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含解析2
2016年广西柳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 一、选择题 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且与名称相一致的是( ) A.钠NA B.硫 S C.铜 cu D.碳H 2.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服晾干 B.铁水铸成铁锅 C.酒精燃烧 D.木材做成家具 3.在下列图示操作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是( ) A. B. C. D. 4.在氧化钙(CaO)、水(H2O)二氧化锰(MnO2)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 A.钙 B.氧 C.氢 D.锰 5.下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氧 B.碳 C.铝 D.磷 6.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氧气或空气 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降低油的温度 D.清除可燃物 7.下列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氢气 8.生活中常用的下列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A.棉花 B.塑料 C.锦纶(尼龙) D.涤纶(的确良) 9.铁钉在下列情况下最容易生锈的是( ) A. 干燥的空气中 B. 部分浸入水中 C. 干燥氮气中 D. 浸没在植物油中 10.鉴定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 A.闻气体的气味 B.加入澄清石灰水 C.插入燃烧的木条 D.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11.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 A.硫酸 B.氢氧化钠 C.氯化钾 D.四氧化三铁 12.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A.镁 B.锌 C.铁 D.银 13.人类的下列活动会造成酸雨的是( ) A.大量使用塑料购物袋 B.大量用煤作燃料 C.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农业生产上任意施用农药和化肥 14.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煮沸 B.沉降 C.搅拌 D.过滤 1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河水属于混合物 B.洗过青菜的水可用于浇灌花草 C.蒸馏水属于纯净物 D.没有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可向江河里排放 16.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厨房煤气泄漏时,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 B.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C.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资源 D.羊毛衣服和腈纶衣服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别 17.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固体;②易吸收水分而潮解;③有腐蚀性;④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在实验室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⑤ 18.某同学的下列实验操作或测定的数据不合理的是( ) A.用pH试纸测得某地水样的pH为6 B.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小苏打样品的质量为16.7g C.用烧杯量取了2.5mL的水 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 二、填空题 19.用化学用语或名称填空 (1)氢元素______;(2)二氧化碳______;(3)五氧化二磷______;(4)2Fe______;(5)SO42﹣______. 20.请从①一氧化碳(CO)、②熟石灰[Ca(OH)2]、③硝酸钾(KNO3)、④水(H2O)中,按题意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_; (2)有毒的气体是______; (3)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____;(4)属于复合肥的物质是______. 21.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名称或化学式). (2)有些幼儿及青少年由于体内缺少______元素而易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22.根据图所示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______℃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2)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比较,甲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 23.根据对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3所示)的回忆按要求回答问题.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最外层上有______个电子.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如果没有预先在集气瓶内装少量的水或细沙子,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 (4)在这三个实验中,氧气提供氧,具有______性. 2016年广西柳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且与名称相一致的是( ) A.钠NA B.硫 S C.铜 cu D.碳H 【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解:A、钠的元素符号为Na,故选项错误. B、硫的元素符号为S,故选项正确. C、铜的元素符号为Cu,故选项错误. D、碳的元素符号为C,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一大二小”)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湿衣服晾干 B.铁水铸成铁锅 C.酒精燃烧 D.木材做成家具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湿衣服晾干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铁水铸成铁锅的过程中只是铁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酒精燃烧的过程中酒精和氧气反应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木材制成家具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3.在下列图示操作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是( ) A. B. C. D. 【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分析】根据气体收集装置选择,收集气体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 【解答】解:排水法收集时将集气瓶装满水,气体将水排出,B、C、D中集气瓶内装的都是空气,只有A装的是水; 故选A 【点评】会正确熟练的操作排水法收集气体. 4.在氧化钙(CaO)、水(H2O)二氧化锰(MnO2)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 A.钙 B.氧 C.氢 D.锰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氧化钙(CaO)、水(H2O)、二氧化锰(MnO2)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 【解答】解:氧化钙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锰是由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以它们中都含有的元素是氧元素.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对于化学式的意义的考查是常见的题型,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5.下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氧 B.碳 C.铝 D.磷 【考点】元素的简单分类. 【分析】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四个选项中属于金属的是铝;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学以致用. 6.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的灭火原理是( ) A.隔绝氧气或空气 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C.降低油的温度 D.清除可燃物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根据灭火的方法考虑: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隔离可燃物. 【解答】解:锅中的油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并没有清除可燃物,也没有降低温度,只是使外界空气不能进入,可燃物缺少了燃烧需要的氧气,所以属于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 故选A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灭火的方法,进一步熟悉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灭火方法比较合适. 7.下列气体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氢气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甲烷等对大气和地球表面的温度有影响常称为温室效应.其中CO2是造成温室效应最重要的一种气体. 【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故A可选; B、氮气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会造成温室效应,故B不可选; C、氧气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会造成温室效应,故C不可选; D、氢气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能源,不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不可选. 故选A 【点评】本题内容较为简单,但考查点重在环境保护意识,是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 8.生活中常用的下列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A.棉花 B.塑料 C.锦纶(尼龙) D.涤纶(的确良) 【考点】合成纤维及其应用. 【分析】天然纤维是自然界原有的或经人工培植的植物上、人工饲养的动物上直接取得的纺织纤维,是纺织工业的重要材料来源. 【解答】解:天然纤维的种类很多﹐长期大量用于纺织的有棉﹑麻﹑毛﹑丝四种.棉和麻是植物纤维,毛和丝是动物纤维,棉纤维的产量最多,用途很广.塑料、锦纶、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选:A. 【点评】此题是对天然纤维的考查,理解天然的含义并对纤维有所了解是解题的关键. 9.铁钉在下列情况下最容易生锈的是( ) A. 干燥的空气中 B. 部分浸入水中 C. 干燥氮气中 D. 浸没在植物油中 【考点】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分析】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 【解答】解:A、在干燥的空气中铁不与水接触,不易生锈,故A错误; B、部分浸入水中,符合铁生锈的条件,是很容易生锈,故B正确; C、在干燥的氮气中,铁不与水和氧气接触,不易生锈,故C错误; D、浸没在植物油中,铁与水不接触,不易生锈;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铁的锈蚀,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0.鉴定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 A.闻气体的气味 B.加入澄清石灰水 C.插入燃烧的木条 D.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分析】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可根据氧气有助燃性,二氧化碳没有助燃性分析. 【解答】解:A、三种气体都无色无味,故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故A错误,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和氧气不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B错误, C、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伸入氧气中会燃烧更旺,伸入二氧化碳中熄灭,伸入空气中现象不变,能够鉴别,故C正确, D、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都没有明显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1.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 A.硫酸 B.氢氧化钠 C.氯化钾 D.四氧化三铁 【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分析】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解:氢氧化钠是碱,氯化钾是盐,四氧化三铁是氧化物.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氧化物、酸、碱、盐的判别,从而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12.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A.镁 B.锌 C.铁 D.银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置换反应.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镁>锌>铁>铜>银,利用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变化规律,判断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反应的金属. 【解答】解:由于金属镁、锌、铁的活动性都比铜强,镁、锌、铁三种金属都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而得到金属铜;而金属银的活动性不如铜强,因此银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反应; 故选D. 【点评】金属与盐发生反应的规律为:盐可溶且金属单质中的金属元素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活动性强. 13.人类的下列活动会造成酸雨的是( ) A.大量使用塑料购物袋 B.大量用煤作燃料 C.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农业生产上任意施用农药和化肥 【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分析】本题可以直接作答,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就是大量使用煤做燃料. 【解答】解:造成酸雨的元凶就是大量燃烧含硫的煤,生成了二氧化硫,然后随雨水生成亚硫酸而降落到地面.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酸雨的成因,属于简单的识记型题目. 14.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煮沸 B.沉降 C.搅拌 D.过滤 【考点】硬水与软水. 【分析】A、煮沸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B、沉降使大分子物质下沉; C、搅拌会使溶解的物质更加均匀; D、过滤只能除去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解答】解:A、煮沸可以使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分解,而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B、沉降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 C、搅拌只会使溶解的物质更加均匀,不能改变水硬度,故错误. D、过滤只能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物质,不能改变水的硬度,故错误冷却使温度降低,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比较简单,便于解答. 1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河水属于混合物 B.洗过青菜的水可用于浇灌花草 C.蒸馏水属于纯净物 D.没有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可向江河里排放 【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河水属于混合物,洗过青菜的水可用于浇灌花草,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没有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不可向江河里排放. 【解答】解:A、河水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洗过青菜的水可用于浇灌花草,属于节约用水,故B正确; C、蒸馏水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 D、没有经过处理的工业废水属于污染物,不可向江河里排放,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保护、珍惜,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16.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厨房煤气泄漏时,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 B.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C.煤、石油、天然气是可再生资源 D.羊毛衣服和腈纶衣服可用燃烧的方法区别 【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分析】A、根据煤气的性质分析; B、根据常见食品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分析; C、根据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分析; D、根据羊毛和腈纶燃烧的现象分析. 【解答】解:A,煤气是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所以,A正确; B、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所以B正确; C、煤、石油、天然气是动植物的遗体在地壳中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C错误; D、根据羊毛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将羊毛衣服和腈纶衣服进行鉴别,所以,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了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17.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固体;②易吸收水分而潮解;③有腐蚀性;④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在实验室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⑤ 【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碱的化学性质. 【分析】密封保存的原因是隔绝空气,也就是控制其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而使其变质,对氢氧化钠性质的探讨可从这些找到突破口. 【解答】解:由于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故其性质中与密封相关的性质既是答案,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易潮解且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是与密封相关的性质. 故选D 【点评】此题是物质性质的分析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哪些性质与密封有关,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8.某同学的下列实验操作或测定的数据不合理的是( ) A.用pH试纸测得某地水样的pH为6 B.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小苏打样品的质量为16.7g C.用烧杯量取了2.5mL的水 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 【考点】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分析】A、pH试纸是一种粗略的测定溶液酸碱性的试纸,记录数据精确到整数值. B、根据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进行分析判断. C、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 D、根据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只能精确到整数值,题中用pH试纸测得某地水样的pH为6,数据记录合理. B、托盘天平能准确称量到0.1克,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固体的质量为16.7g,数据记录合理. C、烧杯上面虽然有刻度,但不属于计量仪器,刻度的单位比较大,无法精确到0.1g,无法量取2.5mL水,数据记录不合理. D、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00%,可以计算出结果为90.5%,数据记录合理. 故选C. 【点评】本题通过数据分析,考查使用比较多的测量仪器(pH试纸、托盘天平、量筒等),了解常见测量仪器的构造特点、准确度、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9.用化学用语或名称填空 (1)氢元素 H ;(2)二氧化碳 CO2 ;(3)五氧化二磷 P2O5 ;(4)2Fe 两个铁原子 ;(5)SO42﹣ 硫酸根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1)根据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2)根据氧化物的命名及化学式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3)根据氧化物的命名及化学式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4)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5)根据化学式写出其名称即可. 【解答】解:(1)根据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方法,可知氢元素符号为:H;故答案为:H; (2)根据氧化物的命名及化学式书写方法,可得二氧化碳 的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CO2; (3)根据氧化物的命名及化学式书写方法;可得五氧化二磷 的化学式为:P2O5;故答案为:P2O5; (4)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因此2Fe表示为:两个铁原子;故答案为:两个铁原子; (5)根据化学式写出其名称,SO42﹣表示硫酸根;故答案为:硫酸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20.请从①一氧化碳(CO)、②熟石灰[Ca(OH)2]、③硝酸钾(KNO3)、④水(H2O)中,按题意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最常用的溶剂是 ④ ; (2)有毒的气体是 ① ; (3)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② ;(4)属于复合肥的物质是 ③ .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一氧化碳的毒性;常见的溶剂;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一氧化碳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因缺氧而中毒,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料,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解答】解:(1)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所以本题答案为:④; (2)一氧化碳是有毒的气体,所以本题答案为:①; (3)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本题答案为:②; (4)硝酸钾中含有氮钾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所以本题答案为:③.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21.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 (填名称或化学式). (2)有些幼儿及青少年由于体内缺少 钙 元素而易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考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从钙元素的生理作用角度分析回答. 【解答】解:(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钙是人体骨胳的主要组成成分,所以缺钙时幼儿或青少年易得佝偻病; 故答案为: (1)沼气; (2)钙. 【点评】本题考查了沼气的成分及钙的生理作用,较为简单,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即可. 22.根据图所示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 t2 ℃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2)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比较,甲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溶解度的定义结合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来解答该题,其中溶解度曲线上的各点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解答】解:(1)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以知道,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为在该温度下来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时候,所以可以知道在温度为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在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可以知道在100g水中甲溶解的要多,所以在t3℃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于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1)t2; (2)大于. 【点评】熟练掌握溶解度曲线所能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利用好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及二者的关系,分析并解答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方面的问题. 23.根据对木炭、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3所示)的回忆按要求回答问题.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6 ,最外层上有 4 个电子.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如果没有预先在集气瓶内装少量的水或细沙子,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集气瓶炸裂 . (4)在这三个实验中,氧气提供氧,具有 氧化 性.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1)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距核最远的电子层为最外层; (2)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3)根据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分析; (4)在化学反应中,能提供氧,使别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叫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解答】解:(1)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为6;根据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则核电荷数为6;距核最远的电子层为最外层,有4个电子. 故答案为:6;4.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故答案为: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要先在集气瓶内装少量的水或细沙子,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炸裂集气瓶. 故答案为:集气瓶炸裂. (4)在这三个实验中,氧气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故答案为:氧化. 【点评】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电中性(即不显电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