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化学氮及其重要化合物五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2高考化学氮及其重要化合物五

‎2012届高三化学每周精析精练: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1.将空气中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下图中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 )‎ ‎2.氮气与其他单质化合一般需要高温,有时还需高压等条件,但金属锂在常温、常压下就能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锂,这是因为 ( )‎ ‎①此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 ‎②此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 ‎③此反应可能是氮分子不必先分解成为原子④此反应前可能氮分子先分解成为原子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 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4.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 B.N4是N2的同分异构体 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 D.N4的摩尔质量是56 g ‎5.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 浓氨水 氯化铵固体 碱石灰 氧化钙 浓氨水 A. B. C. D.‎ ‎6.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 )‎ ‎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①② B.③④ C.③④ D.②④‎ ‎7.最新研究表明: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氧气直接化合 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 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8.Murad等三位教授提出NO在人体内有独特的功能,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①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氮物质氧化的产物 ‎②NO不是亚硝酸酐 ‎③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氮物质还原的产物 ‎④NO是无色气体 A.全部 B.①③④ ‎ C.②③④ D.①④‎ ‎9.同时对农作物施用含N、P、K的三种化肥,对给定下列化肥:①K2CO3 ②KCl ③Ca(H2PO4)2 ④ (NH4)2SO4 ⑤氨水。其中最合理的组合方式是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10.由红磷制取白磷可采用的方法是 ( ) ‎ A. 在空气中加热至416℃,使红磷升华 ‎ B. 用CS2溶解,将红磷分出 ‎ C. 加高温、高压,使红磷分出 D. 隔绝空气,加热到416℃ ,使红磷升华,再冷却 ‎11.“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致冷。该化学物质是 ( )‎ A NaCl B NH4NO3(s) C NaOH(s) D CaO(s)‎ ‎12.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的是( )‎ A.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 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 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 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13.都能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注:烧杯内为NaOH溶液) ( )‎ A.HCl和CO2 B.NH3和CH4 ‎ C.SO2和CO D.NO2和NO ‎14.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 ‎②‎ Cl2‎ CCl4‎ NaOH溶液 NaOH溶液 ‎ 水 H2‎ NH3‎ 水 HCl 浓氨水 水 a ‎①‎ ‎④‎ ‎③‎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CCl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15.对于铵盐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 ‎①都溶于水 ②都是白色晶体 ③都有刺激性气味 ④加热后都有NH3 放出 ‎ ‎⑤与碱混合后加热都有NH3 放出 ⑥都能使石蕊试纸变蓝 ‎ A.全部 B.①②⑤⑥ C .①②⑤ D.③④⑤‎ ‎16.从某些性质看,NH3与H2O相当,与H3O+,与都有相当关系,下列有关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NH4Cl+KNH2=KCl+2NH3↑‎ B.M+2NH3=M(NH2)2+H2↑(M为二价活泼金属)‎ C.2NH4Cl+MNH=MCl2+NH3 ‎ D.2NH4Cl+MO=M(NH2)2+2HCl+H2O ‎17.已知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NO3)22CuO+4NO2+O2,某人将少量的Cu(NO3)2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O2能支持燃烧                    B.NO2不能支持燃烧 C.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了氧气的缘故 D.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了氧气和二氧化氮共同作用的结果 ‎18.白磷在高压下隔绝空气加热后急速冷却,可得钢灰色固体——黑磷,其转化过程如下:白磷黑磷,黑磷性质稳定,结构与石墨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黑磷与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 B.黑磷能导电 ‎ C.白磷转化为黑磷是物理变化 D.黑磷能在空气中自燃 ‎19.两瓶气体分别为NO2和Br2蒸气,外观均相同,某同学设计了各种鉴别法,①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②加少量NaCl溶液③加少量AgNO3溶液④加少量水后再加适量苯⑤一定条件下改变温度 ( )‎ A.只能采用①③④ B.只能采用②③④ C.能采用②③④⑤ D.都可以 ‎20.下列有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21.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右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22.砷污染事件曾多次发生,含砷化合物一般都有毒性,其中以砒霜(As2O3)毒性最强,As2O3‎ 可用于制造杀虫剂和灭鼠剂等,是两性偏酸性氧化物,其无色晶体在193℃升华,微溶于水生成H3AsO3;其对应的盐也有毒性。其中碱金属对应的盐易溶于水,其他金属对应的盐几乎不溶于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s2O3是砷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酐 B.As2O3的晶体为原子晶体 C.如不慎As2O3不慎撒落河水中,可投入纯碱以消除污染 D.如不慎As2O3不慎撒落河水中,可投入生石灰以消除污染 ‎23.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H2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NH4H是离子化合物 B.NH4H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C.NH4H与水反应时,NH4H是氧化剂 D.NH4H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生成 ‎24.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的2种气体,它们是(1)NO和NO2(2)NO2和O2(3)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是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 V1>V2>V3 B. V1>V3>V2 C. V2>V3>V1 D. V3>V1>V2‎ ‎25.将硫化氢通入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①3H2S+2HNO33S↓+‎ ‎2NO↑+4H2O;②H2S+2HNO33S↓+2NO2↑+2H2O;③4H2S+2HNO34S↓+NH4N ‎+3H2O;④5H2S+2HNO35S↓+2N2↑+6H2O。结合所学有关硝酸的知识,判断硝酸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26.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反应达到平衡后,N0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27.已知:4NH3(g)+5O2(g) 4NO(g)+6H2O(g);ΔH =-1 025 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 ‎28.取五等份NO2 ,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 ‎ N2O4(g),ΔH<0 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NO2的百分量(NO2%),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 )‎ ‎29.某金属单质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假定只生成单一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 )‎ A.NO2 B.NO C.N2O D.N2‎ ‎30.将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31. 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1:4 B.1:5 C. 2:3 D.2:5‎ ‎32. 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 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 A.NO2 B.N2O2 C.N2O D.N2O4‎ ‎33.将盛有12mLNO2 和O2 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 的体积和剩余的气体分别是 ( )‎ A.2.4 mL、O2 B.1.2mL、NO C.4 mL、O2 D.3.6 mL、NO ‎34.某单质跟浓硝酸反应,若参加反应的单质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浓硝酸还原 为NO2,则该元素在反应中显示的化合价可能是 ( )‎ A.+2 B.+3 C.+4 D.+4 ‎ ‎35.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将其全部投入50 mL b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又开始溶解0‎ 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 mL气体(标准状况),则b = 0.3‎ 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b≥80y(1-a/3)‎ ‎36.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 mL的NO2‎ 气体和336 mL的N2O4气体(气体的体积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 A. 9.02g B. 8.51g ‎ C. 8.26g D. 7.04g 二、填空题 ‎37.92gCu片与定量的浓HNO3作用,当收集到NO2和NO气体共1.12L时(标准状况),金属铜恰好全部作用。则反应中消耗HNO3_______mol被还原的HNO3________mol,转移电子________mol ‎38.某研究小组进行与NH3有关的系列实验。‎ ‎(1)从下图中挑选所需仪器,画出制取干燥NH3的装置简图(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胶皮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不用画),并标明所用试剂。‎ ‎(2)将NH3通入溴水中,有N2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9.已知: 4NO+3O2+2H2O 4HNO3‎ 设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0,氮气的体积分数为0.80,请完成下列填空及计算:‎ ‎(1)a mol NO完全转化为HNO3需要氧气 mol。‎ ‎(2)为使NH3恰好完全氧化为一氧化氮,氨与空气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为 (保留2位小数)。‎ ‎(3)20.0 mol的NH3用空气氧化,产生混合物的组成为NO 18.0 mol、O2 12.0 mol、N2 150.0 mol和一定量的硝酸,以及其他成分。(高温下NO和O2不反应)‎ 计算氨转化为NO和HNO3的转化率。‎ ‎(4)20.0 mol的NH3和一定量空气充分反应后,再转化为HNO3。‎ ‎①在下图中画出HNO3的物质的量n(A)和空气的物质的量n(B)关系的理论曲线。‎ ‎②写出当125≤n(B)≤200时,n(A)和n(B)的关系式 。‎ ‎40.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 ‎(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 ,其原因是 ‎ ‎ ;‎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 ‎ ;‎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 ‎41.实验室进行某项实验并检验反应产物的装置如下图:‎ 将足量浓氨水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烧瓶中后,如图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①黑色氧化铜粉末变为光亮红色 ‎②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色 ‎③集气瓶中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虚线框内是否应添加必要的干燥装置? _________ (填“是”或“否”)。若需要,应选择的干燥装置是 ____ _______(填编号,若不需要,该空可不填)。‎ ‎ (2)在实验中NaOH固体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 ‎ (3)最终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CuO粉末处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_____ 。‎ ‎42.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右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 、氢气 。‎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 、 。‎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 (“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 。‎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 、 离子。‎ ‎43.合成氨工业对化学的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写出氨的两种重要用途 ‎ ‎ 。‎ II. 实验室制备氨气,下列方法中适宜选用的是 。‎ ‎① 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 ② 固体氢氧化钠中滴加浓氨水 ‎③ 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④ 固态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 III. 为了在实验室利用工业原料制备少量氨气,有人设计了如下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实验操作]‎ ‎①‎ ‎ 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关闭弹簧夹a、b、c、d、e。在A中加入锌粒,向长颈漏斗注入一定量稀硫酸。打开弹簧夹c、d、e,则A中有氢气发生。在F出口处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 ‎② 关闭弹簧夹c,取下截去底部的细口瓶C,打开弹簧夹a,将氢气经导管B验纯后点燃,然后立即罩上无底细口瓶C,塞紧瓶塞,如图所示。氢气继续在瓶内燃烧,几分钟后火焰熄灭。‎ ‎③ 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E,继续通氢气,待无底细口瓶C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打开弹簧夹b,无底细口瓶C内气体经D进入反应管E,片刻后F中的溶液变红。‎ 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氢气纯度的目的是 。‎ ‎(2)C瓶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A装置内发生的现象是 ,防止了实验装置中压强过大。此时再打开弹簧夹b的原因是 ,C瓶内气体的成份是 。‎ ‎(3)在步骤③中,先加热铁触媒的原因是 。反应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4.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右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 。‎ ‎(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再由a向c中加2 mL蒸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 。‎ 方案 反应物 甲 Cu、浓HNO3‎ 乙 Cu、稀HNO3‎ 丙 Cu、O2、稀HNO3‎ ‎(3)右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 。理由是_____________。‎ ‎(4)该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操作步骤为 ,实验现象为 ;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45.稀薄燃烧是指汽油在较大空气/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条件 下的燃烧。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稀薄燃烧技术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 重视,但稀薄燃烧时,常用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不能有效地将NOx转化为 N2。不同空/燃比时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1)稀薄燃烧技术除能节约能源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 ‎(填一项)。排放到大气中的NOx会导致酸雨、 等环境问题(填一项)。‎ ‎(2)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 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为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 。‎ ‎(3)若某一催化剂能同时催化NH3等还原性气体与NOx的反应。将该催化剂分别用于催化还原含等物质的量NOx的两种气体:①纯NO气体,②汽车尾气。消耗NH3的物质的量较多的可能是 (填字母),原因是 。‎ A.① B.② C.都有可能 ‎46.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氧化成,而稀硝酸不能氧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反应,能与反应 (1) 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乘放的药品依次是 ‎ (2) 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 (3) 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装置②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 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一局的试验现象是 ‎ (6) 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 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涉及了一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 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 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 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映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47.已知A-O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A、B、H分别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B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D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2:3,且能与水反就应得到两种碱。C为淡黄色固体 化合物,O能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组成B单质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第___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____族。化合物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J的沸点比硒化氢(H2Se)的沸点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I与H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A和J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D与足量的N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上图中,在同一反应里一种物质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这样的反应共有_______个。‎ ‎48.X、Y、Z、W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均由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组成,X有5个原子核。通常状况下,W为无色液体。‎ 已知:‎ ‎(1)Y的电子式是 。‎ ‎(2)液态Z与W的电离相似,都可电离出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 液态Z的电离方程式是 。‎ ‎(3)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①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 。‎ ‎②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③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一定温度下,将1 mol N2O4置于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不变,升高 温度至T1的过程中,气体由无色逐渐变为红棕色。温度由T1继续升高到 T2的过程中,气体逐渐变为无色。若保持T2,增大压强,气体逐渐变为红 棕色。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在T1~T2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温度在T2~T3之间,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保留1位小数) 。‎ ‎49.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常温、常压下“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曾有实验报道: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为NH3。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光照、N2压力1.0×105 Pa、反应时间3 h):‎ T/K ‎303‎ ‎313‎ ‎323‎ ‎353‎ NH3生成量/(10-6 mol)‎ ‎4.8‎ ‎5.9‎ ‎6.0‎ ‎2.0‎ 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N2(g)+3H2O(l) 2NH3(g)+O2(g)‎ ΔH=+765.2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 ‎(2)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建议: 。‎ ‎(3)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设在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60 mol N2(g)和1.60 mol H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NH3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计算:‎ ‎①该条件下N2的平衡转化率;‎ ‎②该条件下反应2NH3(g) N2(g)+3H2(g)的平衡常数。‎ ‎50.红磷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的Δ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 mol 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还剩0.60 mol,其分解率α1等于 ;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为α2,α2 α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工业上制备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3,然后降温,再和Cl2反应生成PCl5。原因是 。‎ ‎(4)P和Cl2分两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ΔH3= ,P和Cl2一步反应生成1 mol PCl5的ΔH4 Δ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Cl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 。‎ ‎51.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 ‎(1)N2O5与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的硝基苯的结构简式是 。‎ ‎(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 O5可发生下列反应:‎ ‎2N2O5(g) 4NO2(g)+O2(g);ΔH>0‎ ‎①反应达平衡后,若再通入一定量氮气,则N2O5的转化率将 。(填“增大”或“减小”、“不变”)‎ ‎②下表为反应在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 ‎ t/s ‎0‎ ‎500‎ ‎1000‎ c(N2O5)/mol·L-1‎ ‎5.00‎ ‎3.52‎ ‎2.48‎ 则500s内N2O5的分解速率为 。‎ ‎③在T3温度下,反应1 000 s时测得NO2的浓度为4.98 mol·L-1,则T2 T1。‎ ‎(3)如上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制备N2O5,则N2O5在电解池的 区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 .‎ ‎52.烟气中是NO和的混合物(不含)。‎ ‎(1)根据废气排放标准,烟气最高允许含400mg。若中NO质量分数为0.85,则烟气中最高允许含NO__________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2)工业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150的水溶液(密度1.16g/mL)作为吸收剂,该碳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保留2位小数)。‎ ‎(3)已知: ①‎ ‎ ②‎ 含2000mg的烟气用质量分数为0.150的碳酸钠溶液吸收。若吸收率为80%,吸收后的烟气_______排放标准(填“符合”或“不符合”),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硝酸可改变烟气中NO和NO2的比,反应为:‎ ‎ NO+2HNO3→3NO2+H2O ‎ ‎ 当烟气中时,吸收率最高。‎ ‎ 烟气含2000mg,其中。‎ 计算:(i)为了达到最高吸收率,烟气需用硝酸的物质的量(保留3位小数)。‎ ‎ (ii)烟气达到最高吸收率90%时,吸收后生成NaNO2的质量(假设上述吸收反应中,反应①比反应②迅速。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将空气中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A、C、D均将N2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只有合成氨是人工固氮。‎ ‎2.答案:C 解析:氮分子中存在N≡N,键能很大,非常牢固,通常情况下很难断裂N≡N键成为氮原子与其他物质反应,如果氮分子能与这种物质容易反应,只可能是氮分子不必先分解为氮原子这种情况;另外化学反应中放热反应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综上所述正确选项应为C选项 ‎3.答案:A 解析:大气固氮是指在放电条件下将游离态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的过程,氮元素被氧化。硝酸银分解过程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项正确。‎ ‎4.答案:A高考资源网 解析:本题是“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等基本概念的考查,以及“摩尔质量”单位及其有关计算的考查,是考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A项考查“同素异形体”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之间的互称,N4和N2都是氮元素形成的单质,故A正确;B项中N4和N2很显然组成分子的原子的个数不同,故不可能是“同分子式”;C项中相同质量的N4和N2中所含原子个数比应是:总质量除以氮原子的摩尔质量之比,因总质量相同、摩尔质量相同,故应是1∶1;D项中摩尔质量的单位应是g·mol-1;故选A。‎ ‎5.答案:AC 解析:NH4CI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I,而当温度降低时,NH3和HCI又重新化合成固体NH4CI,气体进入干燥管的机会不多,A项错误;向CaO中滴加浓氨水,CaO遇水生成Ca(OH)2,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浓氨水分解出氨气,B项正确;固体加热制气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使产生的水能够流出,以免损坏试管,C项错误;对于D项,浓氨水加热制取NH3的方法和试剂都是正确的。‎ ‎6.答案:C 解析: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能降低火焰温度,并且分解产物氯化氢和氨气能隔绝空气,均破坏了可燃物的燃烧条件,故能使幕布不宜着火。‎ ‎7.答案:C 解析: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NO容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2。‎ ‎8.答案: A 解析:NO中氮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它可以是还原产物,如HNO3→NO,也可以是氧化产物,如NH3→NO;HNO2的酸酐是N2O3;NO是无色气体。所以,所给的几种说法都正确。‎ ‎9.答案:B 解析:所给物质中只有Ca(H2PO4)2含P元素,因此应以它为中心思考。 K2CO3由于水解呈碱性,氨水本身显碱性,都会与Ca(H2PO4)2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CaHPO4或Ca3(PO4)2,而不利于P元素被植物吸收。(NH4)2SO4由于铵根离子水解而呈酸性,因此从中和的角度和双水解的角度看K2CO3和氨水不宜与Ca(H2PO4)2和(NH4)2SO4混合施用。故正确的是B。‎ ‎10.答案:D 解析:红磷与白磷的区别。白磷白色蜡状不溶于水,溶于CS2 剧毒着火点40℃ , 易自燃密封,保存于冷水。红磷红棕色粉末不溶于水和CS2 无毒 着火点240℃ 密封,防止吸湿。‎ ‎11.答案:B 解析:溶解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固体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生石灰与水的反应也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解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很小。‎ ‎12.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装置没有尾气吸收的装置,所以凡是有污染的气体都不行,故B、C、D都没有污染的气体,只有A有氮氧化合物产生,所以A不行。‎ ‎13.答案:A 解析:在上述气体中,CH4、NO、CO不溶于NaOH溶液,也不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不能做喷泉实验,而HCl、SO2、CO2不仅可溶于NaOH溶液而且还可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能形成喷泉。‎ ‎14.答案:B 解析:选项A,因Cl2是非极性分子能溶解在非极性溶剂CCl4中,挤压胶头滴管,这时烧瓶中的Cl2溶解在CCl4中使烧瓶内气压减小从而形成喷泉。选项B,H2不溶于NaOH,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选项C,从a处不断鼓入空气时,对锥形瓶内气体加压,将其中的H2O压入烧瓶中。选项D,浓硫酸与H2O作用时放热使烧瓶中的气体膨胀,氨水进入烧瓶。‎ ‎15.答案:C ‎ 解析:①②⑤是铵盐的共同性质。NH3有刺激性气味,铵盐无味,故③错;NH3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而不是铵盐,且铵盐溶液性质也可呈酸性,碱性或中性,故⑥错;而有些特殊的氨盐在加热时没有NH3放出,如NH4NO3 在加热时只有N2放出。‎ ‎16.答案:D 解析:A中KNH2可看成KOH,反应正确,B中NH3可看成H2O,反应正确,C中MNH可看成MO,反应同样也正确,而D中若将NH4Cl看成H3OCl即HCl,则有反应2NH4Cl+MO=MCl2+NH3↑+H2O ‎17.答案:AD ‎ 解析:Cu(NO3)2受热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O2体积分数为1/5,等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1/5),故木条复燃是因为硝酸铜分解产生了氧气和二氧化氮共同作用的结果。‎ ‎18.答案:B ‎ 解析:白磷和黑磷的分子组成不同,结构也不同,它们是磷的两种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因此它们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A、C错;黑磷结构与石墨相似,故能导电;黑磷性质稳定不能在空气中自燃。‎ ‎19.答案:C ‎ 解析:NO2和溴蒸气在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①均有氧化性;②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③能与碱反应。鉴别溴蒸气和NO2不能用淀粉KI试纸、碱溶液等。‎ ‎20.答案:C ‎ 解析:选项A中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为Ca(ClO)2;选项B中2NH3+H2SO4===(NH4)2SO4,即碱性气体不能用酸性物质干燥;选项C中酸性气体均可用NaOH吸收;选项D中Al3++3H2OAl(OH)3+3H+,Al(OH)3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如果溶液呈酸性或碱性均能与Al(OH)3反应,失去了Al(OH)3就不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21.答案:C ‎ 解析:根据题意NH3的摩尔质量小于HCl和HNO3,所以NH3应甲处产生,HCl和HNO3气体应在乙处产生。‎ ‎22.答案:D ‎ 解析:在H3AsO4中As元素为+5价,其酸酐为As2O5而不是As2O3。因As2O3为无色晶体,在193 ℃时可升华,所以As2O3为分子晶体。由题意可知碱金属的亚砷酸盐(如Na3AsO3)易溶于水且有毒,而其他金属的亚砷酸盐〔如Ca3(AsO3)2〕难溶于水,故应用生石灰消除砒霜对河水的污染。‎ ‎23.答案:BC ‎ 解析: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应为离子化合物,A正确;NH4H与水反应有H2和NH3·H2O生成,故所形成的溶液显碱性,B错;NH4H与水反应时,NH4H失电子,是还原剂,C错;NH4H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H2和NH3生成,D正确。‎ ‎24.答案:B 解析:设每种气体的体积为1体积,则:(1)中剩余1+(1/3)=4/3体积气体;(2)中剩余3/4体积的氧气;(3)中剩余1体积的N2.‎ ‎ 在进行氮氧化物计算时,要注意有关循环氧化、由多步反应合并所得总反应的应用。记注下列反应:‎ ‎ 4NO2 + O2 + 2H2O = 4HNO3 4NO +3O2 + 2H2O = 4HNO3 ‎ ‎ 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2NO2 + 2NaOH = NaNO3 + NaNO2 + H2O ‎25.答案:B 解析: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本身被还原生成产物的化合价越低。‎ ‎26.答案:A ‎ 解析:升温,无论是正反应,还是逆反应,速率均加快,A项错;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项正确;达平衡后,各组分的速率保持不变,C项正确;由于CO和CO2的计量系数相等,故当两者同时消耗的量相等时,反应即达平衡,D项正确。‎ ‎27.答案:C 解析: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NO的含量降低,因此A正确、C错;又由于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左移,因此压强越大,NO的含量越低,故B正确;而催化剂只能提高反应速率,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因此D正确。‎ ‎28.答案:BD 解析:在恒容状态下,在五个相同的容器中同时通入等量的NO2,反应相同时间。那么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已达到平衡状态,二是还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仍然在向正反应移动。若5个容器在反应相同时间下,均已达到平衡,因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2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所以B正确。若5个容器中有未达到平衡状态的,那么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会出现温度高的NO2转化得快,导致NO2的百分含量少的情况,在D图中转折点为平衡状态,转折点左则为未平衡状态,右则为平衡状态,D正确。‎ ‎29.答案:C ‎ 解析:根据金属与被还原的HN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推断,若为NO2则每还原1 mol HNO3转移1 mol电子,而金属与被还原HN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每摩金属只转移0.5 mol 电子,即金属为+0.5价,故不可能,逐一验证:NO,每摩金属转移1.5 mol电子;N2O,每摩金属转移2 mol电子;N2,每摩金属转移2.5 mol 电子。‎ ‎30.答案:B 解析:铜片与浓、稀HNO3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因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所以A错;又因NO2为红棕色,NO为无色,所以C错;因两种酸都过量,铜完全溶解,所以转移电子数相等,D错;由方程式不难看出,同质量的铜消耗浓HNO3多,故选B。‎ ‎31.答案:A 解析:设2mol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molZn(NO3)2,显然含有4molNO3- ,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Zn)=n(HNO3)×4,则n(HNO3)=1mol,即有1molHNO3被还原。‎ ‎32.答案:A 解析:根据2NxOy+2yCu=2yCuO+xN2,以及题中数据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反应前气体体积的一半,可以得到x=1,因此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33.答案:BC ‎ 解析:NO2与O2混合气通入水中的反应:4NO2+O2+2H2O4HNO3。剩余2mL无色气体可能是NO或O2。如是O2,则溶于水的气体为10mL,其中O2为2mL,NO2为8mL,即原混合气体中含NO2为8mL,O2为4mL。如是NO,则溶于水的气体为6mL,其中O2为1.2mL,NO2为4.8mL,即原混合气体中含NO2为10.8mL,O2为1.2mL。‎ ‎34.答案:AC ‎ 解析:因还原产物为NO2。‎ 若为金属单质, 反应后化合价为X ‎ 则 (4-X)×(5-4)=X    X=2‎ 若为非金属单质,反应后化合价为Y ‎ 则 Y=4×(5-4) Y=4 ‎ ‎35.答案:AD 解析:若再加入硫酸,其中的NO3-- 在酸性条件下能继续氧化剩余的金属,A对;若金属全溶解,因为不知HNO3是否过量,铁可能是Fe2+,也可能是Fe3+,B错;HNO3的量应大于NO的量,即:0.05 L×b mol·L-1>0.336 L/22.4 L·mol-1,得b>0.3,C错;当溶液中金属只有Fe3+、Cu2+时,金属全部溶液,据反应3Cu+8HNO3 = 3Cu(NO3)2+2NO↑+4H2O,Fe+4HNO3 = Fe(NO3)3+NO↑+2H2O,知n(HNO3)≥n(Cu)×8/3+4n(Fe),即:0.05 L×b mol·L-1 ≥ay·8/3+4y(1-a),得b≥80y(1-a/3),D对。‎ ‎36.答案:B ‎ 解析:此题如单纯用Cu、Mg分别与HNO3反应的结果求出合金的物质的量组成而求得沉淀的质量,那是相当繁琐的,如用整体思维,则沉淀的质量为金属Cu、Mg的质量加上OH-的质量,由电子守恒知: Cu、Mg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Cu,Mg)×2=4.48L/22.4L/mol+0.336L/22.4L/ mol×2,n(Cu,Mg)=0.115mol,故沉淀的质量为4.6g+(0.115mol×2)×17g/mol=8.51g。‎ 本题还可用平均值法计算。被还原的硝酸共0.23 mol(+5价N→+4价N),4.6g铜和镁的合金为0.115 mol,故合金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6g/0.115mol=40g/mol,氢氧化物的平均相对式量为:40+17×2=74。故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为(4.6g÷40g/mol)×74 g/mol=8.51g或0.115mol×74 g/mol=8.51g。‎ ‎37.答案:0.11、0.05、0.06。‎ 解析:ne=nCu×2=×2=0.06mol ‎=0.05mol ‎×2+0.05mol=0.11mol ‎38.答案:(1)‎ ‎(2)2NH3+3Br26HBr+N2(或8NH3+3Br26NH4Br+N2)‎ 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仪器(没有加热用的酒精灯),所以制取氨气只能采用固体NaOH(或生石灰)和浓氨水作用,因此选用的仪器可以为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或锥形瓶或广口瓶)、干燥管(或U型管)等。(2)将NH3通入溴水中,NH3与Br2反应除有N2生成外另一种物质必然为HBr(若NH3过量则生成NH4Br)。‎ ‎39.答案:(1)0.75a (2)0.14 (3)97.5%‎ ‎(4)①‎ ‎②n(A)=‎ 解析:(3)设生成HNO3的物质的量为x。则 ‎4(2x+18.0 mol×+12.0 mol)=150.0 mol 解得x=1.5 mol NH3的转化率=×100%=97.5%‎ ‎40.答案:(1)原子晶体。‎ ‎(2)NO2和N2O4‎ ‎(3)As2S5。‎ ‎(4)①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电子 数相同的有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解析:本题可结合问题作答。W的氯化物为正四体型,则应为SiCl4或CCl4,又W与Q形成高温陶瓷,故可推断W为Si。‎ ‎(1)SiO2为原子晶体。‎ ‎(2)高温陶瓷可联想到Si3N4,Q为N,则有NO2与N2O4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Y的最高价氧化的的水化物为强酸,且与Si、N等相邻,则只能是S。R为As,所以R的最高价化合物应为As2S5。‎ ‎(4)显然x为P元素。①氢化物沸点顺序为NH3> AsH3 > PH3‎ ‎,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SiH4、PH3和H2S的电子数均为18。,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 ‎(5)由题中所给出的含字母的化学式可以写出具体的物质,然后配平即可。‎ ‎41.答案:(1)是;I (2)NaOH溶于水产生大量的热,并且电离产生大量的OH-,使NH3+H2ONH3∙H2O,NH4++OH- 平衡向左移动,最终使NH3∙H2O分解产生NH3。(3)N2;2NH3+3CuO3Cu+N2+3H2O 解析:将足量浓氨水从分液漏斗中加入到固体NaOH中,NaOH溶于水产生大量的热,并且电离产生大量的OH-,使NH3+H2ONH3∙H2O,NH4++OH- 平衡向左移动,最终使NH3∙H2O分解产生NH3。氨气有还原性,与氧化铜反应:2NH3+3CuO N2+3Cu +3H2O,需检验反应产物N2 和H2O,故应添加必要的干燥装置。‎ ‎42.答案:(1)a、b ‎(2)干燥气体 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 ‎(3)不会 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气、氢气两种气体 催化剂 加热 ‎(4)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4NH3+5O2 4NO+6H2O ‎(6)NH4+ ; NO3- ‎ 解析:(1)制取N2应选液+液(加热)装置,所以选取a ‎ 制取H2应选取固+液体(不加热)装置,所以选取b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做干燥剂;再仔细观察通H2与通N2的导管伸入到浓硫酸中的深度一样,有利于观察气泡情况。有利于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 ‎(3)此题很多同学可能会不加思考就答“会”发生倒吸。但稍加思考一下就知道,这是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在常压下进行合成氨实验,转化率较小,所以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氢气和氮气,不能发生倒吸 ‎(4)审题时抓住关键字“铂丝保持红热”,只能靠自身反应来维持。不难答出氨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产生的一氧化氮与氧气会继续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5)从氨气与水反应及氨水的电离都是一个可逆反应很容易想到溶液中还有铵根离子,又因为产生的二氧化氮气体可溶于水产生硝酸根离子。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二氧化氮气体与氨水反应既能产生铵根离子,又能产生硝酸根离子 ‎43.答案:I. 制化肥、制硝酸 ‎ II. ②④‎ III. (1)排除空气,保证安全 ‎(2)锌粒与酸脱离 ; 尽量增大氢气的浓度以提高氮气的转化率; N2 、H2。‎ ‎(3)铁触媒在较高温度时活性增大,加快氨合成的反应速率 解析:(1)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学工业主要来制取化肥和硝酸。‎ ‎(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可选用固态硫酸铵获氯化铵与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制取,也可以采用浓氨水中加固体氢氧化钠的方法制取。但不宜采用固态氯化铵的加热分解,因为生成的氯化氢与氨气又可结合生成氯化铵。 ③不利与氨气的产生。‎ ‎(3)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进行加热时,要排除空气,保证氢气的纯度。问题②中C瓶内水位下降到液面保持不变时,说明A中反应停止不再产生气体,锌粒与酸分离。打开弹簧夹b,可缓冲C瓶内的压强,使氮气和氢气充分混合,增大氢气的浓度,从而提高氮气的转化率;C瓶是经氢气燃烧后,剩余气体应为氮气和氢气。问题③:铁触媒是一种催化剂,它可以加快氨合成的反应速率,它的催化性必须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所以要先加热。‎ ‎44.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 ‎(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反应变缓,气体颜色变淡。‎ ‎(3)丙;耗酸量最少,无污染。‎ ‎(4)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加入固体KMnO4,由a向c中加入浓盐酸;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没有处理尾气。‎ 解析:(1)根据题目的叙述可以知道,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按题目所述若d试管内有气泡,且冷却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2)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 mL浓硝酸时发生反应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若再由a向c中加2 mL蒸馏水,浓硝酸的浓度变小,所以反应变得缓慢、产生的气体颜色变浅。‎ ‎(3)甲方案制取硝酸铜的反应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乙方案制取硝酸铜的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丙制取硝酸铜的反应方程式为2Cu+O2+2HNO32Cu(NO3)2。比较这三种方案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发现均制取1molCu(NO3)2时消耗硝酸的量分别为4mol 、mol 、1mol ,丙方案消耗的硝酸的量最少且不产生污染。‎ ‎(4)若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以得出应先用KMnO4制Cl2,再用Cl2制Br2。所以实验的操作步骤为向d中加入KBr溶液,c中 加入固体KMnO4,由a向c中加入浓盐酸;其中实验的现象为c中有黄绿色气体产生,d中溶液变为黄棕色。但是由于Cl2和Br2均为有毒的气体,所以需要尾气处理。‎ ‎45.答案:(1)减少CO和碳氢化合物的污染 光化学烟雾或破坏臭氧层 ‎(2)溶液显色所需要的时间 ‎(3)A 汽车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和碳氢化合物,少消耗NH3或B 汽车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NO2,多消耗NH3或C ‎ ‎ 汽车尾气中同时含有CO、碳氢化合物等还原性气体和NO2等氧化性气体,二者相对含量的不同可导致消耗NH3的增多或减少 解析:本题以燃油气燃烧过程产生污染这一社会关注问题为背景,考查了环保知识和探究催化剂性能的过程及问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探究性很好的试题,侧重考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日要善于思考和分析,关注社会热点,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1)因燃油气燃烧过程中可产生对空气有污染的CO、NOx、碳氢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结合“空/燃比”的含义和题图可以推知,增大“空/燃比”可以减少CO、碳氢化合物的排放从而减少污染,根据课本知识可推出排放到大气中的NOx可导致酸雨及光化学烟雾(或破坏臭氧层)而引起环境污染。‎ ‎(2)因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性,而从所给的探究步骤中,有滴有酚酞的稀硫酸(该溶液为无色),所以肯定是利用NH3与硫酸的酚酞溶液作用显红色的快慢来检测催化性能。只要记录显色所需时间即可。‎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原则可推知,若汽车尾气中会有一定量的CO和碳氢化合物,因它们也可以还原NOx,则所消耗氨气就少,若汽车尾气中含NO2,则因NO2也可氧化NH3,则消耗的氨气就多。‎ ‎46.答案:(1)3mol/L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 ‎(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 ‎(3)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 2H2O ‎(4)将NO2转化为NO 3NO2 + H2O =2HNO3 + NO ‎(5)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6)a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HNO3的性质、化学基本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1)根据装置特点和实验目的,装置⑤是收集NO,装置⑥中盛放NaOH溶液吸收NO2,因为要验证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装置③中应该盛放稀硝酸。‎ ‎(2)由于装置中残存的空气能氧化NO而对实验产生干扰,所以滴加浓HNO3之前需要通入一段时间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同时也需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防止反应产生的NO气体逸出。‎ ‎(3)Cu与浓HNO3反应生成Cu(NO3)2、NO2、H2O:Cu + 4HNO3(浓)=Cu(NO3)2 + 2NO2↑ +2 H2O。‎ ‎(4)装置②中盛放H2O,使NO2与H2O反应生成NO:3NO2 + H2O=2HNO3 + NO。‎ ‎(5)NO通过稀HNO3溶液后,若无红棕色NO2产生,说明稀HNO3不能氧化NO,所以盛放稀HNO3装置的液面上方没有颜色变化即可说明之。装置④中盛放的是浓HNO3,若浓HNO3能氧化NO则装置④液面的上方会产生红棕色气体。‎ ‎(6)要证明是Cu(NO3)2浓度过低或是溶解了NO2导致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一是可设计将溶解的NO2赶走(a、c方案)再观察颜色变化。二是增加溶液中Cu(NO3)2溶液的浓度(d方案)观察反应后的颜色变化。‎ ‎47.答案:(1)三(1分)II A (1分)(2分)‎ ‎(2)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且比硒化氢的分子间作用力强 (2分)‎ ‎(3) (3分) ‎ ‎(4) (3分)‎ ‎(5)2 (3分) ‎ 解析:框图推断题抓住题眼如根据B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B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可判断B为金属镁。D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2:3,就可以判断D为氮化镁,所以A为氮气。 C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 判断为过氧化钠。O能与G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说明有氢氧化铜生成。通过分析可得:A:氮气B:镁C:过氧化钠D:二氮化三镁E:硝酸镁F:硝酸铵G:氢氧化钠H:氧气I:氨气J:水K:硝酸钠L:一氧化氮M:二氧化氮N:硝酸O:硝酸铜 ‎ ‎48.答案:(1)‎ ‎(2)2NH3(l) NH-2+NH+4‎ ‎(3)①打开止水夹,通入少量氧气 ‎②P2O5+6OH-=2PO+3H2O ‎③Cu片逐渐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3Cu+8H++2NO 3Cu2++2NO↑+4H2O ‎(4)①2NO2 2NO+O2‎ ‎②30.7‎ 解析:由题目中X有5个原子核,W为无色液体(H2O)且发生了X+Y Z+W的反应可知X为NH,Y为OH-,Z为NH3,W为H2O。‎ ‎(1)OH-电子式为 。‎ ‎(2)2NH3(1) NH+NH ‎(3)①因实验目的中要求验证NO的还原性,而a、b、c三个步骤只是制NO并没有完成该目的,故应该打开止水夹,通入少量空气看是否产生红棕色气体。‎ ‎②因为适量红磷、热NaOH溶液过量,则反应产物为Na3PO4。可以先写化学方程式:‎ P2O5+3H2O 2H3PO4 ①‎ H3PO4+3NaOH Na3PO4+3H2O ②‎ 合写可得:P2O5+6NaOH 2Na3PO4+3H2O ‎③气、液、固的三方向变化要答全。‎ ‎3Cu+8H++2NNO3- 3Cu2++2NO↑+4H2O ‎(4)①据题图分析:T1时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 mol,则必定是NO22 mol,T2时刻气体的物质的量变为了3 mol,据所学知识只可能发生2NO2 2NO+O2的反应。‎ ‎②T2~T3之间无论反应与否,质量为1 mol N2O4的质量为92 g,物质的量为3 mol,则平均摩尔质量为M==30.7 g·mol-1,故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7。‎ ‎49.答案: (1) ‎ ‎ (2)升温、增大N2浓度、不断移出生成物 ‎(3)①66.7% ②5.0×10-3mol2·L-2‎ 解析 (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的历程,使一个高能变过程变为几个能量相对低的过程,使反应易发生。要点是有催化剂时能量低而过程阶段多了。图见答案。‎ ‎(2)加快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方法是升温、增大N2浓度、不断移出生成物。‎ ‎(3)解:①设反应过程消耗xmolN2(g)。‎ N2(g)+3H2(g) 2NH3(g)‎ 起始物质的量/mol 0.60 1.60 0‎ 平衡物质的量/mol 0.60-x 1.60-3x 2x 平衡时反应体系总物质的量=[(0.60-x)+(1.60-3x)+2x]mol=(2.20-2x) mol NH3(g)的物质的量分数=2x÷(2.20-2x)=‎ x=0.40‎ N2的平衡转化率=×100%=66.7%‎ ‎②设反应2NH3(g) N2(g)+3H2(g)的平衡常数为K。平衡时,c(NH3)=2×0.40 mol÷2.0 L=‎ ‎0.40 mol·L-1c(N2)=(0.60-0.40) mol÷2.0 L=0.10 mol·L-1‎ c(H2)=(1.60-3×0.40) mol÷2.0 L=0.20 mol·L-1‎ K==[(0.10 mol·L-1)×(0.20 mol·L-1)3]÷(0.40 mol·L-1)2‎ ‎=5.0×10-3mol2·L-2‎ ‎50.答案:(1)Cl2(g)+P(s) PCl3(g);ΔH=-306 kJ/mol ‎(2)PCl5(g) PCl3(g)+Cl2(g);ΔH=93 kJ/mol 25% 大于 ‎(3)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降温有利于提高产率,防止产物分解 ‎(4)-399 kJ/mol 等于 ‎(5)PCl5+4H2O H3PO4+5HCl 解析:(1)产物的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就等于反应热,结合图象可知,PCl3和反应物P和Cl2的能量差值为306 kJ,因此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P(s)+Cl2(g) PCl3(g);‎ ΔH=-306 kJ/mol。‎ ‎(2)根据图象可知PCl5和PCl3之间的能量差值为:93 kJ,因此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PCl5(g) PCl3(g)+Cl2(g) ΔH=93 kJ/mol,加入0.80 mol PCl5,剩余0.60 mol,因此PCl5的分解率为:×100%=25%,由于该反应ΔH>0即为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平衡右移,故α2>α1。‎ ‎(3)由于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右移,提高产率。同时由于PCl5受热易分解,因此温度低防止其分解。‎ ‎(4)根据盖斯定律求得:ΔH3=-399 kJ/mol。且ΔH3=ΔH4,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只与起始物质、终了物质有关。‎ ‎(5)PCl5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两种酸只能是H3PO4和HCl,其化学方程式是:‎ PCl5+4H2O H3PO4+5HCl ‎51.答案:  (1)‎ ‎(2)①不变 ‎②0.002 96 mol·L-1·s-1‎ ‎③<或小于 ‎(3)阳极  N2O4+2HNO3-2e-=2N2O5+2H+‎ 解析: (2)①因为恒容下充入N2,N2为非反应性气体,所以平衡不移动,因而N2O5的转化率不变。‎ ‎②v(N2O5)=‎ ‎=0.002 96 mol·L-1·s-1。‎ ‎③T1温度下c (NO2)求算:‎ ‎2N2O5(g) 4NO2(g)+O2(g);ΔH>0‎ ‎2 4‎ ‎1 000 s时,5.00-2.48 c(NO2)‎ c(NO2)=2×(5.00-2.48) mol·L-1=5.04 mol·L-1>4.98 mol·L-1,由于反应是吸热反应,故温度越高NO2的浓度越大,所以得到T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