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苏小高考生物易错题复习整理得A行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江苏小高考生物易错题复习整理得A行动

高二(下)小高考生物复习 ‎2013年江苏小高考冲刺信息卷(三)‎ ‎5.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实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A.人的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 C.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 答案:D解析:生物膜的结构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骨架的。实验的现象表明该细胞中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A、B、C三选项都是真核细胞,真核细胞除了有细胞膜外,还有核膜、膜性细胞器的膜等,不符合题意。大肠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符合题意。 30.下列四幅图有可能不是生长素引起的是(C)‎ ‎ ‎ 选C 网友答:‎ 解析A.偏向一侧生长的红景天-----背光侧生长素多引起的 ‎ B.排成十字形发芽蚕豆根生长情况---向地侧生长素多引起的 C.明显向一边偏斜的棉花根系 D.园艺中的盆景植物造型---------------向地侧生长素多引起的 ‎32.环腺苷酸分子存在于细胞内,当接收到神经细胞发出的信号后,就立即打开开关激活某些特定蛋白质,从而可以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暂时地起到提高连结强度的作用。环腺苷酸分子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属于 ( )‎ A.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激素调节 D.神经—激素调节 答案:B 解析 环腺苷酸不属于激素,属于其他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送影响神经调节 ‎37.某植物园一年四季都有代表性的生态景观,植物图甲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分裂简图,图乙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 观察染色体数目最佳时期是C(用字母表示),原因是此时形态数目清晰。‎ ‎39.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   请回答:‎ ‎   (1)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首先依赖于_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   (2)图中分解者通过_有氧呼吸_和_无氧呼吸_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释放回大气中。‎ ‎     (4) 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热能,因而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2013年江苏小高考冲刺信息卷(二)93‎ ‎27.用矮壮素可以培育出矮化的水仙,与矮壮素的作用效果相反的植物激素是 A.乙烯利 B.赤霉素 C.2,4—D D.脱落酸 ‎【答案】B ‎【解析】 促进生长的作用是赤霉素,所以B选项正确。2,4—D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28.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在神经元间是单向传递的。‎ ‎38.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关序号或字母代表的含义:‎ ‎①  内分泌系统  ;              ②  免疫系统  ;‎ C.合成并分泌肾上腺素 ;‎ D. 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 ‎39.图甲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图乙是图甲局部结构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 ‎(2)若图甲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信号”是  促甲状腺激素  。该“信号”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根本原因是控制 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基因只能在甲状腺细胞内表达。‎ ‎(3)若图甲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在细胞3和细胞2间传递的结构如图乙所示,①中物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与高尔基体、线性体(两种细胞器)密切相关。 ‎ 解析:考查细胞通讯和突触的知识。‎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细胞是垂体。‎ ‎(2)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激素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原因是靶细胞膜上有与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这些受体受靶细胞中相应的基因控制。‎ ‎2013年江苏小高考冲刺信息卷(一)75‎ ‎3.青蛙体内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A )‎ A.1种五碳糖 B. 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C. 5种含氮碱基 D.8种核苷酸 解析:人体内的遗传物质是DNA,人体内的核酸有两种:DNA和RNA。DNA水解时先生成四种脱氧核苷酸,再进一步水解,最终形成四种碱基(A、T、C、G)、一种五碳糖(脱氧核糖)、一种磷酸。核酸(包括DNA和RNA)水解形成八种核苷酸,再进一步水解,最终形成五种碱基(A、T、C、G、U)、两种核糖(脱氧核糖和核糖)和一种磷酸。‎ ‎6.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c代表麦芽糖酶 B.限制g~h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故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 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g点都将下移 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答案:D 解析:酶的空间结构与反应物相匹配,体现了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反应前后c的数量和结构不变,说明其为麦芽糖酶。曲线g~h段随着麦芽糖量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故该实验是在一定麦芽糖酶量的条件下进行的。由于该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故不论升高温度还是降低温度,酶的活性均会下降,g点都将下移。麦芽糖酶能将1分子麦芽糖分解成2分子的葡萄糖,而麦芽糖和葡萄糖均属于还原糖,故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是否完全分解。‎ ‎11.在人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返祖特征,如有尾巴、毛孩、多乳房等。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细胞的下列哪一过程受阻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衰老                    D.细胞凋亡 答案:D解析: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凋亡有利于清除多余、无用的细胞和完成正常使用的衰老细胞,从而形成正常的组织和器官。‎ ‎13.下列有关遗传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是不均等的 B.测交实验时对推理过程中提出的假说进行了验证 ‎ 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出现4种基因型和9种表现型 D.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l 答案:B ‎15.下列对受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 A.受精时,雌雄配子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直接发生信息交流 ‎ B.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于父方,一半来自于母 ‎ C.受精作用有利于维持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 D.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过程中 ‎16.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 A.该实验是赫尔希、蔡斯两位科学家设计完成的 B.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该实验中应用了同位素示踪法,32P标记的是噬菌体DNA D.该实验的结论之一是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而核酸进入了细菌 解析: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D)‎ ‎ A.内环境是代谢的主要场所 ‎ B.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 C.血浆和组织液可以相互进行物质交换,因此成分也完全相同 ‎ D.内环境稳定状态的实现离不开反馈调节 ‎27.下图依次表示娃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①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 B.图②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 C.图③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 D.甲电极处从静息、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可依次用图①、②、③表示 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神经调节,①中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说明甲和乙都为极化状态且电位大小相同,②中指针偏向乙,说明乙为受刺激的部位,甲为极化状态,乙为反极化状态,处于去极化过程,③指针偏向甲,说明甲为受刺激部位,处于去极化过程,乙为极化状态。‎ ‎33.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1∶1调整为甲∶乙=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丙的数量是 原来的( B )‎ A.1.875倍         B.1.375倍     C.1.273倍         D.0.575倍 解析:当A:B=1:1时,设C生物量增重1时,按10%传递效率倒推,可知A至少应提供55;当A:B=2:1时,没C生物量增重X,仍按10%传递效率倒推,可知需A为39.9X(取40X);一般情况下该食物网中A提供量不变仍为55,则有40X =55,X=1.375;一般情况下每个体所需能量或生物量可认为相同,则推至数量也是1.375倍。‎ ‎35.以下实验不能说明    D ‎    组别 步骤 ‎1‎ ‎2‎ ‎3‎ ‎1‎ ‎2%蔗糖液2mL ‎2%蔗糖液2mL ‎2%蔗糖液2mL ‎2‎ 蒸馏水1mL 酵母提取液1mL 稀释唾液1mL ‎3‎ ‎37℃‎恒温水浴,保温10分钟 ‎4‎ 斐林试剂1 mL 斐林试剂1 mL 斐林试剂1 mL ‎5‎ ‎50~‎65℃‎温水中加热2分钟 实验结果 蓝色 砖红色 蓝色 A.酵母提取液含有蔗糖酶   B.酶具有专一性 C.蔗糖的水解产物中含有还原糖 D.高温使酶失活 解析:实验中没有进行高温处理,不能说明高温使酶失活。‎ ‎36.仔细观察下列各种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上述各图结构中共有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和DNA  ,A、B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   (2)A图为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这是由于细胞壁与[7] _原生质层发生分离所致,此时标号⑤中的物质是蔗糖溶液(外界溶液)。‎ 解析: 以教材上基本生物细胞结构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及细胞增殖。‎ ‎(1)图A为植物细胞结构(真核生物),图B为蓝藻细胞结构(原核生物),图C为噬菌体,三者共有的有机物为蛋白质与DNA,A与B共有的细胞器为核糖体。 ‎ ‎(2)进行质壁分离时,[7]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⑤中充满了蔗糖溶液。‎ ‎37.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  (3)若Ⅱ9和一个女性携带者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1/12  。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6‎ ‎ ‎ ‎38.某雌性高等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dd,左图表示该动物的某细胞分裂示意图(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右图表示该动物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 ‎  (1)左图所示的细胞名称为  极体    .‎ ‎39.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A、B、C、D、E是生态系统成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5)请以字母和箭头的形式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简图 ‎ B ‎ A C ‎40.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组 别 材    料 实 验 条 件 观察内容 A ‎ ‎ 浸泡过的 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Ⅳ染液、‎ ‎50%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人口腔上皮细胞 甲基绿—吡罗红染液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 洋葱根尖 解离液、醋酸洋红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D 菠菜叶 丙酮、层析液 滤纸条上色素带 ‎ (1) A组实验中50%的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2)B组实验观察到DNA被染成 绿 色 ‎(3)B组实验细胞染色后,面积最大的颜色为红 色 ‎(4)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①②‎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视野选择不合适 ‎ 解析: 由图观察,细胞多处于未分裂状态,故可能取材时间不合适,细胞分裂不旺盛;且视野中有一些细胞为长形,可能取自伸长区细胞,为取材位置不合适,应取分生区细胞;由图知细胞均分散开,故不可能为③④所述原因。‎ ‎(5)D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还可能有  画色素滤液细线次数太少或滤纸条上滤液细线可能触及了层析液。(写出1个合理原因即可)‎ ‎2012-2013年苏州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89分 ‎15.(与你的题类似)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选项 A B C D ‎ 类目 T4噬菌体 烟草叶肉细胞 烟草花叶病毒 豌豆根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4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五碳糖 ‎1种 ‎2种 ‎2种 ‎2种 答案:B 解析:T4噬菌体与烟草花叶病毒都是病毒,生物体中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1种五碳糖。烟草叶肉细胞、豌豆根毛细胞都是真核细胞,细胞中有2种五碳糖,5种碱基,8种核苷酸。‎ ‎ 27.把成熟的苹果与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是由于苹果放出了( )‎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的是植物激素的功能,下面是五种植物激素的比较表:‎ 名称 形成部位 存在部位 主要生理作用 生长素 主要在叶原基、嫩叶和发育着的种子,成熟的叶片和根尖中也能产生 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少 略 赤霉素 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细嫩组织 高等植物的所有器官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植物抽苔、开花;能诱导一种淀粉酶的生成;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 细胞分裂素 根尖 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含量最多 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器官合成得较多 将要脱落的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气孔的关闭 乙烯 植物体各部位都能产生 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促使器官脱落 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所以答案为A。‎ ‎38.已知普通小麦的高秆和矮秆、抗病和易感病是两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 ‎(3)实验三:如果控制高秆和矮秆、抗病和易感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D、d和T、t表示,其中F1植株可以产生的生殖细胞的类型和比例是                  ;F1自交后代得到矮秆抗病植株的比例为           。(3/16)‎ ‎40.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各种矿质元素,科学实验发现土壤中缺磷,会导致植株矮小,叶色暗绿。依据叶色变化可能是缺少类胡萝卜素,试设计实验探究叶色暗绿是否是因为缺磷造成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实验所需主要用具:试剂:烧杯、漏斗、试管、研钵、完全培养液、仅缺磷的完全培养液、无水乙醇、SiO2、CaCO3、层析液等实验材料:正常生长的黄瓜幼苗 (1)实验假设:__缺磷导致类胡萝卜素缺乏,引起叶色暗绿_。 (2)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个烧杯编号为A、B,各放入__同一品种且长势相近,苗龄相同_的黄瓜幼苗。 第二步:__ A、B两烧杯中分别加入完全培养液、缺磷的不完全培养液,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到两组黄瓜苗叶片出现差异时。‎ 第三步:分别从A、B两组中选取__选取等量叶片__,用_无水乙醇_提取叶片色素,用_纸层析_法分离色素,观察比较__ A、B两组色素带中类胡萝卜素色素带的宽度和颜色的深浅_。 (3)实验结果预测: _①.A、B两组类胡萝卜素色带一致,说明缺磷导致的叶色暗绿,不是由于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_‎ ‎②.A组比B组类胡萝卜素色带大,或B组缺少类胡萝卜素色带,说明缺磷导致的叶色暗绿,是由于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4)磷元素组成的物质在生命代谢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试举出其在细胞中组成的三种物质 核酸(或DNA或RNA)磷脂、或(或ATP)‎ ‎2013年无锡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92分 ‎11.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 A.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 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   D.酶提供使反应开始所必需的活化能 ‎24.下图表示用胚芽鞘中段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黑色方框)做的一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原先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方框表示)中含有生长素的是         (  )   ‎ ‎ A.琼脂块A和B          B.琼脂块C和D C.琼脂块B和C           D.琼脂块B和D 【解析】 考查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其方向是由形态学的上端到下端。第一组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从下到上,含有生长素的是B;第二组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从上到下,即C含有。 【答案】 C ‎32.右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图,其中M、N、O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 A.M、N、O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M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主要成分 C.N是分解者,都是自生生物 D.O是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 ‎36.下为光合作用图解,据图回答。 ‎ ‎(1)图中A有4 种,其功能吸收光能。‎ ‎(3)当光照减弱时,G的数量变化为_变少_。‎ ‎37.下面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面的曲线图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分析回答:‎ ‎(3)在A、B、C三图中,与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             A和B                  。‎ ‎40.两位同学用下面两套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装置均放在适宜环境中培养8~10h,两组装置中的石灰水都变混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 ‎(1)比较两组装置的石灰水混浊程度,装置1   高于  (高于、低于)装置2。‎ ‎(3)装置2中锥形瓶D装配好后,立即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请分析原因  不正确,装置2的锥形瓶D在封口初期存在少量氧气,这时立即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瓶中酵母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