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4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讲义文言文阅读之实词3
文言实词推断九法 关键点拨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50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然而,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下面结合近几年高考相关试题具体阐述一些推断的方法: 一、因文定义法(语境推断法) 因文定义也叫语境推断法,即根据上下文意来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 如2004年春季高考北京、安徽卷B项“乃皆易十二蹑”,根据上文“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先生患其丧功费日”可知,此处“易”应为“改变”,而题干中将其解为“交换”,显然脱离了语境,是错误的。 再如2003年春季高考安徽、内蒙古卷第11题C项:“以中益怒,曰:‘丞慢我。’慢,诋毁。”,此处的“慢”,是否作“诋毁”解呢?上文讲“知县周以中巡视田野,为部民所詈。捕之不获,怒,尽絷(拘禁,笔者注)其乡邻”,吴履到任后,察之冤情,在未通知周以中的情况下,“立释之”,在周以中看来,是对自己的“大不敬”,是傲慢之举,这样分析后可知,此处的“慢”显然应该解为“傲慢,不敬”,而非“诋毁”。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11题B项“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题干解作“强迫”显然也是望文生义,由上文不难推断应为“强行改变(他的主张)”。天津卷第11题C项“一日一夜与虏相及”,题干解为“达到”,据原文“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可知,此处应为“追赶”意。 又如1993年六省一市高考试题第13题,要求选择文末“子访得之”中的“访”字的词义,四个选项?为“咨询”、“探望”、“寻求”、“访问”,联系上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他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1994年全国卷中第13题:对“辄货市粟麦”一句中“货”、“市”词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都是“卖出”B.都是“买入”C.买入、卖出D.卖出,买入。根据原文中“人或问曰:‘所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 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必独飨白粲。’”从这些语句中可推断:应是何子平卖掉月俸所得之白米,买进粟麦。故答案应选D。1999年全国试题第11题D项加点词“绝食”若脱离原文,我们就会误解为“断绝饮食表示抗议”。联系上文内容“郡界大水”,我们就会发现它在文中的含义是“没有吃的了”,与现代汉语截然不同。1999年全国试题第14题A项中“出息”指“租息收入”,非“发展前途”。凭空是很难想象出是指“租息收入”,对此,只能到上下文中去查找索解,原文“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提供了一点索解的信息,再到下句“研虽为债数来”,前后的“富”和“债”字把“息”的确切所指昭示得清清楚楚。 所以,我们在备考时,千万不要忽视考纲中“在文中”这一限制,它要求我们具备联系上下文语境的能力。这是我们平时训练的重点。 二、联想迁移法(融会贯通法) 多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力求融会贯通。 从2004年高考题的许多考点来看都源于教材。譬如广西卷:“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敏:敏感”(初中课文《论语八则》中有“敏而好学”句)。广东卷:君子固有诬人也。固:原来。 再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11题C项:“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中学教材中出现过的“遇”的义项有:相遇(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际遇(斯固百世之遇也)、接触(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待遇(盖追先帝之殊遇)、对待(不如因而善遇之),语文读本中有“遇人恭谨”(《汉书·季布传》),也作“对待”解,根据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此处“遇”应该解作“对待”,而不是“优待”。 又如1998年全国试题文言文的第4题:指出“其罪当与童贯等”和“帝殊有难色”两句在文中的正确含义。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把握句中“等”和“殊”这两个实词的词义。联系《陈涉世家》中“等死,死国可乎”里的“等”,我们便可想到等义为“相同、相等”,这一义项也符合当前的句意。根据《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今者老臣殊不欲食,乃自强步”里的“殊”,我们可推断“殊”义为“十分、非常”。2000年全国试题文言文阅读的第4小题A项:“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后,跟随旅伴上路。”推断这句翻译是否正确,难点在“随旅进道”,其中“旅”字与《岳阳楼记》中的“商旅不行”的“旅”意思相同,即指旅客,解题时,如果想到“商旅不行”就不难推断A项是正确的了。 2001年全国试题文言文阅读的第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解析】选C。A 项,“拔”解释为攻取义无误,例《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有“拔二十城”,其中的“拔”即为“攻取”之义。B项,“附”解释为“归附”,可参考《赤壁之战》中“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C项,“乘”正确解释应为“登上”,例如《涉江》中“乘鄂渚而反顾兮”中的“乘”即此义。D项,“北”解释为“败逃者”无误,参见《过秦论》中“追亡逐败,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三、成语印证法 所谓成语印证法就是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长期以来习用的”这一定语,说明了成语的含义和结构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因此,许多成语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我们可以借助常见成语的语素和文言句法来推求古汉语实词词义。 如2004年上海卷19题中的“正”,便可借成语推求词义。“管仲正衿再拜曰”,联系成语“正襟危坐”,则可轻松理解“正衿”,因为“襟”“衿”相类也。 再如2004年高考辽宁卷第11题A项“韩轨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据上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再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又如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D项: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成语有“东奔西窜”“狼奔豕突”,都作“逃跑、逃亡”讲,根据上文语境,此处的“奔”也应作“逃亡”解,与现代汉语中的“奔走”显然不同。 1995年全国卷高考题第13题中“以身徇国,继之以死”中的“徇”的含义,也可以联想“以身殉职”中的“殉”的含义来帮助推断。 四、语法推断法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分析(划分句子成分或看搭配)入手“破题”。借助句子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一个词语的词性,进而推求该词词义。 如2004年北京卷7题中的“若”和“因”。“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留养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考“若”字,常考的点就是“若”做副词“假如”和做代词“你”。“若一人有疾”这一分句中,已经有了句子主干“一人有疾”,因此可以断定,“若”不可能充当实词,而“若入前为寿”句中的“若”却有充当主语的可能,由此可以大致区分开来。考“因”字,常考做连词和介词的情况。从两“因”字后面所接成分动词“留养”和名词“宾客”,不难看出,前者多是连词,后者多为介词,由此可以大致区分开来。2004年湖南卷11题中的“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划分“其子和之”的成分,不难发现,“其子”为主语,“和”为谓语,“之”为宾语。由此,可以断定,“和” 不可能翻译成“和睦”,因为这儿需要一个动词,而“和睦”为一形容词。2004年湖北卷第11题C项,“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题干中将其解作“空闲”是否正确呢?根据语法知识可知显然是错误的,这里的“闲”在句中应为谓语动词,而“空闲”是形容词,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应该解作“熟习”,古语有“闲于兵甲,习于战攻”(《战国策·燕策二》),可资佐证。 再如2002年春季高考全国卷第12题D项:(孙)登辞疾不受(急速)。从句法关系来看,“辞疾”即“辞以疾”,是“以疾辞”的倒装,全句犹言“登以疾辞而不受”,即“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不接受孙权的赏官”,题干中解释为“急速”显然不对。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17题,要求翻译“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一句,其中关键是对“多”的解释,从句法来看,“管仲之贤”是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整个句子的谓语只能由“多”担当,可见“多”只能是动词,联想到学过的“夫古之让天下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五蠹》)中的“多”为“称赞、赞美”,以此代入本句中刚好相符,因此全句意为: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不少考生将其译成“天下像管仲这样贤明的人不多”是错误的。 又如1993年全国卷中“此除蝗谊也”中“谊”的含义判断。通过语法分析可知,这是个判断句,“谊”在句中作宾语,由此可断,其应是名词,根据题中的选择项,应选“意义”这一义项。 五、互文对举法(相似结构推断法)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有时同一句中相对应之处的字词也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有时用互文对举法可帮助你快速判断。 如2004年浙江卷11题中的“知”,便可参考前文的对举词语“迁”。“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迁”后面接官职名“秘书省校书郎”,便知“迁”为“升迁”之意,同理,“知”后接“事”,便知大意应为“主持政事”。2004年辽宁卷11题对“尚”的考查。“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尚”意显然可从后面“嗤”字推演出来。“嗤”的是“鄙碎”,是不好的,那“均平”却是好的,“尚”当与“嗤”意相反。 又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D项要求判断“去郑而之许”中“去”与现代汉语的异同,“郑”和“许”同为地名,都作宾语,“之”为动词“到”,“去”与“之”相对,可见应为“离开”,刚好与现代汉语相反。 再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第11题D项为:齐人追亡逐北(败逃者)。“追”与“逐”相对应,且同义,那么“亡”与“北”也应同义,“亡”为“败逃者”,那么“北”也应为“败逃者”,可见原题中的解释是正确的。 六、通假代入法(字音推断法或声训推断法)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如2004年湖北卷第11题D项“昌宗从旁趣说”,这里的“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否则就讲不通。再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第7题B项:吾说晏子之义。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这里的“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号上下文语境。 又如2002年春季高考上海卷第21题,要求将“知者创物,能者述焉”译成现代汉语,相当一部分考生得的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处“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相对,根据对举性完全能够判断出来,全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 七、字形推断法(形训推断法) 字形推断法,又称为形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解释词的本义。汉字是表意性质的,象形、会意、指事及形声等造字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字形推求词义。 如2004年全国Ⅱ卷11题对“箧”的考查:“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看“箧”字形,有竹头,有匡形,形近字有“筐”,便可推演大概,箧当是与筐相类的竹器,而选项译为“小箱子”,看来妥当。再代回文句中推敲,便可确定了。 再如1998年高考题考查对“觐”的解释:“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为形声字,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八、代入推断法 仅适用于选择题。把词义代入原文中去理解,通过比较考查,推断出词义的正确判断。 如:2000年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 可把各解释代入原文中,文意贯通,解释准确即为正确判断。A项把“省”释为“探望”,根据上下文意和平时的“省亲”类比,推断A正确。B项把“审”释为“知道”,根据上下文意和平时的“当局者迷,旁观者审”类比,推断B正确。D项把“信”释为“使者”,根据上下文意和平时的“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类比,推断D正确。C项把“樵”释为“打柴”,关键看是名词还是动词,从“取樵”这一动宾式看,“樵”应是名词“柴”,所以本题选C。 九、借逻辑推求词义 依靠上下文语境脉络和逻辑,以已知信息猜测、推求未知信息,也是一法。 我们以2004年辽宁卷11题中的“投”为例来看:“轨遂投城遁走。”从后文看,“遁走”为“逃跑”之意,按逻辑,“逃跑”当在“投奔”之前,倘若“投”真是“投奔”之意,那么,语序就该是“遁走投城”,显然不合原句。其实,“投”应该是“放弃”的意思。 再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11题D项“讼者多两让而止”,句中“两”命题人解作“再次”是否正确?据上文“后有欲诤讼者,其乡闾父老遽相晓曰:‘此盖小事,何忍勤劳使君。’”一句,考生如知道古代诉讼的双方称为“两造”,就可推知此处“两”应该解做“双方”,而非“两次”。 就应试而言,还可以注意一些试题规律:历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内容限于人物传略,其中多有共通处。一些实词在各种选段中反复出现,这便是我们要着重积淀的,如有关官职升贬的:迁、除、谪、擢、转、调、升等;有关拜见的:觐、拜、晋、诣、造、访、谒等。还有常见的文化常识短语,如弃市、坐罪、坐法、黥劓、用事(掌权)、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等。自己多看几篇,分类归纳,必得捷径。 总之,推求词义应充分利用已知信息去猜测、比较。但词义推求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以一定量的文言文背景知识(如实词、虚词、句式、文化常识等)的积淀为前提。为此,熟悉教材中文言文,打好基础至关重要。 实例预览 例1【2004年高考湖南卷,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运用方法】根据上述方法中的“代入推断法”可初步判断A、C两项的正确,D项的解释符合有关常识,惟有B项的解释有疑问。再根据“词不离句”的语境推断法可知,B项这句话的意思是:鹤在幽深的地方鸣叫,子鹤自然会跟它呼应。句中的“和”是“跟着(鸣)”的意思。本题答案:B。 例2【2002年高考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运用方法】A项中的“竟死”意为“一直到死”;B项中的“将兵”是一个动宾短语,意为“统领士兵”;“曲折” 一般有实指和虚指两种用法,实指意为“弯曲”,虚指意为“错综复杂的情况”,C项中的“曲折”意为“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中的“结发”解释正确,教材《孔雀东南飞》诗句“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中的“结发”也是此义。本题答案:D。 例3【2000年高考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 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知道。 C. 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D.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使者。【运用方法】此题考查对文言单音节实词词义的掌握,解答此题不仅要依借助平时对文言实词意义的积累,还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的分析来加以理解。A项“省”用的是本义;B项“审”原意为“确切”、“弄明白”,此处引申为“知道”;D项“信”指代“送信的人”;文言文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文句结构的对称性,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点推断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如C 项中的“取樵炊爨”,“取”和“炊”都是动词,“爨”是名词,根据对称性原则可推知“樵”也应是名词,所以D项把“樵”解释为“打柴”是错的,故答案是D。 必备链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