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 学年上学期高二 11 月月考试题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七弦琴,俗称古琴,它的智慧在千年文脉中生生不息,古琴之道内含中华文化中的美学 哲学形象。琴学乐论中的美学形象生动、博大而有文化气质,依旋律而生成,随理念而舒展。 古琴的形制简约,乐曲典雅,音韵含蓄,“天籁”“地籁”会通于“人籁”,沟通心灵, 倾心移情,感悟宇宙的奇伟秀拔、朴质清新,聆听自然的春风秋雨声、千堆碧浪急,品味人 世的清超与浑朴、跌宕与苍雄,自觉经受情感的洗礼与审美的移情。古琴的乐曲、音色、音 乐内涵和结构倾向于简约典雅、含蓄移情之美,美得古拙淡朴、宁静抒情。古琴的时空是简 远、纯美的。 与这美学形象不同,白居易的“酒助疏顽性,琴资缓慢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 声”;“信意闲弹秋思时,调清声直韵疏迟。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是说缓 慢宽疏,超然独处,“缓挑之韵,穆若生风”,可致清澹,亦可宁神。尽得空灵之声,力显 古朴之意,可入古琴美学之深层。体现的是清澹和恬,缓慢宽疏的美学形象。 很多时候,古琴弹奏,雄象环生,雄坚速亮,丽奇宏切。沈佺期的《霹雳引》记写古琴 雄象:“电耀耀兮龙跃,雷阗阗兮雨冥。”“俾我雄子魄动,毅夫发立”。贾岛诗句:“嬴 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都写出了琴曲雄象的艺术震撼。 气韵生动,意境深远是我们感受到的四种形象,遥望古代琴学乐论,都重视古琴之气韵, 引以气韵生动;都关注古琴之意境,强调意境深远。气连元气、生气;有“气”即有“韵”, “深远无穷之味”即为“韵”。欧阳修在《江上弹琴诗》中则把“琴意”直接入诗:“抱琴 舟上弹,栖鸟林中惊。游鱼为跳跃,山风助清泠。 无声之声,“知白守黑”,是另一种形象。琴声之韵,回味无穷。无声之声,以虚应实。 断而复联,精妙至极。古琴音乐中的“无声”常与中国书法中的“留白”相提并论,颇有哲 学趣味。当然,“无声之声”的思考还维系有声琴乐结束后的“余音绕梁”。苏轼的琴词《减 字木兰花·琴》:“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 一夜余音在耳边。” 而枕水眠云,崇尚自然的形象在“山高泉深,空山夜风吹林,翁未醉则遗其簪,山音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溜山崎嵚,源莫寻万仞泻青岑,有太古之遗音,醉翁不醉,呜咽悲心,醉翁醉后,枕水眠云” 中有所体现。 第七种美学形象是琴以载道,彰显生命。朱长文的《琴史》所重视的不仅是琴器、琴乐 的历史,而且是琴道的历史,琴以载道,贯穿始终。琴道连琴德,琴德比玉德。苏轼儿时就 爱听父弹琴,闻琴就独自“激昂”不已,他在《舟中听大人弹琴》中写道:“弹琴江浦夜漏 永,敛衽窃听独激昂。风松瀑布已清绝,更爱玉佩声琅珰……江空月出人响绝,夜阑更请弹 文王。” 品格高古,神游气化。冷谦的《琴声十六法》论及琴之“古”法:琴学只有二途,非从 左,则从时。兹虽古乐久淹,而仿佛其意。则自和澹中来。故下指不落时调。便有羲皇气象, 宽大纯朴,落落弦中。不事小巧,宛然深山邃谷。老木寒泉,风声簌簌,顿令人起道心。绝 非世所见闻者,是以名其古音。“神游气化”被视为古琴美学之巅,被视为高古的美学形象 更需用心体悟。 (摘自陈燮君《江南文化中流淌的古琴智慧——古道琴风连接中华智慧与美学哲学形 象》,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七弦琴是博大而有文化气质、依旋律而生成的古琴的俗称,它在千年文脉中生生不息。 B.七弦琴形制简约,它的时空是简远、纯美的,它的乐曲典雅,具有含蓄移情之美。 C.苏轼的诗句“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不仅有超然独处之致,更得雄象环生之 妙。 D.朱长文《琴史》论及琴之“古”法,所重视的不是琴器的所史,而是琴以载道,贯穿始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破后立,总体上采用总分总式结构,第二至第自然段使用了并列式结构。 B.作者博识广学,例证信手沾来,如,用“江空月出人响绝,夜阑更请弹文王”印证了古琴 无声之声、“知白守黑”的形象。 C.文章层层递进,逐步深入,使用了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说服力强。 D.交章文采斐然,内容充实,脉络清晰,用例得当,为我们介绍了古琴的八种美学形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琴乐曲不仅可以让人感悟等宇宙的奇伟、清新,亦可让人品味人世的清超、苍雄。 B.琴学乐论都重视古之气韵,有“气”即有“韵”,“深远无穷之味”即为“韵”。 C.聆听古琴弹奏不民仅能感受得到典雅含蓄之美,亦可生“顿令人起道心”的“神游气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感。 D.古琴美学形象是丰富、生动的,古琴的美不仅在于乐曲、音色,更在于气韵和品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全长 55 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 15 年,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 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该航道目前 达到 10 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 30 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在此建造桥粱,必然是跨径很大、 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 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 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超级工程” 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铺设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 路沉管隧道。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 400 项之多,填补了 多个领域的空白。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 年 10 月 24 日) 材料二: 日本《每日新闻》23 日评论称,港珠澳大桥开通是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大湾 区经济圈将超过纽约经济圈和东京经济圈,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华尔街日报》23 日的报道提到,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例如相 异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中国内地的资本账户仍相对封闭,而香港和澳门是自由港,各自拥有 自己的货币且没有资本管控。报道还特意关注一个问题:在香港和澳门,机动车都靠左行驶, 而在中国内地则是靠右通行,如何解决? 英国广播公司 23 日载文道,中国开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但需要吗?此前,他们更 是在网站刊长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逾千亿港元的拨款、实质效益 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 23 日报道,又一个将香港拉入中国内地怀抱的项目完成,该项目 将曾作为欧洲前哨的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联结起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宏伟 计划的一部分,它将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可与美国硅谷抗衡的高科技中心。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 年 10 月 24 日) 材料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香港、珠 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 30 分钟的车程。通车前,如果陆 路往来三地,只能绕道东莞虎门大桥,车程在 3 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也要 1 个小时。 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而言,大桥的通车将提升珠海等三地人员和生产资料的流动效率, 加深香港与珠江西岸的联系,为香港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产业合作提供交通便利,为港澳经 济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腹地空间,并由此促进港珠澳产业的互动交流和升级。也就是说,港珠 澳大桥对于港珠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乃至“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前夕,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 对大湾区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会为区内产生几十万亿经济效益,经济价值远超大桥 本身 1000 多亿元港币的投资,因此他对大桥收回成本很有信心。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 年 10 月 24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的路段受海域、空域条件的限制,不能建设悬索桥梁,隧道成 为必须的可行性方案。 B.英国广播公司基于成本、效益、事故、环保、质量等一系列“争议”问题,对港珠澳大桥 的修建持否定态度。 C.美国彭博新闻社对建成的港珠澳大桥不仅关注到它在科技方面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关注到 可能带来的政治效应。 D.港珠澳大桥投资大,建设时间长,但孟凡超认为成本回收不是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经济效 益持乐观态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我国首例采用桥岛隧相结合方式建成的港珠澳大桥,解决了大量实际难题,体现出我 国桥梁建设的进步。 B.由材料二可见,各国媒体高度关注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深远意义,也客观地指出了大桥修建 带来的问题。 C.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三地之间通行方式更加多样化,人员物资流动加快,产业合作更加便 利。 D.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通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将对我国“一带一路”的建 设产生深远影响。 6.《人民日报》《华尔街日报》《光明日报》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斗寒图 冯骥才 老沈和我,还有国画系另一名教师潘大年,是二十多年前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老同 学。在那个风云多变的时代,老沈的处境并不稳,随时都会因波涛骤起而覆舟落水①。我一 直暗暗为他揪心,同时预感到祸事迟早要飞到他头上。 想到这儿,我饭也没吃,戴上一顶厚厚的棉帽子,去他家看他。 我推开门。只见老沈坐在一张破旧的、掉了漆皮儿的小圆桌前。手里捏着一个六边形的 白瓷小酒盅闷闷独酌。他见我来了,没有起身,只略略抬一抬他胡茬浓密的稍尖的下巴,叫 我坐在他对面。 他穿着一件对襟的黑绸面的中式小棉袄,紧紧包着瘦瘦的身子。他头发白了不少,梳成 老年式的背头,但头发硬,总有一些不服贴地翘起来,散开,并像野草那样横竖穿插着。 我俩像在小酒店偶然同桌的陌客,都在喝自己的闷酒。 这时,他站起身,走到墙角的画案前,在毡子上铺开一张雪白的画纸,磨好墨,又从墙 上的筷子篓里取出一支长锋、尖头磨秃的狼毫画笔。 老沈手握笔管,对平展展的白纸凝视片刻。忽然,他的双眉就象受惊的燕子的一双翅膀 抖动一下,仿佛胸中有股激情奔涌上来。跟着,这激情跑到他的笔管上,这笔管就在他手中 狂乱地抖颤,随即他的臂肘一抬,那饱蘸浓墨汁的画笔如同鹞鹰击兔一般倏然落到纸上。笔 管闪电似地挥动,笔锋在纸面上来回翻转、戳擦,宛如狂风吹舞的柳条拂扫水面。在洁白的 纸面上出现一条变幻着的捉摸不定的墨色的形体——但这只是须臾间的感觉。随后,一株苍 拙劲拔的老梅树跃然而生。这时他的笔头落入盛满清水的水盆里一扰,笔上的墨在水中象乌 云一样化开,混成灰色。那笔又在粉罐里猛点两下,重新落回到纸上。冲动而颤抖不止的笔 头横皴竖抹,一边豪放而不经意地把水点、墨点、粉点弄得淋漓满纸。于是,狂风暴雪,立 时成形。 他的肘腕肩臂、乃至全身都在用力。左手撑着桌边,仿佛不这样,身子就要扑在画上。 由于振动之故,两绺头发滑落到额前,他也不去管,任它们在光滑的鼓脑门上像穗子一般摆 动。静静的屋中,只响着他带着腕力的笔锋在纸上的磨擦声,还有笔管磕碰水盆和色碟的叮 当声。此时,他额上的青筋全都鼓凸出来,暗暗发红,是激动的热血在那里奔流…… 这时屋门开了,从外边走进两个人来。我一看,原来一个是潘大年,另一个是老沈的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范瑛。 老沈落好墨,换一支洁净的大羊毫笔,从洋红碗儿里蘸了浓浓的颜色,在梅树枝头点上 几朵花儿,补上蕊。花满蕊饱,艳丽如洗,光颜夺目。于是一株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梅树 便十分神气地跳了出来。它毫无淡雅幽娴之态,而全然是一派处在逆境中豪杰志士的风姿。 然后他又拿起那支狼毫画笔,用枯笔墨在画幅上端写了“斗寒图”三个醒目的大字。字迹端 庄沉着,刚断跌宕,颇含金石气息,好象是熔了铁水铸上去似的,挖也挖不掉,并与画风十 分相合。 我受了强烈的感染。范瑛和潘大年也挺激动。我画了多年的画,从来没被一幅画这样感 动过。当然它打动我的一半理由在于画外。潘大年冲动地说: “老沈,你这幅画扫除了我们心里的担忧。看了它,什么话也不用再说了。人就该这样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嘛!” 老沈听了,顿时感动得眼圈都发红了。他咬着下唇,似乎在克制自己要奔涌出来的一种 快感。潘大年对他说“我有个要求!”潘大年的表情郑重又诚恳。 “什么?” “把你这幅画送给我吧!这幅画可以说是你的代表作。老沈把我们送到院门外,范瑛忽 疑虑重重地说: “沈老师,您参加市美展那幅画是不是先撤回来?”“为什么?” “赵雄肯定要去市美展审画。我看他已经盯上您了。别叫他再来找您的麻烦。”“不!” 老沈坚决地说,“我那幅画找不出什么毛病。甭理他!” 我和潘大年、范瑛三人同行一段路,所谈内容主要是怎样劝动老沈撤回他参加市美展的 作品。在我们三人该分手各自回家的当口,我觉得心里还有件什么悬而未决、隐隐不安的事 似的,跟着我明白为了什么,便对潘大年说: “大年,老沈这幅画你可得收好了。别给人乱看!”潘大年听了,摇了摇他胖胖而扁平 的脸,含着笑反问我: “你当我是三岁的孩子吗?” 听他这话,我便放心回家去。脚步比来时略觉轻快些。 (节选自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选《斗寒图》有删改) [注]:老沈参加市友谊宾馆大厅布置,画了几幅画,遭到了不懂绘画艺术的市委文教书记赵 雄公开批评,并断言老沈的画里包藏着“反党”的毒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一开始交代我、老沈和潘大年同学,为下文写我担心老沈,潘大年看望老沈、请老沈 赠画等内容作铺垫,暗示了我们三人关系非同寻常。 B.老沈铺纸磨墨挥毫作画是小说描写的重点,意在突出老沈绘画技艺的高超,也有意与我和 潘大年形成对比,从而暗示老沈在艺专学习的优秀。 C.小说对老沈肖像描写中突出了他的头发特征,作者借此暗示老沈桀骜不顺的性格,也从侧 面交代了老沈被赵雄盯上并被批判的原因。 D.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比较丰富。本文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 多种手法,突出了老沈的形象特点。 8.文章以“斗寒图”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9.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小说结尾我“脚步比来时略觉轻快些”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 表于朝,迁扬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 称伏。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六迁司农 少卿。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 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 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帝诏外 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 ”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 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 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 ‘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 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迁右卫大将 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 《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 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B.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C.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 伏。 D.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 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 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C.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 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部属罗阳主簿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 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注:⑴东武:密州治所,今山东诸城。余杭:杭州。⑵河塘:指沙河塘,在杭州城南五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时为繁荣之区。⑶“堕泪”句:《晋书·羊祜传》:西晋名将镇守襄阳有德政,羊祜为荆州 督。其后襄阳百姓于祜在岘山游息之处建庙立碑,岁时享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西晋名 臣杜预因名之为“堕泪碑”。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东武望余杭”一句,写密州杭州相隔天涯,向往渺茫,颇有黯然别情。 B. “云海无涯两杳茫”以空间的辽远和阻隔,表达了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惆怅。 C.“功成名遂”表明词人是有志于济苍生、安社稷的,“何日”表明这是词人的一种期望。 D.“醉笑陪公三万场”运用虚实结合、夸张的手法,写日后词人与友人相聚宴饮的欢快。 15.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 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蜀国处在危急存亡之时,文臣武将仍尽心竭力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客”认为“________,________”的心感难以实现,只好将无奈 化为秋风中飘散的箫声。 (3)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到,因“ ________,________”的险要地势,以致泰蜀两地自古 以来相互隔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如今的大众文化圈,已经不再单纯。电影、电视、文学、音乐、传统艺术,这些领域中 再精彩的节目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而 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络红人更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这是多元的时代使然,有人 因为有太多的自由选择而_______。 在互联网的 56k 时代甚至更早,那时的网络红人的共同特点是以文字________。当互联 网已经进入高速的图文时代,这时的网络红人________,网络女性占尽优势。此后 因艺术才华获得广大网民追捧的网络红人,他们大都没有接受所谓的“正规”训练,多 是依托其非同一般的天赋和在兴趣支配下的自我学习,从而在某个艺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 的风格。他们把自己的作品传到个人网站或者某些较有影响力的专业网站上,( ),从而 拥有某个固定的粉丝群。 借网络推手而成名的网络红人背后往往有一个团队,这个团队会_______去策划, 一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在某个大众关注度很高的场合通过某些举动刻意彰显该网络红人,给大众留下一个较深 的印象,然后会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推动,在全国的各个人气论坛发帖讨论,造成一 种热闹的假象,从而引起更多的网民关注。 17.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些领域中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的再精彩的节目,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 “前辈”一样 B. 这些领域中几乎折射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的再精彩的节目,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 “前辈”一样 C. 这些领域中再精彩的节目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几乎折射所有中国 人的集体记忆 D. 这些领域中再精彩的节目也不可能如十几二十年前的“前辈”一样,几乎成为所有中国 人的集体记忆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鱼得水 立身处世 绚丽多彩 苦思冥想 B. 左右逢源 安身立命 五彩缤纷 苦思冥想 C. 如鱼得水 安身立命 绚丽多彩 费尽心思 D. 左右逢源 立身处世 五彩缤纷 费尽心思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于在艺术上的独特品味不同于主流,所以积累的人气也不错 B. 由于在艺术上不同于主流的独特品味,所以能逐渐积累不错的人气 C. 由于逐渐积累了不错的人气,所以在艺术上形成了独特品味 D. 由于积累的人气也不错,所以在艺术上具有不同于主流的独特品味 20.下面是某网络有限公司开业启事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本公司经过三个月的张罗,开业一些事儿已准备停当,兹定于七月一日正式接待宾客。开业 期间,我公司将给会员惠赠礼包。诚挚欢迎您莅临我公司办理业务。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当今的微信朋友圈“晒步数”也已成为时尚。现在,如果每天走的步数没达到两三万步, 你都不好意思在朋友圈里晒。___,有的人竟然深夜在家门口的花园“暴走”。运动是为了 健康,____,进而使健康受损,则是本末倒置。走路既可健身,也可伤身,过量的走路会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关节负担,使原有的轻微损伤加重。通过微信运动排行榜的激励适当走路,对身体有一定 帮助,但千万不能不顾自身体质,特别是为了冲榜而盲目增加走路的量。总之,朋友圈晒步 数不是目的,_____。 四、作文(60 分) 2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今年国庆献礼片《攀登者》热播,影片中“为国登顶,寸土不让”的攀登者精神,令人 震撼。 攀登从来都不只是一项运动,它更是一种态度,一种使命。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岁月, 有不同的攀登者,每个攀登者的心中都有一座珠峰。攀登精神早已融汇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 液里,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在 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最后做出判断。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 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A 项,“博大而有文化气质、依旋律而生成”说的不是七弦琴,而是“琴学乐论中的美学形 象”。 C 项,苏轼的诗句“近来渐喜无人听,琴格高低心自知”体现的是清澹和恬,缓慢宽疏的美 学形象,而非“雄象环生之妙”。 D 项,“朱长文《琴史》论及琴之‘古’法”说法错误;倒数第二段说,“朱长文的《琴史》 所重视的不仅是琴器、琴乐的历史,而且是琴道的历史,琴以载道,贯穿始终”;最后一段 说,“冷谦的《琴声十六法》论及琴之‘古’法”。可见,选项糅合了两种说法。 故选 B。 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 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 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然后结合选项 所分析的材料进行分析。 A 项,文章采用总分式论述了七弦琴内含的八种美学哲学形象,没有“先破后立”,也非“总 分总式结构”。 B 项,用“江空月出人响绝,夜阑更请弹文王”印证的是琴以载道,彰显生命,而非无声之 声、“知白守黑”。 C 项,文章对八种美学哲学形象采用并列式论证结构,而非“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并且, 文章没有使用假设论证法。故选 D。 3.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 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 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B 项,“琴学乐论都重视古之气韵”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古代琴学乐论,都重视古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韵”。 故选 B。 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 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 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 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 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 符合题干的选项。 4.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 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 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B 项,“基于成本、效益、事故、环保、质量等一 系列‘争议’问题,对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持否定态度”分析不正确,由材料二原文第二段 “英国广播公司……是在网站刊长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逾千亿 港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可知,“逾千亿港元的拨款、 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是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英国广播 公司虽然列出了这些“争议”,但没有明确信息说这是他们否定修建港珠澳大桥的理由,也 不能说明这就是他们否定修建港珠澳大桥的理由。故选 B。 5.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 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 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 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 项,“也客观地指出了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说 法不正确。材料二美国《华尔街日报》23 日的报道提到的问题是大桥通车后大湾区整合面 临的问题,并不是“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故选 B。 6.①《人民日报》报道侧重港珠澳大桥以隧道为主的技术创新。②《华尔街日报》报道侧重 大桥通车后大湾区整合面临的问题。③《光明日报》报道侧重大桥建设通车对社会经济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意义。 【解析】本题考核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 答时,一般要通读题目所给的每则材料,根据每则材料中的关键句进行概括。本题,材料一 有两段内容,第一段第一句话是总述,“港珠澳大桥……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 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接下来分析修建的要求,指出“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第二段 则重点说了铺设隧道过程中的“超级创新”;《华尔街日报》的内容在材料二第二段,主要 写的是大桥建成后,“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材料三的关键句是第一句话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考生把这些信息分点概括就可以得 到本题答案。 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 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 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 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 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 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 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 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7.B【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把握文本的人 物、情节、环境、主题的基础上,分析选项中的人物、时空、事件、艺术手法、情感等,常 见错误类型有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 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项,“也有意与我和潘大年形成对比,从而暗示老沈在艺专学习的优秀”错误,依据第七 段“冲动而颤抖不止的笔头横皴竖抹,一边豪放而不经意地把水点、墨点、粉点弄得淋漓满 纸。于是,狂风暴雪,立时成形”,第十段“它毫无淡雅幽娴之态,而全然是一派处在逆境 中豪杰志士的风姿”“字迹端庄沉着,刚断跌宕,颇含金石气息”,第十一段“我受了强烈 的感染。范瑛和潘大年也挺激动。我画了多年的画,从来没被一幅画这样感动过。当然它打 动我的一半理由在于画外”可知,老沈铺纸磨墨挥毫作画,突出了老沈绘画技艺的高超,也 以我和潘大年的感动衬托老沈刚直不屈的精神。故 B 项“也有意与我和潘大年形成对比,从 而暗示老沈在艺专学习的优秀”是无中生有。 故选 B。 8.①概括了老沈绘画的主要内容;②暗示了老沈不屈的精神追求;③寄予了作者对艺术工作 者桀骜不顺,刚直不屈精神的礼赞。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先要了解标题与人物、情节、环境 一样共同服务于主题,同时,标题对读者的艺术感染力方面上也有一定作用。考生依据这四 个角度、再联系文本分析,往往可以归纳出答案。 “斗寒图”是标题,也是第七段到第十段,老沈绘画的梅花傲寒不屈的画面内容; 同时依据第七段“冲动而颤抖不止的笔头横皴竖抹,一边豪放而不经意地把水点、墨点、粉 点弄得淋漓满纸。于是,狂风暴雪,立时成形”,第十段“它毫无淡雅幽娴之态,而全然是 一派处在逆境中豪杰志士的风姿”“字迹端庄沉着,刚断跌宕,颇含金石气息”可知,“斗 寒”不仅写梅花,也展现了老沈像梅花般不屈服不妥协的刚直精神; 联系第十七段“‘不!’老沈坚决地说,‘我那幅画找不出什么毛病。甭理他’”和注解, “斗寒图”也象征着对桀骜不顺,刚直不屈的艺术工作者的精神,表达作者的礼赞。 9.①潘大年的话让我放心;②老沈从闷闷不乐到激情作画的转变,让我消除了来时的疑虑, 我高兴;③老沈画的《斗寒图》非常成功,我受到感染,产生强烈的共鸣;④我为同伴和老 沈的学生都来关心保护老沈而感到欣慰。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重要句子内涵和人物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可从内容和情 感作用两方面去分析。内容上思考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和特点;情感作用上要思考艺术手法、 语言风格、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联系注解和最后四段,我担心大年无法好好保管《斗寒图》而给老沈带起磨难,而大年“含 着笑反问我:‘你当我是三岁的孩子吗?’”说明他和我一样都懂得欣赏和保护老沈,故“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比来时略觉轻快些”以动作描写反映心情,说明我由担心变得放心和欣慰。 联系文中《斗寒图》的作者老沈面对被压制处境而能不屈服的精神,联系大年能和我一样想 着保护老沈,故“略觉轻快些”说明老沈的精神状态略微消除了我对他的担忧,也感染并唤 起我的精神共鸣;大年的表现略微带给我保护老沈、传递刚正精神的欣慰。 小说题目的作用,通常有五个方面:(1)设置了悬念。(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3)为塑 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 突。(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解答时要依据文本内容灵 活作答,分点概括,不可生搬硬套。 10.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 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 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题中,“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 /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一句的意思是:州人孟神爽被 罢免仁寿令一职,他蛮横放纵,多次犯法,勾结贵戚,官吏不敢制裁他,韦凑查问惩办,并 杖杀了他,远近的人都佩服韦凑。其中,“州人孟神爽”是句子的主语,“豪纵”和“数犯 法”是并列关系,都是叙述孟神爽的行为,因此二者之间应断开,由此排除 B 项和 D 项; “交通”是勾结之意,“贵戚”是指君主的内外亲族,二者之间不能断开,否则语意不通, 由此排除 A 项。 故选 C。 11.B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 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 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B 项,‘“南面’”指担任 大臣”说法错误,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登上帝位称为“南面为 王”,而不是指“担任大臣”。“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说法错误,君主临朝,面朝南 方而坐,应为“君主受臣子朝见时,南面而坐,臣子北面而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选 B。 1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 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 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要判断精准,一要有整体阅读的意 识,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文章内容,分析其主要艺术手法,感悟其语言特点和 作品风格,二要带着选项回原文,比照其相关信息区仔细辨析,因为问题往往出在细节处, 可能仅是一字之差。考查翻译的,可以使用代入法判断,但一定要注意理性分析智慧选择, 千万别先入为主导致误判。本题中,B 项,“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说法有误,原文 为“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即是说,皇帝把事情交给 大臣讨论,另外提到的两个大臣说“您为何竟敢这样做呢”,这说明两个大臣并不支持他。 故选 B。 13.(1)(我)享受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的时代一定不会定我的死罪(或 “让我死”)呢? (2)近期(这一)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或“希望”“一定”)不 要推辞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 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 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食:吃,此处引 申为“享用”;顾:顾惜;况:何况。第二句中,故:所以;辞:推辞。 文言文的翻译,大体上是由学生的语感、知识水平决定的,但是,我们也可以讲究一点技巧, 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译四重奏”: 1. 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 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 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 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主谓后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 置、宾语前置等四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能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 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 4. 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 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 参考译文: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年,出仕任婺州参军事。调任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 认为他有才能,上表把他举荐给朝廷,他升任扬州法曹。州人孟神爽被罢免仁寿令一职,他 蛮横放纵,多次犯法,勾结贵戚,官吏不敢制裁他,韦凑查问惩办,并杖杀了他,远近的人 都佩服韦凑。后来他被召入担任相王府属官,当时姚崇兼任相王府长史,曾说:“韦子见识 深远文思周详,我遗憾见到他太晚。”(韦凑)六次升官后任司农少卿。(后来因)冒犯宗 楚客,他被贬任贝州刺史。睿宗即位,他迁到太府,兼任通事舍人。景云初年,皇帝建造金 仙等道观,韦凑规劝皇帝,(他)认为:“正当农耕之月而兴建道观,虽然所需费用由公主 出,但是高价雇人,那么被雇佣的农人就要舍弃耕作而接受雇佣,舍本逐末,恐怕天下有人 会因此而忍受饥饿。”皇帝不听从。韦凑坚持诤谏,认为“万物生育之时,草木昆虫伤害太 多,不符合仁君本意”。皇帝下诏在外朝详议。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说:“您为何竟敢这 样呢?”韦凑说:“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 朝廷因此减省了数以万计的费用。(韦凑)出任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年,皇帝要在 靖陵建碑,韦凑认为古代园陵不立碑,又正值大旱不可兴工,(因)谏阻停止(立碑)。(韦 凑)升任将作大匠。下诏恢复孝敬皇帝庙号为义宗,韦凑上谏说:“经传说:‘必须辨正名 分。’根据礼:祖有功,宗有德,宗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的,无不是统治天下,德化恩泽 值得尊崇的人,这样的人列于宗庙的昭穆之中,因此说宗庙不毁。孝敬皇帝不曾即位,况且 别立寝庙,没有称宗之义。”于是停止。(韦凑)升任右卫大将军,玄宗对他说:“依照旧 制,每个卫大将军与尚书交替任职,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 推辞吧!”不久调任河南尹,封彭城郡公。正逢洛阳主簿王钧因贿赂被判处死罪,皇帝下诏 说:“两台御史、河南尹放纵属吏侵吞牟利,《春秋》之义重在责罚主帅,应贬韦凑为曹州 刺史,侍御史张洽为通州司马。”很久以后,(韦凑)升任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防恢复, 皇帝下诏赐予时服慰劳勉励他。等到他患病,皇帝派遣御医登门为他治疗。去世时,终年六 十五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 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词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 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词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D 项,“虚实结合”错误,“醉笑陪公三万场”只是虚写,这是词人想象的他日功成名就还 乡后的场景。 故选 D。 15.①借景抒情,通过写灯火稀疏、荷塘寥落,烘托词人内心的凄凉,表现词人的留恋之情; ②用典,运用“坠泪碑”的典故,将友人杨元素比作羊祜,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首先明确题目 要求: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然后点明诗 句中的艺术手法,结合具体诗句内容解释手法及其效果。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夜晚送归图,灯火已残,河塘寥落,斯人独行 月下,着一“冷”字而境界全出。今夜拿着残灯送你归去,走过河塘,诗借灯火冷,烘托词 人内心的凄凉。“堕泪羊公却姓杨”,运用“堕泪碑”的典故,此处将杨元素比作羊祜,表 达了对友人的赞赏,突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可据此分析。 16.(1)盖追先帝之殊遇 欲报之于陛下也 (2)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3)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 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 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遨”“抱”“巅”要 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 1 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17. D 【解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 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此句主要考查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等,划线句子应该是两个单句 组成。题中 A 项,“这些领域中几乎成为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的再精彩的节目”结构混乱;B 项,“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些领域中几乎折射所有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的再精彩的节目”结构混乱,“折射”和“记忆”搭配不当;C 项,“折射”和“记忆”搭配不当;D 项,“成为……记忆”,动宾搭配得当,且两个单句的主语都是“节 目”。故选 D。 18. C 【解析】1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 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 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左右逢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后也比喻做事得 心应手,非常顺利。也形容办事圆滑。文中“多元的时代使然”,侧重环境,故用“如鱼得 水”。安身立命:安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 寄托。立身处世:指在社会中自立,与世人交往相处。指人在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种种活动。 文中整体语境侧重生活与精神方面,故用“安身立命”。绚丽多彩:指各种各样的色彩灿烂 美丽,形容色彩华丽;也指绚烂无比,形容多姿多彩或非常精彩。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 非常好看。文中侧重写网络红人多姿多彩,故用“绚丽多彩”更贴切。“苦思冥想”比喻绞 尽脑汁,深沉地思索。现在也指关起门来,不作调查和研究,单凭主观去想象解决问题的方 法。费尽心思: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苦思冥想”与 语境“去策划”不能搭配,故用“费尽心思”。故选 C。 19. B 【解析】1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 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此题主要考虑前后文的逻辑顺序保持一致性。前文“从而在某个艺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风格”,可以明确先陈述“独特品味”,后陈述“人气”,排除 CD,B 项“逐渐”强调人 气积累的渐进过程,符合语境,故选 B。 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 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 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 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20.①“张罗”改为“筹备”②“一些事儿”改为“诸事宜”③“停当”改为“就绪” ④“惠赠”改为“赠送” ⑤“莅临”改为“光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是否得体的辨析;要注意谦敬、语体、感情色彩是否恰当;谦敬词语 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 “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 “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 令郎、令爱等。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 (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 等。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 (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张罗”指料理、筹划、应酬、 接待;“筹备”是指事先把一切都先准备好、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筹划 准备。这里指公司开业的筹划,改为“筹备”。“一些事儿”太过口语化,改为“诸事宜”。 “停当”:妥贴;妥当;安妥;稳当;稳妥。“就绪”:一切安排妥当,一切安排完成。这里强调 工作完成,改为“就绪”。“惠赠”,称人赠与的敬词。所以“我公司将给会员惠赠”不和 语境,改为“赠送”。光临和莅临的区别主要有:1、所指范围不同,“光临”称他人来访, 所指范围大。莅临一般用作上级对下级,如:欢迎领导莅临视察,范围较小。2、尊敬程度 不同,“莅临”指贵宾来到、来临,尊敬程度重。“光临”是敬称他人的来访,敬辞,但尊 敬程度不如“莅临”。3、用法有区别,莅临,多用于书面用语,例如:敬请莅临指导。光 临,多用于口语,例如:敬请光临,欢迎光临指导。这里应该把“莅临”改为“光临”。 21.为了能抢占封面,不让自己的排名落后 如果单是为了晒步数而过量运动 科学走 路才能强身健体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做题时,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也要注意语意 表达的前后勾连。要注意提示性词语,总结性词语,还要注意句中的标点符号,要在感知语 段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的语境分析概括。 本题第一空,根据前面一句“当今的微信朋友圈‘晒步数’也已成为时尚”“如果每天走的 步数没达到两三万步,你都不好意思在朋友圈里晒”和后面“有的人竟然深夜在家门口的花 园‘暴走’”等信息,可知要填的内容说的是有人怕自己排名落后。第二空,据前句“有的 人竟然深夜在家门口的花园‘暴走’。运动是为了健康”,后面说的“进而使健康受损,则 是本末倒置”,可知要填的句子和后一句构成假设关系,可以填写“如果单是为了晒步数而 过量运动”。第三空,由前句中“千万不能不顾自身体质,特别是为了冲榜而盲目增加走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量”可知要填的内容是对前面的句子进行总结,可以推知第三空要填的内容应是“科学走 路才能强身健体”。 2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