 译句: (2)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主要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①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有时用连词“而”或“以”连接谓语。这是现代汉语里所没有的。 a.朝.而往,暮.而归。(在早晨、在傍晚)(《醉翁亭记》) 译句: b.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时时)(《原毁》) 译句: ②文言文中“日”“月”“岁”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 义有所不同,已经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 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每天)(《伤仲永》) 译句: b.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每年)(《捕蛇者说》) 译句: c.而乡邻之生日.蹙。(一天比一天地)(《捕蛇者说》) 译句: - 66 - (3)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文言文中,方位名词也可以直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 ①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在 右边、在左边)(《核舟记》) 译句: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在外边)(《陈涉世家》) 译句: ③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向上)(《陈情表》) 译句: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 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使……复活、使……长肉)(《中山狼传》) 译句: ②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下.之。(使……下来)(《李愬雪夜入蔡州》) 译句: ③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灭族)(《阿房宫赋》) 译句: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伤仲永》) 译句: ②吾从而师.之。(以……为师)(《师说》) 译句: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阿房宫赋》) 译句: (二)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语句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 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师说》) 译句: 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忠良诚实的人)(《出师表》) 译句: - 67 - ③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陈涉世家》) 译句: 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多数是由于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 ①山多.石,少.土。(有很多、缺少)(《登泰山记》) 译句: ②天下苦.秦久矣。(痛恨、因……而痛苦)(《陈涉世家》) 译句: ③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鸿门宴》) 译句: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 活用为使动词。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使……遭 受痛苦、使……贫困)(《孟子》) 译句: ②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使……灰暗)(《从军行》) 译句: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 性质或状态。 ①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以……为快乐)(《与妻书》) 译句: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以……为耻)(《师说》) 译句: (三)动词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 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 ①吾射.不亦精乎?(射箭的技术)(《卖油翁》) 译句: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伏兵)(《曹刿论战》) 译句: 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捕蛇者说》) - 68 - 译句: ④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过秦论》) 译句: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 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 就带有宾语。 ①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使……挨饿)(《孟子》) 译句: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使……愤怒)(《陈涉世家》) 译句: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使……受惊、使……鸣叫)(《西江月》) 译句: ④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起舞、使……哭泣)(《赤壁赋》) 译句: 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的,但较少见。 ⑤晋侯饮.赵盾酒。(使……喝)(《左传》) 译句: 3.动词作状语 ①录毕,走.送之。(跑着)(《送东阳马生序》) 译句: ②忽啼.求之。(哭着)(《伤仲永》) 译句: (四)数词活用 数词一般活用为动词,但比较少见。 ①“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梁惠王上》) 译句: 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氓》) 译句: 以上两例中的“一”“二三”均为数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统一”“数次改变”。 1.指出下列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 69 - (1)安.居乐.业 (2)华.而不实. (3)蚕.食鲸.吞 (4)好高.骛远. (5)抱残.守缺. (6)抱头鼠.窜 (7)草菅..人命 (8)标新.立异. (9)车.载斗.量 (10)扶老.携幼. 答案: (1)安、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2)华、实:名词作动词,开花、 结果 (3)蚕、鲸:名词作状语,像蚕虫、鲸鱼一样 (4)高、远:形容词作名词,高处、远处 (5)残、缺:形容词作名词,残破的东西 (6)鼠:名词作状语,像老鼠一样 (7)草菅:名词的 意动用法,把……看作野草 (8)新、异:形容词作名词,新的东西、奇异的东西 (9)车、斗: 名词作状语,用车、用斗 (10)老、幼: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幼小的人 2.教材词类活用回顾:解释加点词。 (1)外连横而斗.诸侯( ) (2)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 (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4)总此十思,弘.兹九德( ) (5)道.芷阳间.行( ) (6)历职.郎署( ) (7)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 (9)侣.鱼虾而友.麇鹿( ) (10)垣墙..周庭( ) - 70 - (1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 (12)卒不忍独善.其身( )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14)谨.庠序之教( ) 答案: (1)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争斗 (2)崇:形容词作动词,高 (3)固:形容 词的使动用法,使……稳固 (4)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光大 (5)道:名词作动词, 取道。间:名词作状语,抄小道 (6)职:名词作动词,任职,做官 (7)犬马:名词作状语, 像狗马一样 (8)鼎、玉、金、珠:名词作动词,把鼎、玉、金、珠看作 (9)侣、友:名词的 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10)垣墙:名词作动词,砌墙 (11)竟:动词的使 动用法,使……完毕 (12)善:形容词作动词,完好、完善 (13)老、幼:形容词作动词,尊 敬、疼爱 (14)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3.指出下列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安.居乐.业( ) (2)不毛.之地( ) (3)华.而不实.( ) (4)百废.待兴( ) (5)蚕.食鲸.吞( ) (6)好高.骛远.( ) (7)抱残.守缺.( ) (8)藏垢.纳污.( ) (9)海底..捞针( ) (10)抱头鼠.窜( ) (11)草.菅人命( ) (12)天高.地厚.( ) (13)标新.立异.( ) (14)车.载斗.量( ) (15)扶老.携幼.( ) (16)拨乱.反正.( ) (17)川.流不息( ) (18)风.驰电.掣( ) (19)不胫.而走( ) (20)打草惊.蛇( ) (21)风.餐露.宿( ) (22)不翼.而飞( ) (23)道.听途.说( ) (24)狼.奔豕.突( ) (25)祸.国殃.民( ) (26)身.体力.行( ) (27)扶危.济困.( ) (28)惊.天动.地( ) (29)口.是心.非( ) (30)雷.厉风.行( ) (31)耳.提面.命( ) (32)旁.征博.引( ) (33)起死.回生.( ) (34)气象万千..( ) (35)取长.补短.( ) (36)荣.宗耀.祖( ) 答案: (1)安、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2)毛:名词作动词,长草 (3)华、实:名词作动词,开花、结果 (4)废:形容词作名词,荒废的事物 - 71 - (5)蚕、鲸:名词作状语,像蚕虫、鲸鱼一样 (6)高、远:形容词作名词,高处、远处 (7)残、缺:形容词作名词,残破的东西 (8)垢、污:形容词作名词,肮脏的东西 (9)海底:名词作状语,到海底 (10)鼠:名词作状语,像老鼠一样 (11)草:名词作状语,像割草一样 (12)高、厚:形容词作动词,是高的、是厚的 (13)新、异:形容词作名词,新的东西、奇异的东西 (14)车、斗:名词作状语,用车装、用斗量 (15)老、幼: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幼小的人 (16)乱、正:形容词作名词,杂乱的东西、正确的道路 (17)川:名词作状语,像河水一样 (18)风、电:名词作状语,像风、电一样 (19)胫:名词作动词,长腿 (20)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1)风、露:名词作状语,在风中、在露水下,餐:名词作动词,用餐 (22)翼:名词作动词,长翅膀 (23)道、途:名词作状语,在道上、在途中 (24)狼、豕:名词作状语,像狼、猪一样 (25)祸、殃:名词作动词,危害、殃及 (26)身、力:名词作状语,亲身、用力 (27)危、困:形容词作名词,危险的、困难的人(事情) (28)惊、动:使动用法,使……受惊、使……震动 (29)口、心:名词作状语,在嘴上、在心里 (30)雷、风:名词作状语,像雷、风一样 (31)耳、面:名词作状语,在耳边、当面 (32)旁、博:名词作状语,从侧面、广博地 (33)死、生:动词作名词,死人、活的状态 (34)万千:数词作动词,呈现各种姿态 (35)长、短:形容词作名词,长处、短处 (36)荣、耀:使动用法,使……光荣、使……荣耀 二、掌握常见 8 类文言句式 常见文言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我们谈论文言 - 72 - 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 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理解句意,添加成含“是”句 判断句的形式 例 句 1.“…… 者 , …… 也。”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 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 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 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 说。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也。” 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项脊轩,旧南 阁子也。(《项脊轩志》) 3.“……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 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 诚、皆、则”等。对否定判断,同学们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 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之子也。谏议遽招子,曰: “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 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1)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之子也。 - 73 - 译文: (2)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 译文: 答案: (1)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 (2)你是朝中重臣,家里没有一人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 嫁给别人啊! [参考译文]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了很多人。一天,他走进 马棚,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 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陈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没有一人 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尧咨)赶紧命人去追 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 陈谏议有一种古代贤仁之风。 5.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 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 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1)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译文: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译文: 答案: (1)楚王问:“绑着的人是什么人?”(近侍)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 罪。” (2)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 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 [参考译文]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给晏子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 前。楚王问:“绑着的人是什么国家的人?”(近侍)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这样的事: 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 实的味道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老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到了楚 国就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窃吗?” (二)被动句——看清关键词,译成被动意 - 74 - 被动句的形式 例 句 1.用介词“于”表被动, “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 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 出来的。 2.在介词“于”或动词前 加“受”,形成“受…… 于……”表被动。 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 战》) 3.用 “见”“于”“见…… 于……”表被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4.用“为”“为…… 所……”表被动。 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阿房宫赋》) 5.用“被”表被动。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6.动词本身表被动(意念被 动)。 如: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 6.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 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答案: 兔子不可能再拾到,农夫自己被宋国人嘲笑。 [参考译文] 宋国有个耕田的农夫。他田中有一段树桩,一只奔跑的兔子撞上了树桩,脖子折断而死。 于是,农夫放下锄头,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次拾到(撞死的)兔子。兔子不可能再拾到,农夫自 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7.翻译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陈)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 - 75 - 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译文: 答案: 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 [参考译文] 陈寔在乡间,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百姓间出现争执官司时,陈寔判决公正,告诉百姓 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大家感叹说:“宁愿被刑罚处治,也不愿被陈寔批评。” 8.阅读下文,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是何种句式。 ①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 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 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 君。君曰: “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余桃。”②故弥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 者,爱憎之至变也。(《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①译文: ②译文: 答案: ①从前弥子瑕被卫君宠爱。(被动句) ②所以,弥子的行为和当初相比没有变化,以前被称赞而以后却(因此)获罪的原因,是因 为人的爱憎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被动句) (三)省略句——分析上下文,弄清省略意 省略句的形式 例 句 1.省略主语 有承前省、呼应下文省、对话省。文言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 “之”“其”不能作主语,这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 人赶上来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 (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致,即所指不是 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 (静女)爱而不见,(静女的男朋友)搔首踟蹰。(《静女》) 2.省略谓语 谓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 话而省略的。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除臣(为)洗马。(《陈情表》) 3.省略宾语 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 - 76 -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公命)。”(《段 太尉逸事状》)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往承上文省略。理解 时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 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如: 至则无可用,放之(于)山下。(《黔之驴》)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鸿门宴》) 赐之(以)彘肩。(《鸿门宴》) 5.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一般是不能由定语状语 来替代省略的。读文言文时,应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如: 宫中府中(之吏),俱为一体(之吏)。(《出师表》)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出师表》) 请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补充省略的成分,并指出省略的成分。 9.________见渔人,乃大惊,问________所从来,________具答之,________便要________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________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 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 答案: 桃源人 渔人 渔人 桃源人 渔人 桃源人(省略主语、宾语) 10.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怀之,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 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________问:“获羊乎?”________ 曰:“亡之矣。”______曰:“奚亡之?”________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 所以反也。”( ) 答案: 杨子 邻人 杨子 邻人(省略主语) 11.翻译下面文中画线的句子。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 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译文: 答案: 厉王大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叫他监视批评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 来杀掉批评厉王的人。 [参考译文] 周厉王暴虐,京城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公告诉厉王说:“老百姓不能忍受政令了。” 厉王大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叫他监视批评的人。根据卫国巫师的报告,来杀掉批评厉 王的人。京城里的人都不敢说话了,路上碰到,互相使个眼色。 - 77 - 12.翻译下面文中画线的句子。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 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译文: 答案: 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许多的 猫,没有一只猫不是这样。 [参考译文] 东安有一个读书人善于作画,画了一幅鼠图,送给县令。县令起初不懂得爱惜它,把这 幅画随意地挂在墙上。每天早晨经过挂画的地方,那幅画总是落在地上,挂几次落几次。县 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有一天黎明时候,县令发现画落在地上,而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 边。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跳起来追赶那幅鼠画。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许多的猫,没有 一只猫不是这样。于是县令才知道这幅画上的老鼠画得逼真。 (四)主谓倒装句——辨明语气,调换主谓 主谓倒装句的形式 例 句 表疑问语气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表感叹语气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昔者文王侵孟、克莒、举酆,三举事而纣恶之。文王乃惧,请入洛西之地、赤壤之国, 方千里,以解炮烙之刑,天下皆说。仲尼闻之曰:“仁哉文王!轻千里之国而请解炮烙之刑。 智哉文王!出千里之地而得天下之心。”(节选自《韩非子·难二》) 仁哉文王!轻千里之国而请解炮烙之刑。智哉文王!出千里之地而得天下之心。 译文: 答案: 文王真仁慈啊!不看重方圆千里的土地而请求废除炮烙之刑。文王真聪明啊! 献出方圆千里的土地而得到天下的人心。 14.翻译下面文中画线的句子。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 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 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 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 78 - 再拜。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不复与焉。” (1)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译文: (2)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译文: 答案: (1)您治理东阿很好啊! (2)臣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 (五)宾语前置句——判定形式,把宾语调到动词后 宾语前置句的形式 例 句 1.疑问句中,疑问代 词作宾语,宾语前 置。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而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孰、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 可以前置。如: 余是.以记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注意: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2.否定句中,代词作 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 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 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未之.有也。(《孟子》) 正常语序应该是“恐年岁之不与吾”“未有之也”。 3.用“之”或“是” 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 (惟)……是(之为)……”的格式。如: 惟弈秋..之为听。(《弈秋》)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4.方位词作宾语时, 有时也前置。 如: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例句意思是“项王、项伯面向东边坐,亚父面向南边坐”。 - 79 - 5.文言文中,“自” 作宾语时常常置于 动词之前。 如:秦人不暇自.哀。(《阿房宫赋》)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15.请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并指出宾语前置的条件。 (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译文: 条件: 答案: 大王来时拿什么礼物? 条件:疑问句中,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沛公安在?(《鸿门宴》) 译文: 条件: 答案: 沛公在哪里? 条件: 疑问句中,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条件: 答案: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 条件:“之”作为提宾的标志。 (4)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译文: 条件: 答案: 好像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功劳! 条件:“之”作为提宾的标志。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80 - 译文: 条件: 答案: 不理解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条件:“之”作为提宾的标志。 (6)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译文: 条件: 答案: 离开我三十里,只听从命令。 条件:“是”作为提宾的标志。 (7)古之人不余欺也。 译文: 条件: 答案: 古代人没有欺骗我。 条件:否定句中,宾语是代词 ,宾语前置。 16.翻译下面文中画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 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而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 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 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先生非求于人,人而献之,奚为不受? 译文: (2)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译文: 答案: (1)先生不是向人讨要,而是别人甘愿献给的,为什么不接受? (2)我听说,接受别人的东西就敬畏别人,给予别人东西的就骄傲地待人。即使国君对我 有了赏赐以后,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惧吗? (六)定语后置句——细察标志,调好语序 - 81 - 定语后置句的形式 例 句 1.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 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 者”的格式。 例如: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段太 尉逸事状》)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陈涉世家》) 例中“邠人偷嗜暴恶者”即“偷嗜暴恶之邠人”。余例类 推。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 “之”字,组成“中心词+之+ 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 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例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 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 “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 “而”字,再用“者”字结尾, 组成“中心词+而+定语+ 者”的格式。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孟子·梁惠王下》)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 记》) 4.数量词作定语的后置。构成 “中心词+数量词(定语)”的 格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 门宴》) 17.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是( ) A.疆土之新辟者,移民以居之。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B 18.翻译下面句子,并指出它的形式。(①中心词+之+定语+者;②中心词+而+定语 +者;③中心词+之+定语)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译文: 形式: - 82 - 答案: 村中一个多事的少年驯养了一只虫。 形式:中心词+定语+者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译文: 形式: 答案: 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随着歌声而相和伴奏。 形式:中心词+定语+者 (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译文: 形式: 答案: 能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全国这样大的地方,有几个人呢? 形式:中心词+而+定语+者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文: 形式: 答案: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形式:中心词+之+定语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译文: 形式: 答案: 铿然有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 形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19.翻译下面文中画线的句子。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 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译文: 答案: 淮阴屠宰场里有侮辱韩信的年青人,对韩信说:“你即使长得高高大大,喜欢 - 83 - 佩带刀剑,内心还是胆怯的。” [参考译文] 淮阴屠宰场里有侮辱韩信的年青人,对韩信说:“你即使长得高高大大,喜欢佩带刀剑, 内心还是胆怯的。”他当众侮辱韩信说:“韩信如果不怕死,用刀刺我;如果怕死,从我裤 裆下钻过去。”于是韩信仔细看着他,俯下身子从他裤裆下匍匐钻过去。整个市场中的人都 嘲笑韩信,认为他是胆怯的。 (七)状语后置句——分析句子结构,调好语序 状语后置句的形式 例 句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 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 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 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文采不表于.后世。(《报任安书》)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翻 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具告以.事。(《鸿门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 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3.“乎”作介词时相当于“于”,与 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后置。 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 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 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 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 定要译作状语。 20.翻译下列状语后置句。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 答案: 月亮从东山的上面升起,在斗牛之间徘徊。 (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译文: 答案: 州官登门,催促之心比星火还急。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84 - 译文: 答案: 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背着或头顶着重物在路上走了。 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找出文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并将句子译成现代 汉语。 师旷琴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晋国乐 师,目盲,善弹琴)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 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 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1)写出短文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并翻译。 答案: ①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译文: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②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译文: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③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译文: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所以撞他。 (2)写出短文的两个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答案: ①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译文:没有比做君主更快乐的事了!只有他的话没有人敢违抗。 ②公曰:“太师谁撞?” 译文: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 (八)常见固定格式——熟记格式,固定翻译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 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陈述 语气 有以、无以、有所、无所、比及、以为、 以……为 有……用来、没有……用来、有……的、没 有……的、等到……的时候、把……当作 疑问 语气 奈何、何如、如(奈)……何、得无…… 乎、孰与、孰若 怎么办、怎么样、把……怎么样、大概…… 吧(恐怕……吧)、跟……相比…… 感叹 语气 何其、一何、何……之 多么、何等、怎么……这样啊 反问 语气 无乃……乎、不亦……乎、得无……乎、 何……为 恐怕、只怕、不是……吗、难道……吗、为 什么……呢 - 85 -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在高考中经常考到的固定结构。 1.“以为”“以……为” “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相当。如: 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试译: 答案: (知识)浅薄的人,却用斧头去敲击(湖岸边水下有空穴的石头)去考证石钟山得名 的原由,自以为得到了实际的根据。 ②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试译: 答案: 秦始皇的心中认为关中这样坚固,像是千里的铜墙铁壁,真是子子孙孙称帝称 王的万世不朽的基业。 更多的场合,“以为”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1)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 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 “把……当作……”。如: ③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试译: 答案: 老虎看到它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就把它当成神奇的东西了。 ④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徵传》) 试译: 答案: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 (2)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 “……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 或“认为(觉得)……是……”。如: ⑤(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 试译: 答案: 满座宾客都觉得好极了。 注意:“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2.“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 - 86 - 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 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1)“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 原因。如: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试译: 答案: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 (2)“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 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试译: 答案: 这就是臣(诸葛亮)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所在。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试译: 答案: 老师,是(可以)依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3.“如……何”“奈……何”“若……何” 文言文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 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样”或“为什么”等。如: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试译: 答案: 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 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译作“对(拿、能)……怎么 样(怎么办)”。如: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试译: 答案: 以你的能力,连魁父一样的小山丘都不能搬动,像太行、王屋这样的高山,你 又能怎么样呢? ③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郑伯克段于鄢》) 试译: - 87 - 答案: 国家不能忍受两属的局面,你将拿他怎么办?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 为“怎么样”。如: ④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试译: 答案: 今天的事情怎么样? ⑤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试译: 答案: 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怎么样? 4.“何以……为”“奚以……为” 文言文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 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 “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 试译: 答案: 匈奴还没有消灭,怎么能考虑自己的家呢? 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试译: 答案: 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③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试译: 答案: 现在人家正像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试译: 答案: 哪用高飞九万里再往南去呢? 5.“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 “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有什么…… - 88 - 的呢”。如: ①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试译: 答案: 姜氏的欲望哪里有尽头?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试译: 答案: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 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译 为“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如: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试译: 答案: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 我能有什么困难呢?” 6.“不亦……乎”“岂(其)……哉(乎)”“盍……乎” ①范氏富,盍.已乎.? 试译: 答案: 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 ②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试译: 答案: 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 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 “岂不也是……吗”对译。如: ③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试译: 答案: 孔子说:“学过的内容要经常练习,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 ④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试译: - 89 - 答案: 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 7.“无(毋)乃……乎(与、欤)”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 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 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可译为“恐怕(只怕、大概)……吧”。如: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试译: 答案: 恐怕该责备你吧? ②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 试译: 答案: 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8.“得无(微、非)……乎(耶)”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 如: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试译: 答案: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可译为“该不会(莫非、只 怕、恐怕)(是)……吧”。如: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试译: 答案: 成反复自言自语,(这画)莫不是向我暗示捕捉蟋蟀的地方吗? 9.“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可译为“哪”或“哪个”。 如: ①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试译: 答案: 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90 - 试译: 答案: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③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试译: 答案: 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 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 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试译: 答案: 我和徐公谁美? “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⑤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试译: 答案: 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 ⑥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试译: 答案: 对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译为“……比……怎么样”或 “……跟(与)……比谁(哪一个)……”;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 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如: ⑦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试译: 答案: 您认为廉颇将军和秦王谁更厉害? 10.“与其……孰若(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 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如: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试译: - 91 - 答案: 与其杀掉这个孩子,哪比得上卖掉他?与其卖出去两人平分货款,哪比得上我 一个人独吞? 有时,“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 11.“……有(无)以……” “……有(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 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没有)用来(拿来)”“来”等。如: ①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试译: 答案: 不积累细小的水流,无法汇聚成江海。 ②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试译: 答案: 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③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试译: 答案: 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用来取代薛季昶的人。 “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能够拿来” 或“足够拿来”的意思。如: ④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试译: 答案: 您(指沛公)觉得大王您的士兵勇士足够来比得上项王么? 12.“……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 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 或“无”之后,可译为“……有(没有)什么……”。如: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试译: 答案: 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 13.“……之谓也”“其……之谓(也、矣、乎)”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 - 92 - 矣”“其……之谓乎”的格式。它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句名言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 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 种形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试译: 答案: 听说了许多道理后,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了,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 ②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 试译: 答案: 《诗经》说:“孝子不断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大概说的是颍考 叔这类人(情况)吧? 22.指出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 (1)匪女之为美( ) (2)俟我于城隅( ) (3)秋以为期( ) (4)恐年岁之不吾与( ) (5)肇锡余以嘉名( ) (6)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 (7)为仲卿母所遣( ) (8)但闻悲鸟号古木( ) (9)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10)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答案: (1)判断句(否定) (2)介词短语后置句 (3)宾语前置 (4)宾语前置 (5)介词短语 后置句 (6)判断句 (7)被动句 (8)省略句,“号”后省“于” (9)宾语前置 (10)倒装句 23.教材文言句式回扣:判断下列句子是什么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 ( )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3)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6)为仲卿母所遣( ) - 93 - (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8)秦人不暇自哀 ( ) (9)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 (10)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答案: (1)宾语前置句,固定结构,无乃……与,表推测 (2)定语后置句 (3)介词短语 后置句 (4)判断句 (5)宾语前置句 (6)被动句 (7)主谓倒装 (8)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的代 词宾语“自”前置 (9)固定结构,与使……无宁……,与其……不如…… (10)固定结构,奚 以……为,表反问 备考方略三 提升解题技能,提高 4 类题型得分 解题技能提升(一) 文言断句 文言断句其实就是考查文言句读,所谓“句”,是指句末的停顿;所谓“读”,是指句 中的停顿;考查学生对文句内容的理解。因此,将断句考点单列,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 要求。 1. (2019·天津卷)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居处之安,饮食之丰,训约之严,先王之时未必有此; 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 忘。一视簿书期会之事,则曰:“我方为政,学于何有?”嗟夫!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 之时,其学与政之分与! A.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 者旋以废忘 B.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 者/旋以废忘 C.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 者/旋以废忘 D.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 者/旋以废忘 B 2.(2019·浙江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宗子相集》序 [明]王世负 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 生。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 - 94 - 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 答案: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 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 一、断句的 2 步骤 4 标志 步骤一 通文意,由易到难,语感断句 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 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 凭借段落、句末虚词,先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 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 步骤二 抓标志,理语脉,据理而断 (一)虚词标志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 用。 1.句首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 即、苟、若、纵、纵使、至若、若夫、于是、 且夫、向使、虽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 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句中虚词:于、以、而、者等。往往用于 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3.句尾虚词:也、乎、哉、矣、耶、耳、焉 等。常常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末尾,在它们 后面一般要断开。 这些分类只是相对的,如“也”有时作句中 语气助词,“者”也可作分句末的停顿语气 词,等等。 1.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孟 子 曰 言 近 而 旨 远 者 善 言 也 守 约 而 施 博 者 善 道 也 君 子 之 言 也 不 下 带[注] 而 道 存 焉 君 子 之 守 修 其 身 而 天 下 平 人 病 舍 其 田 而 芸 人 之 田 所 求 于 人 者 重 而 所 以 自 任 者 轻 [注] 不下带:带,腰带。古人不视下带,即 只视带之上。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答案: 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 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 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 95 - (二)实词标志 1.名词、代词作标志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 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 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 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 “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 “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 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 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2.对话中的标志动词:曰、道、云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 标志。不过,一定要分清对话、转述及引用 等不同情况。 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断 12 处) 孟 懿 子 问 孝 子 曰 无 违 樊 迟 御 子 告 之 曰 孟 孙 问 孝 于 我 我 对 曰 无 违 樊 迟 曰 何 谓 也 子 曰 生 事 之 以 礼 死 葬 之 以 礼 祭 之 以 礼 答案: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 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3.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客 有 问 陈 季 方 足 下 家 君 太 丘[注] 有 何 功 德 而 荷 天 下 重 名 季 方 曰 吾 于 家 君 譬 如 桂 树 生 泰 山 之 阿 上 有 万 仞 之 高 下 有 不 测 之 深 上 为 甘 露 所 沾 下 为 渊 泉 所 润 当 斯 之 时 桂 树 焉 知 泰 山 之 高 渊 泉 之 深 不 知 有 功 德 与 无 也 [注] 太丘: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 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答案: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 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于家君譬如桂树生 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 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 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三)句式标志 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倒装句、判 断句、被动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判断句,如“……者,……也”等;反问句, 如“不亦……乎”“孰与……乎”“得 无……乎”“无乃……乎”等;被动句,如 “为……所……” “见……于……”等;还 要掌握一些文言文常见的固定结构,如 “如……何”“奈……何”“若…… 何”“与其……孰若……”。此外,文言文 中常常会碰到省略的情况,阻碍正确断句, 4.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断 10 处) 答案: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 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 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 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 96 - 必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做出判 断。 故 师 之 教 也 不 争 轻 重 尊 卑 贫 富 而 争 于 道 其 人 苟 可 其 事 无 不 可 所 求 尽 得 所 欲 尽 成 此 生 于 得 圣 人 圣 人 生 于 疾 学 不 疾 学 而 能 为 魁 士 名 人 者 未 之 尝 有 也(取材于 《吕氏春秋》) (四)修辞标志 1.以“顶真”确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 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 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2.以“排偶”确定句读 排比、对偶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 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范仲淹等意欲复古劝学,数言兴学校,本行实, 诏近臣议。于是宋祁、王拱辰、张方平、欧阳 修等八人合奏曰:“教_不_本_于_学_校_士_ 不_察_于_乡_里_则_不_能_核_名_实_有_司_ 束_以_声_病_学_者_专_于_记_诵_则_不_足_ 尽_人_材_谨_参_考_众_说_择_其_便_于_今_ 者_莫_若_使_士_皆_土_著_而_教_之_于_学_ 校_然_后_州_县_察_其_履_行_学_者_自_皆_ 修_饬_矣”(取材于《续资治通鉴》) 答案: 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 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 人材/谨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 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学者自皆 修饬矣(“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可 断可不断) 二、解答断句题的方法 要特别注意,单选题四个选项对句子的切分,孤立地看,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联系前后 文的大语境分析,才只有一项是完全正确的。所以,无论是用“/”主观断句题,还是判断命题 者给出的几种断句选项的客观题,都应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前提下思考。不过,对待单选题, 可以先确定四个选项切分的不同点,从而将“不同点”作为思考的重心。以下一些方法对目 前出现的两种断句的题型都适用。 1.先断易 首先默读一至两遍(单选题可把文本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当作主观断句题对待),大致了解文 段语意,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地方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文言文 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 - 97 - 职名等。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有什么过程和结果。 2.明“对话”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 3.扣虚词 如“盖、夫、其”等发语词常放在句首,“耳、乎、哉、焉、也、耶”等语气词常放在 句尾,“之、以、则、而”等助词、介词、连词常放在句中。 4.辨句式 文言文中有固定结构,变式句、判断句、被动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5.品“整句” 古人写文章讲究整齐对称,从句式角度讲,就是喜用整句。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 断句。 6.析“总分” 理清句间关系,有助于给有总分关系的语段断句。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也。唐明宗①为节度使,置延光麾下,而未之奇也。明宗破郓州, 梁②兵方扼杨刘,其先锋将康延孝阴送款于明宗。明宗求可以通延孝款于庄宗者,延光辄自请 行,乃怀延孝蜡丸书,西见庄宗致之,且曰:“今延孝虽有降意,而梁兵扼杨刘者甚盛,未 可图也,不如筑垒马家口以通汶阳。”庄宗以为然。垒成,梁遣王彦章急攻新垒。明宗使延 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庄宗入汴, 狱吏去其桎梏,拜而出之。庄宗见延光,喜,拜检校工部尚书。(选自《新五代史》,有删节) [注] ①唐明宗:李嗣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②梁:又称后梁,五代十国时 期的一个国家,与后唐是死敌。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 终不肯言 B.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 终不肯言 C.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 终不肯言 D.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 终不肯言 C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做好断句题,要认真理解所断语段句子的含意,结合 上下文进行分析,利用好排除法。要找到各项的不同之处,联系文意进行排除。“间行求兵” - 98 - 是固定短语,意思是“偷偷外出去搬请救兵”,中间不可以断开,故排除 A、B 两项;“下…… 狱”是固定搭配,意思是“把……关进牢狱”,故此后要断开,排除 D 项。]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岳时退 居洛中,语家人曰:“吾儿风骨秀异,所未知者寿耳。今世难未息,得与老夫皆为温、洛之 叟足矣。”故名之温叟。汉祖南下,温叟自洛从至郑州,称疾不行。及入汴,温叟久之方至, 授驾部郎中。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 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 B.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 C.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 D.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 A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根据上下文把握文句的大意,然后根 据文言标志,如:虚词、对话标志、对偶、排比、特殊句式等来断句,最后运用排除法,针 对选项中不同的断句点分析、排除。根据文学常识,“礼部侍郎”是官职名称,所以应该在“礼 部侍郎”后断开,排除 B、C 两项;根据文意,应该是“帝怒,罢黜十二人”,不是“十二人左迁 太子詹事”,排除 D 项。]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 无不通贯。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 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自 洪武以下五朝稿皆所订定。(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 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B.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 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C.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 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D.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笔直而持论平/岁月宽而 卷帙简/总裁善/其说令撰/食货志兼他纪传 B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先通读一遍,了解大意,找到一些标志 性的词语,然后进行断句。可采用排除法来做。“上书总裁”意思完整,可以独立成句,先排除 - 99 - C、D 两项,“总裁善其说”意思完整,不可拆开,再排除 A 项,故本题应选 B。] 解题技能提升(二)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 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惯例。即使 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是非常复杂的。 近年来,高考对文史知识的考查单独命题,常见的考查角度主要有:①古代政府机 构;②官职的升迁;③古代的礼法习俗;④古代的时间与地理方位;⑤古人的称谓;⑥文学 典故与常识。 对文史常识的复习,关键是靠平时的阅读积累,要在大量的阅读与训练中形成对古代文 化语境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可通过有意识地分门别类的整理,集中记忆,加强识记。 当 然,在高考时遇到不太了解的文史常识时,也可以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合理推断。 一、古代的官名、爵位、庙号、谥号以及表官职变动的名词 1.解释下面文化常识。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侯、伯: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执事: ③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左尹: ④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都尉: ⑤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丞: 主簿: ⑥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 ⑦相如顾召赵御史..书 御史: 答案: ①在周朝的时候,下面的诸侯国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而晋国是 侯等,秦国是伯等,所以叫晋侯秦伯。②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③左尹,楚 国官名。还有右尹,左尹、右尹位次于令尹。令尹为楚国之卿,相当于别国的丞相。④都尉 - 100 - 是秦汉时代重要的中高级武官。⑤丞,郡丞,辅助太守的官。主簿,太守的属官。⑥左迁, 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右迁是升官的意思。 后代多沿用。⑦御史是中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 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见《史记·滑稽列传》:“执法在傍,御史在后。” 二、古代与礼仪、科举、制度、称谓等有关的名词 2.解释下面文化常识。 ①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寡人: ②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足下: ③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陛下: ④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婚姻: ⑤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朕: ⑥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结发: ⑦乃设九宾..礼于廷 九宾: ⑧遂通五经..,贯六艺.. 五经: 六艺: ⑨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 乞骸骨: 答案: ①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 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 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 位,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②足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 zú xià,是对 对方的尊称。译为“您”。足下是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 称君主。出自《史记·项羽本纪》。③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 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 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此处为本义。④此处指结为儿女亲家。⑤朕,我。秦 - 101 - 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建议“朕”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取“天下皆朕、皇权独 尊”之义。⑥成婚。古礼。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⑦宾,同“傧”。九宾是 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⑧五经一 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 射、御、书、数。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⑨视事:经办公务;到职开始办 公(多就担任较高职务的人讲的)。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 归葬故乡。 三、古代与纪年、纪日、纪时、天文、地理、历法等有关的名词 3.解释下面文化常识。 ①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北、河南: ②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鸡鸣: ③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六合、相应: ④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癸丑: ⑤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既望: ⑥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九州: ⑦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三辅: ⑧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星分翼轸: 答案: ①黄河以北,黄河以南。②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以地支 来称其名则为丑时,相当于凌晨 1~3 时。与四更、四鼓、丁夜相对应。③六合、相应是年月 日干支都相合,即年月日的天干相连,地支相连。④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 环的第 50 年称“癸丑年”。⑤“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 既望就是小月农历十六日,大月农历十七日,表示满月后一天。⑥是中国汉族先民自古以来 的民族地域概念。自战国以来九州即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汉族先民自古就将汉族原居地划 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⑦三辅,又称“三秦”,本指西汉武帝至东汉末年(前 104 -220)期间,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同时指这三位官员管辖 的地区京兆、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方。⑧星分:我国古天文学称与某国或某地域相对应的 - 102 - 星宿。翼轸:八宿中的翼宿和轸宿。古为楚之分野。 一、文化常识的分类记忆 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大多停留在识记层面上,要记住这些文化常识,掌握一些识记技巧 对应考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分类串记法 高考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多涉及思想文化(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或著作)、古典文学(文 学流派、作家、作品)、姓名称谓(姓名字号、亲属称谓等)、礼制官制、天文历法(天文学名词、 历法)、地理交通(地理名词、交通工具)、建筑(住宅布局及名称)和科举制度等。这就要求我们 在平时的学习中关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通过查找资料等方法,分类积累并串记相关的文化 常识。 1.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语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比如: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8)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9)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10)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 层面来掌握。 2.与官职相关的常用词语 此类词语较多,涉及到官职称谓、变动,它们的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 这给我们的理解带来了方便。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 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3.与人物秉性、品行相关的常用词语 耿(光明)、(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 慧、敏、木讷、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诈、阿谀、谄谗、谲(欺诈,玩弄手段)、狷介、 - 103 - 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等。 4.与科考学校相关的常用词语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5.与水利粮食相关的常用词语 水利: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粮食: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 歉收、丰、饶、赡、足、给、佚 6.与食物饱饥俸禄等相关的其他常用词语 食物: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饱饥:饱、饥、饿、馁、馑 俸禄:俸、禄、秩、饷 布匹: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 缯、蚕、桑 穿戴: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房舍: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桌床:案、几、床、榻 违背:牾、忤、逆、倍(背) 揭发:劾、讦、揭、擿 害怕:畏、惧、惮、慑、骇、患 嫉恨: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诬陷:中、谮、诬、构 朝见:朝、觐 京城:禁、阙、畿、京、京畿 皇帝: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 对策、轮对、奏、表、疏 说话: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 诘、诉、咨(谘) 劝说:说、劝、规、讽、讥、谤、谏 责备: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宽容:容、贷、恕、宽 刑罚: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拜访:造、过、访、谒(见)、顾 告别:辞、别、谢 马匹: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 104 - 行动: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 死亡:(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7.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 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 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 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8.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二)联想记忆法 识记文化常识要进行相关的联想,或相似联想,或相反联想。如记忆官职变动: 任、拜、除、征 → 迁、擢、拔 → 调、出、徙 → 罢、黜、免、夺 授官职→提升官职→调动官职→免除官职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便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 1.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 105 -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C [对于文化知识类题目,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顺利完成。有时也可以根据文 本意思进行推断。C.践:踩,践踏。阼:帝王登位或祭祀所登之阶,借指帝位。“践阼”指古代 帝王即位。] 2.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 能正直”的意思。 B.“牵黄犬”原指牵着黄犬去打猎,这里指的是统领百姓。 C.“东市”汉代在长安东市处决死刑犯,后来泛称刑场为“东市”。 D.“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所以把致仕称为“悬车”。 B [《史记·李斯列传》:“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 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后以“牵黄犬”“牵犬东门”比喻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 3.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意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C [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有误。“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 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也泛指官员。] 二、古代文化常识解题 4 注意 对古代文化常识专门设题考查,在全国新课标三套卷中皆有出现。就现有题例分析,应 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梳理常见的文化常识 对史传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和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分类梳理,并且 追求精准的记忆,这是破解难题过程中的关键。 2.分析题例设误方式 分析现有题例中已经使用了的设误方式,并预测来年高考卷可能出现的新的设误方式, 有利于识别陷阱,准确答题。 3.掌握几种常见的设误方式 (1)扩大范围。(如解说“太子”,扩大范围说“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2)跳脱背景。(如解说“嗣位”,本来是嫡长子继位,却说成“最年长的儿子”继位,忽 略嫡庶) (3)张冠李戴。(如将对“庙号”的解说弄成对“谥号”的解说) - 106 - (4)以今释古。(如将“中国”的今义说成“中国”的古义) 4.比较筛选错误项 反复分析比较各选项的解说,用已知的文化常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缩小确定范围, 推断出解说错误的一项。 4.(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 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 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 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 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 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 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 为涣有神算。(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D [“师”单独使用不表示国都。] 5.(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 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他 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 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沪南有边 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 “范公庵”。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 密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听其家趣买以赎, 命释其株连..者。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前尹..以刻 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由 是一切以宽处之。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 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 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曰:“何以戒后人?” 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徽宗从之。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 - 107 - 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 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 宫。卒,年七十六。(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C [“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错误。“尹”是官的通称,“令尹”在春秋战国时相当 于宰相,也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 [知识拓展] 必须掌握的 10 类古代文化常识 (一)古代官职 类别 说明 中 央 官 职 三省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 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 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 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 六部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户部,管 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 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九卿 又称九寺,“寺”即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 宗正、大司农、少府谓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监谏 官 监官,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吏,大抵官名中带“御史”的官职都为监察 官;谏官,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汉有谏议大夫,唐增设 补阙、拾遗。 文史 官 翰林学士于唐初时设立,是皇帝亲近的顾问和秘书官。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则 是侍奉皇帝讲读的。太傅、少傅多作为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表彰,是虚职。太史 是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的官职,如司马迁、张衡等人都 曾任太史令;魏晋以后,修史之职归著作郎,太史专掌历法;唐宋后称修撰、 编修等。 地 中央 汉代设州,全国分十几个州,中央派官员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时,全国分 - 108 - 方 官 职 派员 十几个道,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又聚边境数州为一镇,设节度使。 宋代时,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转运使等官。元代设省,地方最高行政机 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清代的中央派员则称巡抚、总督。 州 郡 官 秦汉的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屈官有郡尉、监御 史、督邮(巡察各县官吏的功罪)、主簿等。汉代相国相当于太守。隋唐的主要行 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别驾、治中、长史、司马、参军等(这些官职在 东汉末开始出现)。唐中叶,司马一职常用来安排遭贬斥的官,如柳宗元、白居 易等。宋代州官称知州(欧阳修自称太守,其实是滁州知州)。明清改州为府,称 知府。 县官 一县之长为县令,明清称知县。下设县尉、县丞、主簿、典史等职,分掌军事、 文书、秘书、缉捕、监狱等工作。 乡官 包括乡老、亭长、里正等职。 (二)古代官职迁谪 类别 名称 说明 例句 授官 拜 用一定的礼仪授予 官职或名位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陈情表》) 除 拜官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封 帝王授予功臣或子 孙以土地、爵位或 名号,授给官职 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授 任命,委任 故授.洹水尉。(《新唐书·朱敬则传》) 辟 征召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罢官 罢 罢免官职 罢.建安郡丞还家。(《宋书·郭原平传》) 黜 罢官或降职 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书博鸡者事》) 夺 剥夺、削去官职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免 免职 遂免.丞相勃,遣就国。(《汉书·文帝纪》) 废 废黜 殷中军被废.,徙东阳。(《世说新语·文学》) 升官 升 升官,晋级 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后汉 书·王符列传》) 迁 一般为晋升 后迁.侍中。(《张衡传》) 拔 提拔 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与韩荆州书》) 擢 提拔,提升 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战国策·燕策二》) - 109 - 陟 提拔,提升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贬官 贬 降职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左迁至蓝关 示侄孙湘》) 谪 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左迁 贬官降职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调动 改 调换官职 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记王忠肃公翱事》) 转 迁调官职 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 徙 调动官职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出 京官外调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兼职 行 大官兼管小官的事 于是拜俊太山太守,行.大将军事。(《后汉书·陈俊 传》) 摄 兼任他职 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带 兼任官职 谢为太傅长史,被弹;王即取作长史,带.晋陵郡。 (《世说新语·言语》) 领 地位较高的官员兼 理较低的职务 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段太尉逸事状》) 代理 权 暂时代理官职 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宋书·董槐传》) 假 临时代理官职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 俱。(《苏武传》) 署 代理或暂任官职 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侯。(《汉书·萧 望之传》) 辞官 告老 官吏年老辞官退休 冬十月,晋韩献子告老..。(《左传·襄公七年》) 致仕 辞去官职 孝宽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北史·韦孝宽传》) 归田 辞官还乡 官中无人,不如归田..。(《晋书·李密传》) 乞身 古代以做官为委身 事君,故称请求退 职为乞身 时年八十,不任兵马,上疏乞身..。(《东观汉记·张 况传》) 乞骸骨 古代官吏自请退 职,意谓使骸骨得 以归葬故乡 上书乞骸骨...。(《张衡传》) - 110 - (三)古代称谓 类别 说明 姓名 字号 名、字 古人有名有字,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举行 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时取字。名与 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诸葛亮,字孔明;韩愈,字退之;苏轼,字子 瞻。古代尊卑等级森严,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不 能称名,只能称字,甚至连字也不能称。 别号 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志向与爱好,如苏轼自称“东坡居士”, 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此外,有时也以书斋 名来作为号,如梁启超自称“饮冰室主人”。 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按照一定的标准,根据他们的生 平行为给予一个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号。有时也有私谥,是有名望的 学者死后其亲友门人所加的,如陶渊明死后,颜延之为他作诔,谥为“靖 节征士”。 尊称 谦称 敬称 尊称 古人常以官职爵名、籍贯郡望来尊称别人。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杜甫曾任 检校工部员外郎),王安石被称为王临川(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韩愈被称 为韩昌黎(只因昌黎韩氏是望族,实际上韩愈不是昌黎人)。此外,唐代诗 人常以排行相称,如元稹被称为元九。 谦称 ①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如愚、鄙、敝、卑、窃、仆等;②帝王的 自谦辞有孤(小国之君)、寡人(少德之人)、不榖(不善);③官吏的自谦辞有 下官、末官、小吏等;④读书人的自谦辞有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 佞、不肖等;⑤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 敬称 ①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②对皇太子、亲王 的敬称是殿下;③对将帅的敬称是麾下;④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 尊、贤等;⑤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⑥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故, 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⑦对尊长者或用于平辈之间的敬称有君、 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特殊 称谓 百姓 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年龄 ①垂髫(tiáo):幼年;②总角:幼年;③豆蔻:女子十三四岁;④束发:男 子十五岁;⑤弱冠:男子二十岁;⑥而立:三十岁;⑦不惑:四十岁;⑧ 知天命:五十岁;⑨花甲:六十岁;⑩古稀:七十岁;⑪耄耋(mào dié): 八九十岁;⑫期颐:一百岁。 (四)古代科举 - 111 - 类别 说明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 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 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等。如《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 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 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如《张衡传》:“连 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 大家垄断,他们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 廉,父别居。” 科举 考试 至明清时形成的一套完备而严密的制度。先有院试,各地童生参试,三年两次,考 取者为秀才,又称生员。乡试、会试、殿试是正式的科举考试。 乡试三年一次,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合格者称“举人”,已具备做官的资 格,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次年三月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会试后举行殿试,取中者称“进士”,其中第一甲前三名分别称“状元..”“榜 眼”“探花”。 进士及第后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考官自称门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称同年。 (五)天文历法 类别 说明 星宿(xiù) 星座。“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范进中举》)古人认为人间 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参(shēn)商 参指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参宿在西,心宿在 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如杜 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流火 流,下行;火,大火星,即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 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 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天气转凉。 月亮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1) 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3)因满月 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4)因传说月中 - 112 - 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 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 广寒、清虚。(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8)因传说 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 婵娟。 东曦 古代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 曦指初升的太阳。《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东曦既驾”指东方的 太阳已经出来了。 社日 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 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如:“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 社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 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2)年号。汉武帝起 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琵琶行》“元 和十年”。(3)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 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 支纪年法”。如《与妻书》“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近世还常用来表示重大 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4)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时皇帝年 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眘(shèn) 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 纪时法 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 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 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如:“鸡鸣入机 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2)地支 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如:“果予以未时还家, 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 五更 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如: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 (六)古代地理 类别 说明 中国 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 中国而抚四夷也。” - 113 - 九州 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 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中原 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 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六合 左右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 八荒 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如《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八荒之心。” 江东(江左) 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江 东(江左)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 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江表 长江以南地区。如《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山东 山的东面。“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 指地域不尽相同。一般指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鸿门宴》:“沛公居 山东时,贪于财货。” 关东 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如曹操《蒿 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 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如《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 患。” 关中 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如《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 子婴为相。” 百越 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 古文中常用其泛指南方地区。如《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 京畿 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如《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 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如《张 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三秦 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郡(州) 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如 《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道 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 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 - 114 - 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如《谭嗣同》:“旋升宁夏道。” 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路 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 犹记,烽火扬州路。” 阴阳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如《游褒禅山记》:“所谓华山 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七)古代礼仪 类别 说明 伯、仲、叔、 季 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 “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孝悌 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 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 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 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 宗法等级秩序。 太牢、少牢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 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 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 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 牢。 揖让 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 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 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至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 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 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 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如《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 九拜 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 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 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 的规定礼仪。 顿首 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 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 - 115 - 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 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 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 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 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 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 此大礼。 跪 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 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再拜 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 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 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 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 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 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 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坐 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 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 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 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 尊,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 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 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 面”,称臣叫作“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 面东,其次是坐北面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如《鸿门宴》: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虚左 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公 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有“虚左 以待”一语。 冠礼 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 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 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利。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 冠者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 - 116 - 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祖道 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如《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 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 举行祭祀或重大事件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 敬。“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 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 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 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 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 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讳称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 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 等。(3)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如《赤 壁赋》:“羽化而登仙。”“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4)一般 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 逝、老、故、逝、终”等。 (八)饮食器用 类别 说明 五谷 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 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食器 古代食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簋(guǐ),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ǎn)中盛出食物放在 簋中再食用。簠(fǔ),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篮簋 对举”的说法。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 羹了。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 形之足。盆盂,均为盛物之器。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 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匕,是长柄汤匙。俎, 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如《鸿门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竹制,故加“竹” 字头为“筷”,沿用至今。 炊具 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铜炊具为贵族所用。鼎, 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 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夏禹时的九鼎,经殷代传至周 朝,象征国家最高权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天子,可见它是传国之宝。镬(huò) - 117 - 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 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 屉相似。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体积比鼎小。 酒器 尊,酒器的通称,敞口,高颈,圆足,常饰有动物形象。壶,长颈、大腹、圆足, 装酒,还能装水,故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彝、卣(yǒu)、罍(léi)、缶(fǒu), 都是形状不一的盛酒器。爵,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 可升火温酒。角,口呈两尖角形的饮酒器。觥(gōng),盛酒、饮酒兼用,像一只横 放的牛角,长方圆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醉翁亭记》中有这样的 描述:“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杯,椭圆形, 盛羹汤、酒、水。卮,《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之句。 脍炙 脍,切细的鱼、肉;炙,烤肉。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干肉则用火烤。“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可见古代脍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脍炙,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 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作“脍炙人口”。 家具 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 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 是很广泛的。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 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孔雀东南飞》“槌床便大怒”中的“床”指坐具。 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 榻”之称。 (九)音乐文娱 类别 说明 五声 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ǐ)、羽五个音级。如 《荆轲刺秦王》:“为变徵之声。”“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 声调悲凉。 宫调 古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音阶的起点, 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音阶的起点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而以其 他各声为主者则称“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为“宫调”。 十二律 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 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 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 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 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 (十)传统节日及民俗 1.除夕——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作“守岁”。除夕这一天, - 118 - 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人们则换上带喜 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苹果、 花生、瓜子、糖果及肴馔为主,并伴有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包饺子、贴剪纸、贴窗花、 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送年礼、逛花市等众多活动,极尽天 伦之乐。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 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 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 同,其小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4.清明节——公历 4 月 4 日(或 4 月 5 日)。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 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 薰苍术、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6.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 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 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等。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 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是因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 要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 能少的。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 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重阳节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 糕等风俗。 - 119 - 解题技能提升(三) 文言文的概括分析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考查考生在理解文意基础上 的分析综合能力。这个考点一般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要求选出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 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实际上并非真的要求考生自己动手去归纳概括,而只是分析判断由命 题者设计的有关这方面的题目的答案正确与否。题目要求为“选是”或“选非”,但多为“选 非”。 (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衡州新学记 □ [宋]张孝祥 先王之时,以学为政,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学无异习,政无异术。自朝廷达之郡 国,自郡国达之天下,元元本本,靡有二事。故士不于学,则为奇言异行;政不于学,则无 道揆法守。君臣上下,视吾之有学,犹农之有田,朝斯夕斯,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而有 卒岁之忧。此人伦所以明,教化所以成。道德一而风俗同,惟是故也。 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居处之安,饮食之丰,训约之严,先王之时未必有此; 然学自为学政自为政群居玩岁自好者不过能通经缉文以取科第既得之则昔之所习者旋以废 忘。一视簿书期会①之事,则曰:“我方为政,学于何有?”嗟夫!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 之时,其学与政之分与! 国家之学至矣,十室之邑有师弟子,州县之吏以学名官,凡岂为是观美而已?盖欲还先 王之旧,求政于学。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则士大夫与学者之罪也。 衡之学曰石鼓书院云者,其来已久,中迁之城南,士不为便,而.还其故,则自前教授②施 君鼎。石鼓之学,据潇、湘之会,挟山岳之胜。其迁也,新室屋未具。提点刑狱王君彦洪、 提举常平郑君丙、知州事张君松,皆以乾道③乙酉至官下,于是方有兵事,三君任不同而责均, 虽日不遑暇,然知夫学所以为政,兵其细.也,则谓教授苏君总龟,使遂葺之。居无何而学成, 兵事亦已,环三君之巡属,整整称治。 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而余独表而出之,盖乐夫三君识先王所以为学之 意,于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学成而兵有功,治有绩,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 而不知学者耶?凡衡之士,知三君之心,则居是学也,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 政;不但为科第之得,而思致君泽民之业。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 家将于是而有获与! 明年八月旦,历阳张某记。 (选自《于湖居士文集》) [注] ①期会:按规定的期限施行政令。②教授:学官名。③乾道:宋孝宗年号。 - 120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先王之时,学习是施政的基础,学政一体,紧密结合,君臣上下都重视学习, 就像农民重视耕耘一样。 B.石鼓书院搬迁之初,新屋尚未建好,兵事又起,王彦洪、郑丙、张松三位官员克服困 难,为重新修建书院做出了重要贡献。 C.作者主张为学者不能把科第成功作为读书的唯一目标,而应研习经世致用之学,为官 后施行有益于国计民生之政。 D.文章以驳论为主,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批评了后世学者获取科第做官后废忘所 学、政学分裂的现象。 D [D 项,“文章以驳论为主”错误,从文中来看,作者先肯定先王之时的学政一体,接着 指出后世的政学分裂,二者形成对比,紧跟着作者肯定三位官员重修书院的做法并对学子提 出希望,可见应该是“立论”为主。] 一、多重比对法巧解文言概括分析题 概括分析题的题目要求“选是”或“选非”,多为“选非”。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 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地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 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比对法比对的内容主要有 7 大方面:人 物、时间、地点、关键词语、添加内容、增删词语和因果关系等。 角度 1 比对时间——防止时序混乱 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搞错。分析时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并 与原文比对,理清人物在何时做了某事,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 文 对应选项 比对分析 1.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 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 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 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 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 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 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 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 表示誓死为国效力。 答案: 从时序错位角度设误,原文中是“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臣不 才,愿以死自效”后,“遂立授甫为京营副总兵”,由此看来,应该是被皇帝召见后,申甫 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 角度 2 比对地点——避免地点错位 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防止地点概括错误。 - 121 -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 文 对应选项 比对分析 2.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 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 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 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 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 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 十万。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 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徙并州,每 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 本,作柳溪,民赖其利。累迁右谏议大夫,为翰 林学士,遂拜枢密副使。 B.陈尧佐治水有方,功劳卓 著。为治钱塘江水患,他建 议用“下薪实土”法,以保 堤岸坚固持久;在滑州,创 “木龙杀水”法,堵黄河决 口,又筑防护长堤,并沿汾 水筑堤植柳,消除水灾。 答案: 从地点混乱角度设误,“并沿汾水筑堤植柳,消除水灾”不是在“滑州”,而 是在“并州”。 角度 3 比对人物——避免张冠李戴 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 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 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 文 对应选项 比对分析 3.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 县君。 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 女七人。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 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 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 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 铭。 4.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 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 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 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 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 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忤 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B.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 上,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水之战 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 贬官时,敢于仗义执言。 答案: 3.从张冠李戴的角度设误,根据原文介绍欧阳发有一儿子欧阳宪,欧阳发被埋葬 后,文中有“而宪来求铭”可知,让张耒写墓志铭的是欧阳宪,不是苏轼。 - 122 - 4.从张冠李戴角度设误,“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的说法与原 文不符,文中是说“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也就是说,任福不是因为韩丞相指挥失当而 战死的。 角度 4 比对因果关系——避免因果混乱 比对命题人是否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给句子间强加因果关系,防止 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 文 对应选项 比对分析 5.晚年以非罪陷缧绁。宪使阅囚入狱,敬恒方朗诵《大 学》,宪使异之,入其室,见其案上皆程、张之书也, 呼与坐而语之,大惊,即日释之。然敬恒卒以贫死。 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予既附志于 《潜斋墓表》中,复摭拾其事以传之,以配凌、沈 二君,且以待后世有二曲其人者。惜访其母姓,竟 不可得。 A.姚敬恒品学兼优,只因 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以 致名声未彰。 答案: 从强加因果的角度设误。原文中有“其平生但事躬行,不著书,故鲜知者”, 所以选项将“他是商贾而非士大夫”作为姚敬恒名声未彰的原因,属于强加因果。 角度 5 比对增删的范围词或程度词及其他类的词语——避免以偏概全(或遗漏要点) 比对一些增删的表范围或程度及其他类的词语,看看有无以偏概全或遗漏要点等陷阱。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 文 对应选项 比对分析 6.(欧阳君)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 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 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释, 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父母不识其 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 要恐不为汩没之饥氓也。未知为吉凶邪?”乡 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 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 B.欧阳行周年少时酷爱山水 与读书,尽管乡人都不喜欢 他,父母也为他的将来忧心忡 忡,但他天资聪颖,文笔超群, 终于成为福建最著名的文士。 7.先生(指传主朱筠)为学使时,遇教官诸生贤 者,亲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 去而人爱思之。 D.朱筠致力文教,奖掖后进。 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 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 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 答案: 6.以偏概全。选项“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中的“都”太绝对化了,因为也有“乡 - 123 - 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而“皆贺之”。 7.归纳不完整。原文是“遇教官诸生贤者(遇到那些贤能的教官和诸生),亲若同辈”, 并非选项中的只“待门下学子”。 角度 6 比对关键词语——避免曲解文意 命题者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 的主要陷阱,因为故意曲解的词语往往起关键作用,且不易把握,故要认真、细心比对。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 文 对应选项 比对分析 8.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 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 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 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 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 赏而医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 之候以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 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恚,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解矣。 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以成其名, 而学者日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致。 A. 楚 地 的 风 俗 是 信巫不信医。长久 以来,巫祸横行, 巫 师 把 人 治 死 也 很少受到谴责,医 生 要 取 信 于 民 不 得不装神弄鬼,学 者不愿行医,所以 求 一 良 医 而 不 可 得。 答案: 从曲解词义角度设误,原文中“终不一语加咎巫”的意思是“最终没有一句话 是归罪于巫师的”,选项说“很少受到谴责”,把“没有”说成“很少”,缩小了限制范围; “学者不愿行医”在原文中没有任何体现,原文中“学者日以怠”的意思是“学医的人一天 天懈怠”。故 A 项与原文内容不符。 角度 7 比对添加内容——防无中生有 比对选项中是否被命题者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防止无中生有或于文无据。 阅读下面的原文与选项,认真比对,看选项分析概括是否有误。 原 文 对应选项 比对分析 9.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 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 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 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 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 B.梁熙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 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 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 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 帝的赏识。 答案: 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原文“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 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官吏为了名声,都在努力突显自己,独梁熙淡 - 124 - 泊宁静。但文章并没有提到梁熙“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这一信息,属于 无中生有。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琅嬛福地记 □ [明]张 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注]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 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 “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 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 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 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 金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 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 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 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 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 伫视,望 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繇前 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 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 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 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 笑而不答。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 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 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 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 此二千年矣”。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 C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对中心意思的概括能力。C 项,“旨在批评秦王嬴 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表述不当。] - 125 - [参考译文] 晋太康年间,张茂先做建安从事时,在洞山游玩。顺着溪水向里走,见到一个老人枕着 书躺在石头上,张茂先坐下来和他交谈。看他枕着的书,都是蝌蚪文,张茂先不认识,对此 感到很惊讶。老人问张茂先说:“您读过多少书?”张茂先说:“我没读过的都是二十年以 来的书,如果是二十年以前的书,那我已经全读完了。”老人微微一笑,拉着张茂先的手走 到石壁下面,忽见有一道门,进去里面的路很宽,来到一个精致的小屋内,(里面有)藏书上万 卷。张茂先问老人说:“(这是些)什么书?”老人答:“是各朝代的史书。”又来到另一间小 屋,(发现)藏书更多。张茂先又问:“(这是些)什么书?”老人回答说:“是记载各国的书。” 后来又来到一个密室,门上的锁很是牢固,有两只黑狗守在那里,(密室)上面有篆书写的名字, 叫“琅嬛福地”。张茂先问老人说:“这是什么地方?”老人回答说:“这是玉京、紫微、 金真、七瑛、丹书、秘籍。”老人指着两只狗说:“这是痴龙,守在这里(已经)两千年了。” 开门揖拜后张茂先走了进去,看见里面的藏书,(记载的)都是秦汉以前和海外各国的事情,很 多都不曾听说过,像《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等书,也都在这里。张 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张茂先为此停留了两三天才出来,对老人说:“他日携带粮食再来拜访,(将尽情地)博览这些 书。”老人只笑笑却没有回答,送张茂先出来。(张茂先)刚出来,石门就突然自动关上了。张 茂先回头看,只见杂草藤萝,缠绕着石头生长,石头上的苔藓也是密合的,没有一点缝隙。 张茂先呆呆地站在那里看,对着石头拜了两拜后离开。 秦王嬴政焚烧了史书,咸阳的火烧得正旺。(可是)这里(却)有完整的史书,并没有遗漏一 个字。向上追溯到有文字记载以前,结绳记下的事也有记载。在繇前看伏羲,不过像他小时 候。海外有那么多有名的国家,中国不过像其中的一个黑痣。(我)读书三十年,也只是(读了) 千万之一二。(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 的转换。石彭与凫毛相比,见识就跟小孩一样。(我)想进去问问老人,可是迷失了道路不能达 到。回头看绝壁,疯长的只有薜荔。懊悔自己一出石门,就可望而不可即了。在此等上十多 年,这里或许会开门(再)给我看。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尽,邠州知州。束登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徽州推官,擢礼 科给事中。 时大学士严嵩擅政。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卒,请恤典,严嵩格不予。束言:“尚文为将, 忠义自许。曹家庄之役,奇功也,宜赠封爵延子孙。他如董旸、江瀚,力抗强敌,继之以死。 虽已庙祀,宜赐祭,以彰死事忠。今当事之臣,任意予夺,忠勤反捐弃,何以鼓士气,激军 心?”疏奏,嵩大恚,激帝怒,下吏部都察院议。闻渊、屠侨等言束无他肠,第疏狂当治。 帝愈怒,夺渊、侨俸,下束诏狱。已,刑部坐束奏事不实,输赎还职。特命杖于延,仍锢诏 狱。时束入谏垣①未半岁也。逾年,俺答②薄都城。司业赵贞吉以请宽束得罪,自是无敢言者。 - 126 - 束系久,衣食屡绝,惟日读《周易》为疏解。后同邑沈练劾嵩,嵩疑与束同族为报复, 令狱吏械其手足。徐阶劝,得免。迨嵩去位,束在狱十六年矣,妻张氏上书言:“臣夫家有 老亲,年八十有九,衰病侵寻,朝不计夕。往臣因束无子,为置妾潘氏。比至京师,束已系 狱,潘矢志不他适。乃相与寄居旅舍,纺织以供夫衣食。岁月积深,凄楚万状。欲归奉舅, 则夫之 粥无资。欲留养夫,则舅又旦暮待尽。辗转思维,进退无策。臣愿代夫系狱,令夫得 送父终年,仍还赴系,实陛下莫大之德也。”法司亦为请,帝终不许。 帝深疾言官,以廷杖遣戍未足遏其言,乃长系以困之。而日令狱卒奏其语言食息,谓之 监帖。或无所得,虽谐语亦以闻。一日,鹊噪于束前,束谩曰:“岂有喜及罪人耶?”卒以 奏,帝心动。会户部司务何以尚疏救主事海瑞,帝大怒,杖之,锢诏狱,而释束还其家。 束还父,已前卒。束枕块饮水,佯狂自废。甫两月,世宗崩,穆宗嗣位。起故官不赴。 丧除,召为都给事中。旋擢南京右通政。复辞疾。布衣蔬食,终老于家。束系狱十八年,比 出,竟无子。 (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七》,有删改) [注] ①谏垣:指谏官官署,即专职进谏官吏的办公场所。②俺答:明朝时的蒙古土默特 部落。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束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沈练是沈束的同族,在报复他,于是命令狱吏将沈练的手脚 铐起来。 B.沈束要求表彰周尚文、董旸、江瀚等忠臣,赐予他们爵位,充分表现了他的直言敢谏。 C.沈束的妻子上书请求,希望能够代夫坐牢,法律部门也替他请求,但皇帝依然没有同 意赦免沈束。 D.沈束被释放回家后,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过着清贫的生活,最终在家去世。 B [张冠李戴,应该是要求赐予周尚文爵位,祭祀董旸、江瀚。] [参考译文] 沈束,字宗安,会稽人。父亲沈尽,做邠州知州。沈束考上嘉靖二十三年进士,被授予 徽州推官,被提升为礼科给事中。 当时大学士严嵩独揽政权。大同总兵官周尚文去世,沈束请求丧葬善后仪式,严嵩却阻 挠不给予。沈束说:“周尚文为大将,以忠义称许自己。曹家庄那一场战役,他建立了奇功, 应该赐封爵位给他并延及他的子孙。其他如董旸、江瀚,极力抗击强敌,随后为国而死。虽 然已经立庙祭祀,但应该赐予祭祀,来表彰他们为国而死的忠心。现在当权的臣子,任意封 官夺职,忠诚勤勉的官吏却被抛弃,用什么鼓舞士气,激励军心呢?”奏章呈入,严嵩很愤 恨,激起皇帝发怒,将奏章下到吏部都察院讨论。闻渊、屠侨等人说沈束没有其他居心,只 是豪放不受拘束应当治罪。皇帝越发恼怒,夺去了闻渊、屠侨二人的俸禄,还将沈束关进钦 犯监狱。之后,刑部以沈束奏事没有事实根据治罪,交钱赎还本职。特命在朝廷杖打沈束, - 127 - 仍旧关在钦犯监狱里。当时沈束进入谏官官署不到半年。过了一年,俺答迫近都城。司业赵 贞吉因请求赦免沈束而获罪,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敢站出来替他说话了。 沈束被拘囚了很久,衣食多次断绝,只有天天读《周易》并为此做阐释。后来他的同乡 沈练弹劾严嵩,严嵩怀疑沈练是沈束的同族,为同族进行报复,下令狱吏将沈练的手脚铐起 来。因徐阶的劝阻,才得以免除重刑。等到严嵩离位时,沈束在狱中已经被关了十六年,他 的妻子张氏向皇帝上书说:“我的夫家有年老的父亲,年纪八十九岁,衰老病弱,任凭继续 发展,生命已朝不保夕。过去我因为沈束没有儿子,给他纳妾潘氏。等到达京师,沈束已经 被拘囚下狱,潘氏坚守志向不改嫁他人。于是,我与她一起寄居在旅舍,靠织布来供沈束的 衣食。日积月累,非常凄苦。想回家侍奉公公,那么丈夫的饭食就无法供给。想留下来供养 丈夫,但是公公又将不久于人世。思索再三,进退无良策。我愿代替丈夫被拘囚入狱,让丈 夫能够为父亲养老送终,之后再回来坐牢,这实在是陛下莫大的恩德。”法律部门也为沈束 请求,皇帝还是不许。 皇帝非常痛恨言官,用廷杖、流放的手段还不足以阻止他们上言,就长期拘囚来困住他 们。但天天让狱吏上奏他们的言语、饮食、休息等情况,这叫作监帖。有时无所得,即使是 戏言也要向皇上报告。一天,一只喜鹊在沈束的面前聒噪,沈束骂道:“哪有喜事降临到罪 人身上的?”狱吏将这向皇帝奏报,皇帝心有所动。正巧户部司务何以尚正上书营救主事海 瑞,皇帝大怒,用杖责打,并将何以尚禁锢在钦犯监狱中,而把沈束释放回家。 沈束回到家,父亲已经去世了。沈束枕土块饮水,假装癫狂自我颓废。刚刚两个月,世 宗死了,穆宗继位。复任沈束为原官职,沈束不到任。父丧期满,被召为都给事中。不久又 提升为南京右通政。又以病辞官。穿粗布衣服吃粗食,最终在家去世。沈束被囚入狱共十八 年,等到他出狱,最终也没有子嗣。 解题技能提升(四)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分值高,难度大,一定要引起重视。具体来讲,做好文言翻译题,要做到 “信”“达”“雅”三个字。“信”指意思不悖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 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畅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 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译文: 答案: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 是不仁义的;失去自己的同盟,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2.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 128 - 译文: 答案: 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赏金千斤金,封万户侯作悬赏(来购取他的头颅)。 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 答案: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 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 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译文: 答案: 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 人至的地方。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 答案: 使民众养活生者,安葬死者,没有遗憾,此乃王道的开始。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答案: 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7.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答案: 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文: 答案: 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危急放在先,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啊! 9.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译文: 答案: 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10.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文: 答案: 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 129 - 一、7 处采分点,译句要谨慎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综合性强,难度大,学生失分往往比较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 学生往往只翻译文句的大意,而忽略试题的“采分点”。 下面,我们就谈一谈高考文言文翻 译题突破“采分点”的方法。 采分点主要涉及七个方面:重要实词、重要虚词、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 句、固定结构。 7 处采分点 翻译试身手 采分点呈现 ①重要实词 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译文: 答案: 皇帝赞赏阴兴谦让,不改变他的志节。 重点实词:嘉,夺。嘉: 赞赏;夺:改变。 ②重要虚词 创辑《安徽通志》,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译文: 答案: 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 臣孝子节妇烈女,用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俗。 重点虚词:以。以:表目 的连词,用来。 ③古今异义 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又不可得。 译文: 答案: 如今却是妻子儿女靠我养活,想不做官, 也办不到。 古今异义:子。子:今指 “儿子”;文言文中多指 “儿女”。 ④通假字 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 译文: 答案: 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 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 通假字:振。振,通“赈”。 ⑤词类活用 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译文: 答案: 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 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 词类活用:流亡。动词活 用作名词,逃亡流落在外 的人。 ⑥特殊句式 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译文: 答案: 后来周顗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 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特殊句式:“为有司所 纠”,被动句。 - 130 - ⑦固定结构 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 译文: 答案: 学田用来供给祭祀典礼、培养人才,怎 么可以卖呢? 固定结构:所以……,“用 来……”的意思。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提示:译句前请先找出三 个关键点:“关键实词”“关键虚词”“关键句式”,并作解释) 徐勉字修仁,东海郯人也。勉幼孤贫,早励清节。年六岁,属霖雨,家人祈霁,率尔为 文,见称耆宿。及长好学,宗人孝嗣见之叹曰:此所谓人中之骐骥,必能致千里。年十八, 召为国子生,便下帷专学,精力无怠。同时侪辈肃而敬之。祭酒王俭每见,常目送之,曰: “此子非常器也。”每称有宰辅之量。 六年,除给事中、五兵尚书,迁吏部尚书。勉居选官,彜伦有序。既闲尺牍,兼善辞令, 虽文案填积,坐客充满,应对如流,手不停笔。尝与门人夜集,客有虞皓求詹事五官。勉正 色答云: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故时人服其无私。勉虽居显职,不营产业,家无畜 积,奉禄分赡亲族之贫乏者。门人故旧,或从容致言,勉乃答曰: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清 白。子孙才也,则自致辎軿;如不才,终为他有。及卒,帝闻而流涕。谥简肃公。 (选自《南史·徐勉传》) (1)祭酒王俭每见,常目送之,曰:“此子非常器也。” 关键实词: 关键虚词: 关键句式: 译文: 答案: 关键实词:器 关键虚词:之 关键句式:此子非常器也(判断句) 译文: 祭酒王俭每次见到他,都用目光送他离去,说:“这个人不是普通人。” (2)勉虽居显职,不营产业,家无畜积,奉禄分赡亲族之贫乏者。 关键实词: 关键虚词: 关键句式: - 131 - 译文: 答案: 关键实词:显职 营 赡 关键虚词:之(定语后置标志) 关键句式:亲族之贫 乏者(定语后置句) 译文: 徐勉虽然身居显要职位,但不经营产业,家里没有积蓄,他将俸禄分送出去以 供养穷困的亲族。 (3)勉乃答曰: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清白。子孙才也,则自致辎軿;如不才,终为他有。 关键实词: 关键虚词: 关键句式: 译文: 答案: 关键实词:遗 才 关键虚词:乃 以 关键句式:终为他有(被动句) 译文: 徐勉就回答说:别人把财产留给子孙,我把清白留给他们。子孙如果有才,就 会自己取得财物;如果没有才,财产终究要为他人所有。 [参考译文] 徐勉字修仁,是东海郯人。徐勉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很小就自我勉励,恪守高洁的节 操。六岁时,恰逢连绵大雨,家人祈祷放晴,徐勉随意写了一篇祷文,竟被有名望有学问的 老人称道。年龄稍大后喜爱学习,同族人徐孝嗣见到他赞叹说:“这就是所说的人中的骏马, 一定能到达千里之外啊。”十八岁时,被召为国子生,他就闭门苦读,专攻学业,精力很好, 不知疲倦。同辈人都对他肃然起敬。祭酒王俭每次见到他,都用目光送他离去,说:“这个 人不是普通人。”常称赞他有宰辅的气度。 天监六年,被授官为给事中、五兵尚书,迁任吏部尚书。徐勉担任选官,办事符合常道, 有条有理。既熟习文辞,又擅长辞令,虽然公文案卷堆积,宾客满座,但他应对自如,手不 停笔。他曾经跟门客夜间举行宴会,有个叫虞皓的门客请求做詹事五官。徐勉端庄严肃地回 答说:“今晚只可谈风月,不应说及公事。”所以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无私。徐勉虽然身 居显要职位,但不经营产业,家里没有积蓄,他将俸禄分送出去以供养穷困的亲族。门客、 老友有人随口进言,徐勉就回答说:别人把财产留给子孙,我把清白留给他们。子孙如果有 才,就会自己取得财物;如果没有才,财产终究要为他人所有。等到他去世,皇帝听说后流 泪痛哭。谥号为简肃公。 2.请阅读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先判断出关键词语,然后翻译,并在全部翻译完后,思 - 132 - 考判断关键词语的方法和如何落实好对它们的翻译。 陈公弼传 □ 苏 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 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 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鬼, 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 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勒, 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戢士,所 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士皆植 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斩甲以徇。公 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 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 且以守仓库。 …… (1)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①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译文: (2)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①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译文: (3)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①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译文: 答案: (1)①毁 淫祠 勒 ②拆毁数百处滥建的祠庙,勒令巫师转而务农的有七十多 家。 (2)①身居 前行 发 ②(陈公弼)自己站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拉满弓弦但不要把箭射 出去。 - 133 - (3)①贷 流 守 ②从轻处罚,将他流放,把其余的士兵都交给下属使唤,并且让他们 看守仓库。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祥虽太祖密戚,性甚清素。州境南接襄阳,西通岷、蜀,物产所出,多诸珍异。时既与 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①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翻译画线句子: 答案: ①既 通好 行李 遗 ②当时已经和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日,与数人樵山中,欻有虎至,众惧而伏。虎竟衔诚(指文中人物张诚,是张讷同父异 母之弟)去。虎负人行缓,为讷追及。讷力斧之,中胯。虎负痛狂奔,莫可寻逐,痛哭而返。 众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 众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许,血溢如涌,眩瞀殒绝。 ①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翻译画线句子: 答案: ①犹 夫人 况 何 生 项 ②“我的弟弟,不同于众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张讷) 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孔子之宋 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舍。子路怒,奋戟将下斗。孔 子止之曰:“何仁义之不免俗也。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是丘之过也。若似阳 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由歌,予和汝。”子路歌,孔子和之,三终而甲罢。(节选自《说 苑·杂言》) (1)孔子之宋,匡简子将杀阳虎,孔子似之,甲士以围孔子之舍。 译文: (2)夫《诗》《书》之不习,礼乐之不修,是丘之过也。 译文: (3)若似阳虎,则非丘之罪也,命也夫! - 134 - 译文: 解析: (1)“之”,到;“似”,相像;“以”,因此;“舍”,客馆、馆舍。(2)“修”, 修养,修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诗》《书》之不习”,不习《诗》《书》;“过”, 过错;“是……也”,判断句式,这是……。(3)“若”,如果;“则”,那么,就;“非”, 不是;“也夫”,表判断与强调。 答案: (1)孔子到宋国去,匡简子正要杀阳虎,孔子长得很像阳虎,士兵因此包围了孔 子的房舍。 (2)不学习《诗经》《尚书》,不振兴礼乐,这是我孔丘的过错。 (3)如果我的相貌像阳虎,那不是我的罪过,这是天命呀! [参考译文] 孔子到宋国去,匡简子正要杀阳虎,孔子长得很像阳虎,士兵因此包围了孔子的房舍。 子路很生气,举起戟要去和他们搏斗。孔子阻止他说:“多么讲究仁义的人也不能避免世俗 习气啊。不学习《诗经》《尚书》,不振兴礼乐,这是我孔丘的过错。如果我的相貌像阳虎, 那不是我的罪过,这是天命呀!仲由来唱歌,我来和你。”于是子路唱起歌来,孔子跟着唱, 唱完三遍,士兵便解围了。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郑玄欲注《春秋传》,尚未成时,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 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与己同。玄就车与语曰:“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 与我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遂为服氏注。(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与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识,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传》意,玄听之良久,多 与己同。 译文: (2)吾久欲注,尚未了。听君向言,多与我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 译文: 答案: (1)(他)有事到外地去,与服子慎不期而遇,同住一个客店,起初彼此不认识,服 子慎在客店外的车上和别人谈论自己为《春秋传》这部书作注的想法,郑玄听了很久,(觉得 服子慎的看法)多数和自己的相同。 (2)我早就想为《春秋传》作注,目前还没完成。听了您刚才的话,(看法)大多与我的相同。 现在,我应当把自己所作的注全部送给您。 [参考译文] - 135 - 郑玄想为《春秋传》作注,还没有完成时,(他)有事到外地去,与服子慎不期而遇,同住 一个客店,起初彼此不认识,服子慎在客店外的车上和别人谈论自己为《春秋传》这部书作 注的想法,郑玄听了很久,(觉得服子慎的看法)多数和自己的相同。郑玄于是走到车边对服子 慎说:“我早就想为《春秋传》作注,目前还没有完成。听了您刚才的话,(看法)大多与我的 相同。现在,我应当把自己所作的注全部送给您。”于是成了服氏注。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 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 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 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译文: (2)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译文: (3)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译文: 答案: (1)管仲执掌国政、担任齐国的相国以后,凭借着地处海滨的小小齐国,流通货 物,积聚财富,使国家富足,使军队强盛,(办事能够)与老百姓同好恶。 (2)老百姓所要求的,(管仲)就顺应民心给予他们;老百姓所反对的,(管仲)就顺应民心废 除它。 (3)齐桓公在柯地(与鲁国)会盟,后来又想违背同曹沫签订的(归还鲁地的)盟约,而管仲却 趁机规劝齐桓公履行条约从而使天下人都相信齐国,因此诸侯都来归附齐国。 [参考译文] 管仲执掌国政、担任齐国的相国以后,凭借着地处海滨的小小齐国,流通货物,积聚财 富,使国家富足,使军队强盛,(办事能够)与老百姓同好恶。所以他说:“仓库储备充实了, 老百姓才能懂得礼仪节操,衣食丰足了,老百姓才能懂得荣誉和耻辱,君主如能遵守法度, 六亲便会和睦团结。礼、义、廉、耻这四大纲纪得不到伸张,国家就要灭亡。国家颁布的政 - 136 - 令像流水的源头一样,让(它)顺应民心。”管仲所论述的道理很浅显,但容易实行。老百姓所 要求的,(管仲)就顺应民心给予他们;老百姓所反对的,(管仲)就顺应民心废除它。 管仲处理国家的政事,善于利用祸事而变为好事,使失败转化为成功。(他)重视事情的轻 重缓急,谨慎地权衡利害得失。齐桓公实际上是因少姬之事而发怒,才南下袭击蔡国的,而 管仲却趁机去攻打楚国,责备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包茅。齐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 的,而管仲却趁机责令燕国恢复召公时的政令。齐桓公在柯地(与鲁国)会盟,后来又想违背同 曹沫签订的(归还鲁地的)盟约,而管仲却趁机规劝齐桓公履行条约从而使天下人都相信齐国, 因此诸侯都来归附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就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政的法宝。”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晋国乐 师,目盲,善弹琴)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 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 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选自《韩非子》,有删改) (1)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译文: (2)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译文: (3)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译文: 答案: (1)没有什么比做国君更快乐的!只有他说话没有人违背。 (2)现在有个在旁边说话的小人,所以撞击他。 (3)这不是做国君的人说的话。 二、运用 6 字诀,防范 6 失误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1.找到要译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要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意, 明确这段话说的方向和范围。 2.找到句子的特点,即得分点。 3.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句后, 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 137 - 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 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这时就要采用“留、换、删、补、调、缩”等方法。 意译 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达方法。 意译注重从整体上把握文意,灵活而流畅。 翻译时应该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谨记“6 字诀” 防范“6 失误” 1.留 即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 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如: ①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作记。 “至和元年”是年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该保留。 ②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译: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 人?” “光武”“邓禹”等为人名,“河内”为地名,应该保留。 ③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 迁.书不诬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译: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 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 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 “迁”“桑怿”均为人名,故保留。 把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运用保留法) 景龙中,为左台监察御史。①时中书侍郎、吏部选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郑愔同时典 选,倾附势要,逆用三年员阙,士庶嗟怨。②寻而相次知政事,尚隐与同列御史 李怀让于殿廷劾之,湜等遂下狱推究,竟贬黜之……十三年夏,妖贼刘定高夜犯 洛门,③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州都督。 ①保留词语: 关键词语: 关键句式: 译文: 失误一 该留不留,强行翻译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 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赵立,徐州张益村 人。……时山东诸郡 莽为盗区,立介居其 间;威名流闻。会金 左将军昌围楚州急, 通守贾敦诗欲以城 降,宣抚使杜充命立 将所部兵往赴之。且 战且行,连七战胜而 后能达楚。(《宋史·赵 立传》) [误卷呈现] 适逢金国上将军完颜 昌加紧围困楚州,佐 理郡务官贾敦诗打算 交出城投降,安抚使 杜充命令赵立率领部 下前往支援他。 [现场批语] 官职名“左将 军”“通守”“宣抚 - 138 - ②保留词语: 关键词语: 关键句式: 译文: ③保留词语: 关键词语: 译文: 答案: ①保留词语:中书侍郎、吏部选事、吏部侍郎及人名崔湜、郑愔。 关键词语:典选、逆、阙。 关键句式:倾附(于)(省略)势要。 译文:当时的中书侍郎、吏部选事崔湜和吏部侍郎郑愔一同主持选拔官吏之事, 他们依附权贵,违规动用了三年的官员的缺额,官民怨恨。 ②保留词语:政事、尚隐、御史李怀让。 关键词语:寻、知、劾、推究、竟。 关键句式: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状语后置句)。 译文:不久两人相继主持政事,李尚隐和同僚御史李怀让一起在朝堂上弹劾他们, 崔湜等人于是被关进牢狱查办追究,最后他们被贬黜。 ③保留词语:尚隐、桂州都督。 关键词语:坐、左迁。 译文:李尚隐因为没能觉察出部下和盗贼勾结,贬为桂州都督。 使”及在句中只起调 节音节作用的 “之”,不用翻译。 这里却强行翻译。应 该保留官职名,删去 “之”。 [我来改正] 答案: 此时正值金 军左将军完颜昌加紧 围楚州。通守贾敦诗 打算交出城降敌。宣 抚使杜充命令赵立带 领自己的兵马前往解 围。 - 139 - 2.换 即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 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文言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 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 风俗的称谓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②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译: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伏”是谦称。翻译时要将“伏”换成“我”。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 “既望”是古代时间称谓,大月为十六,小月为十五。这里七月为大月,故应译为 现代的说法“十六”。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译:登上王位而治理天下。 “六合”,本义是“天地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天下”。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贾谊《过秦论》) 译: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⑥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 译: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保有俸禄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劳苦。 ⑤、⑥两例,“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边境”。“庙堂”本指“庙宇”, 这里比喻“朝廷”,应该替换。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还有“萧 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替换法)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 所。①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 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 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②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①关键词语: 关键句式: 译文: 失误二 该换不换,文白夹杂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 翻译成现代汉语。 僧一行幼时家贫,邻 有王姥,前后济之数 万。一行常思报之。 至开元中,承玄宗敬 遇之,言无不可。未 几,会王姥儿犯杀人 罪,狱未具,姥诣一 行求救之。一行曰: “姥要金帛,当十倍 酬也;君上执法,难 以情求,如何?”王 姥戟手大骂曰:“何 用识此僧!”一行从 而谢之,终不顾。 [误卷呈现] 高僧一行,年幼时家 庭贫困,邻居有个王 姥,前后接济一行数 十万铜钱。 [现场批语] “邻居有个王姥” 文白夹杂,读者不能 明白“王姥”是人 名还是一个老太太, “姥”根据文意应 该译为:“年老的妇 人”。 [我来改正] - 140 - ②关键词语: 关键句式: 译文: 答案: ①关键词语:是、雨、有年。 关键句式: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于岐山之阳雨麦。 译文: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 ②关键词语:以、愈、适。 关键句式:省略句 以人之。 译文: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建成了。 答案: 高僧一 行,年幼时家庭贫 困,邻居有个王老太 太,前后接济一行几 十万铜钱。 3.删 即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 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 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词、句中停顿的词、 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如: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之”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 意义,故翻译时应略去。 ②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译。 ③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其”是句中形容词词头,助词,无实在意义,不译。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 “夫”是句首发语助词,表示要发议论,无实在意义,舍去不译。 ⑤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仿佛”与“若”同义,翻译时只取一个词。译为“好像”“仿 佛”。 ⑥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噫”“吁”“嚱”均为表感叹的语气助词,翻译时只要译一个 就可以了,故可译为“啊”。 失误三 该删不删,拖沓累赘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 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 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 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 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 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 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 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寡人反取病焉。” [误卷呈现] “现在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盗,进入楚国 就偷盗,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 善于偷盗吧!”楚王笑着说:“圣人也 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 在这里。” [现场批语] - 141 - ⑦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此句为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有何陋”,“之”是助 词,帮助使宾语置于谓语之前,无实在意义,故不译。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删削法)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 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 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 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关键词语: 调整句式: 译文: 答案: 关键词语:欺、而、所以、遂。 调整句式:“所以” 固定结构 译文:“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 该用的方法。”于是就把猪煮了(给孩子吃)。 ①“也”字,句末表示判断,可翻译成 “是”,上面答案翻译成“也”,明显 是错误的。②“寡人反取病焉”的 “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上面的译 文当成了兼词“于之”,此处为语气 词,可删掉不译。 [我来改正] 答案: “现在人生长在齐国不偷盗, (可是)进入楚国就偷盗,该不会是楚国 的水土让人变得善于偷盗了吧?”楚 王尴尬地笑着说:“圣人是不可以随便 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 142 - 4.补 即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 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 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翻译时,用与文言词语相同或相 近的现代汉语词语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成双音节词;还要注意古今异义的双音 节词语如“妻子”“地方”“指示”等。如: ①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更”“役”“复”“赋”,应译为“变更”“差役”“恢复”“赋税”。 ②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 译:皇帝讨厌..听到有人指出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的人)会变为奸佞..(的人)。 “恶”“过”“忠”“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③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译: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 他的过失..。 “财”“损”“志”“益”“过”都要补为双音节词,译为“钱财”“削弱”“志 向”“增多”“过失”。 ④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 译:我奉君王..的命令..,按道义不能屈服....。你们这些人有妻子..、儿女..,白白送死没有 好处..。 “王”“命”“无”“屈”“妻”“子”“益”均应依次换为“君王”“命 令”“不能”“屈服”“妻子”“儿女”“好处”,“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并补 充为“妻子儿女”。 (2)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 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翻译时要根据具体 情况补出来。如: ①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译:(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就说:“那个人与某个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 不多。” 这里“则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根据上下文,这里省略的 应是“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 ②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失误四 该补不补,语意不通 (一)把文中画线的 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语。 曹端,字正夫,渑池 人。永乐六年举人。 五岁见《河图》《洛 书》,即画地以质之 父。及长,专心性理。 其学务躬行实践,而 以静存为要。读宋儒 《太极图》《通书》 《西铭》,叹曰:“道 在是矣。”笃志研 究,坐下著足处,两 砖皆穿。事父母至 孝。父初好释氏,端 为《夜行烛》一书进 之,谓:“佛氏以空 为性,非天命之性; 老氏以虚为道,非率 性之道。”父欣然从 之。霍州李德与端同 时,亦讲学于其乡。 及见端,退语诸生 曰:“学不厌,教不 倦,曹子之盛德也。 至其知古今,达事 变,未学鲜或及之。” [误卷呈现] 专心致志地研究,座 位下踏脚的地方,两 - 143 - 译: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 这里“有”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人”,“相示”前省略“以文”,后句省略主语 “吾”,尾句省略宾语“之”,翻译时应该补上。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但是,力气可以到那里却没到,在别人来讲,是可以讥笑的,对自己来说,是 应该后悔的。 这个句子,根据前后文理解,应省略一个分句,指的是“力足以至”的人却没有至, 所以“人讥己悔”。故在翻译时应补出“而不至”之类的分句。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 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本例后一分句承前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 语时,一定要补充出来。 ⑤沛公军霸上。(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译:沛公驻军在霸上。 “军”后省略了“于”。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翻译时根据具 体情况补出。 ⑥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译: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谕”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他们”,翻译时应该补出。 (3)数词后面增加有关的量词、分数的词语 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数量、分数等表示的方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不用 量词和表分数的词语,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如表物量,可补 “个”“只”“把”等,如表动量则补“次”“回”等。如: ①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 译: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 “九十有六”后添加量词“岁”,译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九十六岁”。 ②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译:这部文集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 “十之六”是分数词,译为“十分之六”。《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 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与此同。 ③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那些喜欢游览的人到的地方,还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 “十一”是分数,“十分之一”。 块砖都磨穿了。 [现场批语] “专心致志地研 究”前缺少了主语 “曹端”,“座位下 踏脚的地方”也缺 少了定语“他”,句 子不通顺,补上,文 意才通顺。 [我来改正] 答案: (曹端)专心 致志地研究,他座位 下踏脚的地方,两块 砖都磨穿了。 (二)把文段中画横 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 君讳宗谅,字子京。 大中祥符八年春,与 予同登进士第,始从 之游,然未笃知其为 人。 [误卷呈现] 和我一起考中进士, 方才与他交游,然而 并没有深入了解他 的为人。 [现场批语] “与予同登进士 第”承前省略了主 语“滕子京”,“始 - 144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增补法)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①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 “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②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 令明号而民信之。 ①关键词语: 调整句式: 译文: ②关键词语: 调整句式: 译文: 答案: ①关键词语:过、止、左右。 调整句式:省略句 (厉王)过而击之也。 译文:(有一天,厉王)喝醉酒了,误拿起鼓槌击鼓,老百姓都大为惊慌,(厉王)派人 去制止他们,厉王说:“我喝醉了酒就同大臣们开玩笑,误敲了鼓。” ②关键词语:居、赴、更、明、信。 调整句式:省略句 (厉王)击鼓,乃(厉王)更令。 译文:过了几个月,有紧急的情况,(厉王)击鼓发出警报,老百姓没有赶去守城, 于是(厉王)更改了原先的命令重新申明报警信号,老百姓才相信他。 从之游”也是承前 省略了主语“予”, 在翻译时补上,表达 的意思才完整。 [我来改正] 答案: (滕子京)和 我一起考中进士, (我)方才与他交游, 然而并没有深入了 解他的为人。 - 145 - 5.调 即移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古今不同,译文时,应按 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 后置等。如: (1)主谓倒置 主语后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如: 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刘向《晏子治东阿》) 译:你治理东阿.....是很好的啊! ②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译:你不聪明....也太厉害了! 以上两例都是主谓倒装句,“子之治东阿”“汝之不惠”是主语,“甚善 矣”“甚矣”是谓语。翻译时应调整顺序,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2)宾语前置 有多种情况,都应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先说谓语或介词,再说宾语。最值得注 意的是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的句子,翻译时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调 整,助词“之”“是”不译。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古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借助词“之”“是”“之为” 使宾语前置。此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之” 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不译。又如“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惟 命是.从”等。 ②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译: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古汉语否定句中,如果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例中“未之 有”即“未有之”,翻译时将“之”放到“有”的后面,即“有之”。又如“时 不我.待”“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③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译:恐怕应该责怪你们..吧? 古汉语疑问句中,如果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例中“尔是 过”即“过尔”,翻译时将“尔”放到“过”的后面,“是”是助词,宾语前 置的标志,不译。 ④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失误五 该调不调,句不畅达 (一)把文中画线的句 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 欧阳修 庆历四年秋,予友宛 陵梅圣俞来自吴兴, 出 其 哭 内 之 诗 而 悲 曰 : “ 吾 妻 谢 氏 亡 矣。”丐我以铭而葬 焉。予未暇作。 居一岁中,书七八至, 未尝不以谢氏铭为 言,且曰:“吾妻故 太子宾客谢涛之女、 希深之妹也。希深父 子为时闻人,而世显 荣。谢氏生于盛族, 年二十以归吾,凡十 七年而卒。卒之夕, 殓以嫁时之衣,甚矣 吾贫可知也。然谢氏 怡然处之,治其家, 有常法。其饮食器皿, 虽不及丰侈,而必精 以旨;其衣无故新, 而浣濯缝纫必洁以 完;所至官舍虽庳陋, 而庭宇洒扫必肃以 严;其平居语言容止, 必怡以和。……”若 此,予忍不铭? - 146 - 译: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⑤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译: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奚以”“何请”均为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翻译时要将代词宾语“奚”“何” 放到介词“以”和动词“请”的后面。译为“凭什么”“请求什么”。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结构。翻译时调整顺序。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翻译时把“利”“强” 分别放到中心词“爪牙”“筋骨”的前面。 ②今陕西成皋中,立土动及百尺,亦雁荡具体而微者.....。(沈括《梦溪笔谈·雁荡 山》) 译:现在陕西成皋那里,矗立的土山动不动达到百尺高,也算是形体具备只不...... 过规模小一些......的雁荡山。 “具体而微”是修饰“雁荡”的,即“具体而微之雁荡”。翻译时把定语“具 体而微”放到中心词“雁荡山”的前面。 ③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 译: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合着节拍应和。 “有吹洞箫者”修饰“客”,翻译时把“有吹洞箫者”放到中心词“客”的前 面。 (4)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后置非常普遍,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从它们所处的位 置来讲,叫补语。但从内容上讲,它们有时作状语。翻译时要提到动词前面。 如: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译:不受时俗...限制(影响),向我..学习。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译:比田里的农夫......还多。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译: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也可译为: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④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 译: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选自《欧阳修全集》, 有删节) [误卷呈现] 装殓入棺时用出嫁时 的衣服(给她)穿上,太 不一样了我的贫穷, 就可以知道了。 [现场批语] 翻译的时候没有注意 句式,“装殓入棺时 用出嫁时的衣服(给 她)穿上”译错了。 “殓以嫁时之衣”应 为“以嫁时之衣 殓”,属介宾结构后 置;“甚矣吾贫”应 为“吾贫甚矣”,属 主谓倒装句式。 [我来改正] 答案: 用出嫁时的 衣服(给她)穿上入棺, 我的贫穷超乎寻常, 就可以知道了。 (二)把下面文言文中 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现代汉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 南,命祎赍诏往。至 则谕梁王,亟宜奉版 - 147 - ⑤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译: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 话是可信的。 ⑥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文: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以上例①、②、④、⑤、⑥中,“于时”“于余”“于南亩之农夫”“于庭之 槐”“以祸福”“于斯亭”翻译时就一定要放到动词 “拘”“学”“多”“纺”“谕”“饮”前作状语。但有时,有些短语可置于 动词之前作状语,也可以不调,仍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如例③。 (5)文言文中,用于修饰动词的数词,常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常 常置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如: 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译:良马跳一次..,不能超过十步;劣马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 停地走。 句中“一”译为“一次”,“十”译为“十天”,并放到“跃”和“驾”的后 面。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罐。 句中“一”译为“一下”,并放到谓语“击”的后面。 以上两例中,例①如果按原文的顺序翻译为“良马一跳”,例②译为“替赵王 一敲瓦罐”,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应该在数词后加上量词,并放到谓语 之后。 图归职方,不然天讨 旦夕至。王不听,馆 别室。他日,又谕曰: “朝廷以云南百万生 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 悔无及矣。”梁王骇 服,即为改馆。会元 遣脱脱征饷,胁王以 危言,必欲杀祎。王 不得已出祎见之,脱 脱欲屈祎,祎叱曰: “天既讫汝元命,我 朝实代之。汝爝火余 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且我与汝皆使也,岂 为汝屈!” (节选自《明史·王祎 传》) 翻译下面画横线的句子。(注意运用调序法) 齐晋相与战。平阿①之余子②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 谓路人曰: “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①“戟亦兵也,矛亦兵也, 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③之孤④叔 无孙,当其马前,曰: “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 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之余 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叔无孙曰:②“吾 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 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 大功,其任小也。 [注] ①平阿:地名。②余子:官名。③高唐:地名。④孤:官名。 ①关键词语: [误卷呈现] 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 征收粮饷,威胁梁王用 耸人听闻的话,一定要 杀掉王祎。 [现场批语] 注意“胁王以危言” 应为“以危言胁王”, 属状语后置句。翻译的 时候没有调整造成句 意不顺。 [我来改正] - 148 - 调整句式: 译文: ②关键词语: 调整句式: 译文: 答案: ①关键词语:去、可以、归。 调整句式:何为不可以归(宾语前置句)。 译文: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为什么不可 以回家? ②关键词语:济、患、离、从、反。 调整句式:君子济人于患(状语后置句)。 译文:“据我所知,君子救人于患难,必须同甘共苦。”(于是)快跑 回去参与战斗,到死也没离去。 答案: 恰巧元朝派遣 脱脱来征收粮饷,用耸 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 一定要杀掉王祎。 6.变 “变”即所谓意译,就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 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对使用比喻、借代、婉曲、 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一般用意译。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 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 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1.互文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略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合并而完整达 意,不可直译。如: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将“秦”“汉”两个作主语的朝代名词放到一起。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译:主人客人....下马上船。 如果我们译出的句子是这样:主人下马,客人上船。主人白居易没 有上船,如何“移船相近邀相见”?所以,要把同为主语的“主 人”“客”,同为谓语的“下马”“在船”分别放到一起,再进行 翻译。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 译:燕.、赵.、韩.、魏.、齐.、楚.聚敛收藏的珠宝、珍奇、精品。 失误六 该变不变,句意生硬 (一)把下面文言文中画 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 人也。少受业三辅,兼 明五经。隐于壶山之 阳,受业者四方而至。 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 卿举其贤良方正、有 道,皆不行。安帝初, 征为博士。至建光元 年,复诏公车赐策书, 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 四人并不至。永建二 年,顺帝策书备礼,玄 [注]征之,复固辞疾笃。 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 道。英不得已,到京, 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 - 149 - 这些句子直译就使句子的意义不全,要重新组合,把同一成分组合 后,放到一起翻译。 ④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 秦论》) 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对文言中为了增强气势而使用繁笔互文的句子要进行简化。 殿,犹不以礼屈。帝怒, 谓英曰:“朕能生君, 能杀君;能贵君,能贱 君;能富君,能贫君。 君何以慢朕命?”英 曰:“臣受命于天。 2.比喻 比喻修辞在翻译时要译出其比喻的意义,尤其要注意译出借喻的本 体。 ①金城..千里。(贾谊《过秦论》) 译:坚固的城防.....方圆一千多里。 “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 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意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 的城防”。 ②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埋没在污秽的监狱.....中却在所不辞(的原因)。 “粪土之中”指肮脏的地方,不能直译,应译出其比喻义“污秽的 监狱中”。 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译:天下人像云一样地.....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地......应和着他,担着粮 食像影子一样地......跟随着他。 “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 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 3.借代 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认为平民百姓....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更何况大国之间的交往 呢? 例句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翻译时应该译出借代的本体。“布衣” 指平民百姓身上穿的粗布衣服,也就代这些穿粗布衣服的人,译为 “平民百姓”“百姓”。 ②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丝竹”,本来是指丝线和竹子,这里用来代用丝线和竹子制成的 弦乐器和管乐器,又因这些乐器能奏出音乐,故代音乐。古汉语中 生尽其命,天也;死不 得其命,亦天也。陛下 焉能生臣,焉能杀臣! 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 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 乎?虽在布衣之列,环 堵之中,晏然自得,不 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 贱乎?陛下焉能贵臣, 焉能贱臣!臣非礼之 禄,虽万钟不受;若申 其志,虽箪食不厌也。 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 臣!”帝不能屈,而敬 其名,使出就太医养 疾,月致羊酒。至四年 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 席,待以师傅之礼,延 问得失。英不敢辞,拜 五官中郎将。 [注] 玄:黑色的币帛, 常用作聘用贤士的礼 品。 [误卷呈现] 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 一万钟...我也不接受;如 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 使是一箪食...也不厌弃。 - 150 -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杏坛”代教育界,“社稷”代国家,“干 戈”代战争,“桑梓”代乡里,“祝融”代火灾,“纨绔”代富家 不肖子,“管弦”代音乐,“笔墨”代文章,“朱门”代富家,“而 立”代三十岁,“杜康”代酒,“丹青”代史册,“钟鼎”、“山 林”代在朝、在野,“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或剑,“万 钟”代高官厚禄等。 4.委婉 委婉,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 成“填沟壑”。凡遇到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 了。 ①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殽之战》)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 将要兴师报仇....。 “拜君赐”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拜领你的恩赐”,根本就不能反 映说话者的意思。实际上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含蓄的挑战,意思是要 来回报,而回报的方式是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李密《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才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 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见背”是古人避讳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死”“去世”的意思。 我们翻译时就应该把它译出来。 5.用典 ①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译: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死了也要报恩..。 “结草”是化用古代报恩的传说。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 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 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使恩人取胜。所以应翻译为“报恩”。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 译:元嘉年间,宋文帝想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草率出兵,结果 只落得自己北望追兵,而仓皇失措。 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 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现场批语] 这句翻译没能正确处 理直译和意译的关系。 句中“万钟”比喻 “非常优厚的待遇”, “箪食”比喻“粗陋 的饮食”,用直译法则 显得生硬。 [我来改正] 答案: 不合礼义的俸 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 不接受;如果能够实现 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 的饮食我也不厌弃。陛 下又怎么能使我富贵, 怎么能使我贫困呢! (二)翻译文中画线的句 子。 太后曰:“敬诺。年几 何矣?”对曰:“十五 岁矣。虽少,愿及未填 沟壑而托之。”(《触 龙说赵太后》) - 151 -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封狼居胥”是一个典故, 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大败匈奴,追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翻译 时要懂得典故,译出典故所反映的意思。翻译为“像霍去病那样建 功立业”。 ③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 译: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 惭的呢? 例句中引用《列子·汤问》中的典故,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 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线句。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①一日得 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 ②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 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①关键词语: 译文: ②关键词语: 译文: 答案: ①关键词语:书、龙蛇飞动 译文:有一天,他得到了一 个好的句子,就拿起笔迅速写下来,整张纸上(字迹)龙飞凤舞。 ②关键词语:熟视 译文:丞相认真地看了许久,自己也不认识了。 [误卷呈现] 十几岁罢了,但希望在 我没有填到沟壑里.....之 前把他托给太后。 [现场批语] “填沟壑”就是死后 没人埋葬,把尸体扔在 山沟里,这里是表示谦 恭,对自己的死的一种 委婉的说法。翻译时把 它的意思说出来就可 以了。 [我来改正] 答案: 十五岁了。虽 然还小,希望趁我还没 入土就托付给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