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物理压轴题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中考物理压轴题集

‎11.某物理小组决定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但是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量筒。他们设计了如图7所示的实验装置。先把鹅卵石浸没在水杯内的水中,向矿泉水瓶中逐渐加水,当加入225ml的水时,瓶子在如图7甲所示的位置平衡。拿掉水杯后,再向瓶中加入150ml的水,此时瓶子在如图7乙所示的位置平衡。若不考虑鹅卵石的吸水性,忽略瓶子的质量,g取10N/kg,求:‎ ‎(1)鹅卵石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鹅卵石的密度。‎ ‎ ‎ ‎1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分别悬浮、漂浮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受到的浮力大 B.乙球受到的浮力大 C.甲球浸在水中的体积大 D.两球浸在水中的体积一样大 ‎⑤汽车启动时,需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内并旋转(相当于闭合开关),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轿车的启动原理如图所示连接完整.‎ ‎(5)电路连接如图,钥匙孔与一节电池、电磁铁组成控制电路,电动机与总电源组成工作电路.‎ ‎30.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 等器件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如图甲所示,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电压为220V,加热电热丝R2和电阻R1处于恒温箱内。图乙是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电磁继电器所在的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9 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可不计,通过实验测得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3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来。‎ ‎ ‎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题意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当滑动变阻器R2接人电路中的电阻为250Ω时,接通电路,加热电热丝加热使恒温箱的温度升高到大约 ℃并保持不变。在升温的过程中,电阻R1两端的电压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果要使恒温箱内保持的温度升高,合理的操作方法是 。‎ 答案:(5分)‎ ‎⑴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⑵50;变大 ‎⑶将R2的滑片向左移动 ‎ ‎ ‎24、如图所示是一电动机通过动滑轮提升重物的装置示意图。假设电源电压380V保持不变,电动机线圈电阻为1Ω,不考虑电动机各处摩擦。当电动机将‎540kg 重物匀速提升‎16m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为‎20A,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g=10N/kg)。则:‎ ‎(1)电动机所施加的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 ‎(2)电动机所施加的拉力F是多少?‎ ‎(3)电动机线圈电阻的发热功率是多少?‎ ‎(4)试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求电动机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 ‎20.(3分)(2014•泸州)为避免汽车超速行驶带来的危害,某校科技创新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个装置来自动限制车速.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保护电阻R0的阻值是5Ω,Rx是一个阻值随车速增大而减小的电阻元件 (装置中其它的电阻不计).开关S闭合后,螺线管A的上端相当于电磁铁的 _________ 极;当车速增大时,电磁铁的磁性会 _________ (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如果车速达到‎130km/h时,电路中电流恰好为‎1A,电磁铁A刚好能吸下衔铁B,使油门C喷油进受到限制而控制车速,此时,Rx的阻值是 _________ Ω.‎ ‎26.(2分)(2013•雅安)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众化的一种交通工具,小乔对家里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测试,他骑车在平直的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获得如图所示的速度v和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已知匀速行驶时,电动机输入电压48V,输入电流‎5A,由图可知,7~12s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为 35 N; 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87.5 %.‎ ‎8.如图,小明用一轻质杠杆自制简易密度秤的过程中,在A端的空桶内分别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体,改变物体M悬挂点B的位置,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M悬挂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下列关于密度秤制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体积相同 ‎ B.秤的刻度值向右越来越大 C.悬点O适当右移,秤的量程会增大 ‎ D.增大M的质量,秤的量程会增大 ‎2015潜江】10.电磁波是个大家族,图中所示的是其家族成员.下列关于电磁波及其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 B. 在真空中,γ射线传播速度最快 C. X射线比无线电波频率高 D. 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2015潜江】23.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恒温水箱温控电路(设环境温度不高于20℃),由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工作电路中的电热器上标有“220V 2000W”的字样;控制电路中热敏电阻Rt作为感应器探测水温,置于恒温水箱内,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1为滑动变阻器.电磁铁产生的吸引力F与控制电路中电流I的关系如图丙所示,衔铁只有在不小于3N吸引力的作用下才能被吸下.闭合开关S(不计继电器线圈的电阻). (1)用电热器给恒温箱中100kg的水加热,正常工作20min时,水温由20℃升高到25℃,求电热器的加热效率?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R1=280Ω,为了把温度控制在25℃左右,设定在水温低于25℃时自动加热,在水温达到25℃时停止加热,求控制电路中的电源电压U是多少? (3)设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U不变,将水箱中水温由25℃的恒温调节到30℃的恒温,应  (填“增大”或“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16. (2011,河南)如图是一种“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器”的工作原理图,光控开关接收到红光时会自动闭合,压敏电阻若同时受到车的压力,其阻值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因电路中电流的改变而变_______(填“强”或“弱”),当电流变化到一定值时,衔铁与触点_______(填 “‎1”‎或“‎2”‎)接触,电控照相机工作,拍摄违规车辆。‎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为滑动变阻器,R0、R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改变滑动变阻器R1‎ 的滑片的位置,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线分别画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根据以上信息求出R0的阻值(2Ω)‎ ‎36.(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变频空调机 空调机中有被称为“冷媒”的物质,利用它的物态变化可以实现室内、外热量的转移。如图所示是空调机制冷系统的原理图,其中压缩机的作用是对气态“冷媒”加压,并使“冷媒”在管内循环。压缩机的转速越大,“冷媒”的流量越大,空调机的制冷能力就越强。‎ 压缩机的转速由供电频率决定。“变频空调”是与传统供电频率不变的“定频空调”相比较而产生的概念,与“变频空调”相比,变频空调机的变频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供电频率,从而改变压缩机的转速,达到控制“冷媒”流量的目的。‎ 变频空调机开始工作时,以最大功率进行制冷,当室内温度快速降至设定温度后,压缩机随即处于低速持续运转状态,维持室温基本不变。‎ 表一表示某型号变频空调机的“冷媒”流量与变频器供电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二表示该型号变频空调及部分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制冷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空调机从密闭区域内去除热量的总和;能效比是空调机在额定状态工作时,制冷量与输入功率之比。‎ ‎(1)空调机工作时,当液态“冷媒”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时,需要 热量。‎ ‎(2)关于变频空调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变频空调的压缩机与定频空调一样,也是断断续续工作的 ‎ B.空调机制冷时,途中钢管A内流动的是气态“冷媒”‎ ‎ C.空调压缩机是利用降温的方法使“冷媒”发生物态变化的 ‎ D.变频器供电频率越小,空调机的制冷能力越强 ‎(3)根据表一中的数据,请在坐标系中画出“冷媒”流量Q与变频器供电频率ƒ之间的关系图线。当变频器供电频率为80Hz时,“冷媒”流量为 kg/h.‎ ‎(4)表二中空调机额定制冷量为 W,在额定状态下工作10min,‎ 可以使 kg的空气温度下降‎6℃‎。[取空气的比热容c=1.0×103J/(kg·℃)]‎ ‎(5)夏天,上述空调机开始工作0.5h后,家中房间温度降至设定温度,随即空调机处于低速稳定运转状态,又工作了10h,全过程共耗电2.9kW·h.则前0.5h内空调机消耗的电能是 kW·h,后10h空调机的电流是 A.‎ ‎(1)汽化(1分);吸收(1分);(2)B(2分);(3)见图(1分);123(120—126)(1分); (4)2660(1分);266(1分);(5)0.7(1分);1(1分)。‎ ‎(1)空调机工作时,液态冷媒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2)A中的变频空调的压缩机一直在工作,只不过在到达设定温度之前,频率较高,致冷速度快,在温度到达设定温度之后,频率变慢,维持室内的温度,故A不对;B中钢管A处是刚从蒸发器中流出来的物质,由于蒸发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故形成的是气态,所以B是正确的;C中压缩机是利用改变压强使冷媒发生物态变化的;D中变频供电频率越小,制冷能力越弱,故C、D均不对。 (3)关系图线根据表1直接描点、连线即可;由图像可以看出,频率与流量Q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一次函数关系),频率每提高20Hz,其流量Q就要增加34kg/h,故80Hz时,要比70Hz多10Hz,故其流量要比106kg/h增加17kg/h,即流量为123kg/h; (4)由表二可以看出,额定输入功率为700W,能效比为3.80,而由阅读材料可得,能效比正好是空调机在额定状态下,制冷量与输入功率之比,故此时的制冷量=700W×3.80=×2660W;再由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可得,2660W×10×60s=1.0×103J/(kg·℃)×m×6℃,故解之得m=266kg; (5)由于空调机刚开始工作时,其功率最大,由表二可得,最大的功率为1400W,工作0.5h,故消耗的电能为W=Pt=1.4kW×0.5h=0.7kWh;则后10h消耗的电能为2.9kWh-0.7kWh=2.2kWh,故再由电功的计算公式可得W=UIt,即2.2×3.6×106J=220V×I×10×3600s,解之得I=1A。‎ ‎12.(2015•梅州)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知,其能量由电能转变为 和 。若电动机两端电压为U,流经电流为I,线圈的电阻为R,则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可表示为η= 。‎ 内能;机械能;‎ ‎19.(3分)(2015•扬州)两个电阻A和B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则A的阻值是 5 Ω.若将电阻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则总电流是 ‎0.9 ‎A,两个电阻A、B产生的热量之比是 2:1 .‎ ‎23.(3分)(2015•茂名)如图所示是电动机结构的示意图,F为换向器,它的作用是 使线圈在平衡位置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闭合开关S,线圈缓慢转动,现要使线圈转动加快,可以 增大线圈中电流 .小明用图乙所示的电子式电能表测额定电压为220V洗衣机的功率,当电路中只有洗衣机正常工作时,电能表的指示灯在3 min内闪烁30次,则该洗衣机的额定功率是 200 W.(3000imp/kW•h表示消耗1千瓦时电能指示灯闪烁3000次) ‎ ‎31.(7分) (2015•常州)2015年1月,“蛟龙”号深潜器在印度洋下潜,游弋于海底高温热液区,为避免过高温度的热液对器材造成损坏,技术人员按照两种方法设计“高温自动报警电路”,请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完成电路设计并算出相应答案.(两种方法都做,以第一种为准)‎ 方法一 器材:恒为12V的蓄电池,开关S,定值电阻R0,热敏电阻Rx(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电压表,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线圈电流大于‎0.2A时衔铁被吸下,线圈电流小于‎0.2A时衔铁被弹回),额定电压均为220V的红灯和绿灯.‎ 功能:闭合开关S,水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水温低于‎500℃‎时,绿灯正常发光;水温高于‎500℃‎时,红灯正常发光.‎ ‎(1)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方法二 器材:恒为12V的蓄电池,开关S,定值电阻R0,热敏电阻Rx(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电压表,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线圈电流大于‎0.2A时衔铁被吸下,线圈电流小于‎0.2A时衔铁被弹回),额定电压均为220V的红灯和绿灯.‎ 功能:闭合开关S,水温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水温低于‎500℃‎时,绿灯正常发光;水温高于‎500℃‎时,红灯正常发光.‎ ‎(1)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 ‎(2)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_______Ω.‎ ‎(3)电压表示数为3.6V时,热液温度为 ‎ _______℃.‎ ‎(2)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_______Ω.‎ ‎(3)电压表示数为9.6V时,热液温度为 ‎ _______℃.‎ ‎12.(2015•温州)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汽车转向指示灯电路模型,接通相应指示灯后,该指示灯会亮、暗(微弱发光)交替闪烁发光。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伏,‎ 指示灯的规格为“6V 3W”,R0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 ‎ (1)若让左转、右转指示灯同时工作,转向开关应与触点 ▲ 接通。(选填“1和‎2”‎、“2和‎3”‎、“3和‎4”‎或“4和‎5”‎)‎ ‎ (2)当转向开关与触点“2和‎3”‎接通时,右转指示灯两端实际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当右转指示灯微弱发光时,其两端实际电压为UX,消耗的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的。‎ 求:①右转指示灯闪烁交替工作30秒消耗的电能。‎ ‎②定值电阻R0的阻值。(指示灯的电阻不变) ‎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 B.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发电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D.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88.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木质的水平桌面上,电磁铁与条形磁铁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左滑动时,条形磁铁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关于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A.方向向左,逐渐增大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逐渐增大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103.利用如图9所示的电路,测量Rx的阻值.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S是单刀双掷开关、R'是电阻箱、R0是已知阻值的电阻、Rx是待测电阻.将开关S拨到a,电流表的示数为I;再将开关S拨到b,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当电流表的示数为I/2时,读出电阻箱的阻值为R,则被测电阻Rx的阻值为………………………………………………………………………………( C )‎ A. B.R C. D. ‎ ‎105.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2 Ω 和3Ω,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为( D )‎ ‎ A.2Ω B. lΩ C.3Ω D.5Ω ‎124如图6所示,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与螺线管连 ‎ 接的导体棒ab,当ab棒水平向右运动时,小磁针N极 ‎ 转至右边.可使如图6所示位置的小磁针N极转至左边 的操作是图7中的 ( A)‎ ‎260.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从杯底产生的气泡在上浮的过程中越来越小,如图所示。这说明( )‎ ‎ A.整杯水的温度均达到沸点 ‎ B.气泡上升时,因上部水温较低,部分水蒸气液化成水 ‎ C.气泡上升时,气泡的密度变大 ‎ D.气泡上升时,气泡内压强变大 ‎289.如图 6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 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小明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他把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 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B. 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 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12、 把一个凸透镜固定于薄壁玻璃筒中间,在凸透镜的焦点F处放一个点光源S,然后注入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和凸透镜之间,如图1所示,为使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一束平行光,则光源的位置( )‎ A.应适当升高 ‎ B.应适当降低 C.应不动  ‎ D.无论怎样变动,均无法实现 ‎19、 小丽和小刚用相同的相机对远处的同一景物进行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5甲和乙所示,则(    )‎ A. 小丽离被拍景物距离远 B. 小刚和小丽离被拍景物距离一样远 C. 小刚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丽的一样大,小刚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 D. 小刚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丽的一样大,小刚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后缩 ‎21、图4是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投影仪的四句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螺纹透镜对灯泡发出的光有发散作用   B. 透明胶片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 C. 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胶片上箭头的虚像   D.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2、 放映幻灯时,要想使银幕上出现大的“F”字母,幻灯片正确的放法应该是(    )‎ ‎ A.            B.          C.         D.‎ ‎24、 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照相,要使照片上的人像再小一些,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 A.照相机离人近一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近一些 B.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近一些 C.照相机离人远一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远一些 D.照相机离人近一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远一些 ‎26、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D. )‎ ‎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27、 小青用若干个小发光体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形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将“E”换成“F”(如图丙),在同一位置观察,屏上的像应是(  ) ‎ ‎                                         ‎ ‎31、如图6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 ‎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 ‎36、如图21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  (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 ‎(2)调整后,图中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  ▲  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  ▲  (举一例);‎ ‎(3)若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图21中A 处_    ▲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这个像,原因是  ▲  ;‎ ‎(4)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左调节蜡烛到30cm处,光屏应向  ▲    调(填“左”、“右”)到  ▲  cm处,此时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与开始相比变  ▲   (填“大”、“小”或“不变”); ‎ ‎(5)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眼睛应在什么位置朝着什么方向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答:  ▲  ‎ ‎ ‎ ‎36、(1)在同一高度  上   (2)10   照相机   (3)乙  甲  ①  ② ‎ ‎39、.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⑴测量焦距: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现象说明了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_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 ⑵如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___________,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⑷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                                    。 ⑸小明在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他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让在光屏上的实像变大些,小明应当把蜡烛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⑹小明把爷爷的老花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⑺实验一段时间蜡烛变短,要使烛焰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光屏向___ _移动。‎ ‎40、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6所示。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 ‎ 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 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       是凸透镜       是凹透镜。‎ ‎(2)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         ,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        。(填写实验现象序号) ‎ ‎ 40、乙 甲    1 2 ‎ ‎123.图5中a、b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 B )‎ ‎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 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 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给出),如图21甲所示:‎ ‎(1)光屏上所成像应是倒立、        (放大/缩小)的实像。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是        (照相机/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   ‎ 像,像的特点是倒立、         (放大/缩小)的实像。‎ ‎(2)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       (向上/向下)移动。‎ ‎(3)像重新回到了光屏中央后,若将一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如图21乙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只向右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定该镜片是        透镜,该同志是        (近视/远视)。‎ ‎7.(2007 黄石市)如图所示是小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设计的电子称的示意图,托盘、弹簧上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定值电阻R0=5Ω,ab是一根长为‎5cm的均匀电阻丝,电阻R=20Ω,电源电压U=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弹簧的电阻不计,P与R间摩擦不计) 求:‎ ‎(1)在托盘中无物体时,使金属滑片P处于R最上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读数为多少?‎ ‎(2)已知该弹簧压缩的长度△L与所受压力F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开关S闭合后,当电流表指针指在0.2A处时,托盘中物体的质量为多少?‎ ‎4.如图7所示,质量为‎70kg的工人站在岸边通过一滑轮组打捞一块沉没在水池底部的石材,该滑轮组中动滑轮质量为‎5kg。当工人用120N的力拉滑轮组的绳端时,石材仍沉在水底不动。工人继续增大拉力将石材拉起,在整个提升过程中,石材始终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在石材还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当石材完全露出水面之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在石材脱离水池底部至完全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29:21。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石材的密度ρ石=2.5×‎103kg/m3,取g=10N/kg,求:‎ ‎(1)与打捞前相比,当人用120N的力拉绳端时,水池底部对石材的支持力变化了多少;‎ 图7‎ ‎(2)η1与η2的比值;‎ ‎(3)当石材完全露出水面以后,人拉绳子的功率。 ‎ ‎4、解:‎ ‎(1)池底部对石材的支持力的变化等于滑轮组下端绳子拉石材的拉力变化:‎ ΔF=ΔT=‎3F-G动=3×120N-50N=310N。‎ ‎(2)石材浸没在水中时,人拉绳端的力 ‎, ‎ 其中石材所受浮力F浮=ρ水gV排=G石ρ水/ρ石。‎ 石材在空气中时,人拉绳端的力 。‎ 设石材浸没在水中被拉起时地面对人的最大支持力为N1,石材在空气中时地面对人的最小支持力为N2,所以对于石材浸没在水中和在空气中分别有 G人=N1+F拉1′, G人=N2+F拉2′,‎ 因为F 拉1¢与F 拉1大小相等,F拉2 ¢与F拉2大小相等, ‎ 又因N1: N2=29:21,‎ ‎1‎ ‎  代入数据解得 G石=1000N,F浮=400N。‎ 石材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1‎ 石材完全露出水面之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2=,‎ 所以×‎ ‎1‎ ‎=×=。‎ ‎(3)人拉绳的功率 P=F拉2×nv=(G物+ G动)v物 ‎2‎ ‎=(1000N+50N)×‎0.2m/s=210W。‎ 说明:其他解法正确的同样得分。‎ ‎《中考物理压轴题练习》‎ 图1‎ ‎1.如图1所示,质量为‎60kg的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把货物运到高处。第一次运送货物时,货物质量为‎130kg,工人用力F1匀速拉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第二次运送货物时,货物质量为‎90 kg,工人用力F2匀速拉绳的功率为P2,货箱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N2, N1与 N2之比为2:3。(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 g取10N/kg)‎ 求:(1)动滑轮重和力F1的大小;‎ ‎ (2)机械效率η1;‎ ‎ (3) 功率P2。‎ ‎1.解:(1)第一次提升货物时,以人为研究对象 N1‎ G人 F1´‎ ‎ ①‎ ‎ 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相等,‎ ‎ ② 1分 ‎ 第二次提升货物时,以人为研究对象 N2‎ G人 F2´‎ ‎ ③ ‎ ‎ 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相等,‎ ‎ ④ 1分 ‎ ⑤‎ ‎ ‎ 把数据分别带入以上5个式子,解得:N 1分 ‎ F1=400N 1分 ‎ F2=300N ‎(2)第一次运送货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1分 ‎(3)第二次货物上升速度为0.1m/s,人匀速拉绳的速度为 ‎ 1分 ‎2.小文的体重为600 N,当他使用如图3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水中的体积为‎0.01m3‎的重物A时(重物始终未出水面),他对地面的压强为8.75×103 Pa。已知小文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当他用此滑轮组在空气中匀速提升重物B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已知重物A重物B所受重力之比GA︰GB=5︰1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 求:(1)提升重物A时小文对地面的压力。‎ ‎(2)物体A的密度。‎ ‎(3)在水中提升重物A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 (4)重物A完全出水面后,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 小文拉绳的功率P。    图3 ‎ ‎2、解:‎ ‎(1) F支=F压=P人S人 ‎=8.75×103 Pa×400×10‎-4 m2‎=350N ‎(2) F拉=G人-F支=600N-350N=250N ‎ F浮=ρ水gVA ‎=1×‎103 kg/m3×10N/ kg ×0.0 ‎1 m3‎=100N ‎ GA+G动=‎2F拉+F浮=2×250N+100N=600N GA+G动=600N ①‎ B在空气中:ηB==80% ②‎ GA:GB=5:12 ③‎ 由①②③式可得 GA=375N G动 =225 N ‎ ρA= ‎ ‎=3.75×‎103 kg/m3 ‎ ‎(3) A在水中 ηA===55% ‎ ‎(4)P=F’拉 · v拉=× 2 v物 ‎= ×2× ‎0.2m/s = 120W ‎ ‎3.如图5所示,某工地用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卷扬机(其内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滑轮组匀速提升货物,已知卷扬机的总质量为‎120kg,工作时拉动绳子的功率恒为400W。第一次提升质量为‎320kg的货物时,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1,对地面的压力为N1;第二次提升质量为‎240kg的货物时,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2,对地面的压力为N2。已知N1与N2之比为5:7,取g=10N/kg,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求:‎ 图5‎ ‎(1)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F1的大小;‎ ‎(2)第一次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前后两次提升货物过程中货物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之比。‎ ‎3.解:根据题意可得 F1‎ N1‎ G1‎ F2‎ N2‎ G2‎ ‎4.图22是液压汽车起重机从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起重机总重G=8×104N,A是动滑轮,B是定滑轮,C是卷扬机,D是油缸,E是柱塞。通过卷扬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A上升,打捞体积V=‎0.5m3‎、重为G物的重物。若在打捞前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1=2×107Pa,当物体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为p2,重物完全出水后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3=2.5×107Pa。假设起重时E沿竖直方向,重物出水前、后E对吊臂的支撑力分别为N1和N2,重物出水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重物出水后卷扬机牵引力的功率为11875W,吊臂、定滑轮、钢丝绳的重以及轮与绳的摩擦不计。(g取10N/kg)求:‎ ‎(1)重物在水中匀速上升时起重机对地面的压强p2;‎ A B D C E F 图22‎ ‎(2)支撑力N1和N2之比;‎ ‎(3)重物出水后匀速上升的速度。‎ ‎4.(7分)‎ ‎……(1分)‎ 解:(1)‎ ‎……(1分)‎ ‎(2)重物浸没在水中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分)‎ ‎……(1分)‎ G动=3750N 设钢丝绳上的力在出水前后分别为F1、F2,柱塞对吊臂支撑力的力臂为L1,钢丝绳对吊臂拉力的力臂为L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1分)‎ N‎1L1=‎3F1L2 ; N‎2L1=‎3F2L2‎ ‎= F1=(G物-F浮+ G动) F2=(G物+ G动)‎ ‎……(1分)‎ ‎===‎ ‎(3)出水后钢丝绳上的力:F2= (G物+G动)/3‎ 重物上升的速度v物,钢丝绳的速度v绳 v绳=3v物 P=F2 v绳 v绳==‎1.5m/ s ‎……(1分)‎ ‎5.如图25所示,某工地用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卷扬机(其内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滑轮组匀速提升货物,已知卷扬机的总质量为‎120kg,工作时拉动绳子的功率恒为400W。第一次提升质量为‎320kg的货物时,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1,对地面的压力为N1;第二次提升质量为‎240kg的货物时,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为F2,对地面的压力为N2。已知N1与N2之比为5:7,取g=10N/kg,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求:‎ 图25‎ ‎(1)卷扬机对绳子的拉力F1的大小;‎ ‎(2)第一次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前后两次提升货物过程中货物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之比。‎ ‎5.解:根据题意可得 F1‎ N1‎ G1‎ F2‎ N2‎ G2‎ ‎ ‎ ‎6. 小林设计了一个由蓄水罐供水的自动饮水槽,如图18所示,带有浮球的直杆AB能绕O点转动。C为质量与厚度不计的橡胶片, AC之间为质量与粗细不计的直杆,当进水口停止进水时, AC与AB垂直,杆AB成水平静止状态,浮球B恰没于水中。浮球B的体积为1×10‎-4m3‎,此时橡胶片恰好堵住进水口,橡胶片C距槽中水面的距离为。进水管的横截面积为‎4cm2,B点为浮球的球心,OB=6AO。不计杆及浮球的自重(g取10N/kg)。‎ 求:(1)平衡时细杆对橡胶片C的压力大小; ‎ ‎(2)蓄水罐中水位跟橡胶片处水位差应恒为多少米?‎ 图18‎ 解:(1)以杠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 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所以有:‎ O F浮 FA C F2‎ F1‎ FA′‎ 图5‎ 图6‎ FA LA=F浮LB ‎ FA LA=ρ水gVB6LA ——(1分)‎ FA =1.0×‎103 kg/m3×10N/kg×10‎-4m3‎×6=6N——(1分)‎ 因为橡胶片C受到的压力FC与 FA 为相互作用力,‎ 大小相等。所以FC =6N ‎ ‎(2)以橡胶片C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6所示。‎ 其中,水槽中水对橡胶片C的压力为F1;蓄水罐中水对物体C的压力为F2‎ 橡胶片C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 F2=FA′+F1 ——(1分)‎ F1=p1Sc=ρ水gh1Sc ‎=1.0×‎103 kg/m3×10N/kg×‎0.1m×4×10‎-4 m2‎=0.4N ………(1分) F2=p2Sc=ρ水gh2Sc=1.0×‎103 kg/m3×10N/kg×h水×4×10‎-4 m2‎ ‎ ‎ 因为F A¢与F A大小相等, 所以有:‎ ‎1.0×‎103 kg/m3×10N/kg×h水×4×10‎-4 m2‎=6N+0.4N ——(1分)‎ ‎ 解得h水=‎1.6m——(1分)‎ ‎(其他答案正确均可得分)‎ 图23‎ ‎7.如图23所示,质量为‎70kg的工人站在岸边通过一滑轮组打捞一块沉没在水池底部的石材,该滑轮组中动滑轮质量为‎5kg。当工人用120N的力拉滑轮组的绳端时,石材仍沉在水底不动。工人继续增大拉力将石材拉起,在整个提升过程中,石材始终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在石材还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当石材完全露出水面之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在石材脱离水池底部至完全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29:21。绳重及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石材的密度ρ石=2.5×‎103kg/m3,取g=10N/kg,求:‎ ‎(1)与打捞前相比,当人用120N的力拉绳端时,水池底部对石材的支持力变化了多少;‎ ‎(2)η1与η2的比值;‎ ‎(3)当石材完全露出水面以后,人拉绳子的功率。 ‎ ‎ ‎ 解:‎ ‎(1)池底部对石材的支持力的变化等于滑轮组下端绳子拉石材的拉力变化:‎ ΔF=ΔT=‎3F-G动=3×120N-50N=310N。‎ ‎(2)石材浸没在水中时,人拉绳端的力 ‎, ‎ 其中石材所受浮力F浮=ρ水gV排=G石ρ水/ρ石。‎ 石材在空气中时,人拉绳端的力 。‎ 设石材浸没在水中被拉起时地面对人的最大支持力为N1,石材在空气中时地面对人的最小支持力为N2,所以对于石材浸没在水中和在空气中分别有 G人=N1+F拉1′, G人=N2+F拉2′,‎ 因为F 拉1¢与F 拉1大小相等,F拉2 ¢与F拉2大小相等, ‎ 又因N1: N2=29:21,‎ ‎1‎ ‎  代入数据解得 G石=1000N,F浮=400N。‎ 石材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 ‎1‎ 石材完全露出水面之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2=,‎ 所以×‎ ‎1‎ ‎=×=。‎ ‎(3)人拉绳的功率 P=F拉2×nv=(G物+ G动)v物 ‎2‎ ‎=(1000N+50N)×‎0.2m/s=210W。‎ 说明:其他解法正确的同样得分。‎ ‎10.如图所示,AB是一杠杆,可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O:OB=2:3,OD:DB=1:1,滑轮重为100N。当在B点施加大小为F的竖直向下的拉力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边长为‎0.2m的正方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7500pa;当在D点施加大小为F的竖直向下的拉力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正方体M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5000pa。(不计杠杆重、绳重和摩擦,图中各段绳子所受拉力均沿竖直方向)‎ 求:(1)正方体M的受到的重力;(2)拉力F的大小 D A B O M 第38题图 F B A F1‎ F O F1‎ F1‎ G轮 f1‎ G M f1‎ N1‎ 解:当F作用B点时,A点受拉力为F1。正方体M受拉力为f1,受重力为G,受支持力为N1‎ ‎ ‎ F1×2k=F×3k 1分 F1 = ‎‎1.5F ‎ f1= ‎3F-100N 1分 ‎ N 1= P1S= 7500 pa×‎0.04m2‎ = 300N 1分 ‎ N 1= G -(‎3F-100N)‎ ‎ 200N = G ‎-3F ① 1分 B A F2‎ F O F2‎ F2‎ G轮 f2‎ G M f2‎ N2‎ D ‎ 当F作用D点时,A电受拉力为F2,正方体M受拉力为f2。受重力为G,受支持力为N2‎ F2×2k=F×1.5k F2=‎‎0.75F f2+100N = ‎‎1.5F N2=P2S=15000pa×‎0.04m2‎=600N ‎600N+ f2= G ‎500N= G ‎-1.5F ② 1分 由①②两式得 F = 200N 1分 G = 800N 1分 A 图20‎ ‎12体重为510N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1, .如图20所示,用滑轮组拉物体A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强为p2,压强变化了2750pa。已知人一只脚的面积是‎200cm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摩擦,地面上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的绳子沿水平方向,地面上的定滑轮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沿竖直方向,人对绳子的拉力与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竖直向下且在同一直线上,)。求:(1)绳对人的拉力;(2)物体A与地面的摩擦力;(3)若在物体A上再放一个物体B,滑动摩擦力增大了30N,此时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7分)‎ 解:(1)F=△F=△PS=27505 Pa×4×10-‎2m2‎=110 ……………………2分 ‎(2)h=‎ f=h·=80%×2×110=176 ………………………………1分 ‎(3)F=‎ ‎ =-f=2×110N-176=44 …………………………1分 ‎ =176+30=206 …………………………1分 h'===82.4% …………………………2分 ‎14.某桥梁施工队的工人用如图18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打捞沉在水中的工件A。已知工件的质量为‎100kg,工人的质量为‎70kg。工件A打捞出水面之前与工件完全被打捞出水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15:2,工件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若不计摩擦、绳重及水的阻力,g取10N/kg 。求:‎ ‎(1)工件A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2)工件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3)工件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以‎0.2m/s的速度被匀速提升,工人拉绳的功率。(7分)‎ A 图18‎ ‎.(1)以人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甲、乙所示。┄(1分)‎ ‎39题答图 ‎ ‎∵,∴;‎ ‎∵,∴;‎ ‎∵工人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 ‎∴---------①┄(1分)‎ 又∵ ---------②‎ ‎ --------------③‎ ‎ -------------------④┄(1分)‎ 将③、④式代入①、②式,并且将和 代入后可解得┄(1分) ‎ 由②③式得:‎ ‎∴解得,则┄(1分)‎ ‎(2)∵┄(1分)‎ ‎(3)┄(1分)‎ ‎15.在图23所示装置中,甲物重G甲=10N,乙物重G乙是动滑轮重G轮的8倍。物体乙跟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10-‎2m2‎。轻杆AB可以绕O点转动,且OA∶OB=2∶1。不计轴摩擦,装置如图所示处于平衡状态时,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103Pa。求:此时动滑轮对物体乙的拉力F拉;若在物体甲下面再加挂物体丙,恰使物体乙对地面的压强为零。求:丙的物重G丙。‎ 图23‎ 杠杆平衡:G甲×OA=FB×OB ‎ FB=×G甲=×10N=20N…………1分 ‎ 对动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 ‎3FB=F拉+G轮………………………………1分 G轮=3FB-F拉 对物体乙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 G乙=F拉+F支………………………………1分 ‎==‎ ‎24FB-‎8F拉=F拉+F支 F拉=(24FB-F支)=(24FB-pS)‎ ‎=×(24×20N-2×103Pa×1.5×10-‎2m2‎)=50N……………………1分 G轮=3FB-F拉=3×20N-50N=10N G乙=‎8G轮=8×10N=80N 物体乙对地面的压强为零时,即地面对物体乙的支持力F支¢为零 ‎ 此时物体乙受力F拉¢=G乙=80N …………………………………………1分 动滑轮受力3FB¢=F拉¢+G轮 FB¢=(F拉¢+G轮)=×(80N+10N)=30N 杠杆平衡:FA¢×OA=FB¢×OB 对杠杆A端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丙 FA¢=G甲+G丙 G丙=×FB¢-G甲=×30N-10N=5N ……………………………1分 ‎31.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图X9-9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求:‎ ‎ ‎ 图X9-9‎ ‎(1)分析图象可知,圆柱体重力是________N; ‎ ‎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3)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m3; (4)圆柱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 ‎(5)分析图象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_______(填“大”或“小”);‎ ‎(6)分析图象CD段,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图24‎ 【1】 ‎(08石景山二模)如图24所示,是使用汽车从湖水中打捞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2 m/s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设t = 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阻力、绳重和滑轮的摩擦,g取10N/kg。求:‎ ‎(1)重物露出水面前,汽车拉重物的功率;‎ ‎(2)圆柱形重物的密度;‎ ‎(3)水对湖底的压强(整个过程中,湖水深度不变)。‎ ‎<答案> (1)根据题意及图像乙,重物重力G=4000N,重物露出水面前,汽车的拉力F=3500N ‎(2) ‎ ‎ ‎ 河水的深度为:‎ ‎ ‎ ‎14.实验题(共13分)‎ P1‎ P2‎ P3‎ C A B O h ‎(1)观看了电视播放的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投弹攻击地面目标的军事学习后,军事迷小兵对炮弹离开飞机后影响其水平飞行距离大小的因素产生了两个猜想:①飞机水平飞行的速度越大,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面距离越远;②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跟飞机飞行高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兵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让水球从光滑斜槽上的A点自由滑下,经C点后沿水平方向运动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1点。‎ ‎②保持斜槽的高度不变,让小球从斜槽上的B点自由滑下, 经C点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2点。此时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一步中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由此可证明猜想①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③为验证猜想②,应控制小球离开C点时____的大小不变。小兵增加h的高度,仍让小球从A点自由滑下,此时小球落在地面上的P3点,比较OP3和____(选填“OP‎1”‎或“OP‎2”‎)可得结论:飞机飞行的高度越高,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____(选填“大”或“小”)‎ ‎(4)如图所示,要求滑轮组由4股绳子承担物重,请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滑轮组绕好。当滑轮组 提起重200N的物体时,机械效率为50%;若要使这个滑轮组省力,则提起的重物应该超过多重?‎ ‎(不考虑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 ‎(4)计3分绕线如图 (1分)‎ 解:由题意 ‎ ‎ G0=200N (1分)‎ ‎ (1分)‎ ‎8、如图所示,甲图中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密度均匀的木块A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300 Pa。若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平衡时木块A仍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丙所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图甲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了400Pa。若将容器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在木块A上表面轻放一个质量为m2的物块,使平衡时木块A露出液面部分与丙图相同,如图丁所示。若m1∶m2=5∶1,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木块A的质量mA与m1之比为1:3‎ B.在丁图中,液体的密度为kg/m3‎ C.木块A的密度为kg/m3‎ D.在图丙中,木块A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木块A的体积之比是1:5‎ ‎12、如图所示,在底面积为‎50cm2的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杠杆CD可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CO=3DO,钩码A的质量为‎100g。杠杆CD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物体B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当在A的下方加挂1个相同的钩码时,物体B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杠杆CD仍在水平位置平衡。g取10N/kg,杠杆、悬挂物体的细绳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物体B的密度1.5×‎103kg/m3‎ B.物体B的体积为‎500cm3‎ C.物体B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75N D.挂两个钩码与挂一个钩码相比,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600Pa ‎23、如图所示,用质量不计、长度为‎10cm的弹簧将正方体物块下表面与底面积为‎150cm2的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正方体物块竖直立于圆柱形容器内,且不与容器壁接触,弹簧的长度缩短为‎2cm;现向容器内部倒入水,当物块有1/5的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的长度又恢复到原长;现继续向容器内倒入‎0.2kg的水后(水不溢出),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   Pa。已知:弹簧的长度每改变‎1cm时,所受力的变化量为1N,取g =10N/kg。‎ ‎29、小华和小红在广场看到小朋友玩套圈游戏(如图甲所示)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套圈落地时的水平距离不尽相同,引起了他们的思考.于是他们按图乙所示方法,找来圆弧轨道(末端水平)、一个小钢球,探究钢球水平抛出的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前,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有关;‎ 猜想2: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H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需用测量水平距离s.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帮助他们确定s的起点位置O,写出具体的方法        .‎ ‎(2)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①分析实验序号为   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成正比;‎ ‎②综合分析表中所给数据,请你写出s与h、H之间的关系式:         .‎ ‎③接着小华又想探究小球抛出的水平距离与小球的质量是否有关.请你简述小华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       ;如何判断:       .‎ 实验 序号 轨道末端水平部分离地面的高度 H/m 小球在轨道上由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m 落地点与抛出 点的水平距离s/m 落地点与抛出 点的水平距离的平方s2/m2‎ ‎1‎ ‎0.5‎ ‎0.1‎ ‎0.45‎ ‎0.2‎ ‎2‎ ‎0.5‎ ‎0.2‎ ‎0.63‎ ‎0.4‎ ‎3‎ ‎0.5‎ ‎0.3‎ ‎0.78‎ ‎0.6‎ ‎4‎ ‎1.0‎ ‎0.1‎ ‎0.63‎ ‎0.4‎ ‎5‎ ‎1.0‎ ‎0.2‎ ‎0.89‎ ‎0.8‎ ‎6‎ ‎1.0‎ ‎0.3‎ ‎1.10‎ ‎1.2‎ ‎1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⑴请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⑵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 。‎ ‎②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然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 ‎ 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⑶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 Ω的滑动变阻器。‎ ‎14、小明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阻和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1)请将小明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 ‎(2)闭合开关后,电表指针偏转情况如下图所示,则小明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 ‎(3)为了完成实验,小明还需要的器材是 ;为了提高实验精确程度,这个电路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 八、制作研究电磁铁 ‎15、小丽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现有线圈匝数分别为50匝和100匝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她先后将这两个电磁铁接入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重复了多次实验,记录如下:‎ ‎50匝的电磁铁 ‎100匝的电磁铁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表示数/A ‎0.8‎ ‎1.2‎ ‎1.5‎ ‎0.8‎ ‎1.2‎ ‎2.0‎ 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枚 ‎5‎ ‎8‎ ‎10‎ ‎10‎ ‎16‎ ‎25‎ ‎(1)实验中小丽是通过电磁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定其磁性强弱的.‎ ‎(2)分析第1、2、3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磁性越强.‎ ‎(3)分析第________次的实验记录,会发现________相同时,________磁性越强.‎ 1. ‎(2011•丹东市原题)如图16所示,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电路图。‎ ‎(1)图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要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以观察 ‎ 来确定,这种实验方法是 。 (2)下表是该组同学所做实验记录:‎ 电磁铁线圈 ‎50匝 ‎100匝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I/A ‎0.8‎ ‎1.2‎ ‎1.5‎ ‎0.8‎ ‎1.2‎ ‎1.5‎ 吸引铁钉数目/枚 ‎5‎ ‎8‎ ‎10‎ ‎7‎ ‎11‎ ‎14‎ 图16‎ ‎①比较实验中的1、2、3(或4、5、6),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电磁铁匝数一定时, ‎ ‎ 。‎ ‎②比较实验中的1和4(或2和5、或3和6),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电磁铁线圈中电流一定时, ‎ ‎ 。 ③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下面例子没有利用电磁铁工作的是( )‎ A.电磁继电器   B.电磁起重机 C.电话   D.磁卡 ‎(3)在上图中,电磁铁的上端是 极(选填“N”或“S”)。‎ ‎(4)若让钉尖再多吸一些大头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 端移动。(选填“左、右”) (5)上述探究中还采用了一种实验方法是 。‎ 答案:(1)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 吸引铁钉的数目 转换法 (2)①线圈中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②线圈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③D (3)N (4)左 (5)控制变量法 1. ‎(2012•淮安)如图17所示,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电路 导体AB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电流表G指针的偏转方向 闭合 静止 不偏转 向右切割磁感线 向右偏 向左切割磁感线 向左偏 不切割磁感线 不偏转 断开 静止 不偏转 沿任意方向运动 不偏转 图17‎ 根据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 (选填“闭合”或“不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方向有关。 (2)感应电流产生的过程是将 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 ‎(3)此实验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 法。‎ ‎(4)请举一例说明该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 。‎ 答案:(1)闭合 切割磁感线 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2)机械 电 (3)转换法 (4)发电机 2. ‎(2012·营口市)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量筒、烧杯(2个)、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质量 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金属块的密度)。‎ ‎(1)如图18所示是甲小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步骤是:‎ ‎①在量筒中倒入20mL水;‎ ‎②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18甲所示,此时液面示数为 mL;‎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8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 ;‎ b.向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在左盘放金属块,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18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 g。‎ ‎④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该实验所测密度与金属块实际的密度相比较 (填“偏大”或“偏小”)。‎ ‎(2)乙小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没有天平),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写出他们的实验过程。‎ 选用器材: ‎ 主要实验步骤:‎ 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 = (用字母表示)‎ 答案:(1)40;将游码移到零刻线处;右;157.8;7.89×103;偏大(每空1分)‎ ‎(2)方法(一):‎ 选用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金属块、细线、水、烧杯(1分)‎ 主要实验步骤:(2分)‎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的重力G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体积为V1‎ ‎③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此时液面示数为V2‎ ‎④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 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1分)‎ 方法(二):‎ 选用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水、烧杯(2个)(1分)‎ 主要实验步骤:(2分)‎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的重力G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1‎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2‎ 图19‎ 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1分)‎ 1. ‎(8分)小明用如图23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1)实验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弹簧测力计沿 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 序号 木块放置    情况 ‎ 木板表面情况  ‎ ‎ 压力/N ‎ 弹簧测力计    示数/N ‎  1‎ ‎  平放 ‎    木板 ‎    6‎ ‎    1.2‎ ‎    2‎ ‎    平放 ‎    木板 ‎    8‎ ‎    1.6‎ ‎    3‎ ‎    平放 ‎    木板 ‎    10‎ ‎    2.0‎ ‎    4‎ ‎    乎放 木板上铺棉布 ‎    6‎ ‎    1.8‎ ‎    5‎ ‎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    6‎ ‎    3.0‎ 图23‎ ‎   (2)实验时,小明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上表所示。‎ ‎    a.分析序号 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式是 。‎ ‎    b.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 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图24‎ ‎(3)小明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 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像表示拉力随时间的 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像 如图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知:要使木 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 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 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 是 。‎ ‎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1)水平 使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 (2)a. 1、2和3 f=0.2F b.1、4和5 (3)2.3 C 2. 如图25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 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 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 左(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 时,保持 水平 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 。 ‎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不 ‎;为什么? 。实验过程中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 。结论具有偶然性(结论没有普遍性)‎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答案:(1)左 水平 消除杠杆自身重对实验的影响 (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不合理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不具普遍性 便于测量力臂 (3)杠杆自身重对实验有影响 ‎1、(2014•天桥区)如图所示,是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形.当滑块自顶端A出发开始计时,分别滑至B和斜面底端C时依次停止计时,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 ‎(1)除了数字钟,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 ‎(2)滑块由A滑至C的过程中平均速度是  m/s.‎ ‎(3)滑块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和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的大小关系是  .‎ ‎17、(2015乌鲁木齐)如图,将含有一空心铝球的冰块投入平底水槽中,冰块内空心铝球的体积V铝=10cm3,当冰块(含空心铝球)悬浮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45cm3.冰全部熔化后,浸没在水中的空心铝球沉入水底,已知冰的密度ρ冰=0.9×103kg/m3,求:‎ ‎(1)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悬浮时的重力;‎ ‎(2)空心铝球最终对水槽底部的压力大小.‎ ‎【解析】‎ ‎(1)冰块(含空心铝球)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5×10﹣6m3=0.45N;‎ 由于冰块(含空心铝球)处于悬浮,则冰块(含空心铝球)重力G=F浮=0.45N;‎ ‎(2)冰的体积V=V排﹣V铝=45cm3﹣10cm3=35cm3=35×10﹣6m3,‎ 由ρ=和G=mg得冰的重力:‎ G=mg=ρ冰Vg=0.9×103kg/m3×10N/kg×35×10﹣6m3=0.315N;‎ 空心铝球的重力:G球=G﹣G冰=0.45N﹣0.315N=0.135N;‎ 由于空心铝球沉在底部,则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铝=1.0×103kg/m3×10N/kg×10×10﹣6m3=0.1N;‎ 对水槽底部的压力:F=G﹣F浮=0.135N﹣0.1N=0.035N.‎ 答:(1)冰块(含空心铝球)在水中悬浮时的重力为0.45N;‎ ‎(2)空心铝球最终对水槽底部的压力大小为0.035N.‎ ‎54.(2015•郴州)如图是一厕所自动冲水装置,圆柱体浮筒A与阀门C通过杆 B连接,浮筒A的质量为 ‎1kg,高为 ‎0.22m,B杆长为 ‎0.2m,阀门C的上表面 积为 ‎25 cm2 ,B和C的质量、厚度、体积及摩擦均忽略不计,当 A露出 ‎0.02m ‎ 时,C恰好被A拉开,实现了自动冲水(g 取 10N/kg)。求: ‎ ‎(1)刚拉开阀门C 时,C 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 ‎ ‎(2 )此时浮筒A 受到的浮力; ‎ ‎(3 )浮筒A 的密度。 ‎ ‎33.(2015•黔东南)如图是某车站厕所的自动冲水装置,圆柱体浮筒A的 底面积为‎400cm2,高为‎0.2m,盖片B的面积为‎60cm2(盖片B的质量,厚 度不计)。连接AB是长为‎0.4m、体积和质量都不计的硬杆。当流进水箱的 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盖片B被撇开,水通过排水管流出冲洗厕所(已知水 的密度为1.0×‎103kg/m3,g=10N/kg)。‎ ‎(1)当水箱的水刚好浸没浮筒A时,水对盖片B的压力是多少?‎ ‎(2)浮筒A的重力是多少?‎ ‎(3)水箱中水多深时盖片B又自动关上?‎ ‎63.(2015•株洲)一根金属棒AB置于水平地面上,今通过弹簧测力计竖直地将棒的右端B缓慢拉起,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 对棒所做的功W与B端离开地面的 高度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图 象解答下列问题。‎ ‎(1)该金属棒的长度l = m。‎ ‎(2)在B端拉起的过程中,当x1=‎0.6m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 N;当x2=‎1.6m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2= N。‎ ‎(3)求金属棒的重心到A端的距离d= 。‎ ‎64.(2015苏州)一名体重为500N、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4m2‎的学生站 在水平地面上,要用滑轮组在20s内将600N的重物匀速提升‎1m.‎ ‎(1)他站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2)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66.(2015常州)2014年6月,台湾省农民张文任栽种出一个超级大南瓜.为 将南瓜顺利装车,村民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用绳子绕制成滑轮组.在20s时 间内,村民们用750N的拉力将绳端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下拉动‎6m,把南瓜提升 ‎1.5m‎,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g取10N/kg)‎ ‎ 问:(1)按题意画出滑轮组的绳子绕法.‎ ‎ (2)村民们拉动滑轮组的功率为多大?‎ ‎ (3)超级大南瓜的质量为多大?‎ ‎90.(2015东营)电梯是高层住宅必备的交通工具。如图甲所示是某种升降电梯工作原理图,它由轿厢、对重、电动机、钢丝绳、滑轮等部件连接组 成,电动机和对重通过钢丝绳分别给轿厢施 加拉力,连接轿厢的两根钢丝绳非常靠近,‎ 轿厢与对重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反。对重的质 量为‎400kg,空轿厢的质量是‎500kg,额定 载重量是‎1000kg。某次电梯满载上升时的 v一t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钢丝绳重力和 一切摩擦。(g=10 N/kg)‎ ‎(1)电梯匀速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2)电梯匀速运动阶段,对重的重力做的功是多少?‎ ‎(3)电梯匀速运动时,电动机钢丝绳对轿厢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4)简述对重的作用。(至少两条)‎ ‎120.(2015•遂宁)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物体与动滑轮用绳子a连接)匀速拉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不同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从2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组装滑轮组的绳子b被拉断,每次物体拉动的距离均为‎2m。 通过实验绘出了该滑轮组机械效率 随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不计绳重和绳与 滑轮间的摩擦)求:‎ ‎(1)动滑轮重力 ‎(2)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该滑轮组的有用功率 ‎138.(2015重庆A卷,)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木棒AO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木棒AB长为‎3m,均匀正方体甲的边长为‎10cm,物体乙的质量为‎5.6kg。当把甲乙两物体用细绳分别挂在木棒的两个端点A、B上时,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物体甲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支点O距A点‎1.6m。求:‎ ‎(1)物体乙受到的重力;‎ ‎(2)物体甲受到的支持力;‎ ‎(3)物体甲的密度。‎ ‎26.(6分)(2014•威海)如图甲所示是某船厂设计的打捞平台装置示意图.A是动滑轮,B是定滑轮,C是卷扬机,卷扬机拉动钢丝绳通过滑轮组AB竖直提升水中的物体,可以将实际打捞过程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在一次打捞沉船的作业中,在沉船浸没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沉船时变化了‎0.4m3‎;在沉船全部露出水面并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沉船时变化了‎1m3‎.沉船浸没在水中和完全露出水面后卷扬机对钢丝绳的拉力分别为F1、F2,且F1与F2之比为3:7.钢丝绳的重、轴的摩擦及水对沉船的阻力均忽略不计,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水的密度取1.0×‎103kg/m‎3 g取10N/kg)求:‎ ‎(1)沉船的重力;‎ ‎(2)沉船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 ‎(3)沉船完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 解:‎ ‎(1)在沉船全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物体时变化了‎1m3‎,‎ 则打捞平台增大的浮力:‎ F浮=ρgV排=1×‎103kg/m3×10N/kg×‎1m3‎=104N,即沉船的重力为G=104N;‎ ‎(2)在沉船浸没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物体时变化了‎0.4m3‎;‎ 则打捞平台增大的浮力:F浮1=ρgV排1=1×‎103kg/m3×10N/kg×‎0.4m3‎=4×103N;‎ 所以沉船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2=G﹣F浮1=104N﹣4×103N=6×103N;‎ ‎(3)∵F拉1=F浮1,‎ ‎∴沉船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F1=(F拉1+G动),‎ ‎∵F拉2=G,‎ ‎∴沉船全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的过程中,F2=(F拉2+G动),‎ 因为F1:F2=3:7,‎ 解得:G动=500N,‎ 沉船全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 η====×100%≈95.2%.‎ 答:‎ ‎(1)沉船的重力为104N;‎ ‎(2)沉船浸没水中受到的浮力为:6×103N;‎ ‎(3)沉船完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1m的过程中,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为95.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