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2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解析版)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七O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 12月月考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13年8月31日16时26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在沈阳市隆重开幕,这里的“2013年8月31日16时26分”指的是时间 B. 沈阳地铁1号线(十三号街-黎明广场)全程长约28km,说的是十三号街-黎明广场之间的位移 C. 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km,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5×10km,如果我们研究地球的公转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 D. 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山为参考系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2013年8月31日16时26分”指的是时刻,所以A错误; B.全程长约28km,说的是十三号街-黎明广场之间的路程,所以B错误; C.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半径远小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可以把地球看做质点,所以C正确; D. “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人为参考系的,所以D错误; 故选C; 2.下列各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A. 位移 B. 速率 C. 加速度 D. 摩擦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CD.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位移、加速度和摩擦力都是矢量,故ACD错误; B.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速率是标量,故B正确; 故选:B; 3.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速度变化快,则加速度一定大 B. 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则加速度一定大 C. 物体的速度大,则加速度一定大 D. 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一定为零 【答案】A 【解析】 【详解】A.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则加速度一定大,速度变化快慢就是加速度,所以A正确; B.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还要看时间,所以B错误; C.物体的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但速度不一定大,所以C错误; D.速度为零,则速度可以变化,则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所以D错误; 故选A;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 B.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 C. 轻绳、轻杆上产生的弹力总是在沿绳、杆的直线上 D. 浮力、阻力是按着力的效果命名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由于产生形变而产生的;故都是弹力;故A正确; B.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的,故B正确; C.轻绳的力一定是沿绳的,而轻杆的力可以指向任意方向;故C错误; D.浮力、阻力是按着力效果命名的,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5.如图所示,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 A. 重力、绳的拉力 B. 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C. 重力、斜面的弹力 D. 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地面附近物体一定受重力,故小球一定受重力;细绳拉紧,说明细绳对小球的力平行绳子方向;假设小球不受斜面的弹力,则小球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小球一定受斜面的弹力; A.重力、绳的拉力,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重力、斜面的弹力,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6.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原和劲度系统k分别为 A. L原=0.02m k=500N/m B. L原=0.10m k=500N/m C. L原=0.02m k=250N/m D. L原=0.10m k=250N/m 【答案】D 【解析】 根据胡克定律可得,设弹簧的原长为,则有,解得=0.10m,故选项D正确. 7.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A点的瞬时速度为v1,通过B点的瞬时速度为v2,则该物体通过AB中点的瞬时速度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中点位置的速度为v,根据,得,物体通过中点的瞬时速度,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一物体从静止开始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为x1,所用时间为t1 ,达到某一速度后立即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通过的距离为x2,所用时间分别为t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x1:x2 =3: 4,t1:t2=3:4 B. x1:x2 =3:4,t1:t2=4:3 C. x1:x2 =4:3,t1:t2=3:4 D. x1:x2 =4:3, t1:t2=4:3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得:,, 则两式相比得到:,由得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择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以35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 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 B. 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加速度为0 C. 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 m D. 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 s 【答案】ACD 【解析】 试题分析:竖直上抛的小球,不计阻力时只受到自身重力作用,为匀减速,加速度,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答案A对.最高点时依然受重力作用,加速度答案B错.上升过程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答案C对.上升过程运动时间答案D对.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 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运动12 m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段距离内该物体( ) A. 所需时间可能是1.71 s B. 所需时间可能是4 s C. 加速度大小可能大于4 m/s2 D. 加速度大小一定是3.5 m/s2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若两个速度方向相同,,,若两个速度相反,,,故A. B正确; C.若两个速度方向相同,,若两个速度相反,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1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在t=5s时,甲追上乙 B. 在甲追上乙前,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为25m C. 甲、乙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 D. 甲、乙两物体相距25m时,时间一定是10s 【答案】BC 【解析】 【详解】A.在t=5s时,甲乙两物体速度相等,而0-5s,甲乙的位移差为: 而出发时同地出发,所以此时甲还没有追上乙。故A错误; B.速度相等时,二者距离最远,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在0-5s,甲乙的位移差为:,故B正确; C.刚开始乙在前甲在后,当甲追上乙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此后,甲的速度一直比乙的大,所以乙不会再次追上甲,也就是说甲、乙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故C正确; D. 在t=10s时,也就是两物体不会相距25m。故D错误; 故选:BC。 12.如图所示,两木块A、B叠放在水平面上,今以水平拉力F拉B没有拉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B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B. A、B间有静摩擦力作用 C. B与水平面之间有静摩擦力作用 D. 若撤去外力F后,则A与B、B与水平面间都没有摩擦力作用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B.拉B没有被拉动,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所以AB之间没有摩擦力,选项A正确,B错误; C.把AB看做一个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水平拉力F作用,由力的平衡可知,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左,选项C正确; D.若撤去外力F后,AB之间,B与地面之间都没有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所以A与B. B与桌面间都没有摩擦力,选项D正确; 故选:ACD; 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1)题6分;(2)题每空3分,共15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横线上.) 13.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1)从所给器材中选出本实验所需的,并将该器材所对应的字母填在______上 A.打点计时器; B.天平;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 E.细绳和纸带; F.钩码和小车; G.秒表; H.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 I.毫米刻度尺 (2)实验中,纸带上的各点记录了运动规律,如图是一段点迹清晰的纸带上的计数点的分布情况,相邻两记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则打A点时物体的速度是_____m/s,打C 点时物体的速度是_____ m/s,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ACEFHI (2). 0.48 0.64 0.80 【解析】 【详解】(1)在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小车或砝码的质量因此不需要天平,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因此低压直流电源本实验中不需要,同时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运动时间,因此不需要秒表。 故本实验中需要的器为:A.打点计时器;C.低压交流电源;E.细绳和纸带;F.钩码和小车;H.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I.毫米刻度尺,也就是ACEFHI; (2)根据中间时刻速度等于一段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求出C点的瞬时速度得: ,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 , 则; 四、解答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3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一物体从足够高处自由下落,()求: (1)第1s内的位移. (2)第2s末的速度. (3)第3s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1) 5m (2) 20 m/s (3) 25 m/s 【解析】 【详解】(1)第1s内的位移, ; (2)第2s末速度 ; (3)先求3s末的速度 , 平均速度等于始末速度和的一半,则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 ; 15.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20 s内通过的位移是60 m,在20 s末的速度是初速度的4倍,则此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各是多大? 【答案】1.2 m/s ,0.18 m/s2 【解析】 【详解】20 s内平均速度 , 物体的初速度,由题意知 , 得 ; 又由得加速度 ; 16.质量为m=3kg的物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1=8.0N时,物体静止,当拉力F2=10N时,物体做匀速运动,()求: (1)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体在8.0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物体在12.0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答案】(1) (2) 8.0N (3) 10N 【解析】 【详解】(1)当拉力F2=10N时,物体做匀速运动,所以: 由已知得压力等于重力, 由得: ; (2)F=8.0N时, 故物体静止,由二力平衡得 (3) F=12N时, 物体运动,故摩擦力仍然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