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2020.11.3说明:1.本试卷共12页,六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2.所有试题答案均写在答题卡及作文纸上,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卡和作文纸。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但实际上。______________“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_________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损害、束缚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浪漫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庄子_________避弃现世,__________并不否定生命,而毋宁对自然生命抱着珍贵爱惜的态度,这使他的泛神论的哲学思想和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充满了感情的光辉,恰恰可以补充、加深儒家而与儒家一致。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的补充者。(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但是而且却B.不仅而且即使也C.虽然但是即使也D.不但而且尽管却-23- 2.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括号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一个消极避世②一个出世③一个乐观进取④一个入世A.②①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②③①D.①③④②3.根据上下文,在波浪线处填入恰当的句子(不超过15个字)。【答案】1.D2.C3.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复句关系并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答题空1、2两处,根据“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及其艺术意念”中“也”的提示,前句应该表达的是递进关系而非转折关系,排除答案A、C;答题空3、4两处,根据句意,“避弃现世”和“并不否定生命”存在转折关系,同时,庄子的“避弃现世”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非一种“假设情况”,可以用让步关系来表达,但不能用假设关系来表达,排除答案B。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根据上文,“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应该是先谈儒家,后谈道家,据此排除答案A、D;且“消极避世、乐观进取”是对“出世、入世”的具体解释,应该先说“出世、入世”,再说“消极避世、乐观进取”,同时现象B中②④的顺序不能与前文交叉对应,排除答案B。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根据“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但实际上……”这句所表达的转折关系,该答题空处应该填一个与“离异而对立”意思相反的句子,可以填写如“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或如“它们刚好和谐而互补”。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23- 圆明园始建于康熙朝,完成于乾隆时期,原圆明园发展为由圆明、绮春、长春组成的圆明三园。它位于北京城西北的海淀区,这里原为一片平地,既无山丘,又无水面,但是地下水源很丰富,挖地三尺即可见水,为建造园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圆明园正是利用这样的条件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圆明园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350公顷的一半,其中最大者为圆明园中心的福海,宽达600米,湖中还建有三座小岛;中型水面有圆明园的后湖等,长宽约二三百米,隔湖可观赏到对岸景色;小型水面和房前屋后的一塘清池更是无数,还有回流不断的小溪如同园内流动的纽带,将这些大小水面联成完整水系,构成一个十分有特色的水景园林。而所有这些水面统统是由平地挖出来的,用挖出之土就近堆山,所以湖多山也多,大小山丘加起来占了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不过这些土山都不高大,并没有破坏全园的水景特点。特点之二是______________。圆明三园占地面积很大,但它没有北海琼华岛和清漪园万寿山那样的可作为全园风景中心的山峰,只有一组又一组的小型园林布满全园。它们或以建筑为中心,配以山水植物;或在山水之中,点缀亭台楼阁。利用山丘或墙垣形成一个又一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园,组成无数各具特点的景观。这里有宫门内供皇帝上朝听政用的正大光明殿建筑群;有福海与海中三岛组成、象征着仙山琼阁的“蓬岛瑶台”;有供奉祖先的安佑宫和敬佛的小城舍卫城;有建造在水中的,平面成字形的建筑“万方安和”。乾隆皇帝几下江南,随行带着画师,把苏州、杭州一带的名园胜景摹画下来带回北京,于是在圆明三园里相继出现了苏州水街式的买卖街、杭州西湖的柳浪闻莺、平湖秋月和三潭印月等著名景观,不过这些江南胜景在这里都成了小型的、近似模型式的景点。圆明园的特点之三是______________。建筑平面除惯用的长方形、正方形外,还有工字、田字、中字、字、曲尺、扇面等多种形式,屋顶也随不同的平面而采用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等单一或者复合的形式,光园内的亭子就有四角、六角、八角、圆形、十字形,还有特殊的流水亭;廊子也分直廊、曲廊、爬山廊和高低跌落廊等。乾隆时期还在长春园的北部集中建造了一批西洋形式的石头建筑,由当时在清廷做事的意大利教士、画家郎世宁设计,采用的是充满繁琐石雕装饰的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形式,建筑四周也布置着欧洲园林式的整齐花木和喷水泉,这是西方建筑形式第一次集中地出现在中国。朝廷为了这批宫殿所需要的大量玻璃窗与玻璃吊灯,还专门在园内设立了烧制玻璃的作坊。-23- 圆明园就是这样一座由大小水面、不同高低的山丘和形式多样的建筑组成的大型皇家园林。它前后建设了近40年,历经三个朝代,在雍正时形成圆明园24景,乾隆时又增加20景,加上长春园的30景,万春园的30景,共有100多处不同的景点,所以西方有人把这座园林称为“万园之园”。(节选自侯仁之《北京城的生命印记·圆明园》)材料二“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明代米万钟在他北京西郊的园林里,写了这两句诗句,一望而知是从晋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脱胎而来的。不管“对”也好,“见”也好,所指的都是远处的山,这就是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把远景纳为园中一景,增加了该园的景色变化。这在中国古代造园中早已应用,明代计成在他所著《园冶》一书中总结出来,有了定名。他说:“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无拘远近。”已阐述得很明白了。北京的西郊,西山蜿蜒若屏,清泉汇湖沼,最宜建园,历史上曾为北京园林集中之地,明清两代,蔚为大观,其中圆明园更被称为“万园之园”。这座在历史上驰名中外的名园——圆明园,其造园之术,可用“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八字来概括,这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具体表现。偌大的一个园林,如果立意不明,也难成佳构,所以造园要立意在先。圆明园如今仅存断垣残基,要谈这些只能用今日尚存的另一个大园林颐和园为例了。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郊十公里,万寿山耸翠园北,昆明湖弥漫山前,玉泉山蜿蜒其西,风景绚美。颐和园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精心模拟,故西堤、水岛、烟柳画桥,移江南的淡妆,现北地之胭脂,景虽有相同,趣则各异。园面积达三四平方公里,水面占四分之三,北国江南因水而成。入东宫门,见仁寿殿,峻宇翚飞,峰石罗前。绕其南豁然开朗,明湖在望。万寿山面临昆明湖,佛香阁踞其巅,八角四层,俨然为全园之中心。登阁则西山如黛,湖光似镜,跃然眼帘;俯视则亭馆扑地,长廊萦带,景色全囿于一园之内,其所以得无尽之趣,在于借景。小坐湖畔的湖山真意亭,玉泉山山色塔影,移入槛前,而西山不语,直走京畿,明秀中又富雄伟,为他园所不及。廊在中国园林中极尽变化之能事,颐和园长廊可算显例,其予游者之兴味最浓,印象特深。廊引人随,中国画山水手卷,于此舒展,移步换影。上苑别馆,有别宫禁,宜其清代帝王常作园居。谐趣园独自成区,倚万寿山之东麓,积水以成池,周以亭榭,小桥浮水,游廊随径,宜静观,此大园中之小园,自有天地。园仿江南无锡寄畅园,以同属山麓园,故有积水,有景可借。-23- 水曲由岸,水隔因堤,故颐和园以长堤分隔,斯景始出。而桥式之多,构图之美,处处画本,或玉带桥之莹洁柔和,十七孔桥之仿佛垂虹。每当山横春霭,新柳拂水,游人泛舟,所得之景与陆上之景,分明异趣。而处处皆能映西山入园,足证“借景”之妙。(取材于陈从周《悠然把酒对西山》4.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圆明园包括圆明、绮春、长春三园,是借助于海淀的地理特点造出的人工山水园林。B.圆明三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建成,集皇家园林和江南园林的特征于一体。C.圆明园的西方建筑采用“巴洛克”风格的形式,由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设计。D.长春园北部的西洋形式的石头建筑,是西方建筑形式第一次在中国出现。5.根据材料二,下面对原文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远山蜿蜒,有清泉汇流的地方,是最宜建园之处,所以西郊一带名园众多。B.造园如写文章,立意在先。“因水成景,借景西山”是颐和园造园的立意。C.颐和园模拟杭州西湖,虽地处南北不同,但湖光山色、烟柳画桥,形趣皆似。D.圆明园和颐和园一样,都借西山入园成景,皆为皇家园林的典范。6.把远景纳为园中或室中一景,是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一种手法,下面诗句不能体现出这种“借景”手法的是()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B.西岭烟霞来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涵远堂对联)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D.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曹雪芹《凝晖钟瑞》)7.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条概括圆明园的建园特点。【答案】4.D5.C6.D7.①平地造园,以水为主;②园中有园;③建筑类型多而且形式多样,极富变化;④因水成景,借景西山。【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D项,“是西方建筑形式第一次在中国出现”错。原文是“这是西方建筑形式第一次集中地出现在中国”,注意有“集中地”这一修饰语。故选D。【5题详解】-23- 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C项,“但形趣皆似”错。原文是“景虽有相同,趣则各异”。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及判断文本信息的能力。“借景”手法是把远景纳为园中或室中一景,是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一种手法。A项,由“窗含西岭千秋雪”,可知是将白雪覆盖的“西岭”纳入室中成为一景,属于“借景”手法。B项,由“西岭烟霞”“东洲云海”,“来袖底”“落樽前”可知,这是坐在室内饮酒,而将远景纳入室中成为一景,属于“借景”手法。C项,由“两山”“送青”以及“排闼”可知,是将远处的青山纳入园中成为一景,属于“借景”手法。D项,这句诗就是描写芳园临近帝都,华日照耀,祥云笼罩,气象佳胜。不属于“借景”手法。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信息和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第一处在材料一第二段,属于段首总领句。结合后文“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350公顷的一半……构成一个十分有特色的水景园林”“而所有这些水面统统是由平地挖出来的”可概括出“平地造园,以水为主”;第二处在材料一第三段,也是段首总领句。结合后文“圆明三园占地面积很大,但它没有北海琼华岛和清漪园万寿山那样的可作为全园风景中心的山峰,只有一组又一组的小型园林布满全园”“利用山丘或墙垣形成一个又一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园,组成无数各具特点的景观”,可概括出“园中有园”;第三处在材料一第三段,同样是段首总领句。结合“建筑平面除惯用的长方形、正方形外,还有工字、田字、中字、字、曲尺、扇面等多种形式,屋顶也随不同的平面而采用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等单一或者复合的形式,光园内的亭子就有四角、六角、八角、圆形、十字形,还有特殊的流水亭;廊子也分直廊、曲廊、爬山廊和高低跌落廊等”“乾隆时期还在长春园的北部集中建造了一批西洋形式的石头建筑”,可概括出“建筑类型多而且形式多样,极富变化”。-23- 第四处在材料二,结合“这座在历史上驰名中外的名园——圆明园,其造园之术,可用‘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八字来概括”,可概括出“因水成景,借景西山”。三、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子墨子言曰: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未必然也。是故子墨子曰: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取材于《墨子·非乐》)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取材于《荀子·乐论》)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度:法度B.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流:放纵C.曲直、繁省、廉肉、节奏廉:清亮-23- D.其化人也速化:教化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厚措敛乎万民何不虑以为大尊浮乎江湖B.形而不为道裂地而封之C.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埏填以为器D.夫声乐之入人也深人之有是四端也10.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处,正确的一项是()A.豪雅变B.豪庄变C.广雅正D.广庄正11.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B.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C.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D.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1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认为音乐不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所以开展音乐活动是错误的。B.荀子认为人的情感变化表现在音乐之中,这种表现必须进行引导才能避免祸乱。C.《乐论》从设置音乐的原则和方法两个角度批驳了《非乐》的观点。D.荀子认为音乐感化可使家庭内部相爱相亲,朝廷上下相慕相敬,天下百姓归顺服依。1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14.结合文本,谈谈墨子和荀子对待音乐的见解有何不同。你更赞赏谁的观点?请简述理由。【答案】8.A9.D10.D11.B12.A13.民众和睦协调、同心同德,那么兵力就强劲,城防就牢固,敌国就不敢来侵犯了。14.墨子认为兴乐厚敛万民,劳民伤财,无补于“兴天下之利”、所以“为乐非也。”-23- 荀子则认为快乐必须通过音乐来表现,音乐的表现可以加以引导,使其“乐面不流”感动人的善心,这足立乐之方:同时通过配合协调等立乐之术来使家族和睦、君臣和谐、万民归依,从而达到感染教化的目的,所以兴乐乃王道之始:我更赞赏墨子的观点、如春秋时贤人繇余就曾说过:“礼乐法度,此乃中国所以乱也,自上圣创为文法,以约束百姓,仅仅小治。其后日渐骄淫,借礼乐之名,以粉饰其身;假法度之威,以督责其下,天下怨望,因生篡夺。”(意为:礼乐法度会约束百姓,只能获得小的安定,而后可能借礼乐之名督责百姓,引发民怨。)墨子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其观点貌似浅显,实则切中要害,入木三分。【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实词的能力。A项,“度”解释为“法度”错误,应为“考虑”。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掌握文言虚词用法的能力。A项,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向”;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在”。B项,连词,表假设;连词,表顺承C项,连词,用来;介词,用。D项,均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文意填充词语的能力。承接“听其《雅》《颂》之声”,那么意志胸怀就开阔了,应用“广”;承接“习其俯仰屈伸”,那么容貌就庄重了,应用“庄”;承接“行其缀兆,要其节奏”,那么队列就方正了,应用“正”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也”作句末语气词,应在“也”后面断开,“所必”“不免”是一句话中并列的成分,联系紧密,中间不需要断开,排除A-23- 项;“声音”“动静”“性术”都是名词,并列作“变”的主语,所以应在“声”的前面断开,排除CD两项。翻译为:音乐,就是快乐,它是人的情感必不可少的。所以人不能没有音乐,人有快乐就一定通过声音流露出来,通过行动表现出来;人之所以为人,声音、行动、性情变化都表现在这音乐中了。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项,“墨子认为音乐不具有审美价值”说法错误,文中墨子认为开展音乐活动是错误的,是因为音乐不具有实用价值,没有说因为音乐不具有审美价值。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的能力。关键词:“和齐”,和睦协调、同心同德;“则”,那么;“婴”,侵犯(围攻)。【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评价作者观点能力。根据文段一,“仁者之事,必务求兴天下之利……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为乐非也。”可知,墨子的观点是“为乐非也”,他认为兴乐厚敛万民,劳民伤财,无补于“兴天下之利”。文段二,“是王者之始也”是荀子对音乐总的观点。“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这是从人们对音乐的需要性讲,荀子认为人的快乐必须通过音乐来表现;“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这是从音乐具有的作用来讲的,他认为音乐可以感动人的善心,使家族和睦、君臣和谐、万民归依,从而达到感染教化的目的。第二问,“你更赞赏谁的观点?请简述理由。”选取任意一个观点都可以,但要分析理由。赞赏墨子的观点,可以从音乐的消极作用谈起,结合文中墨子观点,也可以结合其他名人对音乐的观点,分析统治者的主要职责在于关爱百姓,不能让“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不能为了不实用的音乐,搜刮百姓等。赞赏荀子的观点,可以从音乐的正面作用谈起,如现代社会中积极正能量的歌曲对人们精神上的引领作用,激发人们的爱国之情;慰藉人们的心灵;便于宣泄情感,更好地投入工作等。-23- 参考译文:墨子说:“仁人做事,必须讲求对天下有利,为天下除害,将以此作为治理天下的准则,对人有利的就做;对人无利的就停止。”仁者替天下考虑,并不是为了能见到美丽的东西,听到快乐的声音,尝到美味的食物,使身体安适。因此减损、掠夺百姓的衣食财物,仁人是不做的。民众有三种忧患:饥饿的人得不到食物,寒冷的人得不到衣服,劳累的人得不到休息,这三样是民众的最大忧患。然而即使为他们撞击巨钟,击打响鼓,弹奏琴瑟,吹起竽笙,舞动干戚,民众的衣食财物就能得到吗?我认为未必是这样。现在大国攻击小国,大家族攻伐小家族,外寇内乱盗贼共同兴起,不能禁止。然而即使为他们撞击巨钟,敲击响鼓,弹奏琴瑟,吹起竽笙,舞动干戚,天下的纷乱就能得到治理吗?我认为未必是这样的。所以墨子说:“向百姓征敛很多钱财,用来制作大钟、响鼓、琴、瑟、竽、笙,使之发出声音,以求有利于天下,为天下除害,是于事无补的。”所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活动是错误的!”音乐,就是快乐,它是人的情感必不可少的。所以人不能没有音乐,人有快乐就一定通过声音流露出来,通过行动表现出来;人之所以为人,声音、行动、性情变化都表现在这音乐中了。所以人不能不快乐,快乐就不能不表现出来,这种快乐的表现如果不加以引导,就不可能不出现混乱。先王厌恶这种混乱,所以创作了《雅》《颂》的音乐来引导人们,使那乐声能够充分表达快乐却又不放纵,使那音律的宛转或舒扬、繁复或简单、清脆或浑厚、停顿或推进,都足够用来感动人的善良之心,使那些奸邪污浊之气没有途径能和民众接触。这就是先王设立音乐的原则,但是墨子却反对音乐,有什么办法呢?所以音乐在祖庙之中,君臣上下一起倾听它,就没有人不和谐恭敬的;音乐在家庭之中,父子兄弟一起倾听它,就没有人不和睦亲近的;在乡里家族之中,年长的和年少的一起倾听它,就没有人不和睦顺从的。所以音乐是审定一个主音来确定乐调和谐的,是配合上各种乐器来调整节奏的,是共同演奏来完成乐曲的,它足能用来率领统一的原则,足能用来整治各种变化。这是先王设立音乐的方法,可是墨子却反对音乐,有什么办法呢?-23- 所以,人们听那《雅》《颂》的音乐,意志胸怀就开阔了;拿起那盾、斧等舞具,练习那俯仰、曲伸等舞蹈动作,容貌就庄重了;跳在那舞蹈的行列位置上,合着那舞曲的节奏,队列就方正了,进退就整齐了。所以音乐,对外可以用来征讨诛伐,对内可以用来谦恭礼让。音乐影响人深远,教化人迅速。音乐中正平和,那么民众就和睦而不放纵;音乐严肃庄重,那么民众就心齐而不混乱。民众和睦心齐,那么兵力就强劲,城防就坚固,敌国就不敢来侵犯。像这样,那么百姓就没有不安心地住在自己的住处,喜欢自己的家乡,从而使自己的君主得到满足的。然后,君主的名声就会因此而显赫,光辉因此而广大,四海的民众就没有不愿意得到他,并把他作为君长的。这是称王天下的开始。(二)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7分)15.请完成下列默写。(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可谓好学也己。”(《论语》)(2)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3)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____________________。(《礼记》)(5)故有之以为利,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______________,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老子》)(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________________,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答案】(1).就有道而正焉(2).质胜文则野(3).士不可以不弘毅(4).在止于至善(5).无之以为用(6).自见者不明(7).九层之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弘毅、至善、见”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各题。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曹雪芹秋花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1】短檠【2】,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23-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3】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4】苏轼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注释:【1】爇ruò:点燃。【2】檠qíng:灯架,蜡烛台。【3】脉脉:细雨连绵。【4】此词创作于公元1094年8月。是时,作者由定州贬往英州、惠州。16.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在诗人眼中,蜡烛也具有灵性。曹诗中它会同主人公一起因悲愁而流泪,在这里,外界的物象被赋予了强烈的主观情感,正像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B.曹诗共用了十五个“秋”字,五个“风”字,五个“雨”字,对秋意极力铺陈渲染,反复咏叹,形成一种“秋”气弥漫、“秋”味浓郁的诗境。C.苏诗中“更听寒蛩促机杼”一句深秋蟋蟀的鸣叫,引出似在催促妇人织布之意,表现诗人沉浸于田园生活,不畏贬谪的达观态度。朴中见真,实中见情。D.苏诗中“夜凉枕簟已知秋”这句明写秋凉,实写人心之凄凉,与李清照的词“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有异曲同工之妙。17.比较两首诗,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不同时空的两位诗人,面对萧瑟的秋景,各选角度,倾诉心怀,曹诗描写了风雨之夜的情境,苏诗描写了雨夜梦醒的情景,共同表达了主人公伤秋的悲情。B.两位诗人都描写了秋雨之凉,并擅长以声写雨。曹雪芹描写了秋雨伴着漏声潇潇而下的情形,苏轼则被梧桐叶上的秋雨声惊破梦境。C.两位诗人都擅长化用前人诗句表达情感。曹诗中“罗衾不奈秋风力”巧妙地化用李煜词句“罗衾不耐五更寒”;苏诗中“梧桐叶上三更雨”一句化用了温庭筠词句“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23- D.同是写秋,但两首诗体裁并不相同。曹诗是一首拟乐府诗,“代”,犹“拟”,“仿作”之意。而苏诗由语言形式可判定是一首七言律诗。18.两首诗都因秋雨引发悲秋之情,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主旨的不同。【答案】16.A17.B18.曹诗着力渲染了秋天肃杀、凄苦气氛。全诗环绕着秋字,通过一系列秋天景物的淋漓渲染,展示了陷于恶劣环境的孤弱少女的满怀愁绪和无边伤感,从而预示她难以逃脱的悲剧前途。全诗先写秋夜景物,再写秋风秋雨的氛围,中间十二句,具体地细致地抒写孤寂凄苦的情怀。最后,通过彻夜未眠的诗人所见的晨景,抒发她对无休无止的悲剧的预感。《秋窗风雨夕》这首词,是林黛玉在秋天萧瑟风雨的助力下,感怀身世所作。她对命运的担忧、对爱情的无助,都写在了诗中。苏轼这首词的上片写夜半惊魂,向弟弟子由袒露如秋凉之离情苦,下片为路途上的美好回忆,传达了思弟之离情苦。上片写夜半惊魂,向子由袒露如秋凉之离情苦。名写秋凉,实写人凉。进一步从感觉上和听觉上渲染了他此时此地的凄凉心境。秋夜本来含有凉意,睡在竹床上更觉冰凉,感到大自然的寒秋到来了,人世间的寒秋到来了。然而,此时作者又产生了泰然心态,听到了一种特别亲切和谐的声音。时至暮年,作者仍壮心不已。【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分析能力。A项,“正像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错误。曹诗里的蜡烛使用了拟人修辞,诗人赋予蜡烛以人的情感态度——流泪,可见诗人情感是外露的,直白的,并非王国维笔下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指出诗词中所有景物都寄托有情思,强调情思要通过写景表现出来,属于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故选A。【17题详解】本题考查比较两首诗后对异同点的理解分析能力。B项,“两位诗人都描写了秋雨之凉”错误,曹诗不单纯写秋雨,应该是风雨并举,主要写秋风之凉,“罗衾不奈秋风力”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故选B。【18题详解】曹诗二十句,竟用了十五个“秋”字,着力渲染了秋天肃杀、凄苦的气氛。如果联系全书-23- 其它诗词来理解,这个“秋”字还应有它更深的含意。全诗环绕着秋字,通过一系列秋天景物的淋漓渲染,展示了陷于恶劣环境的孤弱少女的满怀愁绪和无边伤感,从而预示她难以逃脱的悲剧前途。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一、开头四句,先写秋夜景物,再写秋风秋雨,造成一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氛围,为主体部分的抒写作了环境铺垫。二、中间十二句,具体地细致地抒写孤寂凄苦的情怀。三、最后,通过彻夜未眠的诗人所见的晨景,抒发她对无休无止的悲剧的预感。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设,情因景生。凄风苦雨的秋夜,一个重病少女酸苦的哀思,悲凉的情绪如浓重的暗夜压在她的心头。这个犹如娇花嫩草的少女,孤单寂寞地住在潇湘馆里,听着暗夜中淅淅沥沥的雨点敲打着窗棂,想着自己凄凉的身世和未来渺茫的前程,怎能不痛断肝肠。“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突然到来的秋风秋雨,惊破了她绿色的幻梦,预感到她短暂的青春年华就要逝去了,这是多么值得人同情。对黛玉将来因悲愁泪尽而死,《秋窗风雨夕》是一次重要的铺垫。《秋窗风雨夕》这首词,是林黛玉在秋天萧瑟风雨的助力下,感怀身世所作。她对命运的担忧、对爱情的无助,都写在了诗中。此时的林黛玉和贾宝玉,虽然早已经心意相通,黛玉对薛宝钗也已经没有了敌意,反而当作姐妹。但是,小儿女的情怀,在大环境之下,是算不得数的。窗外风雨大作,小儿女们只能躲在小楼里面写写诗词,调侃几句,如此而已。半点做不得婚姻大事的主。所以说,风雨飘摇,有心的诗人,只能借诗作派遣自己的愁绪。苏轼这首词的上片写夜半惊魂,向弟弟子由袒露如秋凉之离情苦,下片为路途上的美好回忆。全词点化运用前人词句,巧妙传达了思弟之离情苦。寓情于景,于物有情;如夜凉知秋,如寒蛩促机;朴中见真,实中见情。然而,仍不免有“惊魂未定”,“岂谓天幸,得存此生”的余悸潜于词中。上片写夜半惊魂,向子由袒露如秋凉之离情苦。词是从“梧桐叶上三更雨”写起的。他巧妙地点化运用了唐代温庭筠-23- 《更漏子》词来抒发其贬怨离情的。也正是夜半三更,一场秋雨,惊破了东坡的梦魂。除了“离情”,他眼前一切皆空。京都无处觅,“穷达”成幻影。“夜凉枕覃已知秋,更听寒蛰促机抒。”名写秋凉,实写人凉。进一步从感觉上和听觉上渲染了他此时此地的凄凉心境。秋夜本来含有凉意,睡在竹床上更觉冰凉,感到大自然的寒秋到来了,人世间的寒秋到来了。然而,此时作者又产生了泰然心态,听到了一种特别亲切和谐的声音:“更听寒蛋促机杼。”东坡前往惠州,身不由己,处境苍凉。在此窘况下,他首先想到的竟然是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竟然如寒蛰那样催促着农妇早起织布。这是东坡爱民的可爱的品格。下片,为路途上的美好回忆。在上半夜人睡时,“梦中历历来时路”。走这条遥远而漫长的路,要历经河北、河南、江苏,然后进人江西。一路风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到达虔州,还在清江畔的歌舞亭里接受好友的宴饮享受。宴会虽小,可雄风不减当年。“江亭醉歌舞”,“尊前”又遇知己人。“别来”不寻常,人人必有“心与绪”。三句不离行,仍是和友人话兄弟情、未竟业。最后一语,与上片最后一语照应,如出一辙,实为作者出世思想的进一步升华。时至暮年,作者仍壮心不已,诚为可贵。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枝头消息朱以撒①在悠长的公路上奔驰,风从车窗外挤了进来,呼呼直响。路两旁的杨树、悬铃木度过了漫长冬日之后,应和这个已经到来的春日。枝头漫出鹅黄,很嫩,似乎吹弹即破。它们都蜷缩着,像是握住的拳头,还要一点时间,随着越发上升的气温,渐渐打开它的容颜。这是多么有诗意的色泽啊,很含蓄、阴柔,同时又有一缕开张之气正待散发。刚刚好——我欣赏的正是这种情态。再往下就不会是这个样子了,疯狂地展开、伸长,就像一个大姑娘,深闺再也藏不住她的情怀了。②太泛滥了,不免俗气。③植物与人不同,是无所谓制约的。在适宜生长的天候下,很快就会染绿一条大道,或者一个公园。阳光、雨露、土地,这些条件具备了,它的趋势就是向上。④春日里盎然的气息也悄然地潜入了我们的肢体,许多欲望勃发而起,笔下想作许多的錦绣文章,下笔迅疾,骎骎驰骛,不觉一又一篇。⑤我是比较关注节气的人,这和我当过农民有关,虽然最终弃农进城,节气的特征还是让我深刻记取。我会发现节气到来的这一天的确有许多不同,有时很微弱,不易捉摸,我还是会从一些景物、植物上挑出来,相应地做一些应和。老百姓觉得最简单有效的就是食补,使人在这一天里安然度过。时间在人的眼中,看起来都是一样的,无形无色,一日连着一日,匆匆而过,没有茬口。总是会在一些时间点上,时间被格外注视,立夏了,立冬了,当放则放,当敛则敛。适时顺生,说的就是先从情绪上遵从,然后是肢体。如果从季节上划分,立秋之前都属于情调高涨时节,就连那些细微的鸣虫,肉眼看不到,却积极地发出声响,不愿停歇。在这个时段,什么都是向上的、开张的。我动手批改几个小青年的随笔,文辞不能说不顺畅,就是写得太华丽了,让人阅读中感到腻味。我原本想提笔叉掉一堆词藻,使其变得质朴素淡一些。才下笔就停住了,自觉不妥。在这个年龄段,恍如初夏,无论是个人的情怀,还是情怀之下的笔调,都是蓬勃不可遇,他们的表达,也就更充足和饱满,饰而无节。如果不是这样,反而辜负了此时的性情。-23- ⑥我与他们不一样,已经走过夏季,是秋季中人了,把笔行文,不知不觉地由丰缛华丽转为素淡,像一株删繁就简的三秋树。古人说得好、“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我现在正是这个样子,想着如何在笔调上能渐渐贴近逸品,如果如愿,那真是太好了。可是难的是不能强求,只能自然而然,也许达到了,也许根本达不到,成为一辈子的牵挂。“逸”最早是对人品而言的,孔夫子就提到伯夷和叔齐,兄弟俩隐居于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大概要有隐士情怀的人,才有可能担当起“逸”的称号。我是很现实的人,不愿淡出红尘,入世越深,越是热爱尘世,对生活中的某些需求还表现得很有兴致,譬如美食——这是多么好的一份享受啊,孰可舍之?至多,一个人就是以入世之念,做一些雅致之事,如此而已。我没有太多的个人兴趣,像一个人站在呼呼的秋风里,有许多热情、愿望都被吹散了,剩下那些比较实在的成分。以前我在笔墨滋润中是做加法的,怕欣赏者看不懂来问我,还得解释半天。现在我则大做减法了,像一个园林管理者,大刀阔斧,删节枝条,把那些伸张的、绵密的、叠加的悉数削减。至于再来欣赏的人能否领会,我就全然不去考虑了。如果一个进入秋季的人还在追逐着繁缛艳丽,自己都会骂自己浅薄。尽管动不动就征引弘一法师来做“逸”的代表,但说到底他的人生对于常人而言根本没有普遍性,也不值得仿效。普通的生活是排斥这种极端的,即便有人仿效,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形失真成为一个怪物。我觉得比较可靠的是更多阅读一些民间之作,里边蕴藏着边缘生存中人的人格、情调,在边缘习惯了,未曾有进入中心地带的念头,只是循着晴耕雨读的传说程序,素淡百年。这样比较真实的日子,给我的引导也比较可靠。⑦朋友们送给我几幅汉砖拓片。本来我只对墨拓怀有兴趣,以为黑白二色对比最有利,朱拓不免过于渲染。直到最近才有了转变,看到了朱红把销蚀风化的那一部分展示得那么沧桑。有时我就这么认为,古人手上的技巧并没有那么高明,也没有那么多滋味可品,笔下肯定也有一些啰啰嗦嗦的东西,就像汉大赋那样,毫不例外地来一番膏泽浮华——似乎一个有才华的人,都要以此显示一下才气,不知不觉就走过头了。后来,这些石刻、砖刻置于时光之下,风沙往来,磨洗无休,那些显示才气的笔调,长的、露的、尖的、密的,百年千年,已经变成短的、()、()、疏的,变得有味道了。更多的人不喜欢这种删减,观赏时颇觉吃力——如果一个人只是对春日表示好感,始终浸泡在春日的汁液里,对个人的体验来说,显然是一种缺陷。-23- ⑧南方逐渐成了冬日越来越短的场域。冬日不冷,说起来是轮回中的一种缺憾——不是四季匀称,而是以很大的偏差出现。它到来的时候,人们还穿着短袖、短裙行走在喧闹的街市。除了服饰的错位,人的神情、举止,也全然不是这个季节所有。在肢体感受不到冬日的严寒时,一定是天道运行中有什么被阻止了、拖延了,使它迟迟不能来到我们的跟前,让我们切身感受。“天行健”,古人就是这么说的,没有谁对此产生怀疑,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它的行踪,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握它的玄机。现在我们感知的,只是一些琐屑,一些小秘密泄露出来了——夏日比以前炎热得很。得出这个结论的大多是中年人,他们在空调的房间里,温度很低了,心头上还是烦躁得不行,这是机器所无法调节的。这个季节无节制地延伸了,让人很不舒服,它是属于张扬的、放纵的。看看南方的这些植物纵横伸展毫不敛约,你就清楚了。⑨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就从我这个谋生的专业来说,那么柔软的毛羽制成的笔,居然写不出简净、简静的字来,更是难以捕捉到萧然、澹然的气味。就像弹琴,总是想在大庭广众里弹,弹给别人听,却不想幽篁独坐,弹给高山流水听,弹给自个听。⑩我想,问题就出在这里。(取材于朱以撒同名散文)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它们都蜷缩着,像是握住的拳头,还要一点时间,随着越发上升的气温,渐渐打开它的容颜。(蜷缩:表现出了杨树、悬铃木胆怯、弱小的初生状态。)B.春日里盎然的气息也悄然地潜入了我们的肢体,许多欲望勃发而起,笔下想作许多的锦绣文章,下笔迅疾,骎骎驰骛,不觉一篇又一篇。(骎骎驰骛:指作者下笔如飞,笔力纵横之态。)C.时间在人的眼中,看起来都是一样的,无形无色,一日连着一日,匆匆而过,没有茬口(茬口:在同一块土地上轮栽作物的种类和次序。)D.得出这个结论大多是中年人,他们在空调的房间里,温度很低了,心头上还是烦躁得不行,这是机器所无法调节的。(烦躁:因夏日延长,天气炎热,空调房里的人们心浮气躁的状态。)20.请结合文本,简述对第⑥段中“逸品”一词的理解。21.阅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1)请结合语境,在下列括号处填写最恰当的词语。后来,这些石刻、砖刻置于时光之下,风沙往来,磨洗无休,那些显示才气的笔调,长的、露的、尖的、密的,百年千年,已经变成短的、()、()、疏的,变得有味道了。(2)本句大量使用顿号,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精妙所在。22.作者以“枝头消息”为题,请结合文本谈谈以此为题的妙处。【答案】19.B20.指风格、笔调素淡朴实但思想深刻的作品。-23- 21.(1)敛的、钝的(2)本文中大量使用顿号,是因为作者在文中大量使用并列词语,这些并列词语的使用,让文章的描写更加生动,表现的意蕴更加丰富。22.①本文题目“枝头消息”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消息即音信、讯息,指枝头“鹅黄”传递出春的征兆。②作者以树木的生长为例,阐释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理念,“枝头消息”体现作者对社会及人心浮躁的影射,暗含了作者对欲望膨胀无节制,关注外在却迷失自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无奈,表达了作者回归自我,简净素淡的人生主张,代表了作者追求的素淡简约的文风;③同时,这一题目为读者设置了悬念,虚实结合,凸显主题,含蓄蕴藉。④“枝头”传递了什么“消息”,这些消息又有着什么作用,这些问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⑤最后,这一题目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完整。【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的理解能力。A项,蜷缩:表现出了杨树、悬铃木柔弱,娇嫩的初生状态。C项,茬口:本指木材等断裂时的断面。此处指时间留下的痕迹。D项,烦躁:因被生活中的事物所累,空调房里的人们心浮气躁的状态。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文中提到“我与他们不一样,已经走过夏季,是秋季中人了,把笔行文,不知不觉地由丰缛华丽转为素淡,像一株删繁就简的三秋树。古人说得好、“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我现在正是这个样子,想着如何在笔调上能渐渐贴近逸品”,由此可以推断出,所谓“逸品”,就是在表达上不追求丰缛华丽,而是表现为风格、笔调素淡朴实但思想深刻的作品。【21题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词语及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1)通过阅读文章可知,上文“那些显示才气的笔调,长的、露的、尖的、密的,百年千年,已经变成”后句所罗列的情形应是“长的、露的、尖的、密的”的反义词,所以第一空应填入“露的”的反义词,与“露”相反的词而且可以和“的”搭配的,可以填入“敛”,与“尖”相反的词时“钝”,故填入的词语为“敛的”“钝的”。(2-23- )本文中大量使用顿号,这是因为文中大量使用并列词语,如“路两旁的杨树、悬铃木”“很含蓄、阴柔”“长的、露的、尖的、密的”“路两旁的杨树、悬铃木”“阻止了、拖延了”,这些并列成分让文章的意象更加丰富,让描写更加形象生动,让意蕴更加深远。也让文章的整体风格更加雅致诗意。【2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意蕴及效果的分析能力。本文的题目“枝头消息”拟定的非常巧妙,这一题目首先给读者造成一种悬念,“枝头”传递了什么“消息”,这消息是传递给谁,这些消息又有着什么作用,这些疑问给读者带来了阅读兴趣和阅读动力,让读者不由自主的阅读下去。作者在文中是以树木在不同季节的表现来比喻不同的创作风格,同时阐明了自己的创作观,由“节气”谈到写作和人生,指出不同的人生阶段应该适时顺生。文中“我与他们不一样,已经走过夏季,是秋季中人了,把笔行文,不知不觉地由丰缛华丽转为素淡,像一株删繁就简的三秋树。古人说得好、‘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我现在正是这个样子,想着如何在笔调上能渐渐贴近逸品,如果如愿,那真是太好了”等内容,就阐明了作者在经历过青年时对丰缛华丽的文风之后,现在追求的则是素淡简朴,这一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在结构上,文章开头从春天的树叶写起,而结尾则是写到南方的冬天让树木“纵横伸展毫不敛约”,“枝头消息”这一题目和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内容相呼应,让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六、写作(本大题共2小题,共56分)23.名著阅读微写作。优秀小说的结尾大多有余音袅袅之感,请从《呐喊》中任选一篇小说,对其结尾加以复述,并谈谈其艺术效果。【答案】《呐喊》中《药》的结尾令我印象深刻。作者在结尾处于夏瑜的坟墓上平添了一个花环。在我看来,这花环是希望的象征。在革命先驱的鲜血被人拿来治病的“吃人”绝望中,鲁迅仍不失希望,启迪我们无论境况如何都要心怀希望。怀有希望,方可如鲁迅般的担当,“肩起车载斗量的闸门,送孩子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怀有希望,“华”“夏”才能走在一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方有不竭的力量。今天,中国亦满怀希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本次作文的写作要求考生从《呐喊》中任选一篇作品,对其结尾加以复述,并谈谈其艺术效果。题目的内容有选择性,《呐喊》的任何一篇均可,具有自主开放性,又加以适当的限制,必须是“结尾”,且要求复述大致内容,写出自己的启迪,又具有适度限制性。-23- 《呐喊》为北京名著阅读作品,《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其篇目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端午节》《白光》《免和猫》《鸭的喜剧》。《呐喊》中各篇小说的结尾形式多样,考生可写《一件小事》结尾的画龙点睛,可写《阿Q正传》中结尾阿Q画圆的意味深长,《明天》和《药》的结尾的意蕴之丰等,点明它让你印象深刻,内容上可写对“自我”“国民”的思考等等,考生要突出小说的结尾给自己的启迪。如《社戏》的结尾“我再也听不到那夜似的好戏也吃不到那夜似的好读豆了”,这句话放在小说的结尾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小伙伴的留恋。24.大作文以《小议“说真话”》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答案】例文:小议“说真话”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说真话成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面直陈他人的缺点和错误时,因为说真话,可能会招来他人的不满和报复;有时我们坦言自己的不足和过失时,因为说真话,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宽容。有时说真话会带来伤害,有时说真话能获到尊重。那么,我们究竟要不要说真话呢?在生活中,应该提倡说真话。著名作家巴金写的《随想录》中有一篇是经典作《再论说真话》。文中巴金爷爷对讲真话的深刻检讨。他向中国人发出告诫:“哪怕是给铺上千万朵鲜花,谎言也不会变成真理。”他还说,“人只有讲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活下去。”说真话是真实生活的基础。科学的殉道士布鲁诺在当时宗教禁锢人类思想的年代,到处宣传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思想,布鲁诺不畏火刑,坚定不屈地同教会、神学作斗争,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科学研究上,必须说真话,不说真话,就没有现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也没有如此绚丽多彩的物质生活。古今中外从未听说过谁以讲假话为荣,也从未听说过有人公开去赞美一个天天讲假话的骗子。我们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最后狼的确来了的时候,却也没有人相信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假话可耻,甚至还会带来生命危险。在《皇帝的新装》中,大臣和百姓都说谎话,纷纷赞扬皇帝的新装。唯独那个单纯的小孩子不怕被别人误会,说出了皇帝什么也没穿的实情。几百年来,说谎的大人一直是读者嘲笑的对象,而小孩一直是读者赞美的目标。可见,说谎会付出惨痛的代价。-23- 诚然,有时,善意的谎言能让一个患有绝症的患者绝处逢生,能给予别人一丝丝的希望。善意的谎言让人重拾自信,有时还能救活一个即将精神崩溃的人。有时,真实的言语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我们更要学会说真话,除了需要勇气、需要技巧,更需要具备必须的条件,这样,说真话,就会在社会中,朋友间,家庭内,起到团结安定、尊重开心、共同进步的作用,既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自己。说真话是一种美德,一种正气,在我们的社会中应该大力提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是典型的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做到审题准确。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来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不能错误地理解题意。其次要立意深刻。就是要为文章确定一个鲜明、集中、深刻的主题,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第三,选材要精当。要围绕着中心来选择材料,运用那些自己熟悉的材料作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或论述得透彻有力。本题要求以“小议‘说真话’”为题,且文体必须写议论文。首先我们要理解“真话”的含义。什么是真话?巴金先生说过,所谓真话不是指真理,也不是指正确的话。自己想什么就讲什么;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这就是说真话。其次,我们要选好写作的角度,可以去讨论为什么现在社会中很多人不愿说真话,可以去分析说真话的意义以及说假话的危害,可以探讨说真话的场所和方式,也可以阐述说真话的尺度和原则……在作文的构思上可以按照议论文的典型模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展开论证,这样的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也更完整。立意:(1)说真话乃是人的良知底色(2)说真话不是信口开河(3)说真话,做实事(4)说真话,同样也要说人话(5)要敢于说真话素材:(1)不知道经济学家们为什么总是信口开河。最近钟伟就说了这么两句话。一句是“经济学者没有义务为老百姓说话”;一句是:“我不知道老百姓是谁”。人们深感诧异,自然也议论纷纷。可一段时间来,却总是听到有些人在为他们辩解:“多大的事啊,经济学家们不过是说了几句真话。”(2-23- )说真话不仅是生而为人者的良知底线,更是一个正常社会必备的良序之本。设若一个人说真话,现实的真相便得以揭示;设若一群人说真话,悖谬的谎言将难以存在;设若所有人说真话,社会现状必光明如炬。一个被谎言捆索的国度,必然遍处流动着黑暗;一个被谎言桎梏的心灵,必然里外散发着愚昧;一个被谎言脑控的民族,必然无端承受着苦难。因谎言正是恶者残害人类的利器。(3)讲真话,没有科学的素养不行。比如有新闻写,出生20多天的婴儿问:“妈妈干嘛去了?”作者和编辑都没有常识。真相没穿好鞋子,谣言早就跑了。有时候跑的不是谣言,而是无知。当然,说真话也与一个人的品质有关。有些人假话说成习惯,或者吃了一点说真话的亏,就不敢说真话,而是揣测听自己说话的人的喜好。这种人缺乏说真话的勇气与担当,收藏真话,说空话,说大话,更说假话,结果误人误事,让更多的人遭祸,让国家蒙受损失。(4)讲真话的能力就是看见真相本质的能力。远近高低各不同,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是,不管怎么说,总有一个角度是最佳的,总有一个路径是最接近本质的。面对纷杂的世界,我们就要炼就火眼金睛,炼成洞察力、穿透力、判断力,一眼万年,一针见血,直达真相,直抵本原,拨云见日,即物穷理,由现象到规律。扁鹊见蔡桓公,病在“腠理”,还是“肌肤”“肠胃”“骨髓”,能够一语道破,言别人所未言,是因为他具有从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结构分析:命题作文写作时,依据题目的特点和要求,要突出表现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文章开篇结合现状提出问题:我们究竟要不要说真话呢?然后以巴金和布鲁诺的事例来从正面证明说真话的意义;接着列举狼来了和皇帝的新装的故事从反面进行论证,正反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最后论证我们应该怎样去说真话,并大力提倡我们要讲真话。这篇文章主要从为什么和怎么做的角度构思立意,结构清晰。-2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