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故事的来源与路径多种多样,从民间故事中寻找资源是一种有效方式。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民间童话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脉气象,是能够彰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中国故事。但对这样的中国故事,过去大多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少有效的改编、重述、传播与推广,使之大众化,回到今天的读者中间。如果对民间文学中的“好故事”加以改编,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让中国故事滋养童心、影响童年、引领成长,就更有价值了。民间童话、神话传说是人类的童年叙事,也是文学艺术的原始叙事。美国叙事学家伯格就说过,作为原始叙事的童话的各种因素在经过派生和发挥之后,可以引发出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化样式。他曾以一篇欧洲的民间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故事为例,来分析其中的叙事元素,认为其中就包括了不同的通俗文学样式的萌芽:怪动物(恐怖小说的元素)、出发去寻找被绑架的公主(侦探小说的叙事元素)、类似于火箭飞船的魔毯(科幻元素)、与怪物搏斗(动作冒险小说的元素)、与公主结婚(浪漫故事元素)。伯格的这种童话叙事学分析说明,民间童话作为人类童年叙事对后来的叙事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今天,科幻小说、探险故事和侦探小说等很多通俗文学样式,都是有民间故事这个根的。除此之外,要充分认识民间故事改编的价值和意义。欧洲儿童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经历了一个民间故事的改编期。它们直接影响了家庭和孩子的成长,也奠定了欧洲人的童年阅读,为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儿童读物出版及语文教育奠定了广泛的读者基础,甚至直接推动了欧洲现代学校教育与文学经典的接受和传播。不过,民间故事的改编并不容易。改编和重述,不是抄写与重复,而是再创造,用新的语言和思维,用现代观念来再现民间故事的魅力,也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重新传播与发扬。同时,改编要考虑最大的读者群。过去,也有一些对我国传统的民间故事、民间童话的改编和重述,但都是按照成年人的理解与接受来改编的,而很少按照《格林童话》的方式来改编。格林兄弟在改编和重述中将之定位为“儿童与家庭故事”,这是《格林童话》得以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说,民间故事要真正改编成广受欢迎的“中国好故事”,要尽量符合儿童的接受需求,使之儿童文学化,这样才能进入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的通途。 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需要抓住精神要素,把传统文化中值得传承的元素保留下来。说白了,改编中国民间故事,就是要留存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中华美德等核心元素。同时需要善于运用恰当的形式,比如,俄国诗人普希金改编《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将民间童话改编成了童话诗,使之成为经典并广为流传。值得肯定的是,目前有一些出版社推出了中国神话和民间故事的绘本,受到了少儿读者的喜爱。这一点,与过去的连环画受到儿童读者喜爱是同样道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民间故事的价值亟待重估。民间故事可以和创意写作、儿童教育学科有机融合,把民间故事的整理和研究,与创造性改编、重述及儿童教育的需求结合起来,用纯正的中国故事,滋养中国孩子的美好童年。    (摘编自谭旭东《以新语言和新思维唤醒民间故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对许多民间故事大都还只停留在收集和整理的层面上,缺乏有效的改编和重述。B.欧洲现代学校教育与文学经典的接受和传播与欧洲经历过民间故事改编期密不可分。C.美国叙事学家伯格认为现代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学样式起源于欧洲的民间童话故事。D.目前一些出版社在形式上做出了改变,推出了中国神话和民间故事的绘本,值得肯定。【答案】C【解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伯格只是以一篇欧洲的民间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故事为例分析了其中所包含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学样式的元素,而不是“认为现代大多数其他通俗文学样式起源于欧洲的民间童话故事”。故本题选C项。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借用美国叙事学家伯格的分析充分阐述了必须认识到民间故事价值的观点。B.文章通过对欧洲儿童文学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分析引出对民间故事如何改编的论述。C.文章第五段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具体分析了对民间故事进行改编和重述的方法。D.文章对比分析了我国民间故事改编和重述过去与现状,引导人们认识其价值和意义。【答案】D【解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错在“文章对比分析了我国民间故事改编和重述的过去与现状”。无中生有,文章并没有对我国民间故事改编和重述的过去与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故本题选D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过去缺乏大众化的民间故事是因为对民间故事的改编、重述没有考虑到读者群。B.再好的民间故事如果不能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C.民间故事如果能够用新的语言和思维来改编,就可以进入到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中。D.要做好民间故事的改编和重述,就必须抓住其中所蕴含的值得人们传承的精神要素。【答案】D【解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因为对民间故事的改编、重述没有考虑到读者群”分析错误,以偏概全,文中还有其他元素影响大众化,如新的语言和思维、现代观念等。B项,原文“如果对民间文学中的‘好故事’加以改编,变成适合儿童阅读和家庭教育的故事,让中国故事滋养童心、影响童年、引领成长,就更有价值了”可知这一说法错误。C项,原文“要尽量符合儿童需求,使之儿童文学化,这样才能进入家庭教育和语文教育的通途”这一信息可知这一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项。【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陈小手汪曾祺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①。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需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老娘家都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产科医生。 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他当然也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请他的。中小户人家,忌讳较少,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就会建议:“去请陈小手吧。”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手。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陈小手喂着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是一匹走马。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我们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马队”,觉得非常好看。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白马陈小手”。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陈小手不在乎这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他下了马,即刻进产房。过了一会(有时时间颇长),听到“哇”的一声,孩子落地了。陈小手满头大汗,走了出来,对这家的男主人拱拱手:“恭喜恭喜!母子平安!”男主人满面笑容,把封在红纸里的酬金递过去。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冼洗手,喝一杯热茶,道一声“得罪”,出门上马。只听见他的马的銮铃声“哗棱哗棱”……走远了。陈小手活人多矣。有一年,来了联军。我们那里那几年打来打去的,是两支军队。一支是国民革命军,当地称之为“党军”;相对的一支是孙传芳的军队。孙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他的部队就被称为“联军”。联军驻扎在天王庙,有一团人。团长的太太(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要生了,生不下来。叫来几个老娘,还是弄不出来。这太太杀猪也似的乱叫。团长派人去叫陈小手。陈小手进了天王庙。团长正在产房外面不停地“走柳”②。见了陈小手,说:“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脑袋!进去吧!”这女人身上的脂油太多了,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迤里歪斜走出来,对团长拱拱手:“团长!恭喜您,是个男伢子,少爷!”团长龇牙笑了一下,说:“难为你了!——请!”外边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副官陪着。陈小手喝了两盅。团长拿出二十块现大洋,往陈小手面前一送:“这是给你的!——别嫌少哇!”“太重了!太重了!”喝了酒,揣上二十块现大洋,陈小手告辞了:“得罪!得罪!”“不送你了!” 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团长说:“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这小子,太欺负人了!他奶奶的!”团长觉得怪委屈。(选自《汪曾祺作品精选》)【注】①老娘:接生婆。②走柳:方言,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多指心里焦虑不安。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场交代了当地风俗和请老娘的种种讲究,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B.当地人将陈小手和自己喜欢看的马相关联,称其“白马陈小手”,以表达对他的尊重。C.小说运用多种人物刻画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共同刻画出主要人物形象。D.小说的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多处藏有深意,含而不露,暗示了陈小手最终的悲剧命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B项,“以表达对他的尊重”,理解错误,依据文中人们对男性接生的态度,“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可知人们对陈小手没有尊重之意;故选B。5.结合全文,概括并简要分析陈小手的形象特点。【答案】陈小手是旧社会一个男性产科医生的形象,其形象特点为:(1)特立独行,敢于打破封建守旧思想。他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以一名男性的身份学习医生们都不屑为之的产科,做只有女人才做的接生工作。(2)医术高超。他有着高超的接生技术,救活了很多产妇和婴儿。(3)正直敬业,品德高尚。他不计酬劳,也从不以人家救命恩人的身份自居,对人谦恭有礼。为了不耽误接生,他特意养了一匹白马,争分夺秒、救人于危难,对自己的职业怀着一颗虔敬的心。【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能力。概括人物形象,首先应总体把握文本内容,根据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揣摩人物性格;其次,找出文中作者的议论句,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人物评价的语句,来评判人物性格;第三,通过事件综合起来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 文章说,“陈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产科医生”,这句话是对陈小手的一个总体概括,但是,文中又说,“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由此可以看出陈小手的特立独行性格,他敢于打破封建守旧思想,他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以一名男性的身份学习医生们都不屑为之的产科,做只有女人才做的接生工作。医术高超。陈小手作接生工作,因为他的手小,更主要的是他的医术高明,“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陈小手凭着高超的接生技术,救活了很多产妇和婴儿。更可贵的是,陈小手正直敬业,品德高尚,他不计酬劳,“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冼洗手,喝一杯热茶,道一声‘得罪’,出门上马”,也从不以人家救命恩人的身份自居,对人谦恭有礼。为了不耽误接生,他特意养了一匹白马,文中说,“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白马争分夺秒,陈小手救人于危难,这些都表明陈小手对自己的职业怀着一颗虔敬的心。6.有人认为,陈小手之死完全是偶然的,因为他不幸遇上了一个草菅人命的军阀团长。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答案】①不同意,陈小手的死有其必然性。②陈小手看似运气不好,死在—个恩将仇报、草菅人命的军阀团长的手上,似乎有其偶然性,但这只是表象,陈小手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以团长为代表的男人们骨子里的封建男权思想。③男权思想把女人当成是男人的附属品,男女之大防,即使医生和病人也不能逾越。这种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不仅团长这样,那些大户人家的男主人和中小户人家的男主人,以及同行的男性医生们莫不这样。在这些男人心中,陈小手早就该死,只不过最后动手的是团长罢了。④传统文化中狭隘愚昧的男权思想容纳不下陈小手这样的“异端”,他的死是社会大环境决定的。【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作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试题虽然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是作答时,一定要依据文章内容、作者的情感去分析问题,揣摩问题背后的因素。讨论陈小手的死,一定要回归那个年代。从文中看,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男女之大防,即使医生和病人也不能逾越,这种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不仅团长如此,那些大户人家的男主人和中小户人家的男主人,还有同行的男性医生们莫不这样。陈小手在这些男人心中早就应该死无数次了。只不过最后动手的是团长罢了。课文通过叙述名医陈小手因为团长太太接生而被无辜枪杀的事情,反映了我们传统文化、民族心理中的弊病,批判了守旧的传统文化与狭隘愚昧的男权文化。陈小手之死出手的是团长,认可的是传统,表现出的是群体劣根性。陈小手的死,与民族积淀相综合,便超越了平常意义的死,具有耐人寻味的意味。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陈小手之死不是偶然的。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欲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从上幸雍祠,获白麟,一角而五蹄。上异此物,博谋群臣。军上对曰:“臣闻《诗》颂君德,《乐》舞后功,异经而同指,明盛德之所隆也。 南越窜屏葭苇,与鸟鱼群,正朔不及其俗。北胡禽兽行,虎狼心,上古未能摄。陛下盛日月之光,专神明之敬,而异兽来获,宜矣。昔武王中流未济白鱼入于王舟俯取以燎群公咸曰休哉今郊祀获兽此天之所以示飨也宜因时令,改定告元,使著事者有纪焉。若此之应,殆将有削左衽、袭冠带、而蒙化者焉。斯拱而俟之耳!”上甚异之,由是改元为元狩。后数月,越地及匈奴王有率众来降者,时皆以军言为中。初,军从济南步入函关,关吏予军繻①。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②,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还。”弃繻而去。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军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还奏事,上甚说。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一用汉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镇抚之。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选自《汉书·终军传》)注:①繻,用作通行证的帛。②传,凭证。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昔武王中流/未济白鱼入于王舟/俯取以燎群公/咸曰休哉/今郊祀获兽/此天之所以示飨也B.昔武王中流未济/白鱼入于王舟/俯取以燎/群公咸曰/休哉/今郊祀获兽/此天之所以示飨也C.昔武王中流未济/白鱼入于王舟/俯取以燎群公/咸曰休哉/今郊祀获兽/此天之所以示飨也D.昔武王中流/未济白鱼入于王舟/俯取以燎/群公咸曰/休哉/今郊祀获兽/此天之所以示飨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这段话的大意是:过去武王来到河中还未渡过河水,一条白鱼跃入武王的船中,(武王及群臣)俯身拾取白鱼用火烤(它),大家都说,美好啊。“白鱼”是“入于舟中”的主语,故排除AD;“俯取以燎”的宾语是鱼,而非“群公”;“群公”是“咸曰”的主语,因此排除C。故选B。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衽,我国古代部分少数民族或是明代初期汉族女性所着的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右衽。B.改元,指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文中即是此意。C.合符是中国流传久远的一项合盟信物制度,符又称符节、符信,制成后一分为二,供持有者双方相互印证,也就是合符。D.印绶,指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封建帝王赐给大臣印绶即是授予相应的官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B.改元,本文指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而非新皇帝即位改变纪年的年号。故选B。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终军不慕权贵,太守想要和他结交,召见他,他明确地拒绝了太守,只是作了一个揖就转身离开了。B.终军用周武王的例子给皇帝解说抓获异兽之事,后来越地和匈奴有人来归降,人们认为他的话应验了。C.终军巡视郡国的时候,把他见到的对国家有利的事都上报给朝廷,返回后向皇上奏事,皇上十分高兴。D.终军成功地劝说了南越王投降,但是南越宰相吕嘉不愿归顺,他发兵攻击并杀死了南越王及汉朝的使者。【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中心,然后再仔细阅读,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等。A项,“他明确地拒绝了太守”错误,文中只说“军揖太守而去”,不能表明终军“明确地拒绝了太守”。故选A。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闻《诗》颂君德,《乐》舞后功,异经而同指,明盛德之所隆也。 (2)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答案】(1)我听说《诗经》歌颂国君的美德,《乐经》赞美皇帝的功绩,经文不同但是主旨却是一样,都是证明美好的德行的隆重(崇高)。(2)终军自己请求(主动请求):“我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交到朝廷来。【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自己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第一句得分点:君,国君;后,皇帝;指,通“旨”主旨;明,证明;隆,崇高。译为:我听说《诗经》歌颂国君的美德,《乐经》赞美皇帝的功绩,经文不同但是主旨却是一样,都是证明美好的德行的隆重(崇高)。第二句得分点:缨,绳子;羁,捆绑;致,交到,送到;阙下,朝廷。译为:终军自己请求(主动请求):“我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交到朝廷来。【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参考译文:终军,字子云,是济南人。年少好学,因为有口才博学擅长写文章在郡中闻名,他十八岁时,就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听说他有特殊的才能,招他到郡府接受遣送,非常惊奇他的才能,想与他结交,终军给太守行了拱手礼后就离开了。终军到长安上书谈论国家大事,汉武帝认为他的文章与众不同,往命他为谒者给事中。 跟从皇上去雍地祭祀,得到了一只白麟,长着一只角和五个蹄子。皇上对它感到非常惊奇,广泛地征求大臣们意见(对白麟的看法)。终军回答说,我听说《诗经》歌颂国君的美德,《乐经》赞美皇帝的功绩,经文不同但是主旨却是一样,都是证明美好的德行的隆重(崇高)。南方越人生活在水泽芦苇之中,与鸟鱼相处,正统思想到不了他们那里。北边胡人与禽兽同行,有虎狼之心,从上古都没有受过管理。陛下你盛德有日月之光,对神明毕恭毕敬,而擒获异兽,是应该的。过去武王来到河中还未渡过河水,一条白鱼忽然跃入武王的船中,(武王和群臣)俯身拾取白鱼用火烤(它),大家都说,美好啊。现在郊祀获得此兽,是上天用它来示意祭献啊,应该趁着这个时刻,改变纪元,让记事的人记下这件事。如果上天以白麟相应,大概那些偏远地区的人们该受到中原的教化了!皇上对终军的话感到非常吃惊,因此改纪元为元狩。过了几个月,越地和匈奴的人有率领众人来归服的,当时人们都认为终军的话说中了。当初,终军从济南步行进函谷关,守关官吏给他一块布帛凭证。终军问:“拿这东西有什么用?”那个官吏说:“这是返回的凭证,回来时应该拿它合符。”终军说::“大丈夫到国都游历,决不返回。”丢下凭证就走了。终军作为出访的人,出使行走于各郡国,守关的小吏记住了他,说,这个使者是以前丢弃凭证的人。终军巡视郡国,把他见到的对国家有利的事记录下来,返回后上奏皇上,皇上十分高兴当委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主动请求说:“我没有驰骋疆场的功劳,却能担任宫中侍卫,白吃了五年俸禄。边境时常有警报,我应该穿上坚甲拿起利器,冒着流箭飞石,冲锋在前。今天听说要派遣赴匈奴的使者,我愿意振作精神全力以赴,辅佐使者,在单于面前讲明是非利害。我年轻才能低下,不熟悉位臣之职,不足以胜任使者之职,自己心中有难以承受的郁闷怨恨(对自己)。”皇帝觉得他的话很不一般,就升为谏议大夫。南越与汉朝和亲,皇帝就派终军出使南越,去说服南越王,想让南越王来朝拜,作汉王朝的诸侯国。终军主动请求说:“我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弄到朝廷来。”于是终军前往游说南越王。南越王听信了终军的话,并且答应举国附属汉朝。天子非常高兴,赐给南越大臣印绶,全部改用汉法,来革新南越的风俗,让使者留下镇守安抚南越民众。南越宰相吕嘉不愿归顺汉朝,便发兵攻击南越王以及出使南越的汉朝使者,南越王和汉朝使者都被杀了。终年死时年仅二十多岁,所以世人称他为“终童”。(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读山海经(其一)陶渊明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1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写初夏时节,草木繁茂的景象。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幽美丽的环境。B.“众鸟”一句,“欣”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诗人用飞鸟之乐比自己之乐,相互映衬。C.“穷巷”一句,写诗人所处环境的偏僻,交通不便,目的是反映诗人窘迫境遇与心境。D.诗人沉浸在神仙传说等丰富多彩的故事之中,虽身居茅屋,却能在顷刻之间游遍宇宙。【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要想读懂一首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可以从诗歌的题目、诗歌的作者、下面小注、以及诗歌中的“诗眼”入手,还可以借助诗歌中某些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借助某些传递情感的意象等去理解诗歌的内容。C项,“反映诗人窘迫境遇与心境”,理解错误;“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是说诗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干扰,表现出诗人的心灵宁静之乐。故选C。12.有人评价此诗“尾句一‘乐’字,总破全诗主旨”,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隐居之“乐”的具体内容。【答案】①首句及“微雨”两句,写环境清新可爱,是诗人隐居一乐。②“众鸟”及“穷巷”两句,写自己与世隔绝无杂事烦扰,有理想寄托之所,是诗人隐居二乐。③“酌酒摘蔬”及读书,写诗人回归田园自食其力,身处茅屋但神思驰骋,是诗人隐居三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把握诗歌的情感,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诗歌本身抓住诗歌标题、意象意境、情感关键词、表达技巧等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诗人经历、创作心境及创作背景等因素来理解。这首诗的大致内容是: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爱我的茅庐。耕种过之后,我时常返回来读我喜爱的书。居住在僻静的村巷中远离喧嚣,即使是老朋友驾车探望也掉头回去。(我)欢快地饮酌春酒,采摘园中的蔬菜。细雨从东方而来,夹杂着清爽的风。泛读着《周王传》,浏览着《山海经图》。(在)俯仰之间纵览宇宙,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呢?从整首诗歌来看,表达了作者的隐居之“乐”,隐居之乐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乐是诗人生活环境之乐,诗人生活在草木繁盛,环境清幽之地;第二乐是说诗人隐居田园,无尘世纷扰;第三乐指诗人躬亲耕作,自食其力,纵情想象,沉醉书卷。据此回答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作者由自然界万物顺应时令欣欣向荣而想到自己生命的短暂。(2)《归去来兮辞》中写作者归家后在劳作之余闲适放旷、身心舒展、文思泉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勃《滕王阁序》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阜盛,富庶繁华的气象。(4)《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5)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6)《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晚有儿息。(李密《陈情表》)【答案】(1)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2)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3)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4)(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5)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7)既无伯叔门衰祚薄【解析】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皋,啸,赋,闾阎,扑,鼎,舸舰,舳,抟,沮,既,祚薄。【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不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又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了却因为书写错误而得不到该得的分数。三、语言文字运用14.下面词语的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炼字蛰伏别出新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B.针贬契约真知灼见失之毫厘,谬以千里C.疏浚毗邻一筹莫展如临深渊,如履薄冰D.烹饪阈值幅员辽阔一言即出,驷马难追【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辨析字形,需要考生课下多注意易错字,识记归纳;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A项,别出新裁,应作“别出心裁”;B项,针贬,应作“针砭”;D项,一言即出,应作“一言既出”。故选C。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为了让天然的碎琼乱玉有更好的光泽和色彩,除了切磨和抛光外,那些改善宝石、玉石外观和耐久性的方法就可以称作珠宝的“微整形”。②由于拆迁政策深得民心,广州老城区中棚户区的居民搬迁积极性极高,不到一个月已然十室九空,大大加快了拆迁工作的进程③优秀的诗文作品清新自然,不落言筌 ,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而实深的意境,使读者在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④最高人民法院微信负责人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在标题拟定上咬文嚼字,在内容上,传递法院的法治正能量。⑤妈妈语重心长地对娜娜说:“你也老大不小了,别总是得鱼忘筌,丢三落四的,凡事多考虑考虑,想得周全一点。”⑥林庚先生是著名诗人、楚辞与唐诗研究专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泰斗,从教一生,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A.①②⑤B.②③⑥C.③④⑥D.①④⑤【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的能力。成语的正确运用可以从如下角度考虑: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②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只有关注这些角度,才能作出准确判断。还要看看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①碎琼乱玉,比喻地上的雪。句中用作“宝石、玉石”,使用错误。②十室九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句中用于深得民心的居民拆迁,使用错误。③不落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功痕迹。句中用于修饰优秀的诗文作品,正确。④咬文嚼字: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句中用于法院对文字的认真研究,正确。⑤得鱼忘筌:达到目的就忘记原来的凭借,指忘本。句中指丢三落四,使用错误。⑥著作等身:形容著述极多。句中用于林庚先生著作很多,正确。故选A。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窦娥的故事中明显有着东海孝妇的影子。东海孝妇的故事见于《汉书·于定国传》、刘向的《说苑》、干宝《搜神记》都有记载。B.中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表明了中国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C.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D.中南大学特批大三学生刘璐硕博连读,为其专门制订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后备人才,进入侯振挺教授的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语病类题目,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等。A项,结构混乱;改为“故事见于……”或者“故事在……有记载”;C项,成分赘余,删去“的发生”;D项,成分残缺,在“进入”之前加上“使其”。故选B。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眼前却分明浮现出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亲切得不能再亲切的人和他们的感人事迹。B.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宏大的工程,节目组借助短视频这一当下传播的热门手段,在3分钟的时间内将工程的精华呈现给观众。C.腾讯无人机在研发初期,定位就与现在占市场主流的航拍无人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目标客户是大众消费群体。D.目前地球正处于间冰期内,但最新研究表明,其向冰期演变的冷却趋势不会改变全球变暖的现状。至少3万年内,地球不会进入下一个冰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语病类题目,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等。A项,搭配不当;“浮现”不能和“事迹”搭配;B项,语序不当;应为“热门的传播手段”;C项,指代不明,“他们”可以指代“腾讯无人机”,也可以指“主流的航拍无人机”。故选D。【点睛】高考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平时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辨析病句方法:1、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2、紧缩法。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3、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4、逻辑意义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看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1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猥以微贱,当侍东宫②谋杀单于近臣,当死B.①会有四方之事②长风破浪会有时C.①未有知其修者②余独好修以为常D.①披绣闼,俯雕甍②披帷西向立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生需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含义,同时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含义。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A项,①担任;②应当;B项,①恰逢;②一定,必然;C项,①长度;②美好;D项,均为“打开”之意。故选D。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众人匹之众人:众多百姓B.臣欲奉诏奔驰奔驰:奔走效劳C.聊乘化以归尽乘化:顺随自然D.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不齐:有蹉跎,有坎坷【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古今异义词的含义。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与现在的词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做题时,看看古代词义与现代词义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变化的,就是古今异义词。A项,众人:一般人;众人匹之,意思是一般人和他相比;故选A。2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且臣少仕伪朝②彼且恶乎待哉B.①寻程氏妹丧于武昌②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C.①臣以供养无主②去以六月息者也D.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②接孟氏之芳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需熟练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注意有些虚词有时也用作实词。最重要的是加强课内外阅读,培养在语境中推断的能力。A项,①连词,况且,②副词,还;B项,均为介词,在;C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凭借;D项,①到,②的。故选B。 21.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晦朔,指一年的时间变化。晦是阴历每月第一日,朔是阴历每月最后一日。B.簪笏,可代指官职。簪,束发戴冠时用来固定帽子,笏,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C.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D.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后可指20岁左右的男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A项,晦是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是阴历每月第一日。故选A。22.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B.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善于用典。C.投笔指投笔从戎,源于汉武帝时的宗悫弃文从武,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D.《庄子》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C项,投笔从戎,指的是班超的故事,而非宗悫。故选C。23.下列文言句式特征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刘夙婴疾病A.之二虫又何知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齐谐》者,志怪者也D.既自以心为形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特殊句式的运用。所谓特殊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与平常的结构组成存在着区别和不同。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而刘夙婴疾病”是被动句,意思是我的祖母刘氏常常被疾病缠身。A项,宾语前置句;B项,介词结构后置句;C项,判断句;D项,被动句。故选D。 24.某中学将于2019年11月8日举行2020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以下是某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邀请信。其中有五处词语运用不简明、不得体,请分别指出并加以修改。尊敬的各位家长:我校将于2019年11月8日早8时在大礼堂举行2020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我们谨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诚邀家父家母到场观礼。18岁,意味着责任、义务,意味着勇敢、担当。在这个庄严时刻,您的到场实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成人之际更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届时我们还将惠赠礼物一份。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拨冗出席,对此我们敬谢不敏。某班班委会2019年11月6日【答案】(1)“家父家母”,改为“家长”或“您”(2)“实属是”,删去“实属”或删去“是”(3)“惠赠”改为“敬赠”(4)“抽出时间拨冗”删去“抽出时间”或删去“拨冗”(5)“敬谢不敏”改为“深表谢意”。【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运用能力。语言得体,就是根据环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同语境协调一致。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包括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和文章中语言风格的一致性;外部语境指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情景条件,包括场合、对象、目的等。本题中,“实属”就是“实际是”,和后面的“是”重复;“拨冗”意思是“于繁忙中抽出时间”和“抽出时间”重复;“家父家母”是称自己的父母;“惠赠”是称人赠与的敬词,此处是赠给别人;“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此处表示感谢错误。2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示例:如琢又如磨、两句三年得、锤名句出精品,中国人向来就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材料:名利是身仇十年磨一剑砍头不要紧聚精正会神丹心照汗青功名尘与土昂头颅挺脊梁耕陇亩隐山林谨于行慎于言淡泊名利一丝不苟桀骜不屈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名利是身仇、功名尘与土、耕陇亩隐山林,中国人向来就有淡泊名利的精神。②十年磨一剑、聚精正会神、谨于行慎于言,中国人向来就有丝不苟的精神。③砍头不要紧、丹心照汗青、昂头颅挺脊梁,中国人向来就有桀骜不屈的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然后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分析。仿写句子要做到如下几点:理解例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意与原句一致;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之间的关系,甚至关联词也要一一对应;注意例句的修辞手法,仿句要与之保持一致;注意例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色彩等,仿句用词要与之相似;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与之一致,最后将仿句与例句及要求对照,看是否符合要求。根据示例句式题干“精益求精的精神”,仿句应该是“淡泊名利的精神”“一丝不苟的精神”和“桀骜不屈的精神”;再根据“淡泊名利”“一丝不苟”“桀骜不屈”的含义归类,与之分别照应的词组是“名利是身仇、功名尘与土、耕陇亩隐山林”“十年磨一剑,聚精正会神,谨于行慎于言”“砍头不要紧、丹心照汗青、昂头颅挺脊梁”,最后按照主谓、动宾、并列结构顺序组合即可。四、写作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中国从孔子时代就强调子女要孝顺父母,在父母面前永远要保持发自内心的和颜悦色。中国子女成年自立后往往和原生家庭依然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往往也习惯于为子女的人生作出规划,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一般比较亲密。材料二:西方自雅典城邦时代起,其伦理和文化就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孝顺的概念,只有“友爱”的说法。子女成年之后即离开父母建立自己的生活体系,父母也从不对子女的将来做过多的干涉或过分的帮助,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作为一名即将成年的青年学生,对此,你有什么体验和思考?请以“理想的亲子关系”为主题,写一篇班会发言稿,表达你的思考与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在紧密中学会独立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在紧密中学会独立》,借此和大家谈一谈我对亲子关系的理解。中西方的文化历来有很多差异,就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来说,传统的中国式家庭两代之间往往比较亲密,而西方家庭一般则是比较平等疏远。而在我看来,若能将两种模式巧妙结合起来,方能成为一种相对完美的相处模式。 古代中国提倡“愚忠”“愚孝”,子女在指出父母错误时要“怡吾色,柔吾声”,在承受父母责骂时要“号泣随,鞑无怨”。近代以来。这种毫无原则的尊敬和服从已经少了很多,然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力仍不容小觑。许多父母倚仗着自己阅历丰富,有一种“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的自信,对子女的人生指手画脚,并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诚然,这种行为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是为了避免子女走自己的错路,但有时,这样也未必能使孩子有一个好的结局。同时,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巨婴”“妈宝”的出现也说明了这种模式的弊端。但中国式的家庭关系却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港湾,使其心灵有一个依靠,让他们知道无论如何总有一个会永远接纳他们的地方。并且“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孝”也有助于构建一个人情温暖的社会。相比之下,西方的家庭关系则显得冷漠许多,子女的过早独立,使代际之间缺乏亲情的维系。或许这会不利于孩子心智的发展,但父母及时的义“放手”也有利于孩子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创造力,孩子的一举一动皆有自己做主,后果也有自己承担,这也有利于他们及时独立,早日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同时,对父母也是一种解脱,所以,西方的老人往往不如中国的老人一样劳心劳力。我们正处于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碰撞时代,作为即将成年的高中生,也已经有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在我看来,中国的家庭模式亲密温馨,但子女缺乏自立能力;西方的家庭模式子女独立自主,却较为冷淡疏离。当今时代,我们正处于两种文化的交汇点中,应当博采众长,并将其融合为一种新的、更好的东西。因此,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模式中,我们应当加入一些新的东西。鲁迅先生曾说:“任何思想不禁锢的父亲,都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所以,我们的确没有必要一切都按照父母的意思来,而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独立自主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和人生才会臻于完满。我的发言的结束,谢谢大家!【解析】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材料共分两层,第一层谈中国的家庭的亲子关系,第一句谈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关键词是孝顺,第二句中前两个单句谈父母对子女的关系,关键词是规划,最后一句总结这种关系的特点是亲近。第二个层次谈西方家庭的亲子关系,第一句讲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即友爱、独立,后一句讲父母对子女的态度是不过多干涉,最后一句总结这种关系的特点,比较松散。通过以上概括分析,结合任务要求“作为一名即将成年的青年学生,你有什么体验和思考”可知,本文写作的对象是中西方家庭亲子关系的差异与优劣以及新时代下要建立一种怎么样的亲子关系。另外,注意题目要求,以“理想的亲子关系”为主题,写一篇班会发言稿。立意:1.友爱与不干涉2.父母,可以学会适当放手 3.尊重孩子成长4.在关爱中学会独立素材:1.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像你父亲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劝子于学,采用的是“不动声色”的方法。王羲之对儿子没有一句说教,却使王献之逐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从小就开始确立了严格的治学态度。2.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声名远扬的大将军,他叫子发。一次,因国家形势需要,他率领部队与秦国交战。双方打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楚方前线的军备物资吃紧。无奈之下,子发便派人向楚王告急。特派员临行前,子发还特意嘱托他去探望一下老母亲。老人非常关心前方战事,见到来人就问:“战士们好吗?”特派员回答说:“眼下仅有一点儿豆子维持生活,没办法,只好一粒粒地分着吃了。”“那你们的将军呢?”老太太追问道。特派员心想,咳,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于是,他不假思索地如实相告:“将军的生活您老不用挂心,每餐都有肉有米饭吃,他身体好着呐!” 不久,子发率军凯旋归来,母亲不但没有带人迎接庆贺,反而紧闭大门不让他进家。不仅如此,老母亲还派人去指责子发:“你让战士们饿着肚子打仗,你自己却吃好的喝好的,这样自私地做将军,打胜了仗也不是你的功劳。越王勾践在讨伐吴国的时候,有人曾献给他一坛子酒,越王却派人把酒倒在江的上游,让战士们一起去下游饮水。这是为什么呢?虽然大家没有品尝到美酒的醇香,可却鼓舞了全军的士气,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还有一次,有人送给越王一袋子干粮,勾践又把它分给了士兵们吃,分到每个人嘴里那是少得可怜啊,但士兵的士气却增长了十倍。这才叫同甘苦,共患难。”子发的母亲还批评他说:“而你呢?在战场上只考虑自己,却不顾士兵的冷暖饥饱,你不是我的儿子,别再进我的家门了!”子发听了母亲的批评,觉得十分惭愧,向母亲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坚决改正,这才得到了老人的原谅,进了家门。  子发的母亲有一颗正义、博爱、善良的心。她是个严母,心中却时刻装着国家和千万个“儿子”。她没有因为儿子的功劳儿沾沾自喜,四处炫耀;而是将自己的博爱之心、宽广的胸怀深深地“种植”、传递在儿子的思想里,这就是教育的最大成功。3.在习近平看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正是这个课堂,塑造了习近平的家国情怀,也成为他治国理政的理念源泉,而父亲对他言传身教的影响,使他从父亲那里继承和学习了很多高尚品质。1952年,习仲勋被调到中央出任中宣部部长。1953年,习近平出生,因母亲齐心的工作单位离家较远远,孩子们就由父亲照顾,给四个孩子洗澡、洗衣服,习仲勋将业余时间照管孩子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当孩子们与他摔打着玩时,他总是开心极了,很多人称赞他是一个好爸爸。习仲勋既有慈父的一面,但同时也特别重视从严教子。勤俭是习家一脉相承的作风,习近平曾回忆到,儿时穿着的衣服,不但补丁摞补丁,而且多是兄弟姐妹辗转相传下来的,习近平还曾因同学笑话而不愿穿女孩子的鞋子,但也不得不穿姐姐的“花衣服、花鞋子”,崇尚勤俭的习仲勋对他说:“染染穿一样。”父亲的教诲,对习近平的成长有很大帮助。4.毛泽东对母亲文七妹感情很深。1918年夏,他从长沙赴北京前夕,十分挂念在外婆家养病的母亲,特地请人开了一个药方寄给舅父。次年春返回长沙,便把母亲接来就医。10月5日,文七妹患瘰疬(俗称疝子颈)病逝,终年五十二岁。毛泽东日夜兼程从长沙赶回韶山守灵,并和泪写下一篇情义深长的《祭母文》。他这么追念母亲:“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狂言,不存欺心……洁净之风,传遍戚里。”当时,毛泽东还给同学邹蕴真写信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利己而不损人的,可以损己以利人的,自己的母亲便属于第三种人。母亲对他的影响力,在他的一生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来。结构层次:本篇发言稿首先概括引用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若能将两种模式巧妙结合起来,方能成为一种相对完美的相处模式。接下来文章分别对中国和西方的亲子关系做出评析,指出中国亲子关系的不足,论述了“父母往往也习惯于为子女的人生作出规划”的弊端,然后指出中国亲子关系的优点,体现出作者的辩证思维。对西方亲子关系的优缺点进行评析时,同样也体现出了辩证思维。评析完毕之后,作者指出在当下社会应当博采文化之长,建立新型亲子关系。文章结尾照应开头,总结全文,继承传统的好的东西,并注入独立自主的意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