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回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沈阳市回民中学 2019-2020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找遍化学书,在炭气、氧气以至于氯气之外,你是看不到俗气的。这是比任何气体更稀 淡、更微茫,超出于五官感觉之上的一种气体,只有在文艺里和社交里才能碰见。文艺里和 社交里还有许多其它的气也是化学所不谈的,例如寒酸气、泥土气。不过,这许多气都没有 俗气那样难捉摸。说到酸气,你立刻联想到山西或镇江的老醋:说起泥土气,你就记忆起夏 雨初晴时青草池塘四周围氤氲着的气息。但是俗气呢?不幸得很,“气”已是够空虚的了, “俗”比“气”更抽象!所以,以亚尔特斯·赫胥黎先生之机灵,在《文学中之俗气》那本小 册子里,他也不能抓住俗气,像孙行者抓住妖风一般用鼻子来辨别滋味。 赫胥黎先生以为俗气的标准是跟着社会阶级而变换的:下等社会认为美的,中等社会认 为俗不可耐;中等社会认为美的,上等社会认为俗不可耐;以此类推。又说:“俗气就是流 露出来的一种下劣性”。这上中下阶级想是依照知识程度来分的,每一个阶级又分好多层, 上等之上,下等之下。若说根椐银行存款的多少来判定阶级,赫胥黎先生断不至于那样势利 的。 俗气是跟着社会阶级来变换的,不错!问题是:上等社会批评东西“甲”俗,中等社会批 评东西“乙”俗,下等社会批评东西“丙”俗,它们批评为俗的对象虽不同,但它们批评为 俗的心理反应或感想是相同的,这个相同是到什么程度。换句话说:来自上等、中等、下等 社会的代表人物,看见自认为俗的事物时,他们三个人的心理反应或感想一定是相同的。否 则决不会同声说:“俗!”这三个不同的事物中有什么相同的品质使这三个不同的人发生相同 的感想?对于清洁成癖的人,天下没有一桩东西是不脏的;同样,俗的东西的多少也跟一个 人的风雅的程度成为正比例,但是,不管他评为“俗”的东西的数量的多少,这许多东西里 一定有一个像算学中的公因数,做他的批评的根据。 赫胥黎先生讨厌坡(EdgarPoe)的诗,说它好比戴满了钻戒的手,俗气逼人。这一个妙喻 点醒我们不少。浓抹了胭脂的脸,向上翻的厚嘴唇,福尔斯大夫的大肚子,西哈诺的大鼻子, 涕泗交流的感伤主义,柔软到挤得出水的男人,鸳鸯蝴蝶派的才情……都跟戴满钻戒的手一 般的俗。这形形色色的事物间有一个公共的成分——量的过度:钻戒戴在手上是极悦目的。 - 2 - 但是十指尖尖都戴着钻戒,太多了,就俗了!胭脂擦在脸上是极助娇艳的,但是涂得仿佛火 烧一样,太浓了。就俗了!肚子对于人体曲线美是大有贡献的,但假如凸得像挂了布袋,太 高了,就俗了!以此类推。同时我们胸中还潜伏一个道德观念:我们不赞成一切夸张和卖弄, 一方面因为一切夸张和卖弄总是过量的,上自媒人的花言巧语.下至戏里的丑表功,都是言 过其实、表过其里的。另一方面也因为人家的夸大反衬出我们的渺小来,所以我们看见我们 认为过当的事物,我们不知不觉地联想到卖弄。不管那桩事物确是在卖弄(像戴满钻戒的手) 或是出于不得已(像大肚子)。因此,我们暂时的结论是:当一个人认为一桩东西为俗的时候。 这一个东西里一定有这个人认为太过火的成分,不论在形式上或内容上。这个成分的本身也 许是好的,不过假如这个人认为过多了。包含这个成分的整个东西就要被认为俗气。所以, 俗气不是负面的缺陷,是正面的过失。沉默冷静,不会应酬的人,你至多厌他呆板,偏是有 说有笑,拍肩拉手的社交家顶容易变俗。雷诺尔慈爵士论罗马宗和威尼斯宗两派绘画的优劣, 也是一个佐证:轻描淡绘、注重风韵的画是不会俗的,金碧辉煌、注重色相的画就迹近卖弄, 相形之下,有些俗气了。批评家对于他们认为“感伤主义”的作品,同声说“俗”,因为“感 伤主义是对一桩事物过量的反映”——这是瑞恰慈先生的话,跟我们的理论不是一拍就合 么?换个角度来说,俗的东西就是可以感动“大多数人”的东西——此地所谓“大多数人” 带着一种谴责的意味,不仅指数量说,并且指品质说,是卡莱尔所谓“不要崇拜大多数”的 “大多数”,是易卜生所谓“大多数永远是错误的”的“大多数”。 (摘编自钱钟书《论俗气》,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只是俗气,江湖气、泥土气之类也都是只有在文艺里和社交里才能碰见。 B. 赫胥黎是依照知识程度来分的不同社会阶级,他们判定俗气的标准也不相同。 C. 来自不同社会阶级的人认定不同对象为俗气时的心理反应或感想一定相同。 D. 只要量过度了,不论是形式或内容,纵是原本好的东西,也会被认为俗气。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提出问题:认识俗气之难,然后再进行辩证分析并得出结论。 B. 文章先明确指出了赫胥黎俗气说的关键问题,再就何为俗气提出自己的核心观点。 C. 第四段先列举了一组“量的过度”的例证,再予以分析说明。形象生动,清晰明白。 D. 文中摘引瑞恰慈先生的话,是为了证明批评家认为“感伤主义”的作品“俗”。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俗气与否具有相对性。比如为赫胥黎先生讨厌的坡(EdgarPoe)的诗,也许在另外一些人看 - 3 - 来就很唯美。 B. 简单朴实的文笔,或觉枯燥但不会嫌其俗气,但堆砌词藻的文章便有俗的可能。这个例子 可证作者观点。 C. 作者认为俗气与数量密切相关。如果被感动的是大多数,那么这个事物就极有可能是俗不 可耐的。 D. 作者并不完全反对赫胥黎的俗气说,比如俗气与否无关事物本身,随观者而异,这一点作 者便明确认同。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 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 出错等。 A 项,“只有在文艺里和社交里才能碰见”表述错误。根据原文“文艺里和社交里还有许多旁 的气也是化学所不谈的,例如“寒酸气、泥土气”, 可知,“寒酸气、泥土气”,是化学所 不谈的,但并没有提及“江湖气、泥土气”只有在文艺里和社交里才能碰见。 来自上等、中等、下等社会的代表人物,看见自认为俗的事物时,他们三个人的心理反应或 感想一定是相同的。 B 项,“赫胥黎是依照知识程度来分的不同社会阶级”表述错误。根据文本“这上中下阶级想 是依照知识程度来分的,每一个阶级又分好多层,上等之上,下等之下。若说根据银行存款 的多少来判定阶级,赫胥黎先生断不至于那样势利的”可知,“依照知识程度来分”只是作 者的一种推测。 D 项,表述过于绝对,根据原文“我们暂时的结论是:当一个人认为一桩东西为俗的时候,这 一个东西里一定有这个人认为太过火的成分,不论在形式上或内容上。这个成分的本身也许 是好的,不过假使这个人认为过多了,包含这个成分的整个东西就要被认为俗气”,可知, 这只是暂时的结论。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 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 - 4 - 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 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 D 项,“是为了证明批评家认为‘感伤主义’的作品‘俗’”表述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这是 瑞恰慈先生的话,跟我们的理论不是一拍就合么”可知,作者引用恰慈的这段话是为了证明 “包含这个成分的整个东西就要被认为俗气”。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因为是“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 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句子,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出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 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 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 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 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 确率。 C 项,“作者认为俗气与数量密切相关”表述错误。根据原文“此地所谓‘大多数人’带着一 种谴责的意味,不仅指数量说,并且指品质说”,可知,这里的“大多数人”并不是指真正 意义上的人。 故选 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 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 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 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 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 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 “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 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 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 - 5 - 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 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 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 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 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 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 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 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 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 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 年底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肺炎(C0VID-19)疫情 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再一次将病毒学研究和防控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么,令人闻风丧胆 的病毒是如何从自然界进入人类社会的呢? 众所周知,病毒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根据病毒 的传播路线,可以把宿主划分为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 自然宿主是指除人以外,自然界中为病毒提供营养和复制场所的生物,是病毒天然栖息 和繁殖的生存环境(在此仅适用于动物病毒)。以蝙蝠为例,号称全世界十大最危险的病毒里, 蝙蝠至少是其中六种的自然宿主(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SARS 病毒、亨德拉 病毒、尼帕病毒),堪称“毒霸”。然而,蝙蝠却能与这些病毒长期相安无事,成为了高致病 性病原的“炼丹炉”,主要是因为蝙蝠进化出了两项“超能力”。一是蝙蝠在飞行中的体温 可高达 40℃,使大部分病毒被杀死,只有小部分病毒得以进化;二是蝙蝠的免疫系统识别异物 的敏感性较低,针对病毒的攻击不会引发过度的免疫反应,因此,蝙蝠与病毒的共生能力远 超其他哺乳动物。目前,科学家研究发现 SARS-CoV-2 与一种蝙蝠中的冠状病毒序列一致性高 达 96%。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邻居在各类蝙蝠中均有发现,故推测其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 蝠。 中间宿主,顾名思义,就是处于中间阶段的宿主,可以为病毒提供暂时性的营养和保护, - 6 - 中间宿主常常作为媒介,将病毒“运输”到人类身上,中间宿主可以包括多个物种。根据我 们目前对病毒的认识,如果一种此前并不能感染人类的病毒,想要变得能够感染人类,一定 存在中间宿主使其快速进化,进化方式主要分为基因重组和基因适应性突变两种。因此,寻 找 SARS-CoV-2 的中间宿主显得尤为重要。正是中间宿主为病毒提供了变异进化和接触人类的 机会,只有隔绝了中间宿主,才算真正隔离了传染源。 虽然目前关于中间宿主的研究尚未有定论,但至此,我们已经可以大致梳理出 SARS-CoV-2 从自然界进入人类社会的一条可能路线:寄生于自然宿主蝙蝠体内的某种冠状病毒通过某种 途径感染了水貂、穿山甲等潜在中间宿主。该病毒在中间宿主体内不断地进行适应性突变或 与其他冠状病毒进行基因重组,从而获得了感染人类的能力。感染后的中间宿主进入市场后, 将病毒传给了与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 在发现了一种可以感染人的新型人兽共患病原后,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无疑是确定这种 新型病毒是否具备在人际中传播的能力,也就是病毒在终宿主——人体内发生的故事。病毒 进入人体后仍会不断发生变异以更好地适应人体环境,最终获得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能力, 至此病毒才算完成了它的终极“使命”。 (摘编自白志华《我们为什么要找病毒的中间宿主?》,《中国科普博览》2020/2/14) 在上海,有 80 台红外触发相机,正在日夜记录着城市动物的分布和变化,无论是国庆、 元旦前后的游园高峰,还是这个疫情阴云笼罩下的闭园时期。我们试图完整地调查野生动物 在城市的分布、习性、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调查地点包括了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上海植物园、上海动物园、闵行体育公 园、复旦大学校园、南汇城郊、浦江郊野公园、顾村公园等区域。今天这个网络也在无人值 守的情况下一刻不停地记录着。完成这些调查工作的,除了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外, 还有一个近百名市民构成的“公民科学家”团队。这些无接触的调查,最大程度避免了市民 - 7 - 直接接触野生动物的风险。与此同时,每一名“公民科学家”都有自己的愿望和爱好,在项 目中都会输入自己对于更好的城市生态的期望。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管理充满挑战,是一个不断变化、永无终点的旅程。和荒野不 同,城市没法给野生动物找到天堂一样不被打扰的栖息地,它们只能和人一起生活。而一次 一次的教训证明,投毒、扑杀这些容易在第一时间被想起的措施,都没有办法控制适应能力 强大的动物,反而会引起连锁的生态灾难,带来更难以收拾的后果。 (摘编自王放《疫情之下,我们在上海的八十个探头,监测着城市野生动物》,果壳网,2020/2/9) 4. 下列对“病毒宿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病毒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只能在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 而在其唯一的终宿主——人体内依然可能发生变异。 B. 堪称“毒霸”的蝙蝠,被确定是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SARS 等 病毒的共同宿主,因此,也是 SARS-CoV-2 的自然宿主。 C. 蝙蝠与病毒的共生能力远超其他哺乳动物,是与其自身的免疫系统敏感性更高更强大密切 相关的,而且,它飞行时的高体温也帮忙杀死了许多病毒。 D. SARS-CoV-2 的中间宿主,为祖病毒提供暂时性的营养和保护,并可能使其实现基因重组或 基因适应性突变,进而感染与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埃博拉病毒、尼帕病毒与 SARS 病毒,都在全世界十大最危险的病毒之列,它们的致死率 都高于 SARS-CoV-2,但我们对 SARS-CoV-2 的警惕不能因此放松。 B. 病毒的中间宿主既有野生动物,如黑猩猩、森林羚羊,又有人类豢养的动物,如马、猪, 这说明单靠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并不能隔绝新型病毒传染人类。 C. 如果在城市里发现蝙蝠这个“毒霸”,应当第一时间报告有关部门,并组织专业消防员对 它进行驱逐或扑杀,这样才能保护城市居民远离病毒带来的传染风险。 D. 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和上海市民“公民科学家”团队利用红外触发相机,来调查 城市动物的分布和变化,能最大程度避免市民直接接触野生动物。 6. 2020 年 2 月 24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 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结合以上材料, 谈谈此决定出台的必要性。 【答案】4. D 5. C 6. (1)野生动物很可能是致病病毒的自然宿主或中间宿主,密切接触就有可能导致新型病毒 - 8 - 传播人类,甚至导致人传人的疫情发生。此决定的出台,能有效减少人类与病毒宿主的密切 接触。(2)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既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 健康安全,又能营造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持世界的生物多样性。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 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 项,“而在其唯一的终宿主——人体内依然可能发生变异”错误,由原文“也就是病毒在终 宿主——人体内发生的故事”可知,人只是某些病毒的终宿主,并不是唯一的终宿主; B 项,因果关系不成立,由原文“目前,科学家研究发现 SARS-CoV-2 与一种蝙蝠中的冠状病 毒序列一致性高达 96%。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邻居在各类蝙蝠中均有发现,故推测其自然 宿主也可能是蝙蝠”可知,推测蝙蝠是 SARS-CoV-2 的自然宿主的原因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 的进化邻居在各类蝙蝠中均有发现”,而且只是推测,并没有确定蝙蝠就是 SARS-C〇V-2 的 自然宿主。 C 项,“是与其自身的免疫系统敏感性更高更强大密切相关的”错误,由原文“二是蝙蝠的免 疫系统识别异物的敏感性较低,针对病毒的攻击不会引发过度的免疫反应,因此,蝙蝠与病 毒的共生能力远超其他哺乳动物”可知,蝙蝠是免疫系统敏感性比一般哺乳动物更低,而非 更高。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 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 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C 项,“组织专业消防员对它进行驱逐或扑杀”错误,从材料三第 3 段可知,对城市里的蝙蝠 进行驱逐或扑杀,是会引起连锁的生态灾难,带来更难以收拾的后果,不可取。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 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 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 - 9 - 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相关内容: “病毒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自然宿主是指除人以 外,自然界中为病毒提供营养和复制场所的生物,是病毒天然栖息和繁殖的生存环境”“处 于中间阶段的宿主,可以为病毒提供暂时性的营养和保护,中间宿主常常作为媒介,将病毒 “运输”到人类身上”“感染后的中间宿主进入市场后,将病毒传给了与之有过密切接触的 人员”“而一次一次的教训证明,投毒、扑杀这些容易在第一时间被想起的措施,都没有办 法控制适应能力强大的动物,反而会引起连锁的生态灾难,带来更难以收拾的后果”。据此, 决定出台的必要性可以从野生动物传播病毒和生态保护两个方面概括即可。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 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 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 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 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 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 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 “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 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 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 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 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保安老王 张正 “你看看,又有大老虎被捉住了!” 我刚跨进单位传达室,保安老王就指着一家晚报上的新闻对我说。 老王的身份仅仅是一名普通保安,每天负责报刊邮件收发和车辆进出管理。每天报纸到 手,老王总是先睹为快,端坐在传达室窗口前的旧办公桌边,一丝不苟地看。 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程度,不逊于我们这些坐机关办公室的。 穿着藏青色保安制服的老王,看报纸的专注神情有点滑稽可笑。 - 10 - 老王喜欢拉扯着我谈论天下大事。 “国家不抓不得了,现在到了这种地步,你看看……” “老虎苍蝇确实要一起打,大老虎离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可能有点远,你看看,小苍蝇满 天飞……” 一开始,我还跟他讲讲“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道理,提醒他不能这么主观、偏激, 社会还没有让人悲观到这种地步。但后来,我也懒得说了。我发现,这老王,也不是一个上 路子、懂规矩的人。 有一次,我等一份杂志社寄来的样刊,本该三五天到达,但两个星期仍未到,我忍不住 去传达室问。 见我语气重视,老王吞吞吐吐应道:“你的邮件啊?我看看,我看看……”说着,他进 了传达室里间。我跟过去伸头看,里间竟乱七八糟堆着许多报刊和邮件,有的还是成捆成包 的杂志或书籍,却不是平常放在外间旧办公桌上待分发的。 “这里面怎么有这么多东西?”我奇怪。 “都是广告信……没人要的。”老王解释。 老王果然从中找出我在等的样刊。 我明白了,这个老王,发现了“生财之道”:他每天“短”下一些报纸,比如晚报有 A、 B、C 三个版面,他仅分发 A 版,B 版和 C 版成了他的“废纸”;那些他认为是广告信的函件, 也扣着暂时不分,先存放在里间。这些东西,有人追问了,就找出来;没人问,每隔一段时间, 就过秤卖给骑三轮车从门口经过的收废品的。 我非常来火,但跟这种人,我又生不起气。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一个月才拿那么 点工资,我声张起来砸了他的饭碗,他可能连这么点钱都拿不到了。改一天,我丢一包烟给 老王,神情严肃地关照他:“我的邮件,一张纸片你都要给我!” …… 我们单位大院对面,是个不大不小的酒店,生意不错,一到晚上,尤其有人家办酒席, 酒店门口车满为患。而这个时间,我们单位大院内的停车位,因为职工都下班回家了,十有 八九空空荡荡的。于是,便有人打起了主意。 这天晚上,我走得比较迟。远远地看见一辆陌生牌号的小车在传达室门口停了一下,开 车人摇下窗玻璃,和老王嘀咕了两句,从窗口递给老王一张什么。 对许多事情,我比较敏感。 那人泊好车,下车砰地关上车门,刚好与我走在一起。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我决定来 - 11 - 个火力侦察,直接了当地悄声问他: “停一次多少钱?” “二十。” 我笑了笑。 我故意放慢了脚步。等走向对面那家酒店,我才推门迈进传达室。 “这个什么人,把车停在我们单位?”我不动声色地问。 “哪个?……他、他啊,说是熟人……是哪个科长熟人……”老王吞吞吐吐,前言不搭 后语。 “单位有规定,你稍微注意点。”我说。我没有点明具体事情,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不会、不会,哪能呢,哪能呢……谢谢张主任,理解万岁,感谢关心……” 这个老王,每天报纸没白读,关键时刻,方寸也没大乱。 “就怕人家举报我们单位,说我们乱收费。”我不得不向老王点明事情要害。 “没有,难得的,”老王脸色开始发白,“他偏要停,我不让,你看看……” 我拍拍老王的肩膀,“放心,我只是提醒你一下,不会向领导汇报的。你自己以后注意 就行了……你这也是小苍蝇行为!” 我突然恶毒地想到了“老虎苍蝇都要拍”中的那只苍蝇——老王跟我谈论过许多次的。 “我这算什么小苍蝇!”老王尴尬地笑。 “说人都会说。”我也呵呵地笑。 这件事之后,老王对我客气了许多,每次见到我,都主动站起来,笑脸相迎,“张主任!” 我不是什么主任,我只是一个爱好文学写作的机关办事员。 从此后,我的邮件和稿费单,老王都主动双手捧到我面前。 (选自《短篇小说》2019 年第 1 期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是 A. 小说开头评价老王“看报纸的专注神情有点滑稽可笑”,表层意思是指老王对国家大事的 关注程度与他的身份有些不协调,而从全文来看,也暗含了对老王思想行为的讽刺批评。 B. 小说结尾写到“从此后,我的邮件和稿费单,老王都主动双手捧到我面前”,可见,经过 “我”的批评教育,老王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愿再做“小苍蝇”。 C. 老王利用职务之便获取私利,这是“我”认为他是一个“不上路子,不懂规矩”的人的主 要原因,但出于对老王生活境遇的同情,“我”并没有声张。 D. 小说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例如老王对“老虎苍蝇”的痛恨和他自己以“权”谋私的行为 - 12 - 的对比,老王对“我”的前后态度的对比,以及“我”对老王前后态度的对比,从正面和侧 面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8. 鲁迅《祝福》中的“我”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其重要性与本篇中“我”有相似之处也 有不同之处。请分析本文中“我”的作用。 9. 本文是一篇以“反腐倡廉”为母题的小说,但选择老王这个小角度,写出了新意和深意。 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答案】7. B 8. ①“我”是一个有原则的知识分子,厌恶贪腐现象,“我”的形象反衬 了老王“小苍蝇”的形象。②“我”在本小说中是线索人物,通过“我”串联所有情节,使 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③通过“我”的情感态度,表达对老王的批评和讽刺,表现了对 贪腐现象的深入思考,凸显了小说主旨。 9. ①这篇小说借老王这个人物,把“反腐倡廉”这个大话题聚焦到小人物身上,讽刺批评了 在反腐问题上的表里不一、言行不符,只指责他人却不要求自己的普通民众。老王关心国家 大事,尤其是“打老虎打苍蝇”的反腐新闻,他表面上对“小苍蝇”深恶痛绝,甚至以偏激 悲观的态度看待社会,事实上却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设计钻营,谋求私利,他“短下”报纸 作为废品卖出,他私设停车位收取费用,他的思想行为就体现了“小苍蝇”的本质,而他自 己却对此毫无自知自省。②在现实中,确实有很多老王这样的普通人,高呼反腐倡廉的口号 来要求他人,却在工作生活中以职权谋私利,是贪腐的社会风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小说 警醒和号召人们,反腐倡廉要从小处做起,从自己做起,从思想深处做起,才能真正形成清 正廉明的社会风气。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 B 项,“可见,经过‘我’的批评教育,老王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愿再做‘小苍 蝇’”表述错误。老王这样做得目的,只是怕“我”告发他以“权”谋私的行为,而丢了工 作,并不是真心悔过。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中线索人物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从该人物对情 节、对主人公的形象、对主题作用角度来分析作用。 - 13 - 本题中提到鲁迅《祝福》中的“我”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其重要性与本篇中“我”有相 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请分析本文中“我”的作用。从情节的角度考虑:“我”是行文的线 索人物,文章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叙述,“我” 像一根线一样串联起了整个的故事情节,另外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叙述,也增强了文 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从对主人公作用的角度考虑:主人公老王是一个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 设计钻营,谋求私利的“小苍蝇”的形象,而“我”恰恰相反,是一个厌恶贪腐、有原则的 知识分子形象,“我”的形象和老王“小苍蝇”的形象形成了对比,反衬了主人公的“小苍 蝇”的形象;从对主题的作用的角度考虑:本文是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通过“我”的 所见所闻所感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设计钻营,谋求私利的保安老王的“小 苍蝇”的形象,通过“我”的情感,讽刺批评了在反腐问题上的表里不一、言行不符,只指 责他人却不要求自己的普通民众。小说警醒和号召人们,反腐倡廉要从小处做起,从自己做 起,从思想深处做起,才能真正形成清正廉明的社会风气。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小说主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文本内容, 并联系实际,对文章的主题展开个性化的解答。 本文是一篇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小说,但选择老王这个小角度,写出了新意和深意。请 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老王”,他是一个表面上关心国家大事,而实际上却利用自己的职务之 便来谋取私利、设计钻营的“小苍蝇”的形象。文章中,他将报纸等据为己有,以废品卖出, 还有他私自收取停车费等事件都反映了他的“小苍蝇”的本质,而他却不知自省,依然乐在 其中,在反腐问题上的表里不一、言行不符。由此可见,小说是借一个普通的民众的小人物 的形象,反映了一个大的社会现实,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借老王这个人物,把“反腐倡 廉”这个大话题聚焦到小人物身上,讽刺批评了在反腐问题上的表里不一、言行不符,只指 责他人却不要求自己的普通民众。这正是本小说的主题之所在。然后再联系现实,谈一些像 “老王”这样的人,对社会的危害,并号召大家从自己做起,表里如一,从思想深处做起, 才能真正形成清正廉明的社会风气。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 14 - (1)雷渊,字希颜,应州浑源人。父思,名进士..,仕至同知北京转运使,注《.易.》.行于 世。渊庶出,年最幼,诸兄不齿。父殁,不能安于家,乃发愤入太学..。衣弊履穿,坐榻无席, 自以跣露,恒兀坐读书,不迎送宾客,人皆以为倨。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 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坐高庭玉狱几死。后改东平,河朔重兵所在, 骄将悍卒倚外敌为重,自行台以下皆摩抚之。渊出入军中,偃然不为屈。不数月,闾巷间多 画渊像,虽大将不敢以新进书生遇之。寻迁东阿令,转徐州观察判官,拜监察御史,弹劾不 避权贵,出巡郡邑所至有威誉,奸豪不法者立箠杀之。至蔡州,杖杀五百人,时号曰“雷半 千”。坐此为人所讼,罢去。 倒回谷之役,渊尝上书破朝臣孤注之论,引援深切,灼然易见。主兵者沮之,策竟不行。 为人躯干雄伟,颜渥丹,眼如望洋,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虽痛自 惩创,然亦不能变也。为文章诗喜新奇。初登第摄遂平县事,年少气税,击豪右..,发奸伏, 一邑大震,称为神明。尝擅笞州魁吏,州檄召之不应,罢去。后凡居一职辄震耀,亦坐此不 达。 (节选自《金史 雷渊传》) (2)雷渊,崇庆二年进士,授泾州录事,不赴,改东平府录事,以劳绩遥领东阿县令。 东平,河朔重兵处也,骄将悍卒不可制。渊出入军中,偃然不为屈。不数月,家有渊画像。 虽大将亦不敢以书生遇之。调徐州观察判官,拜监察御史,巡行河南,搒掠藏吏,风采凛凛。 蔡下一兵与权贵人有连,时以药毒民家马牛,以小直胁取之。渊捕得,数以前后罪,杖杀之。 老幼聚观,万口称快,然亦坐是失官。 先是,北兵突入倒回谷,势甚张。平章芮公逆击之,突骑退走,填压溪谷中,不可胜算。 诸将议不定,释之勿追。渊请急歼之,主兵者不能用。后闻北兵狼狈而西,马多不暇入衔, 始悔不从渊言。渊学甚博,文甚奇。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虽痛自 摧折,卒不能变也。 (节选自宋濂《哀志士辞》)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 事坐高庭玉狱几死。 B. 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 坐高庭玉狱几死。 C. 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 - 15 - 事坐高庭玉狱几死。 D. 其友商衡每为辩之且周恤焉后从李之纯游遂知名登至宁元年词赋进士甲科调泾州录事 坐高庭玉狱几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科举考试共分四级,依次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举人 才有资格参加殿试。 B. 《易》,《五经》之一,它既是儒家经典,也是道家经典。《易》又称《周易》;后因尊儒尊 孔,又称之为《易经》。 C. 太学,是中国古代国立最高等学府。入太学学习亦可称为“受业太学”、“游太学”、“观 太学”;管理者称祭酒。 D. 豪右,封建社会中的富豪家族。汉代以右为上,故称豪右。与之对应的是闾左;而在一般 的兵车,侍卫在右卫护。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雷渊在东平做官前,当地骄将悍卒挟外敌自重;其上任后,便扭转了骄将悍卒不可制的局 面,因此受到百姓拥戴。 B. 前文概况写,后文详写,叙写了雷渊敢于惩治赃吏,处置权贵手下作恶多端的士兵。其本 人也因此被免了官职。 C. 倒回谷一战的记叙,前文对人物描写较为粗糙;后文则写出主战、主和两派人物,从侧面 表现雷渊的军事谋划能力。 D. 两文都重点记叙了雷渊的铮铮风骨,嫉恶如仇的秉性。写他遇有不平之事,则慷慨激昂、 痛斥邪恶,较为生动形象。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遇不平则疾恶之气见于颜间,或嚼齿大骂不休,虽痛自惩创,然亦不能变也。 (2)时以药毒民家马牛,以小直胁取之。渊捕得, 数以前后罪,杖杀之。 【答案】10. C 11. A 12. C 13. (1)遇到不公平的事,就把痛恨厌恶之情显露在脸上,有时咬牙切齿大骂不休,虽然自 己感到痛切进行惩戒,但也不能有所改变。 (2)(这个士兵)时常用药毒杀百姓家的马牛,然后用很小的价钱威胁百姓,并取走这些马 牛。雷渊捕到了他,列举他之前的许多罪状,用棍棒打死了他。 【解析】 - 16 -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 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对称短语、排偶句 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主语或宾语)来断。 句意:他的朋友商衡了解他,就常常为他辩解,并且周济他。后来跟随翰林李之纯一起游学, 于是在世上出名。雷渊至宁元年考中词赋进士甲科,调任泾州录事,因为高庭玉一案受牵连 获罪几乎丧命。 “且”连接两个分句,表递进关系,之前需要停顿,据此法可以排除 D 项。 “调泾州录事”,调,调任,“泾州录事”,地名+职务名称,作宾语,“事”后需要断开; “坐”,因为……受牵连,总领下句,之前需要停顿。据以上分析,排除 AB。 故选 C。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 项,“举人才有资格参加殿试”,错误。举人参加的是会试,会试中选者才能参与殿试考试, 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级别。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要做好这道题,首先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读懂文言 文是关键。其次,提取选项信息和文本对照时要全面、仔细、认真,对于常见问题应该心中 有数,比如一字之差,时空错位,杂糅信息,喜忧悖谬,程度或范围扩大或缩小等。另外还 要注意灵活变通,有些需要知识迁移,联系现实生活加以思考。最后还要参考相关注释和作 者情况。 C 项,“后文则写出主战、主和两派人物,从侧面表现雷渊的军事谋划能力”,曲解文意。后 文并没有写主战、主和两派的人物,只是说敌人回逃时雷渊主张乘胜追击。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 - 17 - 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 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 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就是变通,在忠 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1)疾恶,痛恨厌恶;见,显现,通假字,通“现”;于,在;颜间,脸上;或,有时;嚼 齿,咬牙切齿;休,停止;虽,虽然;痛自,自痛,自己感到痛;惩创,惩戒;然,然而。 (2)以,用;直,相当于“值”,价钱;胁,威胁;捕得,捉拿; 数,列举;以前,古今 异义,拿以前;杖,名词作状语,用棍棒。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 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 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 言文语句的前提。 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 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 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1) 雷渊字希颜,一字季默,是应州浑源人。父亲雷思,是著名的进士,官至同知北京转运 使,他注释的《易经》流传于世。雷渊是偏房所生,年龄最小,兄长们都轻视他,不愿和他 并列。父亲死了以后无法在家中安身,于是发愤学习进入太学。衣破鞋烂,坐榻没有席子。 自己因为光着双脚露出身体,所以经常一个人端坐读书,不起身迎送宾客,别人都认为他傲 慢无礼。他的朋友商衡了解他,就常常为他辩解,并且周济他。后来跟随翰林李之纯一起游 学,于是在世上出名。雷渊至宁元年考中词赋进士甲科,调任泾州录事,因为高庭玉一案受 牵连获罪几乎丧命。后来改任东平,黄河以北地区为重兵所在,骄将悍卒凭借外敌自重,从 行台以下都尽量抚慰他们。雷渊出入军中则安然不被他们屈服。没有几个月,里巷之间的平 - 18 - 民大多悬挂他的画像,虽统兵大将也不敢以新进书生对待他。不久升东阿县令,转徐州观察 判官,授官担任监察御史,检举官吏过失,不避权贵要人,出去巡察郡邑,所到之处都受到 威严的赞誉,对于奸豪不法之辈,立刻将其杖杀。到蔡州,杖杀五百人,当时号称“雷半千”。 由此被人起诉,罢官离职。 倒回谷之战,雷渊曾经上书反对朝臣所谓孤注一掷的不当言论,征引根据深刻切实,明 白易见。掌管军事的大臣加以阻止,计策竟然不得施行。雷渊为人躯干高大,脸色红润,眼 光深邃,遇不平事则嫉恶如仇之气外露于形,时而咬牙切齿大骂不休,虽然痛切自我惩戒, 但也不能有所改变。创作文章、诗歌喜欢新奇。最初登第代理遂平县事,年少气盛,打击豪 强大族,揭发隐藏奸人恶事,一邑之中大为震动,号称神明。曾经擅自笞杖州吏头目,州里 用公文召见他也不加理会,于是罢官离职。以后凡任一职就使一方震动畏惧,,也正因此而不 能够显达。 (2) 雷渊,崇庆二年考中进士,授予泾州录事,不去就职,改任东平府录事,因为功劳、业 绩到偏远之地东阿担任县令。东平,黄河以北兵家必争之重要地方,将领傲慢士兵凶悍不可 控制。雷渊出入军中却神情安然自若不被他们屈服。几个月不到,家家供有雷渊的画像。即 使大将也不敢按照书生那样对待他,后来调任徐州观察判官,担任监察御史,他巡视到黄河 以南,严历惩办贪官赃吏,风采凛然不可犯。蔡下有一士兵与权贵人加有关系,时常用药毒 害百姓家的马牛,然后用很小的价钱威胁弄走这些马牛。雷渊捕到了他,列举他前后的罪状, 用醌棒打死了他。当时老幼聚集围观,万口称快,然而雷渊因此获罪被罢了官。 在此之前,元兵突然进入倒回谷,形势很紧张。平章芮公率军迎击他们,冲出的骑兵往 回逃跑,挤压在溪谷中的不计其数。各位将领议论不定,放走了敌人不追击。雷渊请求急速 歼灭他们,掌管军队的人不能采纳他的建议。后来听说元兵狼狈向西逃跑,战马连马嚼子都 顾不上戴上,才后悔没听雷渊的话。雷渊学问很广,文章很新奇。他遇到不公平的事就有憎 恨邪恶的神气出现在面容上,有时咬着牙大骂不停,虽然自己深切地优伤,终究不能改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和卢国华) 辛弃疾 汉节东南①,看驷马、光华周道。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庭草自生心意足,榕 阴不动秋光好。问不知、何处著君侯,蓬莱岛。 - 19 - 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纛②。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 殆类③无根潦④。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注]①汉节东南:指卢国华时任福建提刑使。②旌纛:军中之旗。③易除殆类:指南宋朝廷 中那些不以金人为意,专事享乐的人。④根潦:指浮萍。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节东南”几句写卢国华任福建提刑使时,乘坐四匹马拉的车子光彩满路,仕途上春风 得意。 B. “须信是”几句写相信友人为官之处的七闽大地会有福星来到,也是期望友人在任能有所 作为。 C. “庭草”两句描述卢国华做官闲暇时光的惬意生活,闲看秋草自生、秋阳照在榕树上而心 满意足。 D. “但欲搜”几句紧扣标题中的“和卢国华”,写“我”现在只想寻找一些好的词语来答谢 您的新词。 15.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答案】14. C 15. ①感叹人生易老,抒发自己遭朝廷废弃,壮志未酬之悲愤。②对卢国 华寄予兴邦立国的赞许、期待之情。③对无所作为的投降派的蔑视憎恨之情。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 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 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 项,“描述卢国华做官闲暇时光的惬意生活”理解错误,应是词人自言自家境况,暗示门庭 冷落,宾客很少。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思想情感的分析足诗歌阅读中最常见的一道主观题, 需要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风格、词人的人生经历等等。另外,要特别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 有的是间接抒情,如借景抒情,要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直接抒情要分析诗句的内涵。从词题 来看,这是一首和词,和的对象是卢国华,再根据注释“时任福建提刑使”这一身份介绍以 - 20 - 及词上阕开篇对卢国华出行隆重场面的介绍来看,卢国华的仕途应该是显赫的,对此,词人 流露出的是歆羡之情;从把卢国华比作闽地的福星来看,词人希望卢国华能够给闽的百姓带 来福泽,这里流露出的是期待之情;从下阕“还自笑,人今老;空有恨,萦怀抱”这四句可 以看出,词人由卢国华想到自己的仕途不顺,“空有恨”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悲愤;“记江湖 十载,厌持旌纛”,一个“厌”字流露出对仕途的厌倦。考生可以围绕这几个方面分析概括。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 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 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 ④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 注意诗文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 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2)《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 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 的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鼎铛玉石 (2). 金块珠砾 (3). 吴楚东南坼 (4). 乾坤日夜浮 (5). 千里澄江似练 (6). 翠峰如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 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 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 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本题中的鼎、铛、砾、坼、乾坤、澄、练等词,都 要格外留意。 三、语言文字运用 - 21 -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受强热带风暴“飞燕”外围云系影响, 。 。 。 。15 时,福建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气温将突破 40℃左右大关。明天高温天气还将继续扩张,并呈现 出明显向北发展的趋势。 17. 画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下列修改后语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A. 福建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气温将突破 40℃大关 B. 福建全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区气温将突破 40℃大关。 C. 福建和浙江两省的部分地区气温将突破 40℃左右。 D. 福建全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区气温将突破 40℃左右。 18. 将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不过“好景不长”,燕子飞走后,高温又迅速夺回阵地,今天白天,高温天气明显反弹 ②14 时监测资料显示,今日我国高温覆盖面积约 57 万平方公里,较昨日(13 万平方公里) 明显扩大 ③昨日,我国南方地区高温天气明显减弱,成为近期最为凉爽的一天 ④安徽东南部、江苏南部等地普遍出现 35℃以上高温,其中安徽局部地区气温将高达 37℃~ 39℃ A. ③①②④ B. ③④①② C. ④①②③ D. ④①③② 【答案】17. B 18. A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 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 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 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划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第一处语病,“福建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有歧义,可以改为“福建 全省和浙江省的部分”或者“福建和浙江两个省的部分地区”排除 A;第二处语病,“突破 40℃左右大关”不合逻辑,去掉“左右”即可,排除 CD; 故选 B。 【18 题详解】 - 22 -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连贯能力以及文段逻辑顺序安排能力。做题时,我们首先是要初步 排序,确定相邻的句子,通过抓住体现句子之间联系的词语(如:复指词语,表示句间逻辑 关系的关联词,标明主次轻重、时间、总括性的词,前后呼应的词语等)将句子按意义分类, 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组。然后再通过小组间的顺序(时间、空 间、逻辑顺序)将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最终确定句子的正确语序。这其间要注意打乱的 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近邻关系,确保话题内容的一致性。当然,我们在做题时根据 选项还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读语段,看看是否自 然通顺,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微调后,最终确定。 本题中,首先把握话题是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天气预报。句子开头是受强热带风暴“飞燕” 外围云系影响,说明过去的一天天气是比较凉爽的。作者的行文顺序从昨天讲到今天,故第 一空填③;从剩余的待选句子来看,大部分讲今日南方主要地区的天气属于高温天气。第① 句中的“燕子飞走后”既呼应了“飞燕”外围云系,又从昨天过渡到今天。所以第二处填①; 第②句是从总体讲今日的高温情况,第④句是具体举例,说明今日的高温突出的地方。综上 分析: 故选 A。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世说新语》记载,孔融 10 岁那年,随父亲到洛阳。李膺正在朝中任司隶校尉,官高 位显。读书人入洛阳者,无不设法见面,李膺应接不暇,只好设定条件加以限制,非中表亲 戚及有名望的杰出士人,门卫一律挡驾。孔融虽然年幼,却也久仰李膺大名,很想登门拜会。 一天,孔融来到李府门外,对门卫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烦劳通禀。李膺对进来通报的人说: “既然是亲戚,就请他进来吧!” 孔融落座以后,李膺左看右看,怎么也想不起来是哪门子亲戚,只好试探问道:“请问, 您与我有何亲戚?抑或是你父祖辈与我有过交往?” 孔融从容答道:“从前,我的先人仲尼(孔子字)与您的先人伯阳(老子李耳号伯阳公) 有师友之交,这样算起来,我和大人也算是世家通好吧?”听了孔融的回答,李膺和在场的 宾客莫不啧啧称奇连声赞叹,都说:“真是个神童啊!” 后到的陈炜听说此事,随口说道:“小时了了(了了:聪敏),大未必佳!”孔融听了, 当即朗声说道:“想君小时,必然了了。”意思是陈大人小时候一定是非常聪敏的人了…… 在座客人听后哄堂大笑。 - 23 - 19. 下列各项对文段中画线处语言文字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读书人入洛阳者,无不设法见面”,此句中的“见面”一词不得体,一般读书人见高官, 应用“求见”“拜见”等。 B. “对门卫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烦劳通禀。”此句为间接引用,句中“我”应改为“他”; 或者在“说”后加冒号,并将此处画横线的部分加上双引号。 C. “请问,您与我有何亲戚?抑或是你父祖辈与我有过交往?”在当时的语境下,此句中李 膺对孔融问话,不应该用敬称“您”,而应将“您”改为“你”。 D. “李膺和在场的宾客莫不啧啧称奇连声赞叹”,此句用语重复啰嗦,从语言表达要简明的 角度来考虑,完全可以删除“连声赞叹”。 20. 选段的最后一段中,暗含一个三段论的推理,请按相关提示写出这个三段论的推理过程。 孔融反驳陈炜的大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融反驳陈炜的小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融对陈炜的评价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⑴根据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孔融的形象特点。 ⑵用一副对联比较李膺与陈炜的为人之道,不限字数。 对联示例:高朋有才出巧语,童子无畏戏佳宾(描绘宴会场景) 【答案】19. C 20. (1). 大前提:小时候聪敏的人,长大后不一定出众。(小时了了, 大未必佳!) (2). 小前提:陈炜长大后(现在)表现平庸(不出众)。 (3). 结论: 陈炜小时候很聪敏。 21. (1)孔融有学识反应敏捷,聪明自信傲岸。 (2)【答案示例】陈炜无诚遭戏语/李膺有礼辩真才(上下联分别描绘李鹰与陈炜,对联只要 注意仄起平收押韵,合乎对仗的要求,意思明了连贯即可。) 【解析】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 项对文段中画线处语言文字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 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 C 项,“此句中李膺对孔融问话,不应该用敬称‘您’,而应将‘您’改为‘你’”表述错误。 根据语境,孔融虽然是晚辈,但也是李膺的客人,所以此处应该用“您” 来表示对客人的尊 重,同时也体现李膺的彬彬有礼。 - 24 - 故选 C。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三段论推理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 文本,并掌握三段论的推理形式。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他包括: 一个包含大项和中项的命题(大前提)、一个包含小项和中项的命题(小前提)以及一个包含 小项和大项的命题(结论)三部分。三段论实际上是以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以及一 个附属于一般性的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由此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 述(结论)的过程。 本题中,根据文本“后到的陈炜听说此事,随口说道:‘小时了了(了了:聪敏),大未必佳!’” 孔融听了,当即朗声说道:‘想君小时,必然了了。’”意思是陈大人小时候一定是非常聪 敏的人了……在座客人听后哄堂大笑”可知,孔融反驳陈炜的大前提是小时候聪敏的人,长 大后不一定出众。(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而小前提是陈炜长大后(现在)表现平庸(不出 众),从而得出结论:陈炜小时候很聪敏。 【21 题详解】 (1)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人物 的描写和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件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来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品质特 点。 本题中,要求“根据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孔融的形象特点”。根据文本“从前,我的先 人仲尼(孔子字)与您的先人伯阳(老子李耳号伯阳公)有师友之交,这样算起来,我和大 人也算是世家通好吧”可知,孔融巧妙的回答了李膺的问话。由此可见他是一个聪明且有学 识的孩子;根据文本“想君小时,必然了了”可知,孔融机智的反驳了陈炜的话,赢得了大 家的肯定。可见他是一个自信而又反映敏捷的孩子。 (2)本题考查撰写对联的能力.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解答本类题首先要注意 题目要求,其次是要领悟对联的含义及对联的拟写规律及样式.学生要知道对联的特点:(一)、 字数相等。(二)、平仄相对。(三)、词性相当。(四)、内容相关。(五)、结构相称。 本题中,要求用一副对联比较李膺与陈炜的为人之道,不限字数。上联和下联可以分别围绕 李膺与陈炜的为人之道展开,上联注意表现陈炜自作聪明,反而遭到嘲笑;下联注意表现李 膺运用智慧,取得大家的肯定。对联只要注意仄起平收押韵,合乎对仗的要求,意思明了连 贯即可。 四、写作 - 25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款名为“防疫大课堂观后感生成器”软件在众多大学生中悄然流行。据统计, 有 30 万大学生使用了此文章生成器,生成了近 90 万篇观后感。有人分析,生成的文章分三 大段: 首段:交代观看背景,然后谈及自己面对非典和新冠肺炎的感受; 中间段:列举防疫中涌现的“感人”事例,多用排比、铺陈的手法; 尾段:用感叹号表决心。 生成的原理就是以“三段论”展开,开头、举例和结尾各十段以上,第二三段内容有关 联性,可互相调整顺序并随机组合。 此事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说,这不过是网络时代的小涟漪,纯粹就是个笑话,何必 太认真;也有人说,这不过是大学生从小写到大以致写到麻木的“观后感”的一次偷懒行为, 何必上纲上线;还有人说,如果让我自己写也就这水平…… 对于上述事件,你怎么看呢?请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给使用“防疫大课堂观后感生成器” 的大学生写一封信(署名统一为“李明”),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你的希望和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致大学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哥哥、姐姐们: 你们好,我是一名在校就读的高中学生,很荣幸能给你们写这封信,来交流我的心得。 近日,一款名为“防疫大课堂观后感生成器”软件在众多大学生中悄然流行。据统计,有 30 万大学生使用了此文章生成器,生成了近 90 万篇观后感。此事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说, 这不过是网络时代的小涟漪,纯粹就是个笑话,何必太认真;也有人说,这不过是大学生从 小写到大以致写到麻木的“观后感”的一次偷懒行为,何必上纲上线;还有人说,如果让我 自己写也就这水平……对此,我也想和哥哥、姐姐们谈谈我的看法。我觉得参加防疫大课堂 是一件很严肃认真的事情,而写观后感一事也应该引起我们大家足够的重视。而用“防疫大 课堂观后感生成器”软件写观后感的做法,我不能够赞同,而且此事反映了这些学生对疫情 防控没有引起思想上的重视。 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面对突如其来 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 - 26 - 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隔离不了爱,在中国传统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人们顾不 得团圆,抛妻别母,弃子离家,冒着生命危险,五十多支医疗队,六千多名医护工作者纷纷 驰援武汉……1 月 24 日是除夕,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防控形势,仍有大量的医护人员主动走上抗击疫情的一线。 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一条条与亲人的宽慰信、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除夕 之夜,“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的身影让无数人泪目。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 的敬业行动为公众安全保驾护航。疫情当前,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已经回老家的 又赶回值班,父母的电话都常常顾不上接。时间就是生命。很多医务人员一天只顾得上吃一 顿饭,一个上午都来不及喝一口水,有人在投入战斗的近 1 个月时间里,几乎没有脱下过白 大褂,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疫情面前,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赶赴武汉,冷静、无畏、迎难而上的身影,令 人敬仰,令人感动。他曾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除夕之夜,在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工地上,灯火通明,上百台挖机、推土机等机器正在 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大年三十早上 8 点,工人们已抵达施工现场,义无反顾地投入武汉蔡甸 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这个春节,他们无暇照顾家中的父母和孩子,坚守在各自的“战场”上, 甚至来不及和家人远程视频,报个平安。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我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我们志在必得! 相反,美国的疫情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是他们的医疗条件不够好吗?不是的。 关键就是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重视。疫情发生后,美国的大部分居民都没 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依然不戴口罩、作公交车上下班等,对于感染疫情的病人,也没有做好 隔离工作,导致疫情快速蔓延,无法控制。 这样的国家还有很多,英国的首相、王子、大臣 都相继感染新冠病毒,也是这个原因。 由此可见,面对疫情,我们必须要引起思想上的足够的重视,对于疫情期间的令人感动 的瞬间也要心存感恩。而作为大学生的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更应该对此次疫情 引起高度地重视,同时学习那些最美逆行者身上的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可贵精神,用 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以满腔的热情去开拓、去创作、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 防控攻坚战! 李明 2020 年 10 月 - 27 - 【解析】 【详解】本题材料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解答材料作文首先要全面准确的解读材料,明确材 料要求,任务驱动类材料作文更要明确任务所在。本题材料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构成,第一 段材料讲了一款名为“防疫大课堂观后感生成器”软件在众多大学生中悄然流行。据统计, 有 30 万大学生使用了此文章生成器,生成了近 90 万篇观后感。对此,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并写了三种看法。一种人认为这是小事,不必太认真;还有人认为这只是一次“偷懒”行为; 还有人认为让自己写也就这水平;题目要求针对上述事件,给使用“防疫大课堂观后感生成 器”的大学生写一封信(署名统一为“李明”),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你的希望和建 议。审题中首先应此时来思考,针对争议表明态度,或围绕中心事件表达自己独到的看法。 根据内容,很明显立意的方向应该是反对。我们可以一开始就此事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大学 生的做法是不对的,这不仅仅是一次偷懒的行为,而是从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然后 结合中国抗击疫情的情况来展开论述,可以和国外作比较,指出抗击疫情的重要性。然后围 绕大学生应该怎么做,并呼吁青年朋友们都要投身到这场疫情攻坚战中来。由此可以确定立 意。 立意:如此“观后感”要不得 观后感可以偷懒但是思想不能偷懒 从观后感事件看思想问题 写作素材: 1、近日,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大课。除了由于人数过多,导致直播平台崩了的微博 热搜外,如何写这一堂防疫大课的观后感也引发网民讨论。不少网民表示,观后感是“建议 加强平台建设”,也有人互相交流观后感模版,提供无水印版本,认为“拼拼凑凑再加点自 己的话”就好了。为此,一名技术网友 Wolf 推出了“防疫大课堂观后感生成器”,能自动生 成不同内容的观后感。截至 3 月 10 日 19 点,超过 35 万名网友生成了观后感,使用超过 120 万次。 2、在使用“防疫大课堂观后感生成器”后,用户只需点击首页的“再给我整一篇”按钮,即 会出现不同内容的观后感。经过测试的十次自动生成中,文字内容不同,且附有不同的直播 照片。对此,有不少网友认为,“甚至感觉我自己写也就这水平”。 3、为何大部分寻找观后感模版,还促使了观后感生成器的诞生?对此,就读于北京某高校的 研二学生小邓说,她认为类似这种课程未必讲得不好,但让自己花时间观看此类课程和写观 后感不如去“干点实事”。而且就算交上去也不知道有谁看,大多数老师也不会认真看,这 - 28 - 有些“形式主义”。在微博一片“求一份观后感”的声音中,也有学生被防疫课的内容感动 了。安徽某高校的学生小周就是其中一例。她说观看防疫课有助于让学生学习敢于承担、奉 献的精神。不过,她也认为强制要求写观后感并无意义,写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学生认真上 课,但实际上无法达到这一效果。 4、这些大学生对于写观后感一事的态度,明显是不对的。对于目前我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 成城共同抗击疫情,令人感动的瞬间太多太多。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应该对这些事件进 行认真的了解,并拿起手中笔热情的讴歌,歌颂他们身上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歌颂他们舍小 家为大家的可贵品质。 写作结构:首先引材料,就大学生利用“防疫大课堂观后感生成器”软件来写观后感一事, 提出自己的观点:我对于他们的这种做法不赞同,我觉得大学生应该从思想上引起重视。接 着列举中国和美国、英国抗击疫情的事例作对比,强调思想上重视的重要性。最后从大学生 的角度谈应该怎样做,并呼吁青年朋友们都要投身到这场疫情攻坚战中来,一起打赢这场战 役,结束全文。 - 2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