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考理综全国卷中物理试题中的数理结合刍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试论高考理综全国卷中物理试题中的数理结合刍议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 ‎ A Suzhou Institution ‎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中物理试题中的数理结合刍议 浙江省湖州中学 寇芳芳 ‎ 摘要:培养“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物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种方法,物理离不开数学,数理结合要重视,但不应让数学的学习冲击物理,特别是物理考题过度数学化则会破坏数理知识的平衡,达不到考查学生物理知识的目的。‎ ‎ 数学与物理是两门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是需要足够重视运用数学方法,但在高考物理试题中,数学运算分量太重,占据了考生相当长的时间进行繁琐的数学计算,不利于考生发挥自身的实际物理水平,特别是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中物理试题八道选择题中竟有两道估算题,数学运算量之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例1(第17题):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A.0.2 B.2 C.20 D.200‎ 解析:① ②‎ 由①②式得: ③‎ 又∵, ∴④‎ 由③④式得: ‎ 例2(第19题):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 m,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9×10-3 kg/mol,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5 Pa.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A.4×1016 m3 B.4×1018 m3‎ C. 4×1030 m3 D. 4×1022 m3‎ 解析:从宏观上看,大气压强是由于地球对大气的吸引而产生的,可以认为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等于大气受到的重力,即 ‎ ‎ ∴‎ 由此可见,使学生获得生动而深刻的物理概念,分析清楚物理过程,建立清晰的物理模型,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应是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而运用数学工具的目的,便是服务于物理,通过数学的逻辑思维和抽象化归纳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利用数学方程、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而不是一味的用繁琐的数学计算“以数代理”,破坏学生数理知识的平衡。 当然,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创立、完善过程渗透着方法,学好物理知识要靠方法,应用物理知识也要靠方法,体现能力更要靠方法,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一直是历年来高考的重要考查之一,像08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Ⅰ)中第21题不愧为一道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好题。‎ 例3(第21题):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A.t1始终大于t2 B.t1始终小于t2‎ C.t1先大于后小于t2 D.t1先小于后大于t2‎ 解析:设玻璃砖的厚度为h,真空中的光速为C,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1,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为n2,红光在玻璃中的折射角为r1,蓝光在玻璃中的折射角为r2‎ 解法一:特殊值法 当 解法二:三角函数法 解法三:不等式法 画出y—x图象,即 x y sinθ ‎2sinθ ‎0‎ 而 此区间是单调递增区间,‎ 解法四:求导法 ‎ ‎ 总之,在高考物理考查中,处理数学与物理的关系应当是以数学服务与物理为原则,即要重视数理结合,借用数学方法,运用数学工具,考查学生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用繁琐的数学计算“以数代理”,喧宾夺主,使得考生的实际物理水平难以发挥出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