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二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口述历史旨在以访谈方式发掘、采集、整理与保存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呈现口述者经历的历史真实。 真实是历史的灵魂,然而口述历史因为经由口述者的记忆,叙述以及访谈者的文本整理这些环节往往使客 观的历史发生变形甚或失真。‎ ‎②首先是历史记忆的问题。历史真实经过口述者的记忆存储、保持与回忆诸环节的过滤与筛选,形成了历史记忆。这中间口述记忆的特殊机能而使历史事实有所变形,并非全部的历史真实都存储为历史记忆, 大脑中存储的历史记忆之真也与历史之真有较大的间隔和差距,历史记忆的真实已经对客观存在的历史真 实打了一些折扣。可以说,口述者的历史记忆之真不再是全部的历史真实,而是选择后的部分历史真实, 是经过记忆本身过滤和阻隔后的部分历史真实。‎ ‎③然后是历史叙述的问题。历史记忆的呈现是以语言和文字为中介的,以语言表述出来的就是口述,以文字表述出来的就是文献。语言和文字将存储于大脑中的历史记忆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受语言的限 制和阻隔后呈现出来的历史记忆,往往既非记忆的全部、也非记忆的准确呈现。记忆在呈现中既有数量的 减少,更有内容的变形甚或失真。在历史记忆转变为历史叙述过程中,心理、生理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 影响着历史记忆的呈现结果。‎ ‎④最后是文本整理的问题。口述历史有双重主体,访谈者与口述者必须共同参与。访谈者对口述历史的文本整理,实际上是对口述者呈现的历史记忆进行主观的检验、修订、补充和取舍。经过访谈者这道工序 的过滤与阻隔,口述者叙述的记忆中的历史事实再次经过处理。‎ ‎⑤历史之真经过记忆、叙述、文本整理的过滤和阻隔,口述历史的历史真实实在堪忧。我们应该坦然承认口述历史存在着某种失真及不可靠性。为了保证口述历史文本的真实,必须着力保证历史记忆的真实和 历史叙述的真实。历史记忆受其内在机制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其真实性很难为口述者所左右,但历史叙述 ‎ 的真实则是口述者所能把握的。所以,口述历史的主要环节应该放在历史记忆呈现过程中,研究影响历史 记忆呈现的多重因素,从而将历史记忆完整而准确地以语言表述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历史记忆尽可能真实 地呈现出来。‎ ‎⑥历史的真相是唯一的,口述者对历史之真的追寻很像是瞎子摸象,自以为摸到了历史真相,但他所触摸到的仅仅是部分的历史真相,是其历史记忆中的部分真相,离客观存在的历史之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口述历史研究,就是这样一种以挖掘历史记忆的方式无限逼近历史真实的追逐历程。(摘编自左玉河《口 述历史视域中的真实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语言的限制和阻隔,口述者呈现存储于大脑中的历史记忆欠完整、准确。‎ B. 口述历史发生变形甚或失真的原因只是在口述历史的形成过程中主观因素多。 ‎ C. 访谈者对口述者的历史叙述进行的文本整理过程就是访谈者主观处理的过程。 ‎ D. 口述者历史记忆、历史叙述两者的真实程度决定着口述历史文本的真实程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交代口述历史研究目的之后,文章提出口述历史存在变形或失真的问题。‎ B. 文章主体从历史记忆、历史叙述、文本整理三个环节阐述历史失真的原因。 ‎ C. 文章分析制约口述历史真实的诸多因素,提出了确保口述历史真实的方法。 ‎ D. 文章写作的目的是减少口述历史的变形或失真,最大限度逼近历史的真实。‎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口述历史研究的对象是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因此保证历史记忆真实的因素是研究核心。‎ B. 访谈者对口述者呈现出来的历史记忆进行的检验、修订、补充和取舍会造成历史的失实。‎ C. 口述者如果有很高的语言造诣,对历史记忆的叙述就会完全避免史实的变形甚或失真。‎ D. ‎ 如果口述者的历史记忆、历史叙述跟历史事实吻合,口述历史文本就与历史真实吻合。‎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 材料一:‎ ‎①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向中亚、中东和欧洲、东南亚和非洲输出自身的优势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经验与管理模式,最后 取得世界市场与国际合作优势,实现全方位的开放。“一带一路”战略吸引了很多战略伙伴的优势资源,为 我国健康可持续化快速发展提供沃土。‎ ‎②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 联系更为紧密,沟通更为便捷,合作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会带来更多的商机。劣势也相当明显,也会带 来外来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的冲击,很容易造成本土文化的没落,原有的经济体系也将受到影响。“一带 一路”强调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互相信任,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多形 式、多渠道谋求交流合作的机会。“一带一路”涵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助于推动全球化均衡可持续发展。(摘编自《论中国“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材料二:‎ ‎③“一带一路”建设以其开放、多元、共赢的特质,日渐为世界认同。123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已经与 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朋友圈遍及全球。中国与巴基斯坦成立中巴经济走廊联委 会,缅甸成立实施“一带一路”指导委员会,瑞士政府在外交部设立“一带一路”咨询协调办公室……“一带一 路”建设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花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以及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日本 ‎ 通运等跨国公司,正以不同形式参与“一带一路”合作。国际人士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真正具有包容 性的全球合作项目,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④截至2018年底,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果落实率达96.4%。5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 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4万多个就业岗位和20多亿美元税收。中欧班列开行1.4万列,到 达欧洲15个国家49个城市;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项目扎实推进,柬埔寨额勒赛水 电站、巴西美丽山特高压项目等一批惠民工程落地生根;中国港口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主要港 口建立航线联系……共建“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让沿线国家发展潜力得到释放,人民生活便利了,工作好找了,笑脸也多了,获得感日益增加。(摘编自《瞩目共建一带一路盛事》)‎ 材料三:‎ ‎⑤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不少美国战略界人士都担心“一带一路”对美国全球影响力构成“一定威胁”。他们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中国意欲借此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地缘政治影响力,控制 欧亚大陆,并在国际秩序方面“另起炉灶”。‎ ‎⑥不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美国智库和战略界人士对“一带一路”并非一味反对,而是心态 更趋复杂。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张克斯等人呼吁,美国不应盲目夸大“一带一路”的地缘政 治意涵,需要认真对待这一将深刻影响中国内外政策的重要倡议,应深化对“一带一路”相关进展的分析, 寻求更坚实的信息基础和更明智的应对之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波森、对外关系委员会东南亚项 目主任柯兰奇克称,美国国内有不少人对“一带一路”抱有“等着看它失败”的态度,但是“让中国失败”并不必 然发生,也不必然对美国有利,美中在促进地区发展等方面并非“你输我赢”关系,不妨考虑“让中国成功”。 曾供职于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南亚问题专家、进步中心高级研究员维耶拉称,“一带一路”‎ 与美国提出的“ 新丝绸之路”计划有很多共同目标,两者如能实现“串联”,可更好完成相关重大项目。(摘编自《如何看待“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美国因素”》)‎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为了赢得世界市场,扩大与他国间的合作,实现全面开放,实施了“一带一路”战略。‎ B. 在全球化可能冲击本土文化、影响本土原有经济体系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强调互相信任和了解,尊重并包容文化差异。‎ C. 美国战略界人士张克斯反对盲目夸大“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意涵,同时也对“一带一路”抱有“等着看它失 败”的态度。‎ D. “一带一路”提供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吸引了许多大银行、跨国公司广泛参与,成为真正具有包容性的全 球合作项目。‎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球化”可以加强国家之间联系、沟通、合作,带来商机,也会给本土的文化、原有经济体系带来不利 影响。‎ B. “一带一路”成果丰硕,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彻底解决了沿线国家就业困难问题,为当地税收做出了 巨大贡献。‎ C. 开放、多元、共赢的“一带一路”,为中国赢得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朋友圈遍及全球,日渐为世 界认同。‎ D. “让中国失败”和“让中国成功”是美国内部对“一带一路”‎ 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体现了美国人对此的矛 盾心态。‎ ‎6.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述各方对“一带一路”的不同看法。(6分)‎ ‎ ‎ ‎ ‎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 ‎ 合坟 院门前,一只被磨细了的枣木纺锤,在一双苍老的手上灵巧地旋转着。浅黄色的麻一缕一缕地加进 旋转中来,仿佛不会终了似的,把丝丝缕缕的岁月也拧在一起,缠绕在那只枣红色的纺锤上。‎ 不远处,老伴带了几个人正在刨开那座坟。老伴早已不是村里的支书,可那坟里的事情一直是他的 心病。‎ ‎③今天是那姑娘的喜日子,乡亲们凑钱寻了一个“男人”,做主给这孤单了十四年的姑娘捏和了一个家。请来先生看过,这两人属相对,生辰八字也对。坟边上放了两只描红画绿的干盒子,每只盒子上都系 了一根红带。一只装了那个付钱买来的男人的尸骨,另一只等着将姑娘放进去,然后就合坟。‎ 那一年,老支书领着全村民众,和北京来的学生娃们苦干一冬一春,在村前修出平平整整三块大寨 田,为此还得了县里发的红旗。夏季发山洪的时候,学生娃们拿出那面红旗来插在地头上,要抗洪保田。疯牛一样的山洪眨眼冲塌了地堰,学生娃们照着电影上演的样子,手拉手跳下水去。把别人都拉上岸来的 时候,新塌的地堰却将玉香裹进水里去……‎ 后来,县委书记来开过千人大会。后来,就有了那座坟。坟碑的正面刻着:知青楷模,吕梁英烈。光阴荏苒了十四年,玉香的同学们早就头也不回地走得一个也不剩,县委书记也换了不知多少任,谁也不 再记得这个姑娘,只是有些个青草慢慢地从砖石的缝隙中长出来。‎ 渐渐地,一伙人都没在了坑底,只有银亮的镢头一闪一闪地扬出些湿润的黄色来。随着一脚蹬空, 一只锨深深地落进了空洞里,人们的心头止不住一震:‎ ‎“到了?”‎ ‎“到了。” ‎ ‎“慢些,不敢碰坏她。”‎ ‎“知道。”‎ 老支书把预备好的酒瓶递下去:‎ ‎“都喝一口,招呼在坑里阴着。”‎ 会喝的,不会喝的,都吞下一口,浓烈的酒气从墓坑里荡出来。 用手揭去腐烂的棺板,那具完整的尸骨白森森地露了出来。一股尚可分辨的腐味,正从墓底的泥土和白骨中阴冷地渗透出来。 ‎ 老支书把盒子递下去:‎ ‎“快,先把玉香挪进来,先挪头。”‎ 人们七手八脚地蹲下去,接着,是一阵骨头和木头空洞洞的碰撞声。 ‎ ‎“惜惶的,为啥挣死挣活非要从北京跑到咱这老山里来死呢?” ‎ ‎ “北京的黄土不埋人?”‎ ‎“你死的时候保险没人给你开大会。” ‎ ‎ “我有个孝子举幡,请来一班响器就行。” ‎ ‎ 老支书正色道:“又是封建。”‎ 有人揶揄着:“你不封建。等你死了学公家人的样儿,用文火慢慢烧。到时候我吆上大车送你去。” ‎ ‎ 老支书涨头涨脸地咳起来。忽然有人喊:‎ ‎“呀,快看,这营生还在哩!”‎ 黑色的头扎成一堆,十来只眼睛大大地睁着,把一块红色的塑料皮紧紧围在中间:‎ ‎“玉香平日用的那本《毛主席语录》。” ‎ ‎ “呀呀,书烂了,皮皮还是好好的。” ‎ ‎ “这营生咋办?也给玉香挪进去?”‎ 猛地,老支书爆发起来,对着坑底的人们一阵狂喊:‎ ‎“为啥不挪?咋,玉香的东西,不给玉香给你?挪!一根头发也是她的,挪!”‎ 墓坑里的人不敢回话,只有些粗重的喘息声显得很重。 ‎ 合坟后,黄土堆就的新坟朴素地立着,在慈祥的夕阳里仿佛真的再无一丝哀怨。 ‎ 老支书把村里买的最后一包烟一份一份地发出去。有人用烟卷戳点着问道: ‎ ‎“这碑咋办?”‎ ‎“啥咋办?” “这碑是给她一个人的,现在是两个人,那男人也有名有姓,说到哪去也是一家之主呀!” ‎ ‎ 一伙人闷住头,有许多烟在头顶冒出来,一团一团的。 老人吞下一口酒,热辣辣的一直烧到心底: ‎ ‎“不用啦,他就委屈些吧,这碑是玉香用命换来的,别人记不记扯淡,咱村的人总得记住!” ‎ ‎ 挖开的坟又合起来。没有人回话,又有许多烟一团一团地冒出来,老支书站起来,拍打着屁股上的尘土:‎ ‎“回去,吃合各。”‎ 坟前的人散了场,那只旋转的纺锤再一次停下来。她扯过一根麻丝放进嘴里,缓缓地用口水抿着, 心中慢慢思量着那件老伴交待过的事情。沉下去的夕阳,使她眼前这寂寥的山野又空旷了许多,沉静的思 绪从嘴角的麻丝里慢慢扯出来,融在黄昏的灰暗之中。‎ 吃过合各,两个老人守着那只旋转的纺锤熬到半夜:‎ ‎“去吧?” ‎ 她把准备好的一只荆篮递过去。 ‎ ‎“都有,烟、酒、馍、菜,还有香。” ‎ ‎ “去。”‎ ‎“告给玉香,后生是属蛇的,生辰八字都般配。” ‎ ‎ “又是迷信!” ‎ ‎ 男人转身走了。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很黑。‎ 那只枣红色的纺锤又在油灯底下旋转起来,一缕一缕的麻又款款地加进去。蓦地,一阵剧烈的咳嗽 声从坟那边传过来,她揪心地转过头去。(选自《上海文学》1986年第11期,对原文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主体采取截取生活断面的写法,对于玉香牺牲的内容采用了插叙的写法。 ‎ B. 小说运用的一些方言,使小说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且富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 C. 老支书斥别人“封建”,但他在善良愿望下主持的“合坟”行为也属“封建”。‎ D. 小说对纺线的场景描写文笔细腻,但是对老支书的介绍显得粗疏,笔力不够。‎ ‎8. 小说安排“人们为树立石碑犯难”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 ‎ ‎ ‎ ‎9. 这篇小说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赏析。(6分) ‎ ‎ ‎ ‎ ‎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程德玄,字禹锡,郑州荥泽人。善医术。太宗尹京邑,召置左右,署押衙,颇亲信用事。太祖之夕,德玄宿信陵坊,夜有扣关疾呼趣赴宫邸者。德玄遽起,不暇盥栉,诣府,府门尚关。方三鼓,德玄不自悟,盘桓久之。俄顷,见内侍王继恩驰至,称遗诏迎太宗即位。德玄因从以入,拜翰林使。太平兴国二 年,陈洪进来朝,命德玄迎劳之。船舰度淮,暴风起,众恐,皆请勿进。德玄曰:“吾将君命,岂避险?” 以酒祝而行,风浪遽止。三年,迁东上阁门使,兼翰林司事。是秋领代州刺史从征太原为行宫使师还以功 改判四方馆事俄迁领本州团练使又加领本州防御使。五年,坐市秦、陇竹木联筏入京师,所过免算,又高其估以入官,为王仁赡所发,责授东上阁门使,领本州刺史。陕府西南转运使韦务升,京西转运使程 能,右赞善大夫时载,坐纵德玄等于部下私贩鬻,务升洎能,并责授右赞善大夫,载将作监丞。是冬,车驾幸魏府,命总御营四面巡检,掌给诸军资粮。德玄攀附至近列,上颇信其言,繇是趋附者甚众。或言其 交游太盛,遂出为崇信军节度行军司马。逾年,复拜慈州刺史,移知环州。时西鄙酋豪相继内附,诏以空 名告敕百道付德玄,得便宜补授。顷之,以疾求致仕,优诏不许。淳化三年,改本州团练使、知邠州。未半岁,复典环州。李顺之寇西蜀,移知凤州,兼领凤、成、阶、文等州驻泊兵马事。咸平中,入朝,真宗 命坐抚劳,访以边事。俄出知并州兼并代副都部署,移镇州,受代归阙。景德初,卒,年六十五。大中祥 符中,其子继宗上章,恳祈,上悯之,特赠郑州防御使。(节选自《宋史·列传六十八·程德玄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秋/领代州刺史/从征太原/为行宫使/师还/以功改判四方馆事/俄迁领本州团练使/ ‎ B. 是秋/领代州刺史/从征太原/为行宫使师/还/以功改/判四方馆事/俄迁领本州团练使/ ‎ C. 是秋/领代州刺史/从征太原/为行宫使/师还/以功改/判四方馆事/俄迁领本州团练使/ ‎ D. 是秋/领代州刺史/从征太原/为行宫使师/还/以功改判四方馆事/俄迁领本州团练使/‎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渐,是病危的委婉说法,古代常用的婉辞,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 ‎ B. 三鼓,即三更。古代把夜晚分成五更,因用鼓报时,因此又称五鼓。 ‎ C. 赠典,古代朝廷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的典礼。典,典礼。 ‎ D. 矫制,不遵皇帝诏令。制,秦始皇称帝时,规定把皇帝的诏命称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程德玄倚势弄权。皇上信任他,但趋附他的人也很多,因受到指责,出京担任了节度行军司马的官职。 ‎ B. 程德玄忠于职守。迎接慰劳陈洪进来朝时,船舰渡淮水,起了暴风,大家恐惧,他力排众议完成使命。 ‎ C. 程德玄精通医术。太宗做京邑尹,征召他到身边,很信任他办事。太宗病危的晚上,专门派人传唤他。 ‎ D. 程德玄熟悉军务。他多次担任管理军队事务的官职。皇帝也曾给他授予官职的权力,并向他询问边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德玄曰:“吾将君命,岂避险?”以酒祝而行,风浪遽止。‎ ‎ ‎ ‎(2)德玄攀附至近列,上颇信其言,繇是趋附者甚众。‎ ‎ ‎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下列各小题。 ‎ 献鄜坊丘常侍 唐 许浑 诏选将军护北戎,身骑白马臂彤弓①。‎ 柳营远识金貂②贵,榆塞遥知玉帐雄。‎ 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 ‎ 蓬莱每望平安火③,应奏班超定远功。‎ ‎【注】①彤弓:朱漆弓。古代天子用以赐有功的诸侯或大臣使专征伐。②金貂:皇帝左右侍臣的冠饰。③平安火:唐代每三十里置一堠,每日初夜举烽火报无事,谓之平安火。‎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身骑白马、臂挂彤弓不仅刻画出了丘常侍的英武形象,也体现出他深受朝廷器重。‎ B. 远在边塞军营中的将士早知丘常侍身份尊贵、身材雄伟,为他能来坐帐指挥而欣喜。‎ C. 末句借班超受封定远侯典故,表达对丘常侍安边卫国、建立班超那样功勋的期待。‎ D. 丘常侍接受诏命,要去北部少数民族地区任都护,诗人献诗以表达赞颂和祝愿之意。‎ ‎15. 诗的第三联有何精妙之处?请简要赏析。(6分)‎ ‎ ‎ ‎ ‎ 名篇名句默写 ‎16. 《醉翁亭记》一文中,“ ”一句写出山间傍晚景色,“ ”一句写出泉酒的特点。‎ ‎17. 《逍遥游》一文中,庄子认为,要想在无穷时空里邀游且无所待,需要做到“ , ”。‎ ‎18. 白居易《琵琶行》中,“ ”一句借鸟声描写琵琶声的婉转流利,“ ”‎ 一句借泉水描写琵琶声 的艰涩低沉。‎ 语言文字应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 载人航天与嫦娥探月两大战略工程的既定战略目标,在未来两到三年时间里将全面完成,完成目标之后我们的路该怎么走,恐怕载人航天与嫦娥探月结合是人们 的一种设想。以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器 为例,虽然只是一艘重量仅有8吨的月球探测器,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与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船相比,除 却生命支持系统几乎一模一样。以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积累为依托将嫦娥五号放大至45吨规模并加入生命支持系统,这就是一艘 的载人登月飞船。‎ 实际上,在载人登月论证之前科学家就已 。两年前我国从乌克兰引进了全套苏联载人登月舱及其 技术资料,引进的目的不只是要复制几十年前的登月设备,而是为了尽快获取试验数据,结合我国已经实 施的两次月面着陆工程经验,得出载人登月最优方案。‎ 按照当前的研究方向,未来我国载人登月工程可以摒弃阿波罗载人登月的人船合一模式, ,选择 人货分离发射方案。新一代重型载人火箭负责发射推进舱与返回舱的组合体,( ),两大舱段在地球轨道 集合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实施登月,这样一艘登月飞船规模将超过阿波罗时代。‎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理所当然 不折不扣 未雨绸缪 另起炉灶 ‎ B. 理所当然 彻头彻尾 深谋远虑 另起炉灶 C. 顺理成章 彻头彻尾 未雨绸缪 另辟蹊径 ‎ D. 顺理成章 不折不扣 深谋远虑 另辟蹊径 ‎20.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引进的目的不是要复制几十年前的登月设备,而是尽快获取试验数据 B. 引进的目的不是要复制几十年前的登月设备,而是为了尽快获取试验数据 C. 引进的目的不只是要复制几十年前的登月设备,而且是为了尽快获取试验数据 D. 引进的目的不只是要复制几十年前的登月设备,而且是尽快获取试验数据 ‎2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而研发中的长征九号火箭负责发射更大规模的月球舱段 ‎ B. 更大规模的月球舱段由研发中的长征九号火箭负责发射 ‎ C. 负责发射更大规模月球舱段的是研发中的长征九号火箭 ‎ D. 月球舱段规模更大,由研发中的长征九号火箭负责发射 ‎22. 下面是某市公安机关一则公告的部分文字,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 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 本市公安机关警告广大市民:踏青活动要尽量避免进入市区沿江地段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如果进入市区 沿江地段踏青,要服从执勤民警的命令和引导,设若遇到突发情况,请赶紧向民警求助;另外,建议老年 人和未成年人慎重参加踏青活动,防止因人多出现伤亡。‎ ‎23. 下面是抽样调查的一般流程示意图,某中学计划对高一年级学生体重进行抽样调查。请根据流程图,选择 一种抽样方法,替该中学设计一个具体调查方案。请将你的调查方案写成一段文字,要求表述准确,语言 简洁、连贯,不超过105个字。(6分)‎ ‎24. ‎ 某报新闻报道:近两日杭州大批钟点工受雇于某些学校的学生家长,去学校给孩子所在班的教室搞卫生。 因为新学期伊始,学校教室卫生需要打扫,老师征集家长志愿者,可家长们大多也要上班,只好花钱雇了 钟点工。此事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议论。对于这则新闻报到的事情,你有怎样的看法?理由是什么? 要求:‎ ‎(1)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2)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4)不少于800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