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4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科技和文学艺术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考向预测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5)科技成就。(6)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7)文学成就。(8)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本讲是高考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在2011年全国新课程高考试卷共有12个选择题和1个主观题,还有3个主观题也涉及传统思想。命题点主要集中孔孟儒学、理学、明清之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尤其是明清三大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更是重中之重。古代科技和文学艺术有5个选择题,命题点主要是传统科技、绘画、京剧三个知识点上。所有试题均是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 (1)随着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建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现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因而本讲依旧会得到命题者的“青睐”。(2)17、18世纪是中西方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对比会是考试的重要命题素材。(3)古代传统科技的成就、经验与教训也要引起足够重视。 (4)文字、文学在今年高考中没有涉及,作为暂时的“冷点”,但是复习时却不能“冷”。(5)多关注古代重要思想家的原著、原文的解读 【高频考点1 儒家的“民本”思想】 高考真题示例1(2011·广东卷)“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解析:C。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孟子认为实行仁政必须从土地分界始即首先要解决土地问题。故选择C项。 C 【解题技巧指导】 本题属于典型的新材料、新情景题,教材讲到了孟子的“仁政”,但没有涉及其具体内容。题目通过材料提示了其内容之一,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回答此类问题别无他途,唯有材料,认真阅读,仔细提炼,反复甄别,小心求证。 【教材知识回顾】 【高频考点2 宋明理学】 高考真题示例2(2011·上海卷)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解析:A。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王守仁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故A项符合题意。C项属于格物致知,属于程朱理学,B、D两项表述错误。故选A项。 A 【教材知识回顾 】 【高频考点3 明清进步思想 】 高考真题示例3(2011·全国新课标卷)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C[来源:学.科.网] 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 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缺乏民主意识;从材料中“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黄宗羲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故选C项。 【解题技巧指导】 在解答材料型试题时,为了快速且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握材料意思,要学会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即解题的“题眼”。“题眼” 是题中那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信息”,如特殊的知识点、各种限定词和特定的称谓等。具体地说,就是要抓住材料中的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等词句。如本题中的“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 【教材知识回顾】 【高频考点4 古代科技 】 高考真题示例4(2011·江苏卷)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来源:高考学习网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来源:学。科。网] 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 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解析:D。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材料反映的是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最早是北宋毕升发明的胶泥活字,之前有唐朝发明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故选D项。 D 【教材知识回顾】 [来源:高考学习网XK] 2011年5月27日,亚洲地区孔子学院大会在韩国大邱举行,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次官金昌经、大邱市市长金范镒、启明大学校长申一熙以及来自亚洲13个国家61所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部分中国驻亚洲国家使领馆代表和7所中方合作院校负责人等约180人参会。中国驻韩大使张鑫森为大会发来书面贺辞。张大使在贺辞中表示,孔子学院的蓬勃发展,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学习、加强沟通与合作、增进友谊和了解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合作共赢的内在要求。祝愿孔子学院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网,2011年5月27日 (1)孔子的“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等政治思想和“ 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孔孟思想中渗透出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及其影响等。 (2)儒家思想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演变历程,包括主要的儒学家,思想主张的变化及原因、影响等。 (3)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原因。 (4)近代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和当今儒学的复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2009年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9月27日晚上,2009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及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曲阜杏坛剧场隆重举行。本届孔子文化节主题为“纪念先哲孔子,弘扬传统文化,实践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三 中国人往往好走极端。批孔时将其视为万恶之源,掘其庙,焚其像,把孔子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誓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尊孔时,将其视为千古一圣。看看:从身着古装,手握木牍,令人哭笑不得的祭孔,到于丹教授把《论语》做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灵鸡汤”签名发售;从各地大修孔庙、制作人造古籍以发展旅游经济醉翁之意不在酒,到奥运会开幕式老谋子导演“弘扬中华文化”的恢弘场面,总难免给人某些怪诞生疑的感觉。 ——应学俊《也谈谈“我心目中的孔子”》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图片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有哪些思想主张有助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 (3)概述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 (4)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虽多次经受冲击,但其主流思想长盛至今。试分析其原因。如何看待当今的“孔子热”? 【考查意图】本题背景材料新颖,命题角度别具一格,反向思考“孔子热”,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孔子思想及在当今社会应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 【解题关键】材料中提炼信息是本题的解题关键,信息提炼是否准确极大地影响着问题的解答。此外,本题重在概括、归纳及从政治、经济、文化本身等方面多角度分析历史的能力。 【参考答案】 (1)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和思想家;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不仅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 (2)思想主张:孔子的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包含了民本思想。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荀子的“君舟民水”的论断。 (3)历程:创立发展(春秋战国)、遭受摧残(秦)、成为独尊(西汉)、面临挑战(魏晋南北朝)、复兴(宋明)、活跃(明清)、动摇(民国)。[来源:学&科&网Z&X&X&K] (4)原因: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自身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大批儒学家的努力。看待: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对儒家思想要批判地继承;反对传统文化商业化。(言之成理即可) [来源:高考学习网答案及解析 A。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来源:高考学习网 B项在西汉末年,C项是唐朝与时间限制“唐宋”不符,D项“写实”与题干“故事本身是虚构”矛盾。 材料“虎溪三笑”反映的是儒、道、佛的融合,唐宋诗歌、绘画作品说明“三教合一”趋势,故选择A项。 D。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唐律的解释应该是以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礼法兼施,相辅相成。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D。 C。本题主要考查材料信息解读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李贽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答案为C。 B。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图片信息获取能力。①属于佛教思想,不符合题意;②体现了儒家思想三纲五常的内容,符合题意;③老子属于道家的思想;④体现三纲五常(“孝肃”)的内容。故选B项。 A。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苏轼的《枯木怪石图》借诗画以泄仕途几遭贬谪愤懑不平之气,属于文人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是文人画的特点,故选A项。 A。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记忆与再现。中国戏曲之祖是昆曲,排除B项;京剧形成于清朝,排除C项;京剧北京化是在乾隆年间,排除D项;同治、光绪年间,京剧风靡全国。京剧被公认为“国剧”。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