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泉州卷外国语中学08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
福建泉州外国语中学08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中国官方是星期三正式宣布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建造计划,与此同时,中国的航天专家也第一次公开提到了轮船运输的概念。 上个月,中国正式批准在海南建设第四个航天发射场。有评论指出,在南部建发射场将大大提高火箭发射的有效载荷。这一发射地点也提供了多条发射途径,从而可以避免飞越人口密集的地区。 这些评论都忽视了新发射地的一个最重要的优势——对中国其他地方来说的“可达性”。对于中国太空计划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新式大型火箭要从工厂运到这个新发射地时不再需要经过密集的铁路隧道了,可以用轮船把它们运到发射场。 迄今为止,长征系列火箭所用的元件体积都差不多——长15米,但直径不到2.4米,这些火箭拆分后可以通过铁路线运到已有的三个内陆发射场。 但正在研制中的“长征五号”火箭就不同了。它的设计运载能力是现有火箭的3倍,能够达到欧洲“阿丽亚娜5号”和俄罗斯“质子”火箭的水平。它的舱体结构也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比此前中国制造的任何火箭元件都要大。已宣布的设计直径为5.4米——这显然是不适合长距离地面运输的。 中国的太空专家肯定已经发现,上世纪60年代,美国在把“土星”火箭的元件从沿海的制造厂运到沿海发射场时,轮船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工厂和发射场从一开始选址和建造就是为了应用这种方式。 “长征五号”火箭的运载能力将使中国有发射重型卫星方面拥有不亚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公布这一计划之前,中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卫星,这是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 中国计划在2012年通过机器人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在202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研制“长征五号”火箭是向这些目标迈进的重要一步。 新一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可以达到25吨,远高于现阶段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极限载荷9吨。“长征五号”运输火箭可以用来发射空间站或重型卫星,这是目前的“长征三号甲”所不能实现的。 “长征五号”将在东部港口城市天津的基地研制,到2012年中国还将在南部的海南岛建立一个新发射基地。两个基地之间的海运将比现有工厂和发射基地间的地面运输更为便捷。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于2013年投入使用,新一代运载火箭将帮助中国未来几十年间在卫星发射市场展开竞争。 1.根据全文分析,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国未来太空计划的是( ) A.正式批准在海南建设第四个航天发射场。 B.在天津基地研制设计运载能力达25吨的火箭“长征五号”。 C.2012年通过机器人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202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 D.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卫星,这是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 2.以下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长征五号”运载火箭2013年投入使用,将直接服务于中国的未来太空计划,特别是2020年左右的载人登月。 B.新建的海南航天发射场将成为中国技术最先进的发射基地,在这里,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将大展身手。 C.“长征三号甲”虽然刚刚完美地完成了“嫦娥一号”的发射任务,但它还远远比不上俄罗斯的“质子”火箭。 D.“长征五号”火箭将帮助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可以参与到重型卫星的发射竞争之中。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恨。”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 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庐陵欧阳修序。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 革:革除 B.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 毁:损毁 C.时人颇共非笑之 非:非议 D.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 废:罢免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B.以一酒食之过 皆以美于徐公 C.子美之齿少于予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D.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苏子美的文集编好后归还给杜公,并劝慰杜公不要对此抱有怨恨。 B.苏子美仅仅因为小的过错而被削职为民并流落至死,作者对他的遭际深感痛惜。 C.苏子美在文学创作上崇尚古文,摈弃那种所谓的“时文”,虽遭人讥笑,也毫不顾忌。 D.文章最后将苏子美的死归结为命运使然,实是作者内心悲痛的无奈之言。 第Ⅱ卷(共135分) 三、(32分) 6.阅读下面《庄子》中一段文学,按要求答题。(10分)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①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斲②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斲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③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①垩(è):白灰。漫:涂。 ②斲(zhuó):同“斫”,砍。 ③质:质对,对象。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2分) 译文: ②自惠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4分) 译文: (2)庄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什么?这则寓言表达了庄子的什么感情?(4分) 答: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裴给事宅白牡丹 卢纶(一作裴潾诗)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1)前两句是如何写紫牡丹的?(2分) 答: (2)第三句中诗人用一“别”字引出盛开的白牡丹,这样写好在哪里?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8.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千淘万漉虽辛苦, 。(刘禹锡《浪淘沙》 (2)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3)六朝旧事随流水,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4)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 。(《孔子家语》) (6) ,临清澈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9.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A.当夜刮大风,天明小雨接大雨,一脉相连延,到下午没停过。鸿渐冒雨到唐家,小姐居然在家;他微觉女佣人的态度有些异常,没去理会。一见唐小姐,便知道她今天非常矜持,毫无平时的笑容,出来时手里拿个大纸包。他勇气全漏泄了,说:“我来过两次,你都不在家,礼拜一的信收到没有?” 方鸿渐冒雨去见意中人即遭如此冷遇,这其中原因就在唐晓芙事先已从表姐李梅亭那里获知有关方鸿渐的“一切”。(《围城》》 B.吴荪甫脸上的肌肉似笑非笑地动了下。他终于记起来了:这屠维岳也是已故老太爷赏识的“人才“,并且这位屠维岳的父亲好像还是老太爷的好朋友,又是再上一代的老侍郎的门生。对于父亲的生活和思想素抱反感的荪甫突然间把屠维岳刚才给与他的好印象一变而为憎恶。 可是,后来屠维岳先把吴荪甫减工资的决定透给工人,工人闹事吴荪甫召见他时,他既顶撞又献策,吴荪甫盛怒之中发现了屠维岳的才能而予以重用。(《子夜》) C.元春入宫,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又被恩准省亲。于是,贾府为元妃省亲专门加盖“省亲别墅“。宝玉受命为新落成的省亲别墅中的亭台楼阁题写馆名、匾额和对联。好在宝玉平时就喜欢读些杂书,博学旁搜,虽然严父一再挑剔,但总算不辱使命,为各处馆楼撰写对联,既切合景物对象,又对仗工稳,博得众人夸奖,表现堪称上乘。(《红楼梦》) D.侄子夏尔来葛朗台家中做客,葛朗台对夏尔冷若冰霜。隔天他从报上得知弟弟已经破产自杀了,且将夏尔托付给自己。他对弟弟的死讯,无动于衷,却将夏尔视为累赘。他觉得将破产这个事情转告夏尔使他有些为难,反而是弟弟自杀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父亲总是死在儿子前面。当夏尔一心为父亲的死哭得死去活来时,葛朗台却觉得他没有出息,把死人看得比钱还重。(《欧也妮·葛朗台》) E.克洛德通过甘果瓦把爱斯梅拉达骗出圣母院后,再次威逼爱斯梅拉达,遭拒绝后把她交给女修士古杜勒看管,自己去叫官兵。没想到互相珍藏的小鞋子使这对失散多年的母女相认,母女此时相聚,悲欣交集。克洛德和官兵回来时,古杜勒竭力抢救女儿,不幸头部触石身亡,爱斯梅拉达最后也被处以绞刑。(《巴黎圣母院》) 10.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三国演义》中哪个场面最能让人发出“出师未捷身生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叹?请简述之。 答: (2)聂赫留道夫按约赴米西家宴之后回到家中,关上门开始反省自己。他反思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又作出了哪些决定? 答: 四、(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窗外人生 王呈伟 窗子里的人喜欢往外看,看外面的景物随四季而变化,看春天花开看冬日雪落,看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看雨飘落,路上的行人在夏雨中匆匆走过…… 人确实需要向外看的勇气,不能囿于一室之中,泯灭突破樊篱的渴望。人在屋里憋闷得久了,倦了,懈怠了,视角就凝固了:这不是体力上的疲惫,而是心智上的衰竭。这时就需要窗子里的人走到窗前,适时放飞一下郁闷的心情,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思想就不会霉掉。人只有在天地间才会多些悟的灵感和做的创意,从容淡定之中,情感才能归于平和,真知方可还原朴素。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被钢筋水泥日益挤压的人群不应只有伏案工作这一种姿势,人的生命也不应只有勤奋这一种底色,人的视野更不该只有室内这一种视角!什么时候能表现那临窗极目的舒昂,这不仅是一时的心情,更是一种人生的气度。 唐人的窗外别有一番天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门窗俱开的气势也只有唐人做得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凭高远望,极目江河湖泊,才能看懂化外之境,天地间凝结的浩然之气被唐人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这不仅仅是一个视角的诗化,一种眼光的睿智,更是一种胸襟的开放,一个时代精神岁风貌的缩影。那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价值观,传承为史书中的一脉奇香,引领后来人书写自己的一生,唐人的诗性内含风骨,高韬让那些只会追逐利益的后人满面含羞。 宋人的天地似乎是小了些。“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天空从方塘中赏鉴;“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情感交流也要隔着墙,已然没有了穿行天地间的大气,仅剩下移花接木的才气,定格成“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偷闲。从此大宋庭院的天空悬挂上颗颗多感的心,从“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放与自信,演变成“倚天回首”的秀气与精致,目光不再远行,直把雕塑雕成了饰物,放在手中把玩,舒缓自己难以排解的感时伤情。即便宋人有将山水缩龙成寸的智慧,可这窗外庭院的视角是狭隘多了。 清人是背着一肩负担看窗外的,平添了许多无奈,把凭窗的浩叹写进小说,借形象的虚拟隐晦地传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冷眼旁观。蒲松龄的聊斋算是打开了一个与普通人对话的轩窗,让山野之人进来,让渔夫樵子进来,让他们身上的清新之气驱散狭小空间封闭了太久的腐气,晦气,浊气……可这种胸襟只体现在落第举子的身上是有清一代学子的悲哀。曹雪芹来得率性,径直走到外面,从广阔的天地反观自己的书斋,悟通了世间的百态人生,“世事洞明皆学问”——他饿着肚子依然能行走在大天大地里,用历经风雨饱润沧桑的笔触写出了惊世骇俗的文字,这是行走在天地间高傲的灵魂,是真正的读书人最后的尊严。在这本可窥一个王朝背影的大书中,让人看到了从兴盛到末路的历史;他开的是封建社会的天窗,容尽了世间的沧海桑田、风花雪月。 凭着这一扇扇历史中的大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从史册的书香中走来,用生命奏出金石般的声响,叩开我们日益紧闭的心扉。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埋头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窗下囚徒,要从窗内的局促中走出来,任目游万仞,让思想远行。(选自《文汇报》2007年5月16日) 11.如何理解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5分) 他开的是封建社会的天窗,容尽了世间的沧海桑田、风花雪月。 12.下列这句话在修辞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作简要分析。(6分) 生活在高楼大厦中被钢筋水泥日益挤压的人群不应只有伏案工作这一种姿势, 人的生命也不应只有勤奋这种底色,人的视野更不该只有室内这一种视角! 13.人为什么要有开窗向外看的勇气?凭着历史大窗,历史人物的窗外人生给你什么启示?(6分) 五、(16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分) 世界权威科学杂志《自然》18日选取了一个漂亮的彩图作封面,它就是菠菜主 要捕光复合物(LHC—Ⅱ)晶体结构图。迷宫一样的蛋白质三维结构图,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在光合作用研究领域取得了世界级的研究成果。 国际同行评价说:“这是光合作用领域的一大突破”“这一成果标志了光合作用研究的重大跨越”。据悉,这是第一篇由大陆科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独立完成的主导性文章。正因为如此,19日的发布会由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几家单位共同召开。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化学反应,因为利用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化合物并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由捕光系统和光反应中心两个“接力手”来共同完成,捕光系统负责把“接力棒”传给光反应中心。而捕光蛋白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是植物高效利用光能的结构基础。 作为绿色植物中含量最丰富的主要捕光复合物,LHC—Ⅱ这一复合物是由蛋白质分子、叶绿素分子、类胡萝卜素分子和脂类分子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分子体系,它们被镶嵌在生物膜中,具有很强的疏水性,难以分离和结晶,测定这样的膜蛋白质复合体的晶体结构,是国际公认的高难课题,也是一个国家结构生物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中科院、科技部门的支持下,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常文瑞课题组和中科院植物所匡廷云院士等人合作,经过几年努力,在这一领域超越德国和日本后来居上,不仅纯化出这一光合膜蛋白,而且在世界上率先得天独厚测定了这一复合体的三维结构。 科学家首次发现了膜蛋白结晶的第三种方式,首次发现了二十面体状的膜蛋白空心球体结构,并首次提示了色素分子在复合物中的排布规律等,从而推动了我国光合作用膜蛋白三维结构研究进入国际领先水平。 (1)给这则材料提取三个关键词: (2分) (2)根据材料内容,分点概括什么是“光合作用“。(4分) 答: 15.请你依照画线处的句子,仿写两句话,使语意得到充分的体现。(4分) 在一个名叫地球的星体上,有一种名叫人的生物发明了房子。他们把大自然关在门外,却对着窗户和电视观察世界。 仿句: ① ② 16.请在下面的故事后续上富有哲理的话。(3分) 一个多愁善感的小女孩,在家里西窗前看见一行送葬的队伍,不禁神情黯淡,泪流满面。爷爷看见了,把她叫到东窗前,推开窗户让她看,只见一户人家正在举行婚礼,喜庆吉祥的气氛顿时感染了小女孩,她破涕为笑了。从此,在她的幼小的心灵里永远铭刻下爷爷颇有哲理的教诲: 。 17.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赞颂我国南宋一著名诗人的对联。(只填序号即可)(3分) ①池馆重新接草堂 ②宦游西蜀 ③烟尘誓扫还金阙 ④志复中原 ⑤诗继少陵 ⑥派开南宋 ⑦更入清风明月 ⑧高吟铁马铜驼 答:上联: 下联: 六、(70分) 18.请以“守护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把题目补写完整。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不少于800字。 福建泉州外国语中学08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 一、1.D(这已经实现,不属于未来计划) 2.C(没有依据,无中生有) 二、3.B.毁:诋毁 4.A(两个“而”均是表示并列关系。B项中第一个“以”是介词,“因为”;第二个“以”是动词,“认为”。C项中第一个“于”是介词,表示比较“比”;第二个“于”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对”。D项中,第一个“虽”意思是“虽然”,第二个“虽”意思是“即使”。 5.A“并劝慰杜公不要对此抱有怨恨“说法有误。从第二段最后一句来看,作者劝慰杜公不要对此感到遗憾。这里的“恨”是“遗憾”的意思。 三、6.(1)①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对跟随的人说。 ②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2)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了。庄子通过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惠子的友谊,流露出纯厚真挚的怀念之情。 [参考译文] 庄子给亲朋送葬,经过惠施的坟墓,回头对随从的人说:“郢人在他的鼻尖上涂象苍绳翅膀那样大小的白土子,让匠石把白点砍掉。匠石运斧如成风,声声作响地砍它,砍尽了白土子而没伤鼻子,郢人站立面不改色。宋元君听到此事,召匠石说:‘试试为我砍一次看看。’匠石说:‘我以前砍过,但是,我砍的对象已经死很久了。’自从先生死了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辩论的对象了!” 7.(1)通过写长安豪贵争赏紫牡丹侧面描写紫牡丹花开之盛之美。 (2)一个“别” 字引出了迥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显出白牡丹高洁的形象,表达诗人对白牡丹及裴给事的高洁形象的赞美,对其处境的同情。 8.(1)吹尽黄沙始到金 (2)连峰去天不盈尺 (3)但寒烟衰草凝绿 (4)梧桐更兼细雨 (5) 忠言逆耳而利于行 (6)登东皋以舒啸 9.AD(A.唐晓英的表姐是苏文纨,不是李梅亭。D.葛朗台是从侄子夏尔带给他其父的一封信中得知弟弟已经破产,且将夏尔托付给自己。并非从报上得知。) 10.示例 (1)秋风五丈原: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人辱骂,司马懿不为所动。不久诸葛亮病危,禳星不成,遂将平生所学传授给姜维、并作好身后的军事安排。尚书李福赶到,诸葛亮推荐蒋琰、费祎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时年五十四岁。星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 (2)他发现自己和周围的人“又可耻,又可憎”。他想到母亲生前的行为;他和贵族夫人的暧昧关系;他反对土地私有却又继承母亲的田庄以供挥霍,觉得十分可耻。他决定改变腐朽的生活方式,第二天向管家宣布“收拾好东西,辞退仆役,搬出这座大房子。 四、11.曹雪芹走出书斋,在广阔的天地间审视封建社会,他的小说反映了封建王朝兴衰成败的发展轨迹,融会了人世间的爱憎情仇。(要突出对“天窗”“沧海桑田”“风花雪月”的理解) 12.这段话应用了排比手法,显示了临窗极目的必要性,语气强烈,语意酣畅。 其中“在高楼大厦中被钢筋水泥日益挤压”应用了夸张手法,表现了都市人 生活范围的狭小。“只有勤奋一种底色”应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只 知道勤奋伏案工作的单调。 13.开窗向外看可以突破攀篱,克服心智的衰竭,放飞郁闷的心情,显示了人生的大度,让思想远行;囿于一室,视野狭隘,心智衰竭,心情郁闷、思想陈腐,心扉日益紧密。(综合第2段和最后一段,从正反两方面作答) 启示:通过历史人物的窗外人生可以看出,人只有胸襟开放,开阔眼界,才能显示人生的气度与自信,才能彰显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人生价值。 五、14 (1) 捕光复合物(LHC—Ⅱ)晶体结构图; 光合作用; 突破 (2)①光合作用是化学反应;②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化合物并放出氧气;③光合作用由捕光系统和光反应中心两个“接力手”来共同完成.(①②也可以何为一点) 15.示例①他们彼此用墙进行隔离,却通过电话进行联系。 ②他们在门上装了门镜,却像个监守自盗的家贼向外窥视。 16.人生有悲剧也有喜剧,有痛苦也有欢乐,你不能只推开一面窗,只看一面的风景。 17.上联:②④⑧③ 下联:⑤⑥⑦① 六、18.略 【附1:诗歌鉴赏】 裴给事宅白牡丹 长安豪贵惜春残, 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 无人起就月中看。 在唐代,观赏牡丹成为富贵人家的一种习俗。据李肇《唐国史补》记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中唐诗人刘禹锡也有诗为证:“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 当时,牡丹价格十分昂贵,竟至“一本有直数万者”。(亦见《唐国史补》)牡丹中又以大红大紫为贵,白色牡丹不受重视。裴潾这首诗的前两句便形象而概括地写出了唐代的这种风习。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唐代京城长安有一条朱雀门大街横贯南北,将长安分为东西两半。街西属长安县,那里有许多私人名园。每到牡丹盛开季节,但见车水马龙,观者如堵,游人如云。选择“长安”、“街西” 作为描写牡丹的背景,自然最为典型。作者描写牡丹花开时的盛景,只用“春残”二字点出季节,因为牡丹盛开恰在春暮。作者没有对紫牡丹的形象做任何点染,单从“豪贵”对她的态度着笔。豪贵们耽于逸乐,“无日不看花”,桃杏方尽,牡丹又开,正值暮春三月,为“惜春残”,更是对牡丹趋之若鹜。以争赏之众,衬花开之盛,“惜春残”一笔确实收到了比描写繁花似锦更好的艺术效果。 以上使用侧面描写,着意渲染了紫牡丹的名贵。看似与题目无关,实则为后面展开对白牡丹的描写作了有力的铺垫。“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一个“别”字,引出了迥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玉盘,冷露,月白,风清,再加上寂静无人的空园,与上联描写的情景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对白牡丹的形象刻划虽只是略加点染,但显然倾注了作者满心的爱悦和同情。“玉盘”,形容盛开的白牡丹,生动贴切。月夜的衬托和冷露的点缀,更增加了白牡丹形象的丰满。作者正是通过对紫牡丹和白牡丹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的对照描写,不加一句褒贬,不作任何说明,而寓意自显。为豪贵所争赏的紫牡丹尽管名贵却显得庸俗,相反,无人看的白牡丹却超尘脱俗,幽雅高尚,给人以冰清玉洁之感。诗人对白牡丹的赞美和对它处境的同情,寄托了对人生的感慨。末句“无人起就月中看”之“无人”,承上面豪贵而言,豪贵争赏紫牡丹,而“无人”看裴给事的白牡丹。即言裴给事之高洁,朝中竟无人赏识。诗题中特别点出“裴给事宅”,便是含蓄地点出这层意思。短短的一首七绝可谓含意丰富,旨趣遥深。可以说,在姹紫嫣红的牡丹诗群里,这首诗本身就是一朵姣美幽雅、盈盈带露的白牡丹花。 【附2: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的朋友苏子美死后四年,我才在太子太傅杜衍老先生的家中发现了他一生中文章的遗稿。于是将它编辑整理成十卷。子美是杜老的女婿。我便把编好的苏氏文集归还给杜家,并对杜老先生说:“ 这些文章真是金和玉一般啊,即使把它遗弃在污泥之中,也不会消磨腐蚀。它尽管在某一时期被人遗弃。但一定有被后人收藏起来当作珍宝的时候。虽然,它还埋没着没有问世,但它的精神与奇特的光辉,已经常常表现和进发出来。外物都不能掩盖住它。所以,正当作者遭到排挤摧残,流浪在外,生活穷困的时候.他的文章已经自然地风行天下,即使他的冤家仇人,以及曾经能出力排挤打击致他于死地的人,对他的文章,也不能稍加诋毁和掩盖。人们的感情,大抵轻视近代的而重视古代的,苏子美生活在今天又屈居下位,他的文章尚且如此受人重视,可以想象,他在后世将会受到人们怎样的喜爱敬重呢!您老不必遗憾。” 我曾经考察了前代文章与政治兴盛衰败的一些情况。唐太宗治理天下接近三代圣王,可是文章不能革除齐梁等朝代浮靡文风的残余习气。对此,我感到很奇怪。一百多年以后,韩愈、李翱一辈人物出现,因而元和时代的文章才恢复了古文的传统。唐代衰亡后,战乱不止,又过了一百多年建立了宋朝。天下统一,安然无事。又几乎过了上百年,直到今天古文才开始兴盛。自古以来,平安的时代少,混乱的时代多。幸而如今时代承平了.但文章或不能纯正精粹,或过了很久还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为什么像这样困难呢?难道是很难得到能得以振兴文风的人才吗?如果一旦有了这样的人,又幸运地出现在平安的时代,世上难道就可以不重视、不爱惜他吗?哎!我的好友苏子美,却因为一顿酒饭的小过失被诬陷,以至削职为民,流落在外地死去。这可真正值得叹息流泪,并使人替那些担当要职应该为国家培育人才的仁人君子们感到可惜啊! 苏子美的年龄比我小,可我学习古文反在他之后。天圣年间,我在礼部参加进士考试,发现当时学习文章的人,一心追求声调对偶,摘取割裂古人的文句,称之为“时文”,还以此来彼此互相夸耀。但是,唯独子美跟他哥哥苏才翁,参军穆伯长,创作古体诗歌和杂文。当时的人都非难讥笑他们,可子美不理会这一切。后来,皇上担忧“时文”的影响不好,发下诏书,开导勉励学习文章的人要学习古文的时候,那股风气才慢慢消失,学写文章的人逐步趋向写古文了。独有苏子美,在全社会都不写古文的时候写古文,从始至终地守定自己的志向.不被世俗的爱好牵着走,可以称得上是不寻常的有独立见解的人啊。 苏子关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时便被免职了,后来任湖州长史,不久便死去,享年四十一岁。他的体格相貌雄伟奇特,望着他觉得很高傲,接近他却感到很平和,越久越令人爱慕。他才能虽然很高,但人们也不太嫉妒。那些人排斥驱逐他的原因,恐怕不在苏子美一人身上。全靠皇上聪明仁惠,所有当时被指名排斥的人,从大臣到普通人,受子美事件株连的人,都被保全下来了,现在都恢复了荣誉与信任。就是那些与子美同时饮酒获罪的人,大都也是当时杰出的人才,现在也被收录任用,在朝廷担任要职。可是,唯独子美不幸死了,难道不是他的命吗?悲痛啊! 庐陵欧阳修序。 (注:北宋庆历五年(1405年),进奏院举行祭神活动,苏舜钦等人把祭神活动剩余的废纸变卖,所得金钱用于吃喝应酬。这种卖废纸凑酒钱是当时一种不成文的官场陋习。苏舜钦也是这么做。这时,范仲淹的政治对手王拱宸(御史中丞)抓住这个把柄,于是向皇帝报告苏舜钦等人用公款大吃大喝。结果导致杜衍、范仲淹、富弼被罢免职务,“庆历新政”因此而失败。为什么苏舜钦这件小案子导致如此严重结果,其原因在于杜衍、范仲淹二人为政治同盟,而苏是杜衍的女婿且是范仲淹推荐的官员。王拱宸逮到这个机会,小题大作,藉此扳倒杜衍、范仲淹这两个政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