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优选习题 高考长句练(三)
高考长句练(三) 1.(2018广州深圳模拟,29)为了研究特殊温度和昼夜温差对天竺葵生长的影响状况,(已知该地天竺葵生长的适宜温度条件是20~30 ℃)科研人员分别在20 ℃和40 ℃培养条件下(其他条件适宜),测得天竺葵的部分数据如图A;图B是昼夜温差对天竺葵生长的影响,其中,曲线a为日温为26 ℃,曲线b为昼夜恒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A 图B (1)图A中叶肉细胞间隙CO2主要来源于 。 (2)某兴趣小组测定了20~40 ℃范围内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发现30 ℃时净光合速率最大,则30 ℃ (填“是”“不是”或“不一定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原因是 。 (3)若将培养温度由20 ℃快速提升至40 ℃时,据图分析,该植物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明显 (填“上升”或“下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4 (4)从图B曲线a中可以看出,茎在夜间温度为20 ℃时的生长速率比在10 ℃时要快,原因是 。 (5)图B中,a、b两曲线的夜间温度都为5 ℃时,曲线a比b反映出的生长速率快,原因是 。 答案:(1)外界吸收 (2)不一定是 没有测定相应温度下的呼吸速率,无法确定实际光合作用速率 (3)上升 光合作用减弱,叶肉细胞对二氧化碳的利用速率降低 (4)夜间20 ℃更适宜,酶的活性更强,呼吸等生理活动更加旺盛,所以细胞分裂、生长更快 (5)夜间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相同,但曲线a白天比曲线b温度高,更适宜进行光合作用而制造更多的有机物 解析:(1)图A中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细胞间隙CO2主要来源于外界吸收。 (2)根据题意分析,30 ℃时净光合速率最大,而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于没有测定相应温度下的呼吸速率,则无法确定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因此30 ℃不一定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3)根据图A分析可知,将培养温度由20 ℃快速提升至40 ℃时,该植物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明显上升,可能是因为光合作用减弱,叶肉细胞对二氧化碳的利用速率降低。 (4)从图B曲线a中可以看出,茎在夜间温度为20 ℃时的生长速率比在10 ℃时要快,说明夜间20 ℃更适宜,酶的活性更强,呼吸等生理活动更加旺盛,所以细胞分裂、生长更快。 (5)图B中,a、b两曲线的夜间温度都为5 ℃时,夜间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相同,但是曲线a比b反映出的生长速率快,可能是因为曲线a白天比曲线b温度高,更适宜进行光合作用而制造更多的有机物。 2.(2018北京东城综合练习一,8)乙烯是植物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植物激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1)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有合成,能通过在细胞之间传递 进而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的 作用,主要功能是促进果实的 等。 (2)已有研究表明,乙烯能够影响黑麦的抗低温能力。某研究小组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合成乙烯的前体物质是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分别使用含有ACC和不含ACC的MS培养基培养拟南芥,然后统计其在相应温度下的存活率,结果如图1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外源性乙烯能够 。 ②为研究内源性乙烯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拟南芥的乙烯合成量增多突变体(突变体1)和乙烯合成量减少突变体(突变体2),并在相应温度下统计其存活率,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图1、图2结果可知,内源性乙烯与外源性乙烯的作用效果 。 图1 4 图2 ③研究人员将拟南芥植株分别置于常温(22 ℃)和非致死低温(4 ℃),定时检测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量,结果如图3。实验结果显示,在此过程中乙烯合成量的变化趋势为 。 图3 ④将拟南芥植株进行一段时间的4 ℃低温“训练”后,移至-8 ℃致死低温下,植株的存活率明显提高。研究人员推测,低温“训练”可使植株降低乙烯合成量的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了植株的抗致死低温能力。请提供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以检验这一推测。 答案:(1)信息 调节 成熟 (2)①降低拟南芥的抗低温能力 ②一致 ③在非致死低温条件下,乙烯合成量迅速降低,然后维持低水平状态 ④经4 ℃低温“训练”与未经低温“训练”的两组拟南芥植株均置于-8 ℃条件下,分别测量乙烯合成量。 解析:(1)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有合成,能作为信息分子通过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进而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主要功能是促进果实的成熟等。 (2)①据图1可知,在常温下,两组拟南芥的存活率相同,而在致死低温条件下,不含ACC的MS培养基中的拟南芥的存活率高于含有ACC一组,而ACC是合成乙烯的前体物质,含有ACC的培养基中含有外源乙烯,因此,由实验结果可知,外源性乙烯能够降低拟南芥的抗低温能力。 ②根据图2可知,在致死低温条件下,乙烯合成量增多突变体(突变体1)存活率低于野生型,而乙烯合成量减少突变体(突变体2)的存活率高于野生型,说明内源性乙烯也能降低拟南芥的抗低温能力,即内源性乙烯与外源性乙烯的作用效果一致。 ③据图3可知,与常温条件相比,在非致死低温条件下,乙烯合成量迅速降低,然后维持低水平状态。 4 ④要检验“低温训练可使植株降低乙烯合成量的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了植株的抗致死低温能力”这一推测,可以设置经4 ℃低温“训练”与未经低温“训练”的两组拟南芥植株在致死温度下进行乙烯合成量的对照,即将经4 ℃低温“训练”与未经低温“训练”的两组拟南芥植株均置于-8 ℃条件下,分别测量乙烯合成量。 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