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八省联考2021年1月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八省联考2021年1月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演练历史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下移到民间,如庄子所言“道术将为天下裂”,之后渐有思想解放的局面。“道术”在当时分化为A.分封制度B.诸子百家C.礼乐制度D.三纲五常2.小楚同学酷爱书法,经常临摹“颜体”楷书。有一天发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如图)虽然有不少涂改的墨团,却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查阅史书方有所悟,颜真卿是在得知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后,激昂悲愤而写下这一传世名作的。这说明A.颜真卿书法造诣臻于完善B.行书比楷书更具审美功能C.唐代文化由守成走向创新D.书法家气节提升作品声誉3.如图改绘自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呈现的是唐宋时期今湖北境内县级治所的分布状况。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出A.高产作物普及B.土地兼并加剧C.人口数量增加D.冗兵问题严重19 4.明朝政府在科举中普遍采取“优养”措施,生员、举人参加乡试、会试,岁贡生员入京,皆给予盘缠补助。这体现出A.民众贫富差距的消弭B.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C.科举程序的优化D.政权社会基础的扩大5.清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纂修的全国地理总志《嘉庆大清一统志》,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A.维护国家主权B.扩大地方自治C.强化三省职权D.建立行省制度6.有学者评价近代某革命纲领:“交织着现实和幻梦,交织着彻底的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空想图画。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这一革命纲领A.体现了农民反封建愿望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C.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7.1918年初,山西太原人刘大鹏的日记写道:“吾邑实行剪发一月有奇,警佐下乡,警兵到村,莫不剪人之一阳曲县知事亦亲自下乡剪发。”这反映出A.北洋政府统治黑暗B.移风易俗行之不易C.复辟基础依然深厚D.卫生观念有待普及8.曾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指出:“资本国在中国培植的经济势力,早已根深蒂固,牢不可破……(中国)要想发展资本主义和各资本国为经济战争,恐怕要糟到极点了。”作者认为A.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B.民族工业发展获得有利条件C.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中国问题D.军阀利用帝国主义维持统治9.《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回忆1936年在延安的采访:“他(毛泽东)的看法一旦用英语发表出去,尽管国民党实行新闻检查,也会传回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耳朵里。”斯诺的采访报道A.扩大了延安的政治影响力B.促进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C.缓和了国共两党之间矛盾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0.根据1979~1982年全国自销机构及零售额的统计情况(如表)可知项目1979198019811982自销机构(个)283211180173732205219 自销人员(人)1983379920142912181564自销零售额(亿元)103.6165.0195.4216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比5.8%7.7%8.3%84%A.企业改革已进入深水区B.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C.自产自销成为行业主流D.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11.西方学者认为,罗马人的政治智慧胜过希腊人,罗马不但能进行征服,而且还能与被征服者分享征服的成果。这说明罗马A.延续希腊统治策略B.共和政体不断完善C.扩展公民权至全境D.宗教信仰趋于平等12.中世纪欧洲人曾绘图(如图)嘲笑“地球是圆形”的观点,彻底改变嘲笑者看法的历史事件是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达.伽马远航至印度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3.1689年《权利法案》为英国国王接受后,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在国王和议会之间建立起一套稳定运转的工作机制。这体现出A.君主立宪制确立B.国王淡出政坛C.议会两党制形成D.内阁权力增强14.苏联拥有先进核武器后,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质疑北约还能否保护欧洲安全,认为法国应该排除对美国“屈从”,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欧洲和世界行动。这表明法国力图A.脱离美国主导的西方联盟B.争夺欧洲霸权C.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D.单独对抗苏联15.19 二战后,新独立的印度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西部非洲人继续使用英语,前法属殖民地的一些领导人以能讲完美的法语而自豪,热衷于用法国艺术品装饰府邸。这说明A.前殖民地本土语言消亡B.前殖民地深受西方文化影响C政治精英重视语言改革D.新兴国家独立缺乏政治基础16.据统计,世界贸易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6年为6.6%,1966~1977年为9.2%。20世纪80年代增速有所放缓,90年代世界贸易额峰值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这体现出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B.区域性经济联盟的出现C.国际石油危机的爆发D.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前行二、非选择题17.【儒家思想演变】材料一汉朝建立后,先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皆有儒生弟子传承。汉武帝时期,“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因此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此外,为博士设立弟子员。自此渐有文学入仕之正途。——据《汉书·儒林传》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隋文帝从巩固中央集权出发,推行以儒学为本、三教并用的政策,“超擢奇隽,厚赏诸儒,京邑达乎四方,皆启黉校”。“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得以复苏。——据《隋书.儒林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与隋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历史背景之异同。18.【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材料一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国家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会议认为,必须对旧教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材料二1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性质的根本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的教育成就并分析其原因。19.【欧洲的兴与衰】材料一19世纪以前,亚洲(除印度外)以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区还是独立的,与欧洲几乎没有任何政治联系。然而,到19世纪晚期,整个非洲几乎都被欧洲列强瓜分殆尽,亚洲的政治和经济也被欧洲所控制。到下个世纪时,欧洲的优势地位已经使全球经济联为一体。——据【美】唐纳德.卡根等《西方的遗产》材料二1945年结束的战争是一场全面战争,它切断了世界历史。欧洲最初挑动暴力,后来又承受暴力,受到极大的创伤,战争从未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表明曾经统治世界的欧洲正在走向没落。——据【法】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优势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优势地位丧失的原因。20.【电报与近代中国】小楚同学在校园文化节中承担“电报与近代中国”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整理。摘抄出如下资料:◆19世纪中叶,欧美电报业务迅速发展起来。跨洋电缆使得商品的供需、价格及前景等重要信息瞬息可知。同期的中国依旧以驿站、民信局进行通信。19 ◆1863年前后,列强要求在华开办电报业务。总理衙门认为列强先于中方获知信息,中方将信受制约,且线路一旦损坏,容易引发纠纷,因而坚决反对。◆1870年,清政府认识到既然难以拒绝列强,“不如我自为之”,架设电线(即电报线)、办理电报,可以“分洋商之利”。◆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清政府消息不灵,决策滞后,认识到兴办电报之紧迫。沈葆桢奏请在福建和台湾之间架设电线。◆1880年,李鸿章奏请在上海与天津之间架设电线。◆1881年前后,为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电报学堂陆续开办。◆1882年,《中报》率先使用国内电讯。◆1883年,总理街门开通官用专线。◆1887年,川滇电线和福建至台湾水底电线建成。◆1890年,广西龙州与越南北折电报接通。◆1894年,李鸿章接到朝鲜政府请求出兵援助的电报。◆1902年,本世凯见电报局可获厚利,建议清延收归国有。◆1908年,全国电报线路长达90897里,大中城市设电报局总数达到394处。◆1911年,各省通电响应四川保路运动,邮传部通令不得收发此项“违制”电报。请为小楚同学提供设计展板的建议,需提炼主题,选取材料,并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可从电报与近代中国内政外交、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任选角度展开论述。)19 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演练历史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下移到民间,如庄子所言“道术将为天下裂”,之后渐有思想解放的局面。“道术”在当时分化为A.分封制度B.诸子百家C.礼乐制度D.三纲五常【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学术下移,以及春秋时期可得出这是百家争鸣局面,因此“道术”在当时分化为了诸子百家的思想,B项正确;AC项当时已经存在,排除;D项是汉代出现的,排除D。2.小楚同学酷爱书法,经常临摹“颜体”楷书。有一天发现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如图)虽然有不少涂改的墨团,却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查阅史书方有所悟,颜真卿是在得知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后,激昂悲愤而写下这一传世名作的。这说明A.颜真卿书法造诣臻于完善B.行书比楷书更具审美功能C.唐代文化由守成走向创新D.书法家气节提升作品声誉【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颜真卿是在得知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后,激昂悲愤而写下这一传世名作的”,可以看出颜真卿有气节所在,这使其虽然有涂改,却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故反映出书法家气节提升作品声誉,D项正确;完善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材料没有比较,不能得出B项;创新之处没有体现,排除C。19 3.如图改绘自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呈现的是唐宋时期今湖北境内县级治所的分布状况。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出A.高产作物普及B.土地兼并加剧C.人口数量增加D.冗兵问题严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唐宋时期今湖北境内县级治所的分布状况图可以看出,宋代相较于唐朝,县级的治所数量有所增加,颁布更加广泛,因此反映出人口数量增加,因此要设置更多的县,C项正确;来自美洲的高产作物明朝传入,排除A;BD项与县级治所增加没有直接关系,排除。4.明朝政府在科举中普遍采取“优养”措施,生员、举人参加乡试、会试,岁贡生员入京,皆给予盘缠补助。这体现出A.民众贫富差距消弭B.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C.科举程序的优化D.政权社会基础的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生员、举人参加乡试、会试,岁贡生员入京,皆给予盘缠补助”可以看出,明朝进一步优化的考生应考的流程,不让考生因盘缠问题,而耽误,C正确;材料只涉及考生,而不是民众,排除A;材料涉及的是过程,而不是官员素质,排除B;材料中所涉及的人员并没有扩大,还是“生员、举人”等人,因此基础并没有脑大,排除D。19 5.清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纂修的全国地理总志《嘉庆大清一统志》,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A.维护国家主权B.扩大地方自治C.强化三省职权D.建立行省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纂修的全国地理总志《嘉庆大清一统志》,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可得出清政府通过绘制全国的地图,加强国家的领土主权意识,故A项正确;材料与自治无关,排除B;清代没有三省制,排除C;元代行省已经建立,排除D。6.有学者评价近代某革命纲领:“交织着现实和幻梦,交织着彻底的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空想图画。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这一革命纲领A.体现了农民反封建愿望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C.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交织着现实和幻梦,交织着彻底的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空想图画。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可得出这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天朝田亩制度》,根据所学,其反映出农民要求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美好愿望,故A项正确,排除D;《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真正实施,不能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也没有好的效果,排除BC。7.1918年初,山西太原人刘大鹏的日记写道:“吾邑实行剪发一月有奇,警佐下乡,警兵到村,莫不剪人之一阳曲县知事亦亲自下乡剪发。”这反映出A.北洋政府统治黑暗B.移风易俗行之不易C.复辟基础依然深厚D.卫生观念有待普及【答案】B19 【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民国建立后,有的人已经剪发一个多月了,有的地方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还要县知事、警兵等人到村里督促剪发,说明当时移风易俗行之不易,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黑暗,排除A;留发并不代表有复辟的根基,排除C;材料与卫生无关,排除D。8.曾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指出:“资本国在中国培植经济势力,早已根深蒂固,牢不可破……(中国)要想发展资本主义和各资本国为经济战争,恐怕要糟到极点了。”作者认为A.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B.民族工业发展获得有利条件C.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中国问题D.军阀利用帝国主义维持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中国)要想发展资本主义和各资本国为经济战争,恐怕要糟到极点了”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中国想通过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抗衡西方国家,是不可能的,即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不可能的,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排除A;根据“资本国在中国培植的经济势力,早已根深蒂固,牢不可破”可得出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因此不是有利条件,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军阀,排除D。9.《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回忆1936年在延安的采访:“他(毛泽东)的看法一旦用英语发表出去,尽管国民党实行新闻检查,也会传回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耳朵里。”斯诺的采访报道A.扩大了延安的政治影响力B.促进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C.缓和了国共两党之间矛盾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毛泽东)的看法一旦用英语发表出去,尽管国民党实行新闻检查,也会传回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耳朵里”可以看出斯诺的采访报道,虽然有可以受到国民党的阻挠,但客观上扩大了延安的政治影响力,使更多的知识分子及中国人了解延安,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合作抗日的问题,排除B项;缓和矛盾的说法不符合主旨,排除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才建立,排除D项。19 10.根据1979~1982年全国自销机构及零售额的统计情况(如表)可知项目1979198019811982自销机构(个)2832111801737322052自销人员(人)1983379920142912181564自销零售额(亿元)103.6165.0195.4216.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比5.8%7.7%8.3%84%A.企业改革已进入深水区B.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C.自产自销成为行业主流D.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从1979~1982年全国自销机构及零售额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其机构、人员、额度等都在不断增加,这反映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企业的自主权在不断扩大,B正确;企业改革此时才刚刚开始,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到自产自销的情况,没有与其它渠道比较,不能得出C项结论,排除C;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1992年提出的,排除D。11.西方学者认为,罗马人的政治智慧胜过希腊人,罗马不但能进行征服,而且还能与被征服者分享征服的成果。这说明罗马A.延续希腊统治策略B.共和政体不断完善C.扩展公民权至全境D.宗教信仰趋于平等【答案】C【解析】19 【详解】根据“罗马不但能进行征服,而且还能与被征服者分享征服的成果”可得出,随着罗马不断地对外扩张,罗马的公民权范围不断扩大,使其被征服地区的人民也享有罗马的公民权,分享罗马的成果,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希腊的政策是什么,排除A;随着罗马征服的地区越来越多,罗马后来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宗教,排除D。12.中世纪欧洲人曾绘图(如图)嘲笑“地球是圆形”的观点,彻底改变嘲笑者看法的历史事件是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达.伽马远航至印度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彻底改变嘲笑者看法,D项正确;ABC项与主旨无关,排除。13.1689年《权利法案》为英国国王接受后,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在国王和议会之间建立起一套稳定运转的工作机制。这体现出A.君主立宪制确立B.国王淡出政坛C.议会两党制形成D.内阁权力增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在国王和议会之间建立起一套稳定运转的工作机制”可得出,英国在国王与议会之间形成了较稳定的关系,即国王已经逐步成为国家的象征而不处于统而不治的状态,说明英国已经是一个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A正确;国王并没有淡出政坛,其仍然是国家的象征,也是国家的元首,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到政党,排除C;材料与内阁无关,排除D。14.苏联拥有先进核武器后,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质疑北约还能否保护欧洲安全,认为法国应该排除对美国的“屈从”,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欧洲和世界行动。这表明法国力图19 A.脱离美国主导的西方联盟B.争夺欧洲霸权C.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D.单独对抗苏联【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认为法国应该排除对美国的“屈从”,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欧洲和世界行动”可得出,随着西欧实力的增强,以及冷战局势的变化,法国力图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以最大限度维护国家的利益,C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主旨的误读,排除A;法国没有想争夺霸权,排除B;“单独”的说法错误,排除D。15.二战后,新独立的印度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西部非洲人继续使用英语,前法属殖民地的一些领导人以能讲完美的法语而自豪,热衷于用法国艺术品装饰府邸。这说明A.前殖民地本土语言消亡B.前殖民地深受西方文化影响C.政治精英重视语言改革D.新兴国家独立缺乏政治基础【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新独立的印度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西部非洲人继续使用英语,前法属殖民地的一些领导人以能讲完美的法语而自豪,热衷于用法国艺术品装饰府邸”可知,战后新兴独立民族国家的部分群体依然沿用殖民地时期宗主国家的语言方式、热衷宗主国家的艺术文化,说明其深受西方文化熏陶,故B项正确;题干并不能说明前殖民地本土语言消失,排除A项;题干不能体现政治精英的影响,排除C项;仅从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新兴国家缺乏政治认同,排除D项。故选B。16.据统计,世界贸易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6年为6.6%,1966~1977年为9.2%。20世纪80年代增速有所放缓,90年代世界贸易额峰值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这体现出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B.区域性经济联盟的出现C.国际石油危机的爆发D.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前行【答案】D【解析】19 【详解】根据“世界贸易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6年为6.6%,1966~1977年为9.2%。20世纪80年代增速有所放缓”可以得出全球的经济发展在二战后呈现时高时低的状态,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前行,D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涉及的是金融,排除A;材料与区域性联合无关,排除B;国际石油危机的爆发在70年代,不能反映材料中50-60年代的信息,排除C。二、非选择题17.【儒家思想的演变】材料一汉朝建立后,先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皆有儒生弟子传承。汉武帝时期,“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因此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此外,为博士设立弟子员。自此渐有文学入仕之正途。——据《汉书·儒林传》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隋文帝从巩固中央集权出发,推行以儒学为本、三教并用的政策,“超擢奇隽,厚赏诸儒,京邑达乎四方,皆启黉校”。“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得以复苏。——据《隋书.儒林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与隋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历史背景之异同。【答案】本卷所有答案仅供参考,请等待官方正式答案(1)途径:传承先秦儒家经典;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参与政务,教授儒生;中央设太学,地方建立郡国学校,儒学教育官方化;汉武帝重用儒生,表彰六经。(2)异:外部环境不同:汉代儒学面临道家等学说的压力,隋朝儒学面临佛教、道教的挑战;方式不同:汉代排斥其他家思想,而隋朝吸纳了佛教、道教思想的合理因素。同:儒学都面临困境;都是为加强统治的需要;都重用儒生、重视儒学教育。【解析】19 【详解】(1)根据材料一“汉朝建立后,先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皆有儒生弟子传承”,可得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是:传承先秦儒家经典;根据材料一“汉武帝时期,‘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可得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是: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据材料一“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因此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此外,为博士设立弟子员。自此渐有文学入仕之正途”,可得出,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是: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参与政务,教授儒生;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还有“中央设太学、地方建立郡国学校,儒学教育官方化;汉武帝重用儒生,表彰六经”。(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部环境不同、方式等角度分析汉与隋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历史背景的不同之处;从儒学都面临困境、为加强统治的需要、重视程度等角度分析汉与隋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历史背景的相同之处。18.【新中国教育事业】材料一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国家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会议认为,必须对旧教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性质的根本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的教育成就并分析其原因。19 【答案】(1)根本变化: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转变。(2)成就及原因:1949-1952年:成就:彻底改造了旧教育。原因:新中国成立;《共同纲领》的保障;国家政策支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1953-1956年:成就:人民教育事业确立发展。原因:经济的恢复发展;人民政权的巩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1954年宪法的保障;苏联的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1956-1965年:成就: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原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一五计划”的成就;教育方针的制定;“两种教育制度”的推动;“双百”方针的提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转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1952年的教育成就是:彻底改造了旧教育。从新中国成立、法律保障、国家政策支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等角度回答原因。1953-1956年的教育成就是:人民教育事业确立发展从经济的恢复发展、人政权的巩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宪法的保障、苏联的影响、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等角度回答原因。1956-1965年的经验成就是: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一五计划”的成就、教育方针的制定、“两种教育制度”的推动、“双百”方针的提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等角度回答原因。19.【欧洲的兴与衰】材料一19世纪以前,亚洲(除印度外)以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区还是独立的,与欧洲几乎没有任何政治联系。然而,到19世纪晚期,整个非洲几乎都被欧洲列强瓜分殆尽,亚洲的政治和经济也被欧洲所控制。到下个世纪时,欧洲的优势地位已经使全球经济联为一体。——据【美】唐纳德.卡根等《西方的遗产》材料二194519 年结束的战争是一场全面战争,它切断了世界历史。欧洲最初挑动暴力,后来又承受暴力,受到极大的创伤,战争从未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表明曾经统治世界的欧洲正在走向没落。——据【法】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优势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优势地位丧失的原因。【答案】(1)历史条件:主观: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制确立;殖民扩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科技进步;思想解放等。客观:亚非国家逐渐落伍。(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广大第三世界的发展;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等。【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概括欧洲优势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观方面从经济、政治、市场、科技、思想等方面概括;客观方面主要是亚非国家逐渐落伍。(2)根据材料二“1945年结束的战争是一场全面战争,它切断了世界历史。欧洲最初挑动暴力,后来又承受暴力,受到极大的创伤,战争从未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可得出,欧洲优势地位丧失的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根据材料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表明曾经统治世界的欧洲正在走向没落”,可得出,欧洲优势地位丧失的原因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优势地位丧失的原因还有“广大第三世界的发展、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等”。20.【电报与近代中国】小楚同学在校园文化节中承担“电报与近代中国”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整理。摘抄出如下资料:◆19世纪中叶,欧美电报业务迅速发展起来。跨洋电缆使得商品的供需、价格及前景等重要信息瞬息可知。同期的中国依旧以驿站、民信局进行通信。◆1863年前后,列强要求在华开办电报业务。总理衙门认为列强先于中方获知信息,中方将信受制约,且线路一旦损坏,容易引发纠纷,因而坚决反对。19 ◆1870年,清政府认识到既然难以拒绝列强,“不如我自为之”,架设电线(即电报线)、办理电报,可以“分洋商之利”。◆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清政府消息不灵,决策滞后,认识到兴办电报之紧迫。沈葆桢奏请在福建和台湾之间架设电线。◆1880年,李鸿章奏请在上海与天津之间架设电线。◆1881年前后,为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电报学堂陆续开办。◆1882年,《中报》率先使用国内电讯。◆1883年,总理街门开通官用专线。◆1887年,川滇电线和福建至台湾水底电线建成。◆1890年,广西龙州与越南北折电报接通。◆1894年,李鸿章接到朝鲜政府请求出兵援助的电报。◆1902年,本世凯见电报局可获厚利,建议清延收归国有。◆1908年,全国电报线路长达90897里,大中城市设电报局总数达到394处。◆1911年,各省通电响应四川保路运动,邮传部通令不得收发此项“违制”电报。请为小楚同学提供设计展板的建议,需提炼主题,选取材料,并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可从电报与近代中国内政外交、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任选角度展开论述。)【答案】【示例】主题:电报业折射出家国情怀论述:自鸦片战争后,中国饱受列强蹂躏,国家蒙难,人民生灵涂炭。为了挽救千疮百孔的祖国,无数仁人志士殚精竭虑,学习先进,积极探寻各种救国之策。日新月异的电报业务也随之传入中国,1863年前后,列强要求在华开办电报业务,中方担心受制于洋人断然拒绝;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有感于信息滞后,洋务大员沈葆桢奏请在福建和台湾之间架设电线;为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天津、上海等地陆续开设新式学堂;1911年,因清政府出卖利权,四川爆发了保路运动,各省通电响应。凡此种种,尽管一路艰难,但近代电报事业的起步发展无不折射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素,家国情怀。【解析】19 【详解】根据材料,可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提炼主题:电报业折射出家国情怀。结合材料中的有关信息进行论述,如:1863年前后,列强要求在华开办电报业务,中方担心受制于洋人断然拒绝;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有感于信息滞后,洋务大员沈葆桢奏请在福建和台湾之间架设电线;为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天津、上海等地陆续开设新式学堂;1911年,因清政府出卖利权,四川爆发了保路运动,各省通电响应。本题为开放试卷,也可以从经济角度提炼主题,如“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电报事业的发展”;还可以从国防角度提炼主题,如“国防需要促进了中国电报事业的发展”;再结合相关信息论述即可。1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