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3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押题专练含解析1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专题 13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新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 题。 总参研究员方平去世 曾多次为军队科研实现突破 新华网北京 11 月 9 日电 题:“方平传奇”——追记总参某部研究员方平 2015 年 5 月 25 日零时,总参某部研究员方平因连续高负荷工作突发心脏病医治无效,生 命停止在 41 岁。 方平为之付出生命的,是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一块重要阵地。这块阵地,素以超高的技 术难度而著称。 有多难?方平的同事、研究员陆兴国介绍说:“就好比攀登珠峰,挑战的是智慧和毅力的 极限。”为了登顶这座强军事业的“珠峰”,方平以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决心,执拗前行、不曾 游离、从未停步。 1995 年,以优异成绩从武汉大学数学系试验班毕业的方平,得知部队来学校招生的消息, 飞奔到面试现场,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协议。回顾这次重大的人生抉择,方平曾坦言,自己本可 以选择待遇优厚得多的地方公司企业,之所以义无反顾穿上军装,就是要挑战这个“高难”。 1996 年,方平所在课题组领受了一项“硬骨头”任务——多家单位很长时间都未能取得突 破的课题。 面对第一场硬仗,方平没有丝毫退缩和畏惧。他凭借扎实的功底,透过纷繁复杂的课题迷 局,抽丝剥茧、化繁为简,将破解课题的关键节点转化为几道数学模型,并开始了艰难的“证 明和解答”。 那阵子,他把自己的所有心思都沉浸到了工作中,满脑子都是模型和数据,一次一次推演、 验证,一次一次失败,又一次一次从头再来……陷入僵持时,他干脆直接睡在办公室。时值隆 冬,夜里实在是太冷了,他就扯块盖机器的布裹在身上。 2 个月过去,方平心中的实验数据日渐丰满,结果一点一点变得清晰……一天半夜,他拨 通了科长的电话,兴奋地喊:“成了!” 这是我军某领域科研中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捷报传来,前来祝贺慰问的上级领导难掩激动 之情,高声评价:“这一战,着实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这个年轻的军官一战成名。以此为发端,22 岁获得全军一等奖,30 岁晋升为副研究员,39 岁晋升为研究员……方平用不到 20 年的时间,创造了令战友惊叹的“方平传奇”。 2004 年,方平受命担任我军某工作领域转型拓展课题组的组长。在自己创造“传奇”的地 方拿起“指挥棒”,方平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在他的带领下,课题组 7 年完成了 13 项重大专项任务,创设出许多崭新的技战法,在我军 某领域开辟出一片全新战场,并 2 次实现历史性突破,提升了我军在这一领域的核心战斗力。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2015 年 5 月 23 日深夜,鏖战一天的方平一脸憔悴,他一边揉着肩膀,一边对同事吕辰说: “今天的收获很大,回去我抓紧整理一份调研报告。” “肩膀还是痛?”吕辰担心地说,“先去医院看看,休息几天再说。” “还是早点写完心里踏实,时间拖久了,细节容易忘。”方平拍了拍胸脯。 肩膀痛,是心脏“亮起红灯”的前兆——去医院检查的事情,就这样被方平搁在了脑后, 他也错过了最后的治疗机会…… 2015 年 5 月 26 日,急救室里,爱人将方平已经冰冷的双脚紧搂在胸前。“你的脚怎么这 么凉,让我暖暖。”她喃喃自语,像是在给自己一丝希望。 她不会忘记,16 年前的隆冬,在那间简陋的婚房里,因为没有暖气,方平每天正是如此这 般温暖她的双脚。 这两口子,是战友眼中“命中注定的伉俪”——同为武汉大学的高材生,先后分配到同一 支部队工作,一个是她眼中“久闻大名的才俊”,一个是他心里“志同道合的伴侣”。 他们宛若并蒂芙蓉,在各自的岗位上竞相绽放。2010 年,两个人双双担任课题负责人,当 方平作为“技术总监”昼夜鏖战时,她则在另一块战场带头攻研核心技术。那一年,在部队年 终总结表彰会上,他们挽着手一起戴上了大红花…… 如果不是一场病,也许日子就会这样美满地过下去。 2011 年春,方平的爱人被确诊为鼻咽癌。连续的放疗让她痛不欲生,一度想放弃治疗。一 向坚强的方平抱着她放声大哭:“你走了,我怎么办!”爱人又鼓起了生的勇气。 那段时间,方平每天早上 5 点就起床给爱人熬中药,亲自尝一尝烫不烫后,再一勺一勺地 喂着她喝下去。 3 年过去,在方平的悉心照料下,爱人的病情渐渐好转,平稳地度过了癌症术后的易复发 期。 如今,已是物是人非。 眼看着她因为过度悲伤而日益瘦弱的身体,家人想让她回老家休养一阵子。 听到要自己离开,她的泪水划过苍白的脸庞,环视着眼前这个和方平一起搭建起来的家说: “我要一直留在这里,完成他没能完成的事业。” (选自《新华网》,作者:黎元 吴旭 陈春晓) 文本思路:方平去世的时间及缘由→“方平传奇”的创造过程→方平带领课题组为我军建 设做出的卓越贡献→方平病重及去世→回忆方平与妻子的工作与生活→方平妻子的坚强与伟大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 A.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记述了方平“生命停止在 41 岁”的短暂,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同时,引起读者的关注。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B.方平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呕心沥血,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本文运用简练的语言,生 动的细节描写,将方平的短暂而又传奇的人生展示出来,表现其家国情怀,令人叹惋不已。 C.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形容方平挑战“高难”的勇气和精神,虽然作者不能说出方平所挑 战的军事秘密,但却让读者很容易地明白方平挑战的高度和难度。 D.科学研究的突破,靠的就是人的聪明才智,方平凭借扎实的数学功底创造出属于他的奇 迹。 E.方平 7 年完成了 13 项重大专项任务,在我军某领域开辟出一片全新战场,并 2 次实现 历史性突破,提升了我军在这一领域的核心战斗力。 2.方平用不到 20 年的时间,创造了令战友惊叹的“方平传奇”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 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章内容的能力。从方平就业时的选择,接受“高难”任 务之后的工作态度、境界等方面进行整合,提炼概括作答。 【答案】 挑战“高难”的勇气和精神;扎实的学识功底;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坚持不 懈的精神;不怕吃苦,忘我的工作境界。 3.本文是一篇追记方平事迹的文章,为何用大量笔墨写他的妻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析】 本题考查新闻事件中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的一般作用是侧面表现主要 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使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等。本题要重点考虑方平妻子 的身份,侧重表现方平在家庭生活中的形象特点。 【答案】 侧面描写方平。写出方平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意志坚强的军中指挥者,还是 一位有情有义的好丈夫。作者写他在妻子病重的困境中既完成了许多科技攻关任务,又尽心地 照顾妻子,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丰满。通过他妻子的话,使方平的人物形象更丰满, 故事更加真实感人,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4.方平的生命如此短暂,人们既敬佩又惋惜,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方平的认识并说说自 己的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认识:方平不仅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好丈夫,还是一位才华横溢、意志坚 强的军中指挥者。 感受:他挑战“高难”的勇气和精神、专心致志的工作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怕吃苦 的精神、忘我的工作境界都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他为我国军事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军的 历史上会刻上他的名字,人们会永远铭记他。(谈其他感受,言之成理也可以。)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堂杭州:一座城市和它的图书馆精神 王婧 沈茜蓉 “我无权拒绝他们(乞丐)进内,但读者有权选择离开。”一夜之间,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 青的这句话在微博上被转发了 1.6 万次,他因此成为 100 多家媒体关注的焦点。48 岁的褚树青 已经在杭图任职 10 年,一直在践行“公共图书馆零门槛开放”的理念。“公众一般只知道图书 馆能典藏阅读,但是忽略了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保障社会文化的公平。”他说。 对此,图书馆学专家范并思教授认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更应该成为一种制度”, 因为同等地获得知识的机会,将推动一个城市走向民主和包容。 搬运工眼中的图书馆 2 月 15 日,午饭后。 穿着迷彩工作服的搬运工王书恒走进杭州图书馆报纸阅览室。他直接拿了《人民日报》和 《参考消息》的报夹,在进门处的软沙发上坐下。窗外的大片建筑工地正是他工作的地方。两 年前,他从江苏到杭州打工,一直在四周工地上干体力活。 这里是杭州市的钱江新城,也是杭州行政中心的所在地。杭州市图书馆新馆坐落在西南向 的裙楼里,占地 2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4.4 万平方米,90%都对读者免费开放。 在王书恒眼中,图书借阅区的那一排排书架“就像直线构成的迷宫”,当他在这个“迷宫” 中穿行的时候,书架上的照明感应灯会自动亮起,走过之后又静静熄灭;文献借阅中心那些高 达 4.8 米的积层书架、专题文献中心 7.2 米高的单面靠墙整体书架,巨人一般俯瞰着他;书柜、 书桌、台灯浑然一体的书房式布置,更让他觉得“像天堂”。 王书恒一般在下午 2 点离开。每当他经过借阅台时,工作职员张小丽都会冲他微微一笑。 “零门槛”如何实现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在中国市场经济风潮涌动下,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靠出租场地、收年 费等方式搞创收。2000 年,褚树青出任杭州图书馆馆长,“在我接手的时候,我就想:我赞成 市场经济,但图书馆还是要做公益的事情。”他说。于是宣布军人、残疾人、老人、儿童免费 借书;其他人则需交费,用以“捐助”图书馆。“说是捐助,也是对公民文化的一种培养。由 于不好意思直截了当说‘免费’——全国都收费的时候,我们怎么能说免费呢?” 两年后,国内图书馆学理论界开始探讨公共图书馆究竟是否应该收费。支持收费者认为图 书产业化是世界趋势,反对者则认为收费意味着门槛。 2003 年,杭州图书馆向所有人敞开了阅览室大门。 2006 年,杭图将搬迁新址,召集专家论证制度改革,一个重要议题就是“是否可以取消借 书的押金制度”。在很多专家看来,押金制度是图书馆“无法破除的一道门槛”——假如没有 押金制度,如何保证外借的书能够如期回还?当时,杭州市文化局局长在会上掷地有声地说: “我非要把这道门槛破除不可!”褚树青也表示,“假如一个人连最少的信用和道德都不讲, 一百块钱押金又能有什么用?” 果然,2007 年,杭州市图书馆新馆全面免费开放,实现了真正意义的“零门槛”——不但 所有人都可以进入阅览,而且都可凭借市民卡免费借书。 我们可以一起读书 对市民来说,免费阅读需要接纳的过程。 图书馆刚刚全面免费开放时,很多大爷大妈拎着烧饼油条豆浆来阅览室摆龙门阵,还有给 孩子在图书馆“就地解决”大小便的妈妈们。但这些行为现在都消失了。 范并思以为,在阅读现场的读者之间,会发生微妙的互相影响作用。一个读者的专心姿态 会影响其他读者,形成连锁的心理暗示,把大家都带进这种状态。 这也正符合褚树青的理念:“图书馆的使用者是一个多元的群体,不如让社会各界制定规 则,治理监视,志愿服务。” 范并思曾在《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化》评价道:“公共图书馆是城市中最好的学习共存、 推进社会包容的场所。” 更重要的是,在书籍眼前,更容易实现人人平等。 正如杭州市图书馆儿童阅览区里出现的这个场景: 一个穿着考究的母亲带着 8 岁的女儿在这里读书。她们就住在图书馆附近,房屋均价 3 万 元/平方米。 一个衣着破旧的爷爷领着 8 岁的孙女坐了 19 站公交车也到了这里。5 个月前,他们从江苏 淮安的农村来到杭州,一家人住在拱墅区的出租屋里,靠女孩儿的父母在工地上打工生活。 两个女孩儿的手同时伸向了书架上的同一本书。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我先拿到的!”喊声惊动了书架那边的母亲。 她走过来,看到两个女孩儿正在抢书,于是蹲下身子,温柔地说,“宝贝儿,你们可以一 起看吗?” 两个女孩儿想了想,点点头,坐到了桌边,开始一起翻那本带拼音的儿童书——《神秘的 鸟类》。看完一页,一个女孩儿小声问另一个:“看完了吗?可以翻了吧?”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总第 505 期,有删改) (1)文中“图书馆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杭州图书馆是如何践行这种精神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保障社会文化公平。①军人、残疾人、老人、儿童免费借书;②向所有人免费开 放阅览室;③全面开放,凭借市民卡免费借书。 (2)文中描述了搬运工王书恒以及两个女孩阅读的场景,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无权拒绝他们(乞丐)进内,但读者有权选择离开。”此话在微博上被大量转发,褚 树青也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此强烈的反响说明了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褚树青的坦诚表达充满人文关怀,使人们深受感动。②褚树青及杭州图书馆的 改革勇气,令人敬佩。③社会对建设公平、包容的文化环境的呼唤。④人们对现实中种种歧视、 排斥弱势群体的不良现象的反思。⑤现实中公平、包容的文化环境和人文关怀的缺失。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城镇化不是给“房地产化”代言 邓海建 ①城镇化是最近最热门的议题,与城镇化相关的提案也最多。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 主席辜胜阻直言,“参加两会 21 年,研究城镇化 28 年,深感今年城镇化最热”。在今年的政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7 府工作报告中,再提“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然而与往年所不同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直指城镇化三大核心问题,即“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落实人口城镇化”以及“城镇化与农业 现代化并行”,推动城镇化实至名归。 ②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确凿无疑的大方向。这是世界最多人口的城镇化。仅此观之,正 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五年转移农村人口 8463 万人,城镇化率由 45.9%提高到 52.6%——中国 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 推动,二是有关户籍等政策逐步调整,公平的“城门”在制度层面逐渐打开。 ③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这不仅因为美国城镇化率达到 90%、韩国达到 80%等现实差 距,更因为城镇化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任。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 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 2013 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 一。发改委领导近日更在人大记者会上表示,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中国城镇化发展规划, 今年如果顺利的话,今年上半年有可能出台。这些信号都表明——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新时期的 国家战略。 ④城镇化当然要圈地扩容、要盖楼建房,但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显然不是房地产化。 以城镇化的方向来修复地产股估值等逻辑,显然忽略了以下几层思考。一者,1995 年以来,我 国城镇化经历了历史上最快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带来一个更令人头痛的问题——市场房价进入 快速上涨甚至暴涨期。房价问题的背后,还有以下值得注意的数据:从 2000 年至 2010 年的 10 年内,国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 83%,但同期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人口仅增长 45%,土地城镇化 与人口城镇化速度极不匹配。那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积极稳妥”之意,当然在于纠偏类 似失衡,在平抑房价的同时,引导地产业理性归位。 ⑤二者,新型城镇化之“新”,就是要区别于“造城运动”,真正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进城 人口权益的市民化上来。有数据显示: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 2.79 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 2.36 亿人。今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恐怕还要再等等“市民化”的进程。换句话说,“城镇化” 固然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一个过程,但这种“转化”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 度”——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提高城镇化质量,使之健康发展”。 ⑥三者,城镇化固然是农民进城的过程,但这个过程绝不仅仅停留在盖房子层面。社科院 发布的蓝皮书称,按照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当城镇化率达到 40%~60%的时候,标志着城市进 入成长关键期,“城市病”进入多发期和爆发期。此时,继续推进城镇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 战。因此,即便是硬件而言,我们更需要对城市交通、环境、社会等方面统筹安排,还得考量 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 ⑦真正的城市化,或者说我们吁求的新型城镇化,正如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慕海 平所言,不仅要有“人口的城镇化”,更应是产业、人口、土地、社会、农村五位一体的城镇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8 化。城镇化不是给“房地产化”代言。 (选自人民网,2013 年 03 月 09 日) (1)“城镇化”成为今年两会最热门议题的原因是什么?请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我国城镇化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②背负着拉动增长的重任;③是新时 期的国家战略④出现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2)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的一种,又与传统的新闻文体有明显的不同。新闻评论在表现新 闻事实上有什么优势?请结合文本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①新闻要求客观地反映现实,一般不掺进作者的观点。而新闻评论观点 鲜 明 , 有 明 显 (示例三)①新闻报道要求简洁,而新闻评论篇幅较长;②作者分三点分别对城镇化过程中 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③帮助读者正确认识这一新闻事实。 (3)作者以“城镇化不是为房地产化‘代言’”为标题的意图是什么?你认为“城镇化” 应该为什么代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作者以“城镇化不是为房地产化‘代言’”为标题,意图是表明了文章的中心 ——针对的是当下错将“城镇化”往“房地产化”方向发展,以致出现的房价上涨过快的现象, 从而吸引了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②城镇化应该为进城人口的权益代言,为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代言,为建设以人为本的 现代化新型城市代言。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9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云端深处有“菩萨” 赵涵漠 ①在海拔 5200 米的珠穆朗玛峰大本营上,除了两座代表现代文明的公共厕所外,再没有什 么永久性建筑了。人们只能在一间间帐篷里找到茶馆、旅店、邮政所,甚至是一家藏在黄色帆 布帐篷里的医院。 ②这绝对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医院,没有之一。2002 年,来自美国蒙大拿州的医生卢安 娜·弗瑞尔在此创办了喜马拉雅搜救协会附属诊所。此前,海拔 4450 米一个小村落里的坡努奇 诊所是最高的,那里需要徒步 5 天才能到达。事实证明,走得太远太快的游客往往会在这个海 拔高度出现高原病症状。 ③珠峰急救室转移了相当一部分坡努奇诊所的病人。9 年来,弗瑞尔和她的同事们已经救 治过 3000 多名病人,其中包括 30 多名重病号。有人称他们是真正的“活菩萨”。 ④大部分病人是来自尼泊尔的夏尔巴人,他们是喜马拉雅山的原住民。据称,这群长年生 活在海拔 4700 米左右的人,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远高于常人。据说,曾经有背着氧气筒的登山 队员气喘吁吁地向上攀登,却看到一个夏尔巴男孩从山上急匆匆地跑下来。这个光着脚的男孩 气急败坏地告诉登山队员,“我家的牛今天早上跑没了,上了山顶也没找着。” ⑤在珠峰探险队中,他们的角色可能是向导、助手或搬运工。在队员登顶前,这群登山界 的奇才必须先被雇来“修路”:在没有任何装备的情况下,他们随身携带路绳爬到高处,将绳 端用冰锥固定进千年岩冰,架设全长达 7000 米至 8000 米的安全绳,起到导路、辅助攀爬和一 定程度上保障队员安全的作用。 ⑥不过,即便是夏尔巴人也不能总是幸免于严酷的高山环境。一些牧民在海拔 6000 多米的 高山上放牧牦牛,结果出现了带有剧烈头痛和呕吐感的急性高山症。居民们散居于高山各处, 距离诊所太远。弗瑞尔就通过无线电话进行指导。她曾经借此指导村医对一名孕妇实施椎管内 麻醉,并帮助一个婴儿健康地诞生。 ⑦登山队员也是珠峰急救室的常客。4 年前的 5 月,来自尼泊尔的尤莎参加了一个条件简 陋、只拥有一些最基本登山设施的廉价探险队,结果,她在距峰顶仅有 550 米处突发严重高空 病,陷入半昏迷状态,倒在一个陡峭的、不稳定的雪坡上,氧气也快被用光了,她的大半生命 已经越过了死亡的边界线。 ⑧也就在那时,两名已经登顶的队员正在下山途中,在这个“死区”撞见了陌生的尤莎。 ⑨他们将尤莎裹在一个睡袋中,绑到一架雪橇上,沿着珠峰陡峭的南坡,花了整整 8 个小 时,才将尤莎一步步抬下险峻的山壁。12 个小时后,抵达位于大本营的小诊所。 ⑩尤莎获救了,但并非所有人都像她这样幸运。就在她获救的 1 年前,英国登山者夏普也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0 被困珠峰附近,数十人曾从他身边经过,登顶后返回,但没有人施以援手。最终,夏普因缺氧 身亡。 ⑪弗瑞尔和她的同事们的重要工作,也包括处理那些遇难者的尸体,他们被封存在冰碛中, 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后来者发现。当然,这只是最最糟糕的情况。大部分时候,弗 瑞尔的病人们总是捂着“快要被咳断的肋骨”,或是敲打着疼得“像是被刀劈成两半”的脑袋 前来就诊。在这座孤寂、冰冷的冰山里,弗瑞尔甚至也会帮忙看看焦虑、烦躁的登山客的心理 疾病。 ⑫对这名 53 岁的女医生来说,这里最重要的器材可不是氧气袋或止血钳,而是可以粘住各 种各样被冻裂了的医疗器材的防水胶带。几乎没有一天,弗瑞尔面对的是相同的状况,见机行 事成为了她的准则,“毕竟,没有哪本教科书说过,当你身处海拔 5200 米,遇到意外时,到底 该怎么做”。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1 年 7 月 20 日,有删节) (1)“云端深处有‘菩萨’”这一通讯标题蕴涵了什么内容?这样的标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云端深处”指在海拔 5200 米的珠穆朗玛峰上,极言该诊所位置高寒,医疗工 作环境恶劣。②“菩萨”指 53 岁的高原诊所女医生卢安娜·弗瑞尔以及互相救助的登山者。③ 这一标题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能吸引读者,并引领全文。 (2)这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诊所,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医治当地居民主要是夏尔巴人的急性高山症及常规疾病;②救助突发高山病的 登山队员;③处理遇难者的尸体;④缓解焦虑、烦躁的登山客的心理疾病。 (3)联系全文,简析这则通讯的新闻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讴歌在海拔 5200 米的珠穆朗玛峰上,在如此严酷的高原缺氧的恶劣环境中,53 岁 的 女 医 生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1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齐白石的日子 高 军 齐白石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他把历年画画挣的金条都装在一个小口袋里,坐卧不离。住 在北京铁栅屋时,天明即起,家里人正洒扫庭除。齐老先生到画室把荣宝斋的订件画了,然后 再画其他订件,言不二价,按照墙上贴的润格来办事。 世界之大,哪儿没有死皮赖脸的人,比如说:“齐老先生添条虾吧!……‘齐老先生您受 累!多画条鱼吧,我内人最喜欢鱼了!”齐先生也不说话,只是斜着看来客一眼,又不好当场 驳人的面子,慢慢把笔濡墨,沉吟半晌,一笔、二笔。鱼、虾、蟹自画面跃然而出。但都不大 精神,看着好像离水好几天,要翻肚子的样子。客人不解问曰:“这虾怎么看着像死虾?”齐 老先生坐在圈椅中说:“活虾子市面上多贵啊!”主客心到神知,一拍两散。 汪曾祺先生在《老舍先生》一文中曾提到,齐老先生家里量米的竹升子都是自己保管的, 每天吃饭要由他量了米才行。一大家子人,吃米不少,老先生舍不得。量一筒,手抖一下。家 里做饭媳妇就说不够“您再给添一点!”齐老先生就嘀咕着:“你要吃这么多啊!”然后再给 量一筒。 周总理后来给老先生换了一处比较大的住所,搬过去没几天,老人住不惯哭死哭活的要回 去。大家都不明白老人的心意,大四合院,花木扶疏不好吗?老舍先生说:“别!他这么惯了, 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 其实里面还另有一层,老先生喜欢在家藏东西,东藏一处,西藏一处。藏东西的地方只有 他知道。这一搬出来,虽说老屋还是家里后辈住着,他也不放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中央电影纪录片厂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时,让他拿点精品出来拍,他怎么也不愿意。 后来还是徐悲鸿去做工作,他才勉勉强强从画台的“消息”里掏出几卷画子出来。他是细木匠 出身,在画台里做几个暗格或者小抽斗之类的“消息”那还不是驾轻就熟。 这些画被掏出后,一卷一卷放在画台上。徐先生一打开只见宝光四射,全是老先生毕生的 精品,呕心之作!有一张画在金纸上的白茶花,上有一蛱蝶翩翩欲下,画得真是精妙绝伦! 徐先生不住地用眼光看坐在对面的老头子,心想“这太鸡贼呀!”齐老先生坐在大圈椅中, 两袖垂下,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声色,真是狡黠得可以啊! 黄永玉、李可染他们老问齐白石先生如何把画画好。这个问题真是让人很烦哎!这问题真 没办法用语言说明白。齐老先生画了一辈子,就知道怎么把画子画好,因为他画不坏!这问题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2 真是要人亲命了,他们还死问。又不能直接跟他们说:“我就是天纵之才!”话不能这么说啊! 齐老先生只好把笔举到空中,拿眼睛死盯着看了一会,慢慢说:“笔不要掉下来!”这话 如同一偈,你怎么理解都行。于是两人笔不掉下来的死画,各有各造化。 但齐老先生也有齐老先生的委屈。他想山阴羲之爱写《黄庭》换白鹅,李太白醉写蛮书, 林和靖梅妻鹤子。独他们都有,而我齐璜怎么就没有。这一天正是北平大风扬沙天,齐白石坐 在画室里,听到外面有吆喝卖大白菜的,他坐不住了。他灵机一动,“我何不画一张白菜去换 白菜,那也不失为一段文人佳话呀!” 铁栅屋外一个北方鸟蠢汉正守着一车白菜吆喝,脖子长筋抻得老长的。不知从哪里来了一 个白胡子老头,戴一个小圆眼镜,正看着他一车白菜出神,十分想吃的样子。这卖菜鸟蠢汉子 见来了主顾忙招呼道:“老先生!你要称几斤?称给得高高的。”齐老先生从后面摸出一卷纸 说:“我拿这画的白菜,换你一车白菜,你可肯么?” 这鸟蠢汉子一听,勃然大怒说:“我不看你一大把岁数,窝心脚窝死你。大北风天!有这 么消遣人的吗?倒想得美!拿一张画的假白菜,要换我一车白菜!”一顿咆哮,弄得老先生摸 不着北。 (1)围绕“齐白石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作者从哪些方面作了阐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悉心作画,言不二价;②念物维艰,节俭度日;③安排妥帖,井井有条。 (2)作者在文中还写到了周总理、老舍、徐悲鸿、黄永玉、李可染等非常人与齐白石的交 往,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是起到烘托的作用:以大家对齐老先生的关心、理解、仰慕烘托出老先生的 受人景仰;表现出齐老先生对自己画作的珍爱;烘托出老先生的艺术修为十分精湛 (3)对于齐白石以白菜画换白菜,你是怎么看的?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3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她的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 杨澜: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你的故事被媒体宣传,被政府的最高领导人肯定,其实你 一直生活在社会关注当中,被当成一个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榜样,这种情形是否会让你自觉 不自觉地压抑一部分天性以满足人们的期待? 张海迪:不,我觉得人要有思想,活着才有意义。我从懂事起,我就一直这样想,我虽然 已经病了 49 年,但心理上还是按照我自己的意愿在生活。我觉得我是站在被宣传的海迪之外看 这个海迪的,我觉得我坚持了一些应该坚持的东西。 杨澜:后来有大学要授予你荣誉学位,你拒绝了。其实作为一种荣誉,也可以接受。 张海迪:是山东大学。我想他们是对残疾女青年的一种尊重,对我学习的一种认可。我从 未进过一天学校的门,这真的太不容易了,给我那个荣誉学位,我为何不要呢?但我想有一天 我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真才实学,这才是重要的。 杨澜:你恨自己的身体吗? 张海迪:不恨,我爱它,我总是很细微地照顾自己的腿。 杨澜:需要换个姿势吗? 张海迪:不用,我惯了,就是胳膊,撑着很疼的。 杨澜:你用两个手支撑着自己的身体,所以我在你面前我也坐得很挺拔,因为我觉得你坐 得很挺拔。 张海迪:你知道平常有时候要开大会。 杨澜: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张海迪:对,一坐几个小时,就这样坐着,在那个过道里面,很显眼,但是我就这么坐着, 有时真的找不着劲了,太难受了,我就这样那样地变换姿势,有的时候会给自己一粒薄荷糖吃。 杨澜:所以你应该是最主张会议少说废话的,因为你要忍受身体很大的痛苦来支撑。 张海迪:对。如果是重要会议,我愿意把会议坐到底。人总要有点意志,革命者不怕把牢 底坐穿,我不怕把轮椅坐坏。 杨澜:所以一个人要做自己,实际上是要付出代价的。 张海迪:对,我觉得残疾女性,要做自己;健康女性,也要做自己;漂亮而健康的女性, 尤其要把握好自己。我要求我自己做到不仅仅活着,而且要活出诗意来,这个诗意是个范围很 大的东西,这里边包括了对完美人生的追求。诗意是完美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4 杨澜:你觉得你会拥有完美人生吗? 张海迪:不可能。人生总是不完美的。我有时候这样想,造物主啊,他总是破坏美,破坏 美叫别人去感受美的珍贵。前段时间我去看了一位受伤的舞蹈演员,看到她的时候我觉得她是 那么地完美,如果不是瘫痪的话,那真的是非常非常完美,前程无量。但是生活都是这样的, 总是把美打碎,让你留下很多很多的遗憾,这才是生活。很多很多的坚韧,顽强,其实都是在 对美的一种捍卫中产生的。它让人更加珍惜生活,也让被破坏了以往生活的人,去想另一种生 活。假如说,那个人能够在痛苦的磨砺中走下去,他的坚韧、顽强将给人生带来另一种东西。 杨澜:如果做一个假设,你遇到上帝的时候,会不会第一句话就是劈头问他一句,你为什 么让我的腿无法走路? 张海迪:不会。 杨澜:你会说什么。 张海迪:我就跟他说“hello,It’s verygood”,谢谢你给了我生命,尽管它是残缺的, 我也认为很好,如果我不承受的话,别人也可能承受,既然是我承受了,我就说一句,勇敢地 说一句,我不承受谁承受。人要大度一点对吧。 杨澜:有一种承担啊。 张海迪:对,应该锻造这样一种品格。 (1)这篇访谈涉及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条列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坚守自我;拒绝荣誉;付出代价;学会承受。 (2)杨澜在访谈中多次提及张海迪目前的身体状况,其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出张海迪身体残疾的严重程度,说明她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以身残突出志坚, 展现张海迪意志坚强和追求完美的精神;表现了杨澜对张海迪的关注和关心,也表现了对她的 钦佩之情。 (3)本文题目是“她的缺憾告诉你什么是完美”,那么你是怎样看待“缺憾和完美”的关 系的?请结合文意和自己所熟悉的典型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张海迪的故事告诉我们缺憾和完美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她身体残疾,这 是 一 种 缺 憾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霍英东传奇人生① (一) 霍英东失学后,因生活所迫到轮船上做铲煤工,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那时他才 18 岁。干 了 9 个月,在老板裁员时给解雇了。 不久,霍英东又到太古船坞抡大锤打铁。但他干不了这种要求极严的重活,又转到风炮铆 钉处,霍英东抡起那啪啪直叫的风炮,双手震得一直打抖。这份工又吹了。 1942 年夏天,霍英东进了机场当苦力,每天筋疲力尽。他求主管让他学开汽车,一天下午, 霍英东洗车时看见有辆日本人的货车车匙仍留在那里,便爬上去试开汽车,撞到另一部车上。 日本人把他毒打一顿,这份工也丢了。 不久,霍英东进了太古糖厂化验室工作。他想多学点技术,和另一名“学师仔”用硫酸学 制氢气,并用火点燃,轰隆一声巨响炸开了,结果又被厂方辞退了。 日本占领香港时,他又到西环货仓去称米。要称准 180 斤一包,多了不行,少一些仓库又 不肯收,手脚稍为慢些,排队等候的苦力就紧催,这份差事也难干下去。 (二) 1942 年,母亲倾其所有,在湾仔鹅颈街开了间杂货店。杂货店由霍英东管理,每天早上六 时多开店,洗漱刚毕,顾客便蜂拥而来。有时一下子来十多人,都要招呼妥当,免得顾客跑到 别档去。一个顾客往往要买几样甚至十多样货品,他拿着秤,手势要快、要靓,不然,顾客便 不满意。吃饭也得站着吃,随时准备招呼顾客。日军占领时期,样样都缺,都得自己制作。到 了晚上 10 时,霍英东还得留在店里煮酱料、添甜醋,调制酱油。深夜 12 时,为免被老鼠噬咬, 还要封盖好一切杂物才能离店。在这段日子里,霍英东起早贪黑,奔波劳碌,由于他细心精明 的经营,杂货店的生意日渐兴隆。这段生活,对霍英东是很好的磨炼,他从中获得经营管理的 良好训练,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灵活的处事方法。 在许多次投资决策中都独具慧眼的霍英东也并非每次都能稳操胜券,但想到了就尽全力一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6 搏的做事风格,自年轻时就已形成。1948 年,25 岁的霍英东听人说,东沙岛一带的海底有大量 的海人草,是制造胃药的原料,每磅可卖到 1 美元。他下定决心,在香港长洲招了渔民 80 人就 出发了。由于未办好出海手续,船到三门关,被海关扣留。90 多人困在船上 10 天,带去的咸 肉、咸鱼都吃光了。后来转去汕尾,所招渔民老家多在汕尾,许多人不辞而别,霍英东只得重 招一批人启航出海。他们终于到达了东沙岛。但又因缺少潜水工具,一个人一天也采不了半筐 海人草。许多人晒脱了皮,只能靠白饭度日。全岛能供饮用的仅有一口水井,井水除了用来煮 饭和饮用,只能用少许洗脸漱口。从海上采捞回来,个个身上黏黏糊糊的,再和汗水混合,又 腥又臭。一个月后,船员再也忍受不下去了,终于散伙了。而霍英东在这个荒岛整整熬了六个 月。海人草陆续卖掉以后,仅够各种开支,一分钱没赚到。但东沙岛这段躲暗礁采海草的经历 却浓缩出他一生的成功经验:“要看得准,抓得住,干到底,不断发现新目标。” (三) 1967 年,香港经历地产低潮,霍英东开始逐步退出房地产业。与此同时,他开始放眼内地: 上世纪 70 年代初与内地合作石油生意;1978 年开始,霍英东率先进入内地,兴建了内地第一 间中外合作兴建的酒店和第一家高尔夫球场。此后,他又参与兴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早开业 的第一家大型合资酒店广州白天鹅宾馆。 1984 年,霍英东出资 10 亿港元,成立“霍英东基金会”,致力于中国的投资和捐赠,到 2005 年,不算投资办实业部分在内,霍英东给内地的纯捐款已超过 20 亿港元,可能是对内地 捐款最多的华人资本家,他作为爱国资本家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注】①霍英东(1923.5-2006.10)祖籍广东番禺,生于香港。7 岁丧父。12 岁进香港皇仁 英文书院,因抗日战争爆发而辍学。 (1)请分别简要概括文章三个部分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历次工作均以失败告终;(二)管理杂货店学习经营管理;(三)积极捐款投资 内地。 (2)是什么原因让霍英东取得成功并最终成就传奇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执着求变、渴望学习、屡败屡战,如文章第二部分说他工作屡次以失败告终, 但 他 不 放 弃 ,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7 (3)选文详叙了霍英东到东沙岛采海草的经历,这对表现人物特点有何积极意义?请简述 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段经历发生在霍英东经营杂货店生意日渐兴隆之后,突出了霍英东“不断发 现新目标”挑战自我的特点。②渔民不辞而别,船员终于散伙,说明本次行动艰难曲折,一般 人根本无法忍受,而霍英东仍然坚持,这就是他“干到底”、意志坚忍不拔的体现。③这次行 动本可能半途而废大败亏输,但霍英东还是凭借坚强意志将损失降到最低,说明其人生的成功 绝非偶然。④他从本次行动中赚取了“要看得准”的经验,说明其过人之处还在于能让失败为 成功铺路。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伦敦碗里听到了侗族大歌 徐百柯 有这样两份邀请:一份来自世界瞩目的中心,一份来自默默无闻的中国西南边陲。前者邀 请你去了解一座 3 次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一个现代工业文明发源的国度,而后者邀请你去关注 “那些时光边缘的村落,那些清泉之上的歌声”——两者会有什么交集吗?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了英国人引以为傲的东西:工业革命、全民医保、流行音乐……但 是在这一切的开始,导演邀请全球观众欣赏的是一派乡村田园景象。显然,这同样是英国人内 心珍视的传统。而在世界的另一端,在多数人的目光之外,贵州黎平县的侗族村寨至今还保留 着淳朴的乡村田园景象。伦敦奥运会开幕之前数日,一场“重估乡村价值”的论坛在黎平举行。 这里有侗族大歌——一种古老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被 赞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这里的地扪侗寨,被美国《国家地理》 杂志称为“时光边缘的村落”。这里的肇兴侗寨,其构成本身就像是传统价值的一种象征,分 为仁、义、礼、智、信五“团”。论坛会场,就设在其中的义团鼓楼下。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8 正是乡村生活及其中蕴涵的价值,使相距遥远、量级似乎也相差甚远的两场人类活动,产 生了某种关联——如同伦敦碗里听到了侗族大歌。 工业革命之前,乡村的价值既在于生活,也在于生产,它要扮演社会演进的物质推动角色。 而在工业化或后工业化的当下,乡村的价值则主要在于生活,即作用于人的内心。“重估乡村 价值”论坛的举办方信奉这样的原则:以城市文化的善意输入,带动乡村文化的有效输出。实 际上,只有在人的内心的意义上,我们才可能去谈乡村价值的输出。 乡村价值的良性诉求是:在城市文明、现代文明的助力下,让乡村少年建立起一种文化自 信,“首先让他们拥有和城里孩子同样的少年阅历,然后告诉他们如何融入外界,最终让他们 明白,你有你的骄傲,并传播自己的骄傲”。 实际上,这意味着一种“处理”乡村生活传统价值的过程。田园生活场景之所以成为伦敦 奥运会开幕式的重要桥段,恰恰说明已完成工业化的英国成功地处理了其乡村价值,从而使这 种价值有机融入国民心理和当代生活,并且骄傲地向全世界展示和传播。 相比之下,中国尚处在工业化进程中。一方面,现代化之路必须坚定地走下去,在当下的 中国乡村,没有经济提振的乡村文化复兴,注定是空中楼阁。另一方面,对乡村传统价值的保 育和处理,必须同时展开,以实现生产和生活的平衡、外在发展指标和人的内心的平衡。 一种应当避免的悲哀前景是,现代化在中国展示其摧毁性的力量,待到传统的乡村价值已 经飘零,待到很多人的内心已经干涸,人们才幡然醒悟,才去进行所谓的抢救。 要实现平衡的发展过程,切忌有意或无意的不对位——面对现代化的洗礼,试图用陋习陋 规去加以阻挡;或者用半吊子的所谓现代观念,去否定基于人性的传统价值。 伦敦碗里上演的开幕式获得诸多赞誉,给中国人的启迪不少。但许多人忽视了那个长而有 力的前奏:英国人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如果说承办奥运会是对全世界的一次诚挚邀请,那么 开幕式的邀请非常清晰:请看我们内心珍视的传统,那些是构成英国人之为英国人的要素。 在黎平,肇兴侗寨的义团鼓楼里,老妇在搅拌大瓦缸里的蓝靛染料,孙女在一旁玩耍,公 鸡悠闲地踱步。几米之外是寨里的花桥,老乡们坐在桥上,一边抽着长烟斗休憩,一边饶有兴 趣地打量一帮外地人热烈地开会讨论。到了晚上,所有人一起欣赏曼妙的大歌,全无大牌教授、 村野老人的区隔。这样的建筑,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是村寨之为村寨的要素,也承载着这 样一场论坛所试图唤起的、需要乡人和城里人共同保育的价值。 期待中国的土地上,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活所含蕴的良善价值,能够被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进 程虚心接纳,并藉此成为国民内心珍视的传统。 (原载《中国青年报》第 9 版,2012 年 8 月 8 日,有删改) (1)文章标题“伦敦碗里听到了侗族大歌”有哪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和黎平县的侗族村寨分别展示和保留了淳朴的乡村田园景象。 ②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和黎平县的侗族村寨都蕴涵了乡村的传统价值。 (2)“重估乡村价值”论坛的举办方信奉“以城市文化的善意输入,带动乡村文化的有效 输出”这一原则,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要在城市文明、现代文明的助力下,让乡村少年建立起一种文化自信。②要将 乡村价值有机融入国民心理和当代生活,向全世界展示和传播。 (3)当今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和乡村文化的平衡发展?请作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特朗斯特罗姆:一年只写三首诗① 王 文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坐在桌前,桌子上放着一块他最爱吃的提拉米苏蛋糕。尝了一口之 后,他侧过脸望向窗外,刚刚还是倾盆大雨,这会儿已经有几缕阳光洒落进来。这就是 10 月初 斯德哥尔摩的天气,说变就变,让人难以捉摸。 托马斯目光温和,脸上最突出的是他高高耸立起的鹰钩鼻。透过玻璃窗,托马斯看不见等 在楼下的众多记者,但他知道他们一定在那里。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时,他们都会提前聚集 在那里,连托马斯自己都不再期盼获奖时,他们仍然相信可能会是他。不过,托马斯知道,一 会儿他们不会像往年一样摸摸地离开,而将摁门铃走进来,因为托马斯接到瑞典文学院诺贝尔 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电话:他获奖了。 作为公认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托马斯被誉为“西方最后一个诗歌巨匠”。而记 者为此专访瑞典文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教授时,他说:“这样的评价,对托马斯来说 是实至名归的。”诺奖得主、诗人沃尔科特 10 年前就说过:“瑞典文学院应毫不犹豫地把诺贝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0 尔奖颁发给特朗斯特罗姆,尽管他是瑞典人。” 托马斯 13 岁就开始写作。从 1955 年,24 岁的托马斯一出版处女诗集《17 首诗》便技惊四 座,思年后第二部《途中的秘密》更是轰动诗坛,年纪轻轻便成为瑞典诗歌的代表人物。 “醒悟是梦中往外跳伞/摆脱令人窒息的漩涡/漫游者向早晨绿色的地带降落/万物燃烧”, “蟋蟀疯狂地缝着缝纫机”,“孤独的水龙头从玫瑰丛中站起,像一座骑士的雕塑”,“桥, 一只飞越死亡的巨大铁鸟”……都是标准的托马斯式的诗句。 他的诗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通过精准的描写,让读者进入一个诗的境界。他的诗 称为“小孩子都能读懂的诗”。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称:特朗斯特罗姆“通过其凝炼、透彻的 意象,给予我们通往现实的崭新途径。” 诗人于坚认为,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之于瑞典,犹如汉语中出现了唐诗。他曾对翻译《特朗 斯特罗姆诗全集》的诗人李笠说过,他的写作受日本俳句的影响,而俳句是从中国古代诗歌滋 生出来的。所以,他对东方文化一直有强烈的兴趣。他的诗,充满了味道、颜色振动和杂音, 与保罗·瓦莱里的“纯诗”相近;和 20 世纪的叶芝、里尔克、艾略特、聂鲁达、希克梅特等大 诗人一样,他的诗,具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东西。 其实,托马斯的诗作品并不多。他一年最多写三首诗,而且往往一首诗要花几年时间才完 成,长诗《画廊》几乎用了 10 年时间,而短诗《有太阳的风景》也经历 7 年。迄今为止,包括 他中风后所写的所有作品加起来只有 200 多首,但“大部分都是精品”。他的诗已被译成 50 多种语言(仅英文就有二十来种版本),而研究他作品的专著已超出他作品页数的千倍。一年最 多写三首诗,作为诗人,极其罕见,需要怎样沉得下心,静得住气?在一个如此浮躁的时代, 创作如同产业追求最大产出的时代,有几人能做到?难怪中国的诗人们觉得不可思议了,难怪 人们感叹中国为何不能出现伟大作品了。 托马斯写过一首诗《上海的街》:“公园的白蝴蝶被很多人读着。我爱这菜白色,像是真理 扑动的一角。”这富有童趣的意象来自他多年前在上海的经历。那是 1985 年,他第一次来到中 国。可惜,1990 年的一次中风导致他右半身瘫痪,等到 2001 年再次访华的时候,他不仅拄上 了拐杖,就连说话也含混不清了。 中风后的托马斯也没有放弃创作,身体的变化带来对人生更深刻的思考,使他的作品超现 实主义色彩更浓,语句却更加精练而富有哲理,“诗歌就是坐禅,不是为了催眠,而是为了唤 醒。” 外界的喧嚣中,托马斯却另有打算,他计划去斯德哥尔摩近郊的海龙马岛上过周末。那里 有一幢托马斯外祖父留下来的、曾招待过无数诗人、被称为“蓝房子”的住所,也是托马斯最 爱的地方。房子里天花板很低,窗户小小的,窗外就是树木,托马斯最喜欢坐在窗边读书。北 欧静谧、安逸的生活氛围包裹着诗人,以至于在马悦然看来,托马斯的诗风是如此恒定,这在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1 其他地方的诗人身上简直不可思议,“他从不曾让风格应时而变”。 (选自《环球人物》,2011 年第 27 期,有删改) 【注】①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931 年 4 月 15 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毕业于斯 德哥尔摩大学心理学专业,曾修读过诗歌、文学史等课程。2011 年 10 月 6 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1)文章第一段中对环境的描写和第二段中对记者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环境描写映衬了人物的心绪,为下文获奖的情节做铺垫;记者的描写设置悬念, 为托马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获奖伏笔,同时说明托马斯的获奖是众望所归。 (2)这篇新闻报道,介绍了托马斯的诗歌创作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本文的创作意图谈谈,托马斯“一年只写三首诗”而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对我们 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托马斯“一年只写三首诗”体现的是静下心来搞创作的沉稳心态,认真执着精 益求精的精神,不为名利写作的文学品质;②当今的文坛浮躁,急功近利,创作如同产业追求 最大产出,自然难以出“精品”。作家应学托马斯,沉心静气搞创作,才可能创作出伟大作品。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容闳:睁眼看世界的“草根”第一人 李 响 1828 年 11 月,容闳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南屏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南屏小村,与被葡萄 牙殖民者占领的澳门一水之隔,相距不到 4 英里。当时,容闳的哥哥进了私塾走“正途”,家 里实在没钱再供容闳,只好送 7 岁的他去学杂费全免的澳门洋学堂。容闳上的是教会学校,1840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2 年,容闳还因鸦片战争爆发一度辍学。 18 岁那年,教会学校的布朗校长因身体原因要回美国,临行前他在班上说,想带走几名学 生赴美深造,如果有愿意的就站起来。当时是 1846 年,美国立国仅仅 70 年,如此年轻的异邦, 远在大洋彼岸,十几岁的孩子哪敢未经父母同意去“送死”?良久的沉默之后,容闳站了起来。 他想亲眼看看书本上那个精彩的新世界。 1850 年,容闳在美国慈善组织资助下进入耶鲁大学学习,四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他是耶 鲁大学乃至所有美国大学里第一个中国毕业生,其画像至今悬挂在耶鲁校园中。近代史学者雷 颐评价,如果说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精英”阶层“睁眼看世界”的先驱,那么容闳这个 农家穷小子,就是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草根”。 1855 年,容闳学成回国。在香港,容闳结识了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但不久 容闳发现太平天国远不是自己想象的理想国,他大失所望,落魄离开。 1863 年秋,容闳到安庆拜见了曾国藩。此次相见,曾国藩断言:“以汝目光威棱,望而知 为有胆识之人”。容闳早年立志要促成的官派留学生计划,现在终于有了位高权重者支持。于 是,他向曾国藩陈述他的计划,果然获得首肯。曾国藩与李鸿章几次联名上奏同治皇帝,1872 年春得到批复后,任命容闳为出洋副委员,主抓幼童选派和监督事务。 1872 至 1875 年间,一共有四批共 120 名幼童出洋。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回国安排工作, 现在看来简直是做梦也难得的美事,但当时没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洋鬼子的“野蛮番邦”, 并且一去就是 15 年。容闳就从自己的老家香山和周边村县入手,挨家挨户动员。报名的幼童几 乎没有一个是世家权贵之弟,大多出身寒微,也许只有这样的人家才“豁得出去”。 幼童一到美国就如鱼得水,以惊人的速度克服语言障碍,成为各校中最优秀的学生。容闳 采用了前卫的管理方式,让幼童两人一组分散居住在志愿报名的当地家庭,使孩子们感受到家 庭温暖,并且更加迅速地融入美国社会。 然而,中美之间巨大的文明落差必然导致孩子们做出“大逆不道”之举,他们脱了长袍马 褂穿西装,胆子大的还剪了辫子,跟主人去教堂受洗信“异教”,见了清廷留学生长官不行三 跪九叩之礼。朝中保守派听说幼童在美被容闳纵容得“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 先已沾其恶习”,纷纷主张撤回留学生。 第一批幼童眼看就要大学毕业,现在撤回功亏一篑。几尽绝望的容闳在美国文化界、政界 奔走求助。母校耶鲁大学的校长波特亲自起草信件致清政府总理衙门;容闳的一位牧师朋友谒 见美国前总统格兰特,格兰特立即修书给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领袖,李鸿章本心并不想断 送留学项目,但保守派的强势意见使他左右为难。恰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 法案》。1881 年 6 月,奕列举留学生四大罪状,上奏光绪撤回学生。当年 8 月,近百名“幼 童”洒泪登船。只有詹天佑和欧阳庚获得耶鲁学位,其余皆半途而废。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3 这些留学生回国初期因“奇装异服”“不识礼仪”,饱受排挤和谴责,被随意发配到与所 学专业根本不搭边的行业。所幸他们在外收获真才实学,且互相照应提携,若干年后,他们成 长为转型中国的中坚力量。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 绍基,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民国开国总理唐绍仪,交通总长梁敦彦,外交家欧阳庚,还 有多名加入海军,在甲午战争中殉国。容闳送出去的学生,归来后无论才干、见识、人品,都 堪称一世俊杰。 (选自《文史参考》2012 年第 7 期,有删改) (1)联系全文,分点概述容闳在官派幼童留洋项目中做了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向曾国藩陈述计划,获得位高权重者的支持。②挨家挨户动员自己老家和周边 村县的幼童出洋留学。③当项目出现危机时在美国文化界、政界奔走求助。 (2)作者详细记述官派幼童留洋项目的始末,这样写对表现传主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通过具体事件的叙述,真实地表现容闳作为中国留学事业先驱具有的胆识和做 出的巨大努力。②通过充分肯定幼童留洋的意义和价值,凸显容闳开创此事业所产生的社会贡 献。 (3)容闳被称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草根’第一人”,他的经历给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 文本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容闳尽管出身贫寒,但胸怀报国之志,为促成官派留学 计 划 而 尽 心 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