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特点启示和逐题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试论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特点启示和逐题解析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 ‎ A Suzhou Institution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试题特点启示和逐题解析 ‎【总体认识】‎ ‎1、考查内容:强调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切入点不偏不怪。本套试题主要考查了五行相生、北宋文化传播、晚清贸易、辛亥革命、重庆谈判、中苏关系、法国工业、英国工业革命、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珍珠港事件、跨国公司、明清商品经济、早期维新思想、工业革命的影响和隋唐政治中心等知识点。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复习备考中一定要紧紧把握决定历史前进方向和对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干知识,从内涵到外延认真理解和掌握这些历史概念,特别是涉及到的时间、地点、人物、程度和因果关系等。‎ ‎2、学科能力:全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糅合多种史学研究方法。几乎所有的历史试题都体现了“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新思路”的特征,主要考查概念理解、材料处理、分析阐释和论证探讨等历史学科能力,糅合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等多种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遵循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精神,体现国家意志。特别是主观题第37题,就是一份集重点知识、学科能力和核心价值为一体的难得的综合套餐,第39题还有效渗透了政治和地理的学科知识。这提示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整合历史知识,梳理历史线索,研读历史史料,探索历史规律,论证历史启示,形成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觉关注人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审时度势,理性思考,明辨是非,提高综合素养,让历史闪耀智慧的光芒,实现思想的交融,留下深邃的思索,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知识结构:突出“古为今用”和经济史的地位。按照板块划分,中国古代史约36分,中国近现代史约28分,世界近现代史约36分;按照专题划分政治史约32分,经济史约60分,文化史约8分。经济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活动,在我们今后的的复习备考中要予以足够的重视,还要特别重视古为今用、博古通今、以史为鉴,强调古今中外知识的整合与联系,形成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网络。‎ ‎4、试题难度:稳中有降。全卷基本上继承了2007年来的命题思路和风格,题型结构没有大的变化,仍然是12道选择题和2道主观题,体现了平稳过渡和延续性。难度值对比2009年有所下降,更能接近中学实际,15、16、17、18、19、21、22、23、37等题的难度对比往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学科能力的要求还是得到了全面考查,估计本套试题的难度值应该在0.48左右。‎ ‎【逐题分析】‎ ‎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答案】A ‎【解析】难题,没有任何教材依托,完全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如果考生就用常见的“金、木、水、火、土”的顺序回答本题,可以幸运的撞到正确答案。本题再次给我们启示,要自觉积累文史常识,提高自身学科素养,主动顺应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要求和潮流。‎ ‎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答案】D ‎【解析】难题,主要考查史料阅读理解能力,本题教材依托不够,材料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很高的难度。材料中“雕印、议论时政、不可流布、传之虏中、于朝廷不便”等信息十分关键,表达的是北宋政府被迫改变出版自由的政策,开始加强对民间言论的控管和监督,其中的原因在于当时雕版印刷的革新,大大方便了社会文化的传播,而其中的一些敏感语句可能会影响到宋辽之间的关系。B项有干扰性,其实宋朝出版业相对自由,民间出版刊印十分繁盛,政府并没有实现有效管理。A、C明显与史实不符。本题折射了当今国家和政府加强对公众舆论的正确引导和监督,号召树立正确、文明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如对网络等媒体不良信息的有效监管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4、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年份 总额(千两) 田赋(%) 厘金(%) 关税(%)‎ ‎1885 78276 38.6 17.9 18.8‎ ‎1887 85787 36.4 19.6 24.3‎ ‎1889 86187 35.5 17.4 25.7‎ ‎1891 95394 33.4 17.1 25.1‎ ‎1892 88816 35.2 17.2 26.0‎ 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答案】D ‎【解析】难题,考查材料处理、概念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要明确题中“厘金”的含义是指国内贸易税收,“关税”是指对外贸易的税收,而“田赋”是封建传统的赋税制度。研读表格数据,可以发现,19世纪末期清政府财政收入发生了明显变化,来自于国内外贸易的税收逐渐超过传统的封建赋税,开始占据政府收入的主体,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甚至开始影响到清政府的上层建筑和经济政策。‎ ‎15、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容易题,考查阅读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材料表达的是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脱离了农村群众,因此出现了“老农”不知“中华民国为何物”的现象。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本题直击热点又反其道,从历史的局限性和教训的角度折射出革命(改革)在社会进步中的推动作用,同时又特别强调了革命或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彻底的重要性,对于今天我们政治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攻坚克难,也有着很现实的意义。‎ ‎16、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答案】C ‎【解析】中档题,考查概念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本题以国共关系入题,选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个阶段的四件史实,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信息进行辨析,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B项,干扰性较强。从材料“不尽人意”、“内战不致发生”、“已有保障”等信息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是抗战胜利后的国共重庆谈判,当时尽管国共双方分歧颇多,但毕竟有了一个共同协定,全国舆论都为之喝彩。B项侧重于结束内战,一致对外,与材料信息不符。另外两项干扰性不强,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北平和谈的《国内和平协定》国民党根本没有签字。‎ ‎17、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答案】B ‎【解析】容易题,考查材料阅读、概念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题中的时间“1960年”是破题的关键。此时中国官方媒体增加对欧共体的正面报道,实际上是谋求与西欧国家改善关系的表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苏关系的恶化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分裂,中国外交舞台进一步受到限制,为了寻找新的外交空间,共同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政策,中国自觉加强了对欧洲的联系。A项“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虽然也有团结欧洲的目的,但它是毛泽东在20世纪70年代正式提出的。C、D二项干扰性不强,美苏争霸态势的变化和美欧日之间关系的变化应该是在60年代中期以后。‎ ‎18、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 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答案】A ‎【解析】中档题,考查阅读理解、知识迁移和阐释能力。19世纪上半叶,法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之中,但是由于法国大面积存在分散的小农经济,使得法国工业化进程有着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的特征,材料展示的就是法国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服务于工业生产的情景,将企业生产化整为零,在为各个家庭提供生计的同时,推动法国的工业化进程。本题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行教材更多的表述了法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困难和曲折,而本题材料则是另辟蹊径,强调法国工业革命的自身特色,如果学生没有较高的史学领悟能力,要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是比较困难的,好在B、C、D项干扰性不强,大大降低了本题的难度。19世纪上半叶,法国工业革命没有开始或已经完成都是错误的;法国小农经济的盛行,反映其劳动力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可能出现过剩的情况。‎ ‎19、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答案】C ‎【解析】中档题,考查概念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本题以英国工业革命切题,通过麦考利的谈话来表达工业革命所取得的成就和积极影响。1830年,英国也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之中,工业化的浪潮给英国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推动了英国社会的长足进步和发展。A、B、D都与史实不符,1830年前后国际局势并不平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西方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都是在19世纪末期。‎ ‎20、“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在上帝的福佑下,让我们的国家获得自由的新生;要使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上述演说发表于一次著名战役之后,该战役是 A.纳西比战役 B.葛底斯堡战役 C.瓦尔密战役 D.萨拉托加大捷 ‎【答案】B ‎【解析】难题,考查材料处理、知识迁移和阐释能力。对材料中“国家获得新生”、“民有、民治、民享”、“政府永世长存”等信息的解读是回答本题的关键,既然是要让“国家新生”,要让“政府长存”,说明国家曾经遭受严重威胁,政府面临严重挑衅;不能让“鲜血白流”,要实现“民有、民治、民享”,充分表达了这场战争的保卫国家完整统一、维护政府权威、实现人权自由的崇高使命和神圣目的,分析比较四个选项,可以自然联系到美国内战,从而得到正确答案。本段材料节选自林肯在美国内战的转折点——葛底斯堡战役胜利后的演讲,被誉为英语演讲中的典范,特别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理念受到世人的普遍赞誉。‎ ‎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答案】B ‎【解析】容易题,考查材料解读和概念理解能力。从材料中“俾斯麦”、“德意志革命”、“非出本心”等信息不难看出这次“革命”就是“德意志统一”,其发生的原因就是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其目的就是结束政治分裂,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俾斯麦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者未能完成的历史使命,使德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这一行动具有“革命性”,但是他容克贵族的阶级本性也决定了他是一个“非本心的革命者”。‎ ‎22、图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A.改变了大战爆发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答案】D ‎【解析】中档题,考查材料阅读和概念理解能力。图中的瓦胡岛上有美国著名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因此本题实际上是考查珍珠港事件的历史影响。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参战,中国也向德意日宣战,原本意见不齐的国家迅速动员起来,向轴心国家宣战。1942年 1月1日,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A、B、C均不符合题意,美国改变中立政策起始于1939年11月修改中立法和1941年3月通过的《租借法案》;盟国在太平洋战场的转折是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制空权的转移至少应该是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还有人认为应该是1945年1月东西线都处于盟国的控制下才算制空权的彻底转移。‎ ‎23、德国学者乌尔里希8226;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答案】B ‎【解析】中档题,考查材料阅读和概念理解能力。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国的跨国公司不断生成、发展和壮大,越来越成为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和主导,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标志。本题材料所表达的正是这个含义,不注重全球竞争,跨国发展,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无论它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将难以生存。A、C、D项错误明显,大大降低了本题的难度。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南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世界经济并没有趋于平衡和合理;跨国企业生产、资本、销售实现了全球化,但是并不意味着其民族本性的消失,如中国民族企业“海尔集团”等;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在全球扩张至少应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之时。‎ ‎37、(3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湖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至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 材料二 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士研其理,工致其功,则工又必兼士之事……夫泰西百工开物成务,所以可富可强,可大可久者,以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有以激厉之之故也……中国果欲发愤自强,则振百工以前民用,其要端矣。欲劝百工,必先破去千年以来科举之学之畦畛,朝野上下,皆渐化其贱工贵士之心。‎ ‎——薛福成:《振百工说》‎ 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薛福成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2分)‎ ‎【答案】‎ ‎(1)特点:国内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出超。‎ 影响:冲击贱商传统;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白银流入与货币化。 ‎ ‎(2)观点:工商立国;与列强展开以工业为基础的商战;破除传统,培养和尊重工商技术人才。‎ 背景: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列强入侵与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洋务运动。‎ ‎(3)变化: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 ‎ 影响:促使传统经济趋于破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半殖民地化。 ‎ ‎【解析】本题以明清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机遇和挑战为切入点,涉及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近代工业文明对世界市场的作用和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双重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史料研读、综合分析和阐释论证等能力。古今结合,中外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结合,既体现文明史观,又体现整体史观和近代化史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平中见奇,淡中有浓,学科特征明显。‎ 本题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开放,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国际竞争,抢占发展先机,实现新的社会转型,避免历史悲剧重演,确实值得深思。所谓“古为今用”,“读史明志、以史为鉴”,“铭记历史、照亮行程”等,历史学科的核心价值通过本题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本问考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主要强调材料处理和综合分析能力。研读材料,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信息:①当时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很繁盛,如“徽商遍及全国”,福建商品在江浙畅销,多个地区的产品行销至日本和东南亚等。②不同地区的商品各具特色,呈现明显的区域化和规模化,如“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漳州的纱”、“松江的棉”等。③对外贸易中,中国的产品明显占据优势,并长期保持其影响力,如“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葡萄牙、西班牙人皆“好中国绫缎杂缯”等;对外贸易还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如“得价二倍”等。‎ 在上述研读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其特征:国内外贸易繁盛,商品经济发达;商业发展呈现明显的的地域性和规模化;对外贸易占据优势并获利丰厚。‎ 分析其影响时,要以文明史观为基本方法,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方面打开思路,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立体分析和综合研究。如“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反映的就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观念的冲击;湖州一斤丝“值白银一两”,反映的就是经济领域货币经济的发展。还有一点是政治上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最终会推动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但当时的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剧烈的冲突,这点对于考生来讲属于很高的史识要求。‎ ‎(2)本问考查早期资产阶级发展工商业的思想主张及其产生原因,主要强调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能力。‎ 观点主张可以通过对材料信息进行提炼和整理,如“工商立国”,“工为体、商为用”,“可富可强、可大可久”,“振百工”,“劝百工”,“破科举”等,都是支持本题答案较显性的材料信息,归纳起来,可以得出三点:①学习西方成功经验,以工商立国;②发愤图强,振兴工商,反对外国侵略;③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大力培养新型人才。‎ 分析观点主张的产生背景,同样需要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综合分析和阐释,因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必然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的反映”。政治上,明清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到腐朽上层建筑的阻碍和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并没有推动中国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相反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遭遇到了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沦落为一个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上,西方的侵略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工业文明和精神文明,这对中国的传统经济和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些先进的封建士大夫愤而惊醒,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思想主张,并迈出了“自强、求富”的近代化的艰难步伐——洋务运动。以上这些都应该是早期维新派“工商为本”思想产生的重要背景。‎ ‎(3)考查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强调综合分析和论证能力。《共产党宣言》发表之时,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世界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应该是双重的。一方面,它破坏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使中国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另一方面,它也在客观上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和农业文明,西方的先进文明诱导和刺激中国工业化的起步,从而推动经济、政治、思想变革,开始艰难社会转型。‎ ‎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受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决定隋唐定都长安的主要因素。(6分)‎ ‎(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洛阳成为“二京”之一的原因。(14分)‎ ‎【答案】‎ ‎(1)隋唐政治上与北周一脉相承,关中为政治中心区域;关中地理位置优越,战略地位重要。 ‎ ‎(4)靠近经济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及江南地区;大运河的中心,全国财赋水陆转运枢纽;建有含嘉仓、洛口仓等大粮仓;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隋唐时期政治中心的确立及其社会成因,强调材料研读和综合分析能力,属于中档题。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定都长安的原因,可以从历史传统、区位优势等方面分析;洛阳成为东都的原因,则可以从江南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的革新等方面分析,也有历史传统因素的影响,同时本题以“粮食问题”为主题,也提醒考生,当时洛阳粮食存储的丰富,也是其能成为政治中心之一的重要原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