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全年复习方法
高考化学全年复习方法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短短一年的高三化学复习,要想在六月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先
做好复习计划。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谈谈高考化学全年复习方法。
1.要把握好复习方向。
教师要研究本省的化学高考试卷特点,全国化学教学一个标准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
《普通高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一个大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
实验版)》,但各省进入新课改时间不同,课程教学要求不同,《考试说明》有很大差异,尤其是试卷
形式不同。
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些变化,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高考试卷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切实加强高三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中心,抓基础、抓重点,抓
落实,以全面育人为指针,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成绩为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科学有序,
重点突出,讲求实效。
(1)注意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无疑对中学教学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高考试卷是一条首要的信息渠道。高考试
题只有自己亲自做一做,才可能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透过试题领会其潜在的导向,达到理性的升
华,从而促进自身教学思想的转变,自觉矫正思路。如江苏高考在五年五变之后,新课改维持了 5
年稳定,试卷基本定型,一些题型是固定的,重复率几乎 100%,如化学与生活、离子共存、阿伏伽
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实验操作、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合成、元素周期表推断、电解池与原电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而有
些题则逐渐淡去,如填空题中的元素化合物的框图题,物质结构部分内容选择题中不再出现。
(2)关注新大纲、新教材的导向
新大纲、新教材是教育改革的载体,高考命题也会受其影响。新大纲、新教材有了一些明显变
化:第一增加实验比重;第二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向更重视知识传播过程中渗透化学思想、方法的
教育;第三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我们要根据新大纲、新教材的这些特点,注意调整高三化学
教学的思路,合理安排各部分知识的复习时间,加强方法论指导,强化和优化学生的参与意识、研
究意识、强化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3)充分发挥各种信息的引导作用
除高考试卷、新大纲和新教材之外,其他的信息渠道还有名师讲座、专业杂志、名校试卷、互
联网等,此外从大会交流、小组讨论活动中都可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只有
注意广泛收集信息,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尽快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要真正发挥信息的指导
作用,教师还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强研究,主动思考,提高在各种信息面前的判断能力,去伪
存真,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切实使教学对路。
2.要提前做好复习计划
高考如战役,中学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在高二就结束了,高三的化学教学不再是培养化学学科
素养,而是复习迎考,为了取得高分,所以制定好复习计划很重要。
一般高三化学复习的惯例是一轮基础知识复习阶段,二轮分块专题复习阶段,三轮综合模拟
训练提升阶段。
第一轮:分章复习。(大约一个学期)
本轮是巩固基础,也是复习的重点。在学完整个高中化学课的内容之后,按照高中课本先必修
后选修的内容,逐章进行复习。不能只单纯的照课本内容简单复述一遍,而是要抓住课本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牢牢紧扣课本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联想,搞清课本章与
章、节与节,以及章与节的知识联系与区别,全面抓好知识点和考点。同时,针对以上所讲,为学
生设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加以理解与巩固。另外,在分章复习期间,主要引导学生看好课本,用好
课本,要求学生做到课本随身带,即练题时遇到的问题和漏洞随时拿出课本进行对照和补充。在以
往的教学中,尤其是高三复习,有些同学对课本重视不够,认为课本上的知识我全会了,它特别肤
浅,没有必要去研究。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最近几年高考化学卷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视
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而这些,无不是以教材为依据,教材就是考卷的指挥棒。阅读书本的
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某些知识、结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质疑。遇到问题
多问几个为什么。近几年高考卷都是以课本为素材,特别是实验。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
教材的内涵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这样在高考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如 2008 年江苏卷第 5 题选择题直接来源于新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专题 1 第二单元“练习与实
践”第 6 题(第 21 页):
课后原题:6.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变为化
学能,放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电能。镍镉可充电电池中的电解质溶液为 KOH 溶液,Ni(OH)2、
Cd(OH)2、NiOOH 都难溶于 KOH 溶液。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Cd + 2NiOOH + 2H2O
放电
充电
Cd(OH)2 + 2Ni(OH)2
请分别写出该电池在充电及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
高考真题:(2008·江苏·5)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
池的电解质溶液为 KOH 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Cd + 2NiOOH + 2H2O
放电
充电
Cd(OH)2 + 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OH-
=NiOOH + 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 OH-
向正极移动
【答案】A
第二轮:分块复习(大约两个半月)
这一过程是按照中学化学内容分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六大块进行专题复习。在第一轮复习(即横向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知
识块复习(即纵向深入),在复习中按六大块知识体系归类,总结规律。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使每
个专题既有专题分析讲解,又有专题小测验,还有针对专题的试卷讲评。通过专题讲解、训练、讲
评后,学生对重点知识必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一定的提
高。通过这样既分章又分块(既横向又纵向)的复习,就会使整个中学化学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
只有牢牢抓住这个知识网络结构,复习质量才会提高。
第三轮:综合训练,模拟测试(两个月左右)
为了适应高考理综试题特点,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做题速度,训
练各种能力,才能适应高考要求。我们的做法是:在上述谈到的分章、分块复习的基础上,第三轮
复习前期主要搞好综合训练,后期主要搞模拟测试。前期的综合训练,重点应放在教师的讲评上,
讲评应抓住重点,学生问什么,教师讲什么,只讲那些学生存在问题较多的知识点。切忌一份练习
题从头讲到尾的做法。在后期的模拟测试中,每次学生练题都要规定时限完成,切忌随意性不定时
的练习,综合训练题和模拟测试题都不宜过多,以覆盖整个中学教材的知识点、考点,练活学生的
思维为主。但也不可过少,有些学生“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糟”的情况,实际
就是不熟练的问题,考试也是一个技术活。
3.培优补差计划
江苏高考“3+2”的选修化学虽然只算等级不计分,但影响到学生对高校的选择,所以优等生有
达 B 冲 A 的要求,一般学生也需要获得 C 等级才能进入公办的专科院校。在理综中,化学算是短期
能很快提高的一门学科,所以教学中有必要“培优补差”。优等生的培养相对来说难度要小,因为学
生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需求,一般教师指明方向即可。“差生”提高则难度要大得多,我在教学中这
样给学生作比喻“高考就像登山,我们都能登顶,只是所用时间有差距”,高中化学内容就那么多,
我们都能掌握,只是达到熟练所用时间不同。所以我最后按照《考试说明》将综合训练做过的有代
表性和针对性的试题重新编制考试说明解析,让学生一条条地过考试说明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高考复习虽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只要注重基础,抓住重点,方法得当,学得灵活,掌握牢
固,坚定信心,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附:考试说明解析范例
第一部分 必考内容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09年化学科(江苏卷)考试必考部分的内容包括:化
学科学特征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方面。
1.化学科学特征和基本研究方法
(1)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识别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知道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
索和发展趋势。
解. 提出了原子学说, 提出了分子学说。
解.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例.学习和研究化学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下列涉及的内容一般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
A.研究某种材料的用途和制备 B.研究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C.研制某种医疗药品的性质 D.探究物质的运动和规律
例.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图中,(1)为道尔顿实心球式原子模型、(2)为卢瑟福行星运转式原子模型、
(3)为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原子模型、(4)为近代量子力学原子模型、(5)为玻尔轨道式原子模型。
其中符合历史演变顺序的一组排列是 ( )
A.(1)(3)(2)(5)(4) B.(1)(2)(3)(4)(5)
C.(1)(5)(3)(2)(4) D.(1)(3)(5)(4)(2)
例.下列不符合当今化学研究方向的是 ( )
A.发现新物质 B.合成新材料
C.研究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D.研究化学反应中原子守恒关系
例.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门捷列夫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家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
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
的学科
(2)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及变化过程中所遵循的原理和
规律。
例.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B.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C.钠原子半径比钠离子大 D.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
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有三个理解层次:①有新物质的生成;②旧的分子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
新的分子;③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变化中必然伴随 的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必须遵循的规律有 、 、 。
例.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破坏化学键的是 ( )
A.氯化钠的熔化 B.碳的燃烧 C.氮气溶于水 D.水的通电分解
例.下列变化过程中无化学键断裂或生成的是 ( )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B.NaCl 晶体溶于水
C.干冰升华 D.氮的固定
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
①电子总数 ②原子总数 ③质子总数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总能量 ⑥物质的种类
A.①②③④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例.在一定条件下,16 gA 和 22gB 恰好反应生成 C 和 4.5 g D 。在相同条件下,8 g A 和 15 g B 反
应可生成 D 和 0.125 mol C 。从上述事实可推知 C 的式量为 。
例.化合物 A 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它的分子组成可用 OxFy 表示。10 mL A 气体能分解生成 15 mL O2
和 10 mL F2(同温同压)。
(1)A 的化学式是 ,推断理由是 。
(2)已知 A 分子中 x 个氧原子呈…O-O-O…链状排列,则 A 分子的电子式是 ,
A 分子的结构式是 。
例.在 NaHCO3溶液中,列出三个粒子浓度的等式:
①质量守恒:
②电荷守恒:
③质子守恒:
例.(2008·宁夏·13)已知 H2(g)、C2H4(g)和 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1411.0
kJ·mol-1和-1366.8 kJ·mol-1,则由 C2H4(g)和 H2O(l)反应生成 C2H5OH(l)的△H 为( )
A.-44.2kJ·mol-1. B.+44.2kJ·mlo-1 C.-330kJ·mol-1 D.+330kJ·mlo-1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了解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认识实验、假
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有 8 个步骤: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4.进行实验,
5.收集证据,6.解释和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
例.(2008·上海·5)下列关于化学学习和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化学模型有助于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B.质量守恒定律是大量实验事实的总结
C.化学家提出的假设都能被实验证实 D.化学基本原理的应用是有一定条件的
例.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
意义的选项是 ( )
A.探究 SO2和 Na2O2 反应可能有 Na2SO4 生成
B.探究 Na 与水的反应可能有 O2 生成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可能是 Cu(OH)2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 NaOH 溶液中通以 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
致,还是 HClO 的漂白性所致
例.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
A.乙酸的分子比例模型图为: B.Mg 原子结构示意图:
C.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Cl-O D.丙烯的结构简式:CH3CH2CH2
例.为讲授“氯气的性质和用途”,某老师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一套如图所示的
实验装置(其中 A 是连有注射器针头的橡皮管,针头已插入并穿过橡皮塞)进行教学。试回答
下列问题:
(1)丙中的现象是 ;丁中的现象是 。
分离戊中液体的方法是 。
(2)橡皮管连通后,分液漏斗中的气体压强 p1 和烧瓶中气体压强 p2的关系是:p1 p2 (填“>”、
“<”或“=”),连接橡皮管的目的是 。
(3)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已知氯气与冷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H2O=HCl+HClO 。①你认为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什
么物质?②试用实验验证你的推论,写出实验的操作方法、假设和推论。
例.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放置。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
分药品的摆放如下图。某同学取用 KOH 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
(4)了解定量实验研究方法在化学科学发展中的应用。
例.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需含碘元素20 mg ~ 40 mg 。现称取250 g某加碘盐样品,在酸性条件
下用足量KI溶液将其中IO3
-
全部转化成I2(IO3
- + 5I-+ 6H+ = 3I2 + 3H2O),生成的I2恰好被
1.2×10-4molNa2S2O3还原(2S2O32-+I2=2I-+S4O62-)。试通过计算,判断该加碘盐是否合格。
例.(2009·泰州期初·20)滴定法是科研和生产中测定溶液中物质浓度的常用方法。
(1)莫尔法是一种沉淀滴定法,以 K2CrO4为指示剂,用标准硝酸银滴定待测液,进而测定溶液中
Cl-的浓度,【Ksp(AgCl)=1.56×10-10 ,Ksp(Ag2CrO4)=1.10×10-12 ,Ag2CrO4为砖红色】
①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② 已知该滴定适宜的酸度范围是 pH 6.5~10.5,且当溶液中有铵盐存在,c(NH4+)<0.05mol/L 时,
应将溶液的 pH 控制在 6.5~7.2 。下列有关说法你认为合理的有 。
a.若溶液 pH<6.5,则 Cr2O72-+H2O 2CrO42-+2H+平衡左移,导致 Ag2CrO4 沉淀过迟,影响
实验结果
b.若溶液中有铵盐存在时,当 pH >7.2,则有可能因为生成[Ag(NH3)2]+,影响实验结果
c.滴定时应剧烈摇动,以使被 AgCl 沉淀吸附的 Cl-及时释放出来,防止滴定终点提前
(2)氧化还原滴定是水环境监测常用的方法,可用于测定废水中的化学耗氧量(单位:mg/L——每
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被氧化需 O2 的质量)。某同学每次取相同的废水样 100.00mL,用硫酸酸化后,
加入 0.01667mol/L 的 K2Cr2O7 溶液 25.00 mL,使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完全被氧化,然
后用 0.1000 mol/L 的 FeSO4 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 Cr2O72-。共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 完成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Cr2O72-+ Fe2++ = Cr3++ Fe3++ H2O
② 计算该废水样的化学耗氧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
技术的关系等)。认识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解.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原子经济性”,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
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产物的原子,这时原子利用率为 。
例.(2009·扬州二月月考·17)绿色化学的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中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
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美国斯坦福大学。Barry Trost 教授提出了绿色化学下的原子经济
的概念。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是全部反应物的原子嵌入期望的最终产物中,不产生任何废弃物,
这时的原子经济百分数便是 100%。原子经济百分数的计算公式为:
%100%
有反应物的总式量按化学方程式计量的所
总式量指定产品的所有原子的
原子经济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填编号,下同)。
①绿色化学和环境化学都是研究环境保护和治理的
②绿色化学不是被动的治理环境,而是主动地防止环境污染
③绿色化学保护了环境,而且也能给有关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2)硝酸工业的尾气中主要含 NO、NO2气体。下列关于它们的危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形成酸雨 ②破坏臭氧层 ③NO 能刺激呼吸道
④NO2 能跟血红蛋白作用生成二氧化氮血红蛋白而引起中毒
⑤NO、NO2 在空气中形成褐色或黄色的毒性很大的烟雾。
工厂里常采用 NaOH 溶液吸收 NO、NO2,使其转化为化工产品 NaNO2 。请写出其化学反应方
程式 ,其原子经济百分数为 。
例.(2007·广东理综·32)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 )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以铜和浓硝酸为原料生产硝酸铜 D.用 SiO2制备高纯硅
例.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或将化学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化学。不
仅化工生产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化学实验也应遵循绿色化学原则,实现原料和过程的绿色
化。下列实验或实验过程遵循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 )
A.用多量的氯气进行性质实验 B.用双氧水代替高锰酸钾制氧气
C.用溴水代替碘水进行萃取实验 D.用铜粉代替铜丝进行 Cu 和浓 HNO3的反应
例.2008 年 1 月下旬至 2 月中旬,我国南方发生了五十年一遇的冰雪大灾害,在这场灾害中,使用
了大量的融雪剂和除冰剂(主要成份是钠盐、镁盐和钙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融雪剂和除冰剂的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作用
B.融雪剂和除冰剂主要成份是氯化钠和硫酸钙的混合物
C.近来美国科技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融雪除冰剂——醋酸镁钙,是一种混合物,溶于水时导
致溶液呈酸性
D.融雪除冰剂在溶于水时具有较高的溶解热,极强的吸湿性,能降低水的熔点
例.(2007·上海理综·52)合理利用二氧化碳,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工业发展。
(1)在常压下,-78℃时二氧化碳气体凝结成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某学生买回一盒冰淇淋月
饼,盒里有很多作为致冷剂的碎干冰。下列关于干冰处理的正确做法是 ( )
A.将干冰放入冰箱 B.让干冰通风自然升华
C.直接将干冰倒入下水道 D.用手取干冰扔入废物箱
(2)在采煤工业上,把干冰与炸药放在一起,既能增强爆炸威力,又能防止火灾。能增强爆炸威力
的原因是 ;
能防止火灾的原因是 。
(3)使用传统催化剂,使二氧化碳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可以生成塑料,但反应时间长。目前诞生的纳
米级催化剂增加了催化剂的表面积,提高了 。使用这种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
因为它在微生物作用下,可以实现 100%的 。
例.(2007·广东·8)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的有 ( )
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 CCl4 萃取溴水改为 CCl4 萃取碘水
②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①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的含义。
解.元素:具有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统称,如质子数为 1的原子都统称为 元素;
核素:具有一定 和 的一种原子,如氢元素有三种核素: H1
1 、 。
同位素:把 相同、 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如 和 。
例.(2007·宁夏·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13C 和 14C 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H 和 2H 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 和 14N 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6Li 和 7Li 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例.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只有在熔化时,1mol NaCl 中才含有 NA个 Cl-离子
B.在常温常压下,46 g NO2和 N2O4混合物中所含原子的个数为 3 NA
C.7.8 g Na2O2固体中所含离子的总数为 0.3 NA
D.4g 氦气所含分子数为 NA个
例.核内中子数为 N 的 R2+离子,质量数为 A,则 n g 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ol8)mN(A
16A
n
B. ol10)mN(A
16A
n
C. ol2)mN(A D. ol6)mN(A
A
n
②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解.质量数,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以 12C 原子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
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公式为:
)(
12
1
X(Ar(X)
12 原子
原子)
Cm
m
(2)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即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此数值与
核素的质量数相等。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按某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在自然界中
的百分含量求得的平均值。
(4)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按某元素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在自然界中的百分含量,用核素的近
似相对原子质量代替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求得的平均值。
符号 质量数
同位素的相
对原子质量
同位素的近似
相对原子质量
自然界中各同位素
原子的个数百分数
35
17 Cl 34.969 75.77%
37
17 Cl 36.966 24.23%
Cl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M(Cl)=34.969×75.77%+36.966×24.23%=35.453
Cl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M(Cl)=35×75.77%+37×24.23%=35.485
例. g NH4HCO3与 60g尿素[CO(NH2)2]的含氮量相等。
例.(2007·北京理综·6)对相同状况下的 12C18O 和 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质量相等,则质子数相等 B.若原子数相等,则中子数相等
C.若分子数相等,则体积相等 D.若体积相等,则密度相等
③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例.易混淆的变化的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 ( ) ②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属于物理变化 ( )
③冰变成水是物理变化 ( ) ④ 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 ( )
⑤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 )
⑥分馏、蒸馏、蒸发、萃取、分液、过滤都属于物理变化 ( )
⑦加热晶体 I2,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
⑧加热 NH4Cl 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
⑨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 CuSO4 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 )
⑩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 Na2SO4 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 )
例.(2007·四川理综·6)下列家庭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
④掌握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常见的不同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例.(2008·广东·7)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
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
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
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
解.易错的概念:
①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②同素异形体的混合是混合物;③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解.易误认为是纯净物的混合物:
①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盐酸;碱石灰;漂白粉;过磷酸钙;
②煤;石油,煤油,汽油……石蜡;氯水,氨水……;天然油脂(豆油,猪油……)
③空气;水煤气,高炉煤气……
易误认为是混合物的纯净物:
①结晶水合物(CuSO4·5H2O……)②复盐[KAl(SO4)2·12H2O……] ③冰、水混合物
例.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
A.水煤气、铝热剂 B.硫酸铜晶体、漂白粉
C.盐酸、磷酸钙 D.玻璃、含 Fe 为 70%的氧化铁
例.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不是化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例.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 )
A.混合物:石炭酸、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 B.化合物:CaCl2、烧碱、聚苯乙烯、HD
C.同系物:CH2O2、C2H4O2、C3H4O2、C4H8O2 D.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例.下列各物质的分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都正确的是 ( )
A.碱性氧化物 氧化铁 FeO B.酸性氧化物 碳酸气 CO2
C.酸 硫酸 H2S D.盐 纯碱 NaOH
解.常见的不同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1)4 种基本反应类型——“强制弱”的观点
形式 反应类型 实例
A+B=AB
AB=A+B
AB+C=A+CB
AB+CD=AD+CB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置换反应的条件:
(2)根据元素前后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分: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3)“对立统一”的观点
① “金属”与“非金属”的对立及体现在 Al 上的统一
② “氧化”与“还原”的对立及“氧化还原”同生同灭的统一
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例.碘化砹(AtI)可发生下列反应,①2AtI+2Mg=MgI2+MgAt2,②AtI+2NH3(l)=NH4I+ AtNH2。对
上述两个反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①Mg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②中 AtI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MgAt2 的还原性强于 MgI2 的还原性
⑤能正确使用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物质的组成,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名称 化学式 名称 化学式 名称 成分
干冰 电石 漂白粉
蚁酸 石炭酸 石灰水
明矾 苛性钠 玻璃
氯仿 冰醋酸 石英、水晶
尿素 重晶石 碱石灰
重水 双氧水 水煤气
纯碱 草酸
(乙二酸)
福尔马林
胆矾 大理石
小苏打
甘油
水玻璃
水银 赤铁矿
例.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
A.NaCl 的电子式: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CrO5的结构式为 ,Cr 为+6 价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例.(2007·江苏·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B.石英的化学式为:CaSiO3
C.在 CS2、PCl3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能达到 8 电子的稳定结构
D.Ar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例.已知 RxO42-+MnO4
-+H+ → RO2+Mn2++H2O 变化过程中,有 0.2 mol RxO42-离子参加反应时,
共转移 0.4mol 电子。
(1)反应的氧化产物为 ;(2)x= ;
(3)参加反应的 H+的物质的量为 ;
例.(2007·江苏高考·3)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 NO2。其反应原理为:
C3N3(OH)3 △ 3HNCO; 8HNCO+6NO2 △ 7N2+8CO2+4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聚氰酸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B.反应①、反应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②中 HNCO 是氧化剂,CO2 是氧化产物
D.反应②中,每转移 1 mol 电子,消耗的 NO2为 0.25 mol
例.硫铁矿又称黄铁矿,是生产硫酸的原料,其主要成分为 FeS2。850℃~950℃时,硫铁矿在空气中
煅烧,可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3FeS2+8O2 → Fe3O4+6SO2 ②4FeS2+11O2 → 2Fe2O3+8SO2
(1)为使 FeS2 煅烧完全生成 Fe2O3,工业上使用过量空气,当空气过量 20%时,所得炉气中 SO2
的体积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
(2)480 g 纯净的 FeS2 在空气中完全反应,若所得固体中,Fe 和 O 的物质的量之比 n(Fe):n(O)=4:a,
此时消耗氧气为 b mol 。
①试写出 b 与 a 的关系式: 。
②b 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
⑥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的重要应用(胶体的渗析、
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
解:分散系可分为: 、 和 ,其本质区别是
。胶体的粒子直径在 。如何制备 Fe(OH)3胶
体 。
可以用 (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用方程式表示明矾[KAl(SO4)2·12H2O]能净水的
原因 。
例.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用 KSCN 溶液和氯水检验 Fe2+
B.用酸性 KMnO4 溶液区别 SO2和 CO2
C.用丁达尔效应鉴别硅酸胶体与碳酸钠两种无色液体
D.用 Mg、Al 以及 NaOH 溶液组成原电池验证 Mg、A1 金属性强弱
例.(2007·江苏高考·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C.制备 Fe(OH)3胶体,通常是将 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O32-
⑦理解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解.溶解度 S 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强下, 。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为:
(溶剂)
(溶质)
m
mS
100
或 ,
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为:ω(溶质)= ,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换算公式为:ω(溶质)= 或 S= 。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公式为:c(B)= 。
例.已知不同温度下 K2SO4 在 100 g 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量如下表:
温度(℃) 0 20 60
K2SO4 溶解的量(g) 7.4 11.1 18.2
60 ℃时 K2SO4的饱和溶液 591 g 冷却到 0 ℃,可析出 K2SO4 晶体 g 。
例.某温度下,在 100 g 水中加入 mg CuSO4 或加入 ng CuSO4·5H2O,均可使溶液恰好达到饱和,
则 m 与 n 的关系符合 ( )
A.
250
160nm B.
n
nm
92500
1600
C.
n
nm
162500
1600
D.
n
nm
252500
1600
例.常温下 Ca(OH)2溶于水达饱和时存在如下平衡:Ca(OH)2(s) Ca(OH)(aq),
Ca(OH) 2 (aq)=Ca2++2OH-
,饱和石灰水的密度为 d g/cm3,溶液的 pH=12。则该温度下 Ca(OH)2
的溶解度为 ( )
A. g
d 37.01000
37
B. g
d 37.01000
37.0
C. g
d 74.01000
74.0
D. g
d 4.71000
4.7
⑧了解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计算不作要求)。
解.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微粒集体的物理量,符号 ,单位 。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 ,符号 。
3.阿伏伽德罗常数:规定 g 12C 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符号 ,单位
。1 mol 某物质中含有该微粒数约为 。
4.摩尔质量: 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符号 ,当以 g·mol-1作单位时,数值上 。
5.气体摩尔体积:在一定条件(温度、压强一定)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称为气
体摩尔体积,符号 ,单位 。标准状况下(STP,温度 ℃ 、 压 强
Pa),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
6.物质的量浓度:单位 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 ,符号 ,单位 。
解.二、基本公式:
① )aq(Vc
molL4.22
V
M
m
N
Nn
1
A
②
M
1000c
(ρ的单位取 g·cm
-3
),对饱和溶液 %100
S100
S
解.三、阿伏伽德罗定律:在 、 下,相同体积的 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推论: ①p、T 一定时,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2
1
2
1
n
n
V
V
②p、T 一定时,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2
1
2
1
M
M
③V、T 一定时,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2
1
2
1
n
n
p
p
解.详见附件 1《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
例.(2008·广东苏·6)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 NaOH 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
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
A.Al B.Al(OH)3 C.Al Cl3 D.Al2O3
例.1mol 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约为 6.02×102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室温下,22.4 L 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 C 原子数约为 6.02×1023
B.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0.5×6.02×1023
C.常温常压下,17 g 1H216O2中含有的中子数约为 8×6.02×1023
D.0.5 L 0.5mol/L 的 NaNO3 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总数约为 0.5×6.02×1023
例.某温度下 22%NaNO3 溶液 150 mL,加 100 g 水稀释后浓度变成 14%。求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NaNO3)=3.02mol/L]
例.超氧化钾(K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和 K2CO3,在医院、矿井、潜水、高空飞行中
用作供氧剂。13.2 L 标准状况下的 CO2和 KO2 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 18.8 L 。计算反应消耗的
KO2的质量。(差量法)
例.向 1.00 L 0.3 mol/L 的 NaOH 溶液中缓慢通入 CO2 气体至溶液增重 8.8 g ,将所得溶液低温蒸干,
求所得固体的组成。
例.向 20 mL 2 mol·L-1 的 AlCl3 溶液中,加入 30 mL 1 mol·L-1 的烧碱溶液,充分反应后,可得
Al(OH)3沉淀多少 g ? 加入 30 mL 5 mol·L-1的烧碱溶液呢?
20 mL 2 mol·L-1的 AlCl3+30 mL 1 mol·L-1 20 mL 2 mol·L-1的 AlCl3+30 mL 5 mol·L-1
解. 解.
(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①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例.在某温度时,一定量的元素 A 的氢化物 AH3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可完全分解成两种气态单
质,此时压强增加了 75%,则 A 单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 个 A 原子,AH3分解反应的方
程式为 。
例.(2008·全国理综Ⅰ·26)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 MnO2)制备 KMnO4,方法如下:
软锰矿与过量固体 KOH 和 KClO3 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 KCl ;用水溶解,
滤去残渣,滤液酸化后,K2MnO4 转变为 MnO2和 KMnO4 ;滤去 MnO2 沉淀,浓缩滤液,结晶
得到深紫色的针状 KMnO4。请回答:
(1)软锰矿制备 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 ;
(2)K2MnO4制备 KMnO4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若用 2.5g 软锰矿(含 MnO280%)进行上述实验,计算 KMnO4 的理论产量 ;
(4)KMnO4 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 Na2C2O4反应生成 Mn2+和 C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上述制得的 KMnO4产品 0.165g,恰好与 0.335g 纯 Na2C2O4反应完全,计算该 KMnO4的纯度。
例.(2007·江苏·24)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某同学将一块部分被氧化的钠块用一张已除氧化膜、
并用针刺一些小孔的铝箔包好,然后放入盛满水且倒置于水槽中的容器内。待钠块反应完全后,
在容器中仅收集到 1.12 L 氢气(标准状况),此时测得铝箔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 0.27g,水槽和
容器内溶液的总体积为 2.0 L,溶液中 NaOH 的浓度为 0.050mol·L-1(忽略溶液中离子的水解和
溶解的氢气的量)。
(1)写出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钠块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89%)
②能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知道化学变化中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解.(1)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有两个理解角度:
① 从反应物与生成物能量的高低解释: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不同,
△E = ∑E 生成物-∑E 反应物 ,若△E>0, 热反应;若△E<0, 热反应。
② 从化学键的角度解释: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 E1,新化学键形成,释放能量 E2
△E = E1-E2 ,若△E>0, 热反应;若△E<0, 热反应。
(2)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有: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光能、电能,电能转变成化学能、机械能等。
例.(2008·广东·14)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 CO2 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 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凡是经过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例.(2008·广东·2)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 NaCl,电解熔融 NaCl 可制备 Cl2
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迁移应用】宇宙飞船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判断正误:
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成分是 。
③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焓变)的概念。
解.常见放热反应:①所有燃烧反应;②金属跟酸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酸碱中和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 ②C+CO2 △ 2CO ;
③C+H2O △ CO+H2 ; ④Ca(OH)2+2NH4Cl=CaCl2+2H2O+2NH3
例.已知反应 X+Y=M+N 为放热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X 的能量一定高于 N
B.X、Y 的总键能高于 M、N 的总键能
C.X、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 M、N 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不加热一定就可以反应
例.(2007·江苏高考·7)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H=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 的燃烧热为 192.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 转变成 H2 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H >-192.9kJ·mol-1
④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化学反应反应热的计算。
解.详见附件 2《热化学》专题
例.(2008·宁夏·13)已知 H2(g)、C2H4(g)和 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1411.0
kJ·mol-1和-1366.8 kJ·mol-1,则由 C2H4(g)和 H2O(l)反应生成 C2H5OH(l)的△H 为( )
A.-44.2kJ·mol-1. B.+44.2kJ·mlo-1 C.-330kJ·mol-1 D.+330kJ·mlo-1
例.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温室气体,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同时科学家也加强了对 CO2 创新利
用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用超临界 CO2(其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代替氟利昂作致冷剂已成为一种趋势,这
一做法对环境的积极意义在于 。
(2)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二氧化碳从溶液中提
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等。“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下:
① 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碳酸钾溶液。分解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 在合成塔(条件:2×105Pa、300℃、铬锌触媒)中,若有 4.4 kg CO2与足量 H2恰好完全反应,
放出 4947 kJ 的热量,写出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利用 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下:
反应结束后,气体中检测到 CH4和 X ,滤液中检测到 HCOOH,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 Y。实验
表明,HCOOH 是 CO2转化为 CH4的中间体:CO2 )(1 HCOOH )(2 CH4 。当其他条件不变,
仅改变镍粉用量时,CH4、HCOOH、X 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① X、Y 的化学式分别为 、 。
② 镍粉的作用是 。
③ 当镍粉用量从 10 mmol 增加到 20 mmol 时,甲烷产量降低的原因是 。
⑤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解.详见附件 3《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例.(2005·江苏·3)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
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
Al2O3 + N2 + 3C= 2AlN + 3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 2 mol AlN,N2 得到 3 mol 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例.Na2FeO4 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广阔。一种制备 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如下:2FeSO4 + 6Na2O2 =2Na2FeO4 + 2Na2O + 2Na2SO4 + 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A.Na2O2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B.Na2FeO4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O2 是还原产物 D.2mol FeSO4 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 8mol 电子转移
例.钢铁“发蓝”是将钢铁制品浸到某些氧化性的溶液中,在钢铁的表面形成一层四氧化三铁的技术
过程。其中一种办法是将钢铁制品浸到亚硝酸钠和浓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到 130℃反应。
其过程可以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 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② 6Na2FeO2+NaNO2+5H2O=3 Na2Fe2O4+ NH3↑+7NaOH;
③ Na2FeO2+ Na2Fe2O4+2H2O=Fe3O4+4Na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生产过程会产生污染
B.反应②中的氧化剂是 NaNO2
C.反应①②③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D.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有 16.8gFe 参加反应转移 0.8mol 电子
例.(2009·南通市一模·9)利用碱性氧化性溶液的氧化作用,在钢铁表面形成一层深蓝色的 Fe3O4
(也可表示为 FeFe2O4)薄膜,保护内部金属免受腐蚀,这种方法叫做烤蓝。烤蓝时发生如下反
应:① 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② Na2FeO2+NaNO2+H2O - Na2Fe2O4+NH3↑+NaOH(未配平)
③ Na2FeO2+Na2Fe2O4+2H2O =Fe3O4+4NaO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Fe3O4 既可看作是氧化物,又可看作是亚铁盐
B.反应②配平后,H2O 的化学计量数为 3
C.反应③中,Na2Fe2O4 是氧化剂,Na2FeO2 是还原剂
D.碱性条件下,NaNO2 的氧化性比 Na2FeO2、Na2Fe2O4都强
⑥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常见的简单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解.详见附件 4《电化学》专题
例.(2009·江苏百校联考·8)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无污染,且镁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稳,
使镁成为人们研制绿色电池的焦点之一。某种镁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x Mg+Mo3S4 Mgx Mo3S4,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Mg2+向正极移动 B.正极反应为 Mo3S4+2xe-=Mo3S42x-
C.Mo3S4发生氧化反应 D.负极反应为 xMg 一 2xe-
=xMg2+
⑦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例.(2007·山东理综·29)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 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
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 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 ;负极反应 。
(3)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溶液中,若 Cu2+、Fe3+和 Fe2+的浓度均为 0.10 mol/L,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
据和药品,简述除去 CuCl2 溶液中 Fe3+和 Fe2+的实验步骤
。
(4)某科研人员发现劣质不锈钢在酸中腐蚀缓慢,但在某些盐溶液中腐蚀现象明显。请从上表提供
的药品中选择两种(水可任选),设计最佳..实验,验证劣质不锈钢腐蚀。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 pH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 pH
Fe3+ 1.9 3.2
Fe2+ 7.0 9.0
Cu2+ 4.7 6.7
提供的药品:Cl2、浓 H2SO4、NaOH 溶液、CuO、Cu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劣质不锈钢腐蚀的实验现象: 。
例.(2006·北京理综)铝和氢氧化钾都是重要的工业产品。请回答:
(1)工业冶炼铝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铝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工业品氢氧化钾的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可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提纯。电解槽内装有
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 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 。
② 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 pH 会增大,请简述原因:
。
③ 除去杂质后的氢氧化钾溶液从液体出口 (填写“A”或“B”)导出。
⑧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能选用恰当的措施防止铁、铝等金
属腐蚀。
例.据报道,全世界每年因金属腐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达 7000 亿美元,我国因金属腐蚀造成的
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 4% 。在潮湿的空气里,钢铁表面吸附一层水膜,形成
溶液,与钢铁里的 、 构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发生 腐蚀,从而加快了钢
铁的腐蚀。
例.下列关于金属腐蚀正确的是 ( )
A.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的实质是:M+nH2O=M(OH)n+n/2H2↑
B.金属的化学腐蚀的实质是:M-ne-=Mn+ ,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
C.金属的化学腐蚀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D.在潮湿的酸性环境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
例.下列现象与电化学无关的是 ( )
A.将铁闸门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B.银质奖牌长期放置后其表面变暗
C.在海轮的底部定期更换锌块 D.生铁比软铁芯(几乎为纯铁)容易生锈
例.(2008·广东·12)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镶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⑨了解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化学电源的重要性。认识化学在解
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②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 CO、SO2等有害气体
③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④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低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例.绿色能源是指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下列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
①太阳能 ②风能 ③石油 ④煤 ⑤木材 ⑥潮汐能
A.①②③ B.③④ C.④ D.①②⑥
例.(2006·江苏·25)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是未来解决能源危机的理想方法之一。某研究小组设
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循环系统实现光分解水制氢。反应过程中所需的电能由太阳能光电池提供,
反应体系中 I2和 Fe2+等可循环使用。
(1)写出电解池 A、电解池 B 和光催化反应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电解池 A:
电解池 B:
光催化反应池:
(2)若电解池 A 中生成 3.36L H2(标准状况),试计算电解池 B 中生成 Fe2+的物质的量。
(3)若循环系统处于稳定工作状态时,电解池 A 中流入和流出的 HI 浓度分别为 a mol·L-1和
b mol·L-1,光催化反应生成 Fe3+的速度为 cmol·min-1,循环系统中溶液的流量为 Q(流量
为单位时间内流过的溶液体积)。试用含所给字母的代数式表示溶液的流量 Q。
(3)物质结构与性质
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解.元素:核电荷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关系:同位素是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之间的互称,如 H 元素具有三种核素 H1
1 、 H2
1 、 H3
1 , H1
1
称为 H2
1 的同位素,也是 H3
1 的同位素。
例.(2007·广东·1)铋(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
209
83 Bi 和 210
83 Bi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09
83 Bi 和 210
83 Bi 都含有 83 个中子 B. 209
83 Bi 和 210
83 Bi 互为同位素
C. 209
83 Bi 和 210
83 Bi 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209
83 Bi 和 210
83 Bi 分别含有 126 和 127 个质子
②知道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例.(2008·广东·1)2007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Gerhard Ertl 对金属 Pt 表面催化 CO 氧化反应的模型
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关于 Pt202
78 、 Pt198
78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Pt202
78 和 Pt198
78 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B. Pt202
78 和 Pt198
78 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
C. Pt202
78 和 Pt198
78 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
D. Pt202
78 和 Pt198
78 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
例.(2008·全国理综Ⅱ·1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X 原子的质量数为 A,含 N 个中子,它与 1H
原子组成 HmX 分子,在 a g HmX 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
A.
a
A+m
(A-N+m)mol B. a
A
(A-N)mol
C. a
A+m
( A-N)mol D.
a
A
(A-N+m)mol
例.(2007·山东·13)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B.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C.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 36 种元素
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 2 或 8
例.(2005·上海·18)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 )
A.D3O+ B.Li+ C.OD¯ D.OH¯
③了解 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和简单离子的结构。
例.(2008·上海·2)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CO2的电子式 : B.Cl-的结构示意图:
C.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 D.质量数为 37 的氯原子: Cl17
77
④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解.周期表包括 个短周期, 个长周期, 个不完全周期,记为“ 短 长 不全”;
周期表包括 个主族, 个副族,1个 0族和 族,记为“ 主 副 和 ”。
应用:指导化学学习;预测元素的性质;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
例.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容易找到的元素是 ( )
A.制备催化剂的元素 B.耐高温的合金元素
C.制备农药的元素 D.用于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例.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
A.碱性:NaOH>Mg(OH)2 B.热稳定性:NH3>PH3
C.金属性:K>Na D.原子半径:Cl>S
例.(2009·盐城市第二次调研·11)X、Y、Z 是三种短周期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单
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n(X)、n(Y)、n(Z),它们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标准状
况下)为 V(H2)x、V(H2)Y、V(H2)z。当 n(X)=n(Y)=n(Z),2V(H2)x=V(H2)y+V(H2)z,则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X、Y、Z 一定处于同一周期 B.X 可能是镁
C.Y 和 Z 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条件下能反应
D.工业上冶炼 X、Y、Z 通常是用热还原法制得
例.(2009·南通市第一次调研·7)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
体元素。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W>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Y
C.W 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
D.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
⑤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掌握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关
系。
解.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是元素原子 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半径的比较规律:原子半径: ①
②
离子半径: ③
④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
金属性越强,则: 非金属性越强,则:
①原子半径越 ; ①原子半径越 ;
②单质 性越 ;“强制弱” ②单质 性越 ;“强制弱”
③与 ; ③与 ;
④最 。 ④最 。
例.(2008·山东理综·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SiH4 比 CH4稳定 B.O2―半径比 F―
的小
C.Na 和 Cs 属于第ⅠA 族元素,Cs 失电子能力比 Na 的强
D.P 和 As 属于第ⅤA 族元素,H3PO4 酸性比 H3AsO4 的弱
例.(2008·全国理综Ⅱ·8)对于 IVA 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SiO2 和 CO2中,Si 和 O、C 和 O 之间都是共价键
B.Si、C、Ge 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 8
C.SiO2 和 CO2中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 和+2
⑥了解元素(主族和零族)原子结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例.(2008·四川理综·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X Y
Z W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 18 个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 族的所有元素
例.根据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径/10-10 m 0.66 1.36 1.23 1.10 0.99 1.54 0.70 1.18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
+2 +1 +5 +7 +1 +5 +3
-2 -3 -1 -3
A.元素①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B.元素⑦位于第二周期Ⅴ族
C.元素④⑤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元素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
例.X、Y、Z、M 是 4 种短周期元素,其中 X、Y 位于同一主族,Y 与 M、X 与 Z 位于同一周期。
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3 倍。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 X 原子少 l 。M 是同周期中
半径最大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Y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HYO3
B.Z 和 M 组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它与盐酸反应可以生成两种盐
C.X、Y、Z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Y 的沸点最高
D.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依次为 Y>Z>X>M
⑦认识化学键的含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例.2007 年 9 月,美国科学家宣称:普通盐水在无线电波照射下可燃烧,这一伟大的发现,有望解
决用水作人类能源的重大问题。无线电频率可以降低盐水中所含元素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
氢原子,若点火,氢原子就会在该种频率下持续燃烧。上述中“结合力”实质是 ( )
A.分子间作用力 B.氢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极性共价键
例.固体 A 的化学式为 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NH5 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B.NH5的熔沸点高于 NH3
C.1 molNH5 中含有 5 mol N-H 键 D.NH5 固体投入少量水中,可产生两种气体
⑧能用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结构。
例.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 ( )
A.甲基的电子式: B.钾原子结构示意图:
C.CS2的结构式为:S=C=S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例.正确掌握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质量数为 16 的氧原子: O8
16
C.乙烯的结构简式: D.水分子的比例模型:
例.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表示正确的是 ( )
A.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O2N B.CO2分子比例模型:
C.NH4I 的电子式: D.CsCl 的晶体模型:
⑨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能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例.(2008·广东·13)元素 X、Y 和 Z 可结合形成化合物 XYZ3;X、Y 和 Z 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6;Y
和 Z 在同一周期。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 )
A.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 X 与 Y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XY
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 X 与 Z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XZ
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 Y 与 Z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YZ
元 素 编 号元 素 性 质
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 Y 与 Z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YZ3
例.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
① 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② 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③ 金刚石、SiC、NaF、NaCl、H2O、H2S 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
④ 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
⑤ CaTiO3晶体中(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个 Ti4+和 12 个 O2-
相紧邻
⑥ 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⑦ 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⑧ 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
A.①②③⑥ B.①②④ C.③⑤⑦ D.③⑤⑧
例.下列变化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变化时有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形成
B.变化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C.变化时释放出能量
D.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增加了
例.(2008·全国理综Ⅱ·27)Q、R、X、Y、Z 为前 20 号元素中的五种,Q 的低价氧化物与 X 单
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R 与 Q 同族,Y 和 Z 的离子与 Ar 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 Y 原子序数
小于 Z。
(1)Q 的最高价氧化物,其固态属于 晶体,俗名叫 。
(2)R 的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
极性”);它与 X 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其化学式为 ;
(3)X 的常见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 ,它的另一氢化物 X2H4 是火箭燃料的成分,
其电子式是 ;
(4)Q 分别与 Y、Z 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和 ;Q 与 Y 形成的化合
物的电子式为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4)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例.反应 3X(g)+Y(g) Z(g)+2W(g)在 2 L 密闭容器中进行,5 min 后 Y 减少了 0.1 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v为 ( )
A.v(X)=0.03 mol·L-1·min-1 B.v(Y)=0.02 mol·L-1·min-1
C.v(Z)=0.10 mol·L-1·min-1 D.v(W)=0.20 mol·L-1·min-1
②了解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般规律。
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主要因素是 。外界条件 、 、
(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和使用 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压强必须引起反应物浓度的改变,才会引起反应速率改变。
例.(2007·海南·17)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金属质量/g 金属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
时间/s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丝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丝 0.7 50 20 36 250
4 0.10 丝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丝 1.0 50 20 35 125
7 0.10 丝 1.0 50 35 50 50
8 0.10 丝 1.1 50 20 34 100
9 0.10 丝 1.1 50 20 44 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 4 和 5 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
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其实验序号是 。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 15℃)相近,推测其原因:
。
③认识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解.催化剂:催化剂能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频率,加快了反应速率。催化剂对化学平衡 ,但能缩短达到
平衡所需 。
例.(2004·江苏·18)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 2C(g);△H<0 某
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
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
A.图 I 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④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常见化学反应的方向。
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2SO2(g)+O2(g) 2SO3(g) △H=-197 kJ·mol-1
现有容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Q)
如下表所列:
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 1 mol SO3 气体放热 98.5 kJ
B.上述条件下每摩尔该反应进行到底时放出的热量为 197 kI
C.Q1=2Q2=2Q3=197 kJ .
D.2Q2=2Q3 < Q1 < 197 kJ
例.在载人航天器的生态系统中,不仅要求分离去除 CO2 ,还要求提供充足的 O2 。某种电化学装
置可实现如下转化:2CO2=2CO+O2 ,CO 可用作燃料。已知该反应的阳极反应为:
4OH-
-4e-
=O2+2H2O ,则阴极反应式为 。
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 2CO=2C+O2(△H>0、△S<0)来消除 CO 的污染。请你判断是否可
行并说出理由:
。
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H=7 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B.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H<0、△S>0
C.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
D.Ksp 不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且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⑤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例.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 X(g) + 2Y(g) 2Z(g) 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
① X、Y、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2 : 2 ② X、Y、Z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Z,同时生成 2n mol Y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例.(2007·山东·28)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常用的工业原料,但也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综合
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1)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成 SO3:2SO2(g)+O2(g) 2SO3(g)
某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
右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 将 2.0 mol SO2和 1.0 mol O2 置于 10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
体系总压强为 0.10 MPa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 。
② 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 K(A) K(B)
(填“>”、“<”或“=”)。
例.(2008·宁夏理综·25)已知可逆反应:M(g)+N(g) P(g)+Q(g) △H>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 1 mol·L-1,c(N)=2.4 mol·L-1,达到平衡后,
M 的转化率为 60%,此时 N 的转化率为 ;
(2)若反应温度升高,M 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 4mol·L-1,c(N)=a mol·L-1 ,达到平衡
后,c(P) =2 mol·L-1 ,a = ;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 = c(N) = b mol·L-1,达到平衡后,M 的转化率
为 。
⑥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影响的一般规律。
解.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 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 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 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 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平衡向 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 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平衡向 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 方向移动;
对 反应,压强对平衡移动无影响。
催化剂使正、逆反应速率均 ,但对平衡移动 。
勒沙特列原理:
例.(2008·广东·8)将 H2(g)和 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
H2(g)+Br2(g) 2HBr(g) △H<0 ,平衡时 Br2(g)的转化率为 a ;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
行上述反应,平衡时 Br2(g)的转化率为 b 。a 与 b 的关系是 (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例.(2008·全国理综Ⅱ·13)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 CO2(g)+H2(g)=CO(g)+H2O (g)进行甲、
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物质的量 CO2 H2 CO H2O
甲 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乙 2a mol a mol 0 mol 0 mol
丙 0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丁 a mol 0 mol a mol a 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 )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例.(2008·全国理综Ⅰ·11)已知:4NH3(g)+5O2(g) = 4NO(g)+6H2(g) △H = -1025 kJ/mol,该反应
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例.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 A 和 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A(g)+xB(g) 2C(g),达到
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
A.30min 时降低温度,40min 时升高温度
B.8min 前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8mol/(L·min)
C.反应方程式中的 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20min~40min 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 4
⑦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解.详见附件 5《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
(5)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①了解电离、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例.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NaHSO4 的电离:NaHSO4=Na++ HSO4
-
,HSO4
-
=H++ SO42-
B.NaHCO3 的电离:NaHCO3 Na++HCO3
-,HCO3
- CO32-+ H+
C.NaHCO3 的水解:HCO3
-+H2O CO32-+ H3O+
D.硫化钠的水解反应:S2-+H3O+ HS-+H2O
②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例.甲酸 HCOOH 的下列性质中,不能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1 mol·L-1 甲酸溶液中 c(H+)=10-2 mol·L-1
B.pH=5 的甲酸溶液稀释 10 倍 pH 小于 6
C.10 mL 1 mol·L-1的甲酸溶液恰好与 10 mL 1 mol·L-1的 NaOH 溶液反应.
D.甲酸钠能与盐酸发生离子反应
例.(2008·广东·18)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
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右图是 KOH 溶液分别滴
定 HCl 溶液和 CH3COOH 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下列示意图中,能
正确表示用 NH3·H2O 溶液滴定 HCl 和 CH3COOH 混合溶液的滴定曲
线的是
( )
③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了解溶液 pH 的定义,能进行 pH 的简单计算。
例.(2008·全国理综Ⅱ·9)取浓度相等的 NaOH 和 HCl 溶液,以 3∶2 体积比相混和,所得溶液的
PH 等于 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
A.0.01mol/L B. 0.017mol/L C. 0.05mol/L . D. 0.50mol/L
例.
例.(2009·苏北四市一调·8)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常温时,在 c(H+)= wK 的溶液:Na+、Fe3+、NO3
-
、Cl-
B.含大量 Fe2+的溶液:Na+
、Mg2+、H+、NO3
-
C.含有大量 Al3+的溶液:K+、Na+、AlO2
-、SO42-
D.在 c(H+)/c(OH-) = 1×1013的溶液:NH4+、Mg2+、C1-
、K+
例.(2009·南京市一调·11)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10℃时 pH=12 的 NaOH 溶液与 40℃时 pH=12 的 NaOH 溶液中:c(OH-)相等
B.25℃时 pH=10 的 NaOH 溶液与 pH=10 的氨水中:c(Na+)=c(NH4+)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CH3COOH 和 CH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2c(OH-)=2c(H+)+c(CH3COOH)
D.0.1mol·L-1(NH4)2Fe(SO4)2 溶液中:c(NH4+)+c(Fe2+)+c(NH3·H2O)=0.3 mol·L-1
例.将 0.2 mol·L-1HA 溶液与 0.2 mol·I-1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中 c(Na+)>c(A-),
则(用“>”“<”或“=”填写下列空白)。
(1)混合溶液中 c(HA) c(A-);
(2)混合溶液中 c(HA)+c(A-) 0.1 mol·L-1;
(3)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 0.2 mol·L-1HA 溶液由水电离出的 c(H+);
(4)25℃时,如果取 0.2 mol·L-1 HA 溶液与 0.l mol·L-1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
pH<7,则 HA 的电离程度 NaA 的水解程度。
例.(2009·启东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17)常温下,将某一元酸 HA 和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两
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 pH 如下表:
请回答:
(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 a(混合溶液的 pH)来说明 HA 是强酸
还是弱酸: 。
(2)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1 是否一定等于 0.2mol/L (选填“是”
或“否”)。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 c(A-)与 c(Na+)的大小关系是 。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 是 酸(选填“强”或“弱”)。
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 mol/L
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做近似计算,回答准确值,结果不一定要化简)。
c(Na+)-c(A-)= mol/L
④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能说明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认识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
的应用(弱酸弱碱盐的水解不作要求)。
解.盐类的水解
1.广义水解观: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都是带正电荷的基团和水中的带负
电荷的氢氧根结合,带负电荷的基团与水中带正电的氢结合,属非氧化还原反应。即:
(A+B-
)+(H+-O2--H+)→ AOH+HB
(1)CaC2 :
(2)Mg2C3 :
(3)Mg3N2 :
(4)PCl5 :
(5)IBr :
例.2005 年,我国很多省市发生禽流感,在防止禽流感疫情时,防疫部门使用了大量的含氯类消毒
剂,其中的氯氨(NH2Cl)是一种长效缓释有机消毒剂,其主要原因是能水解产生具有显著氧
化性的物质,其水解的两种产物应是:①NH4Cl ②HCl ③NH4ClO ④NH3 ⑤HClO 中
的 ( )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②④
2.盐类的水解规律:有 才水解,无 不水解;谁 谁水解,谁 显谁性,都强显 性。
(1)中和反应是放热的,盐类的水解是 热的。
(2)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大,盐类的水解程度 。
例.(2009·盐城市第二次调研·8)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A.Na+、Mg2+、SO42-
、NO3
- B.Fe2+、H+、SO42-、NO3
-
C.K+、Al3+、Cl-、AlO2
- D.Na+、Ca2+、OH-
、HCO3
-
3.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1)盐的组成——越 越水解
(2)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 。
(3)浓度:浓度越低,水解程度越 。
(4)酸碱性:
强酸弱碱盐:如 NH4++H2O NH3·H2O+H+,H+
水解,OH-
水解。
弱酸强碱盐:如 CH3COO-+H2O CH3COOH+ OH-,H+ 水解,OH- 水解。
(5)双水解:泡沫灭火剂内筒为塑料筒,内盛 溶液,外筒为钢瓶,内外筒之间装有
溶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例.现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钠盐 NaX、NaY、NaZ 的溶液,测得它们的 pH 分别为 7、8、9,
请将它们对应的酸按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并说明理由。
例.配制 FeCl3 溶液:用 HCl 溶解 FeCl3的原因:
配制 FeCl2 溶液: ①加 HCl 的原因:
②加铁粉的原因:
例.常温下 0.2mol/L HCN 和 0.1mol/L NaOH 等体积混合后溶液 pH>7,混合溶液中有关粒子物质的
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c(HCN)+c(CN-)=c(Na+)
B.c(HCN)+2c(H+)=2c(OH-)+c(CN-)
C.c(HCN)>c(Na+)>c(CN-)>c(OH-)>c(H+)
D.c(HCN)>c(CN-)>c(Na+)>c(H+)>c(OH-)
例.(2009·南通一调·18)(2)用浓硫酸处理钛铁矿,并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铁,此时溶液中含有 Fe2+、
TiO2+和少量 Mg2+等阳离子。常温下,其对应氢氧化物的 Ksp如下表所示。
氢氧化物 Fe(OH)2 TiO(OH)2 Mg(OH)2
Ksp 8.0×10-16 1.0×10-29 1.8×10-11
常温下,若所得溶液中 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018mol/L,当溶液的 pH 等于 时,
Mg(OH)2开始沉淀。
若将含有 Fe2+、TiO2+和 Mg2+的溶液加水稀释,立即析出大量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 。
解.【重点题型】详见附件 6《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
⑤了解难溶电解质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例.(2008·山东理综·15)某温度时,BaSO4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
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提示:BaSO4(s) Ba2+(aq)+SO42-(aq)的平衡常数
Ksp=c(Ba2+)·c(SO42-),称为溶度积常数。
A.加入 Na2SO4 可以使溶液由 a 点变到 b 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 d 点变到 c 点
C.d 点无 BaSO4沉淀生成
D.a 点对应的 Ksp大于 c 点对应的 Ksp
例.(2008·广东·9)已知 Ag2SO4的 Ksp 为 2.0×10-3,将适量 Ag2SO4
固体溶于 100 mL 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 Ag+和 SO42-浓度随时间
变化关系如右图[饱和 Ag2SO4 溶液中 c(Ag+)=0.034 mol·L-1]。若 t1 时
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 100 mL 0.020 mol·L-1 Na2SO4 溶液,下列示意图
中,能正确表示 t1时刻后 Ag+和 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
A. B. C. D.
例.(2008·南师附中模拟·21)医学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的肾结石是由 CaC2O4 组成的。血液通
过肾小球前其中的草酸通常是过饱和的,由于血液中存在草酸钙结晶抑制剂,通常并不形成
CaC2O4 沉淀。但经过肾小球过滤后,滤液在肾小管会形成 CaC2O4 结晶。正常人每天排尿量大
约为 1.4 L,其中约含 0.10 g Ca2+。[已知 Ksp(CaC2O4)=2.3×10-9]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血液中 c(C2O42-) 肾小管 c(C2O4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为了不使尿中形成 CaC2O4 沉淀,试计算 C2O42-离子的最高浓度为多少?[1.29×10-6mol/L]
例.(2009·南京一调·17)痛风是关节炎反复发作及产生肾结石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关节炎的原因归
结于在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NaUr)晶体,有关平衡如下:
① Hur(尿酸,aq) Ur-(尿酸根,aq)+H+(aq) (37℃时,Ka = 4.0×10-6)
②NaUr(s) Ur-(aq)+Na+(aq)
(1)37℃时,1.0 L 水中可溶解 8.0×10-3 mol 尿酸钠,此温度下尿酸钠的 Ksp为 。
(2)关节炎发作大都在脚趾和手指的关节处,这说明温度降低时,反应②的 Ksp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生成尿酸钠晶体的反应是 (填 “ 放热 ” 或
“吸热”)反应。
(3)37℃时,某病人尿液中尿酸分子和尿酸根离子的总浓度为 2.0×10-3 mol/L,其中尿酸分子的浓
度为 5.0×10-4 mol/L,该病人尿液的 c(H+)为 ,pH 7(填“>”、
“=”或“<”)。
例.(2009·扬州市第一学期期末·16)四氧化三铅俗名“铅丹”或“红丹”,由于有氧化性被大量地用
于油漆船舶和桥梁钢架防锈,其化学式可写为 2PbO·PbO2。欲测定某样品中四氧化三铅含量,
进行如下操作:
①称取样品 0.1000 g,加还原性酸溶解,得到含 Pb2+的溶液。
②在加热条件下用过量 K2Cr2O7将 Pb2+沉淀为 PbCrO4,冷却后过滤洗涤沉淀。
③将 PbCrO4 沉淀用酸溶液溶解(离子方程式为 2PbCrO4+2H+
=2Pb2++Cr2O72-+H2O),加入
过量 KI 溶液,再用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滴定过程中离子方程式为:I2+2S2O32-=
2I-+S4O62-)。
(1)已知 Pb 的原子序数是 82,请写出 Pb 位于周期表的第 周期 族。
(2)在 PbCrO4浊液中加入少量酸,则 Ksp(PbCrO4) (填“增大”、“减小”、“不变”)。
(3)写出步骤③中加入过量 KI 后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4)欲求试样中 Pb3O4 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数据有
。
例.碘跟氧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 和+5 两种价态,
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
A.I2O3 B.I2O4 C.I4O7 D.I4O9
例.(2009·南通市一模·9)利用碱性氧化性溶液的氧化作用,在钢铁表面形成一层深蓝色的 Fe3O4
(也可表示为 FeFe2O4)薄膜,保护内部金属免受腐蚀,这种方法叫做烤蓝。烤蓝时发生如下反
应:① 3Fe+NaNO2+5NaOH=3Na2FeO2+H2O+NH3↑
② Na2FeO2+NaNO2+H2O - Na2Fe2O4+NH3↑+NaOH(未配平)
③ Na2FeO2+Na2Fe2O4+2H2O =Fe3O4+4NaOH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Fe3O4 既可看作是氧化物,又可看作是亚铁盐
B.反应②配平后,H2O 的化学计量数为 3
C.反应③中,Na2Fe2O4 是氧化剂,Na2FeO2 是还原剂
D.碱性条件下,NaNO2 的氧化性比 Na2FeO2、Na2Fe2O4都强
⑥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简单的离子方程式。
解.【重点题型】详见附件 7《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专题
例.(2008·全国理综Ⅰ·6)在溶液中加入中量 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NH4+、Ba2+、Cl-、NO3
- B.K+、AlO2
-
、Cl-、SO42-
C.Ca2+、Mg2+、NO3
-
、HCO3
- D.Na+、Cl-、CO32-、SO32-
例.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1)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2)SO2通入酸性 K2Cr2O7溶液中:
(3)SO2通入 CuCl2 溶液中产生白色氯化物沉淀:
(4)FeSO4 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5)FeSO4 溶液与酸性 K2Cr2O7溶液反应:
(6)H2C2O4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附件 1《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
⑧了解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计算不作要求)。
例.(2008·广东·10)设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为 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 Cl2 与足量 Fe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3 nA
B.1.5 mol NO2与足量 H2O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C.常温常压下,46 g 的 NO2和 N2O4 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 3 nA
D.0.10mol Fe 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 H2分子数为 0.10 nA
例.(2008·江苏·3)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的 33.6L 氯气与 27g 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3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 19NA
C.由 CO2 和 O2 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 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 2NA .
D.1L 浓度为 1mol·L-1的 Na2CO3溶液中含有 NA个 CO32-
2.(2008·上海·9)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23 g Na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电子数为 0.5 NA
B.1 L 2 mol·L-1的 MgCl2 溶液中含 Mg2+数为 2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SO3所含分子数为 0.5NA
D.室温下,8g 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 2NA .
例.(2009·南通一模·6)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0 L 0.1mol/L 的 NH4Cl 溶液中 NH4
+的个数为 0.1NA
B.常温下,Cu-Zn 原电池中,正极产生 1.12L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
C.常温下,0.05mol CO2和 SO2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 0.1NA
D.高温高压下,1.4 g N2与 0.3 g H2 反应,生成的 NH3分子数为 0.1NA
例.(2009·盐城第二次调研·3)石墨烯( graphene)是目前科技研究的热点,可看作
将石墨的层状结构一层一层的剥开得到的单层碳原子。将氢气加入到石墨烯排
列的六角晶格中可得最薄的导电材料石墨烷 (graphane,如下图 ),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 )
A.石墨烯与石墨烷互为同素异形体
B.石墨烯转变为石墨烷可看作取代反应
C.12g 石墨烯所含碳碳键数目为 1.5NA
D.12g 石墨烯完全转变为石墨烷需氢气 11.2L
例.(2009·苏北四市第三次调研·3)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mol α-氨基乙酸(甘氨酸)分子中存在 10 NA对共用电子
B.25℃时,l L pH=13 的 Ba(OH)2 溶液中含有 OH-的数目为 0.1 NA
C.100mL 3 mol•L-1 盐酸与 5.6g Fe 充分反应转移 0.3 NA个电子
D.在标准状况下,22.4L 空气中约有 NA个气体分子
例.(2009·苏锡常镇一模·3)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在标准状况下,22.4 L 空气中约有 NA个气体分子
B. 在含 4molSi—O 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 2NA
C. 28g 乙烯和 28g 丙烯中均含有 6NA对共用电子对
D. 含 NA个氧原子的 O2与含 NA个氧原子的 O3 的质量之比为 2︰3
例.(2009·南京市一模·3)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 D318O+离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10NA
B.1 mol SiC 晶体中含有的 Si-C 键数为 2NA
C.44g 乙醛与乙酸乙酯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 4NA
D.22.4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附件 2《热化学》专题
④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化学反应反应热的计算。
例.(2008·宁夏·13)已知 H2(g)、C2H4(g)和 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1411.0
kJ·mol-1和-1366.8 kJ·mol-1,则由 C2H4(g)和 H2O(l)反应生成 C2H5OH(l)的△H 为( )
A.-44.2kJ·mol-1. B.+44.2kJ·mlo-1 C.-330kJ·mol-1 D.+330kJ·mlo-1
例.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金刚石,s)+O2(g)=CO2(g) △H1 ;
C(石墨,s)+O2(g)=CO2(g) △H2 ; C(石墨,s)=C(金刚石,s) △H3=1.9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H3=△H1 -△H2 D.△H1>△H2
例.(2009·南京市一模·18)(5)化学上规定,通常条件下,稳定单质的生成焓(△H)为 0,由
稳定单质化合生成 1 mol 某化合物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作该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焓。如:
C(石墨)+O2(g)=CO2(g) △H = -393.5 kJ·mol-1
CO2(g)的标准生成焓是-393.5 kJ·mol-1
有关物质的标准生成焓如下表:
则液态 TiCl4 跟 O2 反应生成固态 TiO2 和 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例.(2008·全国Ⅱ·27)红磷 P(s)和 Cl2(g)
发生反应生成 PCl3(g)和 PCl5(g)。反应过程和
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 表示生成
1mol 产物的数据)。
根据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1)P 和 Cl2反应生成 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
。
(2)PCl5分解成 PCl3 和 Cl2 的热化学方程式 。
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 T1 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 0.80mol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
PCl5还剩 0.60mol,其分解率α1 等于 ;
若反应温度由 T1 升高到 T2,平衡时 PCl5的分解率为α2,α2 α1(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
(3)工业上制备 PCl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 P 和 Cl2 反应生成中间产物 PCl3,然后降温,再和 Cl2
反应生成 PCl5。原因是
。
(4)P 和 Cl2分两步反应生成 1 mol PCl5 的△H3= ,P 和 Cl2一步反应生
成 1molPCl5的△H4 △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Cl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 。
附件 3《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⑤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例.(2008·江苏·18)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 M、E 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
示):
M
红色金属
H2SO4
H2O2
MSO4
蓝色溶液
E
金属
M
X
H2SO4
H2O2
Y KSCN 红色溶液
Z
KOH
KOH
Cl2
K2EO4
(1)写出 M 溶于稀 H2SO4 和 H2O2 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 。
(2)某同学取 X 的溶液,酸化后加入 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
方程式: 、 。
(3)写出 Cl2 将 Z 氧化为 K2EO4 的化学方程式: 。
例.(2008·上海·25)某反应体系的物质有: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2O、H2O。
(1)请将 Au2O3 之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入以下空格内。
(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还原剂是 。
(3)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填入空格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纺织工业中常用氯气作漂白剂,Na2S2O3 可作为漂白后布匹“脱氯剂”,Na2S2O3 和 Cl2 反应的
产物是 H2SO4、NaCl 和 HCl,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例.(2009·南京市一模·15)“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是淡黄色透明液体,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
等领城的杀菌消毒。ClO2 沸点 ll℃,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易溶于水。ClO2 稳定性较差 ,
“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是以碳酸钠为稳定剂,有效成分为 NaClO2。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
学拟证实其中的有效成分并测定二氧化氯的含量(样品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氯的质量/样
品质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证实“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2)为测定“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二氧化氯的含量,现进行以下操作:
①取 m g(2g 左右)试样,置于烧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 10 mL 盐
酸溶液;②在锥形瓶中加入 4 g 碘化钾,用 100 mL 水溶解后,再加 3mL
硫酸溶液;③在玻璃液封管中加入水;④将分液漏斗中的盐酸溶液放
入烧瓶中,关闭旋塞。缓慢加热烧瓶,使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全部通过导管在锥形瓶中被吸收;
⑤将玻璃封管中的水封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 c 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
定至蓝色消失(I2+2S2O32-=2I-+S4O62-),共用去 VmL 硫代硫酸钠溶液。
(Ⅰ)NaClO2 与盐酸反应生成 ClO2(还原产物为 Cl-),该反应的化方程式为:
;
ClO2 通入锥形瓶与酸性碘化钾溶液反应,二氧化氯被还原为氯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
(Ⅱ)装置中玻璃液封管的作用是: ;
如何确定烧瓶中的二氧化氯全部被锥形瓶中的液体吸收: 。
(Ⅲ)“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ClO2 质量分数为 (用 m、c、V 表示)。
常见的“归中”反应(画双线
桥)
1. KClO3+ HCl= Cl2↑+ KCl+
~~ e-
2. Ca(ClO)2+ HCl= Cl2↑+
CaCl2+ ~~ e-
3. H2S+ SO2= S↓+
~~ e-
4. H2S+ H2SO4(浓)= S↓+ SO2
↑+ ~~ e-
5. NH3+ NO= N2↑+
~~ e-
6. NH3+ NO2= N2↑+
~~ e-
7 . NO+ NO2+ NaOH =
NaNO2+ ~~ e-
8. C+ CO2=
~~ e-
9. NaH+ H2O=
~~ e-
10. Fe+ Fe3+=
~~ e-
常见的“歧化”反应(画双线
桥)
1. Na2O2+ H2O= NaOH+ O2
↑ ~~ e-
2. Na2O2+ CO2= Na2CO3+
O2↑ ~~ e-
3. H2O2 MnO2 +
~~ e-
4. S+ NaOH= Na2S+ Na2SO3+
~~ e-
5. Cl2+ H2O= +
~~ e-
6. Cl2+ NaOH= +
~~ e-
7. Cl2+ KOH △ KCl+ KClO3+
~~ e-
8. Cu2O+ H+= Cu2++ Cu+
~~ e-
9. NO2+ H2O= +
~~ e-
附件 4《电化学》专题
⑥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常见的简单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例.(2008·全国理综Ⅱ·10)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 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
电后在石墨电极 a 和 b 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试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
是 ( )
A.逸出气体的体积 a 电极的小于 b 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 电极附近呈红色,b 电极附近出现蓝色
D.a 电极附近呈蓝色,b 电极附近出现红色
例.(2009·南通一模·12)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当 X、Y 选用不同材料时,可
将电解原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碱工业中,X、Y 均为石墨,Y 附近能得到氢氧化钠
B.铜的精炼中,X 是纯铜,Y 是粗铜,Z 是 CuSO4
C.电镀工业中,X 是待镀金属,Y 是镀层金属
D.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中,Y 是待保护金属
例.(2008·全国理综Ⅰ·13)电解 100mL 含 c(H+)=0.30mol/L 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 0.04mol
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 )
A.0.10mol/L Ag+ B.0.20mol/L Zn2+
C.0.20mol/L Cu2+ D.0.20mol/L Pb2+
例.(2008·江苏·5)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
解质溶液为 KOH 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Cd + 2NiOOH + 2H2O
放电
充电
Cd(OH)2 + 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OH-
=NiOOH + 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 OH-向正极移动
例.(2008·广东·5)用铜片、银片、Cu (NO3)2 溶液、AgNO3 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
的 U 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e-
=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 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例.生产铅蓄电池时,在两极板上的铅、锑合金棚架上均匀涂上膏状的 PbSO4,干燥后再安装,充
电后即可使用,发生的反应是:
下列对铅蓄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需要定期补充硫酸
B.工作时铅是负极,PbO2是正极
C.工作时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Pb-2e-
+SO42-=PbSO4
D.工作时电解质的密度增大
例.(2009·苏北四市第三次调研·13)铅蓄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其电极材料是 Pb 和 PbO2,
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现用铅蓄电池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
性电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蓄电池放电时,每消耗 0.1mol Pb,共生成 0.1mol PbSO4
B.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 + O2↑
C.电解后,c(Na2SO4)不变,且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蓄电池中每生成 1mol H2O,电解池中就消耗 1mol H2O
例.(2008·广东·16)LiFePO4 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电
池反应为:FePO4+Li 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 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含 Li+导电
固体为电解质。下列有关 LiFePO4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B.放电时电池内部 Li+向负极移动
C.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减少
D.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Li++e-
=LiFePO4
例.(2009·盐城第二次调研·13)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甚正极材料为 LiFePO4,
充放电时的变化如下图示,负极充、放电时的变化可简化为:
LixC C+xLi++xe-。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LiFePO4 中铁为+2 价
C.充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FePO4+Li++e-
=LiFePO4
D.放电时,Li+向负极移动
例.(2009·南京市第一次调研·5)某燃烧电池所用的原料为 H2 和空气(含一定量的 CO2),电解
质为熔融的 K2CO3。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负极反应为:H2+CO32--2e-
=H2O+CO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正极反应为:4OH-
+4e-
=2H2O+O2↑
B.电池放电时,电解质中 CO32-的物质的量将减小
C.放电时,电解质中 CO32-向负极移动
D.电池工作时,电子从正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例.(2009·扬州市第一学期期末·13)电镀等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剧毒、致癌的 Cr2O72-。该废水处
理的一种方法是:利用还原剂把 Cr2O72-还原成毒性较低的 Cr3+,再加碱生成沉淀。另一种方法
是:向废水中加入适当的 NaCl,用 Fe 作电极进行电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电解时,阳极反应为:Fe-2e-
=Fe2+
B.电解过程中阴极能产生氢气
C. 电解法中,转化 Cr2O72-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
=2Cr3++6Fe3++7H2O
D.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生成 Fe(OH)3 和 Cr(OH)3 沉淀
例.(2009·南京市高三质检 9 月·5)关于右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子从锌电极通过检流计流向铜电极
B.盐桥中的阴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
C.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2H++2e-
=H2↑
附件 5《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
例.下列关于合成氨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铁做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B.将氨气从混合气中分离,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D.增大压强可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例.(2009·南通一模·17)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合成二甲醚等清洁燃料。
从天然气获得合成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 CH4(g)+H2O(g) CO(g)+3H2(g) ΔH1=+206.1 kJ/mol
② CH4(g)+CO2(g) 2CO(g)+2H2(g) ΔH2=+247.3 kJ/mol
③ CO(g)+H2O(g) CO2(g)+H2(g) Δ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测得 CH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 1 所示。反应进
行的前 5 min 内,v(H2)= ;10 min 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 。
(2)如图 2 所示,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 CH4 和 CO2,使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
相等。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②,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甲容器中 CH4的转化率随
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3 所示,请在图 3 中画出乙容器中 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反应③中ΔH3= 。800℃时,反应③的化学平衡常数 K=1.0,某时刻测得该
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CO H2O CO2 H2
0.5 mol 8.5 mol 2.0 mol 2.0 mol
此时反应③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 (填代号)。
a.v(正)>v(逆) b.v(正)<v(逆) c.v(正)=v(逆) d.无法判断
例.(2009·苏锡常镇一模·18)在 2 L 密闭容器中反应 2NO2(g) 2NO(g)+O2(g)在三种不同条
件下进行,其中实验Ⅰ、Ⅱ都在 800℃,实验Ⅲ在 850℃,NO、O2 的起始浓度都为 0,NO2的
浓度(mol·L―1)随时间(min)的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生成 N2O4)。试填空。
(1)对比实验Ⅰ、Ⅱ和Ⅲ,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对比实验Ⅰ和Ⅲ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实验Ⅱ和实验 I 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
反应容器的体积缩小了
C.实验Ⅱ和实验 I 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
使用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D.实验 I 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实验Ⅲ条件下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若实验Ⅰ中达平衡后,再向密闭容器中通入 1 mol 由物质
的 量之比为 1︰1 组成的 NO2与 NO 混合气体(保持温
度不变),则平衡将 移动,新条件平衡状态时
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例.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 2HI H2 + I2(g)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H2的同时生成 n mol HI;
②一个 H—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 H—I 键断裂;
③HI 的体积分数与 I2 的体积分数相等;
④反应速率:v(H2)=v(I2)=
2
1 (HI);
⑤c(HI) :c(H2) :c(I2)=2 :1 :l ;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在上述⑥~⑩的说法中能说明 2NO2 N2O4 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例.(2006·江苏·16)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 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 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反应Ⅰ:△H>0,P2>P1
B.反应Ⅱ:△H<0,T1>T2 .
C.反应Ⅲ:△H>0,T2>T1;或△H<0,T2<T1 .
D.反应Ⅳ:△H<0,T2>T1
例.如图 I 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 K 和活塞 F 都可以左右移动,甲中充入 2mol A 和 1 mol B,乙
中充入 2mol C 和 1mol He,此时 K 停在 0 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
2A(g)+B(g) 2C(g),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时,隔板 K 最终停留在 0 刻度左侧的 0 到 2 之间
B.若达到平衡时,隔板 K 最终停留在左侧 1 处,则乙中 C 的转化率小于 50%
C.若达到平衡时,隔板 K 最终停留在左侧靠近 2 处,则乙中 F 最终停留在右侧的刻度大于 4
D.如图 II 所示,若 x 轴表示时间,则 y 轴可表示甲、乙两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或 A 的物
质的量
附件 6《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专题
(1)正确的思路:
(2)三个思维点:电离,水解和守恒
(3)三个守恒举例:Na2CO3溶液中
① 电荷守恒:
② 原子守恒:
③ 质子守恒:
注:还可通过等式的加减获得新的等式。
例.(2008·江苏·12)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pH=2 的 HA 溶液与 pH=12 的 MOH 溶液任意比混合:c(H+) + c(M+)=c(OH-) + c(A-) .
B.pH 相等的 CH3COONa、NaOH 和 Na2CO3 三种溶液:c(NaOH)c(H+)>c(H2A)>c(A2-)
例.(NH4)2CO3(aq)中存在 种粒子。试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电荷守恒,写出一个用离子浓度表示的等式: 。
(2)根据水的电离,写出一个含有 c(H+)和 c(OH-)的等式: 。
(3)根据(NH4)2CO3中,C、N 原子个数关系,写出一个含有 c(NH4+)和 c(CO32-)的等式:
。
(4)不等式的来源:
①发生水解的离子浓度减小,如 NH4Cl溶液中,c(Cl-) c(NH4+);
②水解程度很小,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也很小,水解所得微粒浓度小于发生水解离子,
如 NH4Cl溶液中,c(NH4+) c(NH3·H2O);
③谁弱谁谁解,谁强显谁性,如 NH4Cl溶液中, c(H+) c(OH-);
④越弱越水解,如等浓度的 Na2CO3与 CH3COONa溶液中,c(CH3COO-) c(CO32
-);
⑤已知溶液的酸碱性,如 NaHCO3溶液显碱性,水解程度大于电离,c(H2CO3) c(CO32
-);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 HA和 NaA溶液混合:
若溶液显酸性:则电离程度大,c(A-)> c(Na+)> c(HA)> c(H+)>c(OH-)
若溶液显碱性:则水解程度大,c(HA)>c(Na+) >c(A-) >c(OH-)> c(H+)
例.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mol/L 的 NaA 和 NaB 混合
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
A.c(OH-)>c(HA)>c(HB)>c(H+) B.c(OH-)>c(A-)>c(B-)>c(H+)
C.c(OH-)>c(B-)>c(A-)>c(H+) D.c(OH-)>c(HB)>c(HA)>c(H+)
例.(2009·南通一调·13)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0.2 mol/L 的 NaHCO3 溶液: c(HCO3
-)>c(CO32-)>0.1 mol/L>c(H2CO3)
B.pH=2 的 CH3COOH 溶液与 pH=12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CH3COO-)>c(OH-)>c(H+)
C.0.2 mol/L CH3COOH 溶液和 0.2 mol/L CH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c(OH-)-c(H+)=0.1 mol/L
D.0.1mol/LNa2CO3溶液与 0.1mol/LNaHCO3 溶液等体积混合:
c(CO32-)+2c(OH-)= c(HCO3
-)+3c(H2CO3)+2c(H+)
例.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pH=2 的 HA 溶液与 pH=12 的 MOH 溶液任意比混合:c(H+)+c(M+)=c(OH-)+c(A-)
B.pH 相等的 CH3COONa、NaOH 和 Na2CO3 三种溶液:c(NaOH)c(H+)>c(H2A)>c(A2-)
例.(2009·苏北四市第三次调研·12)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pH 相等的①NH4Cl ②(NH4)2SO4③NH4HSO4溶液:c (NH4+)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B.pH 相等的 NaF 与 CH3COOK 溶液:[c(Na+)-c(F-)]>[c(K+)-c(CH3COO-)]
C.0.2mo1·L-1的 Na2CO3溶液:c(OH-)=c(HCO3
-)+c(H+)+2c(H2CO3)
D.0.2 mo1·L-1 HCl 与 0.1 mo1·L-1 NaAlO2 溶液等体积混合:
c(Cl-)> c(Na+)>c(Al3+)>c(H+)>c(OH-)
例.(2009·南京市第一次调研·11)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10℃时 pH=12 的 NaOH 溶液与 40℃时 pH=12 的 NaOH 溶液中:c(OH-)相等
B.25℃时 pH=10 的 NaOH 溶液与 pH=10 的氨水中:c(Na+)=c(NH4+)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CH3COOH 和 CH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2c(OH-)=2c(H+)+c(CH3COOH)
D.0.1mol·L-1(NH4)2Fe(SO4)2溶液中:c(NH4+)+c(Fe2+)+c(NH3·H2O)=0.3 mol·L-1
例.(2009·南通市第一学期期末调研·13)常温下 0.2mol/L HCN 和 0.1mol/L NaOH 等体积混合后
溶液 pH>7,混合溶液中有关粒子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c(HCN)+c(CN-)=c(Na+)
B.c(HCN)+2c(H+)=2c(OH-)+c(CN-)
C.c(HCN)>c(Na+)>c(CN-)>c(OH-)>c(H+)
D.c(HCN)>c(CN-)>c(Na+)>c(H+)>c(OH-)
例.(2009·苏北四市第一学期期末调研·12)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0.1 mol•L-1 HCOOH 溶液中:c(HCOO-)+c(OH-) = c(H+)
B.向含有 0.3mol NaOH 的溶液中缓慢通入 0.2 mol SO2 气体,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
2
1
c(Na+) = c(HSO3
-) + c(SO32-) + c(H2SO3 )
C.0.1 mol•L-1NaHCO3溶液中:c(H+)+c(H2CO3)= c(CO32-)+c(OH-)
D.在饱和氯水中加入 NaOH 使溶液的 pH=7: c(Na+)>c(ClO-)>c(Cl-)>c(OH-)
例.(2008·广东·17)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在 NaHCO3 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 NaOH,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 CO32-和 OH-
B.NaHCO3 溶液中:c(H+)+c(H2CO3)=c(OH-)
C.10 mL 0.10 mol·L-1 CH3COOH 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 NaOH 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由大到
小的顺序是:c(Na+)>c(CH3COO-)>c(OH-)>c(H+)
D.中和体积与 pH 都相同的 HCl 溶液和 CH3COOH 溶液所消耗的 NaOH 物质的量相同
例.(2008·上海·14)某酸性溶液中只有 Na+
、CH3COO-
、H+
、OH-
四种离子。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该溶液由 pH=3 的 CH3COOH 与 pH=1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 NaOH 溶液和 CH3COOH 溶液混合而成
C.加入适量的 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 c(CH3COO-)>c(Na+)>c(OH-)>c(H+)
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一定大于 c(Na+)、c(NH4
+)之和
例.(2008·全国Ⅰ·12)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1mol/L 的
NaA 和 NaB 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
A.c(OH-)>c(HA)>c(HB)>c(H+) B.c(OH-)>c(A-)>c(B-)>c(H+)
C.c(OH-)>c(B-)>c(A-)>c(H+) D.c(OH-)>c(HB)>c(HA)>c(H+)
附件 7《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专题
例.(2008·江苏·2)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 )
A.溴乙烷中滴入 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
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 + 2H+=Ca2+ + H2O + CO2↑
C.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Fe3+ + Cu=Fe2+ + Cu2+
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 Br2
FeBr3 Br
+ HBr
例.(2008·江苏·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 2H+ 电解 H2↑+ Cl2↑
B.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
CH3CHO +2Ag(NH3)2+ + 2OH- 水浴加热 CH3COO-+ NH4+ +3NH3 + 2Ag↓+ 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CO2 + H2O + 2C6H5O-
→ 2C6H5OH + 2CO32-
D.Na2SO3 溶液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5SO32-+ 6H+ + 2MnO4
-=5SO42-+ 2Mn2+ 3H2O
例.(2008·广东·11)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 CO2:NH3·H2O+CO2=NH 4
+HCO 3
B.少量 SO2 通入 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
=CaSO3↓+2HclO
C.用稀 HNO3溶液 FeS 固体:FeS+2H+=Fe2++H2S↑
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OH-+H++SO42-=CaSO4↓+H2O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O22-+2H2O=4OH-+O2↑
B.亚硫酸氢铵和氢氧化钠的反应:NH4
++OH-
=NH3↑+H2O
C.足量的溴化亚铁和少量的氯气反应:2Fe2++4Br-+3Cl2=3Fe3++2Br2+6Cl-
D.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Mg2++2HCO3
-+2Ca2++4OH-
=Mg(OH)2↓+2CaCO3↓+2H2O
例.(2009·盐城第二次调研·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NH3+H+=NH4+
B.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Ba2++HCO3
-+OH-
=BaCO3↓+H2O
C.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2Fe2++2H++H2O2=2Fe3++2H2O
D.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Cu2++2H+=Cu+H2↑
例.(2009·苏北四市第三次调研·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与碳酸氢钙溶液混合:Ca2++HCO3
-+OH-=CaCO3↓+H2O
B.用 FeS 除去工业废水中的 Hg2+:Hg2++S2-=HgS↓
C.向 Fe(OH)3中加入 HI 溶液:Fe(OH)3+3H+=Fe3++3H2O
D.向 Ag(NH3)2OH 溶液中加足量稀硝酸:Ag(NH3)2++ OH-+3H+=Ag++2NH4++H2O
例.(2009·南京市第一次调研·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u 粉跟浓 FeCl3溶液反应:Cu+2Fe3+=Cu2++2Fe2+
B.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O2:SiO32-+CO2+H2O=H2SiO3↓+CO32-
C.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l2:2Fe2++2Br-+2Cl2=2Fe3++Br2+4Cl-
D.Na2SO3 溶液中加入稀硝酸:SO32-+2H+=SO2↑+H2O
例.(2009·扬州市第一学期期末调研·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AgCl 的悬浊液中滴入少量 Na2S 溶液:2AgCl+S2-=Ag2S+2Cl-
B.纯碱溶液与醋酸反应:CO32-+2H+=H2O+CO2↑
C.Ba(OH)2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NaHSO4 溶液:Ba2++OH-+H++SO42-=BaSO4↓+ H2O
D.过量 CO2 通入 Na2SiO3溶液中:SiO32-+ H2O+CO2=CO32-+H2SiO3↓
例.(2009·南京市高三质检 9 月·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2H2O 电解 2OH-+H2↑+Cl2↑
B.Cl2与冷水反应:Cl2+H2O=Cl-+ClO-+2H+
C.往碘化钾溶液中滴入稀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2I-+2H2O2=I2+2H2O+O2↑
D.往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2C6H5O-+CO2+H2O → 2C6H5OH+CO32-
例.(2009·南通市第一学期期末调研·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硫化钠的水解反应:S2-+H3O+ HS-+H2O
B.用铜做阳极电解氯化铜溶液:Cu2++2Cl- 电解 Cu+Cl2↑
C.在硫酸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4Fe2++O2+4H+
=4Fe3++2H2O
D.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氢钾溶液至 pH=7:
Ba2++2OH-+2H++SO42-=BaSO4↓+2H2O
例.(2009·无锡市第一学期期末调研·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向 NaHS 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HS-+Cl2=S↓+H++2Cl-
B.向 Fe(OH)3 悬浊液中加入氢碘酸:Fe(OH)3+3H+
=Fe3++3H2O
C.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CO32-+H2O HCO3
-+OH-
D.用 FeS 除去工业废水中的 Hg2+:Hg2++S2-=HgS↓
3.(2008·上海·2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AgNO3 溶液滴入少量的 Na2S 溶液:2Ag++S2-=Ag2S↓.
B.过量的 CO2 通入 Ca(ClO)2 溶液中:ClO-
+CO2+H2O=HCO3
-
+HClO .
C.向 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 CH3COOH 溶液:CO32-+2H+=CO2↑+H2O
D.向 Ba(OH)2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NaHSO3溶液:2HSO3
-+Ba2++2OH-
=BaSO3↓+SO32-+2H2O
4.(2008·四川理综·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A.足量硫酸铝与纯碱反应:2Al3++3CO32-+3H2O=2Al(OH)3↓+3CO2↑ .
B.硫酸铜与烧碱反应:CuSO4+2OH-=Cu(OH)2+SO42-↓
C.苯酚与碳酸钠反应:2C6H5OH+2CO32-=2 C6H5O-+CO2↑+H2O
D.碳酸钡与硫酸反应:Ba2++SO42-=BaSO4↓
5.(2008·天津理综·11)下列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石灰乳与 Na2CO3 溶液混合:Ca2++CO32-=CaCO3↓
B.NH4HSO3 溶液与足量的 NaOH 溶液混合加热:NH4
++HSO3
-+2OH- △ NH3↑+SO32-+2H2O.
C.酸性条件下 KIO3溶液与 KI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 I2:IO3
-+5I-+3H2O=3I2+6OH-
D.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NH3·H2O=AgOH↓+NH4
+
6.(2008·海南·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H2O2+2OH- 催化剂 2H2O+ O2↑ B.Cl2+6OH- △ ClO3
-+5Cl-+3H2O
C.2MnO4
-+ H2O2+6H+=2Mn2++ 3O2↑+4H2O D.3MnO42-+4H+=2MnO4
-+MnO2↓+2H2O .
7.(2008·广东·11)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 CO2:NH3·H2O+CO2=NH4++HCO3
- .
B.少量 SO2 通入 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用稀 HNO3溶液 FeS 固体:FeS+2H+=Fe2++H2S↑
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OH-+H++SO42-=CaSO4↓+H2O
8.(2007·江苏·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过量的 SO2 通入 NaOH 溶液中:SO2+2OH-
=SO32-+H2O
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HI 溶液:2Fe3++2I-=2Fe2++I2
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 KMnO4 溶液:2MnO4
-+5NO2
-+6H+
=2Mn2++5NO3
-+3H2O .
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Ba(OH)2溶液:2HCO3
-+Ba2++2OH-
=BaCO3↓+2H2O+CO32-
3.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凡属于离子反应的均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理解并能应用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解.金属活动顺序表
1.判断金属单质还原性的强弱:
(1)在氢以前的金属能置换出水或非氧化性酸( 、 、 )中的氢生成氢气。
(2)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 不能)。
(3)判断原电池的电极和电极反应:相对活泼的金属为原电池的 极, 电子,发生 反应
2.判断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及冶炼方法
K→Al 用 法,Zn→Cu 用 法,Hg→Ag 用 法,Pt→Au 用物理方法。
3.判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及其热稳定性:
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 ,越稳定。
4.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和电解时阳离子的放电顺序:“对立统一”观点
氧化性: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Sn2+ Pb2+ H+ Cu2+ Hg2+ Ag+
(2)了解常见金属(如 Na、Al、Fe、Cu等)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解.电解饱和食盐水:
Na 与水反应:
Na 与与 CuSO4 溶液反应:
Na 与 NH4Cl 溶液反应:
饱和 Na2CO3 溶液中通入足量 CO2:
侯氏制碱的反应原理:
例.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
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B.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
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NaC1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解.金属镁在 CO2中燃烧:
金属镁在 N2中燃烧: 产物电子式:
Mg(HCO3)2 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
Mg(HCO3)2 溶液中加入过量 Ca(OH)2溶液:
例.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O2-
2 +2H2O=4OH-
+O2↑
B.亚硫酸氢铵和氢氧化钠的反应:NH4
+
+OH-
=NH3↑+H2O
C.足量的溴化亚铁和少量的氯气反应:2Fe2++4Br-+3Cl2=3Fe3++2Br2+6Cl-
D.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Mg2++2HCO3
-+2Ca2++4OH-=Mg(OH)2↓+2CaCO3↓+2H2O
例.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
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aO2的水解产物是 Ca(OH)2和 H2O2 B.PCl3的水解产物是 HClO 和 PH3
C.NaClO 的水解产物之一是 HClO D.Mg3N2 的水解产物是两种碱性物质
解.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金属铝与当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金属的红棕色粉末反应:
工业制取金属铝的反应:
用 NaOH 溶液洗去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
电解 AlCl3 溶液:
泡沫灭火剂玻璃容器内盛装的试剂是 [NaHCO3或 Al2(SO4)3],钢瓶内盛装的试剂是
,反应原理是:
明矾(化学式 )的净水原理是:
金属 Al、 等在冷的浓 、 中发生 。
Al2O3、 等 色粉末熔点很高,是良好的 材料。
解.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 AlCl3 溶液:
NaAlO2 溶液中逐滴加入 HCl 溶液:
HCl 溶液中逐滴加入 NaAlO2 溶液:
NaAlO2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气体:
NaAlO2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气体:
例.(2009·苏锡常镇一调·5)在指定环境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
A.使 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Fe2+、NO3
-
、SO42-、Na+
B.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S2-、K+、HCO3
-
、AlO2
-
C.在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Na+、Cl-、NH4+、NO3
-
D.在 c(H+)/c(OH-) = 1×1013的溶液:NH4+、Mg2+、C1-
、K+
例.(2009·百校联考·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13++4NH3·H2O=A1O2
-+4NH4++2H2O
B.甲醛与足量银氨溶液共热:
HCHO+2[Ag(NH3)2]++2OH-
△ HCOO-+NH4++2Ag↓+3NH3+H2O
C.用石墨电极电解硝酸银溶液:2Ag++2H2O 电解 2Ag+O2↑+4H+
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Ca2++2HCO3
-+2OH-
=CaCO3↓+2H2O+CO32-
解.Fe 与高温水蒸汽反应:
Fe 与氯气反应:
Fe 与盐酸反应:
Fe 与过量稀硝酸反应:
Fe 与少量稀硝酸反应:
向 FeSO4溶液中滴入 NaOH 溶液,产生 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 色:
。
金属 Al、 等在冷的浓 、 中发生 。
例.(2009·百校联考·14)将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 200 mL。平均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
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 19.2 g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
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硝酸均只被还原为 NO 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不正确的是( )
A.第二份溶液中最终的溶质为 FeSO4
B.OA 段产生的气体是 NO,AB 段的反应为
Fe+2Fe3+=3Fe2+,BC 段产生的气体是 H2
C.原混合酸中 NO3
-
的物质的量共为 0.2 mol
D.原混合酸中 H2SO4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5 moI·L-1
例.(2009·苏锡常镇一调·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过量的氯气通入 FeCl2溶液中反应:Fe2+ + Cl2 = Fe3+ + 2Cl-
B.将数滴乙醛溶液滴加到呈碱性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里并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2Cu(OH)2 + CH3CHO +OH― △ Cu2O↓ + CH3COO― + 3H2O
C.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AlO2
-+ CO2 + 2H2O = Al(OH)3↓+HCO3
-
D.碳酸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苯酚:CO32- + → + HCO3
-
例.硝酸亚铁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Fe2++2H2O Fe(OH)2+2H+,向该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可能
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沉淀溶解 B.溶液颜色变深绿色
C.溶液变成黄色 D.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例.(2009·苏锡常镇一调·3)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 )
A. 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2O3+6H+ = 2Fe3++3H2O
B. 等物质的量的 KHCO3 和 Ba(OH)2 的溶液混合:HCO3
-+ Ba2++OH-
= BaCO3↓ + H2O
C. 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HSO3
-
= SO32- + H+
D. 硫化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S2- + 2H2O H2S + 2OH-
解.Cu 与氧化性酸(包括 、 、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u 与浓硫酸反应:
Cu 与浓硝酸反应:
Cu 与稀硝酸反应:
用 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
乙醛与新制的 Cu(OH)2反应:
属于 变化。
例.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用两个铜电极电解食盐水:2Cl—+2H2O 电解 2OH—+H2↑+Cl2↑
B.李永刚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
C.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 KOH 溶液:Ca2++HCO3—+OH—=CaCO3↓+H2O
D.AlCl3溶液呈酸性的原因:Al3++3H2O Al(OH)3+3H+
例.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3 mol 铁与足量的水蒸气充分反应,转移 8NA个电子
B.足量的铜与含 2 mol H2SO4 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可生成 NA个 SO2分子
C.200mL 5mol·L-1Na2CO3溶液中,含 NA个 CO32-
D.78 g 过氧化钠晶体中含有 2NA 个阴离子
例.当向蓝色的 CuSO4 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时,观察到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而后沉淀又逐渐溶解成
为深蓝色的溶液,向深蓝色溶液中通入 SO2 气体,又生成了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
中,又生成了红色粉末状固体和 SO2 气体,同时溶液呈蓝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推测,下
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Cu2+和 Ag+相似,能与 NH3结合生成铜氨络离子
B.白色沉淀为+2 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溶于 H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
C.白色沉淀为+1 价铜的某种亚硫酸盐,在酸性条件下,Cu+只被氧化
D.反应过程中消耗的 SO2与生成的 SO2的物质的量相等
例.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
倒去试管中的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
为蓝色,黑色固体未溶解。过滤、洗涤后,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浓硝酸,黑色固体溶解,溶
液呈蓝色,所得溶液加 BaCl2 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
A.铜与浓硫酸反应所得白色固体是 CuSO4
B.加 BaCl2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 BaSO3
C.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可能是 CuO
D.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中含元素 Cu、S
例.(2009·百校联考·16)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铜的矿物主要有辉铜矿(Cu2S)、黄铜矿
(CuFeS2)、赤铜矿(Cu2O)等。铜及其化合物一般都有颜色,例如 Cu、Cu2O 呈红色,CuO
呈黑色,CuSO4·5H2O 呈蓝色等。
已知:①CuO 经高温灼烧生成 Cu2O;②Cu2O 属于碱性氧化物;③Cu2O+2H+=Cu+Cu2++H2O。
(1)工业冶炼铜的主要原料是黄铜矿,其生产过程开始的两步是:
①富集:将矿物进行浮选;
②焙烧:把得到的精矿用空气进行焙烧,将其中的铁元素转变为硫化亚铁、铜元素转变为硫化
亚铜,试写出焙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
(2)其后续生产过程如下: ,当用于步骤 I Cu2S 的量是用于步
骤Ⅱ的 倍时,恰好能使 Cu2S 全部转化为铜。
(3)将经高温灼烧后的 CuO 样品投入足量的热的稀硝酸溶液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溶液呈蓝色,说明样品没有分解
B.如果溶液变为蓝色、同时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样品全部生成了 Cu2O
C.溶液中最终不可能有紫红色固体出现
D.这种实验的结果无法说明 CuO 分解的程度
E.如果溶液中出现蓝色,最终没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 CuO 完全分解了
(4)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中含有 Fe2O3、FeO、SiO2、A12O3 等物质。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一
个实验,以验证炉渣中含有 FeO ,应选择的试剂为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KSCN 溶液 D.KMnO4溶液 E.NaOH 溶液
证明炉渣中含有 FeO 的实验现象为 。
例.(2008·南师附中·16)下图是用浓硝酸、铜片、水三种试剂探究浓、
稀硝酸强氧化性并观察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
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将铜片置于具支试管的底部,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约 5mL 浓硝酸,往
具支试管中放入约 2mL 浓硝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1)写出铜片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往具支试管中放入浓硝酸的实验操作为 。
Ⅱ.稀硝酸的强氧化性实验
(3)上述反应完成后,欲进一步证明稀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紧接的简便、合理的实验操作是:
。
(4)能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生 NO 的实验现象是 (填写代号)。
A.c 中收集到无色气体
B.c 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C.b 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接触空气后变为红棕色
Ⅲ.实验反思
(5)利用该装置先进行铜与浓硝酸反应,再进行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其好处是利用 Cu 与浓硝
酸反应生成的 NO2 排出具支试管中的空气,有利于观察 Cu 与稀硝酸反应产物。
Ⅳ.问题讨论
(6)用铜片与等体积的浓硝酸、稀硝酸(硝酸均过量)反应时,发现反应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
后者呈蓝色。有同学认为硝酸铜溶液呈绿色是生成的红棕色 NO2 溶解于溶液中引起的,请你分
别设计两种简单实验方法证明。
① 。
② 。
例.(2009·苏锡常镇一调·20)某实验人员做了下列实验:将适量 1.00 mol·L―1 CuSO4 溶液和 2.00
mol·L―1NaOH 溶液混合,得到一种浅绿色碱式盐沉淀 A[aCu(OH)2·bCuSO4]。将 9.08g A 隔绝空
气在 1000℃以上强热,得到了 5.76g 红色固体 B,同时得到 x mol 的混合气体;再将 5.76g B 溶
于稀硫酸得到 2.56g 另一种红色固体 C(已知:铜的化合价有+1 和+2 价)。
(1)B 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通过计算确定 A 的组成。
(3)了解常见非金属(如 H、C、N、O、S、Si、Cl等)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解. NaH+ H2O= ~~ e-
(画双线桥)
例.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书写正确的是 ( )
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B.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示意图:
C.NH4H的电子式: D.S2-的结构示意图:
例.难溶物氢化亚铜(CuH)可用 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在 40℃~50℃时反应生成。CuH 不
稳定,易分解;CuH 在氯气中能燃烧;常温下跟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以下有关它的推断中不.
正确..的是 ( )
A.“另一种反应物”一定具有氧化性 B.CuH 既可做氧化剂也可做还原剂
C.CuH+Cl2 点燃 CuCl+HCl D.CuH+HCl=CuCl↓+H2↑
解.C 与浓硝酸反应:
C 与浓硫酸反应:
解.Si+2NaOH+H2O=
Si 是良好的 材料,光导纤维的成分是 。
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常见的硅酸盐材料包括 、 、 、 。
生产玻璃的原料有 、 、 ,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用氢氟酸雕刻玻璃的反应式:
工业生产晶体硅的反应式:
例.向 1.00 L 0.3 mol/L 的 NaOH 溶液中缓慢通入 CO2 气体至溶液增重 8.8 g ,所得溶液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c(Na+)=c(HCO3
-)+c(CO32-)+c(OH-)-c(H+)
B.溶质为 Na2CO3、NaOH
C.2c(Na+)=3{ c(HCO3
-)+c(CO32-)+ c(H2CO3)} .
D.c(Na+)>c(CO32-)>c(HCO3
-)>c(OH-)>c(H+)
例.工业生产粗硅的主要原理为:SiO2 + 2C 3273K Si(粗) +2CO↑
(1)若在制粗硅的过程中同时生成了碳化硅,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则参加反应的 C 和 SiO2
的质量比为 。
(2)工业上可通过以下原理由粗硅进一步制纯硅:
Si(粗)+ 2Cl2(g) 723~773K SiCl4(l) ,SiCl4 + 2H2 1373~1453K Si(纯)+ 4HCl
若上述反应中 Si(粗)和 SiCl4 的利用率均为 80%,制粗硅时有 10%的 SiO2转化为 SiC,则生
产 25.2 吨纯硅需纯度为 75%石英砂多少吨?
(3)工业上还可以通过如下图所示的流程制取纯硅:
反应①:Si(粗)+ 3HCl(g 553~573K SiHCl3(l)+ H2(g)
反应②:SiHCl3 + H2 1373 Si(纯)+ 3HCl
假设在每一轮次的投料生产中,硅元素没有损失,反应①中 HCl 的利用率为 75%,反应②中 H2
的利用率为 80%。则在下一轮次的生产中,需补充投入 HCl 和 H2 的体积比是多少?
例.(2009·金陵上学期期中·15)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测定 Na2CO3和 NaOH 混合物中
Na2CO3 含量的实验。
(1)甲组:沉淀分析法
把 m g混合物溶解后加入过量 BaCl2,然后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固体质量为 w
g,根据沉淀质量计算原混合物中 Na2CO3 质量分数为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 。如果原溶液中过量 Ba2+浓度达到 0.01mol/L,则溶液
中残留的 CO32-的质量的量浓度是 。[Ksp(BaCO3)=2.58×10-9]
(2)乙组:气体分析法
把m g混合物与过量盐酸反应后,用如图装置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
为减小 CO2的溶解,B 中溶液应是 ,选用该溶液
后实验结果还是不准确,原因是
。针对上述问题,乙组同学改用测定反应结束后容器 A 中溶质
质量的方法测定 Na2CO3 和 NaOH 混合物中 Na2CO3的含量,如果在加热蒸发的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
固体飞溅,则测出的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或“偏小”)
(3)丙组:滴定分析法
称量 m g混合物试样于锥形瓶中,加水使之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 2 滴,用 c mol/LHCl 标准滴
定溶液至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Na2CO3+HCl=NaHCO3+NaCl),消耗 HCl 溶液 V1 mL,然后,
加入甲基橙指示液 1~2 滴,继续用 HCl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NaHCO3+HCl=
NaCl+CO2↑+H2O),消耗 HCl 溶液 V2 mL。则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 。
解.“雷雨发庄稼”原因: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
工业制硝酸的反应:
一定量的NO2与足量的O2完全溶于水:
一定量的NO与足量的O2完全溶于水:
NO+ NO2+ NaOH= NaNO2+ ~~ e-(硝酸厂尾气的吸收)
标准状况下46 g NO2气体体积略小于22.4 L 的原因:
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应:
NH4+的检验:
例.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HN3 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3)>c(H+)>c(N3¯)>c(OH¯)
B.HN3与 NH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
C.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N3¯)>c(OH¯)>c(H+)
D.N3
-
与 CO2 含相等电子数
例.某白色固体可能由:①NH4Cl、②AlCl3、③NaCl、④AgNO3、⑤KOH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
此固体投入水中得到澄清溶液,该溶液可使酚酞呈红色。若向该溶液中加入稀硝酸至过量,有
白色沉淀生成。对原固体组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可能存在② B.至少有②⑤
C.无法确定是否有③ D.至少存在①④⑤
例.某溶液中含有 NO3
-
、SiO32-、AlO2
-
、S2-等四种阴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微热
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则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阴离子是 ( )
A.NO3
- B.SiO32- C.S2- D.AlO2
-
例.(2009·苏锡常镇一调·16)A~G 及 X、Y 均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B、D、E、F、G 在常温
下为气体且 B 为红棕色,C 的硫酸盐溶液通常为蓝色,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反应
③④⑦的产物中的水已略去)。
试填空。
(1)写出 G 分子的电子式 。
(2)写出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电解 X 溶液的阳极反应式 。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5)若使 F 按下列途径完全转化为 Y。
则参加反应的 F 与整个过程中消耗 D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解.O2 的电子式 ,Na2O2的电子式 ,
置换反应生成氧气的反应式:
Na2O2+ H2O= NaOH+ O2↑ ~~ e- (画双线桥)
Na2O2+ CO2= Na2CO3+ O2↑ ~~ e-
(画双线桥)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式:
例.(2009·苏锡常镇一调·18)NOx对平流层 O3 浓度减少,形成臭氧空洞的机理可以用如下图示解释:
则平流层臭氧浓度减小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例.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2+PtF6=O2(PtF6),已知 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
Pt 为+5 价,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此反应中,每生成 1mol O2(PtF6)则转移 1mol 电子
B.在此反应中,O2 是氧化剂,PtF6是还原剂
C.O2(PtF6)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 价
D.O2(PtF6)中仅存在离子键,不存在共价键
例.超氧化钾(K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和 K2CO3,在医院、矿井、潜水、高空飞行中
用作供氧剂。13.2 L 标准状况下的 CO2和 KO2 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 18.8 L 。计算反应消耗的
KO2的质量。
解.硫与铁反应 ,硫与铜反应 ,
S+ NaOH= Na2S + Na2SO3+ H2O ~~ e-
H2S 与 SO2 气体混合,瓶壁出现淡黄色固体
将过量的硫酸尾气(SO2)通入一定量的氨水:
SO2 通入氯水中,漂白性增强吗? ,
浓硫酸的特性: 、 、 、 。
例.红热木炭与浓 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浓硫酸的作用是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可证明碳和浓硫酸反应放出气体
SO2 和 CO2气体。已知图中 4 个洗气瓶均装有检测液。现给出 4 种溶液:
①品红溶液 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③品红溶液 ④澄清石灰水。试指出各洗气瓶内所盛液体及其
作用。
① 、 ② 、
③ 、 ④ 、
例.实验室制取乙烯,常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副反应。部分乙醇跟浓硫酸反应,生成炭黑、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请用上图编号为①~⑥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上述反应后的混
合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用装置的编号表示其连接顺序(按气体产物从左到右的流向) 。
(2)装置⑤中的固体药品为 ,用以验证的产物是 。
(3)装置④中的溶液是 ,用以验证的产物是 。
(4)装置①中的现象是 ,用以验证 ;装置②中溴水的作用是
,有关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可否将②中试剂换成 NaOH 溶液 。装置④中的现象是 ,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解.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
工业制取漂白粉的反应:
例.向 5 mL NaCl 溶液里滴入一滴 AgNO3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继续加入一滴 KI 溶液,沉淀变为
黄色,再加入一滴 Na2S 溶液,沉淀又变为黑色,据此分析此三种沉淀物的 KSP的一般关系为
( )
A.KSP(AgCl)= KSP(AgI)= KSP (Ag2S) B.KSP(AgCl)<KSP(AgI)<KSP(Ag2S)
C.KSP(AgCl)>KSP(AgI)>KSP(Ag2S) D.因发生特殊反应,无法判断
例.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有错误的是 ( )
A.浓盐酸易挥发,盛在无色密封的玻璃瓶中
B.碘易升华,保存在盛有水的棕色试剂瓶中
C.液溴易挥发,盛放在用水密封的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
D.溴化银保存在棕色瓶中
例.碘化砹(AtI)可发生下列反应,①2AtI+2Mg=MgI2+MgAt2,②AtI+2NH3(l)=NH4I+ AtNH2。对
上述两个反应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这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①Mg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②中 AtI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MgAt2 的还原性弱于 MgI2 的还原性
例.下表是某食用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配料 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 35±15 mg/kg
储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 烹饪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 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
C.只用淀粉就可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 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 20-50 mg/kg
(2)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 KI 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
下电解,反应的方程式为:KI+3H2O 电解 KIO3+3H2↑,则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3)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KIO3+ KI+ H2SO4= K2SO4+ I2+ H2O
该反应的氧化剂为 。
(4)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学生测定食用碘盐中碘的含量,其步骤为:a. 准确称取 w g
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 KI 溶液,使 KIO3 与 KI
反应完全;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 2.0× 10-3 mol·L-1溶液 l0.00mL,恰好反
应完全。则所测碘盐中的含量是(以含 w 的代数式表示) mg/kg 。
例.(2009·苏锡常镇一调·15)为了探究 Cl2、SO2同时通入 H2O 中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
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试填空。
(1)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制取 Cl2、SO2 气体,现采用 Na2SO3与 70%的浓硫酸为原料制取 SO2,
采用 MnO2 和浓盐酸(12 mol·L-1)为原料制取 Cl2。在此实验中,F 仪器的作用是: ;
发生装置 B 应选择以下三种装置中的 (选填序号)。
(2)D 装置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为验证通入 D 装置中气体是 Cl2 还是 SO2 过量,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
①氯化铁溶液 ②氯化亚铁溶液 ③硫氰化钾溶液
④ 苯酚溶液 ⑤ 品红溶液 ⑥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若 Cl2 过量:取适量 D 中溶液滴加至盛有 (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再加入
(选填一个序号)试剂,发生的现象是: ;
若 SO2过量:取适量 D 中溶液滴加至盛有 (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发生
的现象是: 。
例.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2H2O 电解 2OH-+H2↑+Cl2↑
B.Cl2与冷水反应:Cl2+H2O=Cl-+ClO-+2H+
C.往碘化钾溶液中滴入稀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2I-+2H2O2=I2+2H2O+O2↑
D.往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2C6H5O-+CO2+H2O → 2C6H5OH+CO32-
(4)认识化学在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
例.(2008·广东·2)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从海水中可以得到 NaCl,电解熔融 NaCl 可制备 Cl2
D.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例.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
④过滤;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②④⑤③① B ③②④①⑤ C ③④②⑤① D ②④③⑤①
例.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第 1 步:灼烧。将足量海带灼烧成灰烬。该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填代号)。
A、试管 B、瓷坩埚 C、坩埚钳 D、三角架 E、泥三角 F、酒精灯 G、容量瓶 H、玻棒
第 2 步:Iˉ溶液的获取。操作是 。
第 3 步:氧化。操作是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 (填代号)。
A、浓硫酸 B、新制氯水 C、KMnO4 溶液 D、H2O2
理由是 。
第 4 步:碘单质的检验。取少量第 3 步的溶液,滴淀粉溶液,若溶液显蓝色,则证明含碘。
例.江苏拥有较长的海岸线,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
物质宝库。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海洋
资源。如右图所示,在电场中利用膜技术(阳离子交
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
通过)淡化海水,该方法称为电渗析法。
(1)图中膜 a 应选用 膜。
(2)电渗析法还可用来处理电镀废液,写出用该方法处理含硝酸银废液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例.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1%,是一个远未完全开发的巨大化学
资源宝库,海水水资源的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具有非常
广阔的前景。
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淡化处理多用蒸馏法。右图是海水蒸馏原理示意图。蒸
馏法的特点是设备结构、操作简单,淡水质量好,但也具有明显的缺陷。
① 你认为蒸馏法进行海水淡化的主要缺陷是
;
② 我省某沿海地区拟采用蒸馏法兴建一座大型海水淡化工厂,为克服蒸馏法海水淡化的缺陷,请
你为该地区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2)海水淡化后得到的淡水应进行技术处理后才能得到完全满足生产、生活要求的水,使用离子交
换树脂与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是常用的水处理技术。聚丙烯酸钠是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写出聚丙烯
酸钠单体的结构简式 ;
(3)从海水中可以获取食盐、镁、钾、溴及其化工产品。空气吹出法是目前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常用
方法,具体流程如下:
① 实验室中粗盐提纯的步骤是 ;
在反应②得到的溶液中通入空气、水蒸汽的作用是 ;
② 反应①、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
;
(4)上述流程中虚线方框内生产流程的作用是 。
例.(2009·启东阶段调研·17)某品牌消毒液包装说明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主要有效成份为次氯酸
钠,有效氯含量 8000-10000mg/L。可用于各类家居用品、餐具、棉织衣物等的消毒,对彩色织
物可能有褪色作用。切勿用于丝绸、毛、尼龙、皮革、油漆表面,勿用于铝、铜、碳钢制品。
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一)阅读材料,获取信息
(1)推测该消毒液的酸碱性: ,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该消毒液还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性和 性。
(3)从该消毒液的保存要求分析,导致其失效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写出失效过程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二)确定要研究的问题
该消毒液对碳钢制品是否有腐蚀作用?
(三)设计方案,实施探究
用烧杯取少量样品,将一颗光亮的铁钉放入烧杯,浸泡一段时间。对可能产生的现象有如下假
设:假设①:有明显现象;
假设②:无明显现象。
(4)基于假设①,结论是铁钉被腐蚀,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
(5)基于假设②,结论是 ,
请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该结论,叙述实验操作:
。
例.“细菌冶金”是绿色化学思想的一种体现,其原理是利用某些细菌的特殊代谢功能开采金属矿石,
例如溶液中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氧气将黄铁矿(主要成分 FeS2)氧化为 Fe2(SO4)3,
并使溶液酸性增强。
① 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② 人们可利用 Fe2(SO4)3作强氧化剂溶解铜矿石(Cu2S),然后加入铁屑进一步得到铜,该过程中发
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请补充完整并配平):
` Cu2S+ Fe3++ H2O 细菌 Cu2++ Fe2++ ( )+ SO42-
例.江苏省东海县矿产丰富,除了水晶制品名扬天下外,蛭石、蛇纹石等矿石储量大,品位高,其
相关的耐火、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成分为MgO、Al2O3)工业也较发达。某中学化学探究小组通
过查阅相关资料,对蛭石的组成进行了实验探究。
I.相关资料: ①蛭石的成分可看成是由MgO、Fe2O3、Al2O3、SiO2组成
②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及沉淀完全时的pH
氢氧化物 Fe(OH)3 M g ( O H ) 2 A l ( O H ) 3
沉淀的pH范围 1.5~4.1 9.4~12.4 3.3~5.2
Ⅱ.相关实验:
Ⅲ.实验数据:
① 矿石样品质量为:8.22g
② 实验过程中得到固体的质量:A-2.40g、 D-2.14g 、 F-1.56g
③ 每次转化所得固体成分只有一种
请你根据以上内容和中学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2)写出由D制一种红色颜料的化学方程式: 。
(3)工业上的耐火材料通常由F及滤液E进一步转化而成,请你分析滤液E中可能含有成分,设计一
个从滤液E制取耐火材料的实验方法:
。
(4)滤液B和NaOH溶液反应时,应控制溶液的pH在7~8之间,这是因为:
。
(5)通过计算,写出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蛭石组成的化学式
(5)了解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认识常见无机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
例.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被《泰晤士报》评为全球“最强悍”工程。“鸟巢”运用
了高强度、高性能的钒氮合金高新钢和 884 块 ETFE 膜,并采用新一代的氮化镓铟高亮度 LED
材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合金的熔点通常比组分金属高,硬度比组分金属小
B.已知 Ga 处于ⅢA 主族,可推知氮化镓化学式为 Ga3N2
C.用金属铝与 V2O5反应冶炼钒,铝作还原剂
D.ETFE 膜([ CH2-CH2-CF2-CF2 ]n)是由两种
单体缩聚而成的
例.美国“海狼”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内使用了液体铝钠合金(单质钠和单质铝熔合而成)作载热介质,有
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Nan,则所用的仪器是 (填字母标号)。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
理方法。
例.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滴定管用清水洗净后,先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 2~3 次,再装液进行滴定
B.用分液漏斗分液时,要控制好活塞,先让下层液体流出,再让上层液体慢慢流下
C.配制溶液时,液面接近容量瓶颈刻度线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测定溶液的 pH 时,将溶液滴到 pH 试纸上,并把试纸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例.(2004·江苏·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用 10mL 量筒量取 8.58mL 蒸馏水
C.制取氯气时,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例.(2006·江苏·1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
B.配制 FeCl3 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 Fe 和稀盐酸
C.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D.Na2CO3 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例.(2007·上海高考)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 2/3 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
例.(2006·重庆高考)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将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 B.用镊子取出白磷并置于水中切割
C.把氯酸钾制氧气后的残渣倒入垃圾桶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再通氢气
例.(2005·北京高考)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
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注入蒸馏水
B.为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称样时,先称取一定量的晶体,后放入坩埚中
C.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 Cl-和 SO42-,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加硝酸钡溶液
D.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
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提醒人们在使用浓 H2SO4时要注意安全,贮存浓 H2SO4的容器上贴有
右图标识
B.实验室可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 Cl-等杂质制蒸馏水
C.做焰色反应实验时,应先将铂丝(或铁丝)用稀硫酸洗净后,在酒精灯
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再蘸取待检溶液进行实验
D.由于碱金属单质化学性质活泼,实验室中的各种碱金属单质均保存在煤油中
例.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毒液体,是重要无机化工产品。盛装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上最适合
贴上的一个标签是 。
A B C D
例.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几种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 )
①浓 H2SO4滴到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用布擦干
②酒精不小心洒在实验桌上,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
③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④镁带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⑤实验时不慎被玻璃划破手指,引起轻微流血时,用三氯化铁溶液涂抹止血
A.①② B.②④⑤ C.③⑤ D.①③④
例.“酸化”是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酸化过程正确的是 ( )
A.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盐酸酸化
B.抑制 Fe2+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
C.检验氯代烃中含氯,加碱溶液加热后,用稀硫酸酸化,再检验
D.确认溶液中含有 SO42-时,用盐酸酸化,再检验
(4)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方法。初步掌握测定溶液 pH的方法。
解.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例.实验室需要 480 mL 0.4 mol/L 的 NaCl 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 把称量好的 NaCl 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 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
③ 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 1 cm~2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
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3 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 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
(2)实验室有如下规格的容量瓶:①100 mL,②250 mL,③500 mL, ④1 000 mL,
本实验选用 。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除容量瓶、玻璃棒外还有 。
(4)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操作有 (填序号),其作用为
。
(5)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 称量 NaCl 时,物码倒置(1 g 以下用游码)。 。
② 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 。
③ 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 。
④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水吸出。 。
⑤ 容量瓶原来有少量水。 。
例.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 ( )
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向瓶中加入适量的水,观察所得溶液颜色
B.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说明该溶液中有 Ca2+
C.测氯水的 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 pH 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
D.用核磁共振氢谱图鉴别乙醇和乙酸
例.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 0.1mol·L-1的是 ( )
A.将 0.1mol 氨充分溶解在 1L 水中 B.将 10g 质量分数为 98%的硫酸与 990g 水混合
C.将 8 g 三氧化硫溶于水并配成 1L 溶液 D.将 0.1mol 氧化钠溶于水并配成 1L 溶液
例.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
A.配制 50 g 质量分数为 5% NaCl 溶液:将 45 mL 水加入到盛有 5 g NaCl 的烧杯中,搅拌溶解
B.制备乙酸乙酯:用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C.鉴定 SO42-: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D.鉴别环己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环己烯和苯中
例.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B.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 pH 试纸上
C.配制 5%食盐溶液时,将称量的食盐放入烧杯中加计量的水搅拌溶解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例.铁是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可以促进血红蛋白结合氧分子进行输氧,医学上经常用硫酸
亚铁糖衣片给患贫血的病人补铁。请根据以下药品说明书回答问题:
(1)药片上的糖衣可以起 作用,
鉴定时溶解加盐酸的目的是 。
(2)某研究小组甲欲用 KMnO4进行测定 FeSO4含量。
① 测定时用新煮沸过的冷水,原因是 。
② 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KMnO4溶液 200 毫升,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
平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等。
③ 上述实验中的 KMnO4溶液要进行酸化,用于酸化的酸是 。
A.稀硝酸 B.稀硫酸 C.稀盐酸 D.以上三种酸都可以
④ 滴定时含硫酸亚铁的滤液放在 中,高锰酸钾溶液放在 中,
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为 色。
(3)另一研究小组乙设计了如下测量方案:
① 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② 溶液中加入 H2O2 的目的是 ,
加入 X 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③ 从红褐色的悬浊液到最后的称量。其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操作有
(按操作的顺序填写)。
A.过滤 B.洗涤 C.萃取 D.分液 E.冷却 F.灼烧
(5)了解 Cl、SO42
、CO32
、Na+ 、K+、Fe3+、NH4+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对常见的物
质组成进行检验和分析。
解.Cl、SO42、CO32、Na+ 、K+、Al3+、Fe3+、NH4+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 步骤 现象 结论
SO42-
①
取
少
量
样
品
,
②加入稀盐酸,
④再加入 BaCl2 溶液
③无明显现象,
⑤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
明
原
试
样
中
含
有
SO42-
NH4+
②滴入适量 NaOH 溶液,③加热,
④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能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变蓝的气体,
NH4
+
Cl-
②滴入硝酸银溶液,
③再加入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沉淀不溶解
Cl-
CO32-
②加入稀盐酸,
④通入澄清石灰水,
③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⑤溶液变浑浊,
CO32-
Al 3+
②逐滴滴入 NaOH 溶液,
④继续滴入 NaOH 溶液,
③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沉淀溶解,
Al 3+
Fe3+
②加入 NaOH 溶液, ③产生红褐色沉淀;
Fe3+
或②加入 KSCN 溶液, ③变成血红色,
Fe2+
②加入 NaOH 溶液
③产生白色沉淀,逐渐变成
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Fe2+
或②加入 KSCN 溶液,
④再滴加氯水
③无颜色的变化,
⑤变成血红色,
Na+
②用洁净的铂丝蘸取稀盐酸,在无色
火焰上灼烧至无色,蘸取待测试样,
在无色火焰上灼烧,
③火焰呈黄色, Na+
K+
②用洁净的铂丝蘸取稀盐酸,在无色
火焰上灼烧至无色,蘸取待测试样,
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
察,
③火焰呈紫色, K+
例.(2008·全国理综Ⅱ·28)某钠盐溶液可能含有阴离子:NO3
-、CO32-、SO32-、SO42-、Cl-、Br-、
I-、为鉴别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①测得混合液呈碱性;
②加 HCl 后,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③加 CCl4 后,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后,CCl4层未变色;
④加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
⑤加 HNO3 酸化后,再加过量 AgNO3,溶液中析出白色沉淀。
(1)分析上述 5 个实验,写出每一步实验鉴定离子的结论与理由。
实验① ;
实验② ;
实验③ ;
实验④ ;
实验⑤ ;
(2)上述 5 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例.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
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离子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NH4+离子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l-离子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3+离子
(6)了解过滤、蒸发、萃取、蒸馏等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
提纯。初步掌握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除去 Fe 粉中混有的 I2:加热使 I2 升华
B.除去 NaCl 固体中混有的 MgCl2:加入 KOH 溶液后过滤,滤液蒸发结晶
C.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碳酸氢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蒸发结晶
D.除去氢氧化镁中混有的氢氧化钙: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氯化镁溶液,充分搅
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涤
例.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除去混在苯中的苯酚可以用浓溴水 B.用直接蒸馏的方法将工业酒精转化为无水酒精 C.金
属钠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D.用稀硝酸洗去银镜反应后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银
解.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
1.概念:物质的分离是将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彼此分开,得到几种纯净物的过程。
物质的提纯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而得到某一种纯净物的过程。
2.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目的不同,但所遵循的原则与实验操作却非常相似。
(1)基本原则:
①不增(不引入新杂质)
②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
③易分(被提纯物与杂质易分离)
④易复(被提纯物易复原)
(2)注意事项:
①除杂试剂须过量
②过量试剂须除尽
③去除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顺序
④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3.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1)无机物中固体混合物的提纯与分离
① 利用物质溶解性的明显差异。采用过滤、蒸发和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如 KCl 和 MnO2等。
② 利用物质溶解度变化的差异,采用降温结晶和重结晶方法分离。如 NaCl 与 KNO3等。
③ 利用升华或类似升华的方法分离,如 KI 和 I2、NaCl 和 NH4Cl 等。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2)无机物中液体混合物的提纯和分离
① 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互不相溶)中溶解度的明显差异,采用萃取和分液的方法分离。如萃取
溴水中的溴、碘水中的碘,注意溶剂的密度的大小,以确定上层、下层。
② 利用渗析法提纯胶体,如淀粉溶胶中的 NaCl,Fe(OH)3溶胶中的 FeC13等。
③ 利用反应直接转化法除去杂质。
A.加热转化:如 Na2CO3 中混有 NaHCO3等;
B.通入气体转化:如 FeCl3溶液中混有 FeCl2(通入 C12);
C.加入相关的金属单质转化,如 FeCl2 溶液中混有 FeCl3(加 Fe 粉)、
FeSO4溶液中混有 CuSO4(加 Fe 粉);
D.加酸转化,如 NaCl 溶液中混有 Na2CO3 及 NaHCO3(加盐酸)。
(3)无机物中气体混合物的提纯和分离,
一般用洗气的方法,也可以用固体试剂除杂,如用碱石灰吸收 CO2等酸性气体;无水 CaCl2吸
收水蒸气;灼热的铜丝除去 O2等。但决不可以用气体除去气体杂质。
图 7 图 8 图 9 图 10
(4)综合利用化学性质与物理方法进行提纯和分离,如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物
(5)有机物的提纯和分离,一般采用蒸馏(沸点不同)或分液的方法。
有机物除杂的注意点:不能套用无机物分离中的反应转化法。一是有机反应缓慢、复杂,副反
应多;二是加入的试剂难以除去。
例.(2005·江苏·6)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 CO 中少量 O2:通过灼热的 Cu 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 K2CO3固体中少量 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C.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稍过量浓溴水反应过滤
D.除去 FeCl3 酸性溶液中少量的 FeCl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例.(2008·全国理综Ⅱ·7)实验室现有 3 种酸碱指示剂,其 pH 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用 0.1000mol/L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CH3COOH 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
的是 ( )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例.(2008·盐城二调·16)实验桌上有六瓶试剂,只知其可能为醋酸、盐酸、硫酸、氢氧化钾、氢氧
化钙以及氨水。该同学取出其中两瓶,进行简易分析实验以辨识二者成分。实验记录以下:
实验 I 从第一瓶溶液中取出 25.00 mL,以标准 NaOH 溶液滴定,滴定结果列于表 1 中。
表 1 图 2 滴定曲线
实验Ⅱ 从第一瓶溶液中取 25.00 mL后,加入 10.00 mL、0.01000 mol/L 的硫酸,再以同一标准NaOH
溶液滴定,滴定结果绘于图 2 中。
实验Ⅲ 从第一瓶与第二瓶溶液中分别取出 25.00 mL 与 10.00 mL,相互混合之后,再以标 NaOH 溶
液滴定。滴定结果也绘于图 2 中。
实验 IV 完成实验 III 后,再加入数滴 BaCl2,溶液并无沉淀出现,但若改加草酸钠,则溶液出现白色
沉淀。
(1)进行实验 I 时,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判断达滴定终点对的依据是:
。
(2)计算标准 NaOH 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____mol/L。
(3)第二瓶溶液成分及其物质的量浓度 、 mol/L。
(7)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解.常见的实验室气体制取(正确选取所需的酸及酸的浓度)
装置 制取气体 反应式
O2
KClO3
KMnO4 △
NH3
HCl NaCl+NaHSO4 △
H2 Zn+ = +H2↑
CO2 CaCO3+ = +H2O+ CO 2↑
SO2 Na2SO3+ = +H2O+ SO 2↑
NO2 Cu+ HNO3( )=
CH≡CH
O 2
Na2O2+ =
H2O2 MnO2
HCl NaCl+H2SO4(浓) =NaHSO4+HCl↑
H2S FeS+ H2SO4( )=H2S↑+ FeSO4
NH3 浓氨水 加 NaOH 固体或 CaO NH3↑
Cl2
HCl 2NaCl+H2SO4( ) △ NaHSO4+HCl↑
CH2=CH2
NO Cu+ HNO3( )=
解.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 解.一个装置的多种用途
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
①H2 ②O2 ③Cl2 ④CO ⑤SO2
⑥HCl ⑦NH3 ⑧H2S ⑨NO ⑩NO2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位置不可变动:
(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 A 口进气可
收集的气体有 。
(2)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 B 口进气可
收集的气体有 。
(3)若烧瓶充满水,应从 口 进 气
收集气体,可收集的气体有
。
(4)若烧瓶内装入浓硫酸作干燥剂,可
用此装置来干燥的气体有 ,
此时气体应从 口进 口出 。
(5)请选用最合适的试剂装入洗气瓶,
用此装置除杂(括号内的气体为杂质)。
CO2(HCl)
CO2(SO2)
SO2(HCl)
H2S (HCl)
Cl2(HCl)
H2S (H2O)
例.某兴趣小组的学生根据 Mg 与 CO2 反应原理推测钠也能在 CO2中燃烧,为了确定其产物并进行
实验论证,某同学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已知 PdCl2 能被 CO 还原得到黑色的 Pd)。请回答
下列问题:
(1)上图装置 2 中应盛放 溶液(写化学式)。
(2)为了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方框内应选用__________装置(填上图字母代号)。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并装好药品后,在点燃酒精灯前,应先进行 1 装置的操作,待装置
(填数字编号)中出现 现象时,再点酒精灯,这步操作的目的
是 。
(4)①若装置 6 中有黑色沉淀生成,装置 4 中残留固体(只有一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装置 6 中溶液无明显现象,装置 4 中残留固体(有两种物质)加盐酸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指导老师认为,不仅要检验残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钠还要检验其中是否有氧化钠和碳。当确认
钠充分反应后,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装置 4 中的残留固体中是否有 Na2O 和 C:
例.硫酸铵是一种常用的铵态氮肥。下表是硫酸铵化肥品质的主要指标。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本地农业生产服务,对某农用品商店出售的一等品硫酸铵化肥的品质
进行探究。
[观察外观]
该硫酸铵化肥无可见机械杂质。
[实验探究]
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烧杯中盛放的试剂最好是 (填“浓硫酸”、“稀硫酸”或“水”)。
(2)实验过程中,需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加热的
原因是: 。
[交流讨论]
甲同学:根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硫酸铵化肥的含氮量可能偏高,因为实验装置中存在一
个明显缺陷是: 。
乙同学:实验装置中还存在另一个明显缺陷是: 。
经过大家充分讨论一致认为:针对甲、乙两位同学指出的实验装置中存在的明显缺陷,
需改进实验装置,重新进行实验。
[探究结论]
称取 13.5 g 硫酸铵化肥样品,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重新进行实验,测得实验后 B 装置增重 3.4g。
得出探究结论为 。
例.(2007·全国理综Ⅱ·28)二氯化二硫(S2C12)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为在实验室合成 S2C12,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① 将干燥的氯气在 110℃ ~ 140℃与硫反应,即可得 S2C12 粗品。
② 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化学性质
S 112.8 444.6 略
S2C12 -77 137
遇水生成 HCl、SO2、S;
300℃以上完全分解;
S2C12 + C12 △ 2SCl2
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
(1)上图中气体发生和尾气处理装置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
利用改进后的正确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2)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E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D 中的试剂分别是 、 。
(4)仪器 A、B 的名称分别是 、 ,F 的作用是 。
(5)如果在加热 E 时温度过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
在 F 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6)S2C12粗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填写两种) 、 ,为了提高 S2C12 的
纯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和 。
例.下图Ⅰ、Ⅱ、Ⅲ是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Ⅳ、Ⅴ、Ⅵ是气体收集装置,根据要求回求答下列问
题(装置图填序号):
(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若用 CaCO3与盐酸反应制 CO2,则可选择 ;
若用 NH4Cl 和 Ca(OH)2反应制 NH3,则可选择 ;
若用 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应选用装置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是 。
(2)收集装置的选择:若选用 V 为氯气收集装置,则氯气应从 口通入。用化学方法检验氯气
收集满的方法是 。
(3)气体的吸收:若经试验发现,现 1 体积的水已吸收 336 体积的 HCl,且得到的溶液的密度为
1.08g/cm3,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8)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能设计、评价和改进简单的实验方案。
例.有一含 NaCl、Na2CO3·10H2O 和 NaHCO3 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
C、D 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1)加热前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操作方法为 。
(2)装置 A、C、D 中盛放的试剂分别为 A , C , D 。
(3)若将 A 装置换成盛放 NaOH 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 NaCl 含量将 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下同);若 B 中反应管右侧有水蒸气冷凝,则测定结果中 NaHCO3的含
量将 ;若撤去 E 装置,则测得 Na2CO3·10H2O 的含量 。
(4)若样品质量为 Wg,反应后 C、D 增加的质量分别为 m1 g、m2 g,由此可知混合物中 NaHCO3
质量分数为 。(用含 w、m1、m2的代数式表示)。
例.为比较 Fe3+和 Cu2+对 H2O2 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
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 FeCl3 改为 Fe2(SO4)3 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写出 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 40mL 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
图中仪器 A 的名称为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
例.(2008·广东·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A.向煮沸的 1 mol·L-1 NaOH 溶液中滴加 FeCl3 饱和溶液制备 Fe(OH)3胶体
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 Na2CO3 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C.称取 19.0 g SnCl2,用 100 mL 蒸馏水溶解,配制 1.0 mol·L-1 SnCl2 溶液
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中是否有葡萄糖
例.下列药品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
A.白磷保存在煤油中 B.在氯化亚铁试剂中加盐酸和铁粉
C.金属钾保存在 CCl4 中 D.过氧化钠保存配有玻璃塞的广口试剂瓶中
例.(2009·金坛一中·15)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不同的方法制得硫酸铜。
I. 将适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
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 1、2 所示)。
(1)图 1 分液漏斗内装的液体是 。
(2)图 2 是图 1 的改进装置,与图 1 相比,图 2 装置的明显优点是
。
II.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组:以空气为氧化剂法
方案 1:将铜粉在坩埚中反复灼烧,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方案 2: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向反应液中加 FeSO4 或 Fe2(SO4)3,
即发生反应。反应完全后加 CuCO3 调节 pH 到 3~4,产生 Fe(OH)3 沉淀,过滤、蒸发、结晶得
CuSO4·5H2O。滤渣可循环使用。
(3)写出加入 FeSO4 或 Fe2(SO4)3后发生反应的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 。
第二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法
将少量铜丝放到适量的稀硫酸中,温度控制在 50℃。加入 H2O2,反应一段时间后,升温到 60℃,
再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蒸发结晶等,用少量 95%的酒精淋洗后晾干,得 CuSO4·5H2O 。
(4)其中用少量 95%的酒精淋洗的目的是 ;
(5)上述两种氧化法中,更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填“第一组”或“第二组”),理由是
。
(9)能绘制和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或处理,并得出合理结
论。
例.(2007·北京理综·26)单质 X、Y 和 Z 相互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
(1)若 X、Y、Z 常温下均为气体,甲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丙是一种常见化肥。
① 丙的化学式为 。
② 实验室可用如上右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收集甲(夹持固定装置、收集装置等略去),试在图中方
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若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可用电离方程
式表示为 。
(2)若 X 是固体,Y、Z 是气体,甲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 Z 是 (填写化学式,
下同),丙是 。
例.(2007·山东·30)下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分离、干燥和性质验证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设备
及夹持装置均略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a、
b 为活塞)。
(1)若气体入口通入 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E 内放置 CuO,选择装置获得纯净干燥....的 CO,并验
证其还原性及氧化产物,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代号)。
能验证 CO 氧化产物的现象是 。
(2)停止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的通入,E 内放置 Na2O2,按 A→E→D→B→H 装置顺序制取纯净
燥的 O2,并用 O2氧化乙醇。此时,活塞 a 应 ,活塞 b 应 ,需要加热
的仪器装置有 (填代号),m 中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3)若气体入口改通空气,分液漏斗内改加浓氨水,圆底烧瓶内改加 NaOH 固体,E 内放置铂铑合
金,按 A→G→E→D 装置顺序制取干燥的氨气,并验证氨的某些性质。
① 装置 A 中能产生氨气的原因有:
。
② 实验中观察到 E 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 性。
1.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2.(2007·宁夏·7)图标 所警示的是 ( )
A.当心火灾——氧化物 B.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当心爆炸——自然物质 D.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4.下列实验操作不会引起安全事故的是 ( )
A.排水法收集气体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取出导气管
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再通入氢气
C.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先加热二氧化锰,后滴入浓盐酸
D.混合浓硫酸和浓硝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入浓硝酸中并及时搅拌
5.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可能有以下一些操作:
① 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后,直接装入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
② 经检查碱式滴定管不漏液,胶管中玻璃珠控制灵活后,用少量已知的 NaOH 溶液洗涤 2~3 次后
再装入碱液,将液面调至刻度“0”处,用滴定管夹将其固定在滴定台上;
③ 用移液管移取一定体积的待测盐酸溶液,放至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
④ 往锥形瓶中滴加几滴甲基橙,在瓶下垫一张白纸;
⑤ 手捏碱式滴定管中的玻璃珠,快速放液以使指示剂尽快变色;
⑥ 指示剂变色后再滴加几滴碱液,以稳定变色。
以上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①②⑥ B.①②③ C.①⑤⑥ D.②③④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①用带橡胶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硫酸
②将 0.1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与 0.5 mol/L 的硫酸铜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氢氧化铜悬浊液,用
于检验醛基
③可用氯化铁溶液除去试管内难以刷去的铜迹
④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7.下列试剂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NaOH 固体保存在配有橡皮塞的细口瓶中 B.盛 FeSO4 溶液的试剂瓶中常加入少量铁屑
C.Na 保存在酒精中 D.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并置于阴凉处
8.下列化学实验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 )
A.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 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改为 CCl4 萃取碘水中的碘
B.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C.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D.将实验室用 KMnO4 加热分解制氧气后的残余物倒入下水道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B.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
C.测量溶液的 pH 时,应先将 pH 试纸润湿
D.用溴水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二氧化硫气体
E.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F.附着于试管内壁上的硫,可用热碱液洗涤
G.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内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H.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2)下列实验没有错误的是 。
10.(2008·天津理综·28)
Ⅰ.化学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的方法之一是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请从下图中挑选所需仪器,
在方框内画出用该方法制备、收集干燥氯化氢气体的装置简图,并在图中标明所用试剂。(仪器
可重复使用,固定装置不必画出)
Ⅱ.实验室制备少量硫酸亚铁晶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取过量洁净的铁屑,加入 20% ~ 30%的稀硫酸
溶液,在 50℃ ~ 80℃水浴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泡。将溶液趁热过滤,滤液移至试管中,用橡胶
塞塞紧试管口,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收集产品。
(1)写出该实验制备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 。
(2)硫酸溶液过稀会导致 。
(3)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
(4)反应时铁屑过量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5)溶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塞紧试管口的目的是 。
(6)静置冷却一段时间后,在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第二部分 选考内容
【1.“物质结构与性质”课程模块】
【(1)原子结构与性质解】
【①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解】
1.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小黑点表示的意义是 ( )
A.1 个小黑点表示一个电子
B.黑点的多少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
C.表示电子运动的轨迹
D.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
2.习惯上人们用英文字母 n 表示电子层。原子中由里向 外的电子层数可取
等正整数,对应电子层的符号分别为
等。
即电子层: 1(K) 、 、 、 、 、 、 。
3.人们用小写的英文字母 s、p、d、f 分别表示不同形状的原子轨道,s 轨道是 形对称的,
所以只有 个轨道;p 轨道呈 形,在空间上有 x、y、z 三个伸展方向,所以 p 轨道
包括 、 、 3 个轨道;d 轨道有 5 个伸展方向( 个轨道);f 轨道有 7 个伸展
方向( 个轨道)。为了表明原子核外电子所在的轨道,人们将表示 的 n 和表示
的 s、p、d、f 结合起来表示轨道。
4.电子的自旋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状态,通常人们用 和 表示这两种不同的自旋状态。
【②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
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解】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则:
(1)能量最低原理: 。
(2)泡利不相容原理: 。
(3)洪特规则: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
① ;② ;
③ 。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能量顺序(写到 4p): 。
例.按要求正确书写下列表达式:
S2-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Fe2+的电子排布式:
Cr 的电子排布式: Cu 的电子排布式:
Fe 的价电子排布式: Br 的价电子排布式:
N 的轨道表示式: 与 N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结构式:
例.短周期元素 A,原子的 L层有 1个未成对的 p电子,其单质常温下是气体,则 A是 。
【③了解同一周期、同一主族中元素电离能的变化规律,了解元素电离能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的关系。】
【解】
1.第一电离能可以衡量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的难易程度,I1 越小,原子越 (填“难”或
“易”)失去一个电子,元素金属性越 (填“强”或“弱”)。
2.通常情况下,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能量相等的轨道上形成全空、 和 结构时,原
子的能量较低,该元素具有较 (填“大”或“小”)的第一电离能。
3.将第三周期所有元素按第一电离能 I1由低到高顺序排列:
将ⅠA 族所有元素按第一电离能 I1由低到高顺序排列:
将ⅦA 族所有元素按第一电离能 I1由低到高顺序排列:
【④了解同一周期、同一主族中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能根据元素电负性说明周期表中元素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解】
1.将第二周期的所有元素按电负性由高到低顺序排列:
将ⅠA 族所有元素按电负性由高到低顺序排列:
将ⅦA 族所有元素按电负性按由高到低顺序排列:
2.电负性的意义:
(1)是判断元素 性和 性强弱的重要参数之一。
一般认为,电负性 1.8 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电负性 1.8 的元素为金属元素。
(2)是判断化学键类型的重要参数:
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 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
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 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共价键。
(3)是判断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符号的依据,电负性大的元素化合价为 值。
【(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①理解离子键的含义,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
【解】
1.离子键: 、 间通过 所形成的 叫离子键。
(1)构成微粒: 。
(2)本质: (包括 和 )。
(3)条件: ① 与活泼非金属,电负性△χ 1.7 。
②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也可能不形成离子键,如 。
③非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如 。
(4)成键原因:①使原子达到稳定结构;②能量降低,更稳定;③电中性。
2.离子键的强弱:①离子所带电荷越 ;②离子半径和越 ,离子键越强。
3.离子键的特征:无 性和 性。
4.离子化合物:
【②了解 NaCl型和 CsCl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能用晶格能解释典型离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解】
1.离子晶体概念: 与 之间通过 键结合成的晶体。
(1)构成微粒: 。(2)作用力: 。
(3)物理性质:熔沸点较 、硬度较 , 或 状态导电。
2.离子晶体在固态时不能导电的原因是 ;
但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时能导电的原因是 。
3.晶格能概念:NaCl(s)→Na+(g)+Cl-(g) U=786kJ·mol-1
(1)意义:衡量离子键强弱的物理量,晶格能越 ,表明离子晶体的离子键越牢固。
(2)大小:①离子电荷数越 ;②离子半径越 ,晶格能越大。
(3)晶格能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①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越 ;如:NaCl MgO
②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的硬度越 。如:NaCl NaBr
4.两种离子晶体结构类型:
(1)NaCl 型:有 KCl、NaBr、LiF、CaO、MgO、NiO、CaS 等。
① 在 NaCl 晶体中,每个 Na+
同时吸引着 个 Cl-,
每个 Cl-同时吸引着 个 Na+,Na+与 Cl-个数之比为 。
② 与一个 Na+
最近且距离相等的 Na+
有 个?
③ 在 NaCl 晶体的一个晶胞中,Cl-的个数等于 ,Na+的个数等于 。
④在氯化钠晶体中不存在单个分子,但温度在 1413℃以上时,氯化钠晶体
形成气体,并以分子形式存在。现有 29.25g 氯化钠晶体加强热变成气体,
测得体积为 5.6L(标况下)。则此时氯化钠分子式为 。
(2)CsCl 型 :有 CsBr、CsI、NH4Cl 等。
① 在 CsCl 晶体中,每个 Cs+
同时吸引 个 Cl-,
每个 Cl-同时吸引 个 Cs+
,Cs+
与 Cl-个数之比为 。
② 每个氯化铯晶胞中有 个 Cs+
,有 个 Cl-。
③ 在每个 Cs+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 Cs+有 个。
【(3)离子晶体的化学式只能表示离子晶体的元素组成和原子个数比,不存在该晶体的分子。】
例.l mol 气态钠离子和 l mol 气态溴离子结合生成 1 mol 溴化钠释放出的热量,为溴化钠的晶格能,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哪项反应热的绝对值等于溴化钠的晶格能的数值 ( )
A.Na+(g)+Br-(g)=NaBr(s);△H= a kJ·mol-1
B.Na(g)+ Br2(g)=NaBr(s);△H= b kJ·mol-1
C.NaBr(s)=Na(g)+Br(g);△H= c kJ·mol-1
D.Na(g)+Br(g)=NaBr(s);△H= d kJ·mol-1
例.离子晶体熔点的高低决定于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静电引力大则熔点高,引
力小则反之。试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电学知识,判断 KCl、NaCl、CaO、BaO 四种晶体熔点的高
低顺序可能是 ( )
A.KCl>NaCl>BaO>CaO B.NaCl>KCl>CaO>BaO
C.CaO>BaO>NaCl>KCl D.CaO>BaO>KCl>NaCl
【③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数据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对σ键和π键之间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
【解】σ键和π键的比较
σ键 π键
成键方向
“头碰头”、可旋转
“肩并肩”、不可旋转
电子云形状 轴对称 镜像对称
牢固程度 强度大,不易断裂 强度较 , 断裂
成键判断规律
共价单键是 键,
共价双键中一个是 键,另一个是 键,
共价三键中一个是 键,另两个为 键。
例.乙炔分子(H-C≡C-H)中有 σ键; 个π键。
【解】
1.键能
(1)概念:把在 10l kPa、298 K 条件下,1mol 气态 AB 分子生成气态 A 原子和 B 原子的过程中所
的能量,或气态 A 原子和 B 原子生成 1mol 气态 AB 分子的过程中所 的
能量,称为 AB 间共价键的键能。
(2)意义:键能越大,分子具有能量越低,共价键越 ,分子越稳定。
(3)影响键能的因素: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 ;键长越 ;
共用电子对数越 ,共价键越强,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2.键长:两成键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即两成键原子 和。
3.白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键属于 性键,
键角为 ,属 性分子, 溶于 CS2。
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键属于 性键,
键角为 ,属 性分子, 溶于水。
【④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及其性质的差异。】
【⑤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对 d轨道参
与杂化和 AB5型以上复杂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不作要求)。】
【解】用杂化轨道理论和价电子对互斥理论解释分子空间构型。
分子 中心原子的 中心原子的 电子对的 分子的 中心原子的 分子极性
价电子对数 杂化轨道类型 空间排布 空间构型 孤对电子对
SiCl4 4 sp3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0
CS2
BF3
PCl3
OF2
【⑥了解“等电子原理”的含义,能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例.(2004 高考·江苏化学卷·22)1919 年,Langmuir 提出等电子原理: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
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
(1)根据上述原理,仅由第 2 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和 ; 和 。
(2)此后,等电子原理又有所发展。例如,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也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它们也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在短周期元素组
成的物质中,与 NO2
-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 。
例.根据等电子原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B3N3H6分子中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B.B3N3H6分子中存在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
C.H3O+和 NH3 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D.CH4和 NH4+是等电子体,均为正四面体
例.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
(1)CNS-
、NO2+具有相同的通式:AX2,它们的价电子总数都是 16,因此,它们的结构与由第 2
周期两元素组成的分子 的结构相同,微粒呈 形,中心原子都采取 杂化。
(2)CO32-、NO3
-
等微粒具有相同的通式: ,它们的总价电子数都等于 ,因此,
它们与由ⅥA 族两元素组成的 分子结构相同,呈 形,中心原子都取 杂化。
【⑦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解】几种原子晶体的结构:
① 构成金刚石晶体的微粒是 ;
② 每个碳原子与 个碳原子相连;
③ 个碳原子形成一个最小 元环;
④ 晶体中碳原子与 C-C 键数目比 。
① 构成 SiO2晶体的微粒是 ;
② 每个 Si 原子结合 个 O 原子,每个 O 原子结合 个 Si 原子;
③ 晶体中最小的环有 个原子;
④ Si、O 原子个数比为 ;Si 与 Si-O 键数目之比为 。
例.刚玉是一种原子晶体(刚玉——Al2O3),下列事实能说明这种结论的是 ( )
①Al2O3是两性氧化物 ②硬度大 ③它的熔点为 2 045℃ ④几乎不溶于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⑧能用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解】
1.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
(1)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的形成:金属原子的部分或全部价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比较弱,在金属
晶体内部,它们可以从原子上“脱落”下来,形成 电子。金属原子失去部分或全部价
电子形成金属阳离子。
(2)金属键: 与 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金属键。
2.用金属键的自由电子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1)导电性:通常情况,金属内部 的运动无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将会发生 运动,形成电流。
(2)导热性:金属受热时, 与金属阳离子碰撞频率增加,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能量
从温度 的区域传到温度 的区域。
(3)延展性: 与 之间的作用没有 。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原
子间发生相对滑动时,各层金属原子间保持金属键的作用,不会被破坏。
3.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晶体熔沸点的关系:
(1)金属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金属离子的半径和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
原子半径越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越多,金属键越 。
原子半径越大,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越少,金属键越 。
(2)金属键越强,晶体熔沸点越 ;如:Na Mg Al,Li Na K。
金属键越强,晶体硬度越 。如:Na Mg Al,Li Na K。
【⑨知道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方式,了解常见金属晶体的晶胞结构特征(晶体内部空隙的识别、
与晶胞的边长等晶体结构参数相关的计算不作要求)。】
【解】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堆积方式:
【⑩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不作要求)。】
【解】
1.配位键: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一对电子,与另一个接受电子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叫做配位键。
即:成键的两个原子一方提供 ,一方提供 而形成的共价键。
2.配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 内界 外界 配位体
配位
原子
配位
数
中心原子
/离子
中心原子/
离子价态
[Cu(NH3)4]SO4
[Ag(NH3)2]OH
K4[Fe(CN)6]
Na3[AlF6]
Ni(CO)4 /
[Co(NH3)5Cl]Cl2
例.[Cu(NH3)4]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KAl(SO4)2·12H2O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例.向银氨溶液中加入 NaCl 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银氨溶液中 (填离子符号)离子
浓度很小。若加入 KI 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说明 很小。
若向银氨溶液中加入盐酸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①知道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解】
1.分子间作用力: 之间都存在着分子间作用力。它比 弱得多。
和 是两种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
2.范德华力
(1)是一种 (填“强”或“弱”)相互作用力。广泛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子
间,包括单原子分子(稀有气体)间。
(2)范德华力对分子晶体的物理性质的影响
①结构相似的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范德华力越 ,物质的熔沸点越 ;
②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物质的熔沸点越 。
③相对分子质量相近,分子极性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 。
堆积方式 简单立方堆积 体心立方堆积 六方紧密堆积 面心立方堆积
晶胞模型
空间利用率 52% 68% 74% 74%
典型代表 Po Na、K、Cr、Mo Mg、Zn、Ti Ag、Cu、Al、Au
配位数
摊到微粒数
④若溶质分子能与溶剂分子形成较强的范德华力,则溶质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极性)相似相溶原理”
3.化学键与范德华力比较
存在 强弱 影响范围
化学键 间、 间、 间 性质
范德华力 间 性质
【②知道分子晶体的含义,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对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
解.典型分子晶体——干冰的晶胞结构
面心立方:分子的密堆积
每个晶胞中实际分摊数到 CO2分子数为 个。
晶体中与 CO2等距离且最近的 CO2 共有 个。
例.干冰(CO2 )晶体中,CO2 分子与 CO2 分子之间存在 作用,其熔沸点 ,
CO2分子内 C、O 原子之间存在 作用,其化学性质 。
【③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对氢键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
解.
(1)分子中只有 H-F、H-O、H-N 键之间会形成氢键,可表示为 X-H…Y(X、Y 可同可不同)。
(2)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会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硬度增大,黏度增大,且分子
间氢键数量越多,熔沸点越高。
(3)分子内氢键的形成则会削弱分子间作用力,使物质的熔沸点降低,硬度减小。
(4)物质若能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则一般在水中具有较大的溶解度。
例.用氢键表示式写出 HF 的水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 、 、
、 。
【④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解.晶体熔沸点的比较:一看常态、二看类型、三分类比较
(1)常态:固>液>气
(2)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 > 离子晶体 > 分子晶体
(3)原子晶体:看原子半径,半径越 ,熔沸点越高。
(4)离子晶体:看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半径越 ,电荷越 ,熔沸点越高。
(5)金属晶体:看离子半径和价电子数,半径越 ,价电子数越 ,熔沸点越高。
(6)分子晶体:①结构相似,分子量越 ,熔沸点越高;
②分子量相等时,正>异>新
③形成分子 氢键,熔沸点升高;形成分子 氢键,熔沸点降低。
例.比较下列各组物质的熔沸点高低,并解释。
CF4 CBr4:
CH4 SiH4:
NH3 PH3:
CO2 SiO2:
正戊烷 异戊烷:
Na K:
MgO KCl:
金刚石 SiC:
例.由 C、N、H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子式为 C3NH9,它有多同分异构体(其中 N 以三个单
键与其它原子相连),写出其中沸点最低的物质结构简式 。
【综合应用】
例.(2008·苏北四市二模·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
素。
A
B C
D E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元素 D 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 ;
(2)D、E 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素 D E
电离能
/kJ·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比较两元素的 I2、I3可知,气态 D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 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
解释是 ;
(3)A 的氢化物的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C 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分子构型
为 ,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的分子式为 。
(4)B 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右图甲所示,其
晶胞特征如右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
面图如右图丙所示。
晶胞中 B 原子的配位数为 ,
一个晶胞中 B 原子的数目为 。
例.(2009·盐城二模·21)
A.海底热液研究处于当今科研的前沿。海底热液活动区域“黑烟囱”的周围,存活的长管
虫、蠕虫、蛤类、 贻贝类等动植物,成了极佳的天然海底实验室,且海底“黑烟囱”
周围常存在 FeS、黄铜矿及锌矿等矿物。
(1)有关几种气体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 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B.CO2 与 COS(硫化羰)互为等电子体
C.NH3 分子中氮原子采用 sp2 杂化
D.HCN 分子呈直线形
(2)酸性热液中大量存在一价阳离子,结构如图 2,它的化学式为 。
(3)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4)“黑烟囱”热液冷却后若可检测出图 3 所示分子,该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为 。
(5)FeS 与 NaCl 均为离子晶体,晶胞相似,前者熔点为 985℃,后者 80l℃,其原因是:
。
(6)从“黑烟囱”形成的矿床中提取镍,需将其转化为四羰基合镍(结构如上图 4),则
该络合物的配位数为 。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00分钟,试卷满分为 120分。
(二)试题类型及分值比例
试题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试卷分值比例为选择题约 40%,非选择题约 60%。
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比例为必考部分约 90%,选考部分约 10%
(三)必考部分内容比例: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约 32%×120=38.4
元素及其化合物 约 20%×120=24
有机化学基础 约 18%×120=21.6
化学实验 约 18%×120=21.6
化学计算 约 12%×120=14.4
(四)试题难度
容易题 约 30%×120=36
中等难度题 约 50%×120=60
较难题 约 20%×120=24
(五)答题和阅卷方式
试卷和答题卷分卷。选择题答案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应填写在答题卷上。电脑
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