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文综历史部分14套单文档打印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各地高考文综历史部分14套单文档打印版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13.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 A. 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 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 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14.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 ‎ 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翩的程度高于唐代 ‎15.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 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6.“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 至其宴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A.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 C.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 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 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 C.“止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18.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邮件种类 ‎ 计费单位(每‎10克)‎ 邮资(元)‎ ‎ 亚洲各国 ‎ 0.32‎ ‎ 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 ‎ 0.48‎ ‎ 航空[来源:Zxxk.Com]‎ ‎ 西欧各国(捷克转)‎ ‎ 0.48[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 西欧各国(香港转)‎ ‎ 0.80‎ ‎ 其他各洲 ‎ 0.80‎ ‎ A. 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 B. 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 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 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1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 ‎ 下一步 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 “信仰即可得救”‎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 D. “我们茫然予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20.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 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21.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 A. 17世纪初期 B. 18世纪中期 ‎ C. 19世纪中期 D. 20世纪初期 ‎22.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 A.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23.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 A. 雪莱 B. 毕加索 C. 贝多芬 D.巴尔扎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38.(28分)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 (1)市民群体在宋代有较大发展,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简述市民群体的发展对宋代文学艺术的影响。(6分)‎ ‎ (2)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早期的留学生主要前往欧美,20世纪初兴起留日热潮。为何日本此时成为中国人留学的主要目的地?(8分)‎ ‎ (3)近代中国工人群体产生于19世纪中期。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为何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人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9分)‎ ‎ (4)中国“农民工”群体在1978年后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39.(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 ——[美]彭幕兰等《贸易打造的世界》‎ ‎ ‎ ‎ 材料二: l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国别 年份 ‎ 1820‎ ‎ 1875‎ ‎ 1913‎ ‎ 1926‎ ‎ 1931‎ ‎ 1952‎ ‎ 1965‎ ‎ 1985 ‎ 英国 ‎ 45~55‎ ‎ 0‎ ‎ 0‎ ‎ 4‎ ‎ 17‎ ‎ 17‎ ‎ 6‎ ‎ 1.7‎ ‎ 美国 ‎ 34~45‎ ‎ 40—50‎ ‎ 33‎ ‎ 20‎ ‎ 53‎ ‎ 9‎ ‎ 6.7‎ ‎ 3.5‎ ‎——据[差]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 ‎(3)在当代贸易自由化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7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A C D C B D D C A C D B ‎38.(28分)‎ ‎ (1)商品经济发展;反应市民生活的文艺作品大量出现,如《清明上河图》、宋词、话本等。‎ ‎ (2)明治维新,日本富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推动,留学日本较为便利。‎ ‎ (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力量壮大;中国工人阶级具有革命性,在民族危机、学生运动、十月革命影响下,政治上自觉。新中国成立,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工业化。‎ ‎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绝密★启用前 ‎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8分)‎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4分,共1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出土的是 13. 西晋杜育的《莽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一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中神农氏发现了茶,克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1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奉制之得亦明亦”。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15.图3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呢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16.图4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 “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B. “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 “共赴国难”‎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17.邓小平曾将一张飞跃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依据图5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 ① 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 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 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 城市经济机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久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了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20.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习气”,“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消防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21.表Ⅰ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时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过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22.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2分)‎ ‎35.(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史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 ‎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来源:学科网]‎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2) 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3) 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3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只是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1793年英国马嘠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蕃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皇王亲王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嘠尔尼)前来祝(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 钦差大臣夷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能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之计较方能于世有济者。”‎ ‎ 同上 材料三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起得了辉煌的成旧。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喝政府间国际组织,地界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排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着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的影响。‎ (2) 材料二反映出这时候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3) 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应的不同时期的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第I卷共32小题,每小题4分,共128分。‎ ‎ 12.C 13.B ‎14 C 15.A ‎ 16.B 17.B 18.D 19.C 20.D ‎ 21.A 22.A ‎ 第Ⅱ卷共6大题,共172分。‎ ‎35.(28分)‎ ‎ (1)实用性、继承性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 (2)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科技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金融危机。‎ ‎ (3)科技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36.(28分)‎ ‎ (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其他国家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了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 ‎ (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对外交流是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回答12~13题。‎ ‎12.丝绸之路是汉代中外交流的见证。图7中①所示中国通往南亚、中亚的交通要冲是 A. 葱岭 B.玉门关 C.大宛 D.安息 ‎13.隋唐时,中印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中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A.甘英 B.玄奘 C.一行 D.鉴真 ‎14.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 ②创立行省制度 ③强化文化政治 ④世俗文学兴起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面貌,影响深远。回答16~17题。‎ ‎16.“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17.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 ‎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方式,对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造成了政局动荡 B.加快了反封建进程 C.传播了启蒙思想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0.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21.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组。……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他的意思是 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 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 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 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 掌握恰当的史学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回答22~23题。‎ ‎22.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 ‎2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期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第二卷 ‎37.(32分)人的尊严意味着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公平、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有效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孟子》)‎ 朱熹注:俑,从葬木偶人也。……有面目机发(使木偶活动的机关)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后代)也。(《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对用“俑”随葬的态度及其理由。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4材料二 材料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工厂一切机器必须安装防护措施,确立卫生检查制度,对劳动条件定期进行检查。(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等)‎ ‎(2)材料二中图13,14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3分)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英国有识之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8分)‎ 材料四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据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3)根据材料四,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3分)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4分)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3分)‎ ‎(4)温家宝总理说,政府应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你对此有何看法,并用史实加以论证。(3分)‎ ‎39.(60分)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 明清时期,星罗棋布的江南市镇大都位于交通便利之区,农村居民出户,不到十里就有一个市或镇可以买卖货物。市镇的地位打字在农村与府城之间。苏州府城位于江南水网的中心地带,各主要水路把郊区市镇与苏州府城紧密地连在一起。(据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等)‎ 材料五 ‎(3)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3分)分析其积极意义。(4分)‎ ‎(4)图17反映了1846-1900年上海城区构成的演变过程。以图中的年份为序,描述这一过程,(3分)概括上海城区变化的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变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6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答案及评分参考(四川卷)‎ ‎37.(32分)‎ ‎(1)(4分)‎ 反对用“俑”随葬,因为俑与人相像(2分);仁者爱人(2分)。‎ ‎(2)(15分)‎ 生存状况:实际工资收入下降;工作生活条件差(2分);社会问题:贫富分化严重(1分)。认识:他们认为贫富分化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希望纠正这种状态(4分)。主要原因:有识之士的推动;工人自身的斗争;自由平等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8分)。‎ ‎]‎ ‎39.(60分)(3)(7分)‎ 特点:大多位于交通便利之地;数量众多分布密集;地位处在城市和乡村之间(3分)加强城市与乡村的联系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 第Ⅰ卷(必做,共100分)‎ ‎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11.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 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 ‎ 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12.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14.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15.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16.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第Ⅱ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27.(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1) 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29.(35分)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铸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汉、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献出生命。‎ (1) 据图10回答,秦朝在西南地区采取了那些管理措施?这些管理措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5分)‎ (2) 根据图11和材料二,说明抗战全面爆发后我国公路分布的变化及新建公路在抗战中的主要作用。在滇缅公路修建中,各族人民表现出怎样的精神?(6分)‎ ‎33.(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 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 (2) 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6分)‎ ‎34.(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 ——谭嗣同《仁学》‎ (1) 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似?(6分)‎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4分)‎ ‎35. .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图16为1950~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导致A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 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 中美关系在A、B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山东文综答案 第Ⅰ卷 ‎9.B 10.C 11.A 12.D 13.B 14.C 15.A 16.C 第Ⅱ卷【必做部分】27.(25分)‎ ‎(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 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若答出其它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的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 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 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 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多得 分。)‎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 ‎(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 ‎(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10分)‎ 评分标准:‎ ‎ 项目 要求 等级 主题观点 ‎( 分)‎ 史论结合 ‎( 分)‎ 逻辑表达 ‎( 分)‎ 一 紧扣主题 观点合理 分 史实准确 史论结合 分 条理清晰 合乎逻辑 分 二 符合主题 观点基本合理 只罗列史实 史实基本正确,‎ 分 条理较清晰 基本符合逻辑 分[来源:学|科|网]‎ 三 基本符合主题 观点不够合理 分 史实不够准确 分 条理不清 缺乏逻辑 分 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29.(35分)‎ ‎(1)措施:设郡县( 分);修驰道( 分)。‎ 意义: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 分);巩固了国家统一 ‎(应从“加强对地方管理”和“促进国家统一”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变化:抗战前集中在东部地区,抗战爆发后新修公路主要集中在西南(西部)地区。‎ 主要作用:保证了抗战时期物资的运输。( 分)‎ 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 分)‎ ‎(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选做部分】‎ ‎33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 分),注重经义策论 ‎(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4.(10分)【历史——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 分);“民”可废除“君”‎ ‎(若概括答出“主权灾民”也可得分)‎ 思想家:卢梭( 分)‎ ‎(2)体现: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答出“三名主义”或“民权主义”亦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浙江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2页,选择题部分1至7页,非选择题部分8至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 ‎12.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1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壁。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 、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14.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16.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要求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18.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术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 、铜、 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19.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下列史实中,发生在清朝的是 A.与吐番和亲、设置羁縻府州 B.设置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来源:Zxxk.Com]‎ C.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及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D.册封哲布尊丹巴、章嘉管理蒙古地区喇嘛教务 ‎20.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21.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 表5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①中国对外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对人类社会史前史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后期。下列著作中系统探讨人类社会史前史的是 A.《物种起源》‎ B.《国家与革命》‎ C.《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图9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前台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起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 非选择题部分(共160分)‎ ‎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发展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9分)‎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资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9分)‎ ‎39.(26分)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其宪法在中央政府的权利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 ‎(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要出自哪本著作,并请概括该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7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9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10分)[来源:学,科,网]‎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参考答案(浙江卷)‎ ‎38.(26分)‎ ‎(1)出现短暂的春天,发展速度、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但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居弱势地位。‎ ‎(2)曲折而艰难地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对华倾销商品,日本加剧侵华,冲击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采取的一些促进紧急发展的措施,使民族工业在1929年后仍能坚持下区去。‎ ‎(3)处于困境,国民党发动内战,使社会动荡。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利于美国经济侵略,依靠国家权力,扩张官僚资本,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繁重的税收政策。)‎ ‎39.(26分)‎ ‎(1)《论法的精神》。政治民主以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相互独立而又互相监督(或:三权制约与平衡)。‎ ‎(2)立法权:国会分成众议院和参议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经通过的立法。‎ ‎(3)可避免滥用职权(避免独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有时也会出现三权扯皮,甚至相互否决,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 绝密★启用前 ‎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 一、本部分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被封为定远侯。他在西域的主要活动有 ‎①派甘英出使大秦 ②出使大宛、大月氏 ‎③任西域都护,管理西域 ④大败北匈奴,使其政权瓦解。‎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 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作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 两汉时期 C. 魏晋南北朝时期 D. 隋唐时期 ‎14.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 李清照 C. 陆游 D. 辛弃疾 ‎15.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1369~1415)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有关情况时,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该查阅的历史地图(局部)是 ‎16.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A.洋务派 B. 早期维新派 C. 康梁维新派 D. 民主革命派 ‎17.1913年2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在国民党湖北支部举行的欢迎会上说:“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这位领导人是 A.孙中山 B. 蔡锷 C. 宋教仁 D. 黄兴 ‎18.《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 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领导权 D. 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19.美国总统在《致蒋介石并转重庆人民的信函》中说:“为向中国人民—尤其重庆市民—对于联合国家作战努力之伟大贡献表示敬意起见,兹特附呈纪念状一帧。贵国人民对于侵略者之坚强抵抗,已为贵国之友人树立楷模。”此信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 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 B.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 C.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 D.国共全面内战期间 ‎20.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创了法国历史新纪元。在此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①成立立法议会 ②颁布《人权宣言》 ③推行全面限价 ④发动热月政变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 今年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设立100周年。第二国际左派领袖蔡特金为设立该节做出了杰出贡献。与其同一派别的人物是 36. 伯恩斯坦 B.季米特洛夫 C.考茨基 D.罗莎·卢森堡 ‎22.图6是一幅苏联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A. 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比较强 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 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D.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23. ‎“‎ 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兄弟般地平起平坐,共叙兄弟情谊。”这种诉求主要反映出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A. 种族歧视严重 B.阶级矛盾尖锐 ‎ C.贫富差距加大 D.社会暴力泛滥 第二部分(综合题)‎ ‎37.(32分)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当时建造的超大型宝船长140多米,宽‎57米,是史无前例的。(建造宝船的)巨型船坞,在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在当时世界上也无与伦比。它是中世纪中国造船业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的明证。郑和船队先进的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的。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 ‎ ——摘编自韩胜宝《郑和之路》‎ 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螺轮蒸汽舰了。蜗轮蒸汽舰是1845~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年以后被用于军事。‎ ‎——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 克服技术的落后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西洋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船舰性能及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买船炮。‎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从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国防力量。这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兴工业的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尚未掌握的世界高新科技。拉特瑙带回爱迪生的电灯制造专利权,1883年创办德国爱迪生公司。电气工业的发展是造成90年代德国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 说明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2分)结合所学知识,追述唐宋时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4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的表现。(2分)‎ ‎(4)根据材料四,归纳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途径。(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发展对当时德国经济的影响。(4分)[来源:Zxxk.Com]‎ ‎(5)你对我国发展科学技术有何建议?(2分)‎ ‎39.(60分)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所倡导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德]雅斯贝斯《大哲学家》‎ 材料二 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三 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进行现代转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 ——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 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内涵。(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2分)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所欲达到的目的。(4分)‎ ‎(2)在材料二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2分)归纳陈独秀的反孔理由。(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4分)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2分)‎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答案 ‎37.(32分)答案要点 ‎ (1)为郑和船队的远洋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唐朝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宋代航海普遍使用指南针。‎ ‎ (2)已能制造欧洲那样的螺轮蒸汽舰;造舰技术仍然落后。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聘请的一些洋匠、顾问专业水平不高,并谋取私利。‎ ‎ (3)加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国际地位。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 ‎ (4)自主研发;引进技术。推动了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来源:学科网ZXXK]‎ ‎ (5)略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来源:Zxxk.Com]‎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汉代被定为“火德”,通过“禅让”代汉的曹魏应为 A. 金德 B.木德 C. 水德 D.土德 ‎13.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 A. 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 B.采用了新的材质 C. 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 D.铸造技术更精良 ‎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倍受青睐。宋代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试赋策论 C. 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15.宋人刑昺上疏称:“大臣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16.1170年,南宋范成大出使金朝,所谓《燕宾馆》诗中说:“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后山把菊花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虏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逼酌酒相劝。”‎ 从中可以得知 A.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气候 B.金朝对南宋使臣极为尊重 C.重阳节赏菊习俗源于女真 D女真族吸收了中原的文化 ‎17.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19.据统计,到195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增加了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 ‎ 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 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 ‎20.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法国人克雷夫克夫在18世纪70年代写道:“我可以给你之初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用国籍的妻子……这是把所有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英属北美殖民地 B.法属美洲殖民地 C.西属美洲殖民地 D.荷属美洲殖民地 ‎22.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中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23.图3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时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 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各题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 材料二 ‎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 ‎ 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引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材料三 ‎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人增长到1891年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二等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 ‎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实战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12分)‎ (2) 根据材料二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12分)‎ (3) 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来源:Z_xx_k.Com]‎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止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 ‎1942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1942年12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 ‎ —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材料二 ‎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2007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图5)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 材料三 冷战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就边界地区相互信任和边界地区及互相裁减军事力量问题举行谈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五国”机制。‎ ‎2001年6月,上述五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为加强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加强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完成企业大规模级数转移的特点和意义。(16分)‎ ‎(5)中亚地区历史上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列举汉,唐时体现这一纽带作用的具体史实。(4 分)‎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评分说明:‎ 1. 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 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 ‎ 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 l2.D l3.C l4.B l5.C ‎ 16.D l7.B l8.D l9.A 20.B ‎ 21.A 22.D 23.B ‎ Ⅱ卷共4大题.共l60分。‎ ‎ (2)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代工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带有殖 ‎ 民地、半殖民地色彩。(6分)‎ ‎ 影响:改变城市布局;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6分)[来源:学*科*网]‎ ‎(3)中国:列强经济侵略,近代工业发展缓慢,破产农民难以转化为产业工人。(4分)‎ ‎ 英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社会经济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4分)‎ ‎ (5)张骞通西域(或甘英出使大秦、丝绸之路);玄奘西行取经(或造纸术西传大食)(4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征。回答第12、13题。‎ ‎12.图6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14.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 ‎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 C.王祯《农书》 D.李贽《焚书》‎ ‎15.“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 ‎16.1903年有人指出:“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固执如斯。”这反映作者 ‎ A.抨击迷信思想 B.痛斥君主专制 ‎ C.批判宗法制度 D.回击复古逆流 ‎ 武装斗争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重要法宝。回答第17、18题。‎ ‎17.“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18.图7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0.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论 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 ‎21.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来源:学科网]‎ ‎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22.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23.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 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 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 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37.(36分)茶叶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并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题一  茶叶与中国古代经济 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 ‎(1)阅读材料,概括其中反映的有关茶的发展史实。(4分)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茶业发展的经济条件。(4分)‎ 主题二  茶叶与世界贸易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4分)分析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4分)‎ ‎[来源:Z,xx,k.Com]‎ 主题三 茶叶与美国革命 ‎1773年,英国颁布法令,允许东印度公司在美洲以低于走私茶叶50%的价格销售,并明令禁止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贩卖茶叶。殖民地人民认为自由比喝便宜茶更重要。各殖民地纷纷召集会议,抵制英国的法令。1773年12月,波士顿人登上茶船,把价值15000英镑的茶叶倒入大海。[来源:学,科,网]‎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茶叶成为北美殖民地和英国矛盾焦点的原因及影响。(8分)‎ 主题四 茶叶与民族企业 ‎(4)阅读下表,结合所学,划分“张一元”企业发展的历史阶段。(8分)并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内中国的相关经济状况。(4分)‎ ‎(要求:材料运用充分,言之成理,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规律。)‎ ‎“张一元”大事年表 时间 事 件 ‎1900年 安徽人张文卿于北京花市创办张玉元茶庄 ‎1906年 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 ‎1925年 创建福建茶场,就地加工生产 ‎1930-40年代 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 ‎1956年 公私合营[来源:学科网]‎ ‎“文革”期间 先后改称红旗茶庄、大栅栏茶庄、闽春茶店 ‎1982年 恢复张一元茶庄的名称 ‎1992年 成立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 ‎1995年[来源:Zxxk.Com]‎ 建立茶叶生产基地——闽东茶叶公司 ‎1999年 成立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实行股份制 ‎2002年 扩建为张一元饮品有限责任公司 ‎39.(28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 ‎ ‎ ‎40.(24分)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 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记述道:“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但竞逐荣势……惟名利是务。”“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写出其医学著作的名称并概述该著作的成就(8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北京卷)参考答案 原因: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业兴起,印度茶逐渐打破中国茶在贸易中的垄断地位。‎ ‎(3)原因:北美人民反对英国高压政策,维护殖民地人民的自由权利;反对东印度公司的垄断。‎ 影响:进一步激化了殖 民 地 和英 国的矛盾;成为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 中国经济状况:‎ ‎ (1)1900-1925:民族工商业进一步发展;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鼓励。‎ ‎ (2)1925-1956:民国政府对民族企业既鼓励又压制(四大家族);抗日战争对民族经济的破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 (3)1956-1999:三大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探索与曲折发展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 (4)1999-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企改革深入。‎ ‎40.(1)背景:瘟疫引起人口大量死亡;医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 著作及成就: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有重大发展,成为中医治疗学的理论经典(或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 ‎ 福建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l44分)‎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14.《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 ‎15.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 C. 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6.图6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 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 D.严复 ‎17.李大钊在《史学要沦》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他在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 ‎ A.与时代同行 B.有历史观引导 C. 为现实服务 D. 充分掌握史实 ‎18.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来源:Zxxk.Com]‎ ‎ A.睦邻友好 B. 战略结盟 C. 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 ‎19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20.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 A.“超越时空的梦想”‎ ‎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 D.“比萨斜塔 一 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2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 ④“新改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D.①③④‎ ‎22.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 ‎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23.《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 中国茶和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回答24—25题。‎ ‎24.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 电报业 B. 大众报业 ‎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 ‎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l56分)‎ ‎ 必考部分(116分)‎ ‎38.(37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基本变化趋势比较(公元400-1998年)‎ ‎)‎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缓慢起步。……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3.4%,1923年至1936年为8.7%‎ ‎ ——摘编自刘佛丁《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 材料三 1921-1937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均增长速度(%)‎ 材料四 中国在1887年时为纯粹的农业生产国,工业生产只占很小的比例,……到了1920年,工业产值增加到54.27亿元,所占比例也由原来的9.1%提升为23.8%……需要指出的是……近代机器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尚不到20%,并且农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然为一个农业国。‎ ‎ ——摘自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 (1) 据材料一,比较并指出A、B、C三个时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水平的走势。‎ (2) 分析影响B段中国与西欧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主要原因(不考虑人口因素)。‎ ‎(3)据材料二、三,指出民国成立至抗战爆发前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据统计该时期中国人口总数相对稳定,但工业的发展未能改变中国人均GDP下滑的走势,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12分)‎ ‎(4)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G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5分)‎ 选考部分(40分)‎ ‎41 (15分)历史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 ——摘自[西音]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 ‎ ——摘自[北魏]杨衙之《洛阳伽蓝记》‎ ‎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 (I)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6分)‎ ‎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对民族关系的认识。(9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 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 …·若以夸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 ‎ ——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 材料二 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坐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言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6分)‎ ‎ (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9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事实上,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 ‎ 土布经济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后者不注意人的因素,前者充分关心人。‎ ‎ 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 建立在非暴力基础上的社会,只能由以村庄为单位的群体组成,在这样的村庄里,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自愿合作。‎ ‎——摘自甘地《圣雄箴言录》‎ 材料二 1928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之一)尼赫鲁在给甘地的信中写道:“我认为你对西方文明作了极其不公正的评价,将它不足之处过于夸大了。”‎ ‎——摘自马克垚《西方文明史》‎ ‎ 材料三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 ‎……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 ‎——摘自[意]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 ‎ (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6分)‎ ‎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9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13.D 14.B 15.B 16.D 17.A 18.D 19.C 20.B 21.D 22.B 23.C 24.A 第二卷共6大题.共l56分。‎ ‎[必考部分]‎ 保证。‎ B.[选修2——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 (1)梁启超认为提高国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先培养“新民”,再建立民主政治;孙中山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无碍实行民主政治,可以先建立民主政治,保障民权。‎ ‎ (2)不对立。‎ ‎ 理由:两者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是为了实现民主政治,推动社会变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1)提倡土布经济;反对剥削,抵制西方工业文明;保持印度的乡村经济;鼓励人们互相帮助与合作。‎ ‎ (2)进步性:甘地的经济思想是其非暴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抵抗英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后来的世界和平主义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局限性:对西方工业文明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建设印度社会的构想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题卷共12页,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变……(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14 ‎ 年份 总额(千两)‎ 田赋(%)‎ 厘金(%)‎ 关税(%)‎ ‎1885‎ ‎78 276‎ ‎38.6‎ ‎17.9‎ ‎18.8‎ ‎1887‎ ‎85 787‎ ‎36.4[来源:学&科&网]‎ ‎19.6‎ ‎24.3‎ ‎1889‎ ‎86 187‎ ‎35.5‎ ‎17.4‎ ‎25.7‎ ‎1891‎ ‎95 394‎ ‎33.4‎ ‎17.1‎ ‎25.1‎ ‎1892‎ ‎88 816‎ ‎35.2‎ ‎17.2‎ ‎26.0‎ 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15.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16.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17.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18.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 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19.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20.“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在上帝的福佑下,让我们的国家获得自由新生;要使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上述演说发表于一次著名战役之后,该战役是 A.纳西比战役 B.葛底斯堡战役 C.瓦尔密战役 D.萨拉托加大捷 ‎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的关系 ‎22.图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A.改变了大战爆发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23.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都出现变化 ‎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非选择题 共4大题,共160分。‎ ‎37.(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 材料一 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湖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运至其地则“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等 材料二 ‎ 泰西风俗,以工商立国,大较恃工为体,恃商为用,则工实尚居商之先;士研其理,工致其功,则工又必兼士之事……夫泰西百工开物成务,所以可富可强,可大可久者,以朝野上下敬之慕之,扶之翼之,有以激厉之故也……中国果欲发愤自强,则振百工以前民用,其要端矣。欲劝百工,必先破去千年以来科举之学之畦畛,朝野上下,皆渐化其贱工贵士之心。[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薛福成:《振百工说》‎ 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8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薛福成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点,并分析 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2分)‎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2分)‎ ‎39 .(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 ‎《史记》记载,“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成为秦与西汉相继定都咸阳、长安,借以控辖全国的经济基础。由于长期的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虽定都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费巨大,唐前期中央政府常常搬迁至洛阳,以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隋炀帝兴建的“东都”洛阳,与长安并称为“二京”,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安史之乱后,唐中央政府全靠东南粮运支撑。史载,唐德宗时,“关中蝗,食草木都尽,旱甚,灞水将竭,井多无水。”百姓嗷嗷待哺,“聚泣田亩。”德宗曾因长安粮尽,得不到犒饷的禁军酝酿哗变,与太子相拥而泣。当得知发自扬州而中途受阻的运船已接近长安,德宗喜不自禁地跑到东宫对太子说:“米已至陕,吾父子矣!”‎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专业化集中生产格局。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了5亿吨。我国粮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决定隋唐定都长安的主要因素。(6分)‎ (2) 读图6,指出从扬州通过水路运输粮食到长安依次经过_______河、黄河、_______河。(4分)‎ (3) 运粮经过的黄河以孟津为界分东西两段,试分析这两河段的水运条件对粮食运输的影响。(16分)‎ ‎[来源:学.科.网Z.X.X.K]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洛阳成为“二京”之一的原因。(14分)‎ (4) 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能够“以世界7%的耕地,保证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8分)‎ (5) 解决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需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加以说明。(12分)‎ 绝密★启用前 A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选择题 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l40分。‎ ‎ l2.A l3.D l4.D l5.C 16.C l7.B l8.A l9.C 20.B ‎ 21.B 22.D 23.B ‎ 非选择题 共4大题,共l60分。‎ ‎37.(32分)‎ ‎(1)特点:国内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海外市场拓展;对外贸易出超。‎ ‎ 影响:冲击贱商传统;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展冲突;白银流入与货币化。‎ ‎(2)观点:工商立国;与列强展开以工业为基础的商战;破除传统,培养和尊重工商技术人才。‎ ‎ 背景: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列强入侵与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洋务运动。‎ ‎(3)变化: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 ‎ 影响:促使传统经济趋于破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半殖民地化。‎ ‎39.(60分)‎ ‎(1)隋唐政治上与北周一脉相承,关中为政治中心区域;关中地理位置优越。战略地位重要。‎ ‎(2)隋(火)运 渭 ‎(3)孟津以东河段属黄河下游,河道开阔,水流平稳,运粮船航行顺畅。但洪水期水流湍急,大旱时河道浅窄,大船难行,甚至停运。‎ ‎ 孟津以西至潼关河段属黄河中游,落差大,水流湍急,河道狭窄,多险滩,运粮船航行困难。‎ ‎(4)靠近经济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及江南地区;大运河的中心,全国财赋水陆转运枢纽;建有含嘉仓、洛口仓等大粮仓;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 ‎(5)政策支持,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等;财政资金支持,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补贴等;科技支持,农业科技进步捉高了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如规模化经营等。‎ ‎(6)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处于联系之中。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状况影响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人的活动受自然规律的制约,无视人与自然界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对自然改造不当,也会影响粮食生产和社会发展。‎ ‎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促进粮食生产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第Ⅰ卷 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3.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 C.平民中不再有债权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4.“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 ‎ 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 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 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 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 ‎5.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应了 ‎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 ‎ 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 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以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 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7.“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沿铁道线,自由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 ‎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8.《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 ‎,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 中华民国建立 C. 抗日战争爆发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 以下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 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A.实行“三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10.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著作有 《论十大关系》 《论人民民主专政》‎ 《新民主主义论》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A. B. C. D. ‎11.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第Ⅱ卷 ‎ 12.(40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2分)‎ ‎ 材料二 ‎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 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来源:Zxxk.Com]‎ ‎ ——张晋落《中国法制通史》‎ ‎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4分)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4分)‎ ‎ 材料三 ‎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来源:Zxxk.Com]‎ ‎ ——《拿破仑法典》[来源:学.科.网]‎ ‎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3分)该法典有何影响?(3分)‎ ‎ (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6分)‎ ‎ 材料四 ‎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 (5)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4分)指出其历史作用。(2分)[来源:Z&xx&k.Com]‎ 材料五 ‎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型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 (6)材料五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2分)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2分)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4分)‎ ‎(7)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13.(6分)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六条(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往来,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往来。‎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 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来源:学+科+网]‎ ‎(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2分)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4分)‎ ‎ 材料三 《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 ‎ (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2分)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 材料四 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得到切实遵循。‎ ‎ 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 (3)依据材料四指出应如何实现联合国宗旨?(2分)请谈谈中国在新时期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4分)‎ ‎ (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14)。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9分)‎ 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参考答案 Ⅰ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提出新时期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修改宪法;形成由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 ‎(7)法律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13、(16分)‎ ‎(1)集体安全:经济制裁。‎ 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联未能有效的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2)一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需要。‎ 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自的“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 ‎(3)在联合国框架下,和平协商、共同发展、加强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加维和行动等。‎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湖南、陕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使用)‎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27.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28.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29.图4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 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 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 [来源:学,科,网Z,X,X,K] 30.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31.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32.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33.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来源:Zxxk.Com]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l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35.中日双方对l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 ‎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1~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来源:学科网ZXXK]‎ ‎40.(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科一 ‎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 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 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 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 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相依为命久矣。”‎ ‎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 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 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世纪初,纽 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 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 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 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 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来源:学&科&网]‎ ‎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 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 ‎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l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 ‎ 特征。(16分)‎ ‎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13分)‎ ‎(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二)选考题(共25分)‎ ‎ 请考生在第44、45、46、47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来源:学*科*网]‎ 材料一 ‎ 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 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 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 ——《新唐书)‎ 材料二 ‎ 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 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 而人不知责”。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 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 过半”。‎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 ‎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7分)‎ ‎45.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湖南卷无此题)‎ 材料一 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许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4年)‎ 材料二 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予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作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作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 ‎ 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等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的主要观点。‎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克维尔与孟德斯鸠不同的民主观形成的原因。‎ ‎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 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 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在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 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 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 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 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 庭长更远了。‎ ‎ ‎1946年5月2日正武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 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 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 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 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 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 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8分)‎ ‎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7分)[来源:学科网]‎ ‎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湖南卷无此题)‎ 材料一 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才,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夷。‎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 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尤为耳。曹操自是赋,即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打;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史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任务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任务,但他所凭借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 第一卷 ‎24.C 25.D 26.A 27.A 28.B 29.D 30.C ‎31.D 32.B 33.C 34.D 35.A 第II卷 ‎44.(1)答:不同之处,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之 ‎ 刘晏:官署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 ‎(2)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 ‎45.(1)孟德斯鸠:政治自由式有限度的;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在法律框架内做应该做的事)。‎ 托克维尔:无限制的权利即暴政(多数人的暴政);反对暴政和绝对权威;崇尚自由;倾向民主制,但并不热爱民主。‎ ‎(2)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孟德斯鸠是启蒙思想家,针对法国专制制度及时弊;托克维尔德观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受美国民主的影响。‎ ‎46.(1)背景: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失败;美国等盟国对日本实行占领与管制;开始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 ‎ 理由:最重要国际组织的既成事实;国际惯例;法庭所在国最高军事当局首领同意。‎ ‎(2)原因:中国为战胜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巨大;中国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中国法官代表民族利益。‎ ‎ 评价:抗争关系到中国的地位、荣誉和尊严。‎ ‎47.(1)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 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 朱熹:曹操窃国, 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2)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 ‎ 历史试题带答案(精校版)‎ ‎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 ‎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沉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 ‎5.“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6.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来源:Zxxk.Com]‎ ‎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7.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 ‎ A.魏源             B.李鸿章 ‎ C.康有为         D.孙中山 ‎8.“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孑L复古行径 ‎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9.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会 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来源:学科网ZXXK]‎ ‎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10.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1.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12.1 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13.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工业大跃进时期以股息发放工资 ‎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政策 ‎ C.人民公社社员按期领取生产贷款 ‎ D.手工业者以人股形式参加生产合作社 ‎14.“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来源:学科网]‎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15.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16.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 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人中国 ‎17.1 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18.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 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19.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由下列哪一问题引发?‎ ‎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4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5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21.(10分)‎ ‎    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 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日江陵、日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荼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I宋l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茶叶专卖的主要原因。(3分)‎ ‎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4分)‎ ‎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3分)[来源:学科网]‎ ‎22.(9分)‎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 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1911年秋至1912 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20世纪社会革命中的1900一1913年阶段。请回答:‎ ‎ (1)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 ‎ (2)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2分)‎ ‎ (3)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3分)‎ ‎23.(11分)‎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请回答:‎ ‎ (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 ‎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 ‎24.(10分)‎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 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王养冲《1 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3分)‎ ‎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说明1 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3分)‎ ‎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4分)‎ ‎ ‎ ‎  25.【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 ‎    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 ‎    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 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    请回答:[来源:Z|xx|k.Com]‎ ‎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 ‎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 ‎      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5分)‎ 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 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    ——[清]施琅《靖海纪事》‎ ‎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 ‎    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 ‎    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    ——[清]施琅《靖海纪事》‎ ‎    请回答:[来源:Z*xx*k.Com]‎ ‎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4分)‎ ‎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6分)‎ C【探索历史的奥秘】(1 O分)[来源:学科网]‎ ‎             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这给了中国学者 ‎    以极大的鼓舞,他们希望能从考古学上寻找夏王朝的文化遗存。‎ ‎    材料一  如果你对尧舜的盛世给予过多的颂赞,好吧,拿出你的证据来。如果你论及公 元前3000年大禹在工程上的伟绩,证据也得拿出来。我们得先记住,在这种怀疑的精神之下,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复被认为是有效的佐证了。‎ ‎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李济(1955年)‎ ‎    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探索夏王朝文明所面临                                        ‎ 的困境。并分析探秘夏王朝文明遗址有哪些可行性条    ‎ 件?(5分)‎ ‎ ‎ ‎(2)据材料二,概括二里头遗址表现出的文明特点。(2分)‎ ‎ ‎ ‎(3)联系材料一与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探寻夏王朝遗址学术领域有着怎样的定论和争论?对二里头  遗址奥秘进一步科学解读,需要继续使用什么方法?(3分)‎ ‎ ‎ ‎ [来源:Z|xx|k.Com]‎ ‎ ‎ ‎ D【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独特多样。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探寻,不仅可以认识历史风貌,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材料一  明孝陵……新创了方城、明楼和享殿等建筑,改方坟为圆丘,称“宝顶”,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明孝陵的主体建筑坐落在钟山之阳,从御河桥起至宝城顶,包括文武方门、中门、孝陵殿、石桥、方城、明楼等,排列在南北中轴线上,庄严、方正、均衡、协调,符合封建君权神权的思想要求。‎ ‎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 材料二  昆剧原称昆腔,又称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在明朝中叶经过戏曲音乐家魏良辅革新后,以苏州为大本营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南昆、北昆、湘昆、永昆、滇昆、川昆、晋昆和京昆等流派支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形态,被推崇为“近代百戏之祖”。‎ ‎    ——吴新雷《为“百戏之祖”立典》‎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孝陵的布局特色。并分析明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史上的突出地位。(3分)‎ ‎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昆曲的独特文化价值。分析清中叶以来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3分)‎ ‎ (3)从上述材料中遗产的文化特征看,指出它们所属遗产的类别。结合江苏两处文化遗产,谈谈保护文化遗产有何社会价值?(4分)‎ ‎ ‎ ‎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A D B A C D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A[来源:学,科,网]‎ D B C D C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其中第21题~第24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5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22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2)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 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 ‎24.答案要点:(10分)‎ ‎(1)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 ‎ 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 ‎(2)局限性: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 ‎ 反应:文学家转而关注个人的感情,产生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反对崇拜理性,对社会现状不满,强调个人感情)‎ ‎(3)看法:开启民智。‎ ‎ 推动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丰富资产阶级思想学说和人文主义内涵。原则:论从史出。‎ D答案要点:(10分)‎ ‎(1)前朝后寝;地面建筑严格安置于中轴线。‎ ‎ 地位:规范明清两朝的帝陵风格。‎ ‎(2)价值:昆曲再现古典戏曲原貌,百戏源于昆曲。‎ ‎ 原因:昆曲创作脱离舞台实际;新戏曲(花部)贴近百姓生活冲击昆曲。[来源:Zxxk.Com]‎ ‎(3)类别:明孝陵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属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 价值:文化遗产是创新文明、吸取借鉴的宝贵资源;还是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2. 文学是西方文化的主要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 A.《大藏经》、《荷马史诗》 B.《旧约全书》、《古兰经》‎ ‎ 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 D.《古兰经》、《荷马史诗》‎ ‎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4.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天下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5.西欧中世纪庄园和东汉后期庄园的共同点是 ‎ A.主人和农民之间有雇佣关系 B.具有商品货币关系 ‎ C.有自营地和份地的区分 D.自给自足的经济体 ‎6.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途中可以与他进行商品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有 ‎ A.西域、大食、波斯 B.大食、波斯、新罗 ‎ C.西域.日本、大食 D.波斯、新罗、日本 ‎7.人们往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持征是 ‎ A.教皇拥有无上的权威 ‎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 C.教皇和君主各持权柄、互不干涉 ‎ D. 教皇和君主互相依存、互相利用 ‎8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 ‎ A.军事强人 B.专制君主 ‎ C.等级君主 D.立宪君主 ‎9.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 ‎ A. 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 ‎ C. 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 ‎10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分别设置了 ‎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宣政院、中书省 ‎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11.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明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所得的中国文化资料最有可能来自于 ‎ A.外交使节 B.传教士 ‎ C.阿拉伯人 D.留学生 ‎12.年号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它可以用来指称皇帝,如雍正皇帝;也可以用来表示历史事件,如贞观之治。下列选项符合后一种用法的是 ‎ A.辛亥革命 B.商鞅变法 ‎ C.靖康之变 D.光武中兴 ‎13.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边境贸易?‎ ‎ A.东晋 ‎ B.南朝 ‎ C.北宋 ‎ D.南宋 ‎14.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 ②7世纪初期 ③20世纪初期 ‎ A.①②③ B.②③‎ ‎ C.①② D.①③‎ ‎15.“……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 A. 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 ‎16. 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 A. 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 ‎ C. 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17.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的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 ‎ A.法国发生了大革命 ‎ 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 C. 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 D.普法战争爆发 ‎18.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离一百多年前梁启超提倡的“新史学”宗旨相去甚远。这里所说的“新史学”宗旨是 ‎ ‎ A.充当帝王的“政治教科书” B.让国民从中受益 ‎ C.复兴传统史学 D.宣传历史进化论 ‎19.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 A. 克里米亚 ‎ B. 凡尔登 ‎ C.列克星敦 ‎ D.萨拉热窝 ‎20.“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 A. 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 C. 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21.某学生要以“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及其影响”为主题撰写小论文,他可以选择的研究对象有 ‎ A.商务印书馆、利玛窦 B.《几何原本》、冯如 ‎ C.商务印书馆、冯如 D.同文馆、利玛窦 ‎22.“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 C.《四国条约》的签订 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2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A.唐胥铁路开通 ‎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24. 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涉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25.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A. 推行了土地改革 B. 组织了人民公社 ‎ C. 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 ‎26.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27. 右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来源:Z*xx*k.Com]‎ ‎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28.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 A.体制改革 B. 拨乱反正 ‎ C.经济建设 D. 对外开放 ‎29.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经济全球化一 西欧一体化 一 欧元启用 ‎ B.《王位继承法》一《权利法案》一 光荣革命 ‎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一 新经济政策 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 ‎ D.中途岛战役 一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一 阿拉曼战役 ‎30.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重复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 参加万隆会议 ④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③①②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90分)‎ ‎31 . “城市,让生话更美好”[来源:学.科.网]‎ ‎ 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中国人百年梦圆。为体现上海城市变迁的历史,学校组织了图片展.请你按示例完成以下展板。(13分)‎ ‎[来源:学科网]‎ ‎32. 苏格拉底案 ‎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 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盘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住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不忠实于自已呢?”‎ 问题:(8分)‎ ‎(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1分)‎ ‎(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1分)‎ ‎(3)透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6分)‎ ‎33. 曹墓之争 ‎2009年12月,河南安阳发现一座东汉大墓,一些学者依据该墓的规模、形制、遗物及文献记载等,认定这是曹操墓,由此引发了各界热议。‎ 问题:(10分)‎ ‎(1)此事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原因之一在于墓主人曹操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请你列举两项与曹操有关的史实。(2分)‎ ‎(2)从材料一来看,质疑者的依据是什么?(4分,不得摘抄原文)‎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史家怎样才能增加学术可信度,写出信史?(4分)‎ ‎ ‎ ‎ 34. 皇权与相权 ‎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问题:(10分)‎ ‎(1)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6分)‎ ‎(2)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4分)‎ ‎35. 从分散到整体 ‎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问题:‎ ‎(1)写出地图上A、B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2分)‎ ‎(2)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13分)‎ ‎36. 德意志民族的战后45年 下而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请你为它们配上解说词。(9分)‎ ‎37. 一份对外“和约”‎ 义和团运动期间,一位团民私自替政府拟了一份对外“和约”。“和约”虽不具法律效力,作为历史材料却真实的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内容如下:‎ 一、各国前所索赔款,一概作废。二、各国应偿还中国兵费四百兆两。三、各国兵船已在中国口者,不准驶出。四、各国租价照今加倍。五、将总署交还中国.六、康有为回国治罪.七、所有各国教堂一律充公。八、日本将台湾交还中国。九、德国将胶州交还中国。十、俄罗斯将大连湾交还中国。十一、所有教士各归其国,不准再来。十二、中国仍有管理高丽安南之权。十三、中国海关仍归华人处理。十四、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十五、另赔义和拳兵费四百兆。十六、日本亦照乾隆时例入贡。十七、华人交通西人,及不遵官场约束着,归朝廷治罪。十八、所有东西洋人与中国官场相见,须行叩头之礼。十九、外人不准在中国游历。二十、俄罗斯西伯利亚及各处铁路,均需拆毁。二十一、英国须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二十二、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合应加倍收税。二十三、洋人商船到口者,须先禀明该处守口中国兵官,方准入口。二十四、大米不准出口。二十五、凡货物运往外国者,亦须加倍收税。‎ 问题:(25分)‎ ‎(1)“和约”中第八、第十九项是针对两个不平等条约而提出来的?(4分)‎ ‎(2)作者在“和约”中提出了哪几类要求?(6分)‎ ‎(3)你是如何看待这份“和约”的?(15分)‎ ‎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 历史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1展板一(2分) 图片素材(2分)‎ 答案l:时间、主题上与题意相符合的答案。(2分)‎ ‎·煤气灯的图片,电车的图片 ‎·柏油路的图片;石库门的图片 其他答案。(0分)‎ 选材说明(4分)‎ 答案1: 符合示例表述,从城市建设角度回答。(4分)‎ ‎·建立城市公共照明系统;建立城市交通系统 ‎·建立城市道路系统;改善城市居住条件 答案2: 与示例表述不同,但基本符合题意的说明。(2分)‎ ‎·夜生活成为可能;方便了人们出行 ‎·方便了人们出行;出现了具有海派特色的弄堂文化 其他答案:同义反复或未做原因说明。(0分)‎ ‎·街灯经历了从煤气灯到电灯的转变 ‎ 原因分析(3分)‎ 答案1:从制度建设层面进行归纳,举出相关史实。(3分)‎ ‎·另一方面,城市管理制度建立,如颁布《城市乡镇地方自治章程》‎ ‎·另一方面,借鉴租界管理模式,如“总工程局”的建立 答案2:进行了归纳但无史实的例证。(2分)‎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答案3: 仅举出有关史实。(1分)‎ ‎·工部局的出现 其他答案:回答出于与问题无关或仅笼统回答。(0分)‎ ‎32、(1)答案1:古典时代(或接近的意思)(1分)‎ ‎ ·古典时代 ‎ ·雅典全盛时代 其他答案:公元前399年或公元前4世纪韧(0分)‎ ‎32(2)答案l:③或4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1分)‎ 其他答案:多选或错选(0分)‎ ‎32(3)答案l:从材料中提炼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6分)‎ ‎ ·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 ·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答案2:未结合材料,但能指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5分)‎ ‎ ·雅典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答案3:能合理运用材料,从两方面作出判断。(3分J ‎ ·好的地方在于,进行了抽签、自愿报名、辩论、两轮投票;不好的地方在于,只有雅典 成年男子公民能够参与。‎ ‎ ·雅典民主制度是积极合理的,因为其程序严格规范;同样也存在弊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参与。‎ 得票4:仅从单方面作出判断,井有1个以上理由或事实说明。(2分)‎ 答案5:只作简单判断。(1分)‎ 其他答案:照抄材料、毫无关系的回答等。(0分)‎ 其他答案。(0分)‎ ‎ 对考证方法的分析(2分)‎ 答案l:从文献与考古一致性的角度进行分析。(2分)‎ ‎ ·没有达到两重证据的印证 ‎ ·文献记载复杂,与考古地点不吻合 答案2:缺少相互印证或一致性的含义。(1分)‎ ‎ ·文献记载复杂 其他答案。(0分)‎ ‎ 33(3)‎ 答案1:完整回答史家“三长”(2分)‎ ‎·史学家应具备史材、史实、史识 答案2:回答不完整(1分)‎ 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识 其他答案:笼统回答(0分)‎ 史学家应具备科学方法、理论 道德品行层面(2分)‎ ‎ ·答案1:准确写出“史德”这一关键词。(2分) ‎ 其他答案:笼统回答(0分)‎ 史学工作者应具有职业道德 ‎34(1)答案1: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内阁制度或内阁制或内阁。(6分)[来源:Zxxk.Com]‎ 其他答案:答案次序颠倒,其他制度。(0分)‎ ‎·三公九卿制 ‎·丞相(中朝)‎ ‎35(2)史实(10分)‎ 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5—15世纪,西欧国家开辟了新航路,进行早期海外殖民扩张,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转折。17—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美相继爆发政治革命,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来临。政治与经济革命巩固并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其他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想垄断的过渡;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纪体系最终形成。‎ 答案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性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按与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早期殖民扩张、英国革命、工业革命、发过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德国统一、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日本民治维新等的具体内容。‎ 其他答案(0分)‎ 组织(3分)‎ 答案1:时间准确,按阶段叙述且成结构。(3分)‎ 答案2:以上三要素缺一(2分)‎ 答案3:只具备以上某一要素。(1分)‎ 其他答案(0分)‎ ‎37(2)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5分)‎ 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13—15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抽象视角,如“和约”反映了社会形态更替时农民阶层只能使用传统精神武器和物质武器进行抗争的无奈现实;又如“和约”反映了现代化后来者在反抗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运用西方国家“游戏规则”的矛盾心态。‎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2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和约”中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和约”中反映爱国精神与盲目排外的要求;“和约”中抵御外来侵略的要求与传统天朝观念(华夷观念)的要求;“和约”中属于农业社会的要求与工业社会的要求。观点清晰;观点较清晰。‎ 论述:论述充分;论述不够充分。‎ 论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纬度的解释。(3-7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一个视角。如“和约”反映了作者的排外心理(反帝、抗争、反对基督教文化);“和约”反映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约”反映了作者的保守心态。观点清晰;观点不清晰。‎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答案4: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分)[来源:学科网]‎ 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