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数列不等式证明题放缩法十种方法技巧总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数学数列不等式证明题放缩法十种方法技巧总结

‎1. 均值不等式法 例1 设求证 例2 已知函数,若,且在[0,1]上的最小值为,求证: ‎ 例3 求证.‎ 例4 已知,,求证:≤1.‎ ‎2.利用有用结论 例5 求证 例6 已知函数 求证:对任意且恒成立。‎ 例7 已知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对对都成立,证明(无理数)‎ 例8 已知不等式。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设正数数列满足:求证 再如:设函数。‎ ‎ (Ⅰ)求函数最小值;(Ⅱ)求证:对于任意,有 例9 设,求证:数列单调递增且 ‎ ‎3. 部分放缩 例10 设,求证:‎ 例11 设数列满足,当时证明对所有 有:‎ ‎; .‎ ‎4 . 添减项放缩 例12 设,求证.‎ 例13 设数列满足 证明对一切正整数成立;‎ ‎5 利用单调性放缩: 构造函数 例14 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不大于,又当时 ‎ (Ⅰ)求的值;(Ⅱ)设,证明 例15 数列由下列条件确定:,.‎ ‎(I) 证明:对总有;(II) 证明:对总有 ‎6 . 换元放缩 例16 求证 例17 设,,求证.‎ ‎7 转化为加强命题放缩 ‎ 例18 设,定义,求证:对一切正整数有 例19 数列满足证明 ‎ 例20 已知数列{an}满足:a1=,且an=‎ (1)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有a1·a2·……an<2·n! ‎ ‎8. 分项讨论 例21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满足 ‎ (Ⅰ)写出数列的前3项; (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Ⅲ)证明:对任意的整数,有.‎ ‎9. 借助数学归纳法 例22(Ⅰ)设函数,求的最小值;‎ ‎(Ⅱ)设正数满足,求证:‎ ‎10. 构造辅助函数法 例23 已知= ,数列满足 ‎(1)求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证明:;‎ ‎(3)判断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例24 已知数列的首项,,.‎ ‎(Ⅰ)求的通项公式; (Ⅱ)证明:对任意的,,;‎ ‎(Ⅲ)证明:.‎ 例25 已知函数f(x)=x2-1(x>0),设曲线y=f(x)在点(xn,f(xn))处的切线与x轴的交点为(xn+1,0)(n∈N*).‎ ‎ (Ⅰ) 用xn表示xn+1; (Ⅱ)求使不等式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的充要条件,并说明理由;‎ ‎(Ⅲ)若x1=2,求证:‎ 例1 解析 此数列的通项为,‎ ‎,即 注:①应注意把握放缩的“度”:上述不等式右边放缩用的是均值不等式,若放成则得,就放过“度”了!‎ ②根据所证不等式的结构特征来选取所需要的重要不等式,这里 ‎ ,其中,等的各式及其变式公式均可供选用。‎ 例2 [简析] ‎ 例3 简析 不等式左边=‎ ‎=,故原结论成立.‎ 例4 【解析】使用均值不等式即可:因为,所以有 ‎ ‎ ‎ 其实,上述证明完全可以改述成求的最大值。本题还可以推广为:‎ ‎ 若,, 试求的最大值。‎ ‎ 请分析下述求法:因为,所以有 ‎ ‎ ‎ 故的最大值为,且此时有。‎ 上述解题过程貌似完美,其实细细推敲,是大有问题的:取“=”的条件是,即必须有,即只有p=q时才成立!那么,呢?其实例6的方法照样可用,只需做稍稍变形转化:‎ 则有 ‎ ‎ ‎ 于是,,当且仅当 ‎ 结合其结构特征,还可构造向量求解:设,则 由立刻得解: ‎ 且取“=”的充要条件是:。‎ ‎2.利用有用结论 例5 简析 本题可以利用的有用结论主要有:‎ 法1 利用假分数的一个性质可得 即 ‎ 法2 利用贝努利不等式的一个特例(此处)得,‎ 例6 [简析] 高考标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里给出运用柯西()不等式的简捷证法:‎ 而由不等式得 ‎(时取等号)‎ ‎ (),得证!‎ 例7 [解析] 结合第问结论及所给题设条件()的结构特征,可得放缩思路:。‎ 于是,‎ ‎ 即 ‎【注】:题目所给条件()为一有用结论,可以起到提醒思路与探索放缩方向的作用;当然,本题还可用结论来放缩:‎ ‎,‎ 即 例8 【简析】 当时,即 于是当时有 ‎ 注:本题涉及的和式为调和级数,是发散的,不能求和;但是可以利用所给题设结论来进行有效地放缩;‎ 再如:【解析】(Ⅰ)1;(Ⅱ)证明:由(Ⅰ)得,对x>-1有,利用此结论进行巧妙赋值:取,则有 即对于任意,有 例9 [解析] 引入一个结论:若则,(可通过构造一个等比数列求和放缩来证明,略)‎ 整理上式得(),以代入()式得。即单调递增。以代入()式得。此式对一切正整数都成立,即对一切偶数有,又因为数列单调递增,所以对一切正整数有。‎ ‎ 注:上述不等式可加强为简证如下: 利用二项展开式进行部分放缩:‎ ‎ 只取前两项有对通项作如下放缩:‎ 故有 ‎3. 部分放缩 例10 [解析] ‎ 又(只将其中一个变成,进行部分放缩),,‎ 于是 例11 【解析】 用数学归纳法:当时显然成立,假设当时成立即,‎ 则当时,成立。‎ ‎ 利用上述部分放缩的结论来放缩通项,可得 ‎ 【注】上述证明用到部分放缩,当然根据不等式的性质也可以整体放缩:;‎ 证明就直接使用了部分放缩的结论。‎ 例12 [简析] 观察的结构,注意到,展开得 即,得证.‎ 例13[简析] 本题有多种放缩证明方法,这里我们对(Ⅰ)进行减项放缩,有 法1 用数学归纳法(只考虑第二步);‎ 法2 ‎ 则 例14 [解析] (Ⅰ)=1 ;(Ⅱ)由得 且 用数学归纳法(只看第二步):在是增函数,则得 例15 [解析] 构造函数易知在是增函数。当时在 递增,故。对(II)有,构造函数 它在上是增函数,故有,得证。‎ ‎【注】①数列单调递减有下界因而有极限:‎ ②是递推数列的母函数,研究其单调性对此数列本质属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16 [简析] 令,这里则有 ‎,从而有 注:通过换元化为幂的形式,为成功运用二项展开式进行部分放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例17 [简析] 令,则,,应用二项式定理进行部分放缩有 ‎,‎ 注意到,则(证明从略),因此.‎ ‎7 转化为加强命题放缩 例18 [解析] 用数学归纳法推时的结论,仅用归纳假设及递推式 是难以证出的,因为出现在分母上!可以逆向考虑:‎ 故将原问题转化为证明其加强命题:对一切正整数有(证略)‎ 例19 [简析] 将问题一般化:先证明其加强命题 用数学归纳法,只考虑第二步:‎ ‎。因此对一切有 ‎ ‎ 例20 [解析]:(1)将条件变为:1-=,因此{1-}为一个等比数列,其首项为1-=,公比,从而1-=,据此得an=(n³1)……1° ‎(2)证:据1°得,a1·a2·…an=,为证a1·a2·……an<2·n!,‎ 只要证nÎN*时有>……2° 显然,左端每个因式都是正数,先证明一个加强不等式:‎ ‎ 对每个nÎN*,有³1-()……3° ‎(用数学归纳法,证略)利用3°得³1-()‎ ‎=1-=1->。故2°式成立,从而结论成立。‎ ‎8. 分项讨论 例21 [简析] (Ⅰ)略,(Ⅱ) ;(Ⅲ)由于通项中含有,很难直接放缩,考虑分项讨论:‎ 当且为奇数时 ‎(减项放缩),‎ 于是, ①当且为偶数时,‎ ②当且为奇数时,(添项放缩)‎ 由①知。由①②得证。‎ ‎9. 借助数学归纳法 例22 [解析] 科学背景:直接与凸函数有关!(Ⅰ)略,只证(Ⅱ):‎ 考虑试题的编拟初衷,是为了考查数学归纳法,于是借鉴詹森不等式的证明思路有:‎ 法1(用数学归纳法)‎ ‎(i)当n=1时,由(Ⅰ)知命题成立。(ii)假定当时命题成立,即若正数,‎ 则 当时,若正数(*)‎ 为利用归纳假设,将(*)式左边均分成前后两段:‎ 令 则为正数,且 由归纳假定知 ‎ (1)‎ 同理,由得 ‎(2)‎ 综合(1)(2)两式 即当时命题也成立. 根据(i)、(ii)可知对一切正整数n命题成立.‎ 法2 构造函数 利用(Ⅰ)知,当 对任意② ‎ ‎(②式是比①式更强的结果).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结论.‎ ‎(i)当n=1时,由(I)知命题成立.‎ ‎(ii)设当n=k时命题成立,即若正数 ‎ ‎ 对(*)式的连续两项进行两两结合变成项后使用归纳假设,并充分利用②式有 由归纳法假设 ‎ ‎ 得 ‎ 即当时命题也成立. 所以对一切正整数n命题成立.‎ ‎【评注】(1)式②也可以直接使用函数下凸用(Ⅰ)中结论得到;‎ ‎(2)为利用归纳假设,也可对(*)式进行对应结合:而变成项;‎ ‎(3)本题用凸函数知识分析如下:先介绍詹森(jensen)不等式:若为上的下凸函数,则 对任意,有 ‎ 特别地,若,则有 若为上凸函数则改“”为“”。‎ 由为下凸函数得 ,又,所以 ‎(4)本题可作推广如下:若正数满足,则 ‎。简证:构造函数,‎ 易得 故 ‎10. 构造辅助函数法 例23 【解析】(1) 求导可得在上是增函数,‎ ‎(2)(数学归纳法证明)①当时,由已知成立;②假设当时命题成立,即成立,‎ 那么当时,由(1)得,,, ,这就是说时命题成立。由①、②知,命题对于都成立 ‎ ‎(3) 由, 构造辅助函数,得 ‎,当时,‎ 故,所以<0 得g(x)在是减函数, ‎ ‎ ∴g(x)>g(0)=f(0)-2=0,∴>0,即>0,得>。‎ 例24 【解析】(Ⅰ).(Ⅱ)提供如下两种思路:‎ 思路1 观察式子右边特征,按为元进行配方,确定其最大值。‎ 法1 由(Ⅰ)知,‎ ‎,原不等式成立.‎ 思路2 将右边看成是关于x的函数,通过求导研究其最值来解决:‎ 法2 设,则 ‎,当时,;当时,,‎ 当时,取得最大值.原不等式成立.‎ ‎(Ⅲ)思路1 考虑本题是递进式设问,利用(Ⅱ)的结论来探究解题思路:‎ 由(Ⅱ)知,对任意的,有 ‎.取,‎ 则.原不等式成立.‎ ‎【注】本解法的着眼点是对上述不等式中的x进行巧妙赋值,当然,赋值方法不止一种,如:还可令,得 ‎ 思路2 所证不等式是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能否直接用数学归纳法给予证明?尝试:‎ ‎ (1)当时,成立;‎ ‎ (2)假设命题对成立,即 则当时,有 ,‎ 只要证明;即证,‎ 即证 用二项式定理(展开式部分项)证明,再验证前几项即可。如下证明是否正确,请分析:易于证明对任意成立;于是 ‎【注】上述证明是错误的!因为:是递增的,不能逐步“缩小”到所需要的结论。可修改如下:‎ 考虑是某数列的前n项和,则,‎ 只要证明 思路3 深入观察所证不等式的结构特征, 利用均值不等式可得如下妙证:‎ 由取倒数易得:,用n项的均值不等式:‎ ‎,‎ 例25 【解析】(Ⅰ) (Ⅱ)使不等式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1≥1.‎ ‎ (Ⅲ) 基本思路:寻求合适的放缩途径。‎ ‎ 探索1 着眼于通项特征,结合求证式特点,尝试进行递推放缩:‎ ‎ ‎ ‎ 即。于是由此递推放缩式逐步放缩得 ‎ 探索2 从求证式特征尝试分析:结论式可作如下变形:‎ ‎ 逆向思考,猜想应有:(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略)。‎ ‎ 探索3 探索过渡“桥”,寻求证明加强不等式:由(2)知xn≥1,由此得。有 尝试证明 ‎ 证法1(数学归纳法,略);‎ ‎ 法2 (用二项展开式部分项):当n≥2时2n=(1+1)n≥‎ ‎ 此题还可发现一些放缩方法,如:‎ ‎。(每一项都小于1),而再证即,则需要归纳出条件n≥4.(前4项验证即可)‎ 技巧积累:(1) (2) ‎ ‎ (3) ‎ ‎ (4) ‎ ‎ (5) (6) ‎ ‎ (7) (8) ‎ ‎ (9) ‎ ‎ (10) (11)‎ ‎ (11) ‎ ‎ (12) ‎ ‎ ‎ ‎ (13) ‎ ‎ (14) (15) ‎ ‎ (1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