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地理基础篇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地理基础篇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仪与地图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

第1讲 地球仪与地图 ‎ ‎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2018·郑州模拟)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同为60°,甲、乙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示,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方     B.西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 ‎2.甲、乙两地的距离大约是(  )‎ A.20 ‎000 km B.15 ‎‎000 km C.10 ‎000 km D.5 ‎‎000 km 解析:第1题,北半球某地的地理纬度等于该地北极星的仰角,因为两地的仰角相同,所以两地纬度相同,故必然是东西方向。甲为(160°W,60°N),乙为(110°E,60°N),东西方向是以劣弧方向为准,所以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第2题,任意纬线上相差一个经度的距离为‎111 km×cos θ(θ为纬度),然后乘以两地的劣弧经度差。‎ 答案:1.A 2.D ‎(2018·大连一模)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无法比较 ‎4.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区域海面距地心距离比①稍长 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 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东北航向是②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 解析:第3题,①②③区域经度差、纬度差相同。①②区域南北半球相反,纬度相同,面积相等;②区域纬度低于③区域,因此面积比③区域大。第4题,‎ 6‎ 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故纬度更高的③区域平均海平面距地心距离稍短;相对方向要用劣弧定向法,经度相隔不能超过180°,故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故③区域位于西半球;②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应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答案:3.B 4.B ‎(2018·上海黄浦区模拟)假设甲、乙两图中各标注有一岛分别称为甲岛和乙岛,其位置与轮廓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5~6题。‎ ‎5.关于甲、乙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岛位于东半球 B.乙岛位于太平洋 C.乙岛面积比甲岛大 D.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大 ‎6.关于两岛中A、B两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位于(15°N,105°W)‎ B.B点位于(48°S,150°W)‎ C.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 D.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 解析:第5题,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岛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乙岛位于南印度洋;根据两图经纬度间隔度数大小可知,甲岛经纬度间隔度数大,表示实际面积大,比例尺较小,乙岛经纬度间隔度数小,表示实际面积小,比例尺较大。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A点位于(15°S,105°E),B点位于(48°N,150°W);根据A、B点的经纬度可知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 答案:5.D 6.D ‎(2018·双鸭山一中模拟)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乙地(60°N,80°E)。据此完成7~8题。‎ ‎7.飞机飞行航线(  )‎ A.一直不变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先向北后向南 ‎8.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约需要(  )‎ A.8小时 B.12小时 C.16小时 D.20小时 解析:第7题,从甲地(60°N,100°W)到乙地(60°N,80°E 6‎ ‎)最近的距离是走大圆的劣弧,而两地经度差为180°,大圆的劣弧弧面距离就是向北到北极点,再向南到乙地。第8题,甲地到乙地最近的距离,就是大圆的1/6,用了8小时;60°N纬线长度约是赤道的一半,则从甲地沿60°N飞行到乙地,走的路程是四分之一大圆,所以用的时间是12小时。‎ 答案:7.D 8.B ‎(2018·济南六校联考)读图,完成9~10题。‎ ‎9.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则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10.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 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 D.乙处比例尺最小 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地与180°经线的经度差相同,均为5°,而乙地位于赤道附近距180°经线的距离最大,但到达时间相同,所以乙速度最快。第10题,甲、乙、丙附近的三个阴影区域,跨经度数相同,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反之越大。所以乙处实际范围最大,甲处最小,图幅相等时,三地比例尺大小关系为甲>丙>乙。‎ 答案:9.B 10.D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6‎ ‎11.图中拦水坝所在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自南向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西向东 D.自东北向西南 ‎12.图中两座山峰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  )‎ A.‎13 km B.‎‎12 km C.‎10 km D.‎‎18 km 解析:第11题,先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的规律画出拦水坝所在河流的流向(自下向上),然后根据图中左上角的指向标建立完整的方向坐标系,最后判断出该河流流向大致为自东北向西南。第12题,结合图中比例尺计算可知,两山峰间的直线距离约为‎13 km。‎ 答案:11.D 12.A 读经纬网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实际面积小于乙区域 B.①地与③地自转线速度相等 C.②地与④地的距离为2 ‎‎220 km D.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 ‎14.关于图中各点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水资源短缺,干旱面积广大 B.②—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广阔 C.③—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④—太阳能、地热能等能源丰富 解析:第13题,甲、乙所跨经纬度数一样,但甲处纬度高,纬线短,实际面积比乙区域小,A项正确。地球的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①地纬度高,自转线速度比③地小;②地与④地的距离小于2 ‎220 km;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南方向。第14题,①地位于北京附近,工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短缺,但并非干旱面积大;②地位于巫山附近,地势起伏较大;③地位于海南岛北部,植被类型以热带季雨林为主;④地位于拉萨附近,太阳能、地热能丰富。‎ 答案:13.A 14.D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其中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3/4。读图,‎ 6‎ 完成15~16题。‎ ‎15.若②图比例尺为1∶N,则①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 A.2∶N 1∶2N B.1∶2N 2∶N C.2∶N 4∶N D.1∶2N 1∶4N ‎16.若甲、乙之间的图上距离为‎1.84 cm,则①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3 000 000 B.1∶30 000 000‎ C.1∶300 000 D.1∶30 000‎ 解析:第15题,两图面积之比等于比例尺之比的平方,据此计算可知①图、③图的比例尺分别为2∶N、1∶2N。第16题,结合图示可知,甲、乙两地的距离为‎555 km,根据比例尺公式即可计算出①图的比例尺约为1∶30 000 000。 ‎ 答案:15.A 16.B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17~18题。‎ ‎17.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18.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解析:第17题,读图可知,位于中国最南方的省级行政中心为海口,其纬度约为20°N,北京纬度约为40°N,由此可推知纬线间距为5°。第18题,‎ 6‎ 由“中国”应知位于北半球,结合“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判断,②为青海省省会西宁,位于高寒气候区;③与④自转角速度相同;从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且①地比④地昼更长,夜更短,故①地比④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更大;②与⑤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从夏至到秋分,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相同,均为23°26′。‎ 答案:17.B 18.C ‎(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19~20题。‎ ‎19.“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0.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正值下班时间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解析:第19题,由题意可知,“水半球”和“陆半球”的极点关于地心对称。“陆半球”的极点为(38°N,0°),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S,180°)。第20题,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夜半球的中心点为(23°26′N,0°),则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S,180°),此时非洲大部分位于夜半球;北京时间8时左右,北京市正值上班高峰;南极昆仑站位于南极点附近,正值极昼期;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答案:19.D 20.C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