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考选修一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各地高考选修一试题

‎2009-2010年各地高考或模拟试题(选修一)‎ ‎1、【2010年福建高考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之义,内渚夏而外夷狄。…一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含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别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西音]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王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 ——摘自昊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对民族关系的认识。(9分)‎ 答:(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 ‎ 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2、【2010龙岩市第一次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其宗旨是:既要培养学生具有“忠于天皇,拼死不憾”的武士道精神,又要吸收西洋近代以来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并为其所用。但是,日本在文明开化过程中也出现了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在学习西方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分歧?(4分)对此你有何看法?(3分)‎ 答:(1)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穿西服、跳交谊舞,倡导生活方式西化;发展近代教育,学习西方文明。(评分说明:每点2分,如果只答建铁路、穿西服、跳交谊舞等直观的信息者每点1分,满分6分)变化的主要原因:明治维新的实行。(2分)‎ ‎(2)分歧:一种是既学习近代西方科学文化技术,又保留武士道精神;另一种是抛弃民族传统,盲目西化。(4分) 看法:合理地继承发扬自身传统优秀文化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可以促进本民族的社会进步与发展:反之,则不利于本民族和社会进步与发展,甚至会对其他国家或地区造成伤害。(3分, 若只回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给1分)‎ ‎3、【2010龙岩市第一次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K^S*5U.C#‎ 材料一:王安石上书:“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摘引自《临川先生文集》K^S*5U.C#‎ 材料二: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在这个时候雅典人把目光都盯在梭伦身上。他们认为,他是唯一和当时罪恶最无涉的人物;他既未曾插手于富人们的不义,也没有连累在穷人们困苦之中。因此,他们请他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 ‎——摘自《希腊罗马名人传·梭伦传》‎ ‎(1)材料一中,王安石提出“免役之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项法令产生的影响。(3分)‎ ‎(2)梭伦与王安石面对的社会问题有何相似性?(2分)他们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有何不同?(4分)由此产生了怎样的不同效果?(4分)‎ 答:(1)目的:增加政府收入,缓和阶级矛盾。(2分)‎ 影响: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危机、统治危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原本无需承担差役的对象也要缴交助役钱则产生了新的矛盾。(3分)‎ ‎(2)相似性:阶级矛盾尖锐(或统治危机严重)。(2分)‎ 不同之处:王安石以“理财”为中心,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以获取更多的财政税收;梭伦奉行“不偏不倚”思想,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超越贵族和平民的狭隘集团私利,来化解社会矛盾。(4分)K^S*5U.C#‎ 效果:王安石变法遭到守旧官僚的群起反对,后来新法相继被废除;梭伦改革无法满足贵族和平民的两方面利益,但却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4分)‎ ‎4、【杭州市2010年高考历史选修1B统测试题】(10分)‎ 公元前6世纪,梭伦在雅典实行改革,公元前4世纪,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可以说,这是东西方不同国度在几乎相同历史时期实行的变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梭伦的诗歌)‎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15 ‎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ks5u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思路?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梭伦改革的最重大的成果。(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之后,“秦无敌于天下”的原因。(3分)‎ ‎(3)两次变法都涉及“法治”,两者内涵是否相同?各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分)‎ ‎(1)思路:抑制奴隶主贵族的势力;改革中力求公平、公正;以法治理国家。‎ 成果: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3分)‎ ‎(2)原因: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增加了政府收入,发展了封建经济;废井田,“决裂阡陌”,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农业的积极性;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教民耕战”既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又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真正实现了“富国强兵”,所以秦能无敌于天下。(3分)‎ ‎(3)内涵不同:梭伦立法,开辟民主;商鞅立法,建立专制。‎ 影响:梭伦的法治,使雅典走向民主化道路;商鞅的“法治”,激化了国内矛盾。(4分)‎ ‎5、(09年上海卷)17.明治维新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抓住题干中西服与和服并存,酒吧与茶室并存、西洋歌剧与能剧和歌舞伎共存等关键词。‎ ‎9.有一位君主在西方考察时,时而扮作水手,时而扮作木匠,总是在不停地做工。这位君主是 A.彼得一世 B. 康熙大帝 C.路易十四 D. 明治天皇 ‎【答案】A ‎【解析】彼得一世为了使俄国摆脱落后状况,亲自化装到西欧国家考查。‎ ‎6、(09年山东卷)(10分)‎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扣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 (I)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2分)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 (2)为了“打破鸡蛋”,明清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4分)‎ ‎【答案】 (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 封建势力强大。 ‎ ‎ (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w.w.w.k.s.5.u.c.o.m ‎7、(09年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8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7分)‎ ‎【答案】(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实质 :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在专治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解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2)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是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评价该主张要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 w.w.w.k.s.5.u.c.o.m ‎8、(09年广东卷B)31.(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据《王安石变法简论》‎ ‎(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3分)‎ ‎(2)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2分)‎ ‎【答案】31.(9分)‎ ‎(1)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募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3分)‎ ‎(2)方法:阶级(阶段)分析、一分为二。(2分)‎ 结论:材料一,基本肯定;材料二,基本否定。(2分)‎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2分)‎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解析】(1)主要考查客观叙述历史事物的能力。考生只要把所学知识归纳复述出来即可。‎ ‎(2)是考查历史学习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阶级分析法、辩证分析法(一分为二)。方法相同但角度和立场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3)评价历史事件要做到客观全面,论从史出,不能绝对化,简单化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及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9、(09年辽宁卷)41.(15分)‎ 材料一: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 ——摘编自《宋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期中制度规定的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5)‎ ‎【答案】(1)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抑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护生产正常进行。‎ 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抑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2)历史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根据社会变化再政策上进行调整。‎ ‎10、(09年江苏卷)(10分) ‎ ‎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 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丰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 (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 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 ‎(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 ‎11、(09年海南卷)(8分)‎ 明朝后期,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统治危机,推行各项改革,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成效显著,史称“张居正改革”。‎ 材料一: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今用人则不然。官不久任,事不责成,更调太繁,迁转太聚,资格太拘,毁誉失实。臣愿皇上慎重名器,爱惜爵赏。用人必考其终,授人比求其当。仍敕吏部严考课之法,审名实之归。 ——《明史纪事本 江陵柄政》‎ 材料二:敕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其守令贤否殿最,唯以已端洁,实心爱民,乃于上才考称职,不次擢用。若但善事上官,干理薄书,而无实政及于百姓者,虽有才能干局(按:有才干),止于中考。其贪污显著者,严限追赃,押发各边。‎ 毋徒炫于声名,毋尽拘于资格,毋摇之以毁誉,毋杂之于爱憎,毋以一事概其平生,毋以一眚(按:过错)掩其大节。‎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张居正整顿吏治的内容(5分)‎ ‎(2)指出整顿吏治与张居正改革的关系。(3分)‎ ‎【答案】(1)严格考核政绩:稳定官吏队伍;任人只唯贤,不看虚名;注重实效和政绩;奖惩分明。(5分)‎ ‎(2)整顿吏治是张居正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了一支高效率的官吏队伍,保证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3分)‎ ‎12、【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8分)‎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 人权指令 释放政治犯;废除治安维持会;修改宪法 社会改革指令 解放妇女;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废 除压制性制度;经济机构民主化[来源:学|科|网]‎ 经济改革指令 将财阀企业分割;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神道指令 国家与神道分离 开除公职指令 禁止旧议员参与选举 ‎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3分)‎ ‎(1)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军国主义体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本侵略战争失败;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管制日本。(5分)‎ ‎(2)促进日本非军事化,民主化;使之符合美国的要求和利益。(3分)‎ ‎1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