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热点专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热点专题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汇总 一、英国脱欧 ‎【知识衔接】欧洲一体化进程 ‎1.条件和背景:①欧洲各国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②近代冲突和战争所带来的灾难,特别是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③美苏争霸,威胁到欧洲各国的安全与发展。④二战后各国经济高速发展,促进经济上的联合。‎ ‎2.过程 ‎①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建立——西欧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开始。②1957年,西欧六国签署《罗马条约》——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③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④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⑤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扩大一体化的范围,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加强司法和内政事务的合作。⑥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洲一体化的内容由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各国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⑦201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这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的稳定发展。⑧到2019年5月,欧盟成员共有25个国家。‎ ‎3.欧盟的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联盟组织。‎ ‎4.欧共体(欧盟)的运行机制: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的管理和协调机制。‎ ‎5.关税同盟的建成:1968年建立,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共同的关税税率。到1980年,欧共体成为超过美、日的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 ‎6.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其原则是共同体内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共同体优先,建立共同的农业基金。这一政策的实施为欧共体实施更多共同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 ‎7.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欧共体内人员、商品、资本、劳务自由流通,1993年正式开始运作。‎ ‎8.评价: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对点训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法国和西德为首的欧洲核心国家开启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最灿烂的风景,欧洲联合自强结出初步硕果。在法德塑造欧共体时,英国一直是“观望者”。后来,英国的态度开始由观望转向融入,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整理自:2019年10月1‎ 材料二 英国加入欧盟的历史,就是一部漫长、复杂、痛苦、犹疑和患得患失的历史。英国身处欧洲,却不认为自己属于欧洲,其经济规模排名欧盟第二,但不属于申根区、欧元区。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疑欧派”的观点是:加入欧盟,英国人根本没有得到益处。英国纳悦人每年要拿出GDP的2%交给欧盟,而欧盟事务长期以来受德国和法国控制,英国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随着近几年欧洲一体化的加深欧盟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成员国的外交、军事、财政、金融,甚至连能源都要插手,这在英国看来是绝对不能忍受的“耻辱”,近年来随着欧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2019年6月23日举行的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全民公民公投中,最终决定退出欧盟。——整理自《环球时报》‎ 材料三 欧委会主席容克坦承,欧盟当前“不够欧洲”、“不够统一”。总体看,德国在各领域“领头羊”地位进一步巩固;法意等大国既合作制衡;英国威胁“退欧”谋求利益最大化;南北欧洲、新老欧洲裂痕加深,利益折冲与博弈加剧。尤其是在希债、难民和恐袭等危机面前,成员国之间、机构和成员国之间利益纷争,立场分化,矛盾加剧,民众不安全感和焦虑感上升,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严重挑战;本轮希腊债务危机跌宕起伏,希腊一度面临“退欧”风险,虽最终就改革换救助达成协议,但危机暴露了欧盟有统一货币而无统一财政的结构性缺陷,谈判中,德、芬、荷等国立场强硬,法、意、西等国较为缓和,凸显欧盟内部在发展理念和具体经济政策上的分歧。——《“困与进”:欧盟一体化何去何从》‎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主动融入欧洲共同体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一直存在“脱欧”倾向并最终“脱欧“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欧盟一体化有哪些阻力。‎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知识衔接】1.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1)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 ‎(2)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3)经济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2.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的特点;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具有“共产主义”的特点。‎ ‎(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该模式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4)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其改革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 ‎(5)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陷于停滞。‎ ‎(6)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未取得预期效果。后转向政治领域改革,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3.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 ‎(1)19世纪中期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与“新经济”。‎ ‎【对点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材料二 邓小平促使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批准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当时对经济改革最全面的阐述。它既包括宏观理论分析,也概述了为全面扩大市场铺路的措施。《决定》采纳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说法,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而在于是否实行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同富裕。——(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历程。 ‎(2)“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征是什么?有学者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去苏联模式”,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三、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 家国情怀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1)战国时期屈原热爱祖国,其作品《离骚》抒发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2)两宋时期,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岳飞把杀敌报国的壮志写入诗词;辛弃疾投笔从戎。‎ ‎(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选择了共产主义理想。‎ ‎2.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1)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并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了国家统一。‎ ‎(2)1945年8月,为了“和平民主”,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进行谈判。‎ ‎(3)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 ‎(4)2019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1)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2)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的消息传出后,台湾军民反对割台的斗争此起彼伏。‎ ‎(3)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4)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魏源《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3)甲午战争失败后,面对民族生存危机,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 ‎(4)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 ‎(5)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出后,中国人民掀起了一场抵制日货的大规模运动。‎ ‎(6)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青年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爱国情绪高涨;出现“三罢斗争”。‎ ‎5.民族精神,薪火相传 ‎(1)革命与建设时期: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求知意识、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加强。‎ ‎【对点训练】‎ ‎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西欧近代民族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设民族国家,第二阶段为民族侵略与扩张。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了统一的基督教世界,民众毫无民族情感而言,他们的忠诚要么是对封建领主,要么是对基督教的。16、17世纪,西欧摧毁普世世界国家,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国家。刚开始资产阶级与王权相结合,但随着王朝国家不能体现他们的利益要求,他们展开了对王朝国家的批判,要求获得自由平等人权,要用新的政治原则、观念来构建民族国家。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 材料二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分为三个阶段:清末民初是形成阶段,该阶段近代民族主义与传统的民族主义相杂糅;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五四时期是发展阶段,开始从文化上寻找落后的原因,谋求文化上的解决;民族主义与政治和思想运动相结合,呈现出多元的倾向。十四年抗战是高涨阶段,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但是长久以来,民族主义“建设”的一面,即与现代性变迁,特别是国家建设密切相关的这一 面,被严重忽略了。——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西欧近代民族主义兴起和发展的原因。(10 分) ‎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西民族主义的差异,并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建设”的一面。(15分)‎ ‎2.(25分)阅读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18世纪上半期,随着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的扩散,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但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为:一方西,它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另一方西,它还针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将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在宣扬理性等启蒙观念的同时,伴之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了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由于这一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成长的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 ‎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贵族文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 ‎ 材料二 陈独秀说:“吾宁思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思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胡适也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意义是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分接受世界的新文化”,中国应该“接触新世界的科学民主文明而复活起来”。 ‎ ‎——摘编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出版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10分) ‎ ‎(2)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启蒙时期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与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的主要异同。(15分)‎ ‎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民族建国”是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共同要求,但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国家的问题上,二者又存在着严重分歧。 ‎ 邹容:“吾同胞今日所谓朝廷、所谓政府、所谓皇帝,即吾畴昔之所谓曰夷、曰蛮、曰戎、曰狄、曰匈奴、曰鞑靼,其部落居于山海关之外,本与我黄帝神明之子孙不同种族也。” ‎ 康有为:“今上推满洲种族,则出于夏禹,下考政教礼俗,则全化华风,帝位只如刘、李、赵、朱,满族类于南阳、丰沛,其余无不与汉人共之,与汉人同之。” ‎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中向海内外明确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 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18世纪末以前,人们一直把国家与君主本人混为一谈。例如,路德认为“主教们和诸候们”构成了 “德国”,而路易十四则声称法兰西国家“完全属于国王本人”。 ‎ 民族主义的这种近代的形式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时期得到了最大的促进。……1793年一位年轻的雅各宾派士兵在给他母亲的信中写道:“当祖国召唤我们去保卫她时,我们应该冲到她跟前,就像我会冲向一顿美餐一样。我们的生命和才能并不属于我们。所有一切都属于民族,属于祖国。 ‎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1)根据材料一,指出邹容和康有为关于民族国家的不同主张,简要评价孙中山对中华民族的认识。(10 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和法国近代民族意识兴起的相同背景,并分析两国民族主义思想对本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15分)‎ 四、海洋问题和海权意识 ‎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空间,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近代以来,为争夺世界海洋资源和权益,世界各国斗争异常激烈。21世纪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海洋世纪。‎ ‎ 中国人真正深入思考海权问题,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外敌坚船利炮的入侵,使得相当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和官员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并由此开始关注海权。一时间,中国海上力量出现了短暂的“复兴”。‎ ‎ 近年来,中国与周边邻国领海争端摩擦不断,诸如中日钓鱼岛问题,中菲、中越南海问题等,保障海权成为我们的重要共识。‎ ‎ 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研究所高之国博士认为: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中国的兴衰荣辱与海洋密切相关:唐朝的繁荣、宋代的经济兴盛、明朝以后的“海禁”、清朝末期的挨打、近代海防危机和现代海洋权益之争等无一不折射出海洋对于我们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 中国现实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 ‎(1)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危害台海安全稳定的根源没有消除。‎ ‎(2)我海上主权和权益受到严重侵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在属于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中,近一半存在争议,海域被分割、岛礁被占领、资源被掠夺的情况较普遍。我国的8个海洋邻国,对我海洋国土和权益均提出不同程度的无理要求,总面积达1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 ‎(3)周边重要海区受到美日等国的战略遏控,海上战略通道受到多种安全威胁。‎ ‎【对点训练】‎ ‎1.(22分)一个国家的发展强大与海洋的开发利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历史悠久,它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造船航海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成为古代中国对外经济联系的一个主要梁道。 ——搜狗百科·中国古代海外贸易 ‎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历史悠久”的表现。(4分) ‎ 材料二 起源于海洋文明的西方国家很早就重视海洋的意义。几百年来,萄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乃至今天的美国在世界上的优势力量都是以海权为基础的。 ——《科普百家论坛:海军武器实录》 ‎ ‎(2)使得葡萄牙、西班牙取得“优势力量”的事件是什么?一战后,美国是如何跻身海军强国之列的?(4分) ‎ 材料三 孙中山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太平洋之门户权。人方以我为争(意为别国以我国为争夺瓜分的对象),岂置之不问。”孙中山面对旧中国的形势,从民族存亡和民生的角度关注海洋,在《实业计划自序》中说:“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 ‎——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 ‎ ‎(3)依据材料三概述孙中山的海权思想。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的海权为什么不能得到保障? (8分) ‎ 材料四 有的学者从中国面临20世纪80年代世界第二次重大产业梯度转移出发,提出只有采取率先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才能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因为内地无论从区位上、与海外的联系上还是从工业基础上、科学技术水平上、劳动者的素质上,都与沿海存在差距。能较快扩大开放,转换机制,吸引海外资金和技术,吸收和借鉴外国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率先接收东亚地区第二次重大产业样度转移的,还是沿海地区。” ——夏禹龙《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 ‎ ‎(4)依据材料四,分析在改革开放的前期对外开放的重点选择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6分)‎ ‎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清朝海防观念意识基本沿袭明朝统治者的思想模式。统治者长期重视西北边防,认为“重新疆所以保蒙古,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联,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而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上,即使是因解决台湾问题而留名青史的康熙也有过“台湾省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的念头。清朝水军建立伊始,其方针是“沿海各省水师,仅为防守海口、缉捕海盗之用”,没有经略海洋、决胜海上的战略思想。嘉庆年间,受“洋盗”蜂起的刺激,朝廷先后颁布《华夷交易章程》、《防范夷人章程八条》等诏令,严格限制中外交往。 ‎ 材料二 郑观应认为,中国海岸线绵长,防不胜防,“为今之计,宜先分险易、权轻重,定沿边海势为北、中、南三洋”。“北洋”以旅顺、威海为重镇,“中洋”以崇明、舟山为重镇,“南洋”以南澳、台湾省、琼州为重镇。如北洋有事,除大沽、旅顺、威海等处防守外,“宜分船两队,一防守海口,一出洋游弋”。如南洋有警,“则调南洋各海船,以扼新加坡及苏门答腊之海峡,迎击于海中”。他还认为中国应“以商为本”、“工商为本”,先富而后强,建立的海军的目的在于“卫商民,收防海之实用”,“张国威,护华商”。而发展工商业又为建立海防提供了物质保证,他说:“非富不能图强,非强不能保富,富与强实相维系也”。 ‎ ‎——以上均摘编自刘中民等《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海防观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12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观应关于海防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 材料 任何一个国家或联盟,如果充分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贸易和财富,从而控制全世界。为了积累财富,一个国家就必须生产和在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富有进取性的国家必须依靠海洋来获得海外的原料及市场的基地。所以,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能在海洋上自由行动,并在必要时阻止海上自由贸易竞争。为此须有一支在国内外拥有作战基地,并有庞大商船队辅助保障的、装备精良而训练有素的海军。 ‎ ‎——据马汉《海权论》 ‎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海权与世界强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结合中外历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海洋的利用与控制探讨‘三角模式’”。(要求:可以从材料中提取一条信息进行探讨,或提出新的观点加以说明;也可以对材料信息进行修改,并进行论证、需明确写出观点,解读 五、民生问题(救灾、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保障)‎ ‎【知识衔接】‎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精耕细作 ‎ ‎(1)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从生产力的角度而言是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而言则是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 ‎(2)“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 ‎ ‎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政策的调整 ‎ ‎(1)我国从1953年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 ‎(2)1958年发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 ‎(3)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与私营经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3.中国古代的民生思想 ‎ ‎(1)老子:无为,反对严刑峻法。 ‎ ‎(2)孔子:“仁”、德、教化。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宽刑薄赋。 ‎ ‎(3)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 ‎4.近代民生问题的提出、发展和实践活动 ‎ ‎(1)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耕者有其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思想;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中增加了“节制资本”;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 ‎ ‎(2)理解资产阶级的民生主义: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中有一些与社会主义的原则相近的东西,如关于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关于节制私人资本的思想,关于缩小贫富差距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劳资关系的思想,关于全社会和平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明确体现了 ‎5.世界史上民生问题的落实及教训实例 ‎ ‎(1)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福利国家的建立”等。辩证地评价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对中国当前的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2)社会主义苏联 ‎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引发危机。 ‎ ‎②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实行自由贸易,使劳动者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 ‎③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较大的启示。 ‎ ‎6.新时期我国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 ‎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生产力。只有经济的持续发展,才能为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依靠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手段,处理好速度、质量和效益,投资、消费和出口,以及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尽最大努力把经济发展好。 ‎ ‎(2)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现阶段在事关民生的问题上,政府必须强化责任,对于政府“失位”或“错位”的地方要赶紧“补位”或“正位”,对于明显滞后的公共管理制度,要及时调整。 ‎ ‎(3)完善制度建设,形成有效机制。 ‎ ‎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众切身利益。 ②完善利益表达机制,畅通利益诉求渠道。 ‎ ‎(4)突出政府主导,发挥社会合力。‎ ‎【对点训练】‎ ‎1.(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中国的宗族慈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贡士庄等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慈善到了宋朝有显著的发展。当时社会贫富贵贱之分日显频繁,由贱入贵的士大夫或经过漫长的卧薪尝胆,或经过数代人乃至众乡亲的节俭共助,他们早已深感入仕的来之不易,故多怀有对家族或乡井的报恩之念。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如义庄、义田、义塾等。他们通过此类义举,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 ——《中国慈善发展历史》 ‎ 材料二 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1941年贝弗里奇设计的社会保障计划涵盖了养老、疾病、残疾、死亡、工伤、失业、妇女、儿童等八大保险项目,此后瑞典发展了这些思想,对公民实行全民性的普遍保障和广泛优厚的公共津贴,而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贝弗里奇报告成为战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也为后来社会保障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社会保障的特点。(9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西方社会保障与古代中国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原因。(10分) ‎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社会保障发展的趋势。(6分)‎ ‎2.(25分)灾荒和赈灾是历史上的常见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商汤7年大旱后,“民有无粮卖子者”,汤铸金作币,“而赎民之元粮卖子者”,开货币赈济的先河。先秦时期中国的荒政制度大体形成,西汉时耿寿昌提议建设常平仓,取丰年以补不足。西晋太康三年(282年),“诏四方水旱甚者,无出旧租”。宋神索年间曾“诏募民修农田水利”,诏令“灾民灭蝗除害,得蝗虫五升或蛹虫一斗者给细包谷一斗,蝗虫一升给细包谷二升,给银钱以中等值与之”。欧阳修知颍州时,募饥民大修灌溉陂塘,救饥的同时兴修了农田水利。元代设养济院收养“诸鳏寡孤独、老弱残疾、穷而元告者”。清代地方上亦有举办社仓、义学、施医局、埋葬、施粥厂等。——据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 材料二 16世纪90年代发生的饥荒有力地推动了1601年英国《济贫法》颁布,史称《旧济贫法》,它也成为欧洲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救灾法案。根据该法规定,当局授权治安法官以教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宜,征收济贫税及核发济贫费。由此产生了济贫税、贫民院和乡村教区安置贫民等重要举措,一直到产业革命时才大体瓦解。1834年,英国议会基于当时各方面的情况又通过了《新济贫法》。该法规定为.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在习艺所中从事苦役的贫民。在管理上,中央设置了三人委员会,在地方龟教区联合区组成济贫委员会,具体管理济贫事宜。1942年,英国著名社会保障专家贝弗里奇提出著名的《贝弗里奇计划》,建议英国打赢战争后建立一种崭新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变英国为福利国家,使社会保险和福利体系覆盖全体公民。 ‎ ‎——杨凌《中西方历史灾荒成因比较研究》 ‎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灾荒救助的基本措施。(10分) ‎ ‎(2)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灾荒救助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特点形成的原因。(15分)‎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 材料一 西周以来的民本思想、儒家的仁爱学说、佛教的慈悲观念和因果报应理论,加上一系列社会因素,推动了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兴起与发展。商汤时期即有“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的举措。此后几千年间,历代政权均采取种种措施救助鳏寡孤独贫病废疾之人。自南北朝以后,政府常设有恤养老幼贫疾的机构。唐代设有福田院与悲田院,收容老病孤寡之人。宋代广设福田院、广惠仓、居养院等,救助收养老疾孤穷丐者。明清时期,养济院成为政府设立的主要救济机构,民间慈善团体也日益兴起,这些团体首先接济孝子、节妇等无靠之人,其次便是养济院不收,但又不愿沦为乞丐的贫老病人。——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等 ‎ 材料二 步入近代以后,在冯桂芬、陈炽、郑观应等人的宣传推动下,西方社会教养并重慈善理念的影响越来越大。清政府因此也对传统慈善事业进行了变革,在慈善机构内附设工艺厂或独立设置工艺所。1907年以后,收养贫民及残疾之人或其子弟、教养兼施的慈善机构,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这些机构,“除老弱废疾不堪劳动者,其余俱施以相宜之训诲工作”‎ ‎。同一历史时期,与传统慈善活动有着明显区别的公益机构,如阅报会、阅书会、戒烟会、不缠足会、新学堂等,纷纷设立。这些公益机构“是面向大众,甚至是面向整个社会”,而不是如传统慈善活动那样“仅仅是面向特定范围的一部分人”。 ‎ ‎——摘编自王卫平 黄鸿山《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特点。(5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慈善事业相比,近代中国慈善事业出现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和影响。(10分)‎ ‎4.(12分)阅读表格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朝代 ‎ 福利体系的内容及措施 ‎ 西汉初年 ‎ 财政支出中,社会福利支出有十多项,包括了收养孤儿、赈恤鳏寡、尊老养老、基础教育、医药救助、放赈救灾、丧葬抚恤、助贷贫民、协助生产等 ‎ 唐宋时期 ‎ 把“劝富豪以助济施”作为重要国策,但只是作为一种补充,主要用于特定的灾难救助、军事支出和水利工程。政府主要通过给予宗教团体一定量的土地,用此后的地租来兴办一些常规性福利机构,来为社会提供养老、医疗、救济、丧葬等基本公共服务。如唐代的悲田院,宋代的福田院、居养院、漏泽院、安济坊、安乐病坊等,多是采用这种办法,由僧人主持 ‎ 明清时期 ‎ 明清时期虽然把一些慈善机构收回,由官府自办,但还是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资社会福利事业,推动公私合作的公共设施建设。在赐爵筹资方面,进一步制度化,确立一系列的标准,并积极引导民间组织和资金参与地方架桥修路、挖井建池等公共设施建设,如《泉州府志》记载,泉州明清造桥260座,大多是公私合作建造,其中还有60多座是僧人主持兴造 ‎ ‎——摘编自周素丽《中国古代公共福利体系》,《人民论坛》杂志2019年11月 ‎ 根据材料,找出至少两个中国古代福利体系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中国古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古代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如政府资助贫民春耕的种子。规定扶贫是各政权的重要职责,需设立独孤园等恤养老幼贫疾的常设机构。北朝在以“三长制”重建乡里机构时,特别强调三长有照顾乡里贫弱的责任。 ‎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 材料二 中国近代天灾人祸不断,1875—1878年的“丁戊奇荒”使死者超过1000万人。郑观应在上海募捐,英国人李提摩太主张以工代赈,引起他的共鸣。郑观应说:“与其遇患而始图补救,何如未事而预切绸缪。”他建议在社会内部建立稳固的备荒机制,从根本上增强人民抵抗灾害的能力。借鉴西方储蓄信贷制度,鼓励民众储蓄闲钱,以备不时之需。推崇德、法等国的灾害保险制度,“损害分担,荒歉无忧。”主张构建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以官绅合力、以工代赈等多元化方式筹资,设立慈善机构,对灾民实施“教养兼施”。 ——摘编自赵伦芬、谢晖《郑观应慈善思想探析》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思想并说明其当代价值。(12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观应扶贫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3分)‎ ‎6.(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在12世纪的前半叶,当(南宋)朝廷刚迁都杭州的时候,该城的规模很可能与中国的其他省城相去无几。1126-1138年间,北方诸省的移民潮使得居民人数突然猛涨……尽管兴建了大量房屋,住房问题还是未能解除。13世纪中叶,城区已布满建筑物,街面和巷道互相接通……建筑用地极端缺乏,而人口又在增加,势必要求建筑多层的楼宇……鲍南丁的笔录有时说到10层的房子,有时每座房子居住10户人家。不管房屋是公产还是私产,租金都是按月交付。那些属于国家的房子由一个特设的机构——楼店务管理。我们不了解房租的数额,但既然房屋缺乏,而朝廷又屡屡颁令宽限交租的日期,就可以假定房租是沉重的负担。 ‎ ‎——摘编自谢和耐(法)《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 材料二 当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这样从工场手工业和小生产向大工业过渡,并且这个过渡还由于情况极其顺利而加速的时期,多半也就是“住宅缺乏”‎ 的时期。一方面,大批农村工人突然被吸引到发展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里来;另一方面,这些旧城市的布局已经不适合新的大工业的条件和与此相应的交通。正当工人成群涌入城市的时候,工人住宅却在大批拆除。于是就突然出现了工人以及以工人为主顾的小商人和小手工业者的住宅缺乏现象。在一开始就作为工业中心而产生的城市中,这种住宅缺乏现象几乎不存在。例如曼彻斯特、布莱得弗德、巴门-爱北斐特就是这样。相反,在伦敦、巴黎、柏林和维也纳这些地方,住房短缺曾经具有急性发作的形式,且现在多半还像慢性病似地继续存在着。 ——摘编自恩格斯《论住宅问题》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宋杭州出现住房紧张现象的背景及对策。(10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住房缺乏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5分)‎ ‎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至少在汉代,中国就出现了有关医院的概念。公元510年,第一个由政府管辖的“医院”由南朝君主建立。省一级半官方半私人的“医院”在隋代已出现。明代以后,随着中医“世俗化趋势的全面渗透,中医全面流入民间,成为每个人都可研习的一门技术。在古代中国,医院一直是宫廷的产物,传统的医事制度基本上是围绕王权的需要而设置的,朝廷医官主要通过选拔医家子弟入宫。古代医疗机构为平民医治的程度和规模相当有限,民间的医生主要由儒医和方郎中充任,走乡串户,悬壶行医。“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医生对病人的诊治以及病人家属照方护理皆在家中完成。在医患关系上,医疗的主体是病人,病人自由地择医而求治,医生只是被动地提供医疗服务。中医的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这种方式无论规模抑或质量都相当有限。——据廖育群《岐黄医道》等 ‎ 材料二 1820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澳门开设一家眼科诊所,随后政府和民间人士相继开办了数目可观的新式医院,到1920年,在大城市新式医院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医家”,成为医疗机构的主体部分。在工作效率上,近代医院制度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使医生的专业化水平大为提高。在医疗行政方面,1905年清政府开始设巡警部(兼管卫生事务),1912年,南京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卫生司,医院不再是传统的专侍皇宫的太医院,它的服务对象是京城官吏和居民,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西方医疗制度还开启了中国近代医学教育之先河,各方的努力下尤其是各地开始设置医科或医学院,医学人才的培养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西方医学在中国的整体传播,改变了单一的中医学独立存在的局面,中国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中国人的医疗观念也发生了转变。 ‎ ‎——马伯英《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医疗制度的特点及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12分) ‎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医疗制度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3分)‎ 六、民主与法制建设 ‎【知识衔接】‎ ‎1.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②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③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④民众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⑤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 ‎2.罗马法的作用: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固帝国统治。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贵族的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经过平民的斗争,对平民的权利给予一定的保障,缓和了阶级矛盾。帝国把罗马法律推向每一个角落,起到了稳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②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不仅严格界定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阐明了相关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 ‎3.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①英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②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③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④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⑤代议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由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决议事项均应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 ‎ ‎ 4.近代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①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②‎ 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2019多年的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 5.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①新中国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临时宪法;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推行“依法治国”战略,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 【对点训练】‎ ‎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20世纪上半叶,法律领域的巨大变化很容易被忽视。在帝国时期,大量法令、条例和契约,由没有任何个体自由观念的皇帝强制实行,决策权与执行权并没有分离。正是因为没有成文法,从君主意志出发的行政准则,才会贯彻一种道德秩序、礼制以及圣旨。 ‎ 成文法从原则上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直到1900年后,它才被采纳。法制改革运动肇始于清末新政,当时清廷设立法部,建立独立的终审机关大理院,创立新型的现代法院系统,同时废除肉刑,构建现代监狱体系,拟定刑法、商法和民法,并起草宪法。清廷于1904年奏准颁布了《公司法》,这并不比英国和德国于19世纪60年代实行同类法典晚多久。1911年之后,法官的独立性在理论上有了保障,而政府的行政和司法职能正式分离,刑法做了普遍修改,并被强制实行。民法内容不断丰富,最终在1929年颁布了《民法典》;1935年,一部新的《刑法》生效。从以上可以看出,政府持续致力于司法改革是受到了他国模式的极大激励……。在国民党统治的1927年到1946年,各项法律分类清晰明确,与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律师和法官制定的别无二致。 ——摘编自(荷兰)冯客《简明中国现代史1912—1949》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传统法制与现代法制的特点。(17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型的原因。(8分)‎ ‎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中华法系是产生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上的原生法系,其丰富的内涵不仅适合于中国的国情,也适合于相邻国家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国情,故而有可能奉中华法系为母法。历代王朝重视法典编撰,自隋唐起历代法典都规定“十恶”(含侵犯朝廷和皇室的谋反、谋叛、谋大逆、大不敬,涉及家族伦理道德的恶逆、不孝、不睦、内乱,以及不义、不道)之罪,由于重公权轻私权,因此国家刑法发达,而涉及民间田土钱债的民事行为则视为细事,缺乏应有的法律调整。除皇帝外,朝廷中的行政高官也握有不等的司法权,地方临民之官,既是行政长官也是司法长官,二者合二而一。 ——摘编自张晋藩《解读中华法系的本土性》 ‎ 材料二 中国古代在自然经济和专制统治环境下,不具备产生诸如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近代民法观念的条件。现今中国民法,是清朝末期从外国继受而来。甲午战败和庚子事变后,清廷推行新政,1907年设立修订法律馆,“参酌西洋法制”,起草民刑各法典。1908年民法典起草正式开始,由日本学者松冈义正负责起草总则、债权、物权三编,由曾经留学法国的陈箓与留学日本的高种、朱献文负责起草亲属、继承两编。1910年底,“大清民律草案”完成,共1569条。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继续主持起草民刑法典,称为“第二次民律草案”。1930年,国民政府在此前民律基础上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颁布实施。此前,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和列强续签商约时,提出废除领事裁判权,列强均以颁布民商法典、法治完善为放弃该权的条件。——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 HYPERLINK》》序言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12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法精神并归纳中国制定民法典的作用。(13分)‎ ‎3.(25分) 材料一 罗马法学家区分了公法与私法,公法涉及国家和公共权力,私法则调整个人权利义务。罗马法给予私权完备的保护。而中国思想家则倡导家国一体、公权至上。这种对法律属性的分类和对公私权关系的认识,导致了中西法律进化之路开始循着不同方向发展,即中国法律走的是一条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国家的集团本位道路,公权始终优于私权;西方法律则走的是从氏族到个人再经上帝到个人的个人本位道路,逐渐形成尊重私权的传统。 ——摘编自张锐智、田大川《罗马法学家关于公法私法划分的意义与启示》 ‎ 材料二 中国封建法律的集团本位不仅普遍存在于国家法律中,而且还广泛寓含在有别于国法的家族或宗族法中。……宗族法以维持既定的宗族秩序为直接目的,因而起到维持国家政权,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作用,是封建国法的重要补充形式,与国法一起构成了封建的法律体系。 ‎ 中国传统法律的本位在近代西方法律文化的冲击下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基础之一的家族制度随着清末变法修律而丧失了原先在国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只遗留下残余的影响。剩下的国家本位却随着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与战争动员的推动以及实际需要而更加强化了,以致在民国诸政府的法律中,国家主义远远凌驾在个人主义和其他各种主义之上,国家成了法律唯一的本位。 ——摘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中国传统法律”呈现哪些特点?到近代又有何变化?(8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西法律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9分)并分析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 七、高考制度改革 ‎【知识衔接】一、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1.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有教无类”。突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2.西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还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3.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备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学校体制。‎ ‎4.宋代:学校制度更为完备,在中央有太学、国子学等,宋代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书院注重依照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在学习方法上也鼓励讨论、辩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风气比较活跃。‎ ‎5.明朝:强化了前代的科举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这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明代中期以来,书院比较兴盛,明朝后期东林书院以其评识朝政的活动而著名。‎ ‎6.清朝:前期的科举和学校,基本承袭明代的制度,在教育方面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 二、近代教育的发展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京师同文馆,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2.维新变法时期: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创办,说明建立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机构这一教育近代化的重大课题已引起清廷朝野的广泛重视。京师大学堂统辖各省学堂,是去昂最高学府和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师法日本。‎ ‎3.民初:采取紧急措施,稳定全国教育秩序;颁布民国教育宗旨,培养共和国新国民;归国留学生成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的核心力量。‎ 三、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1.新中国建立初期: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成新中国人民的教育。‎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3.“文革”时期: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 ‎4.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无穷活力。‎ ‎【对点练习】‎ ‎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严格意义上的留学生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近150年来,留学生作为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 高潮时期 ‎ 主要方向 ‎ 方式 ‎ 规模及代表人物 ‎ 清末 ‎ 同治时期 ‎ 留学美国 ‎ 官费 ‎ ‎1872-1875年间120名(广东84名,江苏20名,浙江9名,福建4名,安徽2名,山东1名) ‎ 詹天佑、唐绍仪等 ‎ 清末 ‎ 光绪年间 ‎ 留学日本 ‎ 官费自费各半 ‎ ‎1896年至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 ‎ 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等 ‎ 民初 ‎ 五四前后 ‎ 留美、留法、留苏 ‎ 庚子赔款赴美, ‎ 梅贻琦、胡适、竺可桢等(赴美) ‎ 蔡元培、周恩来、邓小平等(赴法勤工俭学) ‎ 留法、留苏基本民间社团组织 ‎ 刘少奇、刘伯承、蒋经国等(赴苏)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全方位,欧美发达 ‎ 国家居多 ‎ 初期公费为主,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学占主流 ‎ 从1978年到2019年底,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2019年,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人来华留学。 ‎ 李彦宏、张朝阳等 ‎ ‎——据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整理 ‎ 依据材料信息,概括近现代中国留学教育某一阶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等方面予以历史解读。(要求:解读清晰,史实准确,与所概括的特点之间形成严密合理的逻辑关系。)‎ ‎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清代新建的书院达781所,其中民办占9.65%,官办占78.74%,其他占11.61%洋务运动后,书院“假西学为中学之助,即以每穷西学之源”“西学自当以中学为本而提纲挈领。”在晚清重臣张之洞设立的经心、尊经、广雅等书院中,传统经史之学占主要地位,也逐渐传播西学。甲午战后,书院仍然固守传统教育模式,以经史之学为主,以培养科举人才为取向,落后于时代需要。1901年,清廷再次发布上谕,改书院为学堂。至此,书院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被学堂及新式学校所替代。 ‎ ‎——摘编自韩凌燕《传统书院在近代的变革》等 ‎ 材料二 在17—18世纪,欧洲国家无力也不重视教育,教育只是通过国教教会管理。到了19世纪,国家逐步干预教育,设国家教育委员会,并且出台法律规定,其中1870年的《福尔特法案》中规定,成立免费学校,实行强制性的世俗教育,强迫初等教育,标志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 到1900年,基本实现了初等教育普及。20世纪前期,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教育。1918年《费舍教育法》规定;14岁以前,完成初等义务教育。许多欧洲国家都建立了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小学,为大众提供免费的义务性基础教育。 ‎ ‎——摘编自[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国家教育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 原因。(17分) ‎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并谈谈你对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8分)‎ ‎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在德才方面有严格要求。汉武帝时期,逐步实行“独尊儒术”,改革选士制度,开创太学。唐代推行“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宋太祖宣称“宰相须用读书人”,并规定:“进士须通经义,尊周孔之礼。”中央设国子监,招收“京朝七品以上子孙。”据统计,宋朝书院共有203所。长江流域占74.6%,珠江流域占21.53%,黄河流域占3.52%,民办多于官办。南宋朱熹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一切军民利病,农工商贾皆可言之,唯生员不可建言”。“生员所作文章,不许妄行刊刻,违者治罪”。 —摘编自郭家齐《中国教育史》 ‎ 材料二 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洲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科,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小学手工科,应加重视。中学以健全国民为宗旨。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大学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规定“实业学校以教授农工商业之知识技能为目的”。 ——南京临时政府《普通教育暂行办法》(1912年)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特点。(10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教育相比,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制度有哪些发展,并加以简要评价。(15分)‎ 八、边疆民族问题研究 边疆民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边疆稳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与中国区域经济政治地位发展的变化,边疆民族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热点,在学术界也引起广泛争论。关于边疆民族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历史的角度,主要是从边疆地区社会史及国家历史观的角度系统梳理了边疆问题的历史脉络以及过去历朝各代的边疆政策实践;解读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规律与历代治理边疆的成败得失,阐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为解决边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凸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知识链接】1、秦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2、元朝与清朝的政治:元朝的宣慰司和行省制;‎ ‎3、从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不断巩固和发展。‎ ‎【对点练习】‎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中国历代均重视对边疆的治理。秦将郡县制推行到边疆地区。汉王朝除了设置郡县外,还设立属国管理内徙边疆民族,使其成为汉王朝边疆防御的重要力量。唐朝追求“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实行开明的治边政策。另外,为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元朝通过设立行省实现了对边疆地区广泛而直接的管理。清王朝从中外一体(内地与边疆为一个整体)的认识出发,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在实际运作中,突出改革行政体制,如中央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方则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统治体制。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 材料二 民国初年,边疆问题突出,但是北京政府由于诸多原因,无暇筹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开始注意边疆问题。为实现边疆的内地化,国民政府在边疆推行省县制、改土归流,改革盟旗制度等,以达到政治的一体化。制定并实施了开发和建设边疆的一些列经济政策,如在边地屯垦及移民实边,改善边疆的交通与邮政,改良边疆民众的生产技术,设立边疆金融机构并兴办实业等,以此来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同时开展边疆教育,提高边疆各民族的文化水平。国民政府政府还下令改正西南少数民族称谓,取消歧视称呼。 ‎ ‎——摘编自马玉华《治边政策:从清代到民国的梳理》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治边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古代治边政策的影响。(12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治边政策相比,国民政府的治边政策有何发展,并分析其原因。(13分)‎ 九、“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旨在 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它为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机制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更是沿途国家共同繁荣之有益路径,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增进沿途国家关系、地缘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昌盛。‎ ‎【知识衔接】‎ ‎1.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路线: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海上路线:重要起点有泉州、番禺(今广州)、明州(今宁波)、扬州、登州(今蓬莱)、刘家港等。可分为三大航线: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朝鲜、日本;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东南亚诸国;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阶段:‎ ‎(1)汉唐主要以陆路为主,被称为丝路,中国的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技术等先后西传,而西方的良马、佛教等传入中国。‎ ‎(2)宋元以来主要为海路为主,“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因为陆上有辽、西夏、金的入侵,又因为主要以贩卖瓷器为主,出于运输量及安全性考虑,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起来。‎ 特点:双向交流、以官方贸易为主 意义:是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有利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 ‎2.近代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与中国发展的互动影响。‎ ‎3.现代中国不同时期对外政策、对外交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 ‎4.经济全球化、中国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对点练习】‎ ‎1.(25分)公元13世纪以前,丝绸之路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通道,而后商人们转而将目光投向欧洲和美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 ——摘自《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材料二 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简表 阶段 时期 欧美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特点 雏形出现 新航路开辟到18世纪中期 开辟从欧洲到东方的新航线,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进行殖民掠夺,扩张殖民地 初步形成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晚期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大机器生产和蒸汽时代,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阶段 最终形成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 当今全球化 二战后 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世界市场、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等等 ‎ ——根据《百度百科•世界市场》整理而成 材料三 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我们可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 ‎——摘自2019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内容 ‎(1)结合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经济的最主要特点,并说明理由。(7分)‎ ‎(2)与材料一的丝绸之路形成过程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世界市场在形成中具有哪些新特征?与表中之前的三个阶段相比,最后阶段有哪些显著变化。(12分)‎ ‎(3)依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指出“创新的合作模式”的特点。(6分)‎ ‎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历史阶段。从西汉时期的张骞通西域至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止,是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虽然也有一些域外国家或地区的物产,如西域的葡萄、核桃等植物,以及胡琴等乐器传入中原地区,甚至还有一些如印度的佛教思想等也传入中国。但是,就整体过程而言,中国始终是以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姿态而出现或存在的,呈现出明显的中华文明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和扩散的色彩。这是一种进步文明向不太进步地区的自然辐射,是一种高势能文化向低势能文化渗透与浸润的自然过程,基本上是各国间的和平、和谐发展。第二个阶段,大致自清朝初年至其覆亡止。此一时期,虽然清王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但中外之间的联系并未完全中断。除了西方国家的商人不断来华以外,诸如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曾派遣使节来华,力图与中国建起商贸,甚至是国家的关系。 ——摘编自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 ‎ 材料二 处于新航路和商路中心的英国是早期拓殖、奴隶贸易和争夺海外市场的主要国家,它先后打败西、荷、法,树立了海上霸权、商业霸权和殖民霸权。18世纪60年代,成为“日不落帝国”。它拥有的殖民地之广、市场之大,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殖民霸主地位就此确立了。有几种条件决定了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但如此广阔的市场、廉价原料产地和对商品的大量需求,无疑是首发工业革命的一个强劲动力。 ——摘编自杨子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史概要》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大致划分为两大历史阶段的主要依据。(12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与近代世界市场的异同。(13分)‎ ‎3.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图 19世纪中期的世界贸易 学者仲伟民在《茶叶与鸦片:19世纪全球化中的中国》一文中论述世界贸易发展的现状时,用到了以下一些词汇:丝绸、瓷器、香料、白银、鸦片、呢绒制品、工业品 ‎ 请选择上述的3至4个词汇,参考所给的图片,确定一个观点或者视角,对19世纪及其以前的世界贸易发展情况进行论证。 (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 十、其他热点问题 热点1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凝聚中国复兴梦 ‎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知识衔接】‎ ‎1.地主阶级—帝国梦: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追求“坚船利炮”之梦;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追求“自强”“求富”之梦。‎ ‎2.农民阶级—天国梦:太平天国运动追求“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资产阶级—复兴梦:维新派主张变法维新,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向西方寻求复兴之梦。‎ ‎4.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强国梦:三大改造实现社会主义之梦;“一五”计划、中共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之梦;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和谐社会、小康社会之梦;和平崛起的外交强国大国梦。‎ 热点2 反腐倡廉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推行整体的法治,而非个体的人治。‎ ‎【知识衔接】‎ ‎1.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 ‎(1)概况: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明朝在地方设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监察、司法。‎ ‎(2)评价: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但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2.近代西方的权力制衡制度:三权分立制度在西方各国的具体模式不尽相同,但体现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国家职能部门分别拥有其特定的权力,并在相互牵制中达到权力的平衡。‎ ‎3.巴黎公社的廉政措施: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 ‎4.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新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依法治国、建立法制国家的目标。‎ 热点3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谋求共同富裕新思路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知识衔接】‎ ‎1.唐代城市“市”“坊”分离,主要是政治、军事重镇;宋代“市”“坊”界限被打破,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明清时期兴起大批工商业城市。‎ ‎2.工业革命,蒸汽机问世,人类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工厂集中而建,形成一批工业化城市,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3.近代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出现了许多近代城市,如上海、青岛等。‎ ‎4.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量劳动力剩余,乡镇企业发展,有利于城镇化建设。‎ ‎5.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明显加快,逐步走出一条大中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 热点4 大国关系与和谐世界 甲午战争与东亚历史进程;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中国与英国的关系;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欧洲。其中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对中国和东亚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中国的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始的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进一步加深。战争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正是以甲午战争为契机,孙中山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从此,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谋求民族复兴的伟大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与此同时,日本借助甲午战争的胜利,尤其是向中国掠夺的巨额赔款,迅速走向了向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并取代西方殖民者成为中国和东亚各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铭记历史,才能面向未来,更加珍惜世界和平。)‎ ‎【知识链接】‎ ‎1、近代以来不同时期中美关系的阶段特征:‎ ‎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美国追随英法侵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美国进入独立侵华的阶段;20世纪初,参与八国联军侵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与日本争夺对华的控制权;二战期间,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中美结盟;二战后到1949年,扶蒋反共;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美对抗;20世纪70年代,走向和解;1979年正式建交(此后在曲折中发展)‎ ‎2、古代以来的中日关系:‎ 古代日本是中国的藩国,积极学习中国文化(唐13次遣唐使);明朝倭寇危害东南沿海,实行“海禁”政策;‎ ‎19世纪末明治维新后为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动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参与瓜分中国狂潮;20世纪初,参与八国联军侵华,并与袁世凯签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法西斯为转嫁经济危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矛盾成为中华民族的最主要矛盾。‎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日对抗;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此后在曲折中发展);‎ ‎3、近代以来的中英关系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工厂”,加紧殖民扩张,发动两次鸦片战争;19世纪末,参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20世纪初,参与八国联军侵华;二战期间,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中美结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美对抗;‎ ‎2019年高考历史热点专题参考答案 一、英国脱欧 ‎(1)原因:联合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欧共体市场对英国吸引力增大;美苏出现缓和,英美特殊关系开始松动;英联邦日趋松散,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2)因素:历史传统“均势外交”和对欧洲大陆的“光荣孤立”政策;政治文化方面,英国“议会至上”的传统制度,反对欧盟向超国家方向发展;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地理环境;战后英国的“三环”外交战略和英美特殊关系;英、法、德对欧盟主导权之争;美欧在西方世界的主导权之争;欧债危机、难民问题所导致的现实利益矛盾等。‎ ‎(3)阻力:成员国因发展水平和在欧盟中的地位不同等因素矛盾重重;英国退出欧盟;欧盟有统一货币而无统一财政的结构性缺陷;欧盟内部在发展理念和具体经济政策上的分歧;欧债危机,难民问题的冲击。‎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从农业扩展到国有企业。‎ ‎(2)特征: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计划,排斥市场调节;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并对经济进行直接管理。‎ 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肯定权力下放(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重视经济规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三、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 家国情怀 ‎1.(1)原因:宗教改革建立民族教会;专制王权加强,削弱地方贵族割据;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要求统一市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新航路开辟后,对外扩张带来巨大利益。(10分) ‎ ‎(2)差异:西欧兴起较早,中国兴起较晚;西欧民族主义最初曾与王权结盟指向封建神权和领主,后来指向专制王权,中国除指向封建统治,还指向外来侵略;西欧民族主义的目标是建立民族国家和对外扩张,中国虽是多元化倾向,但均致力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6分) ‎ 建设:推动了民族独立的政治运动和政治近代化;推动了“实业救国”和“提倡国货”的开展,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动摇了封建思想正统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9分)‎ ‎2.(1)背景:启蒙运动的扩展;(2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2分)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德意志国家分裂阻碍。(2分) ‎ 内涵:宣扬科学、民主、理性、宽容、进步、文明、民族情感;(2分)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相伴共生,共同发展。(2分) ‎ ‎(2)相同:都反对迷信和传统,提倡科学、民主、理性、进步等启蒙思想。(2分)都要求实现国家统一,使本民族适应世界而生存。(3分) ‎ 不同: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是在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新文化运动是在彻底否定中国旧文化的基础上,主张以世界新文化取代中国旧文化。(4分) ‎ 前者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加强了民族自信,滋生了极端的民族主义;(3分)而后者在推动中国近代文学艺术转型的同时,削弱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产生许多负面影响。(3分)‎ ‎3.(1)主张:邹容认为应该建立单一民族国家;康有为认为应该建立包括满族在内的多民族国家。(4分) ‎ 评价:孙中山认为中华民族是多个民族的综合体,他的这一认识有利于中华民国政府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有利于中华民国政权的稳定,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6分,任意3点即可,每点2分) ‎ ‎(2)背景:两国都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其他国家干预法国革命;两国都经历了思想启蒙,西方近代思想传入中国,法国进行启蒙运动;两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7分,任意3点即可) ‎ 影响:法国民族主义思想对法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和法国大革命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法国民族主义思想传播到欧洲各地,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纷纷建立;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产生后,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对维护民族利益和抵御外来侵略有着重要的意义。(8分,任意2点即可,每点4分)‎ 四、海洋问题和海权意识 ‎1.(1)表现:两汉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唐朝设置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广商税收入高;元朝泉州是世界第一大港。(4分) ‎ ‎(2)事件:新航路开辟。(2分) ‎ 措施:通过《五国条约》,取得与英国海军力量同等地位。(2分) ‎ ‎(3)思想:海权关系到中国的存亡;中国要争取通往太平洋的门户;中国必须自主掌握海权。(6分) ‎ 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控制;旧中国政府腐朽无能,社会经济落后。(2分) ‎ ‎(4)原因:沿海地区具有区位、经济技术等优势;便于吸收海外的资金、技术、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便于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6分)‎ ‎2.(1)特点:重陆轻海(固守“重陆轻海”的陈旧观念);服务于“海禁”(消极防御);以防为主,缺乏海权意识(海防意识淡薄)。(6 分) ‎ 原因: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产物;传统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巩固统治中心的需要;海上反清力量的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保守性和封闭性;统治者认识的局限。(6 分) ‎ ‎(2)主张:分区设防,重点防御;攻防结合,主动迎敌;建立海防与发展工商业结合。(6分) ‎ 评价:是近代化的海防观;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富国强兵的愿望和要求;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7 分)‎ ‎3.示例1: 论题:荷兰海上霸权的确立。 ‎ 阐述:新航路开辟后,荷兰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进人大发展时期。荷兰的造船业非常发达,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人因此有“海上马车夫”之称。成千上万的荷兰商船贩运着世界各地的商品,为荷兰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荷兰政府支持下,一些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参与殖民争夺,很快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在南北美洲、非洲、印度、东南亚一带夺取了广阔的殖民地。(12分) ‎ 示例2: 论题: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 ‎ 阐述: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奠定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基石。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遭到了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爆发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接着,英国又同法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主的地位。(12分) ‎ ‎4.示例: 观点:近现代世界体系中,海军的强大有利于提高国家地位和维护国家主权。(3分) ‎ 探讨:鸦片战争中,英国以其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大门,自此,中国沦为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场所,各种主权日益丧失;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凭借其海战的胜利迅速成为与西方比肩的殖民国家;二战后,美国海军以其“无处不在”的作风称霸世界;近年来,中国加快海军建设,进一步巩固了海权,国家地位得到了大大提高。因此,建立强大的海军有利于提高国家地位和维护国家主权。(9分) ‎ 五、民生问题(救灾、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保障)‎ ‎1.(1)特点:民间发起;宗族慈善,大家族主持;帮扶对象以族内成员为主:形式多样;帮扶内容广泛。(9分,任答其中3点即可。答出“由民间而不是由政府组织”、“大家族主持,有宗族色彩”,或从社会保障的发起者(组织者)、对象、形式、内容等几个方面组织答案,意思相近可同等给分,但本问不超过9分。) ‎ ‎(2)不同:采用立法手段;内容更完备;对象更全面;影响更深远。(4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答出“政府主导”、“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保障内容和对象具有广泛性、全民性”、“建立福利制度/福利国家”可同等给分;或从组织者、对象和内容、形式、影响等方面组织答案,意思相近可同等给分。) ‎ 原因:国家统一,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德国的萌生与传播。(6分。)答出“完成国家统一,提供了政权保障”、“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德国经济加速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奠定了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在德国的萌生与传播,加速唤醒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同等给分。) ‎ ‎(3)趋势:由民问发起到政府主导;由宗族慈善到福利国家:由无法到重视法律的规范与保障。(6分。)‎ ‎2.(1)措施:生产自救;货币赈济;储粮备荒;豁免或缓征租税以减轻灾民负担;以工代赈;地方赈济。(10分,每点2分) ‎ ‎(2)中国:灾荒救助制度形成较早;宏观调控与具体救济相结合;灾荒救助形式多样化;主要通过政府进行;临时救助较多;覆盖范围较小。(4分) ‎ 西方:多以设立救灾法案的形式规范救灾行为;救灾措施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设立专门的机构赈灾;从灾荒救助逐渐发展到关注全体人民的福利。(4分) ‎ 原因:中国历史上灾荒频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小农抗灾能力较弱;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使政府的作用表现的较为突出;朝代更替频繁,社会动荡。(7分)‎ ‎3.(1)特点:深受传统思想影响;历史传承久远;官方主导,民间逐渐参与;以收养、救助和济贫为主要方式;救助特定人群;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5分) ‎ ‎(2)变化:由专事收养发展为教养并重;由面向特定人群发展为面向整个社会。(4分) ‎ 原因:西方慈善理念的影响;政府和慈善家的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影响。(3分) ‎ 影响: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的近代化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新型社会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思想的启蒙和解放。‎ ‎4.示例:趋势一:公共福利由政府举办,到政府举办、劝富豪助济,再到官府自办,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公私合作。(3分) ‎ 说明:西汉初年社会贫困;唐宋国力强盛;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3分) ‎ 趋势二:宗教团体、僧人参与社会福利实施和救济,并逐渐成为福利救助的重要形式。(2分) ‎ 说明:西汉初年佛教尚未传人;(1分)唐宋、明清,佛教、道教、儒教逐渐三教合一,宗教势力在国家扶植下增强。(3分) ‎ 趋势三:由西汉初年单纯的福利救助,到唐宋、明清时期用于公共设施建设。(2分) ‎ 说明:西汉初年国力弱小;(1分)唐宋、明清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国家公共设施建设工程、民生设施工程浩繁。(3分) ‎ 趋势四:社会福利逐渐机构化、制度化,体系日益完备。(2分) ‎ 说明:中国封建制度逐渐成熟,政治制度逐步完善,社会福利体系也逐步健全。(4分) ‎ ‎5.(1)思想:综合考察与分类定级;扶贫方式多样化;临时性救助与常设机构救助相结合;强调地方政权扶贫的责任。 ‎ 价值:精准扶贫,提高扶贫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注重系统性扶持,将摆脱贫困的短期目标与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的长远目标相结合。(12分) ‎ ‎(2)特点:救灾与防灾相结合;赈灾与备荒相结合;鼓励民众平时储蓄和筹备保险;强调构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 原因:中国近代灾荒频仍,郑观应富有慈善情怀;西方慈善文化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13分)‎ ‎6.(1)背景:北方移民潮的猛涨;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突破坊市制的时空限制;农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促使大量农业人口脱离农业涌往城市(或经济重心的南移);建筑用地的缺乏;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6分) ‎ 对策:政府鼓励建设高层楼宇;鼓励私人建房租房;政府建立公租房;设立管理机构;适当宽限房租等。(答任两点得4分) ‎ ‎(2)特点:其产生是工业化的结果(受工业革命的影响);政府开始重视不够;政治中心住宅缺乏是普遍现象;住宅缺乏具有地区差异性;工业城市基本无住宅缺乏现象。(答任三点得6分) ‎ 影响: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加剧了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与发展;迫使政府进行相应的改革,有助于西方民主制度的完善;间接促使社会救济、民间慈善的兴起;为后来其他地区解决住房问题提供了借鉴;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等。(每点2分,答四点以上得9分)‎ ‎7.(1)特点:医院围绕王权而设置;为平民医治的医疗机构相当有限;“家庭”是原始的医疗单位和护理空间;病人是医疗的主体;学术传承一直恪守着师徒相授的模式。(8分) ‎ 原因:君主专制制度;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儒家思想的影响。(4分) ‎ ‎(2)变化:借助科学化的医疗器械和严密的病理分析,促进了医疗的专业化、高效化;政府设置专门的医疗行政结构,医疗开始呈现社会化、大众化趋势;出现中西医并存的医疗格局,现代医疗制度、公共卫生事业逐渐确立。(8分) ‎ 影响:冲击了传统的医疗制度与医疗观念;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现代医疗制度和教育的发展。(5分)‎ 六、民主与法制建设 ‎1.(1)传统法制:礼法秩序;人治特征明显;决策权与司法执行权没有分离;非成文法大量存在;缺乏个体自由观念。现代法制:成文法;强调自然权利;法律类别齐全;司法权独立;法律职业阶层壮大。 ‎ ‎(2)清末新政的推动;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近代化努力;西方文明的示范。‎ ‎2.(1)特点:重公权轻私权,以刑法为主,民法薄弱;以礼入法,儒家伦理为重要内容;服务皇帝集权,行政司法不分;扎根本土,波及邻国,自成一系。(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 原因:小农经济自给自足,需要法律维持社会秩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法律成为统治工具;儒家文化影响深远,深入法律制定;历代法典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完善,历史悠久。(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 ‎(2)近代民法精神:自由与平等;(2分)维护私权利;(2分)权利与义务兼备。(2分) ‎ 作用:提升中国人的法律观念与权利意识;有利于民权民主思想的传播;有助于挽救民族危机,尽早收回国家主权;有利于规范平等的社会秩序,推动中国法制建设的近代化。(7分。答出三点即可)‎ ‎3.(1)特点:集团本位突出;公权优于私权;存在国家法和民间法的二元性法律秩序;法律以君主意志为主;(答出1点给2分,任答3点给6分) ‎ 变化:家族本位影响的削弱;国家本位强化,国家成了法律唯一的本位。(任答1点给2分) ‎ ‎(2)原因:中国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血缘宗族的影响;专制统治的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3分,答出1点给2分,任答2点给3分)。受近代西方法律文化的影响; ‎ 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政府政策等(3分,答出1点给2分,任答2点给3分) ‎ 西方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人文精神的影响;自然法思想的影响。(3分,答出1点给2分,任答2点给3分) ‎ 积极影响:中国法律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在近代推动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强化民族国家观念。(4分,任答出2点给4分) ‎ 西方法律有利于个人权利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欧美各国法律和革命都产生深远影响;(4分)‎ 七、高考制度改革 ‎1.【答案】第一段: 特点:主要官费;到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学习军事和工艺技术、自然科学;留学生多来自沿海家庭。(4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 ‎ 背景:两次鸦片战争战败;西学的传播;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的兴起。(6分) ‎ 影响:成为近代民族工业和海军的中坚力量;促进了工业、科技与国防的现代化。(2分。答出1点即可) ‎ 第二段: 特点:主要到日本;主要学习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自费留学人数大增(留学逐渐成为社会风尚)。 背景: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强盛;甲午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剧;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民间求学风气转变;距离近费用低、文化风俗习惯相似。 影响:成为民主革命运动的骨干;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 第三段: 特点:主要到美国、法国、俄国;留学资金来源多样化;浓厚政治色彩(学习马克思主义,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背景:新文化运动提升民众的民主、科学意识;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美国返还部分庚子赔款。 影响:促进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中坚力量。 ‎ 第四段: 特点:以留学欧美经济文化发达国家为主;自费留学逐渐占主流;规模空前;双向。 ‎ 背景:改革开放(政策因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思想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全球化潮流;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 影响: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融合;友谊的桥梁,增强国际了解与沟通;促进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 ‎ ‎2.(1)特点:中国:政府主导;教学内容以传统儒家经典为主,兼习西学;后期传统书院逐渐被新式学校代替。(5分)(一点2分,答够3点得5分) ‎ 西方:教育面向大众;国家扶持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义务性。(4分)(一点2分,2点4分) ‎ 原因: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西学的传播;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4分) ‎ 西方:国家政府的重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的推动;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需要。(4分) ‎ ‎(2)影响:打破传统教育格局;传播近代科学文化;推动新式人才涌现;有利于近代化的展开;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任答3点,6分) ‎ 认识:社会发展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内容;教育改革的内容推动社会发展。(2分)‎ ‎3.(1)特点:以儒家教育为主线;服务于政府选官取士;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地域间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丰富的教育理念;政府严格控制学员思想言论。(10分) ‎ ‎(2)发展:废除旧思想内容,中西结合,注重多种学科能力的培养;打破性别歧视,实施公民平等教育;引进西方办学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重视实践性,服务于农工商业经济。评价:体现了教育近代化特征,适应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治建设的需要,是中国教育的一大进步。(15分)‎ 八、边疆民族问题研究 ‎(1)特点:突出有效、直接的统治,注重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卫功能,贯彻的“夷夏之辨”的思想,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6分) ‎ 影响:扩大了国家的疆域,巩固了国家的统一;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巩固了国防;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开发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边疆地区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6分) ‎ ‎(2)发展:实行与内地统一的政治体制,注重经济开发与发展社会事业,体现了民族平等。(6分) ‎ 原因:近代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强化了民族认同感;近代列强的侵略,边疆危机突出,迫使国民政府高度重视;西方民主与平等观念的传播,淡化了民族歧视意识;内地近代实业的发展,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7分)‎ 九、“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1.(1)经济特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分)。理由:用于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是用于贵族或社会上层消费的奢侈品,并非用于民间生产或商业。(4分)‎ ‎(2)新特征:丝绸之路是以东方(中国)为中心(2分);世界市场以欧美为中心(2分),侵略扩张(2分),把各国经济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2分)‎ 变化:由欧洲主导逐步发展到美国主导(2分);由对外殖民扩张(暴力掠夺)逐步过渡到用经济手段控制为主。(2分)‎ ‎(3)特点: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2分),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分),各国确立结伴而不结盟的关系(2分)。‎ ‎2.(1)西汉到明初中国处于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地位;中华文明通过自然辐射影响周边;中国政府大多采取积极开放的对外政策。而明清时期中国逐步落后世界;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或被迫开放的态度;西方国家主动来华,西学东渐历程逐渐加深,西方侵略中国。(12分) ‎ ‎(2)同:均加强世界联系,传播先进文明。(2分) ‎ 异:“丝绸之路”为中国处于主动地位,大多为和平交往方式,各种文明和谐发展,文明传播多为自然辐射,但始终没能促进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世界市场以西方为中心,各国通过武装拓殖,争夺霸权,强制输出西方文明,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转型。(11分)‎ ‎3.【答案】题目2分,中国论述4分,西方论述4分(中、西方的论述须包括概况和影响),结尾2分。共12分。字数大约在200字左右。 ‎ 示例一:中国古代的中西交流 ‎ 在古代的贸易中,丝绸之路占据着重要地位。17世纪及其以前,中国的丝绸、瓷器通过陆上和海上丝路到达欧洲,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品一直在中西贸易中占据优势,同时世界各地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物质生活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通道,促进了中西之间的友好往来;西方的科技、宗教等思想传入中国,中国的手工生产技术也传入西方。 ‎ 示例二:19世纪的世界贸易 ‎ ‎19世纪的世界贸易实际上是以英国为中心的。工业革命以后,英国通过鸦片贸易和炮舰政策打开了中国等亚洲国家闭关锁国的大门,把英国的呢绒制品和工业品,运到世界各地,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中国等国家成为西方工业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成为世界市场的附庸。形成了以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亚非拉等国为附属的国际贸易格局和国际分工体系。 客观上加强了世界的联系,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传导世界各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