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文档:第27课 自主赏析 文与可画 谷偃竹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文档:第27课 自主赏析 文与可画 谷偃竹记

www.ks5u.com 第27课 自主赏析 文与可画谷偃竹记 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作“胸有成竹”,亦称“成竹在胸”。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讲的就是这个有趣的故事。‎ ‎1.作家作品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死后谥“文忠”。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的人甚多,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2.背景解读 文与可,名同,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画家,擅长画竹,创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竹叶画法,开后世“湖州竹派”。文与可曾以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予苏轼。元丰二年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已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筼筜谷偃竹》,睹物思人,悲不自禁,于是写下了这篇情真意挚、凄恻动人的杂记。‎ ‎3.文体知识 富有感染力的文体——记 ‎“记”这种文体,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主要有台阁名胜记(如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山水游记(如柳宗元《小石潭记》),书画杂记(如韩愈《画记》、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等。在写法上,大多讲究文采藻饰,语言精美,描绘工巧,富于真情实感,熔叙事、抒情、说理于一炉,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古代散文中文学性最强的一种,名篇佳作甚多。‎ ‎4.文化常识 ‎【桥公】指桥玄。曹操年轻时,不为人所器重,而桥玄却很赏识他。曹操有次行军经桥玄故乡睢阳,曾派人祭桥玄,并作《祀故太尉桥玄文》,文中说:“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死去)之后,路有经由(经过),不以斗酒只鸡相沃酹(用酒沃地为祭),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例如: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1.字音识记 ‎①蜩腹(tiáo)  ②斫轮(zhuó)    ③鹘落(hú)‎ ‎④缣素(jiān) ⑤筼筜(yún)(dānɡ) ⑥蛇蚹(fù)‎ ‎⑦箨龙(tuò) ⑧畴昔(chóu)‎ ‎2.古今异义 ‎(1)初不自贵重 古义:看重  今义:价值高;值得重视 ‎(2)吾将以为袜 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3.通假字 ‎(1)与可没于陈州(通“殁”,死亡)‎ ‎(2)少纵则逝矣(通“稍”,稍微)‎ ‎(3)而节叶具焉(通“俱”,俱全)‎ ‎4.文言句式 ‎(1)轮扁,斫轮者也。(判断句)‎ ‎(2)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省略句)‎ ‎(3)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定语后置句)‎ ‎(4)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状语后置句)‎ ‎5.一词多义 ‎(一)实词 ‎(1)熟 执笔熟视(仔细)‎ 而操之不熟者(熟练)‎ ‎(2)语 近语士大夫(告诉)‎ 有车过腹痛之语(说法)‎ ‎(3)过 不学之过也(过错)‎ 有车过腹痛之语(经过)‎ ‎(二)虚词 ‎(1)然 自视了然(……的样子)‎ 予不能然也(这样)‎ 然二百五十匹绢(然而)‎ ‎(2)以 以追其所见(来,从而)‎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把,表对象)‎ 与可以书遗予曰(把)‎ 吾将以为袜(把……当作)‎ ‎(3)焉 而节叶具焉(助词)‎ 而临事忽焉丧之(无义)‎ 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兼词)‎ 犹且从师而问焉(代词,相当于“之”,他,他们)‎ 割鸡焉用牛刀(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6.词类活用 ‎(1)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动词用作名词,芽)‎ ‎(2)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形容词用作动词,养老)‎ ‎(3)余因而实之(形容词用作动词,证实)‎ ‎(4)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名词作状语,蜩腹蛇蚹,像蝉破壳腹部有节、蛇腹部长鳞一样;剑拔,像剑拔出鞘一样)‎ ‎(5)初不自贵重(意动用法,以……为贵重,觉得……贵重)‎ ‎1.本文借画竹阐发了哪两个方面的创作思想?‎ 提示:“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 ‎(1)前者:“故画竹,必先……少纵则逝矣。”其含义是:心中要有事物完整、鲜明的形象,灵感来时,要适时捕捉,一气呵成,使胸中的形象成于笔下。‎ ‎(2)后者:“夫既心识其所以然……不学之过也。”其含义是:要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渐做到熟练地掌握技巧。‎ ‎2.文中通过哪三件逸事表现文与可怎样的个性?‎ 提示:(1)将求画者送来的缣素视为袜材——脱俗,淡泊。‎ ‎(2)作者与文与可关于“万尺竹”‎ 之辩,由诗书往来之中,既见其才情过人,又见风趣、旷达。‎ ‎(3)与可赠画给作者,作者还之以诗,可见对挚友情谊之深,为人的无拘、率真。‎ ‎3.此文作为纪念亡友的文章,对文与可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又是如何来表达的?‎ 提示:(1)对他的艺术造诣表示钦敬之情,对他的为官清廉、淡泊名利、不图享乐表示称赞,而对他的去世则表示了极大的悲痛。‎ ‎(2)作者的这种感情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①借助对二人零碎的往事回忆,捕捉往事中二人思想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发生的心灵相通的点点琐事趣事,在“乐”事的叙述中凸显二人的亲密无间的关系,而这个“乐”又与失友的“悲”形成了反差,更显其悲,愈见其动人。②借助典故抒发感情。③利用故人遗物来引发哀思,直接抒发感情。‎ ‎1.课文主旨 本文围绕一幅画,叙述作者和文与可交往的轶事,阐发了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两方面的创作思想,表现了作者与文与可的深厚情谊,抒发了对文与可的深切悼念之情。‎ ‎2.结构图示 ‎3.写法赏析 ‎(1)自由挥洒,章法严谨 该文信笔挥洒,舒卷自如。文中有正论,有戏语,或引诗赋,或摘书牍,机变灵活,姿态横生。它虽然写得随意洒脱,纵横变化,但并不杂乱无章,通篇以画贯穿,以怀念友情为中心,形散神不散,做到了自由挥洒和谨守章法的完美结合。‎ ‎(2)说理形象,富于理趣 ‎ 在文中,作者阐述了相当深奥的绘画理论和自己的独到理解,但却能把“理”说得活泼,充满趣味,可谓既富于理趣,又不缺乏情趣。文章开篇描写竹子生长的形象,读之使人如见其形。既而笔锋一转,以反问勾画出当时作画者只求形似、缺乏神似的情形,从而巧妙地总结出“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道理,流转自如,丝毫不见说理的乏味。‎ ‎(3)以谐衬庄,以喜衬悲 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却不陷入哀伤情绪之中。如作者将“袜材”“千寻竹”“二百五十匹绢”“馋太守”“喷饭满案”等趣事写得活泼、幽默,妙趣横生,但唯其如此,才可见出作者和文与可的“亲厚无间”,而文与可一旦亡故,作者的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以喜衬悲,益见其悲,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 ‎4.课文译释 ‎ 文言特殊句式之判断句 一、知识讲解 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常见类型如下:‎ 二、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1)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译文:仆人说马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当时正为翰林学士)。‎ ‎(2)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 译文:你是朝中重臣,家里尚且没有一个人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 解析:第(1)句“……者,……也”表判断,是判断句。第(2)句“……为……”“……也”表判断,是判断句,“制”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安能蓄之”是反问句。‎ 参考译文:‎ 宋朝陈谏议(“谏议”为官职名)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被人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一天,陈谏议进入马厩,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为什么不见了?”仆人说马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当时正为翰林学士)。陈谏议马上叫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尚且没有一个人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赶商人,牵回马,并把卖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要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古仁人的品质。‎ ‎[课内素材]‎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的典故启示我们:凡事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做好蓄势,做好铺垫,做足积累,做好计划,那无论干什么都能手到擒来,轻松取胜。一切成败的关键都在事前的准备。‎ 达·芬奇为《最后的晚餐》准备了3年,歌德为《浮士德》准备了59年,李时珍为《本草纲目》几乎准备了一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都是充分准备后的必然结果。‎ ‎[拓展阅读]‎ 突破心灵的围城 一考生 每一个天资聪颖的才子背后都会有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苏轼当然也不例外。‎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从这首《卜算子》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个像薄命的红颜一样内心却充满着孤独与失意的身影。他就是苏轼,天生的聪慧使他才高八斗,命运的坎坷却又让他四处漂泊。真的好像一只仙鹤,没有人垂怜,却又不肯栖身于寒枝,寂寞中的他内心充满的是困惑,孤独中的他流露的是无奈。‎ ‎“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里,我们分明地看到了他壮志难酬的伤感,还有内心的悲愤。‎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里,我们充分感受到个人能力的有限。‎ 这样看来,苏轼真的是很伤感的。‎ 然而,苏轼就是苏轼,他一生都在用睥睨一切的眼光来审视身边的世界,用他的旷达与豪迈向那个不公平的命运宣战,并取得了完胜。‎ 风流倜傥的才子,经历了年轻时的潇洒不羁之后,凭借着满腹的经纶登上了政治舞台。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天生善良,刚正不阿的苏轼始终以忠于朝廷为己任,政治上既不赞同王安石的改革变法,也不欣赏司马光的顽固保守。儒家正统教义的浸淫,使得他不断探索,希望国家能以一种稳健的步伐走出当时的困境。然而,朝廷却没有给予他这个机会,面对他一次次为自己美好的愿望所做的努力,朝廷给予了他最大的“恩典”——发配,而历史上颇受关注的“乌台诗案”则是他人生命运的转折点。这一事件,使他失去了政治上的话语权,却赢得了思想的解放。‎ 站在那无日无夜,无始无终,滔滔滚滚的江边,面对着茫茫苍苍,萧瑟凄凉的黄州。苏轼摇头轻叹之余,更有一种昂扬的心态自心底油然而生。朝廷放弃了自己,但自己却不能放弃人生。眼前的苦难只是对自己操守和意志的一种考验,而内心久积的块垒上他的豪情又一次汹涌澎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站在高高的赤壁上,他想到的是雄姿英发的周郎,他为心目中的英雄放声歌唱。虽然嗓音里夹杂着些许伤感,虽然语气里透着点滴的凄凉,但那种天生的豪迈却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的,因为他是苏轼。‎ 政治上的失意并没有使他消沉,内外交困的苏轼,努力为自己探寻到一个精神上的突围口,并以有力的反击使他的对手目瞪口呆。他成功了,他的成功源自于他的旷达与豪迈。‎ ‎【赏析】 历史材料,是我们经常选用的写作素材,文章对“乌台诗案”的了解很充分,对苏轼的认识也很深入,这样,就通过历史的真实感充分表达了写作中心。另外,本文通过丰富的想象,营造浓厚的氛围,进而使文章变得生动有文采。‎ 学习至此,请完成课时作业2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