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高一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认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奋斗的执著,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融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 26 -‎ ‎(谢冕《读书人是幸福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很不幸,那是因为他们已丧失了现实和精神世界。‎ B. 人们都能从阅读《论语》《史记》《正气歌》中学得严肃、智慧和思考。‎ C. 人一旦与书结缘,就注定了会成为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D. 流传的书籍中既有劝善之作,也有毫无价值的甚而起反面作用的作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以读书能带来极大好处为论据,论证了本文的观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B. 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了人们借助阅读可以饱览奇风异俗的观点。‎ C. 第三段提及鲁迅、歌德、拜伦等,主要是运用例证法来强调读书的作用。‎ D. 作者以自己读书能感到幸福作为事例来证明观点,显得真实且有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间的不平等如财富、权力的不平等所导致的阅读的拥有或丧失,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B. 阅读使人们的知识愈来愈广博:认识草木虫鱼之名,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奇风异俗。‎ C. 人们从先贤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能学得他们的人格,并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的体验。‎ D. 优良品质的书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能够引导人一步一步向着美好境界前行。‎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A项,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是“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也就是说,他们不幸,不是因为“丧失了现实和精神世界”,而是因为他们不能阅读,而这种丧失是不能补偿的。‎ B项,错在“都能”,绝对化。原文是“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奋斗的执著,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 C项,错在“就注定了”,绝对化,原文说是“极大可能是”。‎ 故选D。‎ - 26 -‎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错误,第二段没有对比,而且“阅读可以饱览奇风异俗”并非本段的观点,它只是观点的一部分。‎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A项,“世间的不平等如财富、权力的不平等所导致的阅读的拥有或丧失”强加因果关系,“阅读的拥有或丧失”的原因,并非“财富、权力的不平等”。原文是“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故选A。‎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饮品是指以水为基本原料,由不同的配方和制造工艺生产出来,供人们直接饮用的食品。饮料除提供水分外,由于不同品种的饮品含有不等量的糖、酸、乳以及各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因此都有一定的营养。‎ - 26 -‎ 饮料一般可分为含酒精饮品和无酒精饮品。无酒精饮品又称软饮品。酒精饮品系指供人们饮用且乙醇(酒精)含量在百分之0.5-65(v/v)的饮品,包括各种发酵酒、蒸馏酒及配制酒。无酒精饮品是指酒精含量小于百分之0.5(v/v),以补充人体水分为主要目的的流质食品,包括固体饮品。‎ 按照GB10789-2007饮料通则,将无酒精饮料分为果蔬汁饮料类、蛋白饮料类、包装饮用水类、茶饮料类、咖啡饮料类、固体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风味饮料类、其它饮料类等10类。‎ 材料二:‎ 茶作为一种家庭饮品,其产销和饮茶之风在唐代已盛行。世界各国的茶都是从中国引进的。13世纪,茶在日本已成为流行的饮料,茶道流传不息。咖啡起源于埃塞俄比亚,最早被人工栽培的品种是阿拉伯小果咖啡,后传入多个国家。可可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3000年前已有人工裁培可可树。印第安人用可可制作巧克力饮料。1502年哥伦布将可可豆带回欧洲,18世纪初可可饮料开始风靡欧洲。1869年英国开始葡萄汁的工业生产,第一次应用巴氏杀菌原理保藏果汁。之后,果蔬汁的生产逐渐形成工业化规模。汽水生产起源于欧洲。1772年英国已出版了指导汽水生产的书籍,以汽水为主的碳酸饮料生产已初具规模。后来又出现了多种可乐型饮料,至20世纪80年代已风靡全球。19世纪中叶,L.巴斯德发展了杀灭牛奶中有害微生物的加工方法(巴氏杀菌),从此开始了鲜奶的工业加工。‎ 材料三:‎ 我国软饮料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就几乎走完了欧美国家八十年的软饮料发展全过程。时至今日,已经成长为一个庞大、成熟的市场,形成了“原料供应——制造——流通”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工业体系。‎ 目前,我国软饮料行业出现了短暂的结构性调整,目前现状是:产量下降,销量回升,产销率.上升,积压库存得到处理;瓶装水取代碳酸饮料成为行业主要产品;线上渠道和便利店渠道比重持续上升等。未来,我国软饮料行业将呈现结构调整、品种多元化、营养健康、高质量高品质等趋势。‎ 我国软饮料行业经过3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产品种类繁多、品牌数目庞大的产品体系,从产品属性类别上划分,中国软饮料行业可以划分为多种细分市场。不同的产品具有其独特的属性,符合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无论男女老少,总有自己中意的产品和品牌。面对复杂的消费者需求,软饮料行业很难产生市场普适性的产品,因此,软饮料行业集中度一直处于较低态势。‎ 材料四:‎ - 26 -‎ 在我国软饮料3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碳酸饮料一直处于龙头地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已有事实证明长期饮用碳酸饮料会造成钙流失,影响骨骼发育和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其他软饮料品种来代替碳酸饮料。瓶(罐)装饮用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源地得到国家环境部门的认可,为了追求健康和安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瓶装水而不是碳酸饮料。目前,尼尔森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瓶装水已经取代了碳酸饮料的龙头地位,在中国软饮料市场上占据了最大的份额。‎ 我国软饮料行业进入短暂调整期,但未来前景依旧十分乐观。2017、2018年连续两年产量出现下降的情况,但是销量在2018年却并没有延续下降趋势, 2018年我国软饮料行业销量为15634.8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6.87%。‎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水为基本原料,由不同的配方和制造工艺生产出来,供人们直接饮用的食品叫做饮品。‎ B. 不同类饮品中含有不同量的糖、酸、乳以及所有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因此有一定营养。‎ C. 各种发酵酒、蒸馏酒及配制酒,其乙醇(酒精)含量在百分之0.5-65(v/v),属于酒精饮品。‎ D. 原生于南美洲的可可树在三千年前已经有人工栽培,印第安人使用可可制作巧克力饮料。‎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唐代已盛行饮茶之风,世界各国的茶皆由中国引进,13世纪茶成为日本流行的饮料。‎ B. 最早被人工栽培的咖啡品种是阿拉伯小果咖啡,它起源于埃塞俄比亚,后传人多个国家。‎ C. 十八世纪英国以汽水为主的碳酸饮料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后来又出现了多种可乐型饮料。‎ D. 随着行业调整,2012年至2018年我国软饮料销量和同比增长曲线呈现了同步增长趋势 - 26 -‎ ‎6.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中国软饮料行业发展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D ‎ ‎6. ①行业发展速度快。②市场庞大成熟,产业链条和工业体系完整。③目前出现短暂的结构性调整,出现品种多元化、营养健康、高质量高品质趋势。④品牌数目庞大,行业集中度处于较低态势。‎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B项,“不同类饮品中含有不同量的糖、酸、乳以及所有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错误,材料一“由于不同品种的饮品含有不等量的糖、酸、乳以及各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可知“所有”扩大范围,不同饮品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同,而非“所有”,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D项,“2012年至2018年我国软饮料销量和同比增长曲线呈现了同步增长趋势”错误,读图错误,在2012-2018年中国软饮料销量及变化情况,图中显示同比增长曲线没有和销量同步增长,2016年,我国软饮料销量增长,但是同比增长曲线降低。‎ 故选D。‎ ‎【6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我国软饮料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就几乎走完了欧美国家八十年的软饮料发展全过程”,即行业发展速度快。“时至今日,已经成长为一个庞大、成熟的市场,形成了‘原料供应——制造——流通’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工业体系”,即市场庞大成熟,产业链条和工业体系完整。“目前,我国软饮料行业出现了短暂的结构性调整,目前现状是:产量下降,销量回升,产销率.上升,积压库存得到处理;瓶装水取代碳酸饮料成为行业主要产品;线上渠道和便利店渠道比重持续上升等”,即目前出现短暂的结构性调整,出现品种多元化、营养健康、高质量高品质趋势。“不同的产品具有其独特的属性,符合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无论男女老少,总有自己中意的产品和品牌。面对复杂的消费者需求,软饮料行业很难产生市场普适性的产品,因此,软饮料行业集中度一直处于较低态势”,即品牌数目庞大,行业集中度处于较低态势。‎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4.B项,“不同类饮品中含有不同量的糖、酸、乳以及所有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错误,“所有”扩大范围,不同饮品含有的营养成分不同,而非“所有”。 5.D项,读图错误,在 2012-2018 年中国软饮料销量及变化情况,图中显示同比增 长曲线没有和销量同步增长。‎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纵马加鞭,走至五更,回望火光渐远,曹操心方定,问曰:“此是何处?”左右曰:“此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操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诸将问曰:“丞相何故大笑?”操曰:“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话犹未了,两边鼓声震响,火光竟天而起,惊得曹操几乎坠马。刺斜里一彪军杀出,大叫:“我赵子龙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操教徐晃、张邵双敌赵云,自己冒烟突火而去。子龙不来追赶,只顾抢夺旗帜。曹操得脱。‎ - 26 -‎ 天色微明,黑云罩地,东南风尚不息。忽然大雨倾盆,湿透衣甲。操与军士冒雨而行,诸军皆有饥色。操令军士往村落中劫掠粮食,寻觅火种。方欲造饭,后面一军赶到,操心甚慌。原来却是李典、许褚保护着众谋士来到。操大喜,令军马且行,问:“前面是那里地面?”人报:“一边是南彝陵大路,一边是北彝陵山路。”操问:“那里投南郡江陵去近?”军士禀曰:“取南彝陵过葫芦口去最便。”操教走南彝陵。行至葫芦口,军皆饥馁,行走不上;马亦困乏,多有倒于路者。操教前面暂歇。马上有带得锣锅的,也有村中掠得粮米的,便就山边拣干处埋锅造饭,割马肉烧吃。尽皆脱去湿衣,于风头吹晒。马皆摘鞍野放,咽咬草根。操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众官问日:“适来丞相笑周瑜、诸葛亮,引惹出赵子龙来,又折了许多人马。如今为何又笑?”操日:“吾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时,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彪军马,以逸待劳。我等纵然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矣。彼见不到此,我是以笑之。”正说间,前军后军一齐发喊。操大惊,弃甲上马。众军多有不及收马者。早见四下火烟布合,山口一军摆开,为首乃燕人张翼德,横矛立马,大叫:“操贼走那里去!”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寒。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两边军马混战做一团。操先拨马走脱,诸将各自脱身。张飞从后赶来。操迤逦奔逃,追兵渐远,回顾众将多已带伤。‎ 正行间,军士禀曰:“前面有两条路,请问丞相从那条路去?”操问:“那条近?”军士曰:“大路稍平,却远五十余里;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余里,只是地窄路险,坑坎难行。”操令人上山观望,回报:“小路山边有数处烟起,大路并无动静。”操教前军便走华容道小路。诸将曰:“烽烟起处,必有军马,何故反走这条路?”操曰:“岂不闻兵书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诸葛亮多谋,故使人于山僻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他却伏兵在大路等着。吾料已定,偏不教中他计。”诸将皆曰:“丞相妙算,人不可及。”遂勒兵走华容道。此时人皆饥倒,尽困乏,焦头烂额者扶策而行,中箭着枪者勉强而走。衣甲湿透,个个不全;军器旗幡,纷纷不整。大半皆是彝陵道上被赶得慌,只骑得秃马,鞍辔衣服,尽皆抛弃。正值隆冬严寒之时,其苦何可胜言。操见前军停马不进,问是何故。回报曰:“前面山僻小路,因早晨下雨,坑堑内积水不流,泥陷马蹄,不能前进。”操大怒,叱曰:“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传下号令,教老弱中伤军士在后慢行,强壮者担土束柴,搬草运芦,填塞道路;务要即时行动,如违令者斩。众军只得都下马,就路旁砍伐竹木,填塞山路。操恐后军来赶,令张辽、许褚、徐晃引百骑执刀在手,但迟慢者便斩之。操喝令人马沿栈而行,死者不可胜数,号哭之声,于路不绝。操怒曰:“死生有命,何哭之有?如再哭者立斩!”三停人马:一停落后,一停填了沟壑,一停跟随曹操。过了险峻,路稍平坦。操回顾止有三百余骑随后,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操催速行,众将曰:“马乏矣,只好少歇。”操曰:“赶到荆州将息未迟。”又行不到数里,操在马上扬鞭大笑。‎ - 26 -‎ 众将问:“丞相何又大笑?”操曰:“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輩。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程显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危,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后人有诗曰: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 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节选写的是曹操在赤壁被孙刘联军火烧连营后,兵败逃至华容道被关羽放走的故事。‎ B. 小说的描写非常细致,如“尽皆脱去湿衣,于风头吹晒”等描写,生动形象,如在目前。‎ C. 小说节选内容为“诸葛亮智算华容”,而对诸葛亮的形象塑造是通过侧面描写来完成的。‎ D. 小说第四段主要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刻画关羽重义的个性,并用诗对其行为进行了评述。‎ ‎8. 小说中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章回题目为“诸葛亮智算华容”。诸葛亮的智算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案】7. D 8. ①计谋多端,胸襟宽广,败而不馁。他一边败逃,一边“三笑”诸葛周瑜,可见英雄所见略同;同时可知其不因失败而垂头丧气。②自私残忍。遭遇雨路泥泞,死伤无数,毫不怜惜,视人命如草芥。③善于用人。以恩义笼络关羽,又能使徐晃、张郃、许褚、张辽等大将对他不离不弃。 ‎ ‎9. ‎ - 26 -‎ ‎①诸葛亮能够预测到曹操会选哪条道路逃跑;②诸葛亮能够预测到曹操会在什么时间到达什么地点;③诸葛亮能够预测到关羽会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D项,“小说第四段主要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刻画关羽重义的个性”错误,错在“主要”,小说主要运用了语言和心理描写来刻画关羽重义的个性。‎ 故选D。‎ ‎【8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吾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如之奈何”“吾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时,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彪军马,以逸待劳。我等纵然脱得性命,也不免重伤矣。彼见不到此,我是以笑之”“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到底是无能之輩。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即计谋多端,胸襟宽广,败而不馁,他一边败逃,一边“三笑”诸葛周瑜,可见英雄所见略同;同时可知其不因失败而垂头丧气。“操大怒,叱曰:‘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传下号令,教老弱中伤军士在后慢行,强壮者担土束柴,搬草运芦,填塞道路;务要即时行动,如违令者斩”,即自私残忍,遭遇雨路泥泞,死伤无数,毫不怜惜,视人命如草芥。“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即善于用人,以恩义笼络关羽,又能使徐晃、张郃、许褚、张辽等大将对他不离不弃。‎ ‎【9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岂不闻兵书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诸葛亮多谋,故使人于山僻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他却伏兵在大路等着。吾料已定,偏不教中他计。”即诸葛亮能够预测到曹操会选哪条道路逃跑;“正说间,前军后军一齐发喊。操大惊,弃甲上马。众军多有不及收马者。早见四下火烟布合,山口一军摆开,为首乃燕人张翼德,横矛立马,大叫:‘操贼走那里去!’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寒”,即诸葛亮能够预测到曹操会在什么时间到达什么地点;“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即诸葛亮能够预测到关羽会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3.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6小题,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惠文王十八年,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 26 -‎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伐赵,拔石城 拔:攻下。‎ B. 欲与王为好 为好:和好。‎ C. 与王诀曰 诀:告别,有准备不再相见之意。‎ D. 鄙贱之人 鄙贱:卑鄙低贱。‎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会于西河外渑池 ②终不能加胜于赵 B. 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②秦王为赵王击瓯 C. ①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②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D. ①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②相如张目叱之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B.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C.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D.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河,秦晋之间的一段黄河。‎ B. 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 C. 寿,战国时指向人敬酒或献礼。‎ D. 舍人,战国到汉初,王公贵族的侍从宾客、左右亲近之人。‎ ‎14.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惠文王十九年,秦国又攻打赵国,杀了赵国两万人。‎ - 26 -‎ B. 廉颇与赵王约定,如赵王三十日不回,就立太子为君。‎ C. 廉颇宣言,蔺相如的舍人感到害怕,一齐请求离开他。‎ D. 廉颇被蔺相如的宽容所打动,就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15.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答案】10. D 11. C 12. D 13. B 14. C ‎ ‎15. (1)(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任命他担任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 ‎(2)只不过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不敢对赵国用兵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确定它的词性,根据词性并结合语境进行推断其意义。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类活用现象。本题要求选择“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D项,“鄙”,粗俗、庸俗;“贱”,指地位低下,人格卑鄙;“鄙贱”,指粗野卑贱。句意: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辨析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确定例句中虚词的用法;然后认真分析每个选项提供的句子,通过翻译句子,理解内容来确定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最后进行比较根据要求选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项,①句中“于”,介词,在。句意: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会见。②句中“于”,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意义相当于“从”或“自”、“由”。句意:秦王始终也未能从赵王那占上风。‎ B项,①句中“为”,动词,演奏、弹奏。句意: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很擅长演奏秦地的乐曲。②句中“为”,介词,给。句意:秦王给赵王击瓯。‎ C项,两句中“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来。句意分别为: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来相互为乐;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 - 26 -‎ D项,①句中“之”,结构助词,的。句意: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②句中“之”,代词,他们,指秦王的侍从们。句意: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別注意。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作答时可先忽略选项中停顿一致的地方,分析停顿不一致的地方,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句意:赵王答应了,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奏瑟一曲!”“许之”作“王”的谓语,“王许之”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构,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遂”是连词,于是的意思,“与秦王”作动词“会”的状语,指会见对象,“会”前不应停顿。“赵王好音”是“窃闻”的内容,作宾语,“窃闻”后不应停顿。根据以上分析排除C项。‎ 故选D ‎【13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B项,“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说法有误。御史,是中国古代执掌监察官员的一种泛称。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下属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约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故选B。‎ ‎【14题详解】‎ - 26 -‎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蔺相如的舍人感到害怕,一齐请求离开他”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所以,蔺相如的舍人是因为感到羞耻,才请求离开他。‎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有:‎ ‎(1)“既罢”,(渑池会)结束后;“以”,因为;“拜”,授与官职、任命;“为”,动词,担任;“右”,古代崇右,故以右为上,为贵,为高。‎ ‎(2)“顾”,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念”,想、考虑;“之所以”,……的原因;“加兵于赵者”,状语后置句,对赵国用兵;“徒”,只、仅仅。‎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赵惠文王十八年,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杀死两万人。‎ - 26 -‎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打算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去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谈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妄想。”赵王答应了,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奏瑟一曲!”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来相互为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蔺相如向前进献瓦缻,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缻,蔺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如果我自杀,脖颈里的血可以溅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因此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头来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也未能压倒赵王。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会结束以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作为赵国的将军,我有攻战城池作战旷野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就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无法容忍在他的下面。”并且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话后,不愿意和廉颇相会。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抗议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我们俩相斗,就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蕭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26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6.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了地点、时间,气氛阴沉,定下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B. 颔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为时局动荡不安而感到前途未卜的深深忧思。‎ C. 颈联写诗人触景生情,因为菊花两开而联想到时光飞逝,不由地思念家乡。‎ D. 尾联写冬日将至,白帝城人们赶制寒衣,表现了时序推移中的浓重秋色。‎ ‎17. 作者在本诗中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6. D 17. ①借景抒情。前两联,诗人描写白帝城秋天典型景物:玉露凋伤,枫林摇落,波浪翻涌,风云变幻,萧瑟秋气,衬托自己了的忧思。②直抒胸臆。第三联,诗人直写自己伤感落泪,思念故园。‎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词的意象,分析诗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白帝城人们赶制寒衣,表现了时序推移中的浓重秋色”说法有误。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此诗尾联,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表现的是客子羁旅之情的艰难。‎ 故选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词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里主要涉及抒情的方式、方法。解答此题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抒情的方式;二是诗词表情达意常用的手法。诗歌的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其中间接抒情是指诗人叙事则因事缘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作答时,首先要翻译并理解诗词内容,结合写作背景、主要意象、关键词句等把握情感;然后从抒情的方式和所用手法思考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思想感情的,确定所用的抒情方式及手法;最后结合内容分析作答。‎ - 26 -‎ 本诗内容大意是: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本诗首联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诗人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颔联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前两联是借景抒情。颈联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此处直抒胸臆,写得深沉含蓄,身在夔州,心系故园。尾联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结合以上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_____,____”两句,赞美周瑜举止从容,轻松击败敌军。‎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_____,____”两句,赞叹宋武帝刘裕北伐之时气势如虹、战功赫赫。‎ ‎(3)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答案】 (1). 谈笑间 (2). 樯橹灰飞烟灭 (3). 金戈铁马 (4). 气吞万里如虎 (5). 会当凌绝顶 (6). 一览众山小 ‎【解析】‎ - 26 -‎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是情景默写,作答时注意认真审题,选准所填语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比如“樯、橹、戈、凌、览”等字。‎ ‎【点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易错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学生记忆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应用(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国_____的金钱政治如何扭曲民意、金钱游戏如何影响美国政治选举,世界_____。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评论指出,美国选举已沦落为金钱的较量。美方一些人所标榜的自由民主,不过是一场赤裸裸的富人_____,穷人的话语权根本得不到保障。美国富有的特殊利益集团获得前所未有的政治影响力,(  )美国的民意和民主已经化为了资本的 。在金钱驱动的政治狂飙下,普通民众的政治权利越来越无法得到行使。“这不是民主政治,而是属于少数人的寡头政治。”面对国内日益严重的金钱政治,美国前总统卡特发出此言,与其说是无奈,莫如说是警告,因为自称美方“人权教师爷”者并不真正关心美国的人权状况。他们无论多么嚣张地污蔑、抹黑他国,都掩盖不了金钱政治下美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名存实亡的丑相。‎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况愈下 众目睽睽 滑稽剧 遮羞布 B. 愈演愈烈 众目睽睽 滑稽剧 遮面罩 C 愈演愈烈 有目共睹 独角戏 遮羞布 D. 每况愈下 有目共睹 独角戏 遮面罩 ‎20.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扭曲了真实民意,侵蚀了民主基石,金钱支配了政治进程 B. 金钱支配了政治进程,扭曲了真实民意,侵蚀了民主基石 C. 金钱支配了政治进程,侵蚀了民主基石,扭曲了真实民意 D. 金钱侵蚀了民主基石,扭曲了真实民意,支配了政治进程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26 -‎ ‎ 与其说是警告,莫如说是无奈,因为自称美方“人权教师爷”者并不真正关心美国的人权状况。‎ B. 与其说是无奈,莫如说是警告,因为自扮美方“人权教师爷”者并不真正关心美国的人权状况。‎ C. 与其说是无奈,莫如说是警告,因为冒充美方“人权教师爷”者并不真正关心美国的人权状况。‎ D. 与其说是警告,莫如说是无奈,因为自扮美方“人权教师爷”者并不真正关心美国的人权状况。‎ ‎【答案】19. C 20. B 21. D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所给词语、成语或熟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每况愈下”指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愈演愈烈”指事情、情况等越加恶化、严重。语境批评的“美国金钱政治”不是越来越弱,而是越来越强,所以用“愈演愈烈”。‎ 第二处,“众目睽睽”指大家的眼睛都睁得大大地注视着。“有目共睹”指人人都可以看到,极其明显。前者强调看的动作,后者强调看的结果, 语境强调的是大家都看到了,是结果。所以用“有目共睹”。‎ 第三处,“滑稽剧”即闹剧,亦比喻滑稽可笑的事物。“独角戏”指只有一个角色的戏。语境中有穷人不能参与的意思,所以用“独角戏”。‎ 第四处,“遮羞布”系在腰间遮盖下身的布,借指用来掩盖羞耻的事物。侧重于遮“羞”。“遮面罩”侧重于遮“面”。语境有讽刺之意,所以用“遮羞布”。‎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题型是语句复位题。做题时要瞻前顾后,从话题是否统一、句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语言风格是否一致、句式是否合适等角度综合考虑。‎ 文段讲的是美国的金钱政治,所以“金钱支配了政治进程”在前面最合适。而且“扭曲了”“侵蚀了”,都是“金钱支配了政治进程”的结果。另外,“扭曲了真实民意”是“侵蚀了民主基石”的前提条件。根据以上分析,排除A、D、C三项。‎ - 26 -‎ 故选B。‎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进行比较、辨析。‎ 美国前总统卡特发出此言,肯定不是表达无奈之情,而是在进行警告;语境则是在强调这种金钱政治无可救药,所以应先“警告”,后“无奈”,B、C两项语序不当,排除 B、C两项。“人权教师爷”不是美方某些人自称的,而是他们扮成的,是我国对他们这样的人的称呼,所以“自称”用词不当,应是“自扮”,排除A项。“冒充”是贬义词,不合适,排除C项。‎ 故选D。‎ ‎22.下面这段话的内容有几个方面?请分条归纳。总数不超过65个字。‎ 当前,分餐制在多个城市获得推广。如上海浦东一家中餐厅的后厨,把一大盘蛋炒饭分成6份,整齐码在盘子里,保存了菜品温度,保留了菜品品相,得到了消费者支持。分餐,关乎健康,体现着文明素养,更是阻击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对于消费者而言,分餐制减少了疾病传播风险,也有助于各取所需、合理搭配营养。推动分餐制成为餐饮常态,需要餐饮企业提升“内功”。要留住菜的温度,还得把菜分得好看,这考验着厨师的厨艺,也考验着餐饮企业的管理水平。‎ ‎【答案】①当前,分餐制在多个城市获得推广。 ②分餐制有利于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③分餐制需要餐饮业提高内功。‎ ‎【解析】‎ ‎【详解】‎ - 26 -‎ 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基本能力。这种题一般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详细完整的信息材料,里面包含一个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完成这种工作,答题者需首先提取相关信息,然后重新组合成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第一二句是现状,“当前,分餐制在多个城市获得推广。如上海浦东一家中餐厅的后厨,把一大盘蛋炒饭分成6份,整齐码在盘子里,保存了菜品温度,保留了菜品品相,得到了消费者支持”,即“当前,分餐制在多个城市获得推广”;第三四句是分餐的意义,“分餐,关乎健康,体现着文明素养,更是阻击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对于消费者而言,分餐制减少了疾病传播风险,也有助于各取所需、合理搭配营养”,即“分餐制有利于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第五六句分餐对餐饮企业的要求,“推动分餐制成为餐饮常态,需要餐饮企业提升‘内功’。要留住菜的温度,还得把菜分得好看,这考验着厨师的厨艺,也考验着餐饮企业的管理水平”,即“分餐制需要餐饮业提高内功”。注意字数限制。‎ ‎【点睛】提炼要点“三关注”。“提炼要点”即提炼出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内容。这类题型的压缩题目,能更好的考查概括、筛选、提炼的能力。‎ ‎1.关注话题,任何语段。总是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体现话题的句子或词语往往是要点之一。 ‎ ‎2.关注中心句或关键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起到关键的作用,或提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或总领全篇。抓住这些句子,就能理出关键信息的方向,顺蔓摸瓜,就能找出相应的要点。至于那些为了说明某些必要信息,不得不加上的一些说明性、修饰性的内容,则应予以删除,以便凸显出主要信息。 ‎ ‎3.关注同类信息或高频词语。有些语段,其中较多相同词语或内容相近的语句,我们要将其逐一合并,提炼要点就方便多了。‎ ‎23.请改写文段中画线的句子,使之简洁明了,句式整齐,与上下文语境和谐。‎ 走进萍乡就是走进历史,走出萍乡就是走向世界。葛玄葛洪在武功山悟道成一代宗师,启迪万千百姓;一休大师“茶禅一味”顿悟,开启中日两国佛学交流盛世。周敦颐曾经在芦溪县履职,他留下了美好名声,因为两袖清风;韩愈乃一代文豪,经楚昭王庙时赋诗,留下了诗坛佳话。刘禹锡撰文悼高僧,汤显祖赋诗送好友。……‎ ‎【答案】周敦颐履职芦溪县,两袖清风留英名; 韩愈赋诗楚昭王庙,一代文豪传佳话。‎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式变换的能力。这里涉及的是将散句变成整句。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语段,分析语境,明确要求变更部分的主体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词语,选择要求变更部分中的一句作基准句,确定句子结构;再把其他句改写成与基准句句式结构一致的句子,形成排比、对偶或反复句;最后按照前后连贯、语境和谐等原则要求,对变更部分进行适当调整。‎ 首先,结合前文语句“葛玄葛洪在武功山悟道成一代宗师,启迪万千百姓;一休大师‘茶禅一味’顿悟,开启中日两国佛学交流盛世”分析可知,作者列举历史人物时是先交代事迹,再说成就影响。据此可确定画线句改写后在内容上的逻辑关系。然后,以“周敦颐曾经在芦溪县履职,他留下了美好名声,因为两袖清风”为基准句,抓住关键信息:事迹是“在芦溪县履职”“两袖清风”;成就影响是“留下了美好名声”。依据题干中简洁明了的要求作适当删减,即可确定改写成“周敦颐履职芦溪县,两袖清风留美(英)名”。再据此改写后一句。最后,审读改后语句,注意与上下文语境和谐。‎ - 26 -‎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蔓延。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学校开始组织网上授课,有许多学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来”的湖北宜昌一年级女孩柯恩雅,在父母卖卤菜的案板下上网课的照片刷屏网络;河南南阳学生小通,寒假期间每天坚持早上五点起床学习,因家中没有WIFI,在和邻居借网之后,每天八点准时爬上屋顶学习,从未松懈;湖南石门县一中高三学生张婧按照学校复习要求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后,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加入防控疫情志愿服务队伍,参加了向湖北返乡人员赠送口罩、温度计、消毒水及必要生活物资的工作。然而,也有不少孩子却在上网课时偷偷犯懒:自信地认为上网课老师就看不到自己,偷偷刷手机、打游戏。‎ 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出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范文 勿让居家变成“拘”学 一场疫情,牵动万千学子的心;一根网线,连起万千师生的情。居家学习,网络授课,教育的江湖,风云突变。有人沉于居家之乐,对网课半信半疑;有人醉于居家之逸,甚至对网课“不理不睬”,却有更多的人主动适应,打破疫情的束缚,进行心与网课的链接,比如湖北宜昌一年级女孩柯恩雅,河南南阳学生小通,湖南石门县一中的高三学生张婧。‎ 网课学习是开了一扇窗,知识的春风吹进了学子的心房。时间往前推20年,我们的教学基本上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打天下”的时代,如果那时疫情爆发,学子们即便想学也是“两眼抓瞎一抹黑”,老师们纵有千般情怀也难施展。幸好,我们生活在网络时代,诚如马克•吐温所言:“黄金时代在我们身前,而不是在身后。”的确,借助现代科技的东风,老师的声音、板书、表情通过一根网线,跨过千山万水,来到我们眼前。网课中,写不赢笔记可截屏,没听清还可回放;实在没弄明白,就直接连线,没有面对面的尴尬,没有答不上来时的不知所措。虽然网课也有诸多弊端,却让我们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乐趣。网课如一块小甜品,像一缕东风,怡得万千学子的自由心。‎ - 26 -‎ 居家学习是驾上一艘船,情绪的风波被平息在爱的港湾。平常的教室学习,“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类话,往往像钉子一样扎住我们高三学子的心里。于是乎,教室里“你追我赶”,考场上“剑拔弩张”,一个个压力山大,负重前行。表面似风清云淡,其实内心却千疮百孔。而暂时的居家学习却给了我们喘气良机,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居家学习不仅让我们学会自律,让我们懂得规划,也让父母全方位见证了我们苦行僧般的学习过程:一天上六节网课,一个晚上刷三套模拟题,一边吃饭还一边背单词……当我们遇到学习瓶颈或碰到学习困难烦恼焦躁时,父母似乎更能理解我们,沟通交流反而顺畅。在理解与关爱中,我们重新获得力量,信心的红旗迎风飘扬,意志的铠甲愈加坚固,让学习变得更加有内涵。‎ 有人说,网课再好,也不能代替教室。的确,因为没有监督或监督不利,网课也会引发学生的懒惰、怠慢等问题,但在疫情中,实在是没有比网课更好的办法,让学生重新沐浴在知识的阳光中,让学生重新回到学习的轨道上。所以,那种因为网课有不足而否认网课的观念,实在是有一点因噎废食。我相信,只要学生重塑理想信念,家长、老师合理管理规范,网课、居家,一定可以像霞光一样,驱赶疫情中遮盖学子们渴望学习的阴霾,让我们的学习增添光彩。‎ 只要我们一颗积极乐观、主动适应、自律自控的心,居家不定不会变成“拘”学。‎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案板上是生活,案板下是未来”,柯恩雅这个小女孩用自己散发着求知之光的眼睛,笃定的眼神征服了网友;小通爬上屋顶学习,从未松懈;张婧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后加入防控疫情志愿服务队伍。相对应的是“刷手机、打游戏”。题目意在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学生应该怎么做,什么是正确的做法? 应该如何对自己负责,对家庭、社会负责?引导学生思考学会合理安排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疫情终将过去,网课终将结束,但过去之后,有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人已经迭代升级。时间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漫长的假期结束后,松懈放纵的孩子成绩只会越来越差,坚持自律的孩子则会越来越优秀。‎ ‎【立意】自律助你优秀;毁掉一个孩子,就让他放纵地过假期;放纵的假期,一生的差距;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蹴而就,真正的成功都是积累的结果;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适合的学习方法;加强自我管理,增强自律意识。‎ ‎【结构】‎ - 26 -‎ 题目是《勿让居家变成“拘”学》。开头用排比展示居家学习的几种状态,很有代表性。接着以现在网络的优势与20年的教学相比较,说明网课学习的优点。然后论述居家学习离开了压力太大的竞争环境,反而得到了教育的真谛,不仅让我们学会自律,让我们懂得规划,也让父母与我们的沟通交流顺畅。批驳那种认为网课不好的观点,指出只要学生重塑理想信念,家长、老师合理管理规范,网课、居家,一定可以驱赶疫情中遮盖学子们渴望学习的阴霾,让我们的学习增添光彩。最后呼应标题,只要我们有一颗积极乐观、主动适应、自律自控的心,居家不定不会变成“拘”学。‎ ‎【素材】1.蝴蝶若非经过蜕变的巨痛,又怎会有芬芳中美丽的飞翔?一个人心中有了追求,就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地创造青春的奇迹。奋斗是人生的宝贵财富,人在一生中能走多远,取决于青年时的奋斗。奋斗一旦萌发就坚持不懈,无论能不能实现,始终是一种激励。所以奋斗是实现青春意义的最好方式。馨香一瓣,彩华飘香为谁恋;掬水留香,岁月飘零何以堪;蓦然回首,青春恋痕心飘香。青春,犹如一日之晨、四季之春,犹如朝阳喷薄欲出,犹如花朵含苞待放,犹如骏马奔驰在草原。青春是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年代,多少希望的种子都要在春天播种,多少美丽的梦想都要在青春实现。‎ ‎2.有人说:“一切终将过去,但过去之后,有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人已经迭代升级。”时间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漫长的假期结束后,松懈放纵的孩子成绩只会越来越差,坚持自律的孩子则会越来越优秀。毁掉一个孩子,就让他放纵地过假期。放纵的假期,一生的差距。放纵的孩子不会知道,学霸靠的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3. 同样是受疫情影响,只能上网课的15岁的女孩杨秀花,每天要爬一个小时陡峭的山路,来到距家4公里外的悬崖,窝在崖壁边上课。因为附近只有这里有信号。学校要求每天早上7点45打卡,因此秀花6点就得起床,尽早出门,书包里装着馒头、包子当作干粮。直到下午5点,天差不多要黑了才回家。粗略计算,秀花每天都要在悬崖边待上至少10个小时。偶尔妈妈心疼她,会给她送些热乎的饭菜,但山路陡峭,秀花怕妈妈摔倒,很少让她来。她还打趣,说自己还总结了一套找信号的规律。“我想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虽然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在当下来说是最好的出路。说实话,在这儿学习我也不觉得辛苦和冷。”‎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26 -‎ ‎ ‎ - 2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