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 25 -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至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B.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C. 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 D.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已成为世界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阳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一年共经历24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现在人们把它们统称为“节气”。 B. 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公元前104年,邓平等人在《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明确了其天文位置。 C.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 D.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谚语讲述的是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民众对此耳熟能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 25 - A.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响,这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B. 民间“冬至饺子夏至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说明夏至、暑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在这些节令里一定会有丰富多彩民俗活动。 C. “惊蛰”用天上初现惊雷和地下蛰伏的虫子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而在我国南方虫子根本不蛰伏,所以无法有“惊蛰”一说。 D. 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概念含义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D项,“已成为世界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的是“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是“世界的”。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辨析,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C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误划类别。对应的原文第四段“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选项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现象,不是气温的变化。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A项,范围扩大。“这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绝对化。原文倒数第二段为“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而不是全部。 - 25 - B项,说法绝对。“在这些节令里一定会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错误,原文倒数第2段“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说的是是“往往”,而不是“一定”。 C项,无中生有。虽然节气反映的是典型北方气候特点,但说南方没有“惊蛰”于文无据。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望同学们认真甄别。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年震柳 梁衡 ①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 ②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0岁。 - 25 - ③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④柳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秋天落叶最迟的树,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刀剁而不裂;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而不折。 ⑤我想,海原大地震的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了28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却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 (有改动)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一段,不仅概述了一百年前海原地震的发生过程,而且还详细描述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为下文表现“震柳”的精神作铺垫。 B.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将平常木头剖面上年轮图案的美与震柳“惨不忍睹”的丑进行对比,目的在于引发读者的思考。 C. 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详实的数据,比如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大地裂缝的长度、古柳的树龄、遇难的人数等,增强了文章叙事的真实性。 D. 本文格调昂扬,文笔凝练,“山移、地裂、河断、城陷”简洁准确概括了地震的强度,而“阳光暖暖抚慰”“细雨轻轻冲洗”则充满了对生命温暖的期盼。 - 25 - 5. 文章第四段插入关于柳树的介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文章结尾说“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你认为它会对后人说些什么呢?请根据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4. C 5. ①说明原因。第四段介绍柳树的习性和特质,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原因作进一步补充交代。②丰富内涵。文章引述与柳树相关的习俗、诗句等,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文学性更强。③照应上文。文章前四段集中写震柳经历强震而不死,第五段则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结合,相互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 6. ①震柳作为“活化石”,向后人诉说一百年前那场巨大的悲剧和不能忘怀的历史。②告诉后人,面对灾难不要灰心丧气,而应坚韧不拔,顽强坚守。③启示后人,生命具有惊人的力量,她可以创造奇迹,拥有生命就会拥有希望和未来。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C项,“增强了文章叙事的真实性”错误,主要是为了突出灾难的可怕,更进一步突出震柳的生命力的顽强。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 25 - 从“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可见,作者介绍柳树的特性,是为震柳之所以经历那么巨大的灾难还能继续存活作说明;从结构上来说,前文写震柳的特点,本段则总体介绍柳树的特点,有点面结合的作用;这一段也不仅是介绍柳树的生存特性,还体现了柳树柔弱却刚强的精神内涵,并引用诗句、历史典故,丰富了文章内涵,进一步显示出文章的趣味性,文学性,使得文章内容充满生趣。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探究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从“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可见,它的存在就是那场全球最大的地震的见证,能够向后人诉说地震的悲剧;从“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可见,它还会向人们诉说,面对灾难要顽强坚守,绽放生命的奇迹。本题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解答时要突出震柳的精神气质,重点是要把握面对灾难不要退却,要始终保持着一种坚挺的品质,要有展望未来的决心和希望。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是把握主题。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几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二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三是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一般来说,分值4分的题答案有两点或四点,6分的题答案有三点或六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可能答出每一点,防止漏答。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点的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四是多角度答题。如:解释词义,要从表面义和主题义角度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题义)角度回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 25 -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选自2017年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附图: 材料二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 25 -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 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抑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来自光明网,有删改) 7. 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客观地介绍了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原因,其中“实现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是海归人才归来的主要原因。 B. 材料二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他们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指明方向。 C.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了当下我国“海归”热潮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 25 - D. 材料三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是杨振宁回归祖国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 8.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 A. 从附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出国留学及留学归国人数逐年增加,出国人数和回国人数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 B. 国外媒体认为,在吸引人才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 C. 对海归人才的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我国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D. 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在科研上已不能发挥作用,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回归做出了榜样。 E. 《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多数企业对海归人才有倾斜性优待 ,所以海归人才回国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 9.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如何解决当前海归热潮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7. A 8. AB 9. ①国家政策引导扶持海外人才回国创业。②海外人才对国内就业形势加强了解,要有明确职业规划。③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从而营造出的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④突破人才管理中的瓶颈,给海外人才创设宽松的就业环境。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项,“‘实现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是海归人才归来的主要原因”错误,原文说的是“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选项“主要原因”之说片面。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C项,“对海归人才的调查显示”错误,原文说的是“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 - 25 - D项,“在科研上已不能发挥作用”错误,原文“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可见“已不能发挥作用”之说绝对化; E项,“海归人才回国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说法绝对,并非所有的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 故选A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 解决当前海归热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国家政策、人才管理、市场环境以及海归自身等角度分析。关键信息有:“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据此分条表述即可。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雄字木兰,河南东垣人也。雄少敢勇,膂力绝人,工骑射,有将率材略。及魏孝武西迁,雄便慷慨有立功之志。大统初,遂与其属六十余人于洛西举兵,数日间,众至千人。与河南行台杨琚共为掎角。每抄掠东魏,所向克获。徒众日盛,州县不能御之。东魏洛州刺史韩贤以状闻,邺乃遣其军司慕容绍宗率兵与贤合势讨雄。 - 25 - 战数十合,雄兵略尽,兄及妻子皆为贤所获,将以为戮。乃遣人告雄曰:“若雄至,皆免之。”雄与其所亲谋曰:“奋不顾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义,下荣亲戚。今若忍而不赴,人谓我何。既免之后,更思其计,未为晚也。”于是,遂诣贤军即随贤还洛乃潜引贤党谋欲袭之事泄遁免 时太祖在弘农,雄至上谒。太祖嘉之,封武阳县侯,邑八百户。遣雄还乡里,更图进取。雄乃招集义众,进逼洛州。东魏洛州刺史元湛委州奔河阳,其长史孟彦举城款附。俄而领军独孤信大军继至,雄遂从信入洛阳。时东魏将侯景等围蓼坞,雄击走之。又从太祖战于河桥。军还,仍镇洛西。 东魏东雍州刺史郭叔略与雄接境,颇为边患。雄密图之,乃轻将十骑,夜入其境,伏于道侧。遣都督韩仕于略城东,服东魏人衣服,诈若自河阳叛投关西者。略出驰之,雄自后射之,再发咸中,遂斩略首。除河南尹,进爵为公。寻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河南邑中正。孝闵帝践阼,进爵新义郡公,增邑通前三千八百户,赐姓宇文氏。世宗二年,除使持节、都督、中徐虞洛四州诸军事、中州刺史。雄久在边,具知敌人虚实。每率众深入,不避艰难。前后经四十五战,虽时有胜负,而雄志气益壮。东魏深惮之。天和三年,卒于镇。赠大将军。谥曰威。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遂诣贤军 / 即随贤还洛乃潜 / 引贤党谋 / 欲袭之 / 事泄 / 遁免 B. 遂诣贤军 / 即随贤还洛乃潜 / 引贤党 / 谋欲袭之 / 事泄 / 遁免 C. 遂诣贤军 / 即随贤还洛 / 乃潜引贤党 / 谋欲袭之 / 事泄 / 遁免 D. 遂诣贤军 / 即随贤还洛 / 乃潜引贤党谋 / 欲袭之 / 事泄 / 遁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践祚亦作“ 践胙 ”“ 践阼 ”。即位;登基。 孔颖达 疏:“践,履也;阼,主人阶也。天子祭祀升阼阶,履主阶行事,故云践阼也。” B. 文中“太祖”与 “孝闵帝”都是皇帝的庙号,是帝王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皇帝都有庙号。 C. 公,古代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D. 谥,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一般人的谥号多用两字。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雄有立功的志向。他在大统初年的时候率领属下六十余人于洛西举兵,数日之内就达一千人,与河南行台杨琚形成犄角之势。 B. - 25 - 韩雄为人有担当。在他与韩贤交战时家人被抓,他与一亲人商量,决定前往敌军中营救家人,以后再想其他办法逃脱。 C. 韩雄深受太祖赏识。韩雄拜谒太祖后被封为武阳县侯,并被派遣返回故乡图谋大举动,后又随从太祖战。 D. 韩雄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设计使得郭叔略骑马出城,再从后面连射两箭皆中,最后砍下了郭叔略的首级。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战数十合,雄兵略尽,兄及妻子皆为贤所获,将以为戮。 (2)奋不顾身以立功名者,本望上申忠义,下荣亲戚。 【答案】10. C 11. B 12. B 13. (1)交战数十次,韩雄兵马越战越少,其兄长和妻子、儿女都被韩贤捕获,准备杀掉。(2)我奋不顾身而博取功名,本来希望向上表达申明忠义之心,下使亲人外戚荣耀显贵。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①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②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③ 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句子的翻译是:于是到韩贤军中,当即随韩贤回到洛阳。于是暗中招引韩贤党羽,打算偷袭韩贤。事情败露,只得逃跑。“乃”“潜”都是副词,作“引贤党”的状语,状中关系紧密,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B;“谋”是动词,与“欲袭之”形成动宾关系,语法联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B项,“孝闵帝”不是皇帝的庙号,是谥号。 故选B。 【12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B项,“他与一亲人商量”错误,原文“雄与其所亲谋曰”中的“亲”指的是亲信,不是亲人。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略,全;妻子,妻子、儿女;为……所,被。(2)上,名词作状语,荣,使……荣耀;亲戚,亲人外戚。 【点睛】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一是翻译不周全,一是语序混乱,一是不注重上下文。翻译时要注意。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 25 - 韩雄字木兰,河南东垣人。韩雄少年时果决勇敢,膂力过人,善于骑马射箭,有将帅之才。当魏孝武帝西迁时,韩雄就慷慨激昂,有立功的志向。大统初年,韩雄率领属下六十余人于洛西举兵,数日之内,聚众达一千人。与河南行台杨琚形成掎角之势。每次袭掠东魏,所到之处皆有所获。部众势力一天天强大,州县无法抵挡。东魏洛州刺史韩贤将情况上报,邺城派军司慕容绍宗率兵与韩贤合势讨伐韩雄。交战数十次,韩雄兵马越战越少,其兄长和妻子、儿女都被韩贤捕获,准备杀掉。韩贤遣人对韩雄说:“如果韩雄来,全部赦免。”韩雄与亲信计谋说:“我奋不顾身而博取功名,本来希望向上表达申明忠义之心,下使亲人外戚荣耀显贵。如今如果忍心而不去,人们将会说我呢?亲人被赦免之后,再思谋计策,还不算晚。”于是到韩贤军中,当即随韩贤回到洛阳。暗中招引韩贤党羽,打算偷袭韩贤。事情败露,只得逃跑。 当时太祖住在弘农,韩雄前去拜谒。太祖嘉许了他,封他为武阳县侯,食邑八百户。派遣韩雄返回故乡,图谋更大举动。韩雄于是招集义军进逼洛州。东魏洛州刺史元湛丢下州城逃向河阳,长史孟彦举城归降。不久,领军独孤信率领大军开到,韩雄随独孤信入据洛阳。当时东魏将领侯景等人包围蓼坞,韩雄将其击退。又随从太祖战于河桥。大军撤回后,仍然镇守洛水以西。 东魏东雍州刺史郭叔略与韩雄边境相接,是个很大的祸患。韩雄暗中算计,轻装率领十名骑兵,乘夜潜入郭叔略的境地,埋伏在路边。派都督韩仕在郭叔略所据之城以东,穿上东魏人的服装,假称从河阳叛变,投奔关西。郭叔略骑马出城,韩雄从后面射他,连射两箭皆中,于是砍下了郭叔略的脑袋。被授为河南尹,晋封公爵,随即又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河南邑中正。孝闵帝登基,晋封新义郡公,食邑增至三千八百户,赐姓宇文氏。世宗二年(560),授为使持节、都督以及中、徐、虞、洛四州诸军事、中州刺史。韩雄久在边境,全面了解敌人虚实。每次率军深入,不惧艰难险阻。前后经历四十五次战斗,虽然有胜有负,而韩雄志气愈加豪壮。东魏十分害怕他。天和三年(568),在任上去世。追赠大将军,谥号为“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 (宋)刘 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 )( ) A. “山围故国周遭在” ,这句写山。围绕在石头城四周的山依然如旧。这与杜甫在《春望》中写的“国破山河在”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一个“故”字,在时间的流逝中增添了空城的凄清与荒凉。 - 25 - B. “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写水。 “寂寞”运用了比拟手法,表现了潮水拍打着“空城”而无人回应,便又寂寞地退去了。 C. 第一首诗从时间上看,前两句写江山如旧,而今城已荒废。从空间上看,由周围的山写到周围的水。 D. “石头明月雁声中”,这“雁声”,不只是增加了画外音,也使全诗的意境得以完成,唱叹有情,余音不尽。 E. 第二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石头城芳草碧连天的景象,与后两句的寂寞清冷形成鲜明对照,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 15. 这两首诗都是以景写情的同题诗,试比较其表达技巧上的异同 【答案】14. CE 15. 同:两首诗同为以景写情,都运用了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融情于景)的手法,都写出了石头城的沉寂与凄清,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凋零、故城萧瑟的感慨。异:刘禹锡写景运用拟人手法绘形,刘翰写景绘形又绘声,以声衬静。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项,“从时间上看”表述错误,前两句写江山如旧,而今城已荒废,写的是眼前所见之景,并没有过去与现在时间上的转换。 E项,“芳草碧连天的景象”“形成鲜明对照”错误,写的是草满吴宫的荒凉景象,与后两句的寂寞清冷意境统一,没有形成对比。 故选CE。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比较鉴赏的能力。比较鉴赏题有如下设题角度: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上的异同,解答时分别指出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结合诗句作分析。 - 25 - 刘禹锡诗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著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刘翰诗写到离离芳草、寥落吴宫、台城旧苑、烟波寒江、明月飞雁,而这些景物在诗文中全带有一种悲凉的意象。都写出了石头城的沉寂与凄清,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凋零、故城萧瑟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两首诗都描写了“江”“月”等意象,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手法。 所不同的是,刘禹锡的诗中“寂寞回”的潮水,“夜深还过女墙来”的旧时月,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见证过六朝的繁华,因多情而依恋不舍,写尽了六朝古都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荒凉感;刘翰的诗中“石头明月雁声中”,通过月色、雁声等意象来描绘繁华凋零、萧瑟凄冷的意境,表达作者对石头城“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达到了绘形绘声,以声衬静的效果。 【点睛】诗歌的对比阅读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道题目中出现两首诗歌,另一种是运用一首诗歌和课本中的一首诗歌进行对比。一般选择课本的诗歌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命题方式有比较异同、相同点或不同点,有时给出比较的对象,有时不给。如果给出就按要求进行比较,如果不给可以从诗歌的意象的选取、诗歌的意境特征、 情感差别、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诗歌的格调等方面着眼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刘义隆的典故,批判南宋朝廷草率北伐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元嘉、狼居胥、仓皇、跃金、沉璧。 三、 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等方面难免会显得千篇一律。 - 25 - 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现场还有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③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某国如今经济状况已每况愈下,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④一旦手机出现问题,存在里面的通讯录很容易就付诸东流,从而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⑤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 、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⑥今天,我们需要一大批为理想抱负拼搏奋斗的新人,或为百姓安危舍身而出,或为改变贫困面貌用尽心机。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②③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千篇一律:形容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完全按老一套,没有任何变化。使用正确。 坐而论道:泛指空谈大道理。为贬义词。此处望文生义,感情色彩也不准确。 每况愈下:表示情况越来越坏。使用正确 。 付诸东流: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此处通讯录丢失,使用对象错误。 休戚与共: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使用正确。 用尽心机:用尽了心思。此处应该用褒义词,可改为“呕心沥血”。 排除②④⑥。 故选B。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25 - 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 B. 从短期看,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引入社会资本,部分项目实施PPP模式,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融资成本,增强建设运营效率。 C. “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设置重重陷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等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D.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项,不合逻辑,“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中“近年来”和“将”在时态上存在矛盾,可删除“将”。 B项,搭配不当,“减少融资成本,增强建设运营效率”不搭配,“减少”改为“降低”,“增强”改为“提高”。 C项,结构混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等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将“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等网络诈骗手段”和“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等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两种句式杂糅,为和前句衔接,应取后者。 故选D。 19.下面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 A. 接受他人馈赠:如此真心实意,在下只好笑纳了。 B. 请求他人指正: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斧正。 C. 感谢他人光临:有您大驾光临,寒舍顿可生辉了。 D. 称赞他人作品:拜读您的大作,鄙人获益匪浅。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是一道本题考查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辞敬辞的运用。 A项,笑纳,是很乐意的接受的意思,指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此处是接受他人馈赠,不得体,改为“收下”。 故选A。 - 25 -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宣纸,因其原产地在唐代隶属宣州府而得名。___________。一般纸的制法是利用造纸机把纸浆平铺在网上,再经过烘干而成。宣纸却是用传统手工焊成一张张湿纸,贴在墙上干燥而成。那么,___________?宣纸有润墨性。落墨于宣纸时,纸面会产生“发涸”的效果,使墨色随水分逐渐向周围扩散。__________。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在大约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此外,宣纸还具有变形性。宣纸能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适当伸长或收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2)宣纸有哪些特性呢(3)宣纸有耐久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本题是嵌入型补写。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 本段是说明性文段,主要说明的是宣纸的制作与宣纸的特性。第1空是总说,根据下文说的是一般纸与宣纸制作方法的不同点,推知应填“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第2空是一个问句,与下文具有总说的关系,根据下文“宣纸有润墨性”“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宣纸还具有变形性”分三层说的是宣纸的特性,推知应填“宣纸有哪些特性呢”;第3空是宣纸特性的第二点,根据“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在大约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说的是宣纸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应填“宣纸有耐久性”。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 25 - 19世纪一位英国改革家说,每个勤劳的农夫都至少拥有两头牛。那些没有牛的农夫,都是好吃懒做的人。因此他的改革方式便是给每个没有牛的农夫两头牛,这样国家就没有好吃懒做的人了。 ①每个勤劳的农夫不一定都至少拥有两头牛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那些没有牛的农夫,不一定都是好吃懒做的人(2)给每个没有牛的农夫两头牛,国家不一定就没有好吃懒做的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求学生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对题中给出的各种结论(推断)进行评判,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有无判断错误、推理偏颇以及说法绝对等逻辑问题。 首先明确例句对应的原文所出现的逻辑问题,以便在寻找其他错误时有方向,然后再读原文,依据前面分析,推导错误,并参照例句方式组织答案。分析原句“每个勤劳的农夫都至少拥有两头牛”“都至少”犯了说法绝对的错误;再分析例句“每个勤劳的农夫不一定都至少拥有两头牛”,用“不一定”否定了原文的说法。据此分析“那些没有牛的农夫,都是好吃懒做的人”说法绝对化,不符合客观实际,“给每个没有牛的农夫两头牛,这样国家就没有好吃懒做的人了”条件关系不成立。按照例句的形式,用“不一定”否定原表述即可。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所谓“四无”,指的是“92一代”普遍的生存状态:无公害、无国界、无禁忌、无现金。在无的同时,他们又有教养、有情趣、有文化、乐于分享,具有国际视野,推崇自由无束缚的生活方式。 “无公害”,指他们的进取和欲望以更从容有序的方式来实现。“无国界”,指他们可能出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与世界在互联网任一高度平行,并同时发声。“无禁忌”,指不迷信成功学和所谓大师,一切人一切事都可以轻松解构,转化为表情包。“无现金”,指他们以支付宝畅游网上和网下世界,俘获世间最有创意,最与众不同的物品。 (2)“四有青年”这个概念来自上世纪80年代,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是当时对青年人提出的期望,成为70后、80后的做人目标。 以上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 25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一往无前的青春力量 争做“四有青年”一度是70后、80后最热烈的青春宣言。如今,“四有青年”仍有蓬勃生命力,而“四无青年”风生水起,成为不少年轻人喜欢的标签。 从材料对两个概念的解读来看,很显然,“四无”不是对“四有”的背叛和颠覆。两者并不冲突,而是和谐共处,“四无青年”仍可能是“四有青年”,“四有青年”的身上也或多或少带有“四无”痕迹,比如一名有理想的青年,可能留过学,具有国际视野,在具体消费中抛弃现金,酷爱简洁便利的支付习惯,对个人信用更珍惜。 一定程度上说,“四无”是对“四有”的丰富与升华。一提起90后、00后,不少人痛心疾首直摇头,仿佛他们是垮掉的一代,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这是陈腐偏见。复旦大学两年前发布的《互联网与当代大学生系列研究报告》指出,90后大学生从容、理性、务实,是值得信任的、充满正能量的一代。 “新冠肺炎”肆虐的这个春天,在抗击疫情一线,有一个数字特别值得关注: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甚至“00后”。在这场重大斗争中,这些“90后”“00后”所展现出的勇敢与坚强、担当与责任,令人动容,也令人振奋。他们,是当代年轻人的缩影,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强烈感受到青年一代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他们是有远大理想的一代,是有家国情怀的一代,也一定是能够担当大任的一代!完全可以相信,经过抗疫战火洗礼与淬炼的青春,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时代在变,不可遏抑地前进着,这一代年轻人的视野、分享精神以及生活便利条件,已经远远超过上一代人,这正是大时代的真诚馈赠。同时,他们更时尚,也更有高远视野,乃至于更具有鲜活的价值取向。我们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比一代强是历史发展必然,这是技术的赋能,也是时代进步的标注。 从“四有”到“四无”,当今青年的精神发育史犹如一枚多棱镜,映照出时代的深刻内涵。在感受时代新气象的同时,更应该思考两个现实问题,一是无论时代的油彩多么更新,奋斗都应该是青年内心最坚实的价值坐标。 - 25 - 既然当今青年展示了新风采,我们的社会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不断呼应新青年的心跳,比如他们如果更有视野,社会是不是也应该更具包容性?他们喜欢更便捷的时代,新技术的发展能否水涨船高…… 有人说,年轻人将以更超脱的姿态、更稳定的情趣和更广阔的世界观宣誓他们的“主权”。“四无青年”来了,世界准备好了吗?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给出美好的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作文材料取自我们当今现实社会,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具有良好的作用。作文材料从一个侧面切中了当今社会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青年人的时代性。 审题:材料对“四无”和“四有青年”的概念作出了清晰而准确的阐释,从内涵的认定上,给予了积极而正面的评价。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两个名称的改变?首先,“四无青年”和“四有青年”都是时代赋予青年人的积极追求,带着时代的标签,从“四有”到“四无”的变化反映和折射的是时代的演变。其次,“四有青年”与“四无青年”虽然名称上截然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并不矛盾,而是和谐共处;“四无”不是对“四有”的背叛与颠覆,“四无青年”仍可能是“四有青年”,“四有青年”的身上也或多或少带有“四无青年”的痕迹;“四无青年”是“四有青年”的丰富、升华、进步。考生写作时要观照和厘清两个概念,结合时代的不同来分析青年人的追求,重点不在分析两个概念的区别,而在于找到其共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时代赋予青年人的使命,积极进取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人生。 参考立意:1、争做“四无青年”2青年与时代3、“四无青年”背后的时代新气象4、奋斗应该是青年内心最坚实的价值坐标5、永远拥有一颗年轻向上的心 参考素材: 1、他们也许看起来既颓且丧,但他们有坚持,希望“做一个像样的人,度过一个像样的人生。”朋友、机会、快递成为90后生活中络绎而来的三件事情。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斜杠青年,既是学生,又是设计师;既是上班族,又是工作室的老板;既是网红主播,又是网店模特;既是教师,又是兼职翻译。译鱼在线人工翻译平台汇聚了一大拨90后翻译,享受翻译乐趣。 2、他们将直播平台玩得热闹非凡,将兴趣变成可赚钱的事业。现在的网络、综艺、直播平台上,90一代都是主力军,他们的才华被淋漓尽致的展现,他们的个性尊重和展现。 3、打着年轻、有趣旗号的网络综艺《奇葩说》中,很多辩手都是90后,他们没有“强词说理”,而是认真地探讨社会热点问题,比如职场问题、养老问题等。每一代的青年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方式不同,意义却相同。“四有”也好,“四无”也好,最重要的是年轻向上的一颗心。 - 25 - 4、“四无青年”意味着现代青年肯慷慨解囊伸出援手,乐于助人,和父辈祖辈相比更具备道德感,满满的正能量。现代青年有机会跨越国门或者借助互联网学习国际先进文化和技术,开阔眼界,青年人脑子活,接受新事物快,思想理念新,见多识广。青年人血气方刚,敢想敢干,有创新精神,勇于创业。现代青年绝对不是垮了的一代,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要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入了解和理解青年人,不必凭感觉想当然拿过去的标准审视现代青年,不必喋喋不休抱怨这抱怨那。 5、深入到青年人灵魂中设法了解然后理解青年人,拜青年为师,否则,思想就OUT跟不上时代的节拍了。例如,青年人中不少是“低头族”,“低头”可能正是本职工作所需,作为“90后”“00后”时互联网的“原住民”,“低头”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必在其背后指指点点,束缚他们的手脚,且尊重年青人的选择,尽量地对他们放手。 6、邓小平曾对青少年提出期待,“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做‘四有’新人”。从此,四有成为国家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四有青年”也成为根正苗红的70、80后的奋斗目标。“四有青年”与“四无青年”虽然名称上截然不同,但本质上完全一致。 结构示例:《一往无前的青春力量》,议论文文体。开篇引入“四有青年”“四无青年”的话题,首先阐释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四无”不是对“四有”的背叛和颠覆。两者并不冲突,而是和谐共处。然后指出“四无”是对“四有”的丰富与升华,高歌“抗疫”中的青年人的担当精神。最后总结:不论时代如何改变,奋斗都应该是青年内心最坚实的价值坐标。结尾对时代和青年寄寓美好期待。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 25 - - 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