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第2节 新闻访谈(共110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 专题四 第2节 新闻访谈(共110张PPT)

第二节 新闻访谈——直面社会,透解生命 真题体验延伸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②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③濒临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汇处。④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找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⑤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救援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⑥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出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⑦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⑧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查理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⑨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⑩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⑪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⑫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⑬“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⑭“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谢天谢地。”凯瑟林·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有了一次机会。”⑮(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交待事件背景,有助于探究深层社会意识。 设问及现场答卷设问: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时间,有什么好处?(4分)试答: 现场答卷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把事件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使新闻的层次感强,给读者以吸引力;特别突出时间,渲染了救援的紧张。[评分:答案内容要点不全。本考生的答案只强调了新闻文体以顺叙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时间在形式上的作用,没有答出在内容上的好处——新闻事件的连贯性和救援效率高,这正体现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所以扣掉2分。] 满分答案(1)以顺叙的方式写作,条理清晰,突出了新闻报道的连贯性。(2)突出时间,渲染紧张的气氛,强调了救援效率之高,现场感强 规范审答指导规律总结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文体特征以及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这一题的解答首先要想到体裁,新闻报道强调时效性,本身就重视时间,以顺叙方式叙述,结构上更清晰,更富有时间事件的连贯性;内容上,文章所写的又是一件时间性很强的救命事件,突出时间的紧迫,给人以亲见感、现场性。所以,这道题可从新闻体裁特征入手,从结构和内容方面组织答案。 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分析运用顺叙的方式写作的好处。通过阅读文章可以看出,运用顺叙,可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突出新闻事件的连贯性。另外,“特别突出时间”,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具现场感。 设问及现场答卷设问: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4分)试答: 现场答卷因为当时找到青霉素太难了,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所需的一小部分。医生是不可能找到青霉素的,更不用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病人用青霉素了。[评分:该答案要点不全,只答出了青霉素难以得到,指出了医生做不到,没有答出“你们”的因素。所以扣2分] 满分答案在当时的情形下,青霉素非常稀少,能得到它绝非易事,新闻记者及社会各界协力找到了青霉素,并及时把青霉素送到了小女孩的病床前。 规范审答指导规律总结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这一句话显然是针对所有救援人员而言的,从文中我们知道,参与救援的人员很多,有博士、记者、医生、警察等,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是一次集体协调的行动,不是单靠医生就能完成的。 解析解答此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看似十分困难、几乎不可能的事情,那些博士、记者、警察合作完成了,此时,柯利蒂大夫有感而发,说了这句话。分析时一般可以考虑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在本题中,客观因素是这件事特别难,医生做不到;主观因素是“你们”这些人协调、配合、努力,获得青霉素并及时运到了医院。 设问及现场答卷设问:3.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做简要分析。(4分)试答: 现场答卷画线部分运用“仁德”“奄奄一息”等表现主观意愿的词语,打破了客观平实的常规,使这篇文章显得更有社会价值。[评分:本答案回答问题的角度和分析较到位,但“使这篇文章显得更有社会价值”不够准确,所以扣1分。]满分答案画线部分运用“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使报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明显的倾向性(或“体现了对小女孩的爱心和人道主义情怀”)。 规范审答指导规律总结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新闻某种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终落实到对文本语言特色的分析。新闻本身所反映的是客观事实,但这种事实是有倾向性的。本文记载了战时抢救平民小女孩的事件,倾注了作者的情感,因此,在创作中使用了许多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如“仁慈”“奄奄一息”等。这些词语,一方面表现了记者和各界人士对小女孩倾注的爱心和人道主义关怀,另一方面使语言带有较强的感染力。 解析这段文字叙述的是救命的药送来了。文段的语言生动,蕴涵了丰富的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设问及现场答卷设问: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6分)试答: 现场答卷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难题,大家团结起来就能完成,团结力量大。[评分:该答案停留在肤浅层次上,缺乏深度发掘,也没有注意到当时的时代意义,而且要点不全。1分。]满分答案(1)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2)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3)增强了当时(二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 规范审答指导规律总结本题重点考查对文本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探究。社会价值是报道所反映的社会道德价值、人文精神、战胜困难的信心等。这道题也是开放性的探究试题,需要从本文所写事件在当时的意义和社会现实意义方面考虑。从当时来看,世界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各界的团结协作,使得小女孩脱离了险境,这一救援事件的成功,增强了当时美国人民赢得战争的信心;从社会现实意义来看,以人为本、友爱互助、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都可以体现出来。所以,既从文本所写事件来分析,又迁移到社会、人生来谈才符合题意。 解析本题要求我们分析报道的社会价值,这就要着眼全文。这篇报道叙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在众人的帮助下得救的故事,考虑到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故更具深远的社会意义。众人克服种种困难,运来青霉素,救治小女孩,这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了社会的大爱,当然也蕴涵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可能战胜一切的道理。在战争年代,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鲜血、死亡,这篇报道,让人们对人性、爱萌发了非同一般的渴盼,让人们透过鲜血、硝烟,死亡,看到了人性温情、伟大的一面,增强了当时的美国人民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 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①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也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② 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致敬,是非常必要的。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绍德: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 记者: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 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应当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③记者: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的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④ (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 设问及现场答卷设问:19.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5分)试答: 现场答卷①治学精神方面:要有坚守学术、静心求实的精神;②治学态度方面: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③治学风格方面:要坐得住“冷板凳”,甘于寂寞。(3分)[评分:该答案未理清文章层次,③与①有交叉,却忽略了第三个方面,扣除2分,得3分。] 满分答案①治学精神方面:要有坚守学术、静心求实的精神;②治学态度方面: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热爱的态度;③治学环境方面:媒体与学者应当形成良性关系,要弘扬学术精神、学术成果,而不是去追逐学者的私生活,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 规范审答指导规律总结这篇访谈的导语和记者的前三组问答,阐述了什么是“寂寞出学问”和为什么要“寂寞出学问”;第四组问答,从主观角度阐述了怎样才能“寂寞出学问”;第五组以后的问答都是从客观(环境)方面阐述怎样才能“寂寞出学问”。在一问一答之间,细心的考生即能找到关键的信息,组织答案。 专家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根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的合理相关的句子,再加以提炼。访谈在记者的提问和总结的带动下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均为秦绍德对“寂寞出学问”不同方面的认识,由此分别列出要点即可得出答案。 设问及现场答卷设问:20.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4分)试答: 现场答卷①媒体过分关注会影响学者静心求实;②媒体过分关注学者的私生活会影响它们恰当地宣传学者的学术成果。[评分:该答案缺少学者被每天关注后的表现,扣除1分,得3分。]满分答案①媒体过分关注会影响学者静心求实;②媒体过分关注学者的私生活会影响它们恰当地宣传学者的学术成果;③学者在与媒体互动中不能守住学术界限,会降低学术影响,暴露自身不足。 规范审答指导规律总结题干中“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出现在被采访人的第一答里,他只是顺便一提,没有展开,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在最后的文段里寻找线索,特别是最后一段,这对考生来说,有一定的干扰度,好在大略梳理文章的思路之后,就可以找到相关信息。其实,第一个要点可据情理推导,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公开亮相的时间多了,自然会分心,少了做学问的心思。 专家点评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本题在采访之初即提及,在采访末段专门讨论媒体与学者应有的关系,答题区域可以确定主要在末段,但是也不能忽视前文,媒体作为外部环境对学者思想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这个影响点在于做学问必须“静”,如果媒体过分关注,无疑会打扰学者做学问。 设问及现场答卷设问:21.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6分)试答: 现场答卷①这种倡导是复旦大学发出的,所以“关乎复旦”,同时这种倡导又是推而广之而向所有学术界同仁倡导的,所以,“不止于复旦”。②倡导是向复旦全体教师的,所以“关乎教师”,各行各业都应该支持学者“做学问”,所以,这种倡导“不止于教师”。(4分)[评分:扣除2分,得4分。] 专家点评①这种倡导是复旦大学发出的,所以“关乎复旦”,同时这种倡导又是推而广之而向所有学术界同仁倡导的,所以,“不止于复旦”。②倡导是向复旦全体教师的,所以“关乎教师”,而在各行各业都有学者,他们“做学问”都需要“寂寞”,所以,这种倡导“不止于教师”。 规范审答指导规律总结题干中“关乎复旦”和“关乎教师”的理由在文中可以找到一些信息,所以“结合全文”尚有一定的依托,可是“又不止于复旦”和“也不止于教师”就需要从文本走出来了,幸好浮躁的风气已然成了当今社会的通病,高中学生只要看看报读读书就可摄入大量的有关评述。这个题既有很大的开放性,探究的意味很浓;又有极强的时代性、针对性。 满分答案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题的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作答时也应该紧密结合文章作答,言之成理即可。该答案中的②扩大了倡议的对象范围。倡议是针对学者的,而非针对各行各业的。 整合探究例破 一、新闻的结构形式1.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有一行标题和多行标题之分。其主标题旨在揭示消息的主题或重要新闻事实;副标题(又称辅题、子题)用以补充说明情况,或指出内容范围,作出内容提要等。新闻标题应力求简练生动,贴切传神,具体明了,突出主要新闻要素。 2.导语导语是新闻的纲领和中心所在,读者可以从导语中得到整个新闻的总印象。常见的导语写法有叙述式、描写式和结尾式等。通常情况下,导语部分除时间、地点(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素)外,其余要素均应具有。好的导语要求:(1)出语不凡,巧于开篇,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那个新闻要素;(2)与报道的主题相一致,糅进包含主题的东西,反映出消息的核心和精华;(3)突出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突出最新的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 3.主体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个要素。其在事件的顺叙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主体部分的写作要求:(1)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取材,避免横生枝节;(2)叙事要尽量具体、充实,围绕报道主题,以生动、具体的材料进一步阐释和深化导语中的内容;(3)叙述要生动,行文要有波澜,保持读者的阅读兴趣。 4.背景与主体新闻内容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及新闻产生的原因和注释性的材料。5.结语结语(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它用于揭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除基本要素“人物”“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形式有小结式、评论式、希望式等。 二、新闻的主要特点1.真实性:这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报道的内容要真实准确,有根有据,讲究用事实说话。2.新鲜性:报道内容一般是新人新事,讲究从新角度说话。3.及时性:报道要迅速及时,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及时性是新闻价值的保障。4.公开性:新闻是面对大众的,选择新闻应以社会需要为取舍标准。 三、新闻的阅读方法1.看标题,抓要素,整体把握新闻内容。新闻标题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提要,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通过标题可以把握文本的对象和主要内容。新闻属于记叙类文体,离不开记叙的要素,所以,分析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可以帮助进一步把握主要内容。 2.理清脉络,把握文章结构。看清文章前后的联系,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从而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通讯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阅读时要特别注意。3.把握中心,把握主旨。抓住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去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研究文本的主旨,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感情态度。 4.研究写作技巧,分析表现手法。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烘托渲染、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几个角度去考虑。 类型一:新闻阅读类题目一、考题常设问题1.本文是如何突出新闻真实性的?2.这则新闻运用了什么手法来结构全文的?请简要分析。3.新闻语言要求准确,请结合第×××部分简要分析。4.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本文是否也这样,请举例分析。 二、解题方法探究(一)如何分析新闻的真实性①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②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③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④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⑤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二)如何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①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思考;②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思考;③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思考;④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思考。 (三)如何筛选整合新闻的信息要点①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②理解层次,把握新闻要点;③根据题目,筛选相关信息。(四)如何分析新闻材料的详略性①从材料角度是否不同的角度思考;②从材料联系是否层进的角度思考;③从能否开阔读者视野的角度思考。(五)如何分析新闻结构的合理性①从能否深化主题的角度思考;②从结构是否完整的角度思考;③从群众能否想到的角度思考。 (六)如何鉴赏新闻构思的独特性①抓对比点,分析相反内容的内在联系;②抓相似点,分析物人之间的相似之处;③抓相关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七)如何分析新闻标题的艺术性①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②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③分析新闻标题对吸引读者的作用;④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⑤分析新闻标题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八)如何评价新闻技巧的巧妙性①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②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③分析表达技巧对群众的影响,如:能否让群众如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能否让群众体会出作者态度,能否让群众把握新闻主题,能否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等。(九)如何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①概述相关事实;②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素质);③阐发所受启发(相同、相反)。 (十)如何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①明观点,即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②引论据,即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③作论述,即就所引论据作必要的阐述以证明自己的观点;④作小结,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同时注意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 类型二:访谈阅读类试题一、考题常设问题1.本篇访谈涉及的内容有哪些?2.理解文中访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试分析提问的技巧有哪些?二、解题方法探究阅读访谈关键是迅速把握访谈的话题、理清访谈的线索、归纳访谈的主要内容、分析访谈的技巧、评价访谈的收效。 1.如何快速准确地把握访谈的主要进程和内容(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2)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3)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样。 2.解题窍门(1)注意文本题目,能利用文本内容和题目挖掘文本的主题思想。(2)注意采访者提问方式的变化,提问方式的变化往往是采访内容变化的标志。(3)关注访谈文本的针对性,了解典型细节和基本事实的关系。(4)关注文本中所体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并对此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有观点、有事实依据、语言通顺。 (5)如何对访谈进行鉴赏评价①“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包括访谈者的观点和访谈对象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他们支持自己相关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然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②“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高考考查一般会以正面的为主。访谈的题材通常都是名人、大事,与当前整个社会或某些阶层息息相关,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影响。阅读时要将视野扩大,将该访谈放到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中,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阶层的关注程度来进行对照,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阐释。 ③“文本的某种特色”主要落实于文本的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首先要能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一说文章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如果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就更好。 (6)如何对访谈进行探究①“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事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可能涉及的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行文等。“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是要尽量多从上述角度揭示更多的内容。 ②“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就是要分析归纳出提问者和访谈对象(主要是后者)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 ③“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是考查考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要善于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对难点尽量依据文章或借助工具书试图解决,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要注意的是,高考考查一般访谈对象应该是该领域的专家,必有其独到之处,对其观点不要轻易完全否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约翰斯敦诸水坝被人称为“定时炸弹”【美】盖洛德·肖一架直升机低低地飞过劳雷尔兰水库那片阴沉难看的沟谷,然后在一大堆泥水和岩石块上盘旋,两天之前这里还是一座拥有1亿加仑储水量的水库。 宾夕法尼亚州水坝安全工程师约瑟夫·埃拉姆在检查过现场后沮丧地说:“19年来我一直试图告诉人们这些地方到处都有定时炸弹,他们总是不信。”埃拉姆讲的“定时炸弹”,是指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狭长的山谷中星罗棋布的几十座老化的水坝——其中一些显然难以抵挡暴风雨经常性的侵袭。星期三凌晨,还在黑暗中,一场12英寸降水量的暴雨致使这座大约400英尺宽的大坝倒塌了三分之一,洪水奔泻而出,造成至少55人死亡,损失2.5亿美元。 建于60年前、为约翰斯敦供水的劳雷尔兰水坝一下子成为灾难的制造者。像埃拉姆这样的工程师多年来都知道,全国5万座大型水坝中有一些有巨大隐患。但政治家和官员们对他们的警告和建议充耳不闻,装聋作哑,而只有这些人才能通过法令拨款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当星期五埃拉姆乘坐直升机巡视了劳雷尔兰水坝和几英里外另一座也在星期三倒塌的小一点的水坝之后,神情沮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拥有8000万加仑储水量的这个第二座水坝就在另一座高70英尺的水坝上游不远处,那座水坝曾于1889年倒塌,那次倒塌中有2200人死亡,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水坝倒塌事故。“每年我都要在那里停一停,”他提起1889年的那场灾难时说,“这会使人头脑清醒清醒……”劳雷尔兰水坝下游的谷地如今又为美国水坝史提供了新的使人头脑清醒的纪念物。这里一度是坦纳斯维尔社区,中等收入的钢铁工人、木匠和卡车司机的宁静家园,也是德拉戈维奇、费利克斯、帕斯科里奇以及托马斯家族的居住地。 现在,这里已成为死亡、灾难和绝望之谷。到处是断壁残垣,卡车和汽车被埋在土堆里,电线杆和其他碎片像牙签一样东倒西歪到处都是。一些人眼含泪水,一些人沉默不语,在寻找着亲人和朋友。39岁的房屋维修工查尔斯·克雷默发现了渔业公司一个熟人的尸体埋在3棵连根拔起的树底下的泥土里。“大坝塌下来时,他的渔船被卷走,”克雷默说,“没有人知道他的妻子和孩子出了什么事。我知道至少有30人失踪。” 镇长约翰·贝尔茨拿着一张印有42名死者的名字的名单。他说,这些人都是在山谷中丧生的。他还说,本来有关部门应事先警告居民们大坝可能倒塌。贝尔茨的邻居也同意他的话。他们对官方最初的说法很愤慨。官方说,大坝并未带来损失——只是因为雨量过大,在短期内引起洪水泛滥。 看管水坝的蒂摩西·伦茨告诉记者说,水库的水急涨,泄洪水道根本应付不了巨大的水流,水坝突然倒塌。洪水涌上了42英尺高的大坝,这座土质结构的大坝迅速崩溃。伦茨说:“我听见比雷还要响的轰隆隆的声音……我还以为是山的一侧塌下来了……”埃拉姆认为水库泄洪能力不足可能是水库溢水和大坝倒塌的原因。他说,这个州其他的900座水坝中有许多都存在这类问题。 “这些水坝都是50、60或70年前建起来的,”埃拉姆说,“那时的技术与今天大不相同,但我们对这些旧水坝采取了什么措施呢?”《时报》今天一早就报道过全国只有一半的州有水坝安全计划,国内36000座大型水坝从未被州或联邦的工程师视察过。许多专家认为,虽然财力、人力有限,但宾夕法尼亚州的水坝安全计划仍是全国最好的10个计划之一。 埃拉姆说,他们办公室曾对劳雷尔兰水坝进行过考察,发现保养得很好,看起来很不错。除了对两座倒塌的水坝进行视察外,埃拉姆还紧急察看了约翰斯敦附近10座“有问题水坝”。他是由一个工程检查团的专家斯图尔特·朗陪同的。“它们看起来比昨天情况要好得多——都很好,”埃拉姆谈起这10座水坝时说,“我可以放心了。感谢上帝,雨不下了。”(选自《洛杉矶时报》,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这篇新闻以“约翰斯敦诸水坝被人称为‘定时炸弹’”为题的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推断方法]本题考查鉴赏文章标题的能力。回答此题要注意分析标题表达的意思以及使用的写作手法等。这个标题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答时要分析比喻的好处;同时分析“定时炸弹”蕴涵的意思,比如爆炸产生的危害等。 [答案]①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定时炸弹”形象地表现了约翰斯敦诸水坝存在的危险之大。②标题形象生动,能够引发读者的好奇心。③提醒当局者关注约翰斯敦诸水坝给当地带来的危险。 2.约翰斯敦诸水坝被称为“定时炸弹”的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断方法]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题实际上是要分析约翰斯敦诸水坝有可能坍塌的具体原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比如埃拉姆对这些水坝情况的介绍,它们都已经十分老旧,有些还是土质结构等;同时,还应该注意埃拉姆的另外一句话“但我们对这些旧水坝采取了什么措施呢”,意思是人们至今还没有对这些水坝采取任何的保护措施。 [答案]①这些水坝都建在50、60或70年前,已经比较老旧了,难以抵挡暴风雨的经常性侵袭,随时有坍塌的危险。②这些水坝建设的时候使用的技术与现在不同(大多都是土质的),但目前美国政府没有对这些水坝采取任何的保护措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网络与文学主持:窦文涛嘉宾:顾彬(德国汉学家)窦文涛:今天咱们来说说网络和文学。顾教授,您了解德国文学,又十分了解中国文学。现在在中国,有些悲观的人觉得那些经典的、传统的文学已经快消亡了。因为网络的出现,好像人人都可以写了,而且电子化了,那种我们想象的像德国那种大部头的小说,将来还有位置吗? 顾彬:文学永远不会也不可能死掉。所有人都需要好的文学,因为人的存在和书和文学的存在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应该分清楚好的文学是在什么地方发表的:基本上不是在网络发表,而是在出版社发表的。在出版社发表水平不高的文学作品很困难。出版社会注意到一个作家的水平是高还是低,如果是低的,就不会发表。在网络上,谁都可以发表东西。窦文涛:您自己上网吗? 顾彬:根本不上网。德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谁想在网络上发表东西,很难;作家需要出版社专门有编辑调查他的文学作品,看你的德文是对的还是不对,所以我写的那些作品如果没有第二、第三个人审校,可能我的文字水平没有现在高,肯定会很低。窦文涛:我明白了,您是说出版社的编辑甚至能培养出一个好作家。在中国,有些成了腕的作家,改一个字都不行。但德国出版社的编辑,真的敢和作家商榷。你觉得作家和编辑之间应该是怎么一种关系? 顾彬:应该是合作关系,应该做好朋友。窦文涛:我发现现在的网络上,中国跟世界的距离比以前接近很多,可是当代的中国作家,比起五四的那辈作家,跟世界的距离其实远很多。为什么? 顾彬:你想想,鲁迅接待萧伯纳,徐志摩接待泰戈尔,郁达夫跟佐藤春夫交朋友,他们都是直接读原文,然后跟外国的重要作家直接做朋友。今天的当代作家,虽然在世界一体化的网络时代,但是,你有听说哪个作家是直接阅读原文的?你有听说哪个作家除创作之外还做翻译的?你有听说他们哪一个人在家里招待哪一个有名的外国作家,他们成为私人朋友的?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在一个这么高速接近的世界里面,中国当代作家的处境却比以往的时代离世界更远。因为他们与世界中间隔着两条沟。 窦文涛:我们再谈谈作家写作与钱和名的问题。顾彬:我常说一个作家应该完全独立,无论他能否赚钱,他都应该写作。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尼采还没有发疯以前,一本书也没办法发表,他用自己的钱发表他的书,还没有读者看他的作品,但是他发疯以后,慢慢才有了他的读者。如果尼采没有发疯以前,跟中国当代作家一样说市场要什么我写什么,不要我的书,那我不写,那么我们今天不会看到尼采的名字。 窦文涛:这个让我想起我的一些朋友,我在他们当中发现两种人。一种是画家,他说,艺术从来都是少数人的事情,跟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关系。比如他画画,他说他直追宋元,他跟千年之前的古人对话,遥相做知音,然后默默地在这耕耘。另一种是作家,他跟我讲,现在时代不同了,你还想说几百年之后人们记得你?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你如果不在活着的时候出名,你死了没有人再会记得你。您对这两种观点怎么看? 顾彬:我不同意。你看,毛泽东喜欢的唐朝诗人李贺,唐以后中国人基本上不看他的作品,是日本人看他的作品。过了1300年以后,因为毛泽东特别喜欢李贺,所以李贺非常红。所以一个作家不应该考虑,我今天赚钱还是不赚钱,出名还是不出名,无所谓。他如果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思的,他已经满足了生活上最重要的一个要求。但是也有一些另外的例子,陀思妥耶夫斯基其实是为了还债,拼命写东西,也写出了伟大的作品,巴尔扎克好像也是这样。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小说当初是为了还债,就是生活不好,照样写出伟大的作品。如果有钱 赚的话,可以这样做下去,因为做的是工作,简朴的工作。所以也可能有些人,眼前有钱,将来又有很大的名,毕加索就是这样的。(根据凤凰网《锵锵三人行》改写)3.围绕网络与文学,访谈双方主要谈了哪几个话题?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 [推断方法]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访谈新闻把握其主要内容时要从提出的问题入手,合理归类概括。根据窦文涛提出的问题,可归纳为三方面的话题,如根据窦的第一个问题可知双方谈的是“网络的出现是否会导致经典的、传统的文学消亡”。注意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切勿照抄原文。[答案]①网络的出现是否会导致经典的、传统的文学消亡;②中国当代作家为什么在网络时代离世界越来越远;③在网络时代,作家写作与钱和名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4.顾彬认为中国当代作家“与世界中间隔着两条沟”,这“两条沟”具体指什么?中国当代作家远离世界的根源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推断方法]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及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两条沟”既是概括的说法,也是形象的说法。注意分析文中顾彬“你想想……”这段话,原文以反问的方式加以阐释,作答时提取要点要用陈述的语气表述。 [答案]第一问:①中国当代作家没有很好的外文功底;②中国当代作家很少与国外的重要作家成为私人朋友。第二问:中国当代作家无法与国外的重要作家进行直接交流与对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