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双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语文试卷 (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 基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2 分,共计12分。) 1. 下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繁芜(wǔ) 敷衍(yán) 草菅(jiān)人命 大腹便便(pián) B.磐(pán)石 镶嵌(qiàn) 循规蹈(dǎo)矩 乳臭(xiù)未干 C. 涸辙(zhé) 贻(dài)误 汗流浃(jiá)背 居心叵(bǒ)测 D.泥淖(lào) 瑰(guī)怪 如椽(cuán)大笔 相形见绌(ch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提挈 诽谤 义愤填赝 沧海一栗 B.辍学 跌宕 游目骋怀 没精打采 C.桅杆 懈怠 病入膏盲 流殇曲水 D.指摘 沮丧 放浪行骸 清规诫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连续种植,可以将盐碱地改造成为可供普通作物耕种的土地。2017年,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和袁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启动“中华拓荒人计划”, 该计划将在我国五大主要盐碱地类型区域或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与退化耕地共六地,在稻作改良技术产业应用方面作出试验,并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种植示范。 海水稻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最初_____,但在科研工作者 _____的努力下,技术逐步走向成热。特别是袁隆平院士年逾八旬,仍_____,工作在田间地头。通过探索,研究人员建立了海水的区试测试和配套盐地作改良示范技术体系,同时,应用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实现了土地利用效能的提升。 中国15亿亩盐碱地中,其中约2至3亿亩具备改造为农田的潜力。推广种植“海水稻” - 12 - ,( ),在荒废的盐碱地上实现“中国技、中国粮、中国梦”,将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同时,中国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令世界______,2018年1月,阿联酋与中国海水稻队在迪拜开展了项目建设,海水稻种植在国外取得了初步成果。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项是 ( ) A.步履维艰 艰苦卓绝 身体力行 刮目相看 B.进退维谷 殚精竭虑 以身作则 侧目而视 C.寸步难行 艰苦卓绝 身先士卒 侧目而视 D.寸步难行 坚苦卓绝 身先士卒 刮目相看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该计划将在我国五大主要盐碱地类型区域或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与退化耕地共六地,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种植试验,并在稻作改良技术产业应用方面作出示范。 B.该计划将在我国五大主要盐碱地类型区域或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与退化耕地共六地,在稻作改良技术产业应用方面作出示范,并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种植试验。 C.该计划将在我国五大主要盐碱地类型区域和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与退化耕地共六地,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种植试验,并在稻作改良技术产业应用方面作出示范。 D.该计划将在我国五大主要盐碱地类型区域和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与退化耕地共六地,在稻作改良技术产业应用方面作出试验,并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种植示范。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让亿亩荒滩变粮仓,国内外万亿级产业受到带动 B.让亿亩荒滩变粮仓,在国内外带动万亿级产业 C.亿亩荒滩变粮仓,国内外万亿级产业受到带动 D.亿亩荒滩变粮仓,在国内外带动万亿级产业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有的则含义相反,如唐代诗人王绩,字无功。 B.“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指交还官职,辞官退休。 C.“暮春”,春天的最后一个月,即阴历三月,也是古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 D.越陌度阡: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的小路。回朕车以复路兮:朕,皇帝的自称。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7-10题(12分)。 - 12 - 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竦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为文章,典雅藻丽。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史成,迁户部。景灵宫成,迁礼部郎中。 后二年,徙邓州,又徙襄州。属岁饥,大发公廪,不足,竦又劝率州大姓,使出粟,得二万斛,全活者四十余万人。仁宗即位,迁户部郎中,徙寿、安、洪三州。洪俗尚鬼,多巫觋惑民,竦索部中得千余家,敕还农业,毁其淫祠以闻。诏江、浙以南悉禁绝之。 竦材术过人,急于进取,喜交结,任数术,倾侧反覆,世以为奸邪。当太后临朝,尝上疏乞与修《真宗实录》,不报。既而丁母忧,潜至京师,依中人张怀德为内助,宰相王钦若雅善竦,因左右之,遂起复知制诰,为景灵判官、判集贤院。 竦雅意在朝廷,及任以西事,颇依违顾避,又数请解兵柄。改判河中府,徙蔡州。庆历中,召为枢密使。谏官、御史交章论:“竦在陕西畏懦不肯尽力,每论边事,但列众人之言,至遣敕使临督,始陈十策。尝出巡边,置侍婢中军帐下,几致军变。元昊尝募得竦首者与钱三千,为贼轻侮如此。今复用之,边将体解矣。且竦挟诈任数,奸邪倾险,与吕夷简不相能。夷简畏其为人,不肯引为同列,既退,乃存之以释宿憾。陛下孜孜政事,首用怀诈不忠之臣,何以求治?” 竦以文学起家,有名一时,朝廷大典策累以属之。多识古文,学奇字,至夜以指画肤。文集一百卷。其为郡有治绩,喜作条教,于闾里立保伍之法,至盗贼不敢发,然人苦烦扰。治军尤严,敢诛杀,即疾病死丧,拊循甚至。尝有龙骑卒戍边郡,剽,州郡莫能止,或密以告竦。时竦在关中,俟其至,召诘之,诛斩殆尽,军中大震。其威略多类此。 (选自《宋史·夏竦传》,有删节)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B.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C.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D.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 12 - 8.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领,兼任官职的意思。与之意义相同的还有“兼”“判”。 B.户部,是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负责全国税收、土地、户籍、接待外宾等事务。 C.斛,容量单位,南宋以前,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作五斗一斛。 D.起复,封建时代,官吏有丧,守丧未满期而重新起用,称作“起复”。也可以指降职或革职后重被起用。文中指的是第一个意思。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夏竦聪敏,有才华。他多识古文,学习奇字,写文章辞藻华丽,经常执笔朝廷大典的策书。 B.夏竦体恤民情,祛除社会流弊。在襄州,他开仓赈灾,又以身示范,带领本州大姓捐粟救灾。在洪州,他采取措施,祛除当地尚鬼的习俗。 C.夏竦才智过人,但反复无常,世人以他为奸邪。庆历年间,被召为枢密使,但谏官御史们交相上奏,认为不能任用他。 D.夏竦治郡有方,治军严厉。他在任州郡长官时,用立保伍之法,控制了盗贼的行为。他诛杀剽掠的士兵,让军中大震。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既而丁母忧,潜至京师,依中人张怀德为内助,宰相王钦若雅善竦,因左右之。(3分) (2)时竦在关中,俟其至,召诘之,诛斩殆尽,军中大震。(3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6分)。 贾客词(刘驾)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 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歧。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 1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人评刘驾最能"以诗鸣于时",诗开篇以同情笔意再现贾客灯下起身赶路,表现出经商艰辛。 B.贾客故事里寇盗可谓凶残,侧面反映出晚唐社会动乱、经济凋敝,以及百姓朝不保夕的命运。 C."终不疑"语谓贾客未料夜行而会身入死地,一如既往地走捷径,为悲惨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D.扬州是唐时繁华都会,也是商贾集散地,诗末点明住地扬州有深意,可使悲剧更具普遍意义。 12.结合全诗,赏析“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场景较为丰富的艺术效果(4分)。 - 12 - 四、理解性.默写(共6分) (1)《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辽阔的江面上自由来去。 (2)《短歌行》中写自己奏乐摆宴,礼待贤才,不甚欢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只有这样做才能不被别人讥笑。 五、现代文阅读(14分) 庄 重 朱以撒 ①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每一个游客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它的含意太飘渺了,一些场景被放置在过去时上,把玩之下只能听到远来的风声。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未来。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粘稠了,不是十分滋润,法师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字型依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弟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光——所有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 ②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 ③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的大学生活。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一个清晨,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伸着懒腰循声走去,婉转的《花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后来,人陆续地到来,花圈慢慢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 - 12 - ④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示了它生前隐藏的秘密。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满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行着。一个人辞别这个世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空气中布满潮湿,无数的祭奠仪式。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 ⑤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给予我的。她就是我的二姨。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善良、宽容和博爱让邻里无不称赞。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用箸。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日三餐的美食,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尝。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砺。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她常年的胃痛加剧了,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口,点滴不曾遗漏。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这里的道理是什么呢?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卫生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安静,有益于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 ⑥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种庄重的神情熏染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它不断涌出来。我最喜欢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像二姨那样,我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布莱克说:“从一粒细砂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鲜花便是天堂……”这“看”里肯定有心的投入,不是任何人用眼一瞥就可以那么轻易地感受。 ⑦庄重的高级形式乃是敬。还是引朱熹的话来展开,“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肃,便是主一,便是敬”(《朱子语类》)。敬天地、敬社稷、敬祖宗、敬人伦,都是有道理的。人不是独立不倚的存在,连绵而下的遗传、血缘使人与这个世界的前前后后充满了联系。庄重的举止,使自己的心得到妥帖的安顿。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举止毕竟太少,无任何敬畏、禁忌,轻浮、放荡、粗野把更多时间与空间充塞了。在这个越来越娱乐化的世界里,戏说正在迅速消解着庄重;失去了敬,怀旧、伤春、悲秋、闺怨、别离这些恒久的主题,也会渐渐变得轻浮起来,甚至沦为世俗。 ⑧放下书本,夜幕降临的时刻走到城市高处,在闪烁着艳丽的灯影里,我看到一个城市在娱乐中漂浮无定。这个城市早年生长过许多慷慨激昂的人物,我对他们是怀有崇敬之情的,把这些英灵看成城市的骨骼。他们的历程伴随着苦难与雄心,每一个人要被考证或阐释,都可以带出与之相伴的那段沉重的时光。可惜——没有噱头。他们的故居此时大门紧闭,黯淡无光,本该让城 - 12 - 市所铭记的人,在娱乐声色中,渐渐被遗忘了。一个时代不庄重了,戏说搞笑如潮水浸湿了我们的生活,日子肯定浮华起来。时光如果像一盘不变质的录影带就好了,它可以倒卷,让我们看到一些凝重严峻的细节,包括每一个眉眼里那些值得崇敬的东西。 ⑨那么,自问:你,在什么时候显得稍稍庄重一些呢? ⑩庄重,它所持有的庄严、深重的气息,令今日的生命感到难以承受之重。太多的娱乐色彩,冲淡了我们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阻止我们顺利追求一些本质的东西。在初秋的树干上,我看到夏日遗留在上边的三五蝉壳,风吹过来,微微作响。主人扔下它们远去,此时恍若三五空屋。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来省会初期,作者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城市的习俗。 B.食物难以下咽,二姨却以庄重的神情用心品尝,甘之如饴,因为她对造物主心怀感恩。 C.作者认为人生需要各种仪式,在遵循这些仪式的过程中,人就能体会庄重,懂得敬畏。 D.繁华的生活让城市的人们沉溺于娱乐,失去庄重之心,所以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 15、从全文来看,作者笔下的“庄重”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6、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引用朱熹的话有怎样的作用。(6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 17.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 50 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18.某中学举行“我喜欢的名著人物”读书沙龙活动,请你从《堂吉诃德》《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这几本小说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谈谈你喜欢这个人物的原因。100字左右(5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不限;(3 - 12 -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4)不少于800字。 答案 1.B A 繁芜(wú) 敷衍(yǎn) C 贻(yí)误 汗流浃(jiā)背 居心叵(pǒ)测 D 泥淖(nào) 如椽(chuán)大笔 2.B A 义愤填膺 沧海一粟 B 病入膏肓 流觞曲水 D 放浪形骸 清规戒律 3 D【解析】步履维艰:形容行走艰难,强调前进艰难。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形容处境困难,强调无论进退都艰难。寸步难行:形容走路、行动困难,也比喻开展某项工作困难重重,强调开始的时候很艰难。此处是“最初”的语境,故选“寸步难行”,排除AB。 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了寻常,强调环境。坚苦卓绝:坚忍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强调精神。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此处并没有提到环境的困难,而是强调努力的精神,应该选“坚苦卓绝”,排除ABC。 身先士卒:泛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以身作则:指用自己的行动作出榜样。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此处形容袁隆平院士作为领导仍旧走在群众面前,应该是“身先士卒”。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此处形容的是中国获得了世界的认同,是新眼光看待,故选:刮目相看。 4 C【解析】原句有三处语病:①不合逻辑,“或”改为“和”,排除AB;②搭配不当,“开展”应与“试验”搭配,“作出”应与“示范”搭配;,排除D;③语序不当,应先进行试验,进而作出示范,排除BD.故选C。 5 B【解析】前句的主语是“推广种植‘海水稻’”,后句要与前句保持一致不能换主语,要在“亿亩荒滩变粮仓”加“让”,“让亿亩荒滩变粮仓”,排除CD;与后面句式“在荒废的盐碱地上实现‘中国技、中国粮、中国梦’”保持一致,只能是“在国内外带动万亿级产业”,排除AC.故选:B。 6 D 朕,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7.D。“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这段话是说“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几次说夏竦的才能,命夏竦在资善堂教书。不久,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升任尚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国史修成,升户部员外郎”,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仁宗”“庆国公”“王旦”“竦”“材” - 12 - “资善堂”“起居注”“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尚书礼部员外郎”,然后根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封”是动词,宾语是“庆国公”,“仁宗初”是时间状语,应单列,在“初”和“封”之间断开,排除AC两项;“兼领”意思是“兼任”,与前面“为”共用一个主语,中间不用断开,这就排除B项,故选D项。 8.B。【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户部,……负责……接待外宾等事务”错误,接待外宾是礼部的事务。故选B项。 9.B。本题中,B项,“夏竦以身示范”错误,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属岁饥,大发公廪,不足,竦又劝率州大姓,使出粟,得二万斛,用全活者四十余万人”,意思是“适值饥年,大肆散发公家仓库粮食,不能满足,夏竦又劝说带领本州大姓,使其拿出粟米,得二万斛,因此而被救活的人四十多万”,并没有说“夏竦以身示范”。故选B项。 10.(1)不久夏竦为母亲去世守丧,暗中到京城,依附宦官张怀德为内助,宰相王钦若向来很欣赏夏竦,因而(于是)以他为左右侍从。 (2)当时夏竦在关中,等他来到后,召见士兵诘问,诛斩几乎将尽,军中大震。 11.B“侧面反映”错,应为“直接表现”。 12.末尾巧写“少妇当此日”,让少妇上场而话分两头,少妇的红颜对镜和贾客的白骨无归,形成强烈对比,一乐一悲,而倍增悲情,再现了贾客及其妻子的悲惨命运。捕捉少妇不知悲剧已然发生而对镜打扮的细节,如此鲜活的形象暗示了晚唐社会动乱所带来的民生凋敝。 13.(1)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2)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14、B(3分)试题分析:A项,原文“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虽“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但并不意味是“为了了解习俗”;C项,“在遵循这些仪式的过程中,人就能体会庄重,懂得敬畏”过于绝对;作者认为“仪式”很重要,应该郑重其事地举行,仅仅有仪式是不够的。D项,“作者渴望回到艰难的过去”无中生有。 15、(6分)①面对生命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郑重之情;②面对艰苦的生活、坎坷的命运,依然保持感恩之心;③面对天地间的诸多人事,保持敬畏之心;④对于已逝的英灵,要永远铭记与崇敬。(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 12 - 16、(6分)朱熹提出“敬”的重要性,作者以此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庄重的高级表现是一种敬畏之心。(2分)引朱熹的话,既是对上文“庄重”表现的总结深化,(2分)也引出下文——即对当代人缺乏敬畏之心、世界越来越娱乐化的反思与批判。(2分) 17 、①“教书”改为“从教”; ②“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 ③“惠赠”改为“奉上”“奉送” 或“敬赠”; ④“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 ⑤“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 19.本题考查考生作文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也是一则命题作文。通过材料,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选材角度非常丰富,不过,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面对一个自由开放的题目,在写作时最好聚焦在一个点上,从而使主题更加的突出,使立意开出一朵绚丽之花。“走”提醒学生要注意所写的内容应该是亲身经历的,“过”表示这件事情已经过去,“走过”平淡的词语背后蓄积深沉的情感。“才明白”立足于思考,“才”字是一种顿悟,催我们奋进,促进我们成长。考场作文最好有较为明确的写作主旨的揭示,可以做一个填空:走过,才,如:走过泥泞,才明白晴天的可贵;走过风雨,才明白彩虹会升起;走过成长的岁月,才明白长大不是一个人的事…… 走过,才明白 定了早点去同里古镇,清晨我便起了个大早。 许是太早了,这个城市还没完全清醒过来,路边的小吃店都没开门。我正在讪讪地找着,一缕清香钻入鼻尖,抬头望去,雾气腾腾中,看到了一个不起眼的招牌,原来是一家粥店。 出门在外,总希望在有限的时光中去品尝当地的美食,多尝试一种,便多了一份对当地传统的理解。这家小店也是奇怪,除了粥,包子小菜什么都没有。唉,将就着吃点吧。我便跟老板要了一碗粥。这老板六十多岁,光头,下巴一撮老长的胡子,穿着袍子,在这个清早还少人行的老城真让人有种穿越的感觉。 不多时,粥上来了。我一看,就那么一小碗,估计五碗也吃不饱,一问价钱,十块。老板看我惊讶的表情,微笑着说:“这是全苏州最贵的粥,你要慢慢喝,才能品出它的味。” - 12 - 带着满腹狐疑,我仔细端详了眼前的这碗粥。色相倒是让人赏心悦目,红白两色,红色是红豆粥,白色是糯米粥,上面撒了一些金黄的桂花。我搅拌了一下,尝了一口。刹那之间,红豆的甜香,糯米的清香,加上桂花香,在口腔恣意交织缠绵,一股热流直通胃部,整个身心被这种感觉怔住了。我一勺,一勺慢慢地喝,为的就是感受绵糯、甜香的口感。 这时,陆续有人来买粥。我站到老板旁边,看他娴熟地用勺子舀起白粥,再舀起红粥,叠放在一起,真如红云盖白雪。撒上桂花后,他从一个小小的紫砂茶壶里倒进一滴蜂蜜。我问他这是什么蜜,他说是桂花蜜,从自家树上采集好桂花,然后泡在瓶子里,要等上五年才能酿出少量的蜜。 我改变了先前的看法,觉得他的粥卖多少都不算贵的。里面的每一粒米,是三小时的熬煮加搅拌;一滴蜜,是五年时间的酝酿;一缕独有的味道,是几代人情怀的坚守与传承。“食以载道”,“大道至简”,这世间真正的美味,也许并不在于食材的稀有或昂贵。 我告别了老板,告诉他有机会还来喝他的粥。他笑着向我挥了挥手,也许每天他要重复很多次这样的动作,来与他、与小店有缘的人告别。我也默默感谢那一碗桂花糖粥,感谢它带着阳光雨露,带着久远的时光,带着一生的故事,走向我,融入我。 走过一座城,遇见一碗粥,我才明白,这世间所有美好的遇见,都是缘。 行文结构: 文章以“走过,才明白”为题,采用记叙文的形式,记叙了作者在同里古镇喝粥的事,文中运用了一系列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如语言描写“这是全苏州最贵的粥,你要慢慢喝,才能品出它的味”、动作描写“我站到老板旁边,看他娴熟地用勺子舀起白粥,再舀起红粥,叠放在一起,真如红云盖白雪……”等,刻画了粥店老板的兢兢业业。文章结尾总括全文,升华感情“走过一座城,遇见一碗粥,我才明白,这世间所有美好的遇见,都是缘”。 【参考译文】 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夏竦资质明敏,喜好读书,从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到佛老之书,无不通晓。写文章,典雅修饰华丽。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几次说夏竦的才能,命夏竦在资善堂教书。不久,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升任尚书礼部员外郎。国史修成,升户部员外郎。景灵宫建成,升礼部郎中。 后二年,移邓州,又徙襄州。适值饥年,大肆散发公家仓库粮食,不能满足,夏竦又劝说带领本州大姓,使其拿出粟米,得二万斛,因此而被救活的人四十多万。仁宗即皇帝位,夏竦升任户部郎中,移任寿、安、洪三州。洪州习俗尚鬼,多女巫男巫蛊惑百姓,夏竦搜索部中得到一千多家,敕令返归农业,毁掉其祭祀祠堂,以之报告朝廷。诏命江、浙以南全部禁绝。 - 12 - 夏竦智才过人,急于升官,喜欢交结,纵任方术,反复无常,世人以他为奸邪。值太后临朝,他曾上疏请求参与编修《真宗实录》,没有得到答复。不久母亲去世守丧,暗中到京城,依附宦官张怀德为内助,宰相王钦若向来很欣赏夏竦,因而以他为左右侍从,于是起复知制诰,为景灵判官、判集贤院。 夏竦向来意在朝廷,等到委任以西部边事,很是犹豫观望,又几次请求解除兵权。改判河中府,移任蔡州。庆历年中,召用为枢密使。谏官、御史交相上奏章论列:“夏竦在陕西畏缩懦弱不肯尽力,每次议论边事,只列陈大家的言论,到朝廷派敕使前来督促,才陈述十策。曾经出巡边地,把侍婢安排在中军帐下,几乎导致军队叛变。元昊曾悬赏得到夏竦首级者给钱三千,他为敌人轻视侮辱如此。现在又任用他,边地将要解体了。而且夏竦挟诈任数,奸邪倾险,与吕夷简合不来。吕夷简害怕他的为人,不肯引为同列,辞官隐退后,又推荐夏竦来消除历来的怨恨。陛下专心政事,首先任用胸怀欺诈不忠的臣子,何以求得治理呢?” 夏竦以文学起家,有名于一时,朝廷大典策书屡次让他执笔。多识古文,学习奇字,到晚上用手指画在皮肤上。有文集一百卷。他任州郡长官有治绩,喜欢制作条条框框,在闾里立保伍之法,致使盗贼不敢显露,但人们苦于苛烦骚扰。治军尤其严格,敢于诛杀,倘若疾病死丧,抚慰很周到。曾经有龙骑士兵戍守边地,群起剽掠,州郡不能制止,有人秘密报告夏竦。当时夏竦在关中,等他来到后,召见士兵诘问,诛斩几乎将尽,军中大震。他的威严方略多类此。 - 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