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 专题复习攻略 专题一 地理图像与地理计算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地理 专题复习攻略 专题一 地理图像与地理计算1

专题一 地理图像与地理计算 ‎(一)地理图像 专题透析 地理图像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蕴涵丰富的地理信息,它以简明的图像和符号表现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演变过程,使难以直接观察的地理现象,得以直接展现出来。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学会阅读地理图像是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基本功,它不仅可以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地理技能的培养,还能逐步培养注意力、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分析能力乃至创新能力等,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重点突破 一、经纬网图 ‎1.识别经纬网图上的东西经、南北纬和南北、东西半球 ‎(1)在将经纬线画作平行直线的地图上,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是东经,向东递减的是西经;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是北纬,向北递减的是南纬。‎ ‎(2)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线呈圆弧形的地图上,以北极为中心,则逆时针方向度数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纬度是北纬;以南极为中心,则顺时针方向度数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纬度是南纬。‎ ‎(3)以赤道(0°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也是南北纬的分界线。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至160°E的半球为东半球,20°W以西至160°E的半球为西半球,即:西经度数小于20°为东半球,东经度数大于160°为西半球。‎ ‎(4)根据纬度的度数来判断低中高纬度,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例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    ,B    ,C    ,D    ,E    ,F    。‎ ‎(2)写出C、D、E三点所在半球:‎ C    、    ,D    、    ,E    、    。‎ ‎(3)就高、中、低纬度而言,C点位于    纬度,E点位于    纬度。‎ ‎(4)A点位于C点的    方向,D点位于F点的    方向。‎ ‎【解析】(1)在经纬网图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度数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度数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此可知,图中各点的经纬度为:A.20°E,20°N;B.20°W,30°S;C.30°E,10°S;D.140°E,60°N;E.170°E,40°N;F.160°W,50°N。(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知,C在东半球、南半球,D在东半球、北半球,E在西半球、北半球。(3)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就高、中、低纬度而言,C点位于低纬度,E点位于中纬度。(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线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A点位于C点的西北方向,D点位于F点的西北方向。‎ ‎【答案】(1)20°E,20°N 20°W,30°S 30°E,10°S 140°E,60°N 170°E,40°N 160°W,50°N (2)东半球 南半球 东半球 北半球 西半球 北半球 (3)低 中 (4)西北 西北 ‎2.在经纬网图上辨别方向 在经纬网图上辨别方向主要有侧视图、斜视图和俯视图几种,其中又以侧视图和俯视图最为重要。侧视图主要考查经纬网的侧视图和半球的侧视图;斜视图主要是地球的部分经纬网图,要注意纬线在中高纬度位置的变化;俯视图主要考查的是以南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 例2 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 A B C D ‎【解析】本题是一个较难的题目,三种经纬网地图的辨别方向都进行了考查,特别是B、C选项中的地图,是典型的斜视图。B图中方向的判定跟基本判定方向完全相反,对学生思维能力是一个考验,学生在判断时可以把此图进行翻转,转到基本判定时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者直接用“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来判断。D选项是典型的在俯视图上辨别方向,上面已经有了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然后根据俯视图辨别方向的方法判断即可。‎ ‎【答案】B 二、地形剖面图 ‎1.地形剖面图 指用剖面线表示地面起伏态势的图形,简称剖面图。它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即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地形剖面图类试题是以区域性、系统性、综合性为主线的学科内综合试题。‎ ‎2.判读技巧 ‎①根据经纬度确定剖面的地理位置。②看纵坐标(垂直比例尺),了解图示地区地形起伏变化,确定地貌类型,分析地势特征等。③根据掌握的地理知识判断该地区所在大洲、国家、地区、濒临的海洋及与此有关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问题。‎ ‎3.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步骤与应用 ‎(1)判读剖面是沿什么方向做的,了解剖面的方向和位置。‎ ‎(2)根据地形剖面图的弯曲状况和高度,读出沿线经过地区的海拔和地势起伏情况。‎ ‎(3)读出沿线地形分布特征。‎ ‎4.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 ‎(1)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与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与剖面图是否一致。‎ ‎(2)分析剖面线穿越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与剖面图上的垂直高度是否相符。‎ ‎(3)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线的高度是否相同。‎ ‎5.需要熟练掌握的地形剖面图 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我国西部沿87°E的地形剖面图、美国沿40°N地形剖面图、沿0°纬线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沿23.5°S某大陆附近地形剖面图等。‎ 例3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A.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盆地①位于最东面 C.盆地①③都位于暖温带 D.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2)盆地①和盆地②相比较,正确的是( )‎ A.盆地①和盆地②内能源资源都很丰富,但种类差异大 B.都属于外流区域,都有闻名于世的农业灌溉工程 C.两地所建林业生态工程的生态作用差异大 D.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都以风力和流水作用为主 ‎【解析】根据经纬度可以进行定位,①为准噶尔盆地,②为四川盆地,③为塔里木盆地,④为柴达木盆地。(1)④柴达木盆地不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②四川盆地位于最东面;①准噶尔盆地不在暖温带。(2)盆地①和盆地②能源种类相似,都多天然气资源;盆地①大部分属于内流区;盆地①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盆地②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 ‎【答案】(1)D (2)C 三、地理原理图 地理原理图用简明形象的图形,展示了地理事物的演变规律和过程,生动、直观地表达地理的基本原理。常用的地理原理图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图、季风形成示意图、六大板块示意图、环境—人口—资源问题示意图、可持续发展示意图等。‎ 例4 北半球某地8:00日出,且该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极值。据此回答(1)~(2)题。‎ ‎(1)这一天,该地昼长为( )‎ A.8小时 B.12小时 C.16小时 D.22小时 ‎(2)此时,澳大利亚西南部沿海地区( )‎ A.高温多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少雨 D.寒冷干燥 ‎【解析】(1)北半球某地8:00日出,且该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极值,说明该地昼最短、夜最长,即北半球的冬至日,该日8:00日出,16:00日落,其白昼时间是8小时,故A正确。(2)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正值夏季。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故选C。‎ ‎【答案】(1)A (2)C 四、地理统计图 ‎1.线状统计图(曲线图、折线图)‎ ‎(1)看横坐标与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 ‎(2)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 ‎(3)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则表示变化幅度小。‎ ‎(4)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5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流位于(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气候区 D.高寒地带 ‎(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冬季断流 C.有一个汛期 D.年径流总量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方式和水文特征。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不一样,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气温和降水就有差异,在河流上主要表现为水文特征中的汛期和结冰期两方面。通过对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判读,发现在冬季时该河流出现断流,流量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凸起,说明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 ‎【答案】(1)C (2)B ‎2.柱状统计图 柱状统计图的理解和阅读,在初中地理中考查的主要是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看纵、横坐标所反映的内容。‎ ‎(2)思考各内容之间的联系。‎ ‎(3)对柱的高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纵坐标因子随横坐标内容的变化。‎ 例6 读两地的气温、降水图,回答下列问题。‎ ‎ ‎ 甲 乙 ‎(1)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地,年降水量多的是    地。‎ ‎(2)甲地的气温特点是    ,降水特点是    ,因此可以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3)乙地的气温最高月份在    月份,气温最低月份在    月份,降水特点是    ,由此可判断乙地位于    半球(南、北),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寒带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4)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解析】(1)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用长方形柱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据图可知:乙地气温年较差大,甲地年降水量多。(2)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甲地终年炎热,全年降水多,因此应该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故本题选B。(3)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乙地的气温最高月份在1月份,气温最低月份在8月份,全年降水稀少,由此可判断乙地位于南半球,因此乙地的气候类型是寒带气候,故本题选C。(4)一般来说,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等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甲地终年炎热,而乙地终年气候酷寒,造成两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本题选A。‎ ‎【答案】(1)乙 甲 (2)终年炎热 全年降水多 B (3)1 8 全年降水稀少 南 C (4)A ‎3.扇形统计图、饼状统计图 ‎(1)看图例或图中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是哪些地理项目,明确结构图的各个组成要素。‎ ‎(2)对这些内容进行“再现”,在脑中呈现相关的知识点。‎ ‎(3)思考每一图例或主要图例所对应的地理项目。‎ ‎(4)明确各要素的比例及比例大小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 例7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2)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用水 D.过度养殖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 A.缓坡退耕,陡坡种植橡胶树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解析】根据饼状统计图的阅读过程,首先要把两幅图的图例看清楚,然后把这两幅图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和分析,会发现并不是平原占多少比重种植业就占多少比重,水面的比重和渔业的比重基本吻合,陡坡和林业的比重相差较大,通过分析比较可得出答案。‎ ‎【答案】(1)A (2)D ‎4.地理表格 解读表格题,最关键的是要灵活运用表格中的数据,从数据中找出表格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切不可被表格中众多的数据所迷惑。一般而言,解读表格题,要能解释或说明表格中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差异。‎ 例8 读甲、乙两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据表,回答(1)~(2)题。‎ 国家 领土面积/ 万千米2‎ ‎2000年人 口/万人 人口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 /%‎ 甲国 ‎58.2‎ ‎3 010‎ ‎4.2‎ ‎1.8‎ 乙国 ‎35.7‎ ‎8 209‎ ‎0.62‎ ‎0.63‎ ‎(1)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国家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分别约是51.7人/千米2和229.9人/千米2‎ B.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2.4%和0.01%‎ C.甲国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 D.乙国可能面临就业压力过大 ‎(2)乙国最可能位于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地理表格题目,涉及一些地理计算,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知道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同时要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不一样的。‎ ‎【答案】(1)A (2)B 五、地理景观图 地理景观图主要是指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物的图片、照片、幻灯片和卫星影像图片等。因此,地理景观图一般包括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其判读技巧如下:‎ ‎(1)结合材料和题干读图名:准确判读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 ‎(2)解读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因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3)根据设问用地理知识作答: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例9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 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 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 )‎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在陡坡开垦梯田 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 D.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 ‎【解析】按照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步骤和方法,认真对比景观图中的农作物和地形特征,就可以比较明确地判断出本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类型。图中所示地形类型为丘陵,农作物为水稻、茶和柑橘,定位在我国东南丘陵地区,低山丘陵地区主要发展的是立体农业。‎ ‎【答案】(1)C (2)B ‎(二)地理计算 专题透析 地理计算能力是地理科考试中的能力要求。从“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是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方向之一。地理计算问题能较好地检验考生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运用能力,较好地体现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 近几年考试试题中的地理计算题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提供信息材料,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加以计算;二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计算公式(教材中未涉及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地理计算能力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出学生对某些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与把握程度,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应对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重点突破 一、比例尺的相关计算 在进行比例尺的计算与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单位换算统一。②比例尺的大小实际上是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③图上距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例1 在一张长‎60厘米,宽‎54厘米的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并要求留出‎2厘米的页边距,那么该图最为适宜的比例尺是( )‎ A.1∶4 000 000 B.1∶25 000 ‎000 C.1∶1 000 000 D.1∶10 000 000‎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两点:(1)我国东西宽约5 ‎000千米,南北长约5 ‎500千米。(2)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先求留出页边距后实际地图的长(‎56厘米)和宽(‎50厘米),再按其长宽分别计算比例尺。在选定同一幅图的比例尺时,应考虑绘图的方便性、比例尺的整数性,且以较小比例尺为准。‎ ‎【答案】D 二、计算时区和区时的三个步骤 ‎1.计算当地时区 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地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 ‎2.计算时区差 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6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 ‎3.计算区时 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时,东九区的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的区时为6-5=1时。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 ‎4.日界线和日期的变更 国际上规定,原则上把东西十二时区之间的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从日界线西侧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从日界线东侧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即“东减西加”。‎ 时区日界线的计算顺口溜:‎ 邻区差一时,东加西去减;日界线两边,加减正相反;东西十二区,时差为一天。‎ 例2 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在伦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 ‎【解析】伦敦(中时区)时间为‎12月24日19:00,与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相差8个小时,北京位于伦敦东边,所以北京时间为‎12月24日19:00+8小时=‎12月25日凌晨3:00。‎ ‎【答案】‎12月25日凌晨3:00‎ 例3 关于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向 B.丙地位于西半球、热带地区 C.甲地与丁地总是同时日出 D.某轮船从丁地航行到丙地,日期要加一天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甲地位于乙地的正西方向,故A错误;若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向西增大,就是西经,丙地的经度是140°W,位于西半球,若相邻两条纬线的度数向南增大,就是南纬,丙地的纬度是10°S,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故B正确;图中甲、丁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在春分、秋分时,两地同时见到日出,在夏至日时,甲地比丁地先见到日出,冬至日时,丁地比甲地先见到日出,故C错误;凡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减一天,因此轮船从丁地航行到丙地,日期要减一天,故D错误。‎ ‎【答案】B 三、求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 解法:1.在原图陡崖崖底和崖顶分别标上两个点A、B。‎ ‎2.根据等高线图的基本知识可知A、B两点的海拔范围,将它们分别以不等式的形式列出来:‎ ‎200<A≤300‎ ‎500≤B<600‎ ‎3.在上面两个不等式中画个“蝴蝶”,如下图:‎ ‎4.根据不等式解法的基本知识,陡崖的相对高度(△H)肯定在以下这个范围内:(500-300)≤△H<(600-200),即200≤△H<400。‎ 例4 据图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的海拔,并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1)陡崖顶部的甲点海拔可能为( )‎ A‎.99米 B‎.199米 C‎.249米 D‎.299米 ‎(2)陡崖底部的甲点海拔可能为( )‎ A‎.99米 B‎.199米 C‎.249米 D‎.299米 ‎(3)根据崖顶和崖底的海拔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为( )‎ A‎.99米 B‎.199米 C‎.299米 D‎.399米 ‎【解析】海拔的判读要明确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海拔的范围就是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任一数值,同时要算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陡崖处的相对高度可以用蝴蝶解法得到答案。‎ ‎【答案】(1)D (2)A (3)B 四、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 ‎1.人口自然增长率 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千米2来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 例5 香港土地总面积约1 ‎104千米2,人口达710万(2010年),香港的人口密度约为人/千米2。(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按照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直接用人口数除以面积即可,但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答案】6 431.2‎ 五、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计算 ‎1.气温 我们平时说的每天的温度就是说的日均温。月均温:把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均温相加再除以这个月的天数。年均温:把一年中12个月的月均温相加再除以12。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温减去一天中的最低温。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热月均温减去最冷月均温。‎ ‎2.降水量 降水量是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起来的水层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降水量一般用雨量器测量。‎ 例6 读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个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甲    ,乙    ,丙    ,丁    。‎ ‎(2)乙地所属的气候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3)寒假临近了,海南岛以其优美宜人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成为我国冬季旅游的热门地区,图中四个地区中,    地可能是海南岛,请根据其气候特点判断冬季海南岛是我国旅游热点的主要原因是    。‎ ‎【解析】(1)从图中看出,甲地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为地中海气候;丙地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丁地终年高温少雨,为热带沙漠气候。(2)乙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3)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与丙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相吻合;因为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而海南岛是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区,因此成为冬季旅游热点地区。‎ ‎【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2)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3)丙 纬度低,气温高 例7 某山山麓海拔‎200米处的某日气温为‎30 ℃‎,则山顶2 ‎200米处的气温是( )‎ A‎.12 ℃‎ B‎.16 ℃‎ C‎.18 ℃‎ D‎.20 ℃‎ ‎【解析】该题考查了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海拔每上升1 ‎000米,气温约下降‎6 ℃‎。‎ ‎【答案】C 自主检测 ‎(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3分×11=33分)‎ ‎ (2016·潍坊)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形图,瀑布的落差为‎48米。据此回答1~2题。‎ ‎1.某登山队从李村出发,于当地时间正午攀登到虎头峰,此时北京时间13时整,该山峰位于( )‎ A.东6区 B.东7区 C.东8区 D.东9区 ‎【答案】B ‎2.莲花湖面的海拔可能是( )‎ A‎.185米 B‎.165米 C‎.155米 D‎.135米 ‎【答案】D ‎ 读经纬网图,回答3~5题。‎ ‎3.关于图中数字代号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纬度为165°E,23.5°N B.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C.地处中纬度地区 D.一年之中只有一次阳光直射的现象 ‎【答案】D ‎4.下列两点的距离最近的是( )‎ A.从甲到② B.从丁到①‎ C.从③到乙 D.从丙到④‎ ‎【答案】A ‎5.图中各点,昼夜总是等长的是( )‎ A.② B.① C.③ D.④‎ ‎【答案】C ‎ 下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位置和此时地球上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6~7题。‎ ‎6.当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与我国哪个传统节日比较接近?( )‎ A.清明节 B.端午节 C.春节 D.中秋节 ‎【答案】C ‎7.此时,M地的状况是( )‎ A.处于夏季 B.有太阳直射 C.昼长夜短 D.处于黄昏 ‎【答案】D ‎ 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回答8~9题。‎ ‎8.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非洲 B.北美洲 C.亚洲 D.欧洲 ‎【答案】D ‎9.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 ②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③劳动力短缺 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A ‎ ‎ ‎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读台湾岛水系分布图和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B.台湾地势西部高、中东部低 C.年平均气温南高北低,中间高、四周低 D.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和地势 ‎【答案】D ‎11.台湾省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规模种植热带和亚热带果树 B.台湾岛上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C.台北既是全省最大城市,也是全省最大港口 D.农业是台湾省经济的主要支柱 ‎【答案】A 二、综合题(27分)‎ ‎12.临沂某中学八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在“五一”期间对A山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A山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B两山顶标有数字440(米)、480(米),这两个数字指的是海拔(海拔或相对高度)。‎ ‎(2)登山路线规划有①②两条,为安全起见,兴趣小组选择了①路线,请解释原因。‎ ‎【答案】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3)兴趣小组测量出甲村到登山路线①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2千米。‎ ‎(4)登上A山山顶后,兴趣小组发现B山在他们的西南方向。‎ ‎(5)兴趣小组在考察中发现该区域农业部门的布局非常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原则,那么甲村周围和山上的农业部门分别是种植业和林业。‎ ‎(6)兴趣小组考察发现,甲村为图示区域最大的聚落。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靠近水源。‎ ‎【解析】(1)读图可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B两山顶标有数字440(米)、480(米),这两个数字指的是海拔。(2)选择了①路线,理由是此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缓。(3)甲村到登山路线①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根据比例尺计算得出实地距离是‎2千米。(4)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是北方,在这幅图中,兴趣小组发现B山在A山的西南方向。(5)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甲村周围平原广阔、土壤肥沃,应该大力发展种植业。山上适合发展林业。(6)甲村地形平坦,交通便利,靠近水源,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历史性转变。‎ 材料二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1998~2014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变化趋势图。‎ ‎(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使得“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这一转变得益于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大致从2000‎ 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此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是老龄化逐渐升高。说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答案】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3)我国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该政策对青岛市人口数量和老龄化现象有何影响?‎ ‎【答案】人口数量逐渐增加,老龄化得到缓解。‎ ‎(4)据统计,2014年末,青岛市常住人口超过900万,其中登记流动人口超过200万,居山东省首位。流动人口给青岛市带来哪些有利的影响?‎ ‎【答案】劳动力数量增加,缓解用工难问题,加快城市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