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疯狂专练9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疯狂专练9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含解析

高考总复习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能关系 一、考点内容 专练九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能关系 ‎(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的理解及判断方法;(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形式;(3)多个物体机械能守恒;(4)功能关系;(5)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二、考点突破 ‎1.(多选)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总等于动能Ek与重力势能Ep之和。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E总和Ep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h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2。由图中数据可得(  )‎ A.物体的质量为2 kg B.h=0时,物体的速率为20 m/s C.h=2 m时,物体的动能Ek=40 J D.从地面至h=4 m,物体的动能减少100 J ‎2.如图所示,长为L的均匀链条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且使长度的垂在桌边,松手后链条从静止开始沿桌边下滑,则链条滑至刚刚离开桌边时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4 ‎3.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和B用一根长为0.2 m的轻杆相连,两球质量相等,开始时两小球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并给两小球一个2 m/s的初速度,经一段时间两小球滑上一个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不计球与斜面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g取10 m/s2,在两小球的速度减小为零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杆对小球A做负功 12‎ 高考总复习 B.小球A的机械能守恒 C.杆对小球B做正功 D.小球B速度为零时距水平面的高度为0.15 m ‎4.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并处于自然状态。小物块的质量为m,从A点向左沿水平地面运动,压缩弹簧后被弹回,运动到A点恰好静止。物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在上述过程中(  )‎ A.弹簧的最大弹力为μmg ‎ B.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μmgs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μmgs D.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为 ‎5.如图所示是具有登高平台的消防车,具有一定质量的伸缩臂能够在5 min内使承载4人的登高平台(人连同平台的总质量为400 kg)上升60 m到达灭火位置。此后,在登高平台上的消防员用水炮灭火,已知水炮的出水量为3 m3/min,水离开炮口时的速率为20 m/s,则用于(  )‎ A.水炮工作的发动机输出功率约为1×104 W B.水炮工作的发动机输出功率约为4×104 W C.水炮工作的发动机输出功率约为2.4×106 W D.伸缩臂抬升登高平台的发动机输出功率约为800 W ‎6.(多选)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如图甲所示。在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其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空气阻力不计),已知曲线上点A处的切线斜率最大,则(  )‎ A.在x1处物体所受拉力最大 B.在x1~x2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在x2处物体的速度最大 12‎ 高考总复习 D.在x1~x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7.(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以一定初速度滑上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同时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mgsin θ;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取出发点为参考点,能正确描述滑块运动到最高点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滑块动能Ek、机械能E随时间t的关系及重力势能Ep随位移x关系的是(  )‎ ‎8.(多选)如图所示,固定于地面、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轻质弹簧,轻质弹簧一端与固定于斜面底端的挡板C连接,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物块A上方放置有另一物块B,物块A、B质量均为m且不粘连,整个系统在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作用下而处于静止状态。某一时刻将力F撤去,若在弹簧将A、B弹起过程中,A、B能够分离,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力F撤去到A、B发生分离的过程中,弹簧及A、B物块所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A、B被弹起过程中,A、B即将分离时,两物块速度达到最大 C.A、B刚分离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 θ D.若斜面为粗糙斜面,则从力F撤去到A、B发生分离的过程中,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A、B增加的机械能与系统摩擦生热之和 ‎9.(多选)如图所示,一弹性轻绳(绳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穿过固定的光滑圆环B,左端固定在A点,右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B、C在一条水平线上,弹性绳自然长度为AB。小球穿过竖直固定的杆,从C点由静止释放,到D点时速度为零,C、D两点间距离为h。已知小球在C点时弹性绳的拉力为,g为重力加速度,小球和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弹性绳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B.若在D点给小球一个向上的速度v,小球恰好回到C点,则v= C.若仅把小球质量变为2m,则小球到达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D.若仅把小球质量变为2m,则小球向下运动到速度为零时的位置与C点的距离为2h ‎10.如图所示为某款弹射游戏示意图,光滑水平台面上固定发射器、竖直光滑圆轨道、粗糙斜面AB、竖直面BC和竖直靶板MN。通过轻质拉杆将发射器的弹簧压缩一定距离后释放,滑块从O点弹出并从E 12‎ 高考总复习 点进入圆轨道,绕转一周后继续在平直轨道上前进,从A点沿斜面AB向上运动,滑块从B点射向靶板目标(滑块从水平面滑上斜面时不计能量损失)。已知滑块质量m=0.05 kg,斜面倾角θ=37°,斜面长L=2.5 m,滑块与斜面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竖直面BC与靶板MN间距离为d,B点离靶板上10环中心点P的竖直距离h=0.45 m,忽略空气阻力,滑块可视为质点。已知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 ‎(1)若要使滑块恰好能够到达B点,则圆轨道允许的最大半径为多大?‎ ‎(2)在另一次弹射中发现滑块恰能水平击中靶板上的P点,则此次滑块被弹射前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为多大? ‎ ‎(3)若MN板可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靠近或远离斜面,以保证滑块从B点出射后均能水平击中靶板。以B点为坐标原点,建立水平竖直坐标系(如图),则滑块水平击中靶板位置坐标(x,y)应满足什么条件?‎ ‎11.如图所示,MN为固定的竖直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N端与水平面相切,轨道半径R=0.9 m。粗糙水平段NP长L=1 m,P点右侧有一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在P点平滑连接,传送带逆时针转动的速率恒为3 m/s。一质量为1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从圆弧轨道最高点M由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物块A与NP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静止在P点的另一个物块B与A完全相同,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A与B碰撞后A、B交换速度,碰撞时间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2‎ 高考总复习 ‎(1)物块A滑下后首次到达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 ‎(2)从A、B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B与传送带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12‎ 高考总复习 ‎12.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AC=7R,A、B、C、D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取sin 37°=,cos 37°=)‎ ‎(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改变物块P的质量,将P推至E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点。G点在C点左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R、竖直相距R。求P运动到D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的质量。‎ 12‎ 高考总复习 答案 二、考点突破 ‎1.【答案】AD ‎【解析】根据题给图象可知h=4 m时物体的重力势能mgh=80 J,解得物体质量m=2 kg,抛出时物体的动能为Ek=100 J,由动能公式Ek=mv2,可知h=0时物体的速率为v=10 m/s,选项A正确,B错误;由功能关系可知fh=|ΔE|=20 J,解得物体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f=5 N,从物体开始抛出至上升到h=2 m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h-fh=Ek-100 J,解得Ek=50 J,选项C错误;由题给图象可知,物体上升到h=4 m时,机械能为80 J,重力势能为80 J,动能为零,即物体从地面上升到h=4 m,物体动能减少100 J,选项D正确。‎ ‎2.【答案】C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ΔEp减=ΔEk增,即mg=mv2,所以v=。‎ ‎3.【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A、B两球在上升中受重力做功而做减速运动;假设没有杆连接,则A上升到斜面时,B还在水平面上运动,即A在斜面上做减速运动,B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因有杆存在,所以是B推着A上升,因此杆对A做正功,故A错误;因杆对A球做正功,故A球的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杆对球B做负功,故C错误;设小球B速度为零时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可得:mgh+mg(h+Lsin 30°)=×2mv2,解得:h=0.15 m,故D正确。‎ ‎4.【答案】BC ‎【解析】小物块压缩弹簧最短时有,故A错误;全过程小物块的路程为2s,所以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故B正确;小物块从弹簧压缩最短处到A点由能量守恒得,故C正确;小物块从A点返回A点由动能定理得,解得,故D错误。‎ ‎5.【答案】B ‎【解析】在1 s内,水炮喷出去的水质量为m=ρV=103× kg=50 kg,这些水的重力势能为WG=mgh 12‎ 高考总复习 ‎=50×10×60 J=3×104 J,动能为mv2=1×104 J,所以1 s内水增加的能量为4×104 J,即水炮工作的发动机输出功率为4×104 W,选项B正确,A、C错误。伸缩臂克服承载4人的登高平台做功的功率为P== W=800 W,但伸缩臂也有一定的质量,所以该过程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大于800 W,选项D错误。‎ ‎6.【答案】AB ‎【解析】由题图可知,x1处物体图像的斜率最大,说明此时机械能变化最快,由E=Fx可知此时所受的拉力最大,故A正确;x1~x2过程中,图像的斜率越来越小,则说明拉力越来越小,x2时刻图像的斜率为零,说明此时拉力为零,在这一过程中物体应先加速后减速,说明最大速度一定不在x2处,故B正确,C错误;由图像可知,在x1~x2过程中,拉力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则物体受到的合力应先减小到零,后反向增大,故加速度应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D错误。‎ ‎7.【答案】CD ‎【解析】根据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可知,滑动摩擦力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mgsin θ,滑块机械能保持不变,重力势能随位移x均匀增大,选项C、D正确;产生的热量Q=Ffx,随位移均匀增大,滑块动能Ek随位移x均匀减小,选项A、B错误。‎ ‎8.【答案】AC ‎【解析】从力F撤去到A、B发生分离的过程中,弹簧及A、B物块所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A、B被弹起过程中,合力等于零时,两物块速度达到最大,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A、B还没有分离,故B错误。A、B刚分离瞬间,A、B间的弹力为零,对B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maB,得aB=gsin θ,此瞬间A与B的加速度相同,所以A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 θ,故C正确。若斜面为粗糙斜面,则从力F撤去到A、B发生分离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知,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一定等于A、B增加的机械能与系统摩擦生热之和,故D错误。‎ ‎9.【答案】BC ‎【解析】设小球向下运动到某一点E时,如图所示,弹性绳伸长量为BE=x,BC=x0,弹性绳劲度系数为k,∠BEC=θ,则弹力为kx,弹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为kxsin θ=kx0=,故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恒为μ·=,从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A项错误。若在D点给小球一个向上的速度v,小球恰好回到C点,则小球从C点到D点,再从 12‎ 高考总复习 D点返回C点的过程中,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在D点给小球的动能,即×2=,解得v=,B项正确。从C点到D点的过程,小球质量为m时,有mgh-W弹-=0,小球质量为2m时,有2mgh-W弹-=,v1=,C项正确。由于弹性绳的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越来越大,则小球向下运动到速度为零时的位置与C点的距离应小于2h,D项错误。‎ ‎10.【解析】(1)设圆轨道允许的半径最大值为R,在圆轨道最高点有:‎ mg=m 要使滑块恰好能到达B点,即:vB=0‎ 从圆轨道最高点至B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Lsin θ+2mgR-2μmgLcos θ=0-mv2‎ 代入数据可得:R=1 m。‎ ‎(2)滑块恰能水平击中靶板上的P点,B到P运动的逆过程为平抛运动。从B到P:‎ t=,vy=gt,vBsin θ=vy 代入数据可得:vB=5 m/s 从弹射至点B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得:‎ Ep-mgLsin θ-μmgLcos θ=mvB2‎ 代入数据可得:Ep=1.875 J ‎(3)根据平抛规律的推论可知:‎ 即,或,或 ‎11.【解析】(1)设物块质量为m,A首次到达N点的速度为vN,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mvN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g=‎ 12‎ 高考总复习 联立解得:FN=3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支持力与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物体对轨道压力大小为30 N,方向竖直向下。‎ ‎(2)设A与B第一次碰前的速度为v0,从释放物块A至到达P点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mgR=mv02+μ1mgL 解得:v0=4 m/s 设A、B第一次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A、vB,则vA=0,vB=4 m/s 碰后B沿传送带向上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设为a1,则对B有 mgsin θ+μ2mgcos θ=ma1‎ 解得a1=10 m/s2‎ 运动的时间为s 位移为m 此过程物块B与传送带相对运动的路程Δs1=vt1+x1=2 m 此后B反向加速,加速度仍为a1,与传送带共速后匀速运动直至与A再次碰撞,加速时间为s 位移为m 此过程相对运动路程Δs2=vt2-x2=0.45 m 全过程产生的热量为:Q=μ2mgcos θ(Δs1+Δs2)=12.25 J。‎ ‎12.【解析】(1)根据题意知,B、C之间的距离为 l=7R-2R ①‎ 设P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vB,由动能定理得 mglsin θ-μmglcos θ=mv ②‎ 式中θ=37°‎ 12‎ 高考总复习 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vB=2。 ③‎ ‎(2)设BE=x.P到达E点时速度为零,设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P由B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gxsin θ-μmgxcos θ-Ep=0-mv ④‎ E、F之间的距离为l1=4R-2R+x ⑤‎ P到达E点后反弹,从E点运动到F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Ep-mgl1sin θ-μmgl1cos θ=0 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并由题给条件得x=R ⑦‎ Ep=mgR。 ⑧‎ ‎(3)设改变后P的质量为m1.D点与G点的水平距离x1和竖直距离y1分别为 x1=R-Rsin θ ⑨‎ y1=R+R+Rcos θ ⑩‎ 式中,已应用了过C点的圆轨道半径与竖直方向夹角仍为θ的事实。‎ 设P在D点的速度为vD,由D点运动到G点的时间为t,由平抛运动公式有 y1=gt2 ⑪‎ x1=vDt ⑫‎ 联立⑨⑩⑪⑫式得vD= ⑬‎ 设P在C点速度的大小为vC.在P由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m1v=m1v+m1g ⑭‎ P由E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Ep-m1g(x+5R)sin θ-μm1g(x+5R)cos θ=m1v ⑮‎ 联立⑦⑧⑬⑭⑮式得m1=m。‎ 12‎ 高考总复习 1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