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复习思路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现代文复习思路

高考语文现代文复习思路 ‎ ‎ 在高考中,现代文阅读即是重点又是难点。尽管中学语文教学中一直把重点在阅读和和写作教学上,但是在考试中,阅读和写作的得分却不高,考试的效率低,反映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在高考复习时,尽管老师和学生往往倾注了大量心血,但是因为考生答题不规范等问题,现代文阅读试题往往成为丢分大户。其实,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他们并不是完全读不懂文章,也不是完全读不懂题目,而是没有把握住文本的规律性和试题规律性,不知道怎样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答题。   所以,高三语文复习在阅读板块,将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研读考纲,明确考试的能力要求。   2.在现有阅读水平的基础上,抓准文本特点,抓准关键语句、词汇,尽可能地把文章读懂,准确理解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3.探索试题特点,规范答题思路。因为高考阅读毕竟是浅层次上的阅读理解鉴赏,无论文本还是试题都有很强的规律性,包括答题思路,组织答案都有规律可循。   4.学会审题,抓住关键词,准确理解把握试题要求,针对试题所问角度,有的放矢。高考阅读试题,其实不外乎四种考察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写。认真研究近3—5年高考试卷,把每篇文章的四道题归类,便很容易找出规律、特点,明确每种问法的考查角度。   高考复习并不是盲目地做题,备考中需要把近年来阅读试题中所列的各个问题按照归纳出来,分类别有目的地进行专题训练,让学生学会如何针对不同的问题在阅读文本中快速地找到指定信息,找到准确的答案,这才是复习的重中之重。用这种方法复习,才能让学生有的放矢,提高效率。题量不一定很大,但是训练的质量必须提高。对于高三学生,分类归纳、探求规律、专项训练的复习方法不是急功近利,而是提高效率,优化效果的好方法。遵循规律复习,势必事半功倍。‎ 今天就以我们复习过的传记这一类型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复习思路。‎ 研究2010年的考试大纲,发现大纲中对于论述类、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的考点要求是不一样的:‎ 作为具体的考点,两类文本又不尽相同,现列举如下:‎ ‎ ‎ 文 学 类 实 用 类 分 析 综 合 ‎ ‎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作品结构 把握文章结构 概括作品主题 概括中心思想 分析作品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分析文本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 ‎ 分析语言特色 ‎ 鉴 赏 评 价  ‎ 品味赏析语句的丰富含义及其表现力 ‎ ‎ 欣赏作品形象 赏析作品内涵 领悟作品艺术魅力 对文本的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评价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评价文本的观点、倾向和社会影响 ‎ ‎ 探 ‎ ‎ ‎ ‎ 究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 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探讨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探究文本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所以我们觉得应该以考试大纲为指导,对现代文进行分类模块训练。今年我们的现代文复习是这样计划的:采取穿插复习、不搞集中的策略,穿插在专项复习中,按照文本特点进行模块训练。‎ 我们现代文阅读先从传记开始,我们刚刚结束。我们是这样做的。‎ 时间:一周。‎ 策略:根据传记文本特点,依照考试大纲,把传记的相关考点列出,然后针对考点找到相关题型,进行备考训练。‎ 考纲中对于现代文的阐述是这样的:‎ 论述类、实用类文章阅读 了解论述类文章与实用类文章(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语言特色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D ‎(1)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章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章的某种特色作深入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章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章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针对考纲要求,比较和文学类文本的不同,我们重点列出了以下考点进行备考训练。‎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4、探究类 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考点解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筛选,二是整合。所谓“筛选”,即根据阅读要求搜寻、辨别、提取文中的有关信息,也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区分信息的主次、轻重,去伪存真,进行比较、选择,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挑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语言材料。“整合信息”,就是根据材料内容,对筛选所得的信息进行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做到简洁明确,符合答题规范。‎ ‎2、解题思路 ‎(1)、整体阅读,通盘把握。面对一个文本,不管出题人需要我们筛选什么样的信息,我们都必须通读全文,对文本作整体认知,明晓它写什么人,叙什么事,分几个部分,作者的写作意图基本倾向是怎样的……也就是必须摸清文本呈现的一些最基本的事实情况。‎ ‎(2)明确目的,探寻勾取。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看题目要求,然后我们带着这个具体的阅读目标,对文本进行再次阅读。把注意力有意识的投放到与题目紧密相关的那些文字上去。阅读时可以用铅笔在相关的文字上做一些标记,把需要提取的有关文字圈出来。‎ ‎(3)根据要求,整理呈现。需要提取的信息点圈定之后,我们就该对这些信息该分解的要分解、该合并的要合并、该概括的要概括,语句不完整的要添加完整,前后没有条理的要使之条理化,有些从文本中提取出来的语词表义前明确的,要使之明确化。‎ ‎3、举例说明:‎ 如09年广东卷《黄侃先生二三事》‎ 中国文人似有放诞的传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放诞与其说是真性情的流露,不如说是专制制度下无奈的装疯卖傻。就群体而论,文人放诞怪癖的行为,既能见自由之态又能显率性之真,恐怕也只有晚清和民国间的读书人了。如章太炎将袁世凯所授大勋章贬做扇坠,辜鸿铭大辫长袍徜徉北大校园,逻辑学家金岳霖与鸡共舞……黄侃也堪列其中。‎ 黄侃为章太炎门生,学术深得其师三昧,后人有“章黄之学”的美誉;其禀性一如其师,嬉笑怒骂,恃才傲物,任性而为,故时人有“章疯”、“黄疯”之说。‎ ‎1908年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先后病逝,清廷下令各地举行“国丧”当时,高等学堂学生、同盟会会员田桓在“哭临” (指追悼皇帝的仪式)时,流露不满情绪。堂长杨子绪高悬虎头牌警吓,并欲开除田桓学籍。黄侃获悉,大怒,闯入学堂,砸烂虎头牌,大骂一顿而去。又过几天,田桓带头剪辫以示反清,杨子绪恼怒异常,又悬挂虎头牌,黄侃闻讯,手持木棒冲进学堂,先砸烂虎头牌,又要痛打杨子绪。‎ ‎1911年7月,黄侃因宣传革命,被河南豫河中学解职,返乡途径汉口之际,同盟会同志及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论及清廷腐败,革命浪潮的高涨,黄侃激愤不已。当晚,黄侃借酒性挥毫成文,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文章刊出,舆论哗然,各地报刊或纷纷报道,或全文转载,清廷惊恐万分。‎ 黄侃不仅有革命之壮行,亦多名士之趣行。一次,他在课堂上兴起,谈及胡适和白话文说:白话与文言谁优谁劣,毋费过多笔墨。比如胡适的妻子死了,家人发电报通知胡适本人,若用文言文,“妻丧速归”即可;若用白话文,就要写成“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呀”11个字,电报费要比用文言贵两倍。全场捧腹大笑。‎ 黄侃曾经在中央大学任教。学校规定师生进出校门需佩戴校徽,而黄侃偏偏不戴,门卫见此公不戴校徽,便索要名片,黄侃竟说:“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 争执中,校长出来调节、道歉才算了事。在中央大学教课的名流颇多,大多西装革履,汽车进出,最起码也是包车。唯有黄侃进出学校,穿一件半新不旧的长衫或长袍,并用一块青布包裹几本常读之书。一个雨天,其他教授穿胶鞋赴校,而黄侃却穿一双土制皮木钉鞋以防滑溅泥。课后晴天,他换上便鞋,将钉鞋用报纸包上夹着出校门。新来的门卫不认识黄侃,见他土里土气,又夹带一包东西,便上前盘问,还要检查纸包。黄侃放下纸包就走,从此不再去上课,系主任见黄教授连续几天未到校,以为生病,便登门探望。黄侃闭口不言,系主任不知所以然,急忙报告校长,校长亲自登门,再三询问,黄侃才说:“学校贵在尊师,连教师的一双钉鞋也要检查,形同搜身,成何体统?”校长再三道歉,后来托名流相劝,均无效果。‎ 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他对学术的谨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黄侃治学非常严谨,对待著述十分谨慎、认真。所治经、史,语言文字诸书皆反复数十遍,熟悉到能随口举出具体的篇、页、行数,几乎没有差误。即便如此,依然不轻易为文。他常说,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黄侃还经常教育学生,中国学问犹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作为一个学者,当日日有所知,也当日日有所不知,不可动辄曰我今天有所发明,沾沾自喜,其实那所谓发明,未必是发明。以学术“新”,“旧”论,黄侃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学人可谓泾渭分明,但在内在精神方面,他们对学术独立、自由精神的追求、甚至革命行动的激烈等,恐怕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吧。‎ ‎19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叙写黄侃的?请各举一例。(4分)‎ 答案】①文章是从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学人之严谨三个方面叙写黄侃的。‎ ‎②举例:a、志士之狂:写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文章抨击清廷腐败,拥护革命浪潮。‎ b、名士之狷:在中央大学任教期间,从不佩戴校徽、携带名片,穿着土气,多次与门卫发生冲突。‎ c、学人之严谨:所治诸书皆反复数十遍,几乎没有误差,不肯轻易为文,教育学生学无止境。‎ 解析:由文中“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他对学术的谨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是一过渡句,由此句即可得出答案。‎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把握文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依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信息在原文中合理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 易出现问题:(1)文不对题,答案是对内容的陈述,不是对内容“特点”的“概括”。‎ ‎(2)概括不全 ‎(二)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手法记述人物的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1、 真实性:‎ ‎(1)人称类: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2)材料、档案、传主自己的话、书信等引用 ‎(3)细节描写 例1:逝去的儒者——我的父亲梁漱溟(节选)‎ 梁培宽 ‎“反右”的时候父亲“幸免于难”,可他早成了“反面教材”,在政协大会小会上常成为批斗的对象。父亲从不为这些事情苦恼,仍专心从事自己的著述工作。但这毕竟不是一件令人舒心的事,有时他也会因此失眠。此时,他责备自己修养不够,不该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 ‎1973年10月开始的“批林批孔”运动又将父亲卷入了一场巨大的政治漩涡。在政协学习会上,人人要“表态”,唯有父亲一直沉默不语。可是“不表态”就是一种“表态”,沉默是不允许的。会议主持人三番五次“动员”,要他亮明自己的观点。因要求保留意见不被允许,从1974年1月开始,父亲动手写文章阐述自己对孔子的看法。‎ ‎1974年2月,父亲作了《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的长篇发言。在那“批孔”的狂潮下,他仍然捍卫孔子,替儒家思想辩护,无疑是件触犯众怒之事。父亲公开讲过“我的态度是不批‘孔’只批‘林’”,这引起了对他的大会小会不断的批判。‎1974年9月23日,历时半年多的批判告一段落,主持人问他有何感想,父亲回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主持人勒令他解释。父亲说:“匹夫’就是独人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招只是坚信他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夺掉,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他这个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 我知道,在父亲内心深处,一直以“不容自昧”作为自律的底线。所以即便面临当时的政治高压,他依然具有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面对可能发生的任何结果。‎ 父亲能在这么多年的政治风浪中泰然坚持下来,一直 ̄活到95岁,这让很多人觉得不好理解。1979年,他写信给朋友: “一切祸福、荣辱、得失之来完全接受,不疑讶、不骇异、不怨不尤。”这都是他多年来对佛学和儒学“践履实修”的结果。‎ 对佛学的道理,父亲是“老而弥笃”。我们小时候跟他去寺院,从不见父亲拜佛、烧香,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破我执”、 “忘我”,如果一个人能“忘我”,不考虑个人利害得失,人的精神面貌就会有根本不同,很多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 ‎1942年,父亲自日军的炮火下逃生之后9写过一篇《香港脱险寄宽恕两##儿》的文章,说“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因为这句话,他遭到了许多人的讥评,说他狂妄、口气大。我理解他还是出于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发此感慨的,他曾说: “假如我所作所为,只求一个人享乐,那么我的安危只是我一人之事而已”。他认为自己对整个中国文化甚至于中国前途,都有所见,甚至有责任。他的任务没有完成,所以不能死。‎ 父亲信奉孔子的“仁者不忧”,因此他“乐天知命”。抗战期间,有朋友在桂林七星岩请他吃素席,饭后在一株小树下聊天,恰好敌机在头上盘旋下“蛋”‎ ‎,朋友吓得大惊失色,父亲却镇定自若地聊天。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北京人都逃到户外,父亲却安居不动在居委会的再三劝告下,最后才有几个晚上到寓所后山的草地上露宿。‎ ‎1988年,父亲因肾衰竭住院。他认为佛家对生命的态度是“不求生,不求死”,顺其自然-S月11日他把我叫到床侧,示意有话要说。他说: “人的寿命有限。医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我的命已经完了,寿数就这样了。”我问他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他只坦然说“火化”。‎ ‎1988年6月23日‎,父亲的人生大幕徐徐垂下,享年95岁。他弥留之际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累了,我要休息……”‎ ‎(选自《读者》2007年第九期)‎ ‎⒛.人物传记要求真实可信,说说本文从哪些角度体现了这一特点。 (4分)‎ ‎①多处直接引用传主话语、书信及其文章中的内容,真实可信。‎ ‎②结合了传主所处的时代背景,材料详细而确实。‎ ‎③作者是传主的儿子,对传主了解更为全面客观深刻。 (答对一点得2分)‎ 例2:我的父亲邓小平(节选) 毛毛 邓林 父亲曾经说过,他在法国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而且都是杂工。他这次失业以后,一定是四处努力寻找工作,也可能间或干过一些临时性的杂工。这种没有着落的不稳定的状况持续了三个多月,直到1922年2月,他重新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在蒙达尼附近的哈金森橡胶工厂。‎ ‎……‎ 父亲在哈金森橡胶工厂的档案卡,上面有人事部的附注:辞职不干,不再雇用。‎ ‎1922年2月13日‎,邓希贤在夏莱特市政府的外国人登记簿中进行了登记,他写明了父母名氏和出生年月,注明来这里以前的地址是“拉加雷纳科隆市(La Carenne-Colombe),德拉普安特街39号”(39,rue Dela Pointe),身份卡上的编号是1250394。‎ ‎2月14日‎,父亲进入哈金森工厂,工号为5370。‎ 在这里,父亲度过了一段较为稳定的做工生活,并在这里,开始了他生命中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1、文章是由传主的女儿写的,你认为由传主的亲人写传好不好? (3分)‎ 有利有弊 ‎ ‎【利】:①资料更为详实可靠。②叙述更真实生动。③能更好的体现传记真实性的特点 ‎【弊】:难免有所偏爱,作品的客观性或许会受到影响。‎ ‎2、本传记中引用档案资料有什么作用? ‎ 引用档案资料作为佐证,可以增强传记的真实性;再现传主早年留法生活的艰辛。 ‎ ‎【拓展延伸】‎ 传记中引用的资料还有相关人物的回忆、后人重游故地的见闻等。‎ ‎ 常规作用: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满。‎ ‎2、文学性:‎ 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 例:《不朽的贝多芬》‎ 不朽的贝多芬他在大风雨中,大风雪中,一声响雷中,咽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1927年3月26日)  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颂赞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善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一种感到与神同在的醉意。仿佛在他和大自然不息地沟通之下,他竟感染了自然底深邃的力。葛里巴扎对贝多芬是钦佩之中含有惧意的,在提及他时说:“他所到达的那种境界,艺术竟和犷野与古怪的原子混合为一。”舒芒提到《第五交响乐》时也说:“尽管你时常听到它,它对你始终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有如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总教人充满着恐惧与惊异。”他的密友兴特勒说:他抓住了自然的精神。——这是不错的: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一种原始的力和大自然其余的部分接战之下,便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 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沉重的预感。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英雄交响乐》与《第五交响乐》。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目光变得异样。最清楚的思想,也看来似水汽一般在升华:忽而四散,忽而凝聚,它们的又凄凉又古怪的骚动,罩住了心;往往乐思在薄雾之中浮沉了一二次以后,完全消失了,淹没了,直到曲终才在一阵狂飙中重新出现。即是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犷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和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黄昏来临,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学生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乐》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  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那帕脱的哪一场战争,奥斯丹列兹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都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 ‎1、文章开篇写了贝多芬去世时天气的恶劣和“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这一细节,有何作用?请分别说明。‎ 答:(1)渲染贝多芬去世时天气恶劣,象征贝多芬一生遭受的苦难; (2)暗示贝多芬不认识的人也对他无比崇敬,表现贝多芬的伟大。‎ 1、 这篇评传中,作者多处引用贝多芬书信中的原话和他人的评语,简要分析这样引用的作用。‎ 答:(1)引用传主的原话,直接展示传主的精神,增强了感染力,也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2)引用他人的话,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也能从侧面塑造传主的性格;(3)二者与作者的评述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 答题切入口:对传主、读者、文本、作者的作用(四方面入手)‎ ‎(三)评价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要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首先要读懂读通文本,了解清楚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特别要注意重要的细节;重点精读一些发表议论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然后才能够能加以评价。‎ 例:梵高的坟茔 范曾 天来到了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西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与饥饿。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押着他。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艺术既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了一次壮烈的抗议。 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藉。当罗丹要丰腴清丽的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面上把她们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 时,梵高在哪里?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物;在他的画笔下,野地里摘来的向日葵燃烧着一把火,蓝色野花临风摇曳,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这是在倾诉爱情,但是他的情人却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他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惰性。这种画风一旦间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撒向人间的一个永恒的谜。 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今天所有豪华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当一幅《没有胡须的梵高》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我们来到梵高的坟茔,它坐落在一所极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有一堆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公墓寂然无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罕无一物。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堪告慰于梵高九泉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坟),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 文中的评论有何作用?‎ 表现梵高的坚毅、自尊的性格,以及对人生的批判和对命运的抗争精神,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说明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卓越贡献和独特画风,表达赞扬之情,深化主题。 ‎ ‎【拓展延伸】‎ 常规作用可参考记叙类文体中的议论和抒情:表达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突出人物形象。揭示事件的深层意义,画龙点睛或深化主题。 ‎ 既要有套话,更要结合文章内容作具体分析 ‎     ‎ ‎(四)探究类 ‎ 实用类文本比较注重观点与材料的统一,所以,评价首先抓住一个或几个能说明观点的典型材料,分析材料的典型性,分析材料内部的相互逻辑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探清作者的观点。 ‎ 实用类文本阅读在“探究“这个考点上设置了三个层面,即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     “不同的角度”有正面与反面的角度,有当事人与旁观者的角度,有个人与民族国家的角度,有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等等;可能涉及到的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行文等。“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是要尽量多从上述多角度揭示更多的内涵。 ‎ ‎     “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就是要分析归纳出文本人物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反映了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中所产生的积极意义。‎ ‎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是考查考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要善于对文本中有分歧、有空白、重点难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对重难点尽量依据文章或借助工具书试图解决,要善于对文本重有分歧的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 ‎ 基于此,将探究类题型分为三类:‎ ‎(一).拓展启示类 ‎(二)意图原因类 ‎(三)个性化评论类 ‎(一).拓展启示类 例:‎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08山东卷)‎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 牟宗三 ‎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碚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书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 他是个了不起人物,从性情、智慧、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着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抄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 ‎ ‎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还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的?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 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300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源始于17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 ‎ 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文化是对的,哪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着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的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 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 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毁,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的忠厚的一面。‎ ‎ 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扬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 ‎ (文章有删改)‎ 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粱漱溟的。‎ • 启示有四点:‎ • ‎(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 • ‎(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 • ‎(3)中心内容的确立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 • ‎(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启示类题型答题步骤(可以分析题干)‎ 明确:①观点(总写) ②联系文本内容分条回答 ③联系现实或自己谈启发 ‎ 注意问题:①文本→“我”,(观点应当从文本中挖掘)②必须结合原文,分析时应当从文本中寻找依据 ‎③一定要答出“对我的”启示,同时注意传记文本特征 ‎(二)意图原因类 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创作意图,或是题目设置,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点。‎ 例:《黄侃二三事》(09广东)见前面文章 作者这样叙写黄侃的意图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从多个侧面刻画人物丰富的个性,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传主。‎ ‎②体现了传记文学真实性的特点。‎ ‎③为了表达文章主旨的需要,文章的主旨是刻画黄侃的狂、狷、严谨的个性,自然会选择一些妙文趣事来写。‎ • ‎【答题步骤】:分条总结a①② b ①② c ①②‎ 注意问题:联系文本内容分析。多角度思考,多方面组织答案。‎ ‎(三)个性评论类 例:‎ 杂交水稻之父 ‎  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学术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盛会座无虚席。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英文字。报告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  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冒,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  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曾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 ‎  “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哪!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给您定工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10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那件事感到惭愧。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 ‎  “哈哈,原来阁下您也曾亲自参与歧视我的‘勾当’啊!坦率地说,我们在国内是从来不争经济利益的。可是,到了您这里,拿多少钱可就关系到中国科学家的尊严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争’到底啊。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打不相识’。这就像我们国际科技界的朋友们,实际都是同一阵地上的竞争对手。但是也正因为在同一阵地上竞争,才有机会成为朋友啊!我和您一见面就 ‘打了一仗’,所以我们的友谊也将更加长久。是不是?”袁隆平说。‎ 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已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全世界。为此,他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院长西瑟罗纳先生介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说“邓小平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他专门花钱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 供在家里。‎ ‎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见识短浅。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的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莱,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 ‎(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观点一:同行有可能成为朋友。 ①彼此为同行,就有机会认识并可能成为朋友;‎ ‎②同行的认可,又能给人带来温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观点二:维护尊严,既要斗争又要有一定的让步。 ①袁隆平应邀到国外合作研究,因为斯瓦米纳森给他定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提出严正抗议,这是维护中国科学家也是维护中国的尊严;‎ ‎②由于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袁隆平才做出让步;‎ ‎③袁隆平既严正抗议,斗争到底,又有一定的让步,维护了中国科学家的尊严。 ‎ 观点三:经过“斗争”的朋友,友谊才会更加长久。 ‎ ‎①不打不相识,通过斗争可以加深了解,从而建立友谊;②竞争对手间要保持友谊,必须真诚,让对方感到温暖。 ‎ 答题步骤:①确立同一观点②文中寻找依据,划出原句③分析论证 ‎ 类型 判断方法 答题步骤 注意问题 不同点 相同点 分析归纳式 是什么、为什么 从不同角度、方面 不限于一点 分条、结合文本、考虑传记文本特征 选择式 你的看法、是否同意、是否合适 ‎①观点 ‎ ‎②结合文本 ‎ ‎③对“我的”启发∕“你的”理解,拓展到自己或社会 不求全面 ‎① ②‎ 启发式 启示 文本—我 ‎① ② ③‎ 现代文阅读在考场阅读过程以及答题细节上要学会把握住细节:‎ ‎1、留意各类信息提示语。   一般来说,考场阅读文本比较规范,文体特征鲜明,在信息提示方面思路都是比较清晰的,其外在形式表现为有明显的提示性词语。这对理清文章思路,提高阅读效率很有好处。‎ ‎2、尽可能按照分值分点答题。   当然这是相对而言,需要平时注意分析高考试题所给答案及其分值的分值特点。如果试题赋分只是1-2分,那么,作一点来回答即可;如果试题赋分是4分或4分以上,一般就要分点来回答。一般情况下是每点2分。(或3分)分点答题,各个要点是独立的,而不能写成包含关系,否则分点等同于不分。这样能够让评卷老师很清晰地了解你的答题思路,不会出现漏判现象。‎ ‎3、按照分值,以先观点后分析的思路表述答案。   和上一点类似,如果试题赋分较高,就尽可能采用“先观点后分析”的答题方法。这样就能让 老师很快把握住考生的观点。在评卷中,并不是写得多得分就越高,主要还是看答题是不是切中要点,因为高考阅卷采用的是抓点给分。这样答题,即使后面的分析不是很到位,前面的观点正确了,往往就能得到比较好的分数。   换言之,摆出了观点,就应该作简要分析,尤其回答分值较高的试题。但是如果只说观点,而没有分析,老师就会认为学生思维不够严密,认识能力有差距,也不会给很高的分数。‎ ‎4、尽可能用原文的词句答题。   在回答问题时,如果原文有自已表达信息的相关语句,就尽可能用原文语句表达,对原文语句进行变化。即使有字数限制,也尽量用原文能够负载文章信息的术语概括,这是评卷赋分的关键依据。同时,也不必花费太长的时间来组织答案。即使要求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回答,也可以遵循以上原则。‎ ‎5、抛弃满分意识,强化高分意识。   现代文阅读试题很难得到满分,有的老师在训练指导时,总以获得满分为答题的出发点,希望答题尽善尽美,其实,这种观点失之偏颇。但是不追求满分并不是不追求高分。只要在自己的领域中占到优势,就会比别人高出一招。因此,答题规范就显得尤其重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