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word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word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2分)(2015•南京)下列物质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是(  )‎ ‎  A. 尼古丁 B. 水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 ‎ ‎2.(2分)(2015•南京)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  A. 硫 B. 木炭 C. 铁丝 D. 红磷 ‎3.(2分)(2015•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汽油挥发 B. 水的电解 C. 瓷碗破碎 D. 干冰升华 ‎ ‎ ‎4.(2分)(2015•南京)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 A.‎ 读液体体积 B.‎ 称量固体质量 C.‎ 过滤 D.‎ 稀释浓硫酸 ‎ ‎ ‎5.(2分)(2015•南京)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 ‎ A.‎ B.‎ C.‎ D.‎ ‎6.(2分)(2015•南京)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  A. 塑料 B. 棉花 C. 羊毛 D. 蚕丝 ‎ ‎ ‎7.(2分)(2015•南京)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 ‎  A. 苹果汁2.9~3.3 B. 葡萄汁3.5~4.5‎ ‎  C. 牛奶6.3~6.6 D. 鸡蛋清7.6~8.0‎ ‎8.(2分)(2015•南京)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 乙、甲、丙 B. 乙、丙、甲 C. 丙、甲、乙 D. 丙、乙、甲 ‎9.(2分)(2015•南京)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  A. 隔绝空气 ‎  B. 清除可燃物 ‎  C. 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 ‎  D. 使温度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10.(2分)(2015•南京)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既能与Y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 ‎ X ‎ Y ‎ Z ‎ ①‎ ‎ CO2‎ ‎ Ca(OH)2溶液 ‎ H2O ‎ ②‎ ‎ H2‎ ‎ Cl2‎ ‎ CuO ‎ ③‎ ‎ Ba(NO3)2溶液 ‎ 稀硫酸 ‎ Na2CO3溶液 ‎ ④‎ ‎ Fe2O3‎ ‎ CO ‎ 稀硫酸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 ‎11.(2分)(2015•南京)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农业上可采用喷灌、滴灌来节水 ‎  B.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  C. 有颜色的植物均可制成酸碱指示剂 ‎  D. 在钢铁表面涂油可防止生锈 ‎12.(2分)(2015•南京)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  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 ‎ ‎13.(2分)(2015•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 A.‎ Na+、H+、Cl﹣、HCO B.‎ Na+、K+、NO、Cl﹣‎ ‎ ‎ C.‎ H﹣、Na+、OH﹣、SO D.‎ Ag+、Ca2+、Cl﹣、NO ‎14.(2分)(2015•南京)除了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  A. 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  B. 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  C. 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 ‎  D. H2气体(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15.(2分)(2015•南京)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  B. 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C. t1℃时,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可得到65g溶液 ‎  D. 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 ‎ 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14分,满分14分)‎ ‎16.(14分)(2015•南京)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4)实验室将A装置加以改动,在高温下是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按此反应,试计算工业上要制取5.6t氧化钙,理论上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 ‎ ‎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3分)‎ ‎17.(7分)(2015•南京)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洁净的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燃煤火力发电 B.治理工地扬尘 C.露天焚烧垃圾 D.使用氢能源汽车 ‎(3)氮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氧化物  、酸   、碱   、盐   .‎ ‎ ‎ ‎18.(6分)(2015•南京)物质之间存在联系,找出联系,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1)请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CO2、CH4、C2H2(乙炔)、C2H4(乙烯)这四种气体之间存在的另外两个规律并排序.‎ ‎ 规律 ‎ 排序 ‎ 示例:标准状况下,密度由大到小 ‎ CO2、C2H4、C2H2、CH4‎ ‎(2)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 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 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 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 ‎ ‎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2分)‎ ‎19.(6分)(2015•南京)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NaCl溶液NaClO3溶液KClO3晶体 ‎(1)完成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3H2ONaClO3+3   ↑‎ ‎(2)Ⅱ中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KClO3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写出母液中的所有溶质的化学式  ‎ ‎(3)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②中有现象,但该现象不能作为判断①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依据的是   ‎ ‎ 选项 ‎ ①中实验 ‎ ②中现象 ‎ A ‎ 加热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伸入试管内的带火星木条复燃 ‎ B ‎ 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C ‎ 加热铜丝 ‎ 伸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 D ‎ 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 ‎ 酚酞溶液变红 ‎ ‎ ‎20.(6分)(2015•南京)图中的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3,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G的溶液呈蓝色,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G的化学式为   ‎ ‎(2)写出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G和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4)写出C→B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1分)‎ ‎21.(11分)(2015•南京)小明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 ‎【查阅资料】‎ ‎(1)6H2SO4(浓)+2FeFe2(SO4)3+6H2O+3SO2↑‎ ‎(2)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 ‎【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生可能有二氧化硫 ‎【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 请帮助小明完成下表:‎ ‎ 实验现象 ‎ A中生成气体成分 ‎ B中品红溶液 ‎ D中品红溶液 ‎ 爆鸣实验 ‎ 实验一 ‎ 98%‎ ‎   ‎ ‎ 不褪色 ‎ 无爆鸣声 ‎ 只有SO2‎ ‎ 实验二 ‎ 45%‎ ‎ 稍有褪色 ‎ 不褪色 ‎ 有爆鸣声 ‎   ‎ 实验三 ‎ ‎ 25%‎ ‎   ‎ ‎ 不褪色 ‎   ‎ ‎ 只有H2‎ ‎【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溶液浓度达到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硫 ‎【交流反思】‎ ‎(1)写出实验三中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实验二中发生爆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一中C装置的作用是   ‎ ‎【拓展延伸】小明又将A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试分析:增加的导管下端伸入液面以下原因   ,该导管所起的作用是   .‎ 答 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 考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A、尼古丁有剧毒,不是人体所需营养素,故选项正确.‎ B、水是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故选项错误.‎ C、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故选项错误.‎ D、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2. ‎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 ‎ ‎3. ‎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汽油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水的电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气、氧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 ‎ ‎4. ‎ 考点: 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解答.‎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根据过滤操作解答;‎ 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解答、‎ 解答: 解:‎ 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正确;‎ B、根据托盘天平称物时: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因此称量固体操作错误;‎ C、过滤实验中用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无玻璃棒引流,故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图示操作错误;‎ 答案:A 点评: 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 ‎ ‎5. ‎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 微观粒子模拟图型.‎ 分析: 根据题目中粒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可知微粒类型.‎ 解答: 解:A、根据题目中粒子结构示意图,知其符合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A不符合;‎ B、根据题目中粒子结构示意图,知其符合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B正确;‎ C、根据题目中粒子结构示意图,知其符合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C不符合;‎ D、根据题目中粒子结构示意图,知其符合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D不符合.‎ 故选B.‎ 点评: 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特点.‎ ‎ ‎ ‎6. ‎ 考点: 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B、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C、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蚕丝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 ‎ ‎7. ‎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专题: 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B、葡萄汁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 D、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8. ‎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解答: 解: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甲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乙,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乙强;丙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甲,说明丙的活动性比甲强;丙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乙,说明丙的活动性比乙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丙、甲、乙.‎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9. ‎ 考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正确.‎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而不是清除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 ‎ ‎10.‎ 考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专题: 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①CO2能与Ca(OH)2溶液反应,又能与水反应;‎ ‎②H2既可以与氯气反应又可以与氧化铜反应;‎ ‎③Ba(NO3)2溶液与稀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又能与Na2CO3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 ‎④Fe2O3与CO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铁和水.‎ 解答: 解:①CO2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又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①符合;‎ ‎②H2既可以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在加热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故②不符合;‎ ‎③Ba(NO3)2溶液与稀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又能与Na2CO3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故③符合;‎ ‎④Fe2O3与CO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常温下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铁和水,故④不符合,‎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 ‎ ‎ ‎11. ‎ 考点: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硬水与软水;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专题: 空气与水;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A、根据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解答;‎ B、根据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解答;‎ C、根据能做酸碱指示剂的物质,需具备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颜色的性质解答;‎ D、根据防止铁生锈的方法解答.‎ 解答: 解:‎ A、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正确;‎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正确;‎ C、能做酸碱指示剂的物质,需具备在酸碱溶液中显示不同颜色的性质,错误;‎ D、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涂油、刷漆等,钢铁表面涂油可防止生锈,正确;‎ 答案: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 ‎ ‎12.‎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解答: 解: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评: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 ‎ ‎13. ‎ 考点: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H+、HCO3﹣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C、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 ‎ ‎14. ‎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二氧化碳不能与CaCl2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CO3能与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HCl气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 ‎ ‎15. ‎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③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④判断通过降温还是升温的方法是晶体析出,据此解答.‎ 解答: 解: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比较,故A错误;‎ B、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 C、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将50g水加入15g甲物质中,只能溶解10g,可得到60g溶液,故C错误;‎ D、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 二、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14分,满分14分)‎ ‎16.‎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锥形瓶 ,b 集气瓶 .‎ ‎(2)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C (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 ‎(4)实验室将A装置加以改动,在高温下是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按此反应,试计算工业上要制取5.6t氧化钙,理论上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3)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常温进行分析;‎ ‎(4)根据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然后结合氧化钙的质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 解答: 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锥形瓶,b是集气瓶;‎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4)设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CO2↑‎ ‎ 100 56‎ ‎ x 5.6t ‎=‎ ‎ x=10t,‎ 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10t÷80%=12.5t.‎ 故答案为:(1)锥形瓶,集气瓶;‎ ‎(2)2H2O22H2O+O2↑,C;‎ ‎(3)CaCO3+2HCl=CaCl2+H2O+CO2↑,B;‎ ‎(4)12.5t.‎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 ‎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3分)‎ ‎17.(7分)(2015•南京)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洁净的空气属于 混合物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据报道,今年1﹣4月南京空气中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3%,下列行为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BD ‎ A.燃煤火力发电 B.治理工地扬尘 C.露天焚烧垃圾 D.使用氢能源汽车 ‎(3)氮气具有广泛用途,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氧化物 O2 、酸 HO3 、碱 H3•H2O 、盐 KO3 .‎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2)根据产生PM2.5的原因来分析;(3)根据氮元素的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 解答: 解:(1)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A.直接用煤作燃料,产生大量的烟尘,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 B.工地扬尘是造成PM2.5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工地扬尘是解决PM2.5增加的方法之一;‎ C.在露天焚烧垃圾可以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 D.开发利用氢能源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具有无污染性.‎ 故选BD.‎ ‎(3)氮元素的氧化物比较多,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故填:O2;‎ 含有氮元素的酸是硝酸,其中氮元素显+5价,故填:HO3;‎ 含氮元素的碱是氨水,其中氮元素显+3价,故填:H3•H2O;‎ 含氮元素的盐,如硝酸钾、硝酸钠等硝酸盐,其中氮元素显+5价,故填:KO3.答案合理即可)‎ 点评: 本题考查了空气的组成、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空气污染的防治以及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以及标注元素的化合价,难度不大.‎ ‎ ‎ ‎18.(6分)(2015•南京)物质之间存在联系,找出联系,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1)请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CO2、CH4、C2H2(乙炔)、C2H4(乙烯)这四种气体之间存在的另外两个规律并排序.‎ ‎ 规律 ‎ 排序 ‎ 示例:标准状况下,密度由大到小 ‎ CO2、C2H4、C2H2、CH4‎ ‎(2)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C ‎ 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 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 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 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 考点: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根据化学式表示意义,可从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多少等来寻找规律;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可计算出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据此解答.‎ 解答: 解:(1)CO2、CH4、C2H2(乙炔)、C2H4(乙烯)这四种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44,16,26,28;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H4、C2H2、C2H4、CO2.‎ CO2、CH4、C2H2(乙炔)、C2H4(乙烯)这四种气体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分别是3,5,4,6;所以一个分子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是CO2、C2H2、CH4、C2H4.‎ 故答案为:‎ 规律 排列顺序 标准状况下,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 CH4、C2H2、C2H4、CO2‎ 每个分子中含的原子总数由小到多 CO2、C2H2、CH4、C2H4‎ ‎(2)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2×):(9×)=6:1,故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A.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该气体中不一定含有C2H4,错误;‎ B.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错误;‎ 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正确;‎ D.该气体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错误;‎ 故填C.‎ 点评: 主要考查了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和分子的构成.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的推断时,要结合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 ‎ ‎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2分)‎ ‎19.(6分)(2015•南京)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NaCl溶液NaClO3溶液KClO3晶体 ‎(1)完成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3H2ONaClO3+3 H2 ↑‎ ‎(2)Ⅱ中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KClO3的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写出母液中的所有溶质的化学式 KCl、NaCl、NaClO3、KClO3 ‎ ‎(3)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②中有现象,但该现象不能作为判断①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依据的是 C ‎ ‎ 选项 ‎ ①中实验 ‎ ②中现象 ‎ A ‎ 加热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伸入试管内的带火星木条复燃 ‎ B ‎ 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C ‎ 加热铜丝 ‎ 伸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 D ‎ 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 ‎ 酚酞溶液变红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盐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物质的制备.‎ 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2)根据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进行分析;‎ 根据NaCl溶液NaClO3溶液KClO3晶体进行分析;‎ ‎(3)A、根据氧气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 C、根据铜和氧气会生成氧化铜进行分析;‎ D、根据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进行分析.‎ 解答: 解:(1)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所以NaCl+3H2ONaClO3+3H2↑;‎ ‎(2)通过分析可知,Ⅱ中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KClO3的饱和溶液,NaCl溶液NaClO3溶液KClO3晶体,所以母液中的所有溶质的化学式为:KCl、NaCl、NaClO3、KClO3;‎ ‎(3)A、氧气有助燃性,木条复燃,证明有氧气生成,故A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碱式碳酸铜发生了分解反应;‎ C、铜和氧气会生成氧化铜,试管口不会出现气泡,故C错误;‎ D、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故D正确.‎ 故选C.‎ 故答案为:(1)3H2;‎ ‎(2)饱和,KCl、NaCl、NaClO3、KClO3;‎ ‎(3)C.‎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题中所给的知识进行解答.‎ ‎ ‎ ‎20.(6分)(2015•南京)图中的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其中B、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3,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G的溶液呈蓝色,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G的化学式为 CuSO4 ‎ ‎(2)写出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3+2NaOH=Na2SO4+H2O ‎ ‎(3)G和H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复分解反应 ‎ ‎(4)写出C→B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OH)2CuO+H2O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 根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B、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3,所以E是三氧化硫,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F是氢氧化钠,H是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G的溶液呈蓝色,所以G是硫酸铜,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B是水,A是硫酸钠,C会转化成水,所以C是氢氧化铜,D是硫酸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 解:‎ ‎(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分别是由H、O、S、Na、Ca、Cu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B、E是氧化物,E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2:3,所以E是三氧化硫,C、F、H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F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F是氢氧化钠,H是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G的溶液呈蓝色,所以G是硫酸铜,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B是水,A是硫酸钠,C会转化成水,所以C是氢氧化铜,D是硫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G的化学式为:CuSO4;‎ ‎(2)E和F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3+2NaOH=Na2SO4+H2O;‎ ‎(3)G和H的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所以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4)C→B发生的分解反应是氢氧化铜加热生成氧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O+H2O.‎ 故答案为:(1)CuSO4;‎ ‎(2)SO3+2NaOH=Na2SO4+H2O;‎ ‎(3)复分解反应;‎ ‎(4)Cu(OH)2CuO+H2O.‎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 ‎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1分)‎ ‎21.(11分)(2015•南京)小明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 ‎【查阅资料】‎ ‎(1)6H2SO4(浓)+2FeFe2(SO4)3+6H2O+3SO2↑‎ ‎(2)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 ‎【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生可能有二氧化硫 ‎【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 请帮助小明完成下表:‎ ‎ 实验现象 ‎ A中生成气体成分 ‎ B中品红溶液 ‎ D中品红溶液 ‎ 爆鸣实验 ‎ 实验一 ‎ 98%‎ ‎ 褪色 ‎ ‎ 不褪色 ‎ 无爆鸣声 ‎ 只有SO2‎ ‎ 实验二 ‎ 45%‎ ‎ 稍有褪色 ‎ 不褪色 ‎ 有爆鸣声 ‎ 有二氧化硫和氢气 ‎ 实验三 ‎ ‎ 25%‎ ‎ 不褪色 ‎ ‎ 不褪色 ‎ 有爆鸣声 ‎ ‎ 只有H2‎ ‎【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溶液浓度达到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硫 ‎【交流反思】‎ ‎(1)写出实验三中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写出实验二中发生爆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 ‎(2)实验一中C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硫 ‎ ‎【拓展延伸】小明又将A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试分析:增加的导管下端伸入液面以下原因 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该导管所起的作用是 平衡试管内外的压强,防止停止加热时液体倒吸入试管 .‎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论可以判断实验现象;‎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氢气燃烧生成水;‎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硫,并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不同的实验装置,功能不同.‎ 解答: 解:【实验探究】完成实验如下表所示:‎ ‎ 实验现象 A中生成气体成分 B中品红溶液 D中品红溶液 爆鸣实验 ‎ 实验一 98% 褪色 不褪色 无爆鸣声 只有SO2‎ ‎ 实验二 45% 稍有褪色 不褪色 有爆鸣声 有二氧化硫和氢气 ‎ 实验三 25% 不褪色 不褪色 有爆鸣声 只有H2‎ ‎【交流反思】‎ ‎(1)实验三中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实验二中发生爆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2)实验一中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 ‎【拓展延伸】增加的导管下端伸入液面以下原因是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该导管所起的作用是平衡试管内外的压强,防止停止加热时液体倒吸入试管.‎ 答案为:褪色;有二氧化硫和氢气;不褪色; 有爆鸣声;Fe+H2SO4═FeSO4+H2↑;2H2+O22H2O;吸收二氧化硫;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平衡试管内外的压强,防止停止加热时液体倒吸入试管.‎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