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6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之手法主旨(测)(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6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之手法主旨(测)(含解析)

专题 06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之手法主旨 (时间:80 分钟,分值:120 分) 班级 学号 得分 1、【18 届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5 分) (不)相信 龙应台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谆谆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 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 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 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 和胜利的。 曾经相信过文明的力量,后来知道,原来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蛮有很 多不同的面貌:纯朴的农民工人、深沉的知识份子、自信的政治领袖、替天行道的王师,都可能有不同形 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蛮,而且野蛮和文明之间,竟然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 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而且彼此抵触,冰火不容。选择其中 之一,正义同时就意味著不正义。而且,你绝对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机热烈主张某一个特定 的正义,其中隐藏著深不可测的不正义。 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一掌有权力,他或者变成当 初自己誓死反对的「邪恶」,或者,他在现实的场域里不堪一击,一下就被弄权者拉下马来,完全没有机会 去实现他的理想。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 践。可是理想主义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几希。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 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冰块吗? 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雨 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海枯石烂的永恒, 原来不存在。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 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譬 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 要安全。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 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 个无穷的宇宙,一剎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什么,是我二十岁前不相信的,现在却信了呢? 有的,不过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谈。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色即 是空」,现在相信了。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 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 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相信与不相信之间,彷彿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喜欢这篇文章,相信......不相信.......有许多事情,不是一下子的判断就是绝对的,很多是需要时 间的检验,抑或时间也无法将其诉说清楚。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作者从“以前相信现在不相信、以前相信现在仍相信、以前不相信现在却相信”三个方面阐述 了 自己人生的困惑及思索。 B. 文章行文的重点放在了不相信上,不过作者在批判的同时又指出有些东西还是值得相信的,这突显 了作者的思辨色彩。 C. 相信与不相信之间,那令人沉吟的深度,值得我们每个人沉思,好的作品,向来都是直抵人心的。 D. 作者说以前不相信现在却信了的“不过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谈”,暗示了其人生历尽坎坷百转千 回的无奈和苍凉。 【答案】D 【解析】“无奈和苍凉”理解有误。 (2)引用李叔同遗笔,有何用意?(5 分) 【答案】曾经不相信无法证实的事情,现在也没有准备想象,但是作者认为有些也无需实证。正像李叔同 的遗笔表达的一样,可意会而无需言传,更无需孜孜以求证。 (3)本文虽是说理,但用笔细腻,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 分) 【答案】文章运用大量细节支撑论述,以多个“曾经相信……”“譬如……”等细节叙述,向纵深延展,直 入人心,从而使议论不干瘪,文笔犀利又饱满。 【解析】注意答出特征“运用大量细节”,然后分析艺术效果“使议论不干瘪,文笔犀利又饱满”。 点睛:语言的风格基本上是两类“通俗”和“典雅”,所谓的通俗就是质朴的文风,口语、俚语引入文章, 风格诙谐幽默,富有情趣;所谓的“典雅”就是引经据典,讲究语言的锤炼,辞藻华丽、庄重。有的 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等。此题注意细节的运用。 2、【18 届广西南宁市高三上学期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5 分) 屋顶上的梦 宁肯 如果从空中看,1957 年的北京就是一大片四合院,一大片房顶,屋顶一般是猫和鸽子的世界。偶尔会 有小孩爬上来,探头探脑,与猫、鸽子互不相扰。现在无论什么时候想起自己小时候一个人独自坐在一大 片房顶上,就觉得有一个梦始终没做完,总想回到儿时的屋顶,那时的一片青瓦的北京。 我记得刚开始上房时我还太小,十岁左右样子,一般总是被小伙伴们托着屁股上,或者踩着大点孩子 的肩膀上。不是哪儿都能上,一般是院与院的分隔墙,连接墙,这种墙都比较矮,墙那边就是另一个院。 一般都是从后院上,我们院说是后院其实不过就是个露天夹道,夹道另一边是别人家的院子,院子的大门 已在另一条陌生的街上了。别小看这种夹道,北京胡同所有院与院连接全靠它,叫“××夹道”的胡同也 特别多。夹道一般不是正式胡同,宽了才叫胡同。一般这地界都很幽静,小时不知为何有这种地方,只觉 得神秘,静悄悄,而哪个孩子天性不喜欢幽暗、神秘?在这儿玩的东西可多了,捉迷藏、弹球、拍三角、 种花、养草鱼、掐蛐蛐,还有就是实在没事了上房。 前院也能上房,但大人见了会骂,只有到了后院——夹道才是我们的天下。我们后院上房的地方有两 个,一个夹道一出口的右面的连接墙,一个是里两处山墙连接的凸出的“出水口”,雨水从两房之间顺这儿 流下。这儿跳起来,扒着“出水口”的瓦,可引体向上,脚翻上一蹬就到了上面。一般大点的孩子才在这 儿上房,我是小学快毕业了才像吊死鬼儿似的挂上去。我在这儿出过事,一次吊上去正艰难地引体向上, 结果出水口突然垮了,把我连人带砖瓦一起掉下来,右手砸破一个大口子,鲜血迸流,可我连医院也没上, 上了点红药水几天就好了。那儿以后,那个出水口彻底废了。 房上是一个陌生世界,别人看不到你,你看得到别人,除非下面有人知道你上房了,但即使如此,这 人也在你居高临下的监控之下,你会随时隐蔽。在这个意义上,高处是一种梦想的权利,也是一种实际的 权力。换句话说,你到了房上意味着你获得了一种超越别人、观察别人的权力,你不仅看见自己院中熟悉 的人,还看到了别的院陌生的人。此外,更重要的是,放眼望去,屋顶世界完全是一个新世界,不再有胡 同,不再有院门,不再有道路,世界是平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房上虽没有道路但你却可以走得很远, 甚至感觉可以在屋顶上走遍北京。当然,这也只是想想,我从来也不会走出太远,一般最远也不过是穿过 四五个院子,在一个叫小西南园的胡同拐角处抱着一棵电线杆子下来。电线杆下半截有水泥方柱,我出溜 到水泥方柱处,站稳了,跳,就算完成了房顶旅行。 小西南园是条很窄很短的胡同,北口对着周家大院口,中间横过的前青厂胡同,胡同东头连着琉璃厂, 对,就是那条著名的文化街,鲁迅经常走的街,我上小学的街。我从电线杆子下来一溜烟跑回自己的院子, 再次上到房上,大口喘息,无比兴奋。有时是我一个人,有时是我们一大群孩子。一群孩子通常走得更远, 像一次房上的长征,这很危险,因为人多动静大,难免被下面哪个院子的大人发现,那会被骂死,甚至打 将上来。也正为如此,更吸引我们一次这么干。孩子世界之所以和成年人世界不同就在于天生的超现实性, 房顶世界刚好满足了这点。房顶通常是压抑的,因此带来了超越性,因为遮挡因此带来了想象,它鼓励了 孩子一种东西:世界除了是你看到的样子还有另外的样子;可以做你不能做的,做了是那么的有趣。 此外,屋顶上的世界对于喜欢孤独的孩子还有特别的意义,这点我同样体验很深。屋顶上那种明亮又 隐蔽的空间,让像我这样平时家里没大人的孩子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和与安慰。我与上面哥哥姐姐隔得太 远,几乎是意外出来的,或者像是投胎,我刚懂事上面就全是成人世界,我非常孤独,别的孩子都有相邻 的兄弟姐妹我没有,别人都有家,我觉得好像没有,因此我经常就一个人跑到房顶上看太阳。在屋顶上, 一切都是平的,没什么高出我,谁也看不见我,一个人面对暴晒的阳光,独自享受着世界的寂静。多少年 后,具体地说四十年后,我读到意大利小说大师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不禁感叹人类看上去多么不同 也有共同的东西,《树上的男爵》写了一个孩子一生都生活在树上不愿下来,这不正是我小时的心境吗?卡 尔维诺写出了儿时我内心深处的东西。 (选自《收获》,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前几段用大段篇幅回忆儿时“上房”的经历,既为下文作铺垫,也表明自己对这一行为印象深刻。 B. 文章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我”上房扒掉出水口的一段描写、场面生动,画面感强,富有表现力。 C. 作者提到琉璃厂这条“著名的文化街”,并说是“鲁迅经常走的街”,是为了使文章更具文化气息。 D. 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又有恰当的议论或抒情,作者想象力丰富,感悟深刻。 【答案】C 【解析】“为了使文章更具有文化气息”这一分析夸大其辞,作者无此用意。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 分) 【答案】尽管我和卡尔维诺笔下的孩子生活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内心深处对孤独的感受是相同的, 表达出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可以在优秀作品中得到共鸣的意思。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句子含义的题目,重点注意答题的关键是句子中的词语的含义,抓住词语的含义再 结合主旨分析即可,此题注意抓住“一切都是平的,没什么高出我”“寂静” (3)文中“屋顶上的梦”对于“我”有哪些意义?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分) 【答案】①在屋顶上能获得一种超越别人、观察别人的权力。②在屋顶上发现了一个平的、完整的,可以 走到远方的新的世界。③满足了孩子世界天生的超现实性,鼓励了对远方和未来的向往。④屋顶上的 世界对于喜欢孤独的孩子有特别的意义,让我感受到亲和与安慰。 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 度进行。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 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性格(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 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 双关、反语等。含义的分析注意从表层和深层的角度进行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作答, 深层含义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 3、【18 届高考全国卷语文预测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5 分) 墙南池子的莲花开了,母亲该回来了罢。 母亲去世已经三年有余,按照古书上的说法,我也是戴孝三年有余了,也该“既葬,除服”了。而母 亲的音容笑貌,犹在耳侧,刻骨铭心,日日不能忘却,今生却无从瞻仰了。 莲花,是母亲生前最爱。她是读过书的。外公外婆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便只能疼这么一个女儿。那个 年代,小户人家做生意,颇有些闲银,便央人求了方圆十里有名的先生,教母亲读书习字,作画吟诗。先 生爱莲,说这是花中之最,母亲便照葫芦画瓢,不知不觉也钟情上了。 周敦颐《爱莲说》里写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篇幅甚小,意味犹长。后人想说些什么出来,却又无从下手,捉襟见肘了。 幼时,母亲便常常拿这篇文章训我们兄弟姐妹四人。那时,父亲早逝病故,母亲便用着她那怯弱的身 材,以一人之力扛下了所有的重担,幸而,我们是很听话的,也很有志气的。 后院墙南有一小池塘,废弃多年,母亲老来闲来无事,便像模像样地打理起来,待我外地工作回来看 望母亲,却发现已变了大样:墙修葺了一番,土刨过了,上面工工整整地种着些萝卜青菜,花花草草,还有 一棵半人高的橘子树,想来明年便可收获了。那池塘,水虽然仍是浑浊的,但是上面零星地漂着些巴掌大 的绿叶,有的还带着矮矮的拐杖,想来应该不矮,应是出水面变低了。 我望着母亲,她在院子里忙忙碌碌的身影,艰难却不容有半刻迟疑,不觉有些伤感,她的儿女均不在 她身旁,求学的继续求学,工作的早已有了新家,即使是旧历新年,也总缺那么一两个人,不得团圆。她 是像伺候她的儿女一般伺候着这些灵活的生物啊,有多少个夜里,被寒气冷醒,急急忙忙护理她的萝卜青 菜,橘树花草,池塘一家,一天到晚,忙着除草施肥,季节采摘。 突然有一年,人全齐了,大家都急急忙忙从外地赶回来,邻居帮忙打了电话,说是母亲突然摔倒了, 中风,现在住着医院呢。二弟,三妹,四妹都拖家带口地回来了,医院不方便,便住到城里的旅馆去了, 孩子们也闹得慌。出门太久,人世太深,彼此不常联系,竟有些生疏开来,我们淡薄地叙着旧,轮流看护 着母亲。 有一天,母亲突然睁开了皱巴的眼睛,叫来了我们兄妹四人,我们都很惊喜,她说: “送我回家吧,我活不长了。” “妈妈,你放心,好心养病,别担心其他的事。” “就是就是。别耍孩子脾气。” “我想看看墙南池子里的莲花,天一热怕是早开了,还有菜园子。” 我们面面相觑。 母亲的气息变得越来越衰弱,我们只得依了她。还有什么,比临死之人的心愿更来得迫切紧要呢。母 亲不喜欢住医院,我是知道的,因为父亲便是死在了医院里,从此,母亲见了阴森森的医院墙,都害怕得 绕道走,如今让她住了那么多天,她该是难受得发慌了。做子女的总怕自己孝道做得不够,怕别人说闲话 也怕自己良心不安,可是尊重病人的心愿,难道不是第一位的吗?如果当时我们立即同意了母亲的想法, 那母亲在她遗留的不多的时光里,应该都是幸福而快乐的。 我们将坐着轮椅的她,艰难地送回了那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小村庄,大家的眼眶都略有些湿润,可是没 有人说话,没有一个人想打破这可怕的寂静,每个人的心里都风起云涌的。唉,够闹心的了。 母亲的身材,比之前瘦小的身板还要缩小了一半,她安详地睡在轮椅里面,盖着新买的花毯子,像个 不谙世事的婴儿,亦或是天使。 临近傍晚时分,我们到了,我轻声唤母亲:“妈,我们到了。”她像是从极长的睡眠里苏醒过来,缓慢 地睁开了疲倦的眼睛,突然地,像是黑夜突然被火柴划破了,黑色的瞳孔兀地亮了起来。我猜, 她是满足 了。然后她唤我们四人过来,侧着身紧紧地围住她,将我们年老粗糙的手跟她同样年老粗糙的手合起来, 像一朵莲花,用力地握了一下,深长地各看了我们一眼,什么都瞒不过母亲,我们便什么都懂了。 后来,母亲回家后第三天,便在睡梦里去世了。这应该是最好的逝去了,在睡眠中溘然长逝,不折腾, 也不难受。我们清早起来给她送早餐,她已经安详地去了,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我们便没有什么可悲伤的 地方了,只是惋惜。逝去的总要到逝去才懂得珍惜。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再也没有母亲可喊了。 母亲生前常说,莲尤其生得清冽可爱,亭亭玉立像少女的裙摆。母亲用过很多比喻形容,她不晓得, 这跟大名鼎鼎的朱先生的描述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像那段经典的名句中写的:“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 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 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她常说自己是粗人,却一本正经地教导我们:你们要 像这莲一样,清清白白地做人,母亲不求你们飞黄腾达,达官显贵,但求你们问心无愧,母一生,足矣。 如今,我们四人托了母亲的福,经年不聚的缘分到了头,便时常地联系着,像小的时候一样,嬉戏热 闹开来,但愿我们的子女,也同我们如此这般,永远恩恩爱爱。我们也立了心愿:将来如果病重无法医治, 都不再医治,人活一辈子,应当像莲一样,夏去便衰败罢,这是自然规律。该吃吃,该喝喝,该走,便走 了。 徐徐晚风吹来,在这日近西山的浓霞中,那含苞的莲顺势一点点,一点点撑开了身子骨,便迎风招展 了。 选自《读者》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母亲自小受外公外婆的疼爱,后来母亲因受老师的熏陶,不知不觉钟情上了莲花,之后便一直用莲 花来教导我们清白做人。这体现了莲花是一种高贵的象征。 B. 文中引用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使文章对莲花的叙述增添了又一光鲜色彩。 为后文凸显母亲的品格、赞颂我们对母亲的爱埋下了伏笔。 C. 母亲中风住院,孩子们回到家里,却略显生疏。让人感叹世事变迁以及对虚假病态的社会的揭露。 D. 当母亲说活不长让我们送她回家时,我们面面相觑,只是表面的对母亲进行简单的关心。这与后文 母亲逝去的惋惜形成鲜明的对比。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B.赞颂我们对母亲的爱表述不恰当,C.对虚假病态的社 会揭露表述不恰当,D.表面的关心表述不恰当。 (2)古今中外,莲在各类人群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请联系文章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莲地位如此重 要的原因。(5 分) 【答案】作答要点:结合文章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谈感想、结合“莲”的自身特点及其象征意义等。合理 即可。 (3)请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最后一段的寓意进行分析,并简要谈谈作用。(6 分) 【答案】作答要点:描写手法、借物喻人、思想感情、深刻寓意、结合文本。答到 3 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能力。从题干可知,可结合文章最后一段的寓意进行分析。文章的最 后一段是景物描写,也是重点写荷花的盛开姿态,荷花在晚风中,在浓霞中,那含苞的莲顺势一点点, 一点点撑开了身子骨,便迎风招展了,作者主要是以物喻人,来凸显母亲的品格、赞颂我们对母亲的 爱。可从描写手法、借物喻人、思想感情、深刻寓意、结合文本展开即可。 4、【18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八校高三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5 分) 年三十夜的爆竹 这些年,年三十夜几乎每年都是回乡下陪父母过。按乡下的说法,叫花子都有个年三十夜,这普天同 庆的日子,无论你贫穷、富有,生活在城市、乡村,是在自己的出生地,或是流浪在异乡,在年三十夜, 哪怕是远隔千万里的游子,都要不辞辛劳,奔赴自己的家乡,与亲人们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开开心心过 个热闹的年! 在我们那儿乡下,年三十夜吃年夜饭前先要祭祖,家家户户,堂屋香火前八仙桌上摆上酒菜,焚香、 化纸钱,对着祖宗牌位三叩九拜,然后放爆竹,但听得满村的爆竹声在群山回响,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更为热闹的时刻则是凌晨“开财门”。我们那儿的习俗,年三十夜,吃过晚饭,约十点钟左右,每家每户都 要大门紧闭,亲友串门只能从侧门进出,称之为“封门”;到了凌晨一至三点,在堂屋里点上红烛,斟上美 酒,焚香,击磬,随着悠扬的磬声,化纸钱,祭拜天地,然后打开大门(即为“开财门”),燃放爆竹烟火, 迎春纳福,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谁家的爆竹声响得久、烟火放得多,喻意这户人家兴旺发达。一时间,爆 竹声铺天盖地在群山回响,绵延不绝;黑暗的天空被焰火点亮,璀璨夺目,把年三十夜推向高潮! 这几年回乡过年,有时我一个人回去,有时是带着妻儿回去;弟弟也偶尔带着弟媳回去;父亲长年病 着,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家里有个病人,气氛难免有些压抑,年夜饭常吃得寡淡无味。斟上酒祭祀,遇弟 弟也回去过春节的时候,为了烘托节日气氛,兄弟俩也喝上三两杯,浅尝则止,索然无味。隔壁的其敏表 哥每年年夜饭吃得早,这几年常叫我去陪他喝酒,说与几个儿子喝不起兴,有我这个省城去的“客”,才能 喝得尽兴。表哥礼数繁多,先是与他喝几杯,再安排三个儿子、媳妇,甚至于孙子分头向我敬酒,最后他 还要作“总结”,几巡下来,常是一二十来杯酒下肚,让我醉意朦胧。这边还没喝完,屋下的其兵表哥又来 邀了,说年三十夜,我这个贵客不能只光顾一家,他家那儿怎么也得去喝杯新年酒。又跟随着去,同样的 礼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喝得昏天黑地,不知身在东西南北矣! 饭罢哪里还守得了夜,开得了“财门”,连有些串门来想见见我的寨邻都无暇顾及,早早地就去见周公, 任凌晨“开财门”铺天盖地的爆竹炸响,我昏沉沉地,一觉即到天明。 家父自 2007 年摔伤致残,行动多有不便,故土难离,不愿外出,母亲守着他;每年回去,想到父母不 辞辛劳把我们兄弟三人养大,到了老年,妹妹远嫁他方,我们兄弟又在贵阳生活,家中只剩下他们两位老 人留守,唯有寂寞相伴,心底未免郁郁于怀;前年秋,家父因病去世,春节回去陪母亲,百年老屋,只剩 下母亲一人,人去屋空,触目伤怀,叫人情难自禁,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 母亲去年已到贵阳与我一起生活,快要过年的时候说是要回乡料理些事,还吩咐我别回去过年,她在 乡下过完年即回来。因此,猴年的除夕,我没有回乡去,留在贵阳过。年三十夜,与岳父母,还有岳父弟 弟一家及襟兄等,一大家子人,满满的两桌席,酒也喝了不少,幸而未醉。妻带着女儿在国外旅游,回到 自己家里,我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屋子,听那窗外新年的爆竹声阵阵炸响。 我是一只倦飞的鸟,此刻,故乡远隔千山万水之外,感知不到故乡年三十夜的欢腾。城里人的爆竹是 图个喜庆,也没个讲究,常是没来由地有一挞没一挞地乱放。 于是,在年三十夜,我一个人,听了城市半宿七零八落的爆竹声。 (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文章开头提及乡下关于年三十夜的说法,引出对家乡风俗的介绍,也为下文写作者这几年回乡过年 做好铺垫。 B. 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倦飞的鸟,而前文作者醉酒说“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作者觉得回 乡来回奔波太累,自己也已经远离家乡,不想回乡。 C. “唯有酒入愁肠,化作点点泪!”写出了作者对无法陪伴双亲内心充满了愧疚之情,也寄托了作者 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D. 文章前后写到年三十夜的爆竹,乡下的“铺天盖地”而城市的“七零八落”,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凸显了身在城市作者内心的冷清。 【答案】B 【解析】文章末尾作者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倦飞的鸟,文中提到“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呼应文章开 头,是作者在外漂泊让他觉得累,故乡才是心里永远的归宿,作者不是不愿意回故乡,相反是更加怀 念故乡,更加怀念故乡“年三十夜的爆竹”。 (2)文章第 2 段介绍家乡年三十夜的风俗,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 分) 【答案】①让读者对作者乡村的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引出行文线索“年三十夜的爆竹”。②家乡年三十的风 俗,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承载,既展示了家乡的淳朴民风,也传达出乡民对新年美好的祝愿。③承 上启下,照应了文章标题“年三十夜的爆竹”;又为下文表哥们热情请我喝酒做好铺垫。 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 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 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 主旨等,此题是文章的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的作用。 (3)作者笔下的“年三十夜的爆竹”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6 分) 【答案】①“年三十夜的爆竹”既是庆祝节日的风俗,也是行文的线索。②“年三十夜的爆竹”传达了亲 人团聚欢乐及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③“年三十夜的爆竹” 寄托了作者对亲人及故乡深切的怀念之 情,亲情牵绊,乡土情结是永恒主题。④“年三十夜的爆竹”也是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载体,作者 赋予它深刻的文化内涵。⑤“年三十夜的爆竹”在乡村热闹,在城市则稀落,触发人们在现代城市文 明之下,对乡土文化、传统民俗远离进行深刻反思。 【解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 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 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收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是 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此题答题的关键点是结构上答出线索的作用,内容上答出是对新年的美好祝 愿、对亲人及故乡深切的怀念之情、是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的载体、触发人们在现代城市文明之下, 对乡土文化、传统民俗远离进行深刻反思。 5、【18 届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三 11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15 分) 垂 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 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 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 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 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 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只有几艘兵舰在海雾中隐约可见,海雾浓了它们就淡,海雾淡 了它们就浓,有时以为它们驶走了,定睛一看还在,看了几天都没有移动的迹象,就像一座座千古冰山。 我们在海边说话.尽量压低了声音,怕惊动了冥冥中的什么。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 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 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 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 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 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 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 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 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 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 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 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 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的固守又有何意 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 都得由对手来证明。 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 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4 分) A. 这篇散文从作者观海写起,第二段文字是作者对大海、海鸥、吠犬、兵舰等的描写和感受,主要是 为了突出海参崴的独特魅力,从而表现自己对大海的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B. 作者着重从外貌特征、情态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等方面对垂钓的胖老人和瘦老人进行了精心的描述, 两人一正一反,一喜静,一喜动,对比鲜明,真是相映成趣。文章最后通过妻子和自己对两位老 人垂钓的评价,揭示出最大的对手也是最大的朋友的哲理,升华了主题。 C. 这篇散文从平淡的叙述中娓娓道来,有关人生哲理的感悟完全源于一次轻松的旅游,一次偶然的发 现,既有对环境的描写和感触,也有对人物不同心理的揭示。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感受, 如文中对大海、垂钓老人的描写,就分别写出了作者的一种惶恐和震惊敬佩之情。 D.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沉重的笔触来书写自己关于生命哲学的思考,富于深刻的历史理性。这篇《垂 钓》笔调凝重、深沉,思想幽邃深刻,可谓见微知著,体现了作者的博学、睿智和深厚的文学功 底。 【答案】C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类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 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 的赏析。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 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2)作者初见海参崴,对海鸥、 猎犬和兵舰做了细致的描绘,其用意是什么?(5 分) 【答案】这是环境描写。作者通过对海鸥“不敢远翔”、 猎犬“凄惶的吠叫声”和兵舰“像一座座千古冰 山”的描绘,形象地烘托出大海的的恐怖、迷蒙、凄惶的特点(或:渲染了一种凝重、深沉、荒凉的 气氛),为下文两位老人的出场作环境上的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1)勾勒环境(概括什么样的画面,即概括画 面特点);(2)为下文某人或物提供背景;(3)营造某种气氛;(4)为下文做铺垫;(5)如在开头,还 可能起到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的作用。本文作者笔下的海鸥“不敢远翔”、猎犬“凄惶的吠叫声”和兵舰 “像一座座千古冰山”,都是为了说明“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 的特点,进而为下文两位老人的出场作环境上的铺垫。 (3)纵观全文,胖老人和瘦老人各是一个怎样的人?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题目“垂钓”的理解。(6 分) 【答案】形象:胖老人是一个随和、活泼、容易满足,追求物质与快乐的人;瘦老人是一个执著、倔强、 孤独悲壮,追求精神与崇高的人。题意:一是指胖老人和瘦老人在海边垂钓;二是指胖老人和瘦老人 一个倾向物质,一个倾向精神的不同人生价值追求,二者相互依存,加在一起构成和谐完美的人类。 6、【18 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 11 月校际联合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5 分) 湖底的书香 白荣敏 ①湖泊是造化的眉眼。那一汪清凌凌绿莹莹的湖水,给粗犷的大山增添了一些柔媚。翠屏湖,让汉子 一样的闽东山区县古田,有了诗性的润泽。 ②翠屏湖是一个人工湖。我们造访的时节,它还未进入汛期,发电用水使翠屏湖水位降低,露出了一 溜儿黄色的土棱。新建的溪山书画院就在景区的入口处附近,看着崭新的建筑,我体味到当地政府和有识 之士的用心,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旧溪山书院已没在湖底的某一处。 ③我的目光投向了烟波浩淼的湖面,那碧澄澄的深处还依稀闪现着朱子的身影。 ④宋宁宗庆元二年,韩侂胄发动了反对道学的斗争,称道学为“伪学”,进而列“逆党”名单五十九人, 朱熹名列第五。朝廷对与“伪学”有牵连的人进行打压。原来与朱熹交游的朋友和跟随朱熹的门人,贬的 贬,逃的逃,叛的叛。庆元三年,年近古稀的朱熹遭受奸党迫害,为避“伪学”和“党禁”之难,应古田 门人邀请,从闽北建阳来到了古田。 ⑤贫病交加、仇怨相攻的朱熹行走在古田的土地上,大难随时都可能降临。一般人到了这样的境地, 也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孤凄、绝望,还能有什么作为!但穿透几百年的时,我们看到,当年那个年迈的身 影在今日翠屏湖的湖底却脚步从容,目光坚定。他在溪山书院讲学,为书院前的欣木亭题诗:真欢水菽外, 一笑和乐孺。 ⑥这位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杰出的教育家,其一生为学“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在古田期 间,他以溪山书院和地处杉洋镇的蓝田书院为轴心,来往于古田境内的螺峰、谈书、魁龙等多个书院,巡 视教务,设帐授徒,宣讲理学,培育后秀。这是一个性格倔强的老头,我行我素;又是一位宅心仁厚的长 者,心无旁骛,一心教学。他在随时有暴风雨降临的暗夜里,把自身当作火把,点燃同行者的希望。 ⑦站在翠屏湖畔,望着这群山环抱中的浩瀚湖水,我似乎有所明白,朱子在困厄中坚持行走,在绝望 里坚持理想,源自于他站位的高蹈、学问的高深;而像这湖水一样柔软的坚强,也正是支撑生命前行的力 量。据说,溪山书院的前身是古田县东北的双溪亭。自朱熹遣高足林用中至此地讲学,亭宇始得开拓。不 久,朱熹为亭题匾日“溪山第一”。溪山书院于明嘉靖年间圮于水,崇祯年间按原貌重建。上世纪 50 年代, 政府修建古田溪水库,书院被淹没湖底。没于湖底的,当然还有整个古田县城。但我知道,对于古田人民, 这溢满书香的湖底,依然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县城的建筑可以淹没,但是经过漫长时光培育起来的文化信 仰、精神底蕴已和深深的湖水融为一体。 ⑧古田安顿过朱熹晚年一段困厄的时光。朱熹在古田的门人,表现出了对理学的坚定信念和对朱熹的 一片忠心,他们和朱熹患难与共,险夷不变其节,给朱熹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而朱子的过化,为古田培育 了浓浓书香。古田的士人学子靠着正宗师承,人才脱颖而出,单南宋时期就出了大约 100 名进士。 ⑨时至今日,蓝田书院得以重修,朱熹的“蓝田书院”石刻被罩以玻璃进行保护,而且书院不时会举 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国学班;还有人提议从水库中的溪山书院旧址里抢救朱熹碑刻。 ⑩这湖底的书香,已随着源源不断的电流,点亮了这片土地。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第①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翠屏湖的柔媚与诗意,引出下文将要写的朱 熹以及溪山书院等内容。 B. 第⑤段引用朱熹为溪山书院前的欣木亭题诗“真欢水菽外,一笑和乐孺”,写出了朱子在孤绝之境 中陶然自乐的达观情怀。 C. 文章写上世纪政府因修建古田溪水库淹没书院,与现在新建溪山书院形成鲜明对比,也暗含了作者 对书院被淹没湖底的不满。 D. 朱熹的门人及士子大都对理学有着坚定信念,他们缅怀朱子的功绩,继承朱子的事业,使古田的文 脉源远流长,从未中断。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C 也暗含了作者对书院被淹没湖底的不满,错。无中生有。 (2)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朱熹的形象特点。(5 分) 【答案】要点:①从容坚定;②身体力行;③倔强执着;④宅心仁厚;⑤奉献自我;⑥学问高深。 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 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 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 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3)文章写湖底的书香,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答案】①对溪山书院沉入湖底的惋惜;②对朱子传播文化精神的赞美;③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弘扬的欣慰。 【解析】此题考查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就要抓住饱含作者感情的语段和句子,然后 7、【18 届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15 分) 历史是一条河 沈从文 我小船已把主要滩水全上完了,这时已到了一个如同一面镜子的潭里。山水秀丽如西湖,日头已出, 两岸小山皆浅绿色。到辰州只差十里,故今天到地必很早。我照了个相,为一群拉纤人照的。现在太阳正 照到我的小船舱中,光景明媚,正同你有些相似处。我因为在外边站久了一点,手已发了木,故写字也不 成了。我一定得戴那双手套的,可是这同写信恰好是鱼同熊掌,不能同时得到。我不要熊掌,还是做近于 吃鱼的写信吧。这信再过三四点钟就可发出,我高兴得很。记得从前为你寄快信时,那时心情真有说不出 的紧处,可怜的事,这已成为过去了。现在我不怕你从我这种信中挑眼儿了,我需要你从这些无头无绪的 信上,找出些我不必说的话…… 三三,我因为天气太好了一点,故站在船后舱看了许久水,我心中忽然好像彻悟了一些,同时又好像 从这条河中得到了许多智慧。三三,的的确确,得到了许多智慧,不是知识。我轻轻地叹息了好些次。山 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 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们平时不是读历史吗?一本历史书除了告我们些另一时代 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什么?但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砂子, 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时我们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 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我先前一时不还 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为的生吗?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不需我们来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 爱。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么样活, 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他们在他们那份习惯生活里、命运里,也依然是哭、笑、吃、喝, 对于寒暑的来临,更感觉到这四时交递的严重。三三,我不知为什么,我感动得很!我希望活得长一点, 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这份工作上来。我会用我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 些与透入些!三三,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爱憎, 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节我 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三三,倘若我们这时正是两人同在一处,你瞧我眼睛湿到什么样 子! 三三,船已到关上了,我半点钟就会上岸的。今晚上我恐怕无时间写信了,我当说声再见! 这里全是船了! 注:“三三”是沈从文对妻子张兆和的爱称。 1934 年 1 月 18 日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第一段中“可怜的事”是指沈从文想起的昔日给张兆和寄信的事,“可怜”既包含着被张兆和从信 中“挑毛病”的委屈,又有着一种可爱的幸福感。 B. 沈从文说“一本历史书除了告诉我们些另一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什么”,说明他认为历 史书上记录的事件是不真实的。 C. 作者说“这时节我软弱得很”是因他“爱了世界,爱了人类”,内心也变得更加温和,对世间万物 有了更多的爱意与深情。 D. 本文以第一人称口吻叙写,亲切动人,流畅自然,借由男女之爱情诉说,通向对人世、世人之爱的 表达。 【答案】B (2)请问“河”在本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5 分) 【答案】①结构上,贯穿全文,观赏河景触动作者情思,进而对河水、河边景物有了更深沉的思考。②以 河为喻,深化文章内涵,说明历史像一条河,向前流淌不会停留。③艺术效果上文章自然流畅,亦如 河水流淌,娓娓道来,耐人寻味。 【解析】从标题来看,作者说“历史是一条河”,这是一个比喻句,“历史”是本体,河是喻体,二者的相 似性在于历史和河都是永远向前,不会回头,这就表达出作者对历史的认识。从行文来看,作者由“河” 写起,引发联想,结尾上岸,结束于“河”,所以“河”贯穿于全文。作者在“河”上且观且思,文章 内容逐层展开,娓娓道来,达到了自然流畅的效果。 点睛:本题考查对文章中一个关键意象的赏析。这类题目解答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看内容, 包括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第二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 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阐明文章中心,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发点;第三如果是写人的文章,要思考 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第四看修辞手法:是否运用 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五,综合上述思考所得总结出答案。 (3)作者说“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请结合文本,深入分析作 者“得到了什么 ”。(6 分) 【答案】①领悟到真正承载历史的,是如“石头、沙子”一般的普通人;②认识到普通人以平静、韧性面 对自己的命运,值得人尊敬;③受这些平凡而伟大的生命的感染,作者获得自己前行的方向与力量。 8、【18 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 分) 安康访水 周舒艺 ①巴山秦岭间,汉水过安康。 ②一条宽阔的汉水,从陕西汉中宁强县境内的潘冢山发源,自西而东流经陕南小城安康,将这片北依 秦岭、南靠巴山的土地劈成南北两半。若是站在安康城的高处鸟瞰,如今的汉水两岸满是郁郁葱葱和现代 化楼群。几座雄伟的大桥横跨汉水,零星的船只正在江面上游弋。远方尽头的天际,群山连绵起伏,蓝天 白云,青山绿水,明朗澄净,连成了一片,真分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群山,哪里是江水了。 ③有意思的是,这里地处西部,却让人觉得不论是自然风貌还是文化特质,都与西部的粗犷有着明显 的不同。虽在行政区划上归属陕西,但与同属一省的陕北也极不一样,分明呈现出一派南方的秀美和盈润。 ④当悠悠汉水流淌到这片土地上时,停下脚步,做了一次美丽的驻足。在安康市区西南十八公里处的 天柱山脚下,因为安康水电站的兴建,被大坝拦截的汉水在此形成了西北五省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它四面 环山,一片水波荡漾,它还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瀛湖。“瀛湖”一名从何而来我们不得而知,但在中 国历史文化中,“瀛洲”一词却屡屡被提起,最著名的莫过于李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刚开篇便是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瀛洲”在古人的心里是令人神往的仙境所在之地。或许,最早命名这 片水域为“瀛湖”的人,正是感叹其有如瀛洲般的仙境气质。的确,谁能想到,在被植被覆盖的崇山峻岭 之间,竟然有这么一大片清澈的水域,在看上去十分闭塞的陕南山区里,却隐藏掩映着如此美丽的湖光山 色! ⑤瀛湖被称为“陕西千岛湖”。说起来,瀛湖在很多方面确与江南的千岛湖很相像:都是因水库而形成 ——千岛湖的形成源于新安江水库;湖区内有很多小岛。总面积一百零三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近七十八平 方公里的瀛湖,星罗棋布般地分布着大大小小多座岛屿,金螺岛、翠屏岛……岛上绿树葱茏、花木繁盛, 还有典雅古朴的亭台楼阁宝塔等建筑。登至岛上的六层塔顶,放眼望去,蓝天白云的色泽好像水洗过一样, 远处的群山和近处的岛礁上披满了浓得化不开的绿,那一汪湖水如同明镜般清澈,风吹过,塔尖的铜铃摇 曳着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不过,最美的还是夕阳西下时分。太阳把脸藏到了远处的山脉身后,那天际间 映现的绚丽的晚霞,将所有的水、天、山染成一片金黄,在落日的余晖里,一切平静而美好。我们坐在船 上,将手伸入湖水中,轻轻拨弄着湖水,感受到汉水的体温。听说前段时间,这湖水中还发现了桃花水母, 一种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对水质环境要求极高的生物,由此也可见瀛湖优良的生态环境。 ⑥初次到安康,热情的安康人会告诉你,这是一片肥沃的河谷盆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种子植物多 达三千多种,繁衍生息着四百多种野生动物,包括羚羊、朱鹮、大熊猫等几十种珍稀动物,还是陕西省及 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茶叶、蚕茧、油桐、生漆主产地。然而,在我看来,安康最大的资源,正是水。汉水在 安康境内全长三百四十公里,另外还有大大小小的支流,形成了这片土地上的江河密布。 ⑦一切皆因汉水,安康这片北方大地才多了几分南方的神韵。一千五百三十二公里的汉水,是安康的 母亲河,她对安康格外青睐。这里,既有以紫阳、旬阳为代表的民歌,更有以汉剧、道情为标志的戏曲。 安康是汉剧的重要发祥地,汉黄二调和紫阳民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汉调二黄更成为国 粹京剧之祖山。汉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秦巴盆地子民,塑造着这块土地的文化品格。于是,汉水融进的安 康,把汉调二黄拉得那么悠远、凝重和沉静,一切的悲喜剧都已远去,只留下历史的回响;我们所见的西 北小城安康,唱的不是那黄土高坡上的信天游,而是只属于汉水的船夫号子,上水、下水、扯篷、活锚、 推帆、靠岸、过滩……听,古老的汉水上,那号子声是多么深沉而悠长啊。 ⑧一直以为,有水的土地是灵动的,有江河的家园是幸福的。水,是命脉,更是文脉。江河,打造出 一块土地的自然面貌,也建构着这块土地的文化特质。人们常说,一方水土一方人,有土有水,形成了“一 方人”的文化基因。安康如此,何处不是如此。 ⑨已是晚上十点光景,小城依然灯火通明。穿城而过的汉水静静地流淌,城市的灯火倒映在江面上, 微微摇曳着。坐在岸边亲水广场的露天茶社喝茶,风轻轻地吹过脸庞。那风,捎来了汉水的味道,如汉调 二黄般深情,如汉水号子般悠长……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 文章开头对汉水的发源、流向等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为下文描写、抒情铺垫,在全文结构中起到提 纲挈领的作用。 B. 在第 2 段中,作者对安康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文末又以描写安康夜色结束,一昼一夜,时间流逝, 首尾呼应,构思严谨,尽显安康之美。 C. 汉水源远流长,江面宽阔,静静流淌,塑造了安康特有的文化品格,汉调二黄的悠远、凝重和沉静 正是这一文化品格的典型代表。 D. 作者安康访水,发现了安康的自然美和人情美,表达了对汉江的感激之情,饱含着对安康美丽风光 和幸福生活的赞美。 【答案】A (2)文章④⑤段从哪些方面对瀛湖进行了描绘?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5 分) 【答案】①从瀛湖的成因、瀛湖的得名、瀛湖优美的自然风景和瀛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描 绘②紧扣题目,印证了前文对安康的“分明呈现出一派南方的秀美和盈润”的评价。 (3)根据文章第⑧段的议论,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并另举两个例子加以印证。(6 分) 【答案】水是最重要的生活资源,逐水而居是人们的自然选择,也是必然选择。江河之水滋润了土地,滋 养了生命,也建构了这方土地的文化品格。例如:武汉,居长江和汉水交汇处,城市依江而建,催生 了城市的繁荣,浩大的水势也成就了大武汉豪放的气魄和个性;九江,地处长江之滨,鄱阳湖浩浩汤 汤,由此汇入长江,宽阔的江面,浩渺的湖水造就了大九江开阔的眼界和包容的胸怀。 【解析】本题解答时首先要概括出第八段的内容,然后再联系实际举例出两个“水”的例子来印证就可以 了。第八段分别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来写水,物质层面,水是生命所必需的资源,人们的生活离不 开水;精神层面,水是“文脉”,建构了一方土地的文化特质。举例时考生也从这两个层面分析即可。 点睛:这是一探究题,就文章中的环节提出问题,然后让考生或结合现实谈自己的看法,或联系全文谈自 己的看法。答题时首先要读清题干,明白命题人让探究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接下来 要明确要求是联系全文还是联系现实,按要求答题。这类题目答案往往是开放的。常见题型及答题格 式有:①观点+文本。这种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 吗?说说你的理由”等。②观点+事例。分析过程要注意事例的叙述简洁,分析到位,材料与观点要相 互融合。③文本+现实+观点。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章内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理由)” 等。本题属于第二种,解答时从文本中得出观点,再联系现实举例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