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14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练习全国通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专题14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练习全国通用

专题14 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 题型频度 考查概率 分析综合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 ‎>90%‎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鉴赏评价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 ‎<40%‎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 ‎100%‎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 ‎>80%‎ 探 究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 ‎100%‎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 ‎(据辽宁、河北、河南最新高考信息设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不速之客 梁晓声 在我们寻常的或不寻常的世俗生活之中,有些事情听来似乎太戏剧化,使人怀疑其意义究竟何在。然而细细一想,你的心灵不能不为之感动,你会不禁潸然泪下……‎ 几天前,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我1985年在新疆认识的一位青年石油工人。算来如今他该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大戈壁的风沙在他脸上过早地刻下了皱纹,与同龄人相比,他看上去要老上十岁。‎ 吃过饭,他吞吞吐吐地请求:“梁教师,如果,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我想住在你家……只住一宿。明天的火车票我都买好了。”‎ 我爽快地说:“当然可以。”‎ 他笑了。‎ 我又说:“明天退了票,在北京玩几天吧!”他连连摇头:“‎ 那可不行。只有半个月假。在沧州住三五天之后,探亲假就只剩下十天不到了。我老母亲可想我呐……”我奇怪地问:“那么你到沧州去,并不是……”他又摇了摇头:“您忘了?我家在大庆嘛!到沧州农村去,是探望我奶奶。我父亲在天津站上车找我。我们一起去沧州……”我不但奇怪,而且糊涂了。在我的记忆中,他奶奶早已去世了……他见我困惑,于是娓娓道来:“晓声老师,您还记得我们队上的小侯么?人们都说我俩像双胞胎。当年我挺烦他的,他总想调到海洋石油去。领导没批,他就三番五次闹情绪。我是团支部书记,领导让我帮助他,我就一次次找他谈心。可他不跟我谈,还当众讽刺过我……去年,他死了……”我不禁一怔,停止了吸烟。‎ ‎“因为病?”他摇头。‎ ‎“事故?”他摇头。‎ ‎“自……杀?”他仍摇头。‎ 他也吸起烟来。吸了两口,他接着说:“小侯是看守器材时被沙暴埋没因公牺牲的。‎ ‎“小侯父亲是一位老石油工人,胜利油田的。小侯和他父亲已经九年没见面了。小侯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他父亲希望他跟领导请求,也给他个因公到兰州出差的机会,那么他们父子俩可以见上一面。火车在兰州停车二十分钟。也许,二十分钟对九年间没见过一面的小侯父子来说,是很可以叙叙父子情的吧。总之队友们一一传看了那封信后,都哭了。大家都觉得,还是暂不告诉他父亲真相好。‎ 于是我就去找队里的领导,请求批准我冒充小侯一次。领导当即就批准了。‎ 在约定的站台,我见有一个人匆匆向我走来,我也迎了上去。我俩在相距两步远的地方同时站住了。他望着我,我望着他。‎ 是他先开口说话的。他问我:‘儿子,是你么?’我说:‘爸,是我啊!’我和那人就拥抱在一起。我们忍不住哭了。‎ 后来我们就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蹲下,互相望着,你一言我一语地聊起来……聊了一会儿之后。‘父亲’似乎起了疑心,从兜里摸出小侯的照片,低头看看照片,抬头看看我,犹犹豫豫了好一阵,终于下了决心,单刀直入地问:‘别演戏了。说吧,你为什么冒充我儿子?’我无奈,只有老实交代。‎ 听完我的话,他将一只手拍在我肩上,大动感情地说:‘儿子,不,对不起,我现在已经不该叫你儿子了。既然你老实交代了,那么我也老实交代吧。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小侯的父亲也死在工作岗位上了。我和你一样……’”‎ ‎“我们彼此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互相望着,都默默流泪不止。‎ 第一遍开车铃响过,我们不得不站起来。 ‎ 那个人说:‘你,可要经常给你妈写信呀!’我也说:‘你,可要经常给我奶奶写信呀!’小侯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奶奶,住在沧州乡下。后来,那个冒充小侯父亲的人老孟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上说,他们队上的一些队友决定,每月凑二百元钱,由他寄给小侯的奶奶。我将信给我的队友们传看了。大家也决定,每月凑二百元钱,由我寄给小侯的妈妈……‎ 一个多月前,我又收到了老孟写给我的信。‎ 信上说,小侯的八十三岁的老奶奶,既想儿子,又想孙子。老孟在信中跟我商量,无论怎样,也应该了却老人家的心愿。我将信给我们队的领导看。我们的领导说——这还用请求?也批准你提前探亲。我想,这一路上,能节省几元钱,就节省几元钱吧!节省了,不是可以多给老人家留下些么?……”‎ 不知不觉间,我眼中已淌下了泪……我默默地从冰箱里取出了朋友送给我的几盒蜂王浆,递给他,诚挚地说:“把我这点儿心意,也给老人家带去吧!……”‎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侯在作品中虽着墨不多,却是作品的灵魂人物,他先是对工作不满,后恪尽职守因公殉职,这是典型的先抑后扬手法。‎ B.作者匠心独运,巧妙设置了“父子”均是冒充者来相会的情节,跌宕起伏,能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C.画线语句中“父子”沉默相对,既表明两人对小侯父子的悲惨遭遇满是同情,也体现了两个冒充者之间的尴尬。‎ D.本文以“不速之客”为题,直接点明叙述对象,“不速之客”的突然造访引起了“我”的微微不满,但听完他讲的故事后“我”对其充满敬佩之情。‎ E.本文语言平实质朴,情感真挚感人,人物形象鲜明,作者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来彰显人物品质。‎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灵魂人物”夸大了人物作用。C.“体现了两个冒充者之间的尴尬”错误,这是敬重钦佩、痛惜伤心等复杂情感的体现。D.从“我”“爽快”的回答中可见“不速之客”的突然造访并没有引起“我”的微微不满。‎ 答案 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2.作品中的“不速之客”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 不速之客”限定考生要围绕这一人物筛选信息。“性格特征”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不包括人物的身份、地位等信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要从人物的言行、他人评价等入手,从具体情节入手。如从开头部分“不速之客”与“我”的对话中可见其朴实敦厚。‎ 答案 ①朴实敦厚。来到“我”家后,吞吞吐吐地请求借住一晚,不好意思打扰“我”的生活。②善良,乐于助人。冒充死去的小侯,给小侯的家人寄钱,并去看望小侯的家人。③胸怀宽广,不计前嫌。小侯曾讽刺过他,他却尽心尽力帮助小侯的家庭。‎ ‎3.作品是怎样叙述“不速之客”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怎样叙述故事,一般要求回答叙事的角度、叙事的线索、故事的展开形式等。叙事角度有第一人称叙事、第二人称叙事等,从小说开头出现的“我家”“我”来看,本文是以第一人称来叙事的,以第一人称叙事,可以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叙事方式上,很明显,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的形式来展开的,它的好处是使叙事更加集中。如此分析,便可得出答案。‎ 答案 ①以第一人称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会亲”为话题和线索,展开感人肺腑的故事,可谓匠心独运,引人入胜;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我”和“不速之客”之间的对话展开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 ‎4.有人说,首段有些多余,删去首段作品更显简洁,你是否赞同这一说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探究性试题,首先要亮明观点,然后寻找原因,要善于从多角度入手分析原因,如结构、情感、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角度。此题实际上要求分析小说首段的作用,作为小说的首段,很可能涉及结构、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还可以再结合小说主旨深入挖掘其情感上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探究类题目的答案应言之有据(源于文本),言之有理(自圆其说),言之有序(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分条阐述)。‎ 答案 不赞同删去。①结构上,首尾呼应,以“感动流泪”开篇,以“流泪赠礼”收束全文,结构严谨;②情感表现上,强调“感动”,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③设置悬念,‎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思想内容上,以他人的“感动流泪”,突出了石油工人的崇高精神,凸显了作品的主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