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线上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线上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南充高中高 2017 级线上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元山水画经历了北宋(主要是前期)南宋、元这样三个里程,呈现出彼此不同的三种面貌和意境。‎ ‎“无我之境”中的“无我”,不是说没有艺术家个人情感思想在其中,而是说这种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甚至有时艺术家在创作中也并不能自觉意识到。它主要通过客观的描写对象,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从而这种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也就更为宽泛、广阔、多义和丰富。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便是这种优美的“无我之境”。它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和思想,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感。北宋画的“无我之境”由于不使用语词,因此比上述陶诗还要宽泛。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全的《大岭睛云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以及巨然、燕文贵、许道宁等,都客观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表现出一种并无确定观念、含义和情感,但具有多义性的“无我之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马远、夏圭等那许许多多的小品:深堂琴趣,柳溪归牧,寒江独钓……我们就会发现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它不再像前一时期那样宽泛多义,而是要求得更具体和更分化了。尽管标题可以基本相同,但由画面展示出来的情调诗意却并不完全一样。应该说,比起北宋那种意境来,题材、对象、场景、画面是小多了,一角山岩,半截树枝都成了重要内容,占据了很大画面;但刻画却精巧细致多了,自觉的抒情诗意也更为浓厚、鲜明了。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相对于下一阶段来说,它又不是。因为无论是在对对象的真实描写上,还是在抒发主观情感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 上述第二种意境可以说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的继续发展,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便使后者绝对压倒前者而直接表露,走到了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迅速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极力强调的是主观的意兴心绪。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罢了。“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这当然是标准的“有我之境”了,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 - 25 -‎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我之境”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和田园诗中,而小说则限于自身特点,并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 B. 北宋的大量作品,如关全的《大岭晴云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都客观整体地把握和描绘自然。‎ C. 北宋山水画具有整体而多义,宽泛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画注重艺术家主观情感的直接表露,不注重客观写实。‎ D. 在第二种意境中,形似与神似这对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中,但在元代走到了与北宋恰好相反的境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通过与诗的“无我之境”作比较,最终论证了北宋山水画的思想情感具有多义而丰富的特点。‎ B. 文章分析了南宋山水画既是又不是“有我之境”,是为了论证第二种艺术境界较第一种意境在自觉的抒情诗意方面更为浓厚,鲜明。‎ C. 文章论述了宋元山水画“无我之境”从“无我之境”逐渐向“有我之境”推移的“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及“有我之境”这三种面貌和意境。‎ D. 作者在论述这三种面貌和意境时,字里行间没有因自己的兴趣,倾向而偏好任何一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我之境”主要是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艺术家的情感思想没有直接外露,因而作品的思想情感往往更为宽泛、广阔。‎ B. 由于引用的陶渊明的这几句诗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和思想,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就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C. 南宋的山水画有的标题可能和北宋的一样,但刻画更为精巧,能表达出某种较为确定的思绪,感受。‎ D. “有我之境”开拓了宋元山水画中的第三种意境,与上述北宋,南宋的两种意境鼎足而立,各擅胜场。‎ ‎【答案】1. D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项,“而小说……并不具备这种艺术境界”于文无据,原文只是列举了陶渊明的诗,引出“无我之境”,然后过渡到写宋元绘画的“无我之境”,没有提到小说。‎ B项,“北宋的大量作品”错,原文是“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无论是关全的《大岭睛云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董源的《潇湘图》……”,可见应改为“五代和北宋的大量作品”。‎ C项,“不注重客观写实”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因为无论是在对对象的真实描写上,还是在抒发主观情感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B项,“是为了论证第二种艺术境界较第一种意境在自觉的抒情诗意方面更为浓厚、鲜明”错误,是为了论证南宋的山水画具有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不同的风格,它自成一种面貌和意境。‎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B项,“由于……,就……”强加因果,文中只是客观表述陶渊明的几句诗并没有直接表露或抒发某种情感和思想,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写,极为清晰地表达了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故选B。‎ - 25 -‎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春节临近,烟花爆竹摆上了各地的零售摊点,随之而来的,则是“今年放不放鞭炮”的大讨论。‎ 昨天,首都文明办发出倡议书,号召市民绿色环保、文明出行,留住“北京蓝”。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受访人群82.9%表示今年春节期间不打算燃放烟花爆竹,比去年同期上升6.4个百分点。按照规定,如果在春节期间遇到空气重污染橙色以上预警,北京市将全面禁放烟花爆竹,98.3%的受访者表示会严格遵守。‎ 昨天,法晚记者从新浪微博等多渠道随机截取的1.8万余条网络留言显示,近四成网友不想燃放烟花爆竹是出于保护空气环境考虑,另外,有近一半的网友建议各地组织一次集中燃放,既安全又环保。‎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法制晚报》)‎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长期肆虐,人们对蓝天白云的迫切渴求,呼吁不放烟花爆竹的民声已经越来越强烈。首都文明办顺势而为,发出倡议,语言亲和平易,感情真诚友善,可谓顺应民心之举。相对于此前河南“禁炮令"的朝令夕改,高明了太多。‎ 穹顶之下,雾霾肆虐,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也少有人是彻底的无辜者。人类存在于城市之中,每个人都在排放碳,每辆车都会排放PM2.5,每个家庭都在使用和消耗能源。通过自身行为的克制,为环保尽一份力,应该成为每一位有识之士的自觉行动。然而,自觉行动是一码事儿,强制限制是另一码事儿,春节期间的“禁炮令"不是不能出台,是确需充分的民意支持、经过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方可实施。在此之前,引导工作就非常有价值。‎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每日新报》)‎ 材料三:‎ - 25 -‎ 给“鞭炮热”降降温确有必要。除了不安全的因素外,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同样不容忽略。最近几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普遍偏差,一级二级预警天数显著增多。而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对本来就很差的空气质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一些城市已经出台禁放、限放烟花爆竹措施,确实大有必要。‎ 烟花爆竹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这个无可厚非。尽管烟花爆竹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我们亦不能一棍子将其打死。过年嘛,人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庆祝方式。但前提是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不能为了个人利益去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的举动,到头来只会是害人害已。而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积极寻求新的、更安全、更环保、不扰民的过年方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说,确有必要给当前的“鞭炮热”降降温了。‎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东北新闻网”)‎ 材料四:‎ 近年来,各地对于春节烟花爆竹的管理从限放到禁放,体现的是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而普通民众从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抵制到主动遵守,也说明大家环保意识在增强,人人都希望过一个祥和绿色的健康年。电子鞭炮作为年货“新宠"持续走俏,就是环保宣传、民众自省的最佳佐证。‎ 事实上,“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传统的中国年有丰富的年俗,少了鞭炮,还有祭灶、除尘、写春联、挂年画、贴窗花、蒸年糕、包饺子、守岁、拜年、舞狮子、耍龙灯、逛花市、赏灯会等,这些方式都会使年更有味道。‎ 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承担责任,自觉放弃燃放爆竹,为改变公共环境尽一份力,形成了政府提醒、百姓配合的社会管理新局面。它的价值将远超春节不放爆竹本身。‎ ‎(节选自2017年1月25日《法制晚报》)‎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首都文明办发出绿色环保、文明出行倡议书,二是众多网友参与“今年放不放鞭炮”的讨论。‎ B. 材料二认为春节“禁炮令”并不单是政府的工作,政府的规定要得到民众的认可,要交由民众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 C. 材料三分析了给鞭炮热降温的原因:一是烟花爆竹存在安全隐患,二是近几年京津冀等地空气质量差,一级二级预警天数增加。‎ D. 材料四介绍政府对春节烟花爆竹管理变化和民众对禁止放炮规则的态度变化,说明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决心和百姓的环保意识增强。‎ ‎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25 -‎ A. 材料一中记者从微博中获取信息说明当前的媒体很注重网络,对网友的观点、态度很重视,同时也侧面表现了目前我国网络的发达。‎ B. 材料一用具体的数字说话,如“上升6.4个百分点”说明认识烟花爆竹危害的人数增加,“98.3%”说明大多数受访者对政府倡议的认同。‎ C. 材料二用首都文明办的倡议书顺应民心以及河南朝令夕改的“禁炮令”的对比说明“禁炮令”政策不能随心而为,要注意地域特点。‎ D. 材料三在讨论“禁炮令”时考虑问题全面,注重多方面的分析,比如第二段也从民众有权选择自己的过年方式的角度进行细致分析。‎ E. 材料四是议论文体,分析了“环保宣传、民众自省"在“禁炮令”中的作用,同时从民俗的角度讨论“年味儿”并不等于“炮味儿”的理由等。‎ ‎6. 有的民众对“禁炮令”有抵触情绪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4. B 5. C ‎ ‎6. ①传统民俗使然。鞭炮寄托着人们对新年蜒美好祝福,是我国流传已久的民俗,认为“年味儿”就是“炮昧儿”。‎ ‎②认为燃放鞭炮是安全的。鞭炮具有不安全因素,无论制作、运输还是燃放,都有危险伴随,但有些民众忽视了这些不安全因素。‎ ‎③对燃放鞭炮造成的环境污染理解不够。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有些民众没有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减少环境污染的一分子的道理,认为燃放鞭炮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B项,“要得到民众的认可,要交由民众充分商讨”分析错误,原文有“确需充分的民意支持、经过充分商讨,完成行政和法律程序”,意思是政府的“禁炮令”能出台的条件是要经过这三个阶段,并不是说交由民众充分商讨。‎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C项,结合材料二内容分析可知,“要注意地域特点”于文无据,强调顺应民意,注意引导。‎ - 25 -‎ 故选C。‎ ‎【6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章信息、探究问题提出见解的的能力。这类探究题要向内挖掘,整体感知文本,深入理解作品,用文本中的内容答题。解答时,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文中的主要事件,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回答“有的民众对‘禁炮令’有抵触情绪的原因”,应从“年俗”和有的民众对燃放鞭炮的危害认识不够的角度解答。材料一“近四成网友不想燃放烟花爆竹是出于保护空气环境考虑,另外,有近一半的网友建议各地组织一次集中燃放,既安全又环保”;材料三“尽管烟花爆竹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我们亦不能一棍子将其打死”;“烟花爆竹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这个无可厚非”。整合这些内容便可知人们抵触的原因一方面是一种节日的习惯,另一方面是对这一行为的安全隐患及对环境的危害认识不够。归纳并分析即可。‎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查报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 25 -‎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 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似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 - 25 -‎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 ‎《人民日报》(2016年5月21)有删改 ‎7.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 B. 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 C. 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D. 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端午节粽子的浅薄而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渲染成欢悦而感到不满。‎ ‎8. 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9. 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写了屈原在五月五日自沉汨罗江的事件,点明了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②内容上,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赞颂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③结构上,它照应了题目,引发了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 ‎ ‎9. ①它是公元前278年的五月端午的阳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是历史的见证。②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③它是端午节的文化之光。屈原的爱国、正直,屈原的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映照进后人的内心。‎ ‎【解析】‎ ‎【7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A项,作者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谈名家名作与名胜之地的关系。C项,理解错误,“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与“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不一致。“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依据。D项,“‘渐愧”和“不满”说法错误,文章没有此意。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重要段落作用能力。分析把握文章段落作用,要根据段落所在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把握分。本题,题干问的是“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典型的考查段落的作用题。答题时,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先找到前三个自然段,仔细阅读,明确其内容上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然后再看这一内容与标题和下文的关系。前三个自然段主要了写了屈原在五月五日听闻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怀抱巨石自沉汨罗而死的事件,交代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这一内容表现了屈原的爱国精神;从结构上来看,照应了标题“端午的阳光”,引发下文有关端午节的感想。‎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标题作用能力。文章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的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那么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本题,题干问的是“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题干已经明确“几重含义”,说明答案不止一点,同时应分点作答。“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由此可以知道“端午的阳光”表层意是指此时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见证了此刻的历史。“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端午的阳光”又指“屈原的精神光芒”。“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端午的阳光”更是指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对后人的影响。‎ - 25 -‎ ‎【点睛】解答段落作用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不同。材料所在段落的范围。这些都是答作用题首先要思考的。然后把握句段、材料的基本内容,以此作答,这是前提。内容上:是为了写什么或为了说明什么(主要内容或主题),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表现手法、用得比较生动的词句及其表达效果。接着抓住句段及材料在上下文中的关联作用。根据不同文本的内容安排,有时还要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这类手法的作用还有“对比”“衬托”等。比如本题所涉及的段落是文章“前三段”,属于开头的文字,所以对于结构上的作用,主要从与标题的照应和对下文的引出等方面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南平元襄王萧伟,字文达。幼清警好学,起家晋安镇北法曹行参军府。高祖为雍州,虑天下将乱,求迎伟及始兴王檐来襄阳。俄闻已入沔,高祖欣然谓佐吏曰:“吾无忧矣。”义师起,南康王承制,板为冠军将军,留行雍州州府事。义师发后,州内储备及人皆虚竭。魏兴兴太守颜僧都并据郡不受命,举兵将袭雍州,伟遣兵于始平郡待师仁等,要击大破之,州境以安。天监元年,封建安郡王,食邑.二千户,给鼓吹一部。十五年,生母陈太妃寝疾,伟及临川王宏侍疾,并衣不解带。及太妃薨,毁顿过礼,水浆不入口累日,高祖每临幸譬抑之。‎ 伟虽奉诏,而毁瘠殆不胜丧。十七年,高祖以建安土瘠,改封南平郡王,邑户如故。五年,薨,时年五十八。诏敛以衮冕.,给东园秘器。伟少好学,笃诚通恕,趋贤重士,常如不及。由是四方游士,当世知名者,莫不毕至。天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而性多恩惠,尤愍穷乏。常遣腹心左右,历访间里人士,其有贫困吉凶不举者,即遣赡恤之。太原王曼颖卒,家贫无以殡敛,友人江革往哭之,其妻儿对革号诉。革曰:“建安王当知,必为营理。”言未讫而伟使至,给其丧事,得周济焉。每祁寒积雪,则遣人载樵米,随乏绝者即赋给之。晚年崇信佛理,尤精玄学.,著《二旨义》,别为新通。又制《性情》《几神》等论其义,僧宠及周舍、殷钧、陆锤并名精解,而不能屈。‎ ‎(选自《梁书·列传第十六》)‎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 B. 天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 C. 天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 - 25 -‎ D. 天监初/赐伟为第/伟又加穿筑/增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世藩邸之盛/无以过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食邑,中国古代君主封赐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亦称“采邑”。‎ B.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太妃死亡也可称“薨”。‎ C. 衮冕,是古代帝王及三公穿戴的绘有龙纹的礼服和礼帽。‎ D. 玄学,盛行于魏晋时期,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一种学术思想。‎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伟遭遇袭击,巧设伏击。裴师仁、颜僧都发兵袭击雍州,萧伟派兵在始平郡伏击,拦腰截击打败他们,雍州境内才得以安定。‎ B. 萧伟侍奉母亲,极尽孝道。萧伟母亲病重,萧伟衣不解带侍候她,母亲去世后,萧伟哀伤过度,多日水米不进,高祖时常前往开导抚慰他。‎ C. 萧伟礼待贤士,受到拥护。萧伟接近贤才重用士人,还常常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当时许多游士、有名之人,都到他家里去拜访他。‎ D. 萧伟关爱穷人,尽力赈济。太原王曼颖去世,家中贫困无法安葬,友人江革向萧伟求助,萧伟派使者前来,帮助王曼颖家办理了丧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常遣腹心左右,历访间里人士,其有贫困吉凶不举者,即遣赡恤之。‎ ‎(2)每祁寒积雪,则遣人载樵米,随乏绝者即赋给之。‎ ‎【答案】10. A 11. D 12. D ‎ ‎13. (1)时常派遣心腹左右侍从,遍访乡里人士,如有贫困者遇红白喜事不能维持生活的,就派人赈济抚恤他们。‎ ‎(2)每当大寒积雪,就派人运送木柴粮食供应,遇贫乏断炊的就发给他们。‎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 25 -‎ 本题,划线句的翻译是:天监初年,赐给萧伟宅第,萧伟又加以挖掘建筑、增种美好的树木,珍奇的花果,极尽雕饰华丽,经常和宾客在里面游乐,命令从事中郎萧子范为这写题记。梁世藩王住宅的豪华,没有超过萧伟的宅第。“嘉树”“珍果”共同作“增植”的宾语,后面不宜断开,排除CD;“为之”与“记”是状中关系,中间不宜断开,排除BC。‎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D项,“以儒家思想为主”错误,玄学是魏晋时期以道家思想为主的一种学术思想。‎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D项,“友人江革向萧伟求助”说法错误。从文中“历访闾里人士其有贫困吉凶不举者,即遣赡恤之”“建安王当知,必为营理”的信息来看,是说萧伟遍访得知,派人帮助办理丧事,而不是友人江革向萧伟求助。‎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基本上做到字子对译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注意:(1)左右:是指左右的侍从。历:周遍。吉凶:红白喜事。不举:这里指维持生活。赡恤:赈济抚恤。‎ ‎(2)每:每当。祁寒:严寒。樵:柴。随:这里是遇到。赋给:发给,给予。‎ - 25 -‎ ‎【点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根据文意断句。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④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参考译文:‎ 南平元襄王萧伟,字文达。自幼清和机歙爱好学习,出仕为晋安镇北法曹行参军府。高祖担任雍州刺史,担心天下将动乱,请求迎接蕭伟和始兴王萧前来襄阳。不久听说他们已进入沔水,高祖欣喜地对佐吏说:“我没有后顾之忧了。”起义军队发动,南康王秉承制命,委任(萧伟)为冠军将军,留守代理雍州州府事务。起义军队出发后,州内的储备和兵士都空虚枯弱。魏兴太守裴师仁、齐兴太守颜僧都都占据郡城不接受命令,发兵将要袭击雍州,萧伟派遗兵士在始平郡等待装师仁等人,拦腰截击大败他们,州境内因此安定。天监元年,封萧伟为建安郡王,享二千食邑,给鼓吹一部。十五年,生母陈太妃病重,萧伟和临川王萧宏侍候疾病,都衣不解带等到太妃逝世,哀伤消疫超过礼仪,水米多日不进口,高祖时常前往开导抚慰他。‎ 萧伟虽然奉行诏令,而消瘦得差不多承受不了丧事。十七年,高祖因建安土地贫瘠,改封萧伟为南平郡王,封邑户数照旧。五年,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诏令以礼服冠冕入殓,赐给棺材。萧伟年轻时爱好学习,笃实诚恳,通达宽容,接近贤才重用士人,经常好像做得不够似的。因此四方交游之士,当时著名人物,无不到他府中。天监初年,赐给萧伟宅第,萧伟又加以挖掘建筑、增种美好的树木,珍奇的花果,极尽雕饰华丽,经常和宾客在里面游乐,命令从事中郎萧子范为这写题记。梁世藩王住宅的豪华,没有超过萧伟的宅第。然而他性格多行恩惠,格外同情穷因贫乏的人。时常派遣心腹左右,遍访乡里人士,如有贫困者遇红白喜事不能维持生活的,就派人赈济抚恤他们。太原王曼颖去世,家中贫困无法安葬,友人江革前往吊唁,王曼颖的妻子儿子对着江革号哭倾诉。江革说:“建安王应当知道了这事,必定会为你们料理。”话没说完而萧伟的使者已经到来,帮助他们办理,丧事得以周全置办。每当大寒积雪,就派人运送木柴粮食供应,遇贫乏断炊的就发给他们。晚年信仰佛教义理,格外精通玄学,撰写《二旨义》,特别清新通达。又撰写《性情》《几神》等阐释其中的义理,僧完及周舍、般钧、陆僵都冇解说精到的名声,而不能难倒萧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 25 -‎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 杜 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②路云遮寺,清弋江③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本诗作于开成 4 年(839),当时杜牧在宣州(今安徽宣城)为官,即将离任回京;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中进士不久,要前往舒州(今安徽潜山)。②九华山:在池州青阳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③清弋江:长江下游支流,在宣州城西。‎ ‎14. 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色调明快,笔触简洁,交代了送行时间和环境,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 B. 颔联通过“云遮寺”“柳拂桥”这些景物,点明了诗人想象友人裴坦赴任途中所见之景。‎ C. 颈联“君意如鸿”“我心悬旆”用对比手法,突出友人与诗人分别时的不同心境。‎ D. 尾联写两人同到宣州任职,现在却要各奔东西,表达了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15. 本诗前两联是如何写景的?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 ‎【答案】14. D 15. (1)①虚实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实写。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虚写;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实写。②远近结合。首联写江南早春阳光明媚、芳草鲜美的景象,是近景。颔联上句想象友人赴任途中经过九华山的景象,是远景;下句写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是近景。‎ ‎(2)反衬(或:以乐景衬哀情)。前四句通过描写江南 早春明丽和煦的美景,反衬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项,“表达了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分析错误。尾联抒发的是作者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和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而不是“友人远离故国的寂寞之情”。‎ 故选D。‎ - 25 -‎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首联用明快的色调,简洁的笔触,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这两句诗不只是写景而已,它还交代了送行的时间、环境,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是实写。颔联,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九华山路”暗示裴坦的行程。眼前绿水环抱的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青弋江在宣城西,江水绀碧,景色优美。“清弋江村”,点明送别地点。“云遮寺”,“柳拂桥”,最能体现地方风物和季节特色,同时透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惜别时的依恋之情。这里虚实结合,以形象化描绘代替单调冗长的叙述,语言精炼优美,富有韵味。两句一写山间,一写水边,一写远,一写近,静景中包含着动态,画面形象而鲜明,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前四句描写江南早春明丽和煦美景,反衬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自己离任回京、仕途未定的惆怅不安之情。这里是以江南美景反衬人物的满腹愁情。‎ ‎【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诗歌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上很成功,从中可以领略到古代诗词中写景的种种妙用。‎ 此诗作于公元839年(开成四年)春,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做官的杜牧即将离任,回京任职。他的朋友、在宣州任判官的裴坦要到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去,诗人便先为他送行,并赋此诗相赠。‎ - 25 -‎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诗一出手,就用明快的色调,简洁的笔触,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一个初春的早晨,和煦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积雪大半已消融,解冻的路面布满泥泞,经冬的野草茁出了新芽,原野上一片青葱。待发的骏马兴奋地踢着蹄,打着响鼻,又不时仰头长嘶,似乎在催促主人上路。这两句诗不只是写景而已,它还交代了送行的时间、环境,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 三、四两句又展示了两幅美景:“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一幅是悬想中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有“佛国仙城”之称。山在池州青阳(今属安徽)西南,为宣州去舒州的必经之处。“九华山路”暗示裴坦的行程。一幅是眼前绿水环抱的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青弋江在宣城西,江水绀碧,景色优美。“清弋江村”,点明送别地点。“云遮寺”,“柳拂桥”,最能体现地方风物和季节特色,同时透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惜别时的依恋之情。这里以形象化描绘代替单调冗长的叙述,语言精炼优美,富有韵味。两句一写山间,一写水边,一写远,一写近,静景中包含着动态,画面形象而鲜明,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上四句通过写景,不露痕迹地介绍了环境,交代了送行的时间和地点,暗示了事件的进程,手法是十分高妙的。后面四句,借助景色的衬托,抒发惜别之情,更见诗人的艺术匠心。‎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叙写行者与送行者的不同心境。的的,是鲜明的样子。裴坦刚中进士不久,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所以,尽管在离别的时刻,也仍然乐观、开朗。而杜牧的心情是两样的。他宦海浮沉,不很得意。此刻要与好友离别,临歧执手,更觉“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史记·苏秦传》),一种空虚无着、怅然若失的感觉油然而生。‎ 最后两句把“送裴坦”和自己将要“赴官归京”两重意思一齐绾合,写道:“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两人原来是一起从京城到宣州任职的,此时却不能一同回去了。在这风光明媚的春日里,只身回到京城以后,将会感到非常寂寞的。‎ 诗的前半部分环境描写与后半部分诗人惆怅心情构成强烈对比:江南的早春,空气是那样清新,阳光是那样明亮,芳草是那样鲜美,人(裴坦)是那样倜傥风流,热情自信,周围一切都包孕着生机,充满了希望;而自己并没有因此感到高兴,反而受到刺激,更加深了内心的痛苦。这里是以江南美景反衬人物的满腹愁情。花鸟画中有一种“背衬”的技法,就是在画绢的背面著上洁白的铅粉,使正面花卉的色彩越发娇艳动人。这首诗写景入妙,也正是用的这种“反衬”手法。‎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用鸟语和流水声来生动状写琵琶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25 -‎ ‎,______________。”‎ ‎②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______________”;对自身“__________”。‎ ‎③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谣诼谓余以善淫。‎ ‎【答案】 (1). (1)间关莺语花底滑, (2). 幽咽泉流冰下难 (3). (2)择师而教之 (4). 则耻师焉 (5).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间”“幽”“焉”“蛾”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一个动荡的大时代。公元前520年,周景王还没安排好王室的继承大事就撒手人寰了,留下王子们 。王子猛被贵族大臣拥戴登上王位,号称周悼王,一向受宠的王子朝攻击并杀了他,自立为王。4年后,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王子朝见 ,就携带大量周室典籍向南投奔楚国而去,( ),如老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录:“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因为手中拥有象征周朝王权的典籍,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人刺杀了王子朝。有人推测,此事或许与周敬王追索周室典籍有关,而王子朝以死为代价,拒绝交出典籍。从此,这批价值连城的典籍 ,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 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是,2500年来,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 。王子朝“奔楚”到达的是西鄂,他死后也葬在了这里。王子朝的冢是否还在,失踪的典籍会不会随他一起深藏在这一带?‎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 25 -‎ B. 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无影无踪 无人问津 C. 大动干戈 明日黄花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D. 同室操戈 大势已去 杳无音信 门可罗雀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随行者中除了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外,还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 B. 随行者中除了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外,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 C. 随行者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更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 D. 随行者中有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还有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 ‎19.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B. 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C. 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周王的合适人选的继位正统,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继位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D. 即使离开了京城,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适合正统的继位,多次派使者到各个诸侯国去寻求支持,然而无人理会。‎ ‎【答案】17. B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文本内容的理解选词填空类试题,考生要注意集合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大动干戈”,原指发动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同室操戈”,一家人动起刀枪来,比喻内部相斗。由“留下王子们”可知应用“同室操戈”。“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大势已去”,整个局势已经无法挽回。根据文中“晋国攻打王子朝,拥立王子匄为周敬王”,尤其是“王子朝见”中的“见”字,暗示了局势的不可逆转,故应选择“大势已去”。“无影无踪”,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杳无音信”,没有一点消息。根据语境“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的未解之谜”,应选“无影无踪”。“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门可罗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根据语境“没有人追问过这批无价之宝的下落,甚至对此事也是”可知,应用“无人问津”。‎ - 25 -‎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前后文意选句子填空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选项的把握作出准确的判断。B项,括号后的“如老子,可能辞官,也可能同行”承接此项不合适,因为老子属于“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员和学者”,而不属于“四大贵族”;C项,由括号后的“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可知“召、毛、尹、南宫”地位远高于“周王室图书档案的官员和学者”,故C项不当;D项,颠倒了“官员和学者”及“ 召、毛、尹、南宫四大贵族”的地位关系,与文本语境不合。‎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王子朝认为自己仍然才是正统继位的周王的合适人选”语序不当,应将“仍然”移至“认 为”前面,且此句句式杂糅;C项,“王子朝仍然认为自己才是周王的合适人选的继位正统”成分赘余,应删掉“的继位正统”;D项,“适合正统的继位”搭配不当,可在“继位”后加“人选”。‎ ‎20.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建设法治中国,不仅需要法治手段的保障,①____________。法治观念侧重于人们对法治的理性认知,而法治精神则浓缩了法治思想和感情的精华。因此,②_____________,必须大力加强法治精神培育。我们弘扬法治精神,其目的不仅在于发挥法“禁于已然之后”的功效,③____________,帮助人们从思想上树立法治思维,自觉依照法治精神处理问题,真正使法治精神得到弘扬。‎ ‎【答案】 (1). 更需要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的支撑。 (2). 弘扬法治精神。 (3). 更要"防于未然之前"。‎ ‎【解析】‎ - 25 -‎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法治精神”,第②空注意后面的“弘扬法治精神”,第③空注意前文“禁于已然之后”。‎ ‎21.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 ‎2019年9月3日,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剧院座无虚席。一束光波伴着袅袅烟雾倾泻而下,照亮了舞台上席地而坐、身披铠甲的将军。悠远的古琴声拉开芭蕾舞剧《花木兰》的序幕。芭蕾舞剧《花木兰》凭借唯美浪漫的色彩、精湛曼妙的舞姿、跌宕起伏的剧情,将中国传统英雄故事与西方经典技术完美融合,征服了纽约的观众。美国观众从中可以看到,今天的中国接续历史又承接当代,因而更加自信也更加开放。‎ ‎【答案】①2019年9月3日;②芭蕾舞剧《花木兰》在纽约演出;③它融合中西艺术之美;④让美国观众看到了更加自信和开放的中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考点,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此题还要注意新闻的特点。一句话新闻拟写原则: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新闻属叙事类文体,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抓住“2019年9月3日”“悠远的古琴声拉开芭蕾舞剧《花木兰》的序幕”“将中国传统英雄故事与西方经典技术完美融合”“今天的中国接续历史又承接当代,因而更加自信也更加开放”等分析概括。‎ 四、写作(60 分)‎ ‎22.仔细观察下面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 25 -‎ 同是“低头”,却呈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人生状态,请结合两幅漫画的内容和寓意,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答案】例文:‎ 目标高远才能有巨大的成功 一棵树苗,因为目标高远,想要成为参天大树,所以它才拥有了屹立于天地之中的强大;一只蝴蝶,因为目标高远,想要从虫蜕变成最美的蝴蝶,所以它成功了,有骄傲的资本流连于鲜花中;一汩清泉,因为目标高远,想要融入大海,所以它成功了,它拥有了广阔的、自由的空间……种种现象表明:只有目标高远,才能有巨大的成功。‎ 目标高远才能有巨大的成功。我们都知道鲤鱼都想跃过龙门变成龙,可鲤鱼必须有高远的目标,才能跃过龙门。如果一味地把龙门高度降低,即使跃过龙门变成了龙也不会有巨大的成功。所以,想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求自己设定高远目标。虽然对鲤鱼而言龙门过高,可是当它们跃过这高高的龙门,等待它们的便是巨大的成功。‎ 目标高远才能有巨大的成功。乐圣贝多芬有很大的音乐天赋,他在音乐领域中创作了多首曲子,影响广大。但不幸的是成功时的他,耳朵失聪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耳朵失聪无疑是生命中的一大重创,若贝多芬就此放弃,他的成功就是之前的曲子,但他没有放弃,失聪的他仍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设定高远的目标。在那段日子中他创作了震惊乐坛的《命运交响曲》,所以,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成功远比他失聪之前的获得的来得多、大。虽然他失聪了,但他制定高远目标,获得巨大的成功。‎ - 25 -‎ 身为一名高三学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设定一个高远的目标。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目标便是考大学,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该有一个考重点的目标。虽然目标高远,但不能像鲤鱼一样降低“龙门”,高远的目标给我们动力,驱使我们前进,获得巨大的成功。同时,在平时的练习中,不该有难题就跳过,冲刺难题也是一个高远的目标,完成难题便是克服了一个障碍,实现了一个目标。所以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制定高远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才能实现最好的梦想。‎ 目标高远才能有巨大的成功。一棵树苗、一只蝴蝶、一汩清泉都因有了高远的目标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相信,我们也可以。虽然我们不是名重千古的伟人,虽然我们没有突出的才能天赋,但我相信:只有我们制定了高远的目标,才能有巨大的成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题是一篇漫画材料作文,考生要注意漫画材料作文的考查主要是揭示和讽刺社会的现实,考生要认真审读漫画内容准确立意。‎ ‎【审题】图一内容为一个人拄着杖低着头坚定地向上攀登,寓意是要向上攀登就必须低头努力;或者低头努力的人才能实现高远目标。图二内容为一个人背着手低着头轻松闲适地瞧着地上鸡的脚印,寓意是只顾眼前就会失去高远的目标;或者没有远大目标会让人得过且过,缺乏斗志。综合来看,同是低头,一个是在向上攀登过程中的实干奋斗;一个却是胸无大志,碌碌无为。两幅漫画意在让人思考实干、理想目标与人的生活、精神状态之间的关系。本次作文应该围绕着这一点展开。‎ ‎【立意】①“低头”相同,人生不同 ‎②要向上攀登就必须低头努力 ‎③低头努力的人才能实现高远目标 ‎④只顾眼前利益就无法飞向高空 ‎⑤没有远大目标会让人得过且过,精神涣散 ‎【素材】目标是春日灿烂的鲜花,没有辛勤的耕耘它就不会萌发;目标是夏日高耸的白杨,没有风吹雨打,它不会葱郁挺拔。确立目标,固然重要,但若没有行动的付出,那目标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没有行动的付出,就不会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没有行动的付出,就不会有“诬化论”的出现;没有行动的付出,就不会有《本草纲目》的问世;没有行动的付出,就不会有中国和平崛起的劲风。‎ - 25 -‎ 树立目标也需要科学的精神,有人说目标越高远,就越有利于人智能的发展。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如果好高骛远,给自己确立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不管自己多么努力,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其结果也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因此,我们确立目标时,一定要有科学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确立目标,如此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大鹏的目标;雪压青松亦坚实,这是青松的目标;东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小溪的目标。目标伴随行动,一切皆成可能。‎ ‎【结构】例文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只有目标高远,才能有巨大的成功。接着运用并列式结构,举例证明“目标高远才能有巨大的成功”,同时联系现实论证“我们都应该制定高远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才能实现最好的梦想”。‎ ‎【点睛】既然本题是一篇关注现实的漫画材料作文,所以考生就得关注身边事情,写作的时候要注意充分结合现实和实际生活,把握材料的同时也要拓宽对材料的理解,这样才能使作文有深度。‎ ‎ ‎ - 25 -‎ - 2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